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胱胺Zn络合反应稳定性及热力学特征研究
半胱胺锌在饲料生产中稳定性能的研究

DOI :10.16675/14-1065/f.2020.24.047半胱胺锌在饲料生产中稳定性能的研究□卢丹1,王金伟1,王玉豪1,张聪2,韩福亮1摘要:以半胱胺盐酸盐通过配位反应与金属元素锌结合,对其中的巯基进行化学修饰,合成出半胱胺锌,解决半胱胺盐酸盐不稳定的特性。
试验表明:空白条件下,1周后半胱胺锌中的半胱胺含量的损耗率为15.3%,半胱胺盐酸盐的含量损耗率达到了27.5%;在加入铁粉的情况下,1周后半胱胺盐酸盐的含量损耗率达到了100%,半胱胺锌的损耗率只有18.0%。
这一结果说明半胱胺锌的稳定性优于半胱胺盐酸盐。
关键词:半胱胺盐酸盐;半胱胺锌;稳定性文章编号:1004-7026(2020)24-0115-02中国图书分类号:S816文献标志码:C (1.山东亚太海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2.济南阔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半胱胺(Cysteamine ,CS )又名2-巯基乙胺,是辅酶A 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半胱胺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增强体内代谢、提高免疫性能、促进消化吸收等多重生物学功能,但由于含有巯基和氨基,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变质。
在饲料应用上常用半胱胺盐酸盐作为替代,但由于半胱胺盐酸盐适口性差,且在饲料加工过程中易受温度、pH 值及金属离子(Fe 2+、Cu 2+)等影响变性,限制了其在饲料行业的广泛应用。
半胱胺锌是通过半胱胺盐酸盐与硫酸锌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的产品,兼具半胱胺盐和有机锌的优势,利用协同作用可提高二者的利用率,起到增强代谢、提高生命活动的作用[1]。
(1)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瘦肉率。
半胱胺可通过耗竭体内生长抑素促进动物生长,通过抑制脂肪合成酶合成,降低动物体脂肪合成提高瘦肉率,进而提高胴体品质[2]。
(2)增强代谢,抵抗疾病。
半胱胺可参与细胞凋亡和上皮细胞的分化,同时锌元素作为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体内多种酶的合成,防止细胞膜氧化,参与蛋白质、核酸等物质代谢活动,提高机体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3]。
半胱氨酸亚铁溶液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

脱氮过程, 避免了气体分析的不易采样和测量的问
题, 此 方法 的特点在 于结 合分 步法和一 体法 , 充分利
用两 者优势使 其缺 陷得 以互补 , 主要研 究 内容 有 : ①
相 比, 具 有最 高 的 吸 附性 能 ; 所 制 固态 胺 吸 附剂 在
2 5 c C时具有 典 型 的 L a n g m u i r — F r e u n d l i c h吸 附 等 温
主要 以固体形 式存在 ; 而p H≥8 . 0时 形 成 的产 物 中 无 络合 物 F e ( C y S S C y ) ( N O) 生 成 , 主要 以液 体 形
下, 该 吸附剂 具 有 稳 定 的 二 氧化 碳 吸 附性 能 , 在1 0
次 循环 内 , 吸附性 能 未 发 生衰 减 。⑤ 中孔 炭基 固态
关键 词 : 固态胺 吸 附剂 中孔 炭 聚 乙烯 亚胺
C O 吸附性能
附性能 提高 了 2 6 % 。③ 固态 胺 吸 附 剂 的 低 温 捕 集
半胱氨酸亚铁溶液脱硫脱硝
一
二氧化碳行为研究。制备出系列 中孔炭基材料 , 以
其 为 载体 , 制 备 出高效 的 中孔 炭基 固态胺 吸附剂 , 并 突 出其低温 捕集 C O : 行 为 。中孔炭 发 达 的 3 D孔 结
孔容球 状 中孑 L 炭, 并对其孔径 、 粒 径 控 制 进 行 了研 究 。以球状 中孔 炭 为载 体 , 制 备 出 高性 能 碳 基 固态
胺 吸附剂 , 考 察 了其 对 C O 的动态 捕集 能 力 。结果 发现 该球 状 中孑 L 炭 固态 胺 吸 附剂 对 低 浓 度 C O 具 有较 高 的吸 附性 能 ( 2 . 7 m m o l / g , 2 5 c C) I , 颗 粒 直径 对 吸附剂 的吸附性 能 无 明显 的影 响 , 反 映 出 中孔对 扩 散 的促 进作 用 。对不 同颗粒 直径 吸附剂 的动态 实 验数 据进 行非 线性 回归 分析 , 表 明失 活模 型对 不 同 颗 粒直径 样 品的拟 合都是 有效 的 。
半胱氨酸再固相反应中的消旋

半胱氨酸再固相反应中的消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有硫氨基酸的氨基酸,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
它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蛋白质合成、抗氧化和解毒等。
然而,半胱氨酸存在着旋光性,即它能够使光线发生旋转现象。
这种旋光性对于半胱氨酸的应用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半胱氨酸的旋光性是由其分子结构中的手性中心引起的。
手性中心是指分子中存在的一个碳原子,其四个配位基团不在同一平面上,使得分子呈现非对称性。
半胱氨酸的手性中心位于硫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导致了其旋光性的存在。
在固相反应中,半胱氨酸的旋光性会对反应过程产生影响。
固相反应是一种在固体表面上进行的化学反应,其中固体材料被用作催化剂或吸附剂。
在半胱氨酸的固相反应中,旋光性会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
半胱氨酸的旋光性会影响反应速率。
由于半胱氨酸具有手性中心,其分子结构存在两种异构体,即左旋型和右旋型。
这两种异构体在反应速率上可能存在差异。
研究表明,左旋型半胱氨酸与某些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更强,从而导致反应速率更快。
因此,在半胱氨酸的固相反应中,不同旋光异构体的存在会导致反应速率的差异。
半胱氨酸的旋光性还会影响产物选择性。
在固相反应中,半胱氨酸可以与其他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
旋光性可以影响反应过程中不同产物的生成比例。
例如,在与手性催化剂反应时,左旋型半胱氨酸可能更容易与手性催化剂发生反应,从而生成手性产物。
这种旋光性对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在有机合成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固相反应外,半胱氨酸的旋光性还在其他领域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半胱氨酸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的蛋白质结构分析。
其旋光性可以为蛋白质的结构确定提供重要信息。
此外,半胱氨酸的旋光性还可以用于药物设计和合成中的手性选择性反应。
半胱氨酸的旋光性对其在固相反应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影响着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对于有机合成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半胱氨酸的旋光性还在其他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功能蛋白的生命活力与稳定性的研究

功能蛋白的生命活力与稳定性的研究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功能蛋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大多数生物体中的工作马达,参与各种重要的代谢过程,例如细胞新陈代谢和物质运输,以及DNA复制和转录等。
在这些过程中,保持蛋白质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功能蛋白易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和调控机制,从而导致生命活力受损或失活。
因此,在现代生命科学中,研究功能蛋白的生命活力和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生命活力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生命活力和稳定性是密切相关的概念。
在生物学中,生命活力通常被定义为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流动和化学反应。
生物分子往往需要拥有一个适当的结构来有效地进行生化反应。
如果分子的结构发生变化或受到破坏,生命活力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蛋白质结构的稳定性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活动至关重要。
研究如何提高蛋白质的稳定性和生命活力是现代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学家们可以了解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和活性。
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可以设计新的生物工程方法来提高蛋白质的稳定性和生命活力。
影响蛋白质稳定性的因素蛋白质的稳定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例如,温度、pH值、离子强度和半胱氨酸残基的氧化状态等。
当蛋白质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时,它们的构象可能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导致酶催化性能和生物学功能失活。
除了常见的环境因素外,蛋白质内部巨大的变异性和复杂性也极大地影响了它们的稳定性。
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磷酸化和糖基化状态等变异性,以及蛋白质的分子内部相互作用也都会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和生活力。
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善蛋白质的生命活力和稳定性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任务。
近年来,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已经极大地促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
下面将介绍目前研究中关于功能蛋白稳定性的探索和发现。
功能蛋白的稳定性增强方法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研究人员发展了许多方法来提高蛋白质的稳定性。
这些技术中的一些常见方法包括:1.突变和设计通过突变或设计蛋白质的序列和结构,可以改变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功能状态。
Ca_Zn复合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与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762009-06-08Ca/Zn 复合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与研究进展Mechanism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Ca/Zn Compound HeatStabilizer梁 坤,李荣勋,刘光烨 Liang Kun, Li Rongxun, Liu Guangye- 青岛科技大学新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042-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Materi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42, China摘 要 :综述了国内外Ca/Zn复合热稳定剂及辅助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Ca/Zn复合热稳定剂与辅助热稳定剂并用,可以抑制ZnCl 2对聚氯乙烯(PVC )的催化降解和“锌烧”现象,延长PVC的热稳定时间;进一步提高Ca/Zn复合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能,加大其在硬质PVC中的应用,是今后Ca/Zn复合热稳定剂的发展方向。
Abstract :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mechanism of Ca/Zn compound heat stabilizer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discussed.The catalytic degradation and "zinc burning" phenomena of PVC caused by ZnCl 2 could be restrained, and the heat stabilization time of PVC could also be prolonged by compounding Ca/Zn heat stabilizer and auxiliary heat stabilizer.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a/Zn compound heat stabilizer is to improve the heat stabilization property and increase the use amount of it in rigid PVC.关键词 : 聚氯乙烯;Ca/Zn复合热稳定剂;辅助热稳定剂;作用机理Key words : PVC; Ca/Zn compound heat stabilizer; Auxiliary heat stabilizer; Mechanism文章编号:1005-3360(2009)08-0076-04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性差,加工时易发生脱除HCl反应,生成不饱和共轭多烯,导致制品变色、变硬、烧焦。
一种饲料添加剂半胱胺螯合锌的合成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饲料添加剂半胱胺螯合锌的合成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eee79c4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2.png)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232654.1(22)申请日 2015.05.08C07C 323/25(2006.01)C07C 319/12(2006.01)A23K 1/16(2006.01)(71)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地址410125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远大二路644号(72)发明人吴信 印遇龙 舒绪刚 刘红南万丹(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代理人余晓雪 王敏锋(54)发明名称一种饲料添加剂半胱胺螯合锌的合成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饲料添加剂半胱胺螯合锌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方法采用廉价的乙醇胺盐酸盐为原料,经氯化亚砜氯化制得氯已胺盐酸盐,再与二硫化碳进行环合反应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半胱胺盐酸盐,该盐在碱性条件下与硫酸锌反应生产半胱胺螯合锌。
该合成方法原料价格较低,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收率高。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4829508 A (43)申请公布日2015.08.12C N 104829508A1.一种饲料添加剂半胱胺螯合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氯乙胺盐酸盐的合成:在反应容器中加入120-240g乙醇胺盐酸盐,再加入240-480mL无水氯苯,将温度保持在65-80℃,使用流量泵控制5-7h加入氯化亚砜240-480mL,加毕后搅拌1h,然后冷却至50℃,加入210-250mL水稀释,冷却至30℃,加入活性炭7-10g,搅拌半小时,放料过滤,滤液静置分层,上层为氯苯回收再用,下层为氯乙胺盐酸盐溶液;(2)半胱胺盐酸盐的制备:取下层料液,减压蒸馏,脱去170-210mL水,加入140-230mL二硫化碳,再加入10-20mL 36wt%盐酸,加热至65-80℃反应2-4h,冷却至30℃,加入50-80mL水,升温至80℃搅拌半小时,得到半胱胺盐酸盐溶液;(3)半胱胺螯合锌的制备将步骤(2)得到的半胱胺盐酸盐溶液加入反应容器中,加入七水硫酸锌240-480g,加热溶解后,加入20wt%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8.0-10.0,加热到70℃反应1-3h,冷却至30℃,过滤、烘干,得到半胱胺螯合锌。
西北大学生物无机化学

自然界中最有效的螯合剂可能是能折叠的蛋白质链, 它能给金属中心提供所需立体化学环境各种取向的 氨基酸残基配体。如,牛红血球超氧化酶歧化酶 (Cu2Zn2SOD)中的锌结合部位,当透析脱金属后, 这一结合部位还是特定的。Cu(II)占据Zn(II)位置, 生成Cu2Cu2SOD,但过量的Zn(II)还可以反过来 取代Cu(II),这说明,锌在这一部位有重要的功能, 这一特定部位能以某种方式,确保必需金属离子的 特殊作用。
第2章 与生物无机研究有关的配位化学原理
➢ 热力学要点 ➢ 动力学要点 ➢ 生物体中金属离子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结构 ➢ 配合物中配体的反应性 ➢ 模型配合物和自组装概念
-----精品文档------
2.1 热力学要点
1. 软硬酸碱概念 2. 螯合作用和Irving-Williams序列 3. 配体的pKa值 4. 氧化还原电位的调节 5. 生物高分子的作用
-----精品文档------
S CH C H 3
血红素c
CH3
H e
NN
CH S CH3 CH3
CH2
CH2
CH2
CH2
COOH
COOH
-----精品文档------
EDTA 维生素B12
Irving-Williams序列
Ca2+<Mg2+<Mn2+<Fe2+<Co2+<Ni2+<Cu2+>Zn2+
-----精品文档------
2.2 动力学要点
1. 配体交换速率 2. 取代反应 3. 电子转移反应
-----精品文档------
1. 配体交换速率
第一过渡系除了Cr3+、Co3+,其他金属离子的水交 换速率都非常快。一般低电荷金属离子比高电荷金属 离子与配体交换速率快,第二、第三过渡系金属配合 物与第一过渡系同族对应配合物相比,动力学惰性要 大的多。如,当顺铂[Pt(NH3)2Cl2]通过失去配体Cl和DNA结合后,即使长时间透析这一含铂的生物高分 子,铂也不能被交换出来。
L_半胱氨酸_植酸缔合显色体系的研究_王兴民

1998年9月第3期244~246甘 肃 农 业 大 学 学 报JOU RNA L OF G ANS U AG RICU LT U RA L U NI VERSIT Y 第33卷季 刊收稿日期:1998-09-20L -半胱氨酸—植酸缔合显色体系的研究王兴民(甘肃农业大学基础部,兰州730070)摘要 植酸和半胱氨酸的显色反应。
在pH =10.0的NH3-NH4Cl 缓冲体系中,植酸与半胱氨酸可以形成稳定的缔合物,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70nm 。
该体系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具有很好的显色可逆性,其它氨基酸不干扰半胱氨酸的鉴定,用于混合样品中半胱氨酸的定性鉴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 半胱氨酸 显色反应 定性鉴定中图分类号 O 65对氨基酸和多肽的分析、鉴定及其特征反应的研究,一直是生化工作者努力的一个方向,并以游离的α-氨酸、α-羧基和特征烃基为依据建立了相应的鉴测方法。
如:甲醛法和茚三酮法(鉴测特征基团-NH2)[1]、双缩脲反应(鉴测特征基团为肽和蛋白质中的脲键NH 2C O NH C O NH 2结构)[1]、福林-酚法(Folir -cioucoitou 反应,鉴测特征基团酷氨酸中基团)[1]。
近年来氨基酸的仪器分析法越来越被人们所广泛使用[2]。
以上各种分析法各有优点,但都存在操作上繁琐性,或要求使用昂贵的仪器设备,而对选择性高的单一氨基酸的快速、简便的化学鉴定方法报道甚少。
本文对植酸(环己元醇磷酸脂)与半胱氨酸的显色反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确立了用植酸定性鉴定半胱氨酸的新方法。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7230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雷磁pH S -25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
1.2试剂L -半胱氨酸(曹杨第二中学化工厂),用1:6HCl 配制成0.1mol (L -1溶液。
植酸(上海生化试剂厂),用蒸馏水配成1:10显色剂溶液。
蛋氨酸 组氨酸 酪氨酸 L -苯丙氨酸 L -色氨酸L -丝氨酸 L -谷氨酸 L -天冬氨酸 DL -苏氨酸 亮氨酸 甘氨酸以上氨基酸分别为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分装厂、曹杨第二中学化工厂和成都化学试剂厂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5℃ 1 0. 1 8 8. 0 3 9. 3 3 E 9 0 - 6. 6 1 E 1 -1 1. 5 1 E+1 0 1. 6 2 E+1 8
2. 2 稳定常数的测定 ( 和累积稳定常数 ( 如表 2 半胱胺盐酸盐与 Z Ki) k n l l Ⅱ) g g i) 的增加 , 逐级稳定常数和累积稳定常数略有降低 , 说明络合反应是放热反应 , 温度升高不利于络合物的稳 配合的稳定常数 定, 这与温度对加质子常数值影 响 的 结 果 相 似 。 最 后 计 算 得 到 半 胱 胺 盐 酸 盐 与 Z n( Ⅱ) ) ( 较大 , 络合能力较强 。 说明半胱胺盐酸盐与 Z k 3 6. 7 4 n l Ⅱ) g 5( 3 配位反应的热力学参数 2. 由于压力对溶液反应的影响很小 , 可用表观稳定常数代替标准稳定常数 , 进行热力学性质的计算 。 以 / / 线 性 相 关 系 数 R2 =0. 线 性 较 好。 其线性关系 为 : K 对1 T 线性回归 , K =1 T +2 n n 8 9 0 1. 2 1. 2 6, 9 7 4 1, l l ( 如表 3 所示 。 从表 2 可知 , 与半胱胺盐酸盐配位反 由斜率和截距 , 分别求得反应的 △rHm 和 △r Sm , n Z Ⅱ) ( 与半 应的稳定常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 为放热熵减过程 , 且在 4 5℃ ~2 5℃ 下熵因素占主导地位 。Z n Ⅱ) 胱胺盐酸盐配位反应的 △r 表明 从 热 力 学 的 角 度 来 看, 配 位 反 应 能 够 自 发 进 行; Gm 为负值 , △rHm 也 为 负
第3 2 卷第 6 期 o l . 3 2 N o . 6 V
分 析 科 学 学 报 OUR NA L O F ANA L Y T I C A L S C I E N C E J
2 0 1 6年1 2月 e c . 2 0 1 6 D
: / D 6 . i s s n. 1 0 0 6 O I 1 0. 1 3 5 2 6 1 4 4. 2 0 1 6. 0 6. 0 2 3 - j
H H 、 及其与 离解常数( 数( K1 =1 K2 =8. Ka 0 Ka 1 0. 9 2, l 2 5) 6 2 E 9, 2 0 E 1) l - - g g 1 =5. 2 =1.
( ) ) / , 、 形成 配 合 物 的 稳 定 常 数 ( 热力学函数( k Hm = -1 n 6 . 7 4 5 7 . 1 4k J m o l Z l Ⅱ △r g 5 =3 / ( · / ) , , 并计算各 p Sm =1 Gm =-2 7 6. 7 4J m o l K) 0 9. 6 0k J m o l H 条件下半胱胺盐 △r △r ( ( 配合的条件稳定常数 。 计算得 Z 与半胱胺盐酸盐配位反应的热力 酸盐与 Z n n Ⅱ) Ⅱ) 证 明 反 应 过 程 为 自 发 放 热。半 胱 胺 盐 酸 盐 与 学函数 △r Gm <0、 Sm >0, △rHm <0、 △r ( 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条件稳定常数均很大 , 表明形成的半胱胺锌很稳定 。 Z n Ⅱ) 关键词 : 稳定常数 ; 热力学函数 ; 条件稳定常数 ( ) 中图分类号 : 6 8 0 6 4 1 . 4 0 0 6 1 4 4 2 0 1 6 0 6 5 7 4 O A 文章编号 : 1 - - - 文献标识码 : 饲料添加剂半胱胺盐酸盐具有重要的动物营养价值 , 但因其易潮 解 、 不 耐 高 温、 适口性差以及在中性
1 1 1 0 2 0 1 5 1 7 2 0 1 5 2 2 收稿日期 : - - - - 修回日期 : ; 基金项 目 :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专项( 广东省科技计划( N o . 2 0 1 3 B 0 7 0 7 0 4 0 8 1) N o . 2 0 1 4 A 0 2 0 2 0 8 1 3 1, ) ; ) 广州市科技计划 ( 2 0 1 3 B 0 9 1 5 0 0 0 9 5 N o . HD 1 4 C X Y 0 0 8, 2 0 1 5 0 8 0 2 0 0 4 8 : 舒绪刚 , 男, 博士 , 副教授 , 从事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研究 . E-m a i l x s h u 1 c n . c o m @2 * 通讯作者 : g
H K1 l g H K2 l g Ka 1 Ka 2 1 β 2 β
2 5℃ 1 0. 9 2 8. 2 5 6 2 E 9 5. 0 - 2 0 E 1. 1 -1 3 2 E+1 0 8. 4 8 E+1 9 1.
3 0℃ 1 0. 7 1 8. 2 2 6. 0 3 E 9 0 - 1. 9 5 E 1 -1 5. 1 3 E+1 0 8. 5 1 E+1 8
1 2] 计 算 出 n 值, 以 n 对l 作 图 。 当 n 等 于 半 整 数 即 0. 数, 按照公式求得 [ 值, 再 根 据 文 献 公 式[ L] 5, L] g[
[ … 各处的 - …, 值, 相应的 等 于 逐 级 稳 定 常 数 的 常 用 对 数 值 l 计算累积稳 l l K1 , K2 , K3 , 1 . 5, 2 . 5, l L] g g g g 与半胱 胺 盐 酸 的 稳 定 常 数 值。 定常数l k K1 + K2 + … + Kn , n 级累积稳定常数即为金属 Z l l l n( Ⅱ) g g g g n= 计算 。 式中 ,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根据公式l ( K ′ K- = l l l l α α α g g g g g L( H)- Z L( H)为化合物的酸效应系 n OH) 2
3 5℃ 1 0. 4 8 8. 1 6 6. 9 2 E 9 0 - 3. 3 1 E 1 -1 3. 0 2 E+1 0 4. 3 7 E+1 8
4 0℃ 1 0. 3 9 8. 0 9 8. 1 3 E 9 0 - 4. 0 7 E 1 -1 2. 4 5 E+1 0 3. 0 2 E+1 8
2
OH OH 2 OH n , ( 根据文献查得 Z 形成沉淀的l =1+ +…+ OH] OH] OH] + n α Ⅱ) g ( Z n OH) β1 [ β2 [ βn [ β值。 2
1. 4 热力学函数的测定
1 3] 计 算, 配 位 反 应 的 热 力 学 函 数 △rHm 和 △rSm 根 据 V 配合物稳定常数参 考 文 献 方 法 [ a n’ t H o f f
1 3] , 计算出中和度α 和配体的平均加合质子常数 , 献模型 [ 由p 获得 H 值对配体的平均加合质子常数作 图 , H , 配体的生成函数曲线 , 平均 加 合 质 子 常 数 为 半 整 数 的 点 取 得 的 p K1 H 值为配体的各级加质子常数( l g H H H H H , ) …, 。 同时可得离解常数 ( …, …, , 和各级累积加质子常数 ( 计算 l K2 Kn Ka Ka Ka l g g n) 1, 2, β1 , β2 , βn )
( 式 中 △rH 方程 , 利用温度系数法求得 : K = - △rH m/ R S m/R ( + △r n T) l · ) 。 ( o l K) m
m
/ , / 单位 k S m 单位 J J m o l △r
2 结果与讨论
2. 1 配体加质子常数测定 按照上述方法计算不同温度下配 体 的 加 质 子 常 数 及 离 解 常 数 , 结 果 见 表 1。 半 胱 胺 盐 酸 盐 离 解 常 数
( 络合反应稳定性及热力学特征研究 半胱胺- n Z Ⅱ)
1 ,吴春丽1,周新华1,李翠金1,邱桂雄2 舒绪刚*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 广东广州 5 1. 1 0 2 2 5; ) 广州天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广州 5 2. 1 0 6 2 7 摘 要 :采用 p 于温度2 获取半胱胺盐酸盐的各级加质子常 5℃ 条件下 , H 电位滴定法 ,
1, 2] 3] , , 影响其推广应用 。 作者合成和 表 征 了 半 胱 胺 锌 配 合 物 [ 发现半 和碱性环境下易被氧化等系列问题 [
( 形成配位健 , 胱胺的高活性巯基与 Z 稳定性增强 。 有机 -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主要采用质谱法 、 原子 n Ⅱ)
[ 2 ] ] 4-8 。 方法测定 , 应用较为广泛的是 p 吸收法 、 极谱法 、 离子交换法等 [ H 电位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 9-1
8 5 7
第6期
( 络合反应稳定性及热力学特征研究 等: 半胱胺- Z n Ⅱ)
第3 2卷
不同温度的加质子常数 , 水的解离常数在 2 Kw 分别为 5℃ 、 3 0℃ 、 3 5℃ 、 4 0℃ 、 4 5℃ 的解离常数的负对数 p 4. 0 0、 1 3. 8 3、 1 3 . 6 8、 1 3. 5 3、 1 3. 3 7。 1 1. 3 平衡常数 K 的测定 / / 移取 5m 并向容量瓶中加入 1 L 0. 1m o l L 半胱胺盐酸盐溶液于 5 0m L 容量瓶中 , 0m L 0. 0 1m o l L 置于超级恒温水浴中保持恒 的金属离子溶液 , 定容至5 0m L N a C l溶液 , 0m L。 将 该 溶 液 转 入 烧 杯 中 , 2 温, 用N 并同时记 录 溶 液 p 采 用 半 整 数 作 图 法, 求 算 稳 定 常 数。 根 据 加 质 子 常 a OH 标准溶液滴定 , H 值,
H H 2 H n H H H [ +] [ [ , 其中 , 数, + … +βn +β2 H+ ] H+ ] 5 ℃ 时 的加质子 α L( H)=1+β1 H β1 , β2 , βn 是配体在温度 2 为只考虑水解效应 , 计算 常数 ; 在p l H 范围内发生水解效应形成氢 氧 基 配合物的水 解 效 应系数, α g ( Z n OH)
表 1 半胱胺盐酸盐的加质子常数和两级离解常数 T r o t o n a t i o n c o n s t a n t s o f 2 a b l e 1 D i s s o c i a t i o n c o n s t a n t s a n d m i n o e t h a n e t h i o l h d r o c h l o r i d e a - p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