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及踝关节骨折分型讲解
距骨解剖及骨折分型

距骨解剖及骨折分型距骨是连接下肢和足部的枢纽,肩负重力传递和运动的耦联,是足部重要的功能单位。
距骨位于踝穴内,分别与胫骨远端关节面,跟骨前、中、后关节面和舟状骨形成胫距关节(踝关节)、距下关节和距舟关节,周围韧带附着众多,外形不规则,解剖结构相对复杂。
其表面约超过2/3 的区域为关节软骨所覆盖,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于内侧三角韧带、关节囊、跗骨窦、外侧距跟韧带及颈体交界处的踝关节前方关节囊。
距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足部骨折的3%~6%,发生率相对较低,临床上易漏诊和误治,因此对于骨科医生而言距骨骨折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对于移位的距骨骨折,手术治疗是目前的共识。
手术治疗的原则为根据骨折的具体类型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在保护血运的前提下解剖复位,稳定固定,从而获得快速良好的功能康复,以避免二期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坏死和功能障碍的发生。
一、解剖结构1、骨性解剖距骨表面三分之二为关节软骨所覆盖,没有肌腱或肌肉附着。
由前向后可将距骨分为距骨头、距骨颈和距骨体,后侧另外两个重要的解剖结构为距骨外侧突和距骨后突,后突被长屈肌腱沟分为内侧及外侧结节,在距骨后突外侧结节后方可发生距后三角骨。
距骨头位于由跟骨前、中关节面,足舟骨和弹簧韧带所组成的关节复合体中。
其内侧为胫后肌腱。
相对于距骨体,距骨颈轴线有15°~20°的内倾,距骨颈部没有关节软骨覆盖,是血供进入的主要部位,同时也是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
距骨颈底面构成跗骨窦和跗骨管的顶部。
距骨体前宽厚窄,下宽上窄,与踝穴紧密匹配,可分为上表面、内侧面、外侧面和底面。
上表面和胫骨远端构成胫距关节,外侧面和内侧面分别与外踝和内踝相关节,底面则和跟骨后关节面相关节。
距骨外侧突是距骨体外侧关节面的延伸,无关节软骨覆盖,是距跟外侧韧带的起点,距骨外侧突的前方则是距腓前韧带的附着点。
距骨骨质致密,因此距骨骨折大多为高能量损伤。
2、距骨血供解剖距骨骨折脱位后可能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早期的文献报道认为是由于距骨的血液供应较差并且脆弱易受损伤。
(医学课件)距骨骨折

2023距骨骨折CATALOGUE 目录•简介•诊断•治疗•并发症•康复训练•研究展望01简介•距骨骨折是指距骨体、距骨颈或距骨后突处因外力作用导致骨皮质连续性中断。
距骨是踝关节的主要构成骨之一,位于胫骨远端后方,是足部损伤中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
什么是距骨骨折距骨骨折的类型距骨骨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距骨颈骨折:距骨颈骨折常由外翻扭伤所致,分为撕脱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
距骨体骨折:距骨体部骨折,通常由跖屈内翻扭伤所致,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
距骨后突骨折:距骨后突骨折常由内翻扭伤所致,分为关节外型和关节内型。
•距骨骨折的发病率较高,约占所有踝关节损伤的10%-20%。
常见原因包括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运动损伤等。
距骨骨折多见于青壮年男性,通常由高能量暴力所致,如车祸、高空坠落等。
距骨骨折的发病率和原因02诊断临床表现局部压痛明显踝关节肿胀和疼痛可伴有踝关节畸形踝关节活动受限检查方法观察踝关节肿胀程度、是否有畸形表现视诊检查局部压痛点、是否有骨擦感触诊评估踝关节活动受限程度踝关节活动度检查确诊骨折的重要手段X线检查存在明确的踝关节外伤史有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X线检查显示距骨骨质连续性中断或形态改变诊断标准03治疗1保守治疗23使用石膏固定骨折部位,以减轻疼痛和肿胀症状,促进愈合。
石膏固定使用消炎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和肿胀症状,同时预防感染。
药物治疗使用冷敷、热敷和电疗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症状。
物理治疗03术后恢复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指导进行康复训练,促进愈合和恢复。
手术治疗01手术适应症对于较为严重的距骨骨折,如关节面受损、骨折移位明显等,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02手术方法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经皮螺钉内固定、外固定架固定等。
距骨骨折的治疗过程通常包括复位、固定和康复训练三个阶段。
治疗过程距骨骨折的愈合时间通常为6-8周,手术治疗后一般可以获得较好的愈合效果。
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骨折1.《旋后内收型》SA:受伤时足处于旋后位,距骨在踝穴内受到强力内收,踝关节外侧受到牵拉,内踝受到距骨的挤压外力所致。
一度,骨折为单纯外踝骨折或韧带断裂。
二度,同时有内踝骨折。
2.《旋后外旋型》SE:受伤时足处于旋后位,距骨受到外旋应力以内侧为轴,发生向外后方的旋转移位,冲击外踝,使之向外后方脱位。
一度,下胫腓韧带损伤。
二度,同时有外踝斜形骨折。
三度,二度加后踝撕脱骨折。
四度,三度加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3.《旋前外展型》PA:受伤时足处于旋后位,距骨受到强力外展或外翻外力。
踝关节内侧结构受到强力牵拉,外踝受到挤压外力。
一度,内踝撕脱骨折。
二度,同时有下胫腓韧带损伤。
三度,二度加外踝骨折。
4.《旋前外旋型》PE:受伤时足处于旋前位踝骨受到外旋应力,以外侧为轴,向前方旋转,踝关节内侧结构受到牵拉破坏。
一度,内踝撕脱骨折。
二度,一度加下胫腓间韧带损伤。
三度,二度加外踝骨折。
四度,三度加后踝骨折。
5.《垂直压缩型》VC:高处跌下等垂直暴力所致的损伤。
可根据受伤时足部处于跖屈或背伸位,分为跖屈型或背伸型,表现为前缘或后缘压缩性骨折,单纯垂直位则为胫骨下端粉碎骨折。
--------------------------------------------------------------------------------踝部骨折的Lauge-hensence分型一直搞不大明白,足的旋前旋后如何分?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与距下关节和足的运动是联合的,当踝跖屈时足内翻、内旋;踝背伸时足外翻、外旋。
踝跖屈时足内侧缘抬高,外侧缘降低,足尖朝内称之为旋后。
踝背伸时足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低,足尖朝外称之为旋前。
按1950年Lauge-Hansen报道,骨折类型取决于损伤时足产位置和外力作用方向,足旋前、旋后与足绕距下关节旋转,旋前、旋后表示损伤足的位置。
足内旋或外旋是足绕胫骨长轴旋转造成,足内旋、外旋、外展或内收表示损伤时外力作用方向。
距骨骨折分型与治疗

适应症
对于移位明显、不稳定或伴有软组织嵌 入的距骨骨折,以及非手术治疗失败或 不能耐受长期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应考 虑手术治疗。
VS
时机选择
手术应尽早进行,一般在伤后2-3周内进 行为宜。对于严重肿胀的患者,可先进行 消肿治疗,待肿胀消退后再进行手术。
手术方式简介及优缺点比较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通过切开皮肤和软组织,暴露骨折端,将骨折复位后用内 固定材料固定。优点是复位准确、固定牢固,缺点是创伤 较大、恢复时间较长。
01
02
03
04
骨折线垂直,通过距骨颈或距 骨体。
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
X线片可见距骨颈或距骨体部 骨折线。
CT检查可进一步明确骨折类 型和移位情况。
II型骨折特点及影像学表现
01
骨折线呈水平方向,通 过距骨体。
02
03
04
距骨体部向两侧分离, 形成“双距骨”畸形。
X线片可见明显的“双距 骨”畸形和骨折线。
康复训练计划制定和执行
计划制定
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 等。
执行
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训练过程中如出 现疼痛、肿胀等不适,应及时停止训练并就医。
04
手术治疗策略与方法
手术适应症和时机选择
内固定材料选择
常用的内固定材料包括钢板、螺钉、克氏针等。选择时应根据骨折类型、部位和患者具 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应用技巧
在固定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周围软组织和血供,避免过度剥离和牵拉。同时,要确保固 定牢固可靠,防止骨折再次移位。
术后康复训练和注意事项
踝部骨折、距骨骨折

术前
术后
踝部骨折
治疗中的有关问题
•固定:选用石膏外固定,易塑型 •治疗要求:解剖上准确对位(适合距骨)
固定要可靠牢固(适应早期练功)
十、距骨骨折
mosquito
长春中医药大学
教学目的
• 熟悉:距骨骨折的病因病理 • 掌握:距骨骨折的手法整复要点。
距骨骨折
距骨骨折脱位一直是临床骨科医师感到治疗困 难的疾病。 • 临床相对少见,了解不多; • 位置隐蔽,不易发现,难于固定; • 具有重要的生物力学功能,对足的功能影响较大;
外踝
距腓前韧带
外侧副韧带
跟腓韧带
踝部骨折
局部解剖
内踝的内侧副韧带(三角韧带)较外踝的外侧副韧带力量更 加强大,故阻止外翻的力量大,阻止内翻的力量小。内、外 、后三踝构成踝穴,而距骨居于其中,形成屈戊关节。(关 节的头呈横柱状,而关节窝呈横沟状,关节头的中部有沟, 与沟相应的关节窝上有隆起的嵴,所以二者结合限制关节的 侧方运动,这种关节只能做屈伸运动,故称屈戊关节) 距骨分体、颈、头三部,其体前宽后窄,其上面为鞍状关节 面,当作背伸运动时,距骨体之宽部进入踝穴,腓骨外踝稍 向外后侧分开,而踝穴较跖屈时能增宽1.5~2mm,以容纳距 骨体。 胫腓骨下端之间被坚强而有弹性的下胫腓韧带连接在一起。 当下胫腓韧带紧张时,关节面之间紧贴,关节稳定,不容易 扭伤,但暴力较大仍可造成骨折。而踝关节处于跖屈位时, 下胫腓韧带松弛,关节不稳定,容易发生扭伤。
踝部骨折
(三)治疗方法
2.固定方法
固定垫的放置:
先在内外两踝的上方各放一塔 形垫,下方各放一梯形垫,或放 置一个空心垫,防止夹板直接压 在两踝骨突处。
夹板的放置:
用五块夹板进行固定,其中内、 外、后侧板上至小腿上1/3,下平 足跟,前内侧及前外侧板较窄, 其长度上起胫骨结节,下至踝关 节上方。
图文并茂:距骨骨折的分型与治疗

图文并茂:距骨骨折的分型与治疗距骨骨折复杂难治而且预后较差,明确诊断,分清骨折类型有助于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
距骨骨折分型距骨骨折最常根据骨折部位分型,分为 5 型。
一、距骨头骨折占距骨损伤的 5% ~ 10%,是足跖屈与胫骨前方撞击所致,坏死率低,若无移位,可短腿石膏固定6 周;若有移位,可切开复位埋头螺钉固定。
二、距骨颈骨折占距骨骨折30% ~40%,大多为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所致。
距骨颈骨折分为 4 型。
Hawkins Ⅰ 型:距骨颈骨折无移,距骨缺血坏死率小于8%,可采取足中立位小腿石膏托固定 8~12 周。
Hawkins Ⅱ 型:距骨颈骨折移位伴距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距骨缺血坏死率可达50%,需要及时闭合复位:膝关节屈曲,足跖屈并牵引。
Hawkins Ⅲ 型:距骨颈骨折移位伴胫距关节和距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此时的坏死率达到 90% ~ 100%。
由于距骨体脱出后可能造成对皮肤和血管神经的压迫,需急症处理。
Hawkins Ⅳ 型:距骨颈骨折移位伴距舟关节胫距关节和距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治疗同上。
三、距骨体骨折占距骨骨折13% ~23%,坏死率高,若无移位可短腿前后托石膏固定 6 ~ 8 周,若有移位,需要手术治疗恢复解剖结构,手术难度大。
四、距骨外侧突骨折与足部过度背屈同时外翻或外旋的受伤机制相关,坏死率低。
距骨外侧突骨折分为3 型。
(未找到原创图片,欢迎来稿,请投文末邮箱)Hawkins Ⅰ 型:距骨外侧突撕脱性骨折,可石膏固定并免负重6 ~ 8 周。
Hawkin s Ⅱ 型:距骨外侧突大块骨折。
建议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
Hawkins Ⅲ 型:距骨外侧突粉碎性骨折小的或无移位外侧突骨折。
建议手术摘除碎骨块。
五、距骨后突骨折是踝关节强迫过度跖屈导致胫骨与跟骨挤压所致,坏死率低,小的和无移位距骨后突骨折可短腿石膏固定6 周。
若骨折块较大,可切开复位埋头螺钉固定。
后记:距骨位于足弓顶端,踝穴内,提供着踝关节的主要活动度,并且支撑身体全部负重以及行走时的最大轴向载荷。
距骨及踝关节骨折分型讲解

距骨及踝关节骨折分型讲解距骨骨折的Hawkin 分型: I 型:距骨颈无移位骨折。
Ⅱ型:距骨颈移位骨折,伴有距下关节脱位。
Ⅲ型:距骨颈移位骨折,伴有距下关节或胫距关节脱位。
Ⅳ型:距骨颈移位骨折,合并胫距、距下及距舟关节脱位。
踝关节骨折的AO 分型: Slide 1分型 AO 分型 AO 根据外踝损伤的情况,将踝关节骨折分为A 、B 、C 三型,这三型中又有不同亚型,以1,2,3等数字代表由于踝关节骨折特有的复杂性及其区别于垂直压缩Pilon 骨折的必要性,AO 将踝关节骨折编码为44Slide 2A 型:韧带联合平面以下腓骨骨折(韧带联合下型) A1---单纯腓骨骨折 A2---合并内踝损伤 A3---合并后内侧骨折 B 型:韧带联合平面腓骨骨折(经韧带联合型) B1---单纯腓骨骨折 B2---合并内侧损伤 B3---合并内侧损伤及胫骨后外侧骨折 C 型:韧带联合平面以上腓骨骨折(韧带联合上型) C1---单纯腓骨干骨折 C2---复合性腓骨干骨折C3---近端腓骨骨折 Slide 3A 型:韧带联合下型足在旋后的位置内收的暴力作用于距骨,导致外侧结构紧张而最先受累。
它可以是外侧韧带断裂、骨韧带撕脱或外踝在胫骨关节面水平或稍下的横行骨折。
如果致畸型的暴力持续作用,距骨将倾斜,导致内踝的剪切压缩骨折。
Slide 4B 型:经韧带联合型最常见的损伤类型发生在足旋后位上,受到一个轴向的压力。
由于距下关节沿着倾斜轴心运动,足的内翻导致距骨的外旋。
首先腓骨超负荷发生斜型骨折,骨折线由前向后,从踝关节水平向近端延伸。
距骨进一步外旋,并向后方移位,导致后联合韧带损伤或后踝骨折。
最后由于距骨向后半脱位,内侧结构受损,导致三角韧带损伤或内踝横向骨折。
Slide 5C 型:韧带联合上型损伤发生于足旋前位,内侧结构紧张,外旋的力量作用于足部。
内侧结构首先受损,表现为三角韧带断裂或内踝撕脱骨折。
这样,距骨的内侧壁便可以向前移位。
(医学课件)踝关节骨折分类

21
Lauge-Hansen 分型
9
生物力学——踝关节的稳定
重视外踝的作用 – 外踝长度对于维持下胫腓的稳定性很重要 – 外踝的旋转和短缩都会显著影响踝穴的接触特性
10
临床检查——体格检查
– 肿胀、淤血、压痛的部位提示有损伤 – 仔细检查足部的血运和感觉变化 – 评估踝关节的稳定性
11
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
常规摄片
– 踝关节正侧位 – Mortis位:踝关节内旋15°,以显示下胫腓联合
24
旋后-外旋型(SER)
I度:下胫腓前联合损伤 II度:腓骨短斜形骨折(骨折线方向往往从前下到后上) III度:下胫腓后联合损伤或后踝撕脱骨折 IV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损伤
25
旋前-外展型(PA)
I 度: 单纯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脱 II 度: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或撕脱骨折 III度:下胫腓联合处或以上的腓骨骨折,胫距关节顶部前外侧压缩
15
影像学检查——内侧复合体
– 注意内踝骨折骨折线的方向 – 骨折块的大小 – 关节面是否有粉碎
16
影像学检查
– 一般来说常规摄片可以满足诊断的需求 – 对于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有时需加拍胫腓骨全长片,避免腓骨近
端骨折的漏诊 – 对于慢性踝关节损伤有时需加拍内外翻应力位片
17
其他检查——CT、MRI
12
影像学检查——外侧复合体
踝关节骨折分型理解

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分型的理解lauge-hansen分型根据受伤机制,把踝关节损伤的过程、程度描述的很有意义。
1、旋后-内收型(SA足呈跖屈内收内翻位,内翻的距骨使踝关节外侧韧带紧张。
I °:外踝撕脱性骨折或外侧韧带损伤。
II °:外力继续作用,内踝受到内翻的距骨的挤压作用,造成内踝骨折。
(特点:内踝骨折线倾向垂直)2、旋后-外旋型(SE损伤时足呈跖屈内收内翻位,距骨外旋,胫骨内旋。
I ° :距骨外旋使腓骨受到向外、向后的应力,下胫腓前韧带损伤或韧带附着点撕脱性骨折,或者同时又骨间韧带损伤。
II °:外力继续作用,腓骨继续受到向外、向后的旋转应力,造成腓骨的螺旋性骨折。
(特点:腓骨骨折线从后上向前下。
并且多位于下胫腓联合部位。
)III °:外力继续作用,下胫腓联合后韧带紧张,造成下联合后韧带的断裂或后踝的撕脱骨折。
IV ° :外力还继续,距骨旋转使三角韧带紧张,造成内踝的撕脱性骨折或者是三角韧带的断裂。
3、旋前-外旋型(PE受伤时,足处于旋前背屈外展位,距骨外旋。
I °:三角韧带紧张,造成三角韧带损伤或者是内踝撕脱性骨折。
II °:外力继续作用,距骨外旋造成下胫腓前韧带和骨间韧带损伤,或者韧带附着点撕脱性骨折。
III °:外力继续作用,腓骨受到向外向后的旋转应力,造成腓骨的螺旋性骨折》(特点:腓骨由于足本身的位置,外旋力大,向上传导,骨折位于下联合上方,甚至可以达到腓骨颈部位,骨折线是从后上斜向前下,与旋后一内收型骨折线相反)。
IV °:外力继续作用,下胫腓后韧带紧张,造成下胫腓后韧带断裂或后踝撕脱骨折。
4、旋前-外展型受伤时足处于旋前位,距骨外展,三角韧带紧张I °:内踝撕脱性骨折或三角韧带损伤。
II °:外力继续,外展的距骨造成下联合前后韧带同时紧张,断裂,或者韧带的撕脱性骨折,骨间韧带和骨间膜的撕裂。
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帮你彻底整明白

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帮你彻底整明白Lauge-Hansen 分型是踝关节骨折最为经典的分型方法,将损伤机制和骨折类型相结合,对韧带结构损伤程度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都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该分型是丹麦学者Lauge-Hansen 于1950年首先提出,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受伤时足的位置,另一个是引起损伤的暴力方向。
足的位置决定了哪些结构是紧张的,因此该结构在遭受暴力时可能发生损伤。
Lauge-Hansen 最初将踝关节骨折分为4型:旋后外旋型、旋后内收型、旋前外旋型、旋前外展型。
第一个词代表受伤时足的位置,第二个词表示致伤暴力的方向。
旋前旋后是什么意思先来看看Lauge-Hansen 描述的足的4种位置:a,极度旋前背屈位;b,极度旋前跖屈位;a',极度旋后背屈位;b',极度旋后跖屈位。
旋前是指足背伸外翻位,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低。
图片来自丁香园老竹站友的ppt。
旋后是指足跖屈内翻,内侧缘抬高,外侧缘降低。
通俗地说是脚掌朝向内侧。
图片来自丁香园老竹站友的ppt。
什么是内收外展这里所说的内收外展,是指暴力的方向。
而暴力的方向都是针对距骨而言的。
距骨从前向后的长度较长,主轴线呈前后方向。
内收外展暴力导致距骨围绕自身轴线出现旋转。
内收:脚掌朝向内侧,距骨上关节面转向外,下关节面转向内。
外展:脚掌朝向外侧,距骨上关节面转向内,下关节面转向外。
什么是内旋外旋内旋外旋同样也是暴力的方向。
以垂直方向(胫骨)为轴,距骨在水平面上旋转,距骨头向内称为内旋,距骨头向外称为外旋。
弄明白了足的位置以及暴力的方向,咱们再来看Lauge-Hansen 分型的具体内容。
旋后内收型分2度:首先出现踝关节平面以下腓骨横行撕脱骨折或外侧副韧带撕裂;然后暴力继续,内踝出现垂直骨折。
旋后外旋型这一类型是最常见的损伤,约占85%。
分4度。
1. 前胫腓韧带断裂;2. 腓骨远端螺旋斜行骨折;3. 后胫腓韧带断裂或后踝骨折;4. 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旋前外展型分3度:1. 内踝横行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2. 胫腓联合韧带断裂或其附着点撕脱骨折;3. 踝关节平面以上腓骨短、水平、斜行骨折。
踝部骨折讲稿

踝部骨折踝关节是人体中负重最大的关节之一。
在站立、行走、下蹲等动作中踝关节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十分重要。
一、解剖特点1.踝关节有胫腓骨下端和距骨构成外踝:腓骨下端的膨大部分,较内踝窄长并低、后1厘米。
内踝:胫骨下端向内下方的狭小突起,形似三角形。
后踝:胫骨下端后缘向后下方的延伸,位置较前两者高。
内、外、后三踝形成了踝穴,距骨滑车关节面在此穴内前后上下滑动。
1.踝关节周围有许多韧带加固胫距前韧带→胫舟韧带内踝韧带胫跟韧带(三角韧带)胫距后韧带功能:限制距骨向外移位。
腓距前韧带(薄弱)外踝韧带腓跟韧带(坚强)腓距后韧带(最强)功能:限制距骨向内移位;腓距前韧带抗距骨前移(中立位);限制踝关节过度背伸。
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韧带骨间韧带(骨间膜的延续,坚固)(联合韧带)下胫腓后韧带下胫腓横韧带2.踝关节周围的肌腱走行前方:胫前肌腱、趾伸肌腱。
内后方:趾屈肌腱、胫后肌。
后方:跟腱。
外后方:腓骨长短肌。
3.踝关节的活动方式距骨体滑车关节面的形状影响了踝关节的活动;踝关节的活动是屈伸运动,但非真正的铰链关节;跖屈时伴有水平方向的内旋;背伸时伴有水平方向的外旋。
二、病因病机1.好发年龄:中老年病人多见2.易发因素:(1)踝关节属非水平的屈伸运动,跖屈时关节内旋,下胫腓韧带松弛,关节不稳定。
背伸时关节外旋,踝部易外翻受伤。
(2)踝部为松质骨(3)踝关节承受的重量大3.发病机理踝部骨折脱位的原因复杂,类型很多,往往合并有多种组织损伤。
临床上造成骨折以间接暴力多见。
按受伤时足部所处的位置,外力作用的方向可分为多种类型。
(1)内翻暴力是踝部骨折脱位最常见的类型。
暴力↓足内翻↓Ⅰ度损伤:外侧韧带撕裂外踝骨折(单踝骨折)内踝骨折(距骨撞击所致)↓Ⅱ度损伤:内、外踝骨折↓Ⅲ度损伤:三踝骨折骨折特点:外踝折线为横断形,低于胫骨下关界面关节面。
内踝折线由内踝根部与胫骨下关界面的交界处斜向内、上方。
(2)外翻暴力暴力↓足外翻↓Ⅰ度损伤:内踝骨折(撕脱性)↓Ⅱ度损伤:双踝骨折(或合并踝脱位)联合韧带撕裂(胫腓分离)↓Ⅲ度损伤:三踝骨折骨折特点:内踝骨折线与胫骨下关节面相平,为横断或短斜形。
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类、分型、-AOOTA-分型关系及要点总结

踝关节骨折1aUge-HanSen分类、分型、AO/OTA分型关系及要点总结1auge-Hansen分类1auge-Hansen分类的名称同时包含足的位置和暴力方向。
当足处于旋前位时,内侧三角韧带紧张,最初损伤内侧结构。
当足处于旋后位时,内侧的三角韧带松弛,最初损伤是外侧结构。
1、旋后(内翻)内收损伤损伤时,足呈旋后位,距骨内收,使踝关节外侧韧带紧张。
I度:首先发生的是外侧副韧带撕裂或者外踝的撕脱骨折,由于损伤发生于下胫腓联合远端,该韧带多保持完整。
I度损伤X线显示:外踝间隙增宽,提示外侧副韧带撕裂,未见胫腓骨骨折,此型在X线上是隐匿的。
II度:内收的外力继续作用,内踝受内翻的距骨挤压作用,可造成内踝的垂直骨折,及胫骨远端关节面的内侧部分压缩骨折,如果合并其他方向的外力,有可能造成内踝的斜行骨折。
II度损伤X线片显示:腓骨骨折在下胫腓联合水平以下,内踝垂直骨折;侧位X线片显示后踝无骨折。
2、旋后(内翻)外旋损伤损伤时患足呈旋后位,距骨外旋,胫骨内旋,因此在损伤初期三角韧带松弛,当距骨继续外旋,腓骨受到向外后推挤,胫腓下联合前韧带及三角韧带紧张。
分为四度:I度:首先在外旋力作用下发生下胫腓前韧带断裂,该韧带断裂可以发生在腓骨附着点撕脱骨折、韧带本身或者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I度损伤X线显示:胫腓骨间隙轻微增宽,提示下胫腓前韧带断裂;软组织肿胀;侧位片显示后踝未发生骨折,在X线上是隐匿的。
I[度:距骨给腓骨施加旋转力,导致腓骨在胫骨关节面顶部发生斜行或螺旋形骨折,骨折线一般自前下方斜向后上方。
H度损伤X线片显示:胫腓骨间隙变宽,提示下胫腓前韧带断裂;腓骨螺旋形骨折;侧位片显示腓骨骨折位于下胫腓联合水平,骨折线由前下到后上,后踝无骨折。
III度:若外旋的力量进一步作用,可导致下胫腓后韧带断裂,或韧带在腓骨后结节附着点撕脱,或其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III度损伤X线片显示:胫骨腓骨间隙变宽,提示下胫腓前韧带断裂;腓骨螺旋形骨折;侧位片显示后踝骨折,内踝完整。
踝关节骨折的经典分型~Lauge

踝关节骨折的经典分型~Lauge踝关节骨折的分型:根据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及实用的分型方法——朗汉氏分型(Lauge-hansen),分为三大类!随着分型的增加骨折严重程度也增加!I型~内翻内收型此型骨折最轻,也为两处骨折,仅表现为内外踝骨折。
受伤机制:内翻即为旋后,外翻即是旋前,这里的内翻和外翻可以理解为足踝位置及形态的改变;而分型后面两个字的描述,即内收、外展及外旋则可以理解为距骨相对于胫骨远端的位置变化,这是基本概念!那么我们从I型的中文名称可以看出,内翻内收受伤首先是从外踝开始致外踝骨折,然后暴力继续传导至内踝导致骨折,而且内外踝骨折均在下胫腓联合韧带以下的位置,骨折线也有特点,外踝是后上斜向前下!II型分为IIA和IIB型IIA型~外翻外展型IIB型~内翻外旋型这两型都是三踝骨折,即内踝、外踝及后踝骨折。
但这两种类型骨折的损伤机制不太一样,通俗点就是这三踝骨折的损伤先后次序不一样,这主要还是因为受伤机制导致的,从这两型的中文名称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了!而其中旋后外旋型即内翻外旋,这个类型是这几种类型中最常见的类型!这也很好理解,因为我们人走路时很容易出现崴脚,而崴脚的状态就是旋后外旋的位置,故此类临床上最多见!III型~外翻外旋型此类型多为直接暴力于踝关节损伤导致内外踝骨折后,还合并间接暴力致使胫腓联合韧带断裂,暴力继续上升至腓骨近段,因此很多患者还合并腓骨近段骨折。
如果不仔细检查很容易被遗漏!而现在也有很多类型分的更细,但都是在这三大类的基础上进行细分!比如,I型可以再分为IA和IB。
同样II型可以再细分四个亚型,根据损伤严重程度依次分为I度,II度,III度及IV 度等。
@39健康网@头条辟谣@头条健康@今日头条@生命召集令@小小曾博士@骨科王健医生@骨科王医生。
踝关节骨折分类型

踝关节骨折分类型
踝关节骨折是指踝关节周围骨折,通常由剧烈扭伤或力量撞击引起。
踝关节骨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单纯踝骨骨折:仅涉及踝骨的骨折,主要包括外踝骨折、内踝骨折和踝前突骨折。
2. 踝关节骨折:涉及距骨和胫骨的骨折,常见的类型包括内踝-距骨骨折、外踝-距骨骨折和踝关节-距骨骨折。
3. 复合型踝骨骨折:涉及踝骨和距骨、胫骨的多个骨折。
4. 踝关节脱位骨折:不仅涉及踝骨的骨折,还伴随着踝关节的脱位。
踝关节骨折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位置。
一般来说,单纯踝骨骨折的治疗比较简单,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而踝关节骨折和复合型踝骨骨折需要更为复杂的治疗。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除了要考虑骨折本身的情况,还要考虑伴随的软组织损伤和功能恢复问题。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距骨骨折的Hawkin 分型:
I 型:距骨颈无移位骨折。
Ⅱ型:距骨颈移位骨折,伴有距下关节脱位。
Ⅲ型:距骨颈移位骨折,伴有距下关节或胫距关节脱位。
Ⅳ型:距骨颈移位骨折,合并胫距、距下及距舟关节脱位。
踝关节骨折的AO 分型:
Slide 1
分型 AO 分型 AO 根据外踝损伤的情况,将踝关节骨折分为A 、B 、C 三型,这三型中又有不同亚型,以1,2,3等数字代表由于踝关节骨折特有的复杂性及其区别于垂直压缩Pilon 骨折的必要性,AO 将踝关节骨折编码为44
Slide 2
A 型:韧带联合平面以下腓骨骨折(韧带联合下型) A1---单纯腓骨骨折 A2---合并内踝损伤 A3---合并后内侧骨折
B 型:韧带联合平面腓骨骨折(经韧带联合型) B1---单纯腓骨骨折 B2---合并内侧损伤 B3---合并内侧损伤及胫骨后外侧骨折
C 型:韧带联合平面以上腓骨骨折(韧带联合上型) C1---单纯腓骨干骨折 C2---复合性腓骨干骨折 C3---近端腓骨骨折 Slide 3
A 型:韧带联合下型足在旋后的位置内收的暴力作用于距骨,导致外侧结构紧张而最先受累。
它可以是外侧韧带断裂、骨韧带撕脱或外踝在胫骨关节面水平或稍下的横行骨折。
如果致畸型的暴力持续作用,距骨将倾斜,导致内踝的剪切压缩骨折。
Slide 4
B 型:经韧带联合型最常见的损伤类型发生在足旋后位上,受到一个轴向的压力。
由于距下关节沿着倾斜轴心运动,足的内翻导致距骨的外旋。
首先腓骨超负荷发生斜型骨折,骨折线由前向后,从踝关节水平向近端延伸。
距骨进一步外旋,并向后方移位,导致后联合韧带损伤或后踝骨折。
最后由于距骨向后半脱位,内侧结构受损,导致三角韧带损伤或内踝横向骨折。
Slide 5
C 型:韧带联合上型损伤发生于足旋前位,内侧结构紧张,外旋的力量作用于足部。
内侧结构首先受损,表现为三角韧带断裂或内踝撕脱骨折。
这样,距骨的内侧壁便可以向前移位。
距骨外旋,迫使腓骨沿其纵轴旋转扭曲,导致前联合韧带,然后是骨间韧带的断裂。
这时,旋转的距骨脱离了位于内侧的胫骨,腓骨与胫骨分离,导致后联合韧带的断裂(少数可以发生后踝的撕脱骨折)。
最后,腓骨干间接骨折,骨折的水平取决于骨间膜向近端撕裂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