谈《沁园春·长沙》的领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沁园春·长沙》的领字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现为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课,该篇历来被作为高中语文教材范文。该词文辞激昂,气势磅礴,写景抒情言志浑然一体,是一篇学生学习了解词的好范文,但历来对该词下片总领字的注释解说多认为是“恰”字,这是值得商榷的。
为什么许多参考书及自习资料多持“恰”字统领后七句的观点呢?
1、因为上片中“看”字总领了后七句,那么下片中“恰同学少年”中“恰”字也处在同一位置,后面也正好是七句,认为上下两片应该是对称的,故“恰”字也应总领后七句。
2、因为上片“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中,“看”是一字逗,把“看”排外,后面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形成对仗句,充当一字逗的“看”成了总领字。而下片“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中,与上片同理,“恰”字是一字逗,故一字逗的“恰”字也认为是总领字。
3、因同样是毛泽东的同词牌的《沁园春·雪》中,处在上片同样位置的“望”与处在下片位置的“惜”也分别总领了后七句,故认为《沁园春·长沙》中,“恰”字也该是总领后七句。
大致以上原因,得出了下片“恰”字总领后七句的结论,这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根据词的有关知识,《沁园春》是双调,上下片是不同调的,上片十三句,下片十二句,上下片怎么可能完全是对称的呢?怎么能仅依据上片中的“看万山红遍”中的看是总领字,就推断出下片中的“恰同学少年”中的“恰”是总领字呢?
其次,“一字逗”是词中特有的句法,是停顿的意思,实际上并未断句。它关系到全句,甚至可以关系到它后面的七个句子。上片中的“看”字一字逗,不仅关系到了全句,而且关系到了它后面的几个句子,故又是总领字。而下片中的一字逗“恰”,它仅关系到了全句,并非关系到了它后面的几个句子。
“一字逗”,大体有三类情况:
1、把本来是状语的单音副词提到整个句子前面,独自成为一个节奏,不再单独修饰某一个谓语而是对全句进行修饰。
2、副词“一字逗”兼有动词的作用,可认为是词的活用,也有人说是省略谓语。
3、“一字逗”如是个动词,后面经常连带着一串词、词组或句子,且常成对仗。
从以上情况不难看出,《沁园春·长沙》上片中一字逗“看”是动词,它后管七个句子,起到了总领的作用。而下片中一字逗“恰”是“正好”之意,副词,是状语提前,修饰整个句子,并非能全管它后面的七个句子。
再次,《沁园春·雪》中,上片中一字逗“望”与下片中一字逗“惜”均为动词,怎么能与《沁园春·长沙》中的上片一字逗动词“看”和下片一字逗副词“恰”完全等同类推呢?这是犯了思维定势的毛病。
为此,《沁园春·长沙》一词的下片,“恰”只能说是“一字逗”,并非能总领后七句。根据词下片所写内容看,是作者忆往昔之情境,故下片的总领字,应为“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的“忆”字较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