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理论

合集下载

教教材、用教材教、不用教材教

教教材、用教材教、不用教材教

从教材观上的理解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也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材观。
前者把教材当成“孤本”,是唯一的,后者把教材看作“范本”,是
可选择的;不仅如此,前者还把教材当成“死本”,是封闭的、权威的、 固化了的东西。 后者则把教材看作“活本”,是开放的、和鲜活生活的相联系的、可 以再开发的一种课程资源。
从教学行为上理解
教师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的阻力
历史遗留 由古至今,教师教教材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由四书五经到现在的数理化 等,教师已经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纵有心改变却无力回天。 外在干扰 首先,中国应试教育的现状决定了教育模式,一考定终身的人才选拔方式 存在弊端。其次,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更换频繁,往往一套教材教师们 刚刚熟悉了,新版教材又随之而来,无奈之下,教师最终选择放弃。 内在担忧 教师们担心“用教材教”会更加费时,耽误高考,而直接教教材更加简单 易执行,学生取得高分的可能性大、教师教学水平容易体现。
要以以下态度来对待教材 1.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结合教学目标和现有教材,选择具体教学素材。 这要求教师自身要深入理解教材,做到对教材“心知肚明”才能联系生活 实际,延伸教学 2.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多重价值。
创造性使用教材,不仅要明确知识的迁移价值,还要看到知识学习过程本 身的价值以及隐含于知识点背后的思想与情感
关于“教教材”、“用教材教”
和“不用教材教”的看法
学科物理
2015-11-26
1
论题背景浅谈
2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剖析
目录
如何对待教教材和用教材教
不用教材教的理解
4
3
1
相关背景
自打新课改以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便成了老师们的一句口头禅, 成了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时尚用语。但是,细究一下,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到底有何 联系,又有何区别?很多老师又说不清,道不明。于是带来的结果便是:“用教材 教”,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教教材”,却是“桃花依旧笑春风”。为此,作为 一名即将走上讲台的老师,我们迫切的需要懂得什么是教教材,什么是用教材教的 教学理念,这是迈向讲台最重要的一步之一。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教材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材不仅仅可以帮助教师教授知识点,还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阅读能力。

因此,如何从教材中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如何用教材进行教学,是每个教师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教材的选择教师在教学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以完成其教学目标。

通常情况下,教材应当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且内容应当具有多样化和实用性。

此外,教材的体裁、语言风格也应当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

在选择教材时,教师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与教学目标相符合:教师应当选择与自己课程目标相符合的教材,以帮助学生达到目标。

2. 多样化:教材应当具有多样化的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爱好。

3. 适合:教材应当适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以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

4. 实用性:教材应当具有实用性和参考性,以便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教材的使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教材,以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成果。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利用教材:1. 阅读: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理解教材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的拓展除了教材本身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拓展教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拓展教材:教师可以推荐或布置一些优秀的相关书籍或网上资源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

2. 活动设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活动和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研讨会,让学生自主探讨和交流知识点,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总结教材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以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拓展教材,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最终,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教材,使其发挥最大的教学作用。

浅谈用教材和教教材

浅谈用教材和教教材

浅谈用教材和教教材XX年4月,我镇开展了第二届改达人堂展现活动,对部份堂展现,在利用教材方面处置得不专门好,或教材的把握和运用得不专门好。

作为教师,咱们要正确处置“用教材”和“教教材”,不能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层面上,要用教材教生活中的知识,而不是教教材中的知识。

一、什么是教材?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如本、讲义等。

教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材指堂上和堂外教师和学生利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等等。

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或校本教材。

在网络上利用的学习材料也称为是教学材料。

凡有利于学习者增加知识或进展技术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

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

教科书是一个程的核心教学材料。

教科书还配有教师用书、练习册、活动册和配套读物、音像带等等。

二、什么缘故不能教教材?教材只是小孩过河的桥梁。

咱们要求小孩过河抵达到彼岸,是要利用桥梁,通过河流,抵达彼岸,而不是教小孩只上桥梁,不往前行。

比如教学一篇文,要解决识字、解词、造句、朗诵等大体功,最终要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外的会阅读、会明白得。

这就像过桥一样,要明白桥长和桥高,怎么走才躲开危险,如何才能平安、快速和高效地抵达彼岸。

这确实是咱们教师在运用教材中要解决小孩的大体技术。

2教材只是小孩学习的载体。

也确实是说教材是小孩学习的一个载体,通过那个载体,让小孩学习到一种本领。

比如数学学习,数学教材中的一个例题仅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学会那个范例,要迁移到小孩实际的生活中,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此,教材确实是一种载体,通过那个载体,学会一种本领。

3教材只是小孩学习的窗口。

要通过那个窗口,让小孩看到窗口之外的世界,窗口之外的世界比教材中的还要出色。

比如一篇阅读文,这只是这一类型的一篇文,而如此的类型的文在生活中很多,乃至更好、更成心义,咱们要通过学习这篇文,把握必然的写作技术,去阅读、欣赏、乃至写作出更多、更好的。

4教材只是小孩学习的工具。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相关案例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相关案例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相关案例
近年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正逐步被改变,学习课堂教学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多元化。

课堂教学模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教材”方式,而是倾向于“用教材教”。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种概念教育领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就“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相关案例来进行讨论。

就中学教学为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就是要把学习的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媒介,用课本里的材料、经历和例子来引出课文,让学生结合课本进行思考和感悟,通过自主领悟来掌握新语言。

一个角色游戏活动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典型案例。

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将新学的语言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场景中,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可以采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比如,在课堂中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们就一篇文章中的某个具体题目进行探讨,让孩子们结合文章和自身的思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另一个案例是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比如视频、新闻等,让学生充分参与,通过讨论,来探究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这些多元化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们不仅明白学习内容,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总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习的空间,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推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等等。

那么“用教材教”与“教教材”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超出教材”?怎样才算是“超出教材”?对于这些问题,许多已经进行了几年课程改革的教师也感到困惑,觉得在实践中不好把握。

新的教材观为什么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由于旧的教学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上的指导思想不同决定的。

旧的教学大纲在指导教材编写时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忽略了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所以在确定知识难度时规定了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知识的最高标准,是“上限”,教师在教学时不要突破这一上限,如果突破了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所以我们过去强调教师教学时要“紧扣教学大纲,紧扣课本”,正所谓“教教材”,教师能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就不错了。

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过去课本“繁、难、偏、旧”的弊端,要精选那些学生终生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确定知识难度时规定了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知识的最低标准,是“下限”,强调书本知识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

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课程知识的建构与开发过程,是师生共同创生课程的过程。

因而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用好教材,还要超出教材,要开发课程资源,要整合课程资源。

所谓“用好教材”,就是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好。

目前在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偏差,有的教师认为这次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本知识不重要了,上课蜻蜓点水般涉及一下教材,虚晃一枪,很快就引导学生“走出教材”,搞一些所谓的联系实际活动,甚至整堂课都是一些与课本知识无关的活动,看起来热热闹闹,到下课时学生连书本上的基本知识都没有搞明白,这是误人子弟。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5年3月 下旬刊 教学·信息127· ·的教学课堂气氛活跃,产生较好的教学氛围,达到了满意的教学目标。

在物理习题教学的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做题技能的培养都是物理习题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思维的培养。

同时,在做题方法和思路上,对于物理习题的设计,以及教材和课后习题,教师在遵循对学生常规的教学方法外,可对其采取多种解答方式和不同的理解,采用相关的启发性教育引起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获得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结论,使学生不拘一格地思考,摒弃传统的思考模式。

三、结语教师对习题教学的着重强调,归根结底还是希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能够提高上去,通过习题教学,使学生掌握到全面、系统的物理学知识,又能通过各种类型的习题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理解,教师充分把握好习题教学的质量和数量,同时进行精编练习集和错题集,还要把握好对习题的讲解和练习,才能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1] 于平.浅析物理教学中习题课的重要性[J]. 职业技术, 2007, 4(18):47-48.[2] 姚亚民. 谈习题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5(6):72-73.[3] 李富仙.物理实验在习题教学中的重要性[J].才智, 2011, 7(14):19-20.[4] 楼妍君.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迁移”的魅力[J]. 中学物理:高中版, 2014,32(3):112-113.[5] 蔡凤娟.高中物理习题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2011.“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刘雨林(重庆市云阳县桑坪镇团坝小学 重庆 云阳 404505)【摘要】新课改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在教学中“教教材”的传统作法,提倡“用教材教”的新理念。

“用教材教”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教材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不过是不能过分依赖教材 。传统 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教材在
教 学 中 的重要 作 用 ,在教 学 过程 中教 师 多 是按 照 教 材 的 内容
照本宣科 , 有 的还要求学生去背教材 、 抄教材 , 把教材 看成 是 教学中唯一可靠 的教学资源 。这种认识和做法是错误和有害
的, 不 利 于培 养 学生 的创 新能 力 和 发 散思 维 能 力 , 不 利 于 学 生
造与开发 。
我们必 须认 识到 , 从教教材 到用 教材教 , 这 只是 一个课 程重心 的变化 ,即由原来的重点关 注教材到 重点关 注学生 ,
而 绝 不 是 要 不 要 教 材 的 根 本性 转 变 。 在 涉 及 教 师 的角 色 转 变
结构、 教 材前后 内容之 间的关系 , 教材在整个教 学 中的重要 方 面 , 教 师要 由原来 的知识 传授者 、 教材 的主宰 者转变 为能 地位等。 当然 , 我们研究教材不仅仅是要研究 教材 的形 式 、 教 力 的培育者 、 教学 的创造 者。 同时教师要注意用 教材教必须
堂教学。 这表面上看似乎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 但这是违背 了教育教学规律的, 没有基本的教学 内容 , 脱离明确 的教学 目 标, 完不成基本 的教学任务 , 最终也是一种失败 的教学。 教材是教学过程 中的一种重要 教学 资源 , 从我 国目前绝
大 多数 学校的实 际情况 看 , 也是不可缺少 的教学资源 。 教材 是教学 的专家经过反复的分析论证认真 编写 出来 的 , 是专家 集 体智慧 的结 晶 ,是 我们一线教 师的个人力量所无 法 比拟 的。 因此 , 我们教 师必须重视教材 , 认真研究 和分析教材 。 我 们 要分析和掌握教 材的 内容 、 教材 的编 写体 例 、 教材的知识

“教教科书”与“用教材书教”之不同

“教教科书”与“用教材书教”之不同

“教教科书”与“用教材书教”之不同走人新课程以后,提出了一条重要的理念是语文教学要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也即是“教教科书”到“用教材书教”的转变。

这一理念的实质就是要求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的思想。

拓宽语文教学领域,“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课标语)乃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

那么,我们如何认识“教教科书”和“用教科书教”呢?总的来说,我认为二者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1)“教教科书”,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灌输知识为本位的;“用教科书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在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和方法的启迪。

如有教师在教《五彩池》一文时,大致程序如下:整体感知课文以后,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

例如,在处理第一部分的方法是:一读,整体感知,理解意思,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同桌交流,边读边记,准备复述;二想,画出重点的词语,感悟每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提出不明白的问题;三议,交流探讨,相互解疑答难;四读,有感情地读好这一段,并进行复述。

对第二部分的处理,如果是选择前者的老师,可能会重复第一部分的方面。

而选择后者的老师则采用了“导读”的方法,即首先提示学第一部分的方法,接着引导学生按此方法学习第二、三、四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或启发诱导,或点拨明意,师生同舟共济,学生学得投入、学得有趣,不但达到了共性目标,而且使各类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这样处理,既完成了本段的学习任务,又掌握了阅读的方法。

(2)“教教科书”,指的是只要将课文教完就算完成任务;“用教科书教”,强调的是语文课要教的东西,不只是选文本身,而是包括通过对选文这个“例子”的学习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其操作要领是先教教材上的内容,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然后再向生活实践拓展(包括课内拓展与课外延伸)。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教育领域中,有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教师只是简单地把教材传授给学生,而不是真正地教他们。

这意味着,教师只是宣讲教材内容,而不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理解。

这种方法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甚至无法理解教材内容。

然而,要真正的教授学生,我们需要采用一种更广泛的方法: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而不是只是一个课程大纲。

对于教师来说,这意味着需要关注学生的反应和反馈,确保他们可以有效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内容。

这需要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的知识,同时还需要知道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

首先,教师需要知道如何与学生有效地沟通。

这意味着需要了解学生的背景、文化和知识水平,以便更好地传达所需的信息。

教师应该提供一种交互式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提供批判性反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其次,教师需要知道如何组织教学,在课堂上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这包括使用示例和案例研究,鼓励团队合作和探究式学习,以及提供足够的练习、作业和实验等。

最后,教师还应该知道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意味着要使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包括检查单和项目完成情况的监督,以及期末考试和作业。

在实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耐心和毅力。

要理解,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需求,所以教师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这些需求。

总之,采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方法是一种更综合、更交互式和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教师应该优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理解,而不仅仅是教授教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学生引领到持久的学习和成长之路。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教材”是把教学狭隘地理解为传授知识,过多依赖于教材上的教学内容,把教科书当作唯一的教学内容;而“用教材教”是现今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它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是教材有效的整合、筛选和补充,以及创造性地使用。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教教材;用教材教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深刻改变着教师与教材的关系。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再到用教材教,这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变化趋势。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材一直被看作“标准”版本,教师和学生都围绕着教材的观点为标准,甚至对某些问题的表述都要以教材中的文字表述为依据,不敢质疑,不敢批判。

如此观念与做法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三维目标”方面的均衡发展。

新课程改革向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在此,我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中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如何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思想观念方面的转变,如何有效的使用教材。

一、认识教材教材是教学必备的工具,从教材的使用价值来看,教材主要有三种功能形态:第一类是作为知识载体的教材,这种教材大多以知识的逻辑结构和体系为主,讲究的是知识发生过程的表述清晰程度和知识结论的科学与完整;第二类是作为教学活动规定性的教材,这种教材以教学活动的内容、过程、要求与指导为主,突出教学活动的操作程序、过程和教育性;第三类是作为教学资源的教材,这种教材主要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从这类教材中选取合适的内容自行设计教案,学生也可以从这类教材中选相应的学习材料进行自学或拓展知识。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材大多属于第一种,即作为知识载体的教材。

经过多年教材编写方案的改革,我国中小学教材的编写由“一纲一本”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发展趋势,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等等都依据新课程标准出版了许多不同版本的教材,呈现出百花争艳,各树一帜的新气象。

如何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如何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如何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周彬新一轮课程改革有很多新意,相信课程专家用三天也解读不完。

可一线教师并没有足够的耐心来听这些解读了,他们只关心一个更为切身的问题,面对新课程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发生哪些变化,其中最关键的变化是什么?对于这样的问题,虽然感觉过于功利了一些,但还是觉得比较实在。

从个人的体会来看,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最关键的是要求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够从传统的“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如果真的实现了这个转变,相信新课程对课堂教学要求的其他变化也随之实现了。

可是,这样的回答不但没有解决一线教师心中的困惑,反到让大家觉得更困惑了,平时自己拿着教材去上课,拿到就不是用教材教吗,怎么就变成了“教教材”了呢?当然,自己平时也的确是在“教教材”,但“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呀:你不教教材,那还需要用教材教吗;你用教材教,其目的也还是教教材呀?一你相信教材会出错吗?人尚无完人,就更别谈教材了,因此教材出错也是理所当然的,尽管我们并不希望教材出错。

可是,当你发现教材已经错了,你在课堂教学中是捍卫已经出错的教材,还是鼓励学生勇敢地指出教材中的错误,并坚持与教材相左但却是正确的观点?这个问题看起来比前一个问题更简单,但却远比前一个问题难回答。

从理论上讲,既然知道教材上的知识错了,当然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但在实践中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虽然教材上的知识错了,可那毕竟是教材上的知识呀,如果以后考到了这个知识点,虽然明明知道这个知识点错了,但只要你照着教材答上去,你还是会得分的;可如果你勇敢地在课堂教学中纠正这个知识点,并鼓励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点,可如果在考试中遇到了这道题目,学生如果用正确的知识点答题,究竟能不能得分就不一定了。

所以,在理论上,教材肯定有对与错之分,而且课堂教学肯定是对正确的知识负责,而不是对教材负责;但在实践中,虽然教材有对与错之分,但课堂教学肯定是对学生分数负责,那就意味着遵循教材是肯定可以得分的,但对正确知识负责只是有可能得分,也有可能失分的,从保险的角度出发,可能遵循教材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1. 引言1.1 概述教材在教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之一。

教材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会提到“教教材”和“用教材教”这两个概念。

教教材意味着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了解教材的内涵和设计理念,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而用教材教则是指将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引导学生通过教材来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

本文将对教教材和用教材教进行辨析,探讨它们各自的意义和作用,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并提出如何平衡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方法和建议。

通过对这两种教学方式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在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正文2.1 教教材的意义教教材的意义在于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安排课程内容,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教材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教材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和有趣。

好的教材设计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材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材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教材设计,教师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还可以为教师提供相关的评估工具和参考标准,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2.2 用教材教的作用用教材教的作用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通过使用教材可以更好地组织和规划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材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呈现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材还可以提供各种形式的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谈谈你对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认识

谈谈你对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认识

谈谈你对“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认识对“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不是智者,也不是仁者,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语文教师,在此谈一谈我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希望能与有不同见解的同仁商榷。

“用教材教”和“教教材”是两种不同的教材观。

“教教材”是指这样一种教材观: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

因传统教材绝大多数是以知识作为逻辑主线的,至多是结论加验证式实验,这样“教教材”就成了只教概念、原理等知识的代名词”。

“教教材”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和书上的某种方法上。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观是:教师要成为教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应“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

在教学实际中教材是教师用来教学的材料,也是学生用来学习的材料,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使用教材需要教育的智慧。

作为一名教师,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基本原则。

应该说,教教材是在教书,用教材是在教人。

“教”是“用”的基础,“用”是“教”的超越,一种新的教学追求,不会“教教材”,谈不上“用教材教”。

教材浓缩了许多编写专家的精华思想,内容大都是经典案例,而一线的教师根本不可能自己编写出能经得起推敲的同样经典的教学内容,因而教师应该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要认认真地教教材。

在“用教材教”大行其道之时,再次提出“教教材”的不同观点,无疑是一种有益的争鸣。

冷静思考之下,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教教材”的观点,实际上也承认教材中出现了一些不符合教学实际的内容,也并不反对教师对这些内容进行优化处理。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

”这句话提示我们,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传统做法是“教教材”,课改理念主张“用教材教”。

作为一名教师,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基本原则。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1. 引言1.1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概念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教育教学中重要的概念。

教教材是指教师对教材本身进行学习、研究、分析和解读的过程,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结构和思想脉络,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而用教材教则是指教师通过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教材是一种具有独特价值的教学活动,它可以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教材还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更新和创新,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用教材教是一种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它通过直接运用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教材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在教学实践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教教材注重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解读,用教材教注重教师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二者在实践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2 研究价值"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概念"是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需要精心设计和选择教材,又需要灵活运用这些教材来开展教学。

"研究价值"体现在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推动和深化上。

研究"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这一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和创新,让教育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

通过深入研究"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有助于揭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深入研究"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性,更能为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教材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承载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材的运用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两种不同的理念和方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式进行辨析,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进行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来看一下“教教材”和“用教材教”这两种概念的含义。

所谓“教教材”,指的是对教材进行分析、研读、总结,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过程。

而“用教材教”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运用教材,并结合实际教学场景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

在“教教材”和“用教材教”这两种方式中,哪一种更为有效呢?这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教材的分析与研读。

在“教教材”中,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读,理解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结构,总结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而在“用教材教”中,教师则需要将这些分析和研读的成果运用到教学活动中,结合实际教学情境,灵活地运用教材进行教学。

“教教材”更注重对教材本身的深入理解和挖掘,而“用教材教”更注重如何将教材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最后是教学过程中的反馴和调整。

在“教教材”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对教材进行反馴和调整,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通。

而在“用教材教”中,教师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反馴和调整,动态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教材”更注重在教学前对教材的设计和调整,而“用教材教”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动态调整和反馴。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教教材”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而“用教材教”则更加贴近实际教学场景,更加灵活和有效。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用教材教”的方式,将教材活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真正受益,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用教材”与教教材”的区别

用教材”与教教材”的区别

“用教材”与“教教材”的区别
1、(1)从字面上理解,“教”与“用”的区别:“教教材”是教师教教材上的内容给学生;而“用教材”即教师用教材上的内容教给学生。

(2)从现在流行的“理念”层次看,“死”与“活”的区别:“教教材”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而“用教材”则是把教材当作素材,根据实际灵活处理、调整、重组教材。

2、我认为,“教教材”有三种境界,教教材上的知识、方法、技能,其为一般境界;根据教材设计意图教教材,其为较高境界;教教材的思想、精神、灵魂,为最高境界。

很明显,“用教材”要体现的理念早已包含在“教教材”的最高境界之中了。

“用教材”理念的提出与倡导,无非是提醒老师不要信奉教材,不要把教材当圣旨,不要过于崇拜教材,要根据“教”和“学”的实际调整教材,简言之就是“活用教材”。

然而什么是“活用教材”呢?
1)就像教育“新理念”,它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这个理念就是“活用教材””,把教材用活,通过“活用教材”使学生“学活”。

2)教教材也好,用教材教也罢,首先要把握教材,这是“活用教材”的前提。

3)处理而活用教材也并不是那么简单地事情,教师也要有这样的能力,不要赶时髦,学新潮,“活用教材”不仅仅是跟着感觉走,更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这是“活用教材””的落脚点,也是根本目标,即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

不管如何““活用教材”,关键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上述,即“用教材”与“教教材”的区别。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摘要】本文讨论了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区别。

教教材是指对教材本身进行阐释和解读,提供相关知识和理论,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

而用教材教是指利用教材进行实际教学过程,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教材的优势在于能够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而用教材教的优势则在于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在教学中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两者,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教教材,用教材教,辨析,定义,区别,优势,引言,正文,结论1. 引言1.1 引言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媒介,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资源。

教材对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善于选择和使用教材。

与教材相关的概念有两个,一个是“教教材”,一个是“用教材教”。

这两个概念在表面上看起来很相似,但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本文将通过对“教教材”的定义、对“用教材教”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进行分析和辨析,探讨它们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选择适合的教材,并加以巧妙运用。

只有做到“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研究和深入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正文2.1 教教材的定义教教材是指编写用于教学目的的教学材料,通常包括教科书、教辅资料、课件等。

这些教材一般由教师、教育机构或者教育出版社编写,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某一门学科或者领域的知识。

教教材的内容通常经过精心设计和编排,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之辨析教材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它承载着教育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会听到关于“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说法。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虽然看似微小,但实际上却涉及到了教育教学的本质和效果。

本文将对“教教材”与“用教材教”进行辨析,探讨其意义和作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教教材”的含义。

所谓“教教材”,指的是对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以确保教学内容能够系统全面地呈现给学生。

这包括了对教材的解读和研究,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梳理和组织。

在教教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梳理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安排合理科学,以及为学生提供清晰明确的学习指导。

而“用教材教”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教会学生有效地学习和运用教材中的知识。

这包括了对教材的灵活运用和深入挖掘,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指导。

通过“用教材教”,教师要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教材,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可以看出,“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在教学中是密不可分的。

前者关注的是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后者则强调的是教学方法和学习过程的引导和促进。

在教学中,这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高效的教学过程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灵活结合。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梳理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案,确保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顺畅过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运用教材,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的主体,从而达到“用教材教”的目的。

课文的性质与作用——兼说"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课文的性质与作用——兼说"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接 应 用于 语 文 教 学 实 际 操 作 例 如 “ 文 的性 质 与 作 课
用 ” 题 , 语 文 教 学 实 践 中 , 对 一篇 篇 具 体 的课 文 , 问 在 面
它 们 各 自 “ 什 么 ” “ 什 么 ” “ 课 文 ” “ 课 文 是 或 做 ?教 或 用 教 ”需 要 学 科 教 学 应 用 理论 在 基 础 理 论 和 教 学 操 作 之 ? 间搭 起 桥 梁 , 识 才 能 到 位 . 能 具体 指 导 和 解 决 这 样 认 才 的教 学 实 践 问 题 .
两个 问题 : 一 ,课 程 内 容 ” “ 材 内容 ” “ 学 内 容 ” 其 “ 、教 、教 之 间 的联 系 问 题 ; 二 , 其 一般 课 程 理 论 如 何 在 语 文学 科
教 实 学 践 中 具 体化 的 问题 在 以往 的 “ 教 材 ” “ 教 材 教 ” 研 究 中 . 究 教 与 用 的 研
学 内容 ” 域 里 展 开 。 究 者 根 据 课 程 理 论 。 “ 容 ” 论 研 把 内
和 “ 学 内容 ”但 不 全 是 “ 程 内容 ” “ 学 内 容 ” 教 . 课 和 教 : “ 程 内容 ” “ 学 内容 ” 全 是 “ 材 内容 ”但 有 “ 课 和 教 不 教 . 教 材 内 容 ” 可 见 . 用 教 材 教 ” 是 正 确 的 。 “ 是 教 教 。 “ 而 不 材 ” 判 断 却 不 够 准 确 。 用 教 材 教 ” 过 教 材 。 进 教 的 “ 通 走
‘ 教 材 教 ” 用 ’
“ 教材 ” “ 教材教 ” 教 与 用 的理 论 辨 析 很 有 意 义 . 可
以拓 宽 语 文 教 学 研 究 的 视野 。 研 究 中 , 要继 续 关 注 在 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理论
摘要:总之,对语文教学来说,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辨析是很有意义的,对老师来说,是很有操作性的理论指导。

只是我们对它的理论内涵,要有一个细致的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语文教学有很多很好的理论,但似乎常常被人们误解,在执行中走偏。

但愿用教材教的理论,不重蹈这一覆辙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理论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课改提出的新问题之一。

实际上它对语文学科的意义与对其他学科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在其他学科里,它的意义在如何正确处理教材的范围内,其主要内容是要求课堂教学向课堂外拓展,向教材外拓展,其实质是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在这样的论域里,所谓教教材是指教书本知识,教教材所框定的知识;而所谓用教材教是指课堂教学中,教材上的书本知识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教教材上的书本知识的目的是教学生生活,这就是所谓生活化的教学理论。

在这样的理解中,教材只是教生活的一个起点,一个线索,一种凭借。

简单地说,教教材就是教知识,用教材教就是教教材所指引(隐藏)的生活实践。

语文学科引入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理论,就我所见,源于王荣生教授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王荣生教授是在语文教学内容的论域里展开对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理论的辨析的,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两种不同的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产生方式。

王荣生教授非常重视老师们在课堂里到底教了些什么东
西给学生,照他看来,内容问题可以分成课程教材教学三个层面,它们之间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课程内容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它解决语文课教什么的问题;教材内容是指为了有效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它解决用什么去教的问题,是语文教学中的交际的对象,而不是学习的对象;教学内容从教的方面说,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它解决实际教什么的问题。

当前,语文课程内容还似乎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语文教材编写的注意力大都放在选文的选择与安排上,没有一个由课程内容向教材内容的转化过程。

因此,直接教教材,很难让学生学到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

王荣生教授提倡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语文课程内容有所研究,然后更重要的,是利用教材积极主动地开发出自己的教学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教材内容只是开发教学内容的凭借、手段,并不是教学内容本身。

语文教学不是教教材(选文)本身,而是教教材(选文)所包含的关于诗文和读写诗文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

这就是所谓用教材教的教学内容论域的意义。

这样,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在语文学科这个范围内的意义就有两个:一个意义与其他学科一样,教教材就是指教书本知识,用教材教就是教教材所指引(隐藏)的生活实践,其理论命题就是教学生活化,其操作要领是先教教材上的内容,然后再向生活实践拓展;另一个意义则是指教什么及教什么如何产生,教教材是指直接将选文当做教学内容,用教材教的意思是,语文课要教的东西,不是选文本身,
而是从选文中开发出来的知识。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教学内容的重构。

本来这是课程改革中应有之义,语文课程改革就是要改语文课堂里教的那些内容,如果教的内容没有变化,其他东西变来变去,意义都不大。

但是,这一重要的问题却没有引起课改设计者应有的重视,语文课程内容这一问题实际上被虚悬起来。

老师们接受了一些新思想,一些新观念,也在积极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但语文教学的整体面貌并没有多大的改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状况也没有根本性的改观,原因就在这里:瓶子换了,但里面的酒没换,课堂里老师教的、学生学的,还是老一套,该教的没有教,不该教的乱教。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理论,从教材这个角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引起了人们的响应。

正如前面所述,在语文学科内,人们关于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理解实际上是不同的,因此,人们改善语文教学内容也有两种不同的途径:一种是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沟通,把很多生活内容引入语文课堂;一种是继承了双基教学的思想,强化知识教学,强调对选文作知识化的处理。

这两种理解,都有很强的针对性:第一种理解是针对过去语文教学中广泛存在的技术化倾向、操练化倾向,忽视了语文教学与生活有天然的直接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要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第二种理解则是针对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忽视和贬低,强调语文知识教学在语文课程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

这两种强调都是正确的,都是符合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
求的。

但是,在一些老师的实践中,它们都有一些偏差,都有一些极端化的现象存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在第一种理解中,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的理论,暗含着语文生活化的理论主张,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课堂教学向课堂外、教材外拓展。

这里有一个问题被人们所忽略:语文教学为什么要向课外拓展?为什么要向教材外拓展?只是为了拓展而拓展吗?这种拓展性的教学的落脚点在哪儿呢?我们认为,以用教材教指引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拓展的目的不在生活而在语文,语文课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在课堂里生活一番,而是利用生活化的场景或调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来学习语文。

例如教《双桅船》,我们请同学讲讲他们生活中坐船的经历,谈谈当船离开岸时自己的心理感受,从而建立起一种船与岸的关系意识。

这样做,即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建立起船与岸的关系意识,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模式,从而达到对诗歌隐喻意义的理解。

在这里,安排坐船生活场景的教学环节,目的不是教如何坐船,而是诗歌理解。

如果借《双桅船》的教学来教如何坐船,则本末倒置。

这种本末倒置的语文教学在实践中有没有呢?例如我们常常看到许多老师在教《胡同文化》时,大量引入北京胡同文化的材料,大讲特讲北京胡同文化的产生、特征、主要内容等,这实际上是把教学的落脚点主要放在对北京胡同文化的学习上,而不是放在《胡同文化》这篇文章的学习上。

学习一篇文章与学习这篇文章所写的对象内容不是一回事。

教《胡同文化》把落脚点放在北京胡同文化上,与教《双桅船》把落脚点放在学习如何坐船,其谬误性质是一样的,
虽然本来如何坐船与理解《双桅船》是有联系的,但如果位置放得不对,性质就变了。

在第二种理解中,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的命题,暗含着语文课程应该以知识为实体的理论主张。

这种理论主张是对前一段时期人们忽视语文知识在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的纠偏,已经有很多专家对此作了很深入的论述。

但在老师们的理解和实践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把这些专家们对知识问题的强调,简单理解为对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教学的复归,对语文知性教学的复归。

实际上,新的知识教学主张是建立在新的知识观的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新的知识教学观的基础之上的。

首先,新的知识教学主张把知识分成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语文课固然必然地会学到一些陈述性知识,即什么是寓言什么是主语之类,但这肯定不是语文课的知识主体,语文课的知识主体应该是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即如何读寓言利用主语这一知识可以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及如何解决的知识。

现在的问题是,老师们将陈述性知识片面化、绝对化。

例如有的老师在教小说的时候,不厌其烦地教学生辨析这段描写是细节描写还是肖像描写,是心理描写还是环境描写。

事实上,在实际生活中,读小说的人从来不会作这样的辨析,这样的纯粹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对学会读小说没有什么意义。

其次,是知识教学的方式方法。

教陈述性知识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下定义,是什么,一目了然,学生记住就是了。

我把这种方法叫做知性教学。

但用它教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效率很低,学生记住了不一定理解,理解了不一定会
用,而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要义是用而不仅是懂。

用是一种综合化的能力,它是一种实践智慧,其核心是语感和文感,主要教学途径是活动,在活动中领悟体验,在领悟体验中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心智,我称之为言语智慧。

总之,对语文教学来说,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辨析是很有意义的,对老师来说,是很有操作性的理论指导。

只是我们对它的理论内涵,要有一个细致的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语文教学有很多很好的理论,但似乎常常被人们误解,在执行中走偏。

但愿用教材教的理论,不重蹈这一覆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