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结构:
一.革命的背景 二.革命的经过
1.酝酿 2.爆发:武昌起义 3.高潮:中华民国的成立 4.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
三.革命的评价
辛亥革命
一.背景:
社会背景: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专制统治危机加重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基础: 民族革命思想的传播,提出三民主义
3.思想上: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4.近代化: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局限性: 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 质
章太炎说‚长素(康有为)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 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耶?即知英、 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杈。„„公理未明, 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材料说明 ①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 血 ③章太炎主张革命 血斗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 ②康有为认为立宪可避免流 ④章太炎认为立宪也须流 C.③④ D.①③④
谢 谢 !
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军事基础: 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革命形势发展
有利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
二.经过:
(一)酝酿:
1.1894年,兴中会成立 2.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3.黄花岗起义
(二)爆发: (三)高潮: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目的: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
时间: 1912年1月1日 定都: 南京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国旗: 五色旗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为民国元年。
中国社会的变化
三民主义政治纲领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武力推翻帝国主义 的走狗满清王朝的统治,恢复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 各族人民的政权;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反帝的愿望, 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 三民主义
(四)结局:
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
三.革命的评价:
性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积极性: 1.政治上: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
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推翻了清 朝的统治。 2.经济上:资本主义短暂春天
(1)主观上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 性和妥协性。 (2)客观上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 合绞杀。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政治纲领上
驱除鞑虏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恢பைடு நூலகம்中华
创立民国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
退 位 诏 书
1912年2月12日清 帝下诏退位,统治中 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终 于结束。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 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 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 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 A.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B.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C.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
D.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总结
1894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1905
1911、4 1911、10、10 1912、1、1 1912、2、12 1912、3 1912、4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创立民国”,是指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后,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是 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就是要解决土地问题。办法开始时 为核定地价,限制地主收入,后来又提出了“土地 国有”政策,用赎买的办法来实现土地国有。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临时约法》颁布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
——创办兴中会 时间:1894年
地点:檀香山
性质: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 团体 口号:振兴中华
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 ——创办同盟会
时间:1905年 地点:日本东京 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