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城市规划基础之三 思想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空想社会主义城市
托马斯· 莫尔的乌托邦 罗伯特· 欧文的新协和村 傅立叶的法郎吉
托马斯· 莫尔的乌托邦
乌托邦中有50个城市,城市和城市之间最远一天能到达。城市规模 受到控制,以免城市与乡村脱离,每户有一半人在乡村工作,住满 两年轮换。街道宽度定位200英尺,城市通风好。住户门不上锁, 以废弃财产私有的观念。生产的东西放在公共仓库中,每户按需要 领取,设公共食堂、公共医院。
希波战争后,城市重建,提出了希波丹姆斯模式,这种城市布局以方格网 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典型如米列都城。
雅典
雅典
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
3、古罗马城市
营寨城的出现:米兰、佛罗伦萨、伦敦、巴黎、维也纳、科隆等
道路、桥梁、城墙和输水道等城市设施和公共浴池、斗兽场和宫殿 等公共设施的大量建设。
宋代
1、城市扩建,城市内部里坊制转变为街巷制。
2、都城代表:宋东京城
元代
1、都城建设刻意附会《周礼》
2、都城代表:元大都
明清时期
明清北京城是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史上的杰作,被誉为“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中国都城发 展的最后结晶”。 都城建设具体地附会了“左祖右舍,面朝后市”等周礼中的礼制以及前朝后寝 等封建传统,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集大成。
3 戈涅的“工业城市”
城市人口规模35000人 靠近河流布置各种工业部门 第一个提出功能分区:工业区和居住区分区 对《雅典宪章》中功能分区原则的提出有着重要 影响
三、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1、柯布西埃的《明日的城市》 2、赖特反集中的空间分散的规划理论 3、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 4、雅典宪章
1、早期城市的雏形
(1)古埃及 城市特点:城市主要是为修建金字塔的工匠、奴
隶提供生活居住设施的聚居地
典型代表:卡洪城 (2)美索不达米亚
城市特点:厚重的城墙、作为军事中心的国王宫
殿以及发达的世俗建筑 典型代表:乌尔、古巴比伦
2、古希腊城市
希波战争前,城市多是自然形成的,不规则的,城市由卫城和下城组成, 典型的如雅典。
5、马丘比丘宪章
柯布西埃的《明日的城市》
主张利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和大规模生产的工业 技术改造大城市 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向高层发展 。 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使人流、车流 合理的分布于整个城市 主张市中心空地、绿地要多,增加道路宽度和 停车场,组织建立新型、高效、立体化交通 。
卫星城建设重要思想基础
赖特反集中的空间分散的规划理论
高度重视自然环境,提倡回归自然的规划理念。 呼吁城市回到过去的时代,相信电话和小汽车的力量, 认为大城市将死亡,美国人将走向农村,家庭和家庭之 间要有足够的距离,以减少接触来保持家庭内部的稳定。 “广亩城市”
极度分散、低密度的 生活居住就业相结合的、 城市真正融入自然环境之 中的新型发展模式。
三、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卧城:巴黎郊区的居住建筑规划 半独立的卫星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卫星城魏林比 卫星城 :英国大伦敦规划 独立的新城:英国的新城运动
卫星城已成为分散大城市的功能和人口过于集中,在 更大的区域范围内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解决环境问题、 实现功能协调的重要手段。
《雅典宪章》
夏朝
居民点开始聚集,向城镇方向发展
商朝
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位于河南偃师市二里头村的古商城一直是迄今为 止发现的我国最古老的城址。
都城代表: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等
河南偃师二里头商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郑州商城遗址
安阳殷墟博物苑全景
周代
诸侯分封,城市数量有了较快的增长,各国的都城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防御据点,洛 邑城的修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为提高工作效率,资本家出资新建了一些小型城镇来就近解决工人的居 住条件
阿里巴巴淘宝城 富士康、苹果等公司城
恒生科技园
建有完善的居住区和配套公共设施,道路系统较为完善,配有公共绿地空间
二、近代城市规划的主要思想理论与实践 1、田园城市
意义:提出适应现
代化工业的城市规划 问题,今天的规划界 一般把霍华德的“田 园城市”方案的提出 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 开端.
③
④
田园城市是一个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
田园城市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
霍华德对城市、乡村优缺点的分析,城乡结合体则可综 合两者优势而避免了两者的缺点
2、马塔的“带型城市”
索里亚 马塔
交通运输是组织城市建设的前提
可以限制城市的 宽度而城市的长度可 以无限延长,城市不 再是分散
城市不再是分散在不同地区的点,而是由一条铁路和道路干道相串联在 一起的、连绵不断的城市带
古罗马
3、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城市衰弱 城堡的出现 教堂往往是位于城市重要位置上的最显眼的建筑
班圣 牙家 巴族 塞大 罗教 那堂 市矗 中立 心在 。西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
对中世纪的城市进行了改建,改建往往集中在一些局部地段,如广 场建筑群方面,著名的如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和梵蒂冈的圣 彼得大教堂。 巴洛克式城市设计的出现
提出者 :霍华德 目的 :彻底改良资本主义的城市形式,解决大城市与自然 隔离的矛盾。 主要内容: 城市周围拥有永久性的农业用地限制城市无限扩大;
① ②
限制单一城市的人口规模;单一城市的成长达到一定规模时, 应新建另一个城市容纳人口的增长,从而形成“社会城市”; 实行土地公有制,由城市的经营者掌管源自文库地,并对租用的土 地实行控制。将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利益的一部分留 给社区; 设置生产用地,以保障城市中大部分人的就近就业。
1、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2、都城代表:秦都城咸阳、西汉都城长安及东汉都城洛阳
三国时期
1、城市功能分区明确,附会封建礼制,对后来的都城建设有重大影响
2、都城代表:曹魏邺城
邺城
隋唐时期
1、城市空间规划严谨,还规划了城市建设的时序:先建城墙,后辟干道,再造居民区的坊里,进一步附会了 《周礼》。
2、都城代表:隋唐长安城
都城代表:丰镐(丰京和镐京)、洛邑城 1、《周礼· 考工记》的成书
2、基本精髓: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3、意义:反映出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 早形成的时代。
周王城平面假想图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城市道路问题:街道要进行功能分类,确定道路的宽度
城市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
意义
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发展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 功能分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 功的关键
弊病
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上(现代:社会经济文化 基础上) 终极状态描述
主要内容
明确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 居住是城市的首位功能,居住区要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规定城市 中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 以工业为主的工业区需依据其特性分门别类布局,与其他城市功能 之间避免干扰 且保持便捷的联系,有计划的确定工作和居住的关系。 游憩的问题:建议新建居住区要多保留空地,旧区已坏 的建筑物拆 除掉后应辟为绿地,要降低旧区的人口密度,在市郊要保留良好的 风景地带。
《马丘比丘宪章》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 性,并将理解和贯彻这一关系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社会文化论的基本思想
不应该把城市当做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而必须 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公众参与的极端重要性
《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的比较
城市规划有单纯的物质空间规划走向经济社会发展相支 撑的综合空间规划 城市规划有功能分隔走向系统综合 城市规划由描绘终极状态步入循环过程 城市规划由专家意志的表达转向对公众参与的鼓励
大连中山广场
大连星海广场
圣马可广场
圣彼得大教堂
5、绝对君权的城市
巴黎、伦敦、柏林、维也纳等首都得到改建扩建,均成为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型的城市。
凡尔赛宫正门
凡尔赛宫
古代东西方城市发展差异
西方 城市发展阶段 建城的目的 进化阶段较为明显 捍卫和维持市民生活与活动权利 中国 进化阶段不明显 体现至高无上的皇权,普通市民被置于从属地 位,几乎没有广场和绿地
罗伯特· 欧文的新协和村
新协和村是容纳1200人的公社,其中居住区的建筑为呈正方形的围 合式院落。院内设有公共餐厅服务的厨房、学校、图书馆、成年人 聚会点等公共设施以及体育设施和绿化等,附近设有工厂、手工作 坊和其他农业用房,村外由牧场及其果园,全村有公共仓库,统一 分配,财产共有。
傅立叶的法郎吉
城市职能 城市规模 城市形态 城市规划
城市经济功能体现明显 城市规模小 依城市建设时期而定 没有传承关系的规划理论体系
对外防守、对内统治功能居首位 城市规模大 依城市建设类型而定 具有一脉相承的古代城市建设实例
第二节 近代城市规划学科 的产生与发展
一、近代城市规划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城市规划的主要思想与实践
战国时代
1、《管子》的成书 2、基本精髓: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3、意义: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一本革命性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著作,打破了城 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与《周礼· 考工记》一起成为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基石 。 4、大小套城的都城布局模式的形成
秦汉时期
明确了城市规划建设的目标是为多数 人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3、巴黎改建
中世纪的巴黎
爱丽舍里田园大街
4、城市美化运动
芝加哥哥伦布世界博览会的成功举办
(伯汉姆 1893年)
纽约中央公园设计与建造(奥姆斯特 1856年)
纽约中央公园
5、公司城
明清北京城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型格局
唐长安城:中轴对称、里坊制、方格网道路系统
元大都:中轴对称、方格网道路系统、三套方城、左祖右社、前朝 后市
二、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1、早期城市的雏形 2、古希腊城市 3、古罗马城市 4、欧洲中世纪的城市
5、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
6、绝对君权早期的城市
第五章 城市规划基础之三——思想理论
第一节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
第一节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二、西方的城市规划思想
三、古代东西方城市发展的差异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朝代记忆诗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名为法郎吉的生产者联合会是由1500-2000人组成的公社,生产和消 费结合,不是家庭小生产,而是有组织的大生产,通过公共生活的组 织,减少非生产性家务劳动,以提高社会生产力。
空想社会主义城市的意义
提出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并将城市 物质环境的改善作为达到这一目标的 重要手段。
通过对劳动者阶层日常生活模式的设想 描绘出未来大同社会的基本物质基础。
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
改建的措施:
(1)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 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
(2)把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 他最适宜的用途; (3)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有机疏散就是把大城市目前的那一整块拥挤的区域,分解 为若干集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 的有功能的集中点”,用保护性绿地把他们隔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