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高压病人的护理

颅高压病人的护理
颅高压病人的护理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一.脱水药:20%甘露醇复方甘露醇甘油果糖(一)作用:脱水.降颅内压,减轻颅高压的

症状:如头痛。(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0%甘露醇 1.全速输入,输液时不可随意调节滴速,手臂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渗入皮下,引起局部肿胀,严重时可导致坏死。2.其作用只是缓解症状,不能去除诱因,大量应用会增加肾脏负担。3.气温较低时,易析出结晶,温水振摇溶解后使用。

二.甘油果糖(一)药理作用:甘油果糖注射液是高渗制剂,通过高渗透性脱水,能使脑水分

含量减少,降低颅内压。本品降低颅内压作用起效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二)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成人一般一次250—500Ml,一日一至两次,每次250—500Ml需静滴2-3小时,250Ml需静滴1-1.5小时,根据年龄.症状可适当增减。

三.抗癫痫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缓释片(一)适应症:抗癫痫。用于抗癫痫及预防

癫痫发作。(二)作用及注意事项1.按时按量服药,不能私自停药,换药,减量以免诱发癫痫2.如有漏服,不能两次剂量同时服用,应按剂量顺延 3.服药期间若出现不适,及时向医生提出,如出现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为药物的副作用,停药后逐渐消失。四.注射用丙戊酸钠(一)适应症:本品主要用于单纯或复杂性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和全身性

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对复杂部分性发作也有一定疗效。(二)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时静注400Mg,每日两次。(三)注意事项与抗凝血药如华法林或肝素等,以及溶血栓药合用,出血的危险性增加。

五.依达拉奉(一)药理作用一种脑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给于依达拉

奉,可抑制脑梗周围脑血流量的减少(二)适应症)用于改善急性脑梗塞所致的神经症状.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功能障碍。(三)用法用量一次30Mg,每日两次.加入适量生理盐水中稀释后静脉滴注,30分钟滴完,一个疗程为14天以内,尽可能在发病24小时内使用。

六.盐酸纳洛酮注射液临床应用最广的阿片受体拮抗药(一)药理作用:解救麻痹性镇痛药急

性中毒,拮抗这类药的呼吸抑制并使病人苏醒,解救急性乙醇中毒,可使患者苏醒。促醒作用可能通过胆碱能作用而激活生理性觉醒系统使病人苏醒用于全麻促醒及抗休克和某些昏迷病人。(二)注意事项应用纳洛酮拮抗大剂量麻醉镇痛药后,由于痛觉恢复,可产生高度兴奋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律失常甚至肺水肿和心室颤动。

七.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一)适应症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

栓形成,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和脑外伤后遗症。(二)药理作用本品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止Ca2+跨膜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脑血管.冠状血管和外周血管扩张,从而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改善脑的代谢。

八.神经节苷脂注射液(一)药理作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能促进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

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功能恢复。(二)适应症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帕金森氏病。(三)用法用量每日20-40Mg,遵医嘱一次或分次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

九.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药(一)10%氯化钾

颅内占位患者的护理常规

颅内占位患者的护理常规 【概述】是在颅腔内占据一定空间位置的一组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以颅内压增高(即成人颅压>200mmH2O)和局灶性神经损害为特征,其中以颅内肿瘤、颅内血肿和脑脓肿等为常见 【临床表现】 1、颅内压增高症:头痛、呕吐等 2、生长部位对区域神经压迫功能改变 【主要护理问题】 1、有窒息的危险与癫痫发作、全麻后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精神症状、癫痫发作、共济失调、事业缺损等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偏瘫、感觉障碍有关 4、潜在并发症脑疝、癫痫、出血、脑水肿、感染等 【护理措施】 1.耳鸣、听力下降、耳聋:与患者有效沟通,让患者复述医护人员的语句,判断听力是否改善。 2.头晕、平衡失调:询问患者头晕程度,能下床活动时观察站立情况。须有家属陪护防止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 3.颅内压升高、脑疝:观察头痛、呕吐、意识状态和瞳孔的变化及视神经乳头有无水肿。 4.误吸、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呃逆、声音嘶哑等症状: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有无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等表现,加强饮食护理。 5.面瘫:让患者皱眉、抬额、闭眼、露齿、鼓颊动作,双侧颜面部是否对称。 6.角膜护理:配带眼罩或用凡士林纱条覆盖双眼。 7. 疼痛: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注意头痛的部位、性质和发生时间,结合生命体征等综合判断。遵医嘱给予镇痛、脱水药物或非药物治疗。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8.并发症护理 (1)颅内压增高:1)评估患者头痛程度,呕吐次数;2)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的变化,有有意识状态逐渐加重,呕吐增加应警惕颅内压增高或脑疝发生。3)遵医嘱应用脱水药物。 (2)误吸:1)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2)鼓励患者主动翻身,每2h翻身叩背一次;3)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必要时吸痰; 4)备好急救药品及物品; (3)外伤:1)手术后左眼外展轻度受限,患者出现平衡障碍,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需有家人陪伴;2)保持病室地面干净整洁。 (4)癫痫 1)遵医嘱给予抗癫痫药物、氧气吸入;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行人工机械通气;3)家属24h看护,加床档,躁动的患者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4)观察并记录发作情况。 (5)面瘫:1)眼睑闭合不全容易发生角膜溃疡,护士定时滴眼药水及眼药膏,必要时戴眼罩;2)面部感觉减退时,进食时放于健侧,进食速度要慢,食物温度适宜,防止烫伤。 【健康教育】 1.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导致颅内压骤然升高的各种因素,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

颅内高压的护理常规(优.选)

颅内高压的护理常规 【概念】 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是由液体静力压和血管动压两因素组成。由于颅腔总容积相对固定,颅内压保待相对稳定。正常人平卧位颅内压约为 1.33kPa (10mmHg)。当脑组织肿胀、颅内占位性病变或脑背液分泌过多、吸收障碍、循环受阻或脑血流灌注过多导致颅内压持续保待在 2.0kPa(l5mmHg)以上时称颅内高压(inreacranial ypertension) 【临床表现】 1、颅内压增高典型表现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 2、生命体征改变机体代偿性出现血压升高,脉压增大,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二慢一高),这种典型的生命体征改变称为库欣反应。 3、意识障碍急性颅内压增高,常有进行性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慢性颅内压增高,表现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和呆滞,症状时轻时重。 4、其他症状与体征复视(展神经麻痹),头晕,猝倒等。婴幼儿颅内压增高可见囟门饱满,颅缝增宽,头颅增大,头皮静脉怒张,囟门饱满,张力增高和骨缝分离。 【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体位:床头抬高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肢体活动情况,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及头部敷料情况。如瞳孔不等大,血压偏高,脉搏和呼吸减慢,应立即报告医生。 (3)给氧:持续或间断吸氧,改善脑乏氧,使脑血管收缩,降低脑血流量。 (4)饮食与补液:吞咽障碍的病人给予鼻饲饮食,给予少量多餐饮食。成年人每天静脉输液在1500—2000毫升,其中等渗盐水不超过500毫升。保证每日尿量600毫升以上。 (5)维持正常体温和防治感染:高热病人给予有效的降温措施,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6)加强生活护理,适当保护病人,避免意外损伤。缺氧和脑水肿。 2、药物治疗的护理 (1)使用脱水药物的护理:注意输液速度。最常用高渗性脱水药,如20%甘露醇250毫升,15-30分内滴完,每日2-4次。但对儿童,老人及心功能不全者,应适当控制输液速度,以免加重循环系统负担,导致心力衰竭或肺水肿。若同时使用利尿药,降低颅压效果更好。(2)激素治疗的护理: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有无因应用激素诱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感染等不良反应。 3、冬眠低温疗法的护理 冬眠低温疗法是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降低体温,使病人处于亚低温状态,其目的是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增加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减轻脑水肿。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若脉搏超过100次/分,收缩压低于100mmHg,呼吸慢而不规则时,应及时通知医师停药。冬眠低温时间一般为3-5日。 4、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预防与护理 (1)保证病人机体营养,适当调整饮食;

高压氧治疗护理常规

高压氧治疗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 1.治疗前 (1)阅读病例,探视患者,熟悉患者病情,确定其没有治疗禁忌。 (2)向患者及陪舱人员介绍舱内设备和使用方法。 (3)向患者及陪舱人员说明高压氧治疗的基本特点、方法和注意事项。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进舱的恐惧心理。 (4)教会患者中耳调压动作。 (5)详细说明吸氧装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对首次进舱治疗的患者,治疗前15min常规以1%味麻液滴鼻。 (7)嘱患者排空尿液、粪便。 (8)指导患者更衣,穿全棉等不引起静电反应的衣物进舱治疗。 (9)检查患者带进舱内的物品,包括易燃、易爆物品;不耐压物品;可产生静电的物品;各种化妆品及各种电动用具、玩具不能进舱。 (10)妥善把患者安置于舱内治疗位置,再次试用吸氧用具。指导患者正确戴紧面罩,保证有效吸氧。 2.加压期间 (1)加压开始时,操舱人员应通知舱内人员"开始加压",嘱其进行张口、吞咽、鼓气等动作,使耳咽管开张。

(2)加压阶段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中耳气压伤,鼓膜内外压差达0.02MPa时,便可产生耳痛;压差达0.06MPa时,可使鼓膜破裂,因此必须按规定的升压速度操作。尤其在舱压为0.12~0.16MPa时,加压速度应缓慢,并不断询问有无耳痛,嘱患者及时做调整耳咽管通气的动作。若出现剧烈耳痛时,必须立即停止加压,必要时应适当排气减压,等舱内人员耳疼痛消失后,再继续缓慢加压。如中耳调压失败,应减压让患者出舱。 (3)做好舱内危重患者的护理,对有高血压病史者应严密观察,必要时测血压。对昏迷者应严密观察有无躁动、呻吟等症状,可给予少量水滴人口中,帮助做吞咽动作来缓解耳部不适症状。对重症昏迷患者应遵医嘱测血压、脉搏、呼吸,并做记录。 (4)加压期间应暂时夹闭各种体腔引流导管(胸腔引流管除外)。 3.稳压吸氧期间 (1)舱外操舱人员通知"开始吸氧"后,告知患者正确戴紧面罩,保证有效吸氧。 (2)指导患者正确做呼吸动作,适当加深呼吸,不要加快呼吸频率。 (3)观察患者面部表情,有面部肌肉抽搐、出冷汗、流涎等氧中毒先驱症状发生时,应立即终止该患者的吸氧,并做相应处理。 (4)对带有气管插管给氧的危重患者,应调整供氧流量在10~15L/min。 (5)调整输液滴管平面与输液速度。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常规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常规 一、病因 有些诱因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如:剧烈运动、情绪波动、咳嗽排便等,也可无明显诱因而在休息、睡眠等安静状态下发病。部分病人可有一定的先兆。起病突然,进展迅速,多数是剧烈头痛、呕吐,很快出现意识障碍和神经功能缺失。出血量少者病人可清醒,但多数有意识障碍,轻者嗜睡,重者迅速昏迷。部分已癫痫发病或大小便失禁为首发症状。常有对侧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优势半球出血可有失语。如病程进展快,发生脑疝,会出现肌张力增高,病理征阳性等相应表现。眼底可有视网膜出血或视盘水肿,瞳孔可不等大,双侧缩小或散大,呼吸深大,节律不规则,脉搏徐缓有力,血压升高,体温升高,部分病人可有急性消化道出血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按出血部位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特点。 二、临床表现 1、基底节出血是脑出血最常见部位,主要临床表现除了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一般障碍外,因内囊受压或破坏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即所谓的“三偏”征象。优势半球出血可有失语表现。 2、丘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15%。丘脑出血的源动脉为供应丘脑的穿动脉。当血肿较小且局限在丘脑本身时,可出现嗜睡及表情淡漠,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如病变累及脑干背

侧,可出现双眼向上凝视、瞳孔大小不等。累及内囊可有不同程度“三偏”,下丘脑出血可出现高热、昏迷、脉搏加快、血压升高级内环境紊乱等。 3、脑干出血脑桥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脑桥是较为重要的生命中枢,这种类型的出血病情相当危重,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突发剧烈头痛呕吐,可立即出现意识障碍,迅速深昏迷状态,针尖样瞳孔是桥脑出血的特征性改变。可出现四肢瘫痪,还可出现急性应激性溃疡,出现中枢性顽固高热和呼吸节律紊乱等,预后极差。 4、小脑出血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呕吐、枕部疼痛,眩晕及因共济失调而摔倒,查体可有颈项强直,眼球震颤及构音不清。出血量大,可致四脑室受压或出血破入四脑室导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可使颅内压迅速增高,导致枕骨大孔疝,严重者迅速死亡。 5、脑室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刺激症状和脑脊液循环受阻引发的颅内高压症状,以及出血部位脑组织损伤或受压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轻重与出血量关系密切。轻者可只有头痛呕吐,重者除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外,还有昏迷、抽搐、高热、瞳孔变化等表现。 三、护理评估 1.询问病人起病的情况。 2.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情况。

【实用】-颅内肿瘤护理常规

颅内肿瘤护理常规 颅内肿瘤包括原发和继发颅内肿瘤,原发性颅内肿瘤可发生于脑组织、脑膜、颅神经、垂体、血管残余胚胎组织等。继发性肿瘤指身体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形成的转移瘤。 【护理评估】 1.既往史:了解患者既往疾病情况,用药情况,有无其他症状转移的情况。 2.一般情况:了解患者有无吸烟史,吸烟者戒烟,评估患者全身营养状况。 3.及时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 4.结合各项检查结果,了解患者的肺部功能及对手术的耐受程度。 【护理问题】 1. 疼痛:与手术创伤及颅高压引起的头痛有关。 2. 恐惧:与担心预后有关。 3. 自理缺陷:与意识、肢体功能和长期卧床及视力下降有关。 4. 潜在并发症:癫痫、颅内出血、感染。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1. 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对颅内压增高患者需绝对卧床,给予日常生活护理,必要时给与脱水降颅压等药物治疗。 1.3. 对癫痫患者应观察记录癫痫发作情况,发作时间,发作次数,并按时服用癫痫药物,卧床休息加强防护。 2.术后护理 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2.2. 术后抬高床头15-30度,利于静脉回流,以减轻脑水肿。 2.3. 管道护理:各种管道保持通畅,避免牵拉、滑脱、扭曲、受压,防止感染。 2.4. 对于脑部引流管,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防止引流管堵塞脱落,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约束患者防止引

流管拔出。 2.5. 术后2-3天,病情平稳应行呼吸功能锻炼,昏迷患者应每2小时翻身叩背一次,防止肺部并发症。 2.6. 观察患者听力、视力、感觉,肢体运动的恢复情况。 2.7. 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 2.8. 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开塞露或灌肠,防止引起颅内压增高。 【健康指导】 1. 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为宜,适量进食水果粗纤维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颅内压增高。 2.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 3. 按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特别是有癫痫者,定期复查。 4. 肢体偏瘫者,每天坚持肢体功能锻炼。 【护理评价】 1. 患者主诉头痛减轻,病人的舒适感增强。 2. 患者未出现脑疝。 3. 患者情绪乐观,能积极面对各种治疗及康复锻炼。

颅内高压症护理查房

内容:颅内高压症的观察及护理 地点: 主讲人: 时间:2012/12/15 参与人员: 病人基本信息: 伍继发,男,62岁,因头晕,呕吐,呕吐成喷射状,紧急送往我科。 定义: 颅内高压症(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C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合并症,许多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非神经系统障碍性疾病,最终都可能以颅内高压症为主要的表现。急剧的颅内压增高常危及患者的生命,需要明确病因、刻不容缓,紧急救治。 一.颅内压: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上产生的压力。 颅内压形成的条件:颅腔密闭,颅壁无弹性。 二.颅内高压症的概念: 1.正常颅内压 成人:80-200 mmH2O (5-15 mmHg) 儿童:40-100 mmH2O ( 2.5-7.5 mmHg) 2.颅内高压症 成人:﹥200mmH2O (15mmHg) 儿童:﹥100mmH2O (7.5mmHg) 3.脑灌注压 脑部具有自动调节脑压的功能,以保证正常的脑血流灌注。脑灌注压(CPP)=平均动脉压(MAP)-颅内压(ICP),脑灌注压在50~150mmHg(1 mmHg约等于13.6mmH2O)的范围内,脑能够维持正常的脑血流量需求。平均动脉压的下降,或者颅内压的增高,都会引起有效脑灌注压的迅速下降。当脑灌注压低于50mmHg时,脑的自动调节能力即失去代偿,脑血流量随脑灌注压的降低而被动下降,脑功能就会遭受到损害。 三.颅内高压症的发生原理 颅内压力的调节与代偿-- Morno-Kellie原理: l颅腔的容积基本上恒定,颅腔内容物的体积也基本保持稳定。若脑、脑脊液、血液三者中,某一种的体积增大或增加,其它两种内容物的量则相应减少,实现颅内压在一定限度内,保持正常的平衡状态。 当某种原因引起颅腔内容物的体积与量发生变化,有所增大时,机体通过自动调节以适应已发生的变化。 颅腔容积= 脑组织体积+ 脑血容量+ 脑脊液量 1400 1250 75 75 (ml)↓↓↓ 基本不代可部分代偿可完全代偿 颅内容积代偿能力约为8-10% 1.脑血流量(ml) 100g/min 全脑血流量 正常 54-65 700-1200 维持最低代谢32 400

高压氧护士长工作总结

高压氧护士长工作总结 篇一:20XX高压氧工作总结 高压氧舱工作总结 ****高压氧舱科室是内科的医技辅助科室,从初建到开设至今已八年。目前我院有单人舱2台,十人舱1台,已为一万多人次提供高压氧治疗。20XX年6月,随着新医院的搬迁使用,在院领导班子的支持、关怀和悉心引导、理解下,我院高压氧舱经省有关部门和《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于20XX年3月14日正式在新医院投入使用,现将我院高压氧舱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把好安全关 根据国家卫生部、劳动部对氧舱工作的要求,高压氧舱科室管理对人员资质和设备安全是摆在第一位的。在高压氧舱工作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有着严谨的工作态度,持证上岗,能根据高压氧质量目标,质量检查标准进行各项操作、认真检查各项设备、仪表及供养系统,熟悉氧舱的各种操作。在开舱前一小时对氧舱的吸氧供气及电路系统进行检查,将问题隐患解决于病人进舱治疗前。经常向较先进的上级医院学习,随时解决高压氧舱安全隐患,每日保证正常运转。工作中得到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努力做好养氧舱安全的保障工作。

二、积极沟通,服务临床 在医院领导和护理部正确指导下,新院高压氧舱到目前治疗人数已达772人次,为医院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实际行动展示了高压氧在医院的地位。为了共同开展工作、尽量减少对一线医生工作的干扰,维护医院工作运转。高压氧舱医护人员与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相互积极沟通,调整工作安排,使得高压氧在相关工作检查和落实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更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三、不断学习和巩固业务技术 随着社会对就医环境、医疗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医技辅助科室在医院的业务发展中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科室人员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充实业务知识量,医院订阅国内最权威的高压氧舱杂志,常学常新。操舱人员熟悉掌握高压氧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同时还熟悉掌握高压氧舱系统各主要设备和使用操作方法,严格执行氧舱管理制度。 四、优质服务让病人放心 氧舱的医护人员在为病人首次治疗时,总是通俗易懂地与病人介绍高压氧舱治疗的基本原理、耐心细致地讲解高压氧舱治疗的优势与效果,消除病人的顾虑,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让病人更好地配合参与治疗。严格执行治疗方案,遇有病人变化或机械故障能立即给予报告协助妥善处理,确保患者安全,熟悉掌握各种疾病适应症和禁忌症,在病人进舱

颅内肿瘤的护理常规

颅内肿瘤的护理常规 (一)通路内压增高的护理常规 (二)心理护理根据情况向病人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手术。 (三)一般护理 1.常规检查肝功、肾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胸透、心电图等,必要时检查视力、视野及内分泌功能。 2.术前配血一般开颅术配400~800mi,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膜瘤等配1000~2000mi. 3.头皮准备术前剃头(前额开颅手术剃去眉毛,后颅凹手术包括颈肩部备皮)。 4.术前禁饮食成人术前8小时禁饮食,小儿术前4小时禁饮食,一周岁以下小儿术前2小时禁饮食,术前留置尿管。5.经口鼻手术术前应剪去鼻毛并清理干净,0.25%氯霉素眼药水滴鼻。每日三次。 6.术后住留观室,环境安静舒适,室温适宜。 7.每15~30分钟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及时发现颅内继发性出血的先兆,体温异常应及时处理。 8.术后体位一般全麻未清醒前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血压平稳者床头抬高15~30°,可取自由卧位,后颅窝 肿瘤术后在24小时禁止患者侧卧,并保持轴线翻身。 9.后颅窝肿瘤术后的病人应注意有无吞咽困难咳嗽无力进食返呛

等现象,必要时给予鼻饲,经口鼻手术者每日至少进行两次口腔护理。 10.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及尿比重,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11.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渗出多时及时更换敷料,有引流管者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做好引流的护理。 癫痫的护理常规

1.注意观察癫痫发作前的先兆,若出现症状,立即采取安全保护措 施,让病人平卧,减少声光刺激,床旁备有开口器,舌钳,压舌板并有专人陪伴,防止意外发生。 2.发作时防止窒息,自伤舌后坠,取出假牙,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放置牙垫,头偏向一侧,持续吸氧。 3.抽搐发作时由于肢体和躯干肌肉剧烈抽动,可产生四肢和脊柱骨 折脱位,因此发作时不要用力压迫抽搐肢体,医护人员应保护病人至清醒。 4.发作时按医嘱立即注射抗癫痫药物。 5.观察发作过程发作时间持续时间抽搐开始部位,向哪一侧扩展, 抽搐后有无肢体瘫痪,意识改变瞳孔变化大小便失禁。 6.癫痫发作后,注意有无兴奋,躁动以及再发作。 7.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或间歇性发作持续30分钟或更长,发作间 歇期意识不恢复者称为癫痫的持续状态,此时应禁食,持续吸氧,遵医嘱给予抗癫痫药物静脉输入,并适当约束病人,防止意外发生。 8.在应用药物抗癫痫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测量血药浓度,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用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停药换药加量减量,以免癫痫复发或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3)经长期服药观察,在连续两年服药过程中,无任何癫痫发作征

脑室引流管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管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是经过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1、部位: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枕角进行穿刺。 2、目的:①抢救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的病人,如枕骨大孔疝;②自引流管注入造影剂进行脑室系统的检查,注入同位素核素检查,以明确诊断及定位;注入抗生素控制感染;③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膜脑粘连和蛛网膜粘连,以保持日后脑脊液正常循环及吸收功能;此外,引流术后早期还可起到控制颅内压的作用。 3、护理要点: ①引流管的位置:待病人回病房后,立即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连接引流袋,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②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尤因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因此,术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袋挂高,以减低流速度,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放低。此外,因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避免水电解质平衡。 ③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应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多表明引流管通畅;若引流管内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并通知医生处理。 ④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或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有脑室内出血。一旦脑室内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止血。脑室引流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7日,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感染后的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或有絮状物,病人有颅内感染的全身及局部表现。 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入脑室,注意保持整个装置无菌,必要时作脑脊液常规检查或细菌培养。 ⑥拔管:开颅术后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日,此时脑水肿期已过,颅内压开始逐渐降低。拔管前一天应试行抬高引流袋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有否颅内压再升高的表现。若病人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应立即放低引流袋或开放夹闭的引流管,并告知医师。拔管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引起感染。拔管后,切口处若有脑脊液漏出,也应告知医师妥善处理,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颅内压增高护理_常规

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防止颅压骤然升高的护理 (1)卧底休息:保持病室安静.稳定病人情绪,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以免血压升高而加重颅压增高.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舌根后坠 者,可托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道;防止颈部过曲,过伸或扭曲; 对意识不清及咳痰困难的病人,应尽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当病人咳嗽和用力排便时胸,腹腔 压力增高.有诱发脑疝的危险.因此,要预防和及时治疗感冒,避免咳嗽.应鼓励能进食者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促进肠蠕动. 已发生便秘者切勿用力屏气排便,可用缓泻药或低压小量灌肠通便,避免高压大量灌肠. 控制癫痫发作:癫痫发作可加重脑颅压增高是许多颅脑疾病,如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和脑积水等共同的综合征.当颅腔容物的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缩小超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使颅压持续高于200mmH2O,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等临床表现时,称为颅压增高. 病因: 1.颅腔容物体积或量增加a脑体积增加:脑组织损伤,炎症,缺血缺 氧,中毒等导致脑水肿.b脑脊液增多:脑脊液分泌过多,吸收障碍或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脑积水.c脑血流量增加:高碳酸血症时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脑血管扩致脑血流量增多. 2.颅空间或颅腔容积缩小a先天性因素:狭颅症,颅底凹陷症等先

天性畸形使颅腔容积变小.b后天性因素:颅占位性病变如颅血肿,脑肿瘤,脑脓肿等,大片凹陷性骨折,使颅空间相对变小. 临床表现 1.颅压增高典型表现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 2.生命体征改变机体代偿性出现血压升高,脉压增大,脉搏慢而有 力,呼吸深而慢(二慢一高),这种典型的生命体征改变称为库欣反应. 3.意识障碍急性颅压增高,常有进行性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慢性颅 压增高,表现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和呆滞,症状时轻时重. 4.其他症状与体征复视(展神经麻痹),头晕,猝倒等.婴幼儿颅压 增高可见囟门饱满,颅缝增宽,头颅增大,头皮静脉怒,囟门饱满,力增高和骨缝分离. 辅助检查 1.腰椎穿刺可以直接测量颅压力,同时取脑脊液做化验. 2.影像学检查头颅x线摄片,CT,MRI,脑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 造影(DSA). 治疗要点 1.一般处理密切观察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的变化. 不能进食的病人应补液.给予氧气吸入有助于降低颅压.对意识不清的病人及咳痰困难者要考虑做气管切开. 2.病因治疗作病变切除术,减压术,脑脊液分流术. 3.降低颅压治疗给予高渗利尿剂.常用口服药物有:氢氯噻嗪,乙

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

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关键点 1.颅内压增高 2.肢体瘫痪 3.语言障碍 4.脑神经损伤5.再出血6.呼吸道管理 7.气管切开护理 8.康复 9.其它并发症护理 10.教育需求 初始评估 1. 基础的生命体征、疼痛 2. 基础的神经系统体征: 意识(GCS)、瞳孔、运动、语言、脑 神经、感觉、反射 3. CT或MRI的结果,CBC、出凝血功能检验报告。 4. 过去史:高血压、高血脂、脑卒中、糖尿病、血液病等 5. 服药情况:有无服用降压药、抗凝药,所用药物的种类、用 法、时间等 6. 病程及此次发病的诱因:有无精神紧张、劳累、睡眠不足、情 绪激动、用力排便等 持续评估 1.生命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意识、瞳孔、肌力、肌张力、言语、感觉等 3.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 4.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无焦虑、恐惧 5.家庭支持情况 6.病情及主要症状:主要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 6.1 壳核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壳核出血可出现偏瘫、偏身 感觉障碍、偏盲,病灶在主侧半球时有失语、偏侧忽视。大量出血可有意识改变、脑疝等表现。

6.2 丘脑出血时对侧轻偏瘫,深浅感觉同时障碍。可出现精神障碍,表 现为情感淡漠、视幻觉及情绪低落,还会有言语、智能方面的改 变。 6.3 脑桥出血:临床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眩晕、复视、吞咽障碍、 一侧面部发麻、交叉性瘫痪或偏瘫、四肢瘫等症状。出血量大时,患者很快进入昏迷,出现双侧瞳孔呈针尖样、侧视麻痹、呼吸困 难、有去大脑强直发作、中枢性高热、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等临床表现,提示病情危急。 6.4 小脑出血:发病突然,眩晕和共济失调明显,可伴有频繁呕吐及枕 部疼痛。出血量不大时出现小脑症状,如病变侧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障碍和吟诗样语言,无偏瘫。出血量增加时意识逐渐模糊或昏迷,呼吸不规则,最后枕骨大孔疝死亡。 6.5 脑叶出血:表现为头痛、呕吐等,癫痫发作较其它部位出血常见, 而昏迷较少见;根据累及的脑叶不同,出现局灶性定位症状。如额叶出血可有偏瘫、Broca失语(能理解、发音,但言语产生困难或不能)等;颞叶出血可有Wernicke失语(听力正常,但不能理解他人和自己的言语)、精神症状;枕叶出血则有视野缺损等。 6.6 脑室出血:出血量少时,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一 般无意识障碍及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血性CSF。出血量大者,很快进入昏迷或昏迷逐渐加深,病理反射阳性,常出现下丘脑受损症状及体征,如上消化道出血、中枢性高热、大汗、呼吸不规则等,预后差,大多迅速死亡。 7.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PT、APTT、CSF 等。 8.特殊检查结果:头颅CT或CTA、MRI、MRA、DSA等。 9.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10.康复的介入及效果。 干预措施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减轻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 1. 体位与活动 根据病情决定活动方式。

脑疝护理常规

脑疝护理常规 脑疝:在脑血管病的急性期,由于颅内压的极度增高,脑组织被挤压到压力较小的硬脑膜间隙或颅骨的生理孔道,引起嵌顿时就叫做脑疝。最常见两种类型,一种叫天幕裂孔疝,又叫颞叶疝、海马沟回疝;另一种叫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 一、观察要点 (一)密切观察脑疝的前驱症状,及时早期发现颅内压增高。脑疝是颅内压增高所引起的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综合征,颅内压超过700cmH2O持续1 h即可引起脑疝。颅内高压的临床表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一旦患者有剧烈头痛且呈进行性加重和频繁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应警惕是脑疝前驱期。 (二)意识观察:评估GLS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意识变化是脑疝出现之前的重要表现。 (三)瞳孔的监测:根据脑疝的五期临床表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已属于脑疝中晚期。 (四)生命体征的观察: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慢且洪大,呼吸深而慢,提示脑疝前驱期。若脑疝发展迅速,呼吸

可突然停止,急性后颅内凹血肿时呼吸变慢有提示枕骨大孔疝的意义。 二、护理要点 (一)急救护理 1.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快速静脉滴注脱水药,并配以激素应用。有时可合用速尿以加强脱水作用。 2.协助做好手术准备:根据医嘱立即备皮、备血,行药物过敏试验,准备术前和术中用药等。 3.消除引起颅内压增高的附加因素: ⑴迅速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供给,防止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等症加重缺氧; ⑵保持正常稳定的血压,从而保证颅内血液的灌注; ⑶保持良好的抢救环境,解除紧张,使之配合抢救,同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保证抢救措施的落实; (4)高体温、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因素均可进一步促使颅内压升高,应予以重视。 4.昏迷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防止二氧化碳蓄积而加重颅内压增高。 5.对呼吸骤停者,在迅速降颅压的基础上按脑复苏技术进行抢救: 呼吸支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加压给氧,予呼吸气囊或呼吸机支持呼吸;

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

模块十六/神精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15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 【案例】 张女士,28岁,已婚,不育,出现头晕、月经紊乱1年余,在当地医院行黄体酮调经及中药治疗不见好转,现停经6月余,并出现头痛,视力下降,以及间断性泌乳而来就诊,头部CT提示鞍区密度影增强。 初步诊断:颅内肿瘤 思考: 1.该患者目前症状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为手术后引流患者进行引流管护理操作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颅内肿瘤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颅内肿瘤患者病情评估的能力,正确指导患者用药的能力,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颅内肿瘤患者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 【新课讲解】 一、概念 颅内肿瘤又称脑瘤,包括来源于脑组织、脑膜、脑血管、脑垂体、脑神经及残余胚胎组织的原发性肿瘤,以及来自颅外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到颅内的继发性肿瘤。原发性肿瘤以神经胶质瘤最为常见,其次为脑膜瘤、垂体腺瘤、听神经瘤等。颅内肿瘤约半数为恶性肿瘤,发病部位以大脑半球最多,其次是鞍区、小脑脑桥角、小脑等部位。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随着肿瘤增大破坏或压迫脑组织,产生颅内压增高,造成脑疝而危及病人生命。 二、病因 至今尚不明确,包括遗传因素、物理和化学因素及生物因素等。颅内肿瘤的分类方法多样。目前国内多使用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的分类:①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肿瘤、脉络丛肿瘤、松果体肿瘤。②脑膜肿瘤:包括各类脑膜瘤、脑膜肉瘤。③神经鞘细胞肿瘤:包括;良性、恶性神经鞘肿瘤,良性、恶性神经纤维瘤。④垂体前叶肿瘤:包括嫌色性腺瘤、嗜酸性腺瘤、嗜碱性腺瘤、混合性腺瘤。⑤先天性肿瘤:包括颅咽管瘤、上皮样囊肿、畸胎瘤、神经错构瘤等。⑥血管性肿瘤。⑦转移性肿瘤。⑧邻近组织侵入性肿瘤。⑨未分类肿瘤。 三、临床表现 因肿瘤病理类型和所在部位不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和局灶症状是其共同

高压氧临床治疗的护理

高压氧临床治疗的护理 摘要】目的了解、掌握高压氧临床治疗全程护理的要求和方法;方法结合高压 氧临床治疗的特点开展和做好护理工作;结果保证了高压氧在整个的治疗过程中 有效、安全的运行;结论通过高压氧临床治疗的全程护理,使患者得到了很好地 治疗护理和康复治疗。 【关键词】高压氧临床治疗护理 高压氧(Hgperbaric OxygenhBO)治疗的发展是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实践,反复认识,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随着科学技 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高压氧治疗现已成为临床治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 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及方法,随之高压氧临床治疗的护理也就应运而生,发挥着 不可或缺的作用。 1.回顾与现状 据文献记载,1662年国外就开始利用高压氧(HBO)来治疗疾病,直到20 世纪30年代,才逐步发展成熟起来,得以运用于临床,我国是20世纪50年代 开始发展使用HBO在临床中的治疗及辅助护理[1]。 我院于2007年引进HBO应用于临床,并于2009年在此基础上,改造购进新 的高压氧舱成立院HBO临床治疗专科,在收治的2863例病例(一氧化碳中毒、脑 血管病、脑昏迷、缺氧综合征、突发性耳聋、脑外伤、老年性相关疾病等),均都 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护理和康复。随着HBO临床治疗护理范围的不断拓展(如: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外科系统疾病、儿科的相关疾病、皮肤病等),有 望在不久的将来建立HBO治疗护理、康复病区,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2.高压氧(HBO)治疗护理 HBO治疗护理是指由接受过专业培训(训练),有一定临床经验,并具有专 业上岗许可证的护士,运用正确的操舱方法,对不断变化的压力及舱内接受吸氧 治疗的患者提供全程看护的过程[2]。它的基本职能是通过为患者和健康人提供保 持健康和恢复健康的活动,达到消除隐患,保障治疗安全,提供健康支持的目的,他的任务体现在消除治疗患者的疑虑与恐惧,火灾等事故,有效避免各种并发症,从而保持患者有效吸氧和治疗。 2.1治疗前护理:(1)入舱前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患者明确治疗目的,消 除紧张恐惧心理,了解每个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案,防止发生在治疗中出现的不 良反应。(2)进舱前教会患者预防各种气压伤的基本知识,了解耳咽管的通气 方法,教会患者开张咽鼓管的动作要领。(3)进舱人员(患者、陪护)必须遵守氧 舱的医疗安全规则,严禁易燃易爆物品带进舱内,不宜穿戴易产生静电火花的衣物,只能穿全棉质服装(空气加压舱、纯氧舱)。(4)入舱前应排空大小便, 保持舱内空气清新,无味干净,不宜饱食、饥饿和酗酒,一般情况下,最好在饭 后1-2h入舱。(5)对带入各种导管患者进舱的要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并防止脱 落和逆流。(6)舱内应备齐各种检查医疗、护理所需要的器械和药品,定期检 查更换,防止过期失效。(7)治疗前检查有关的阀门、仪表、通讯、照明、供 气(氧)、通风等系统是否正常,同时调好舱内温度,开始进行治疗。 2.2治疗中护理(1)护士在开始加压或进行每次操作前,应明确告知舱内人员,开始加压有什么不舒服等,夹闭患者体内各种引流管。(2)掌握合适的加 压速度,预防各种加压伤的发生,在缓慢的加压过程中,要不断的询问患者有无 耳痛,否则应减压出舱。(3)掌握HBO治疗的压力范围(绝对压0.22-

脑疝护理常规

脑疝的护理常规 【概述】正常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被挤到附近的生理孔道或非生理孔道,使部分脑组织、神经及血管受压,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而产生相应的症状群,称为脑疝。脑疝是由于急剧的颅内压增高造成的,在做出脑疝诊断的同时应按颅内压增高的处理原则快速静脉输注高渗降颅内压药物,以缓解病情,争取时间。当确诊后,根据病情迅速完成开颅术前准备,尽快手术去除病因,如清除颅内血肿或切除脑肿瘤等。 【临床表现】1.脑疝小脑幕切迹疝(1)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及频繁呕吐,其程度较在脑疝前更形加剧,并有烦躁不安。(2)意识改变:表现为嗜睡、浅昏迷以至昏迷,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3)瞳孔改变:两侧瞳孔不等大,初起时病侧瞳孔略缩小,光反应稍迟钝,以后病侧瞳孔逐渐散大,略不规则,直接及间接光反应消失,但对侧瞳孔仍可正常,这是由于患侧动眼神经受到压迫牵拉之故。此外,患侧还可有眼睑下垂、眼球外斜等。如脑疝继续发展,则可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这是脑干内动眼神经核受压致功能失常所弓起。(4)运动障碍:大多发生于瞳孔散大侧的对侧,表现为肢体的自主活动减少或消失。脑疝的继续发展使症状波及双侧,引起四肢肌力减退或间歇性地出现头颈后仰,四肢挺直,躯背过伸,呈角弓反张状,称为去大脑强直,是脑干严重受损的特征性表现。(5)生命体征的紊乱:表现为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改变。严重时血压忽高忽低,呼吸忽快忽慢,有时面色潮红、大汗淋漓,有时转为苍白、汗闭,体温可高达41℃以上,也可低至35℃以下而不升,最后呼吸停止,终于血压下降、心脏停搏而死亡。

脑膜瘤患者护理查房

脑膜瘤术后护理查房 P1:脑组织灌注异常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I1:动态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双瞳及神经系统症状。 I2:观察有无颅内压升高的变现。如:突然烦躁、呕吐、血压升高、脉搏慢而宏大等。 I3:遵医嘱按时应用脱水剂。 I4: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鼻导管给养3L/min。 I5:适当抬高床头15-20度角。 P2:头痛与手术有关。 I1:绝对卧床休息。 I2:按医嘱准时使用脱水剂。 I3:心理疏导。 I4:家属给予关怀与鼓励。 P3: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卧床有关。 I1:按时协助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骨凸处。 I2: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衣物。 I3:按摩及被动活动四肢。 P4:体液失衡的危险与应用脱水剂有关。 I1:定期检测电解质及血糖。 I2:医嘱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饮食加强营养。 I3:医嘱根据电解质结果静脉给予补液。 P5:潜在并发症:癫痫、脑水肿等。 I1:按时遵医嘱应用脱水剂,抗癫痫药物。 I2: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屏气,保持大便通畅。

I3: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P6:潜在并发症:感染的危险 I1:按时足量使用抗生素。监测体液,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室内定时消毒。I2:保持口腔清洁卫生,进食后漱口,限制探视人数。 I3:预防尿路感染,按时行会阴冲洗及膀胱冲洗,按时更换导尿袋及尿管。I4: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按时更换敷料及创引管、引流袋 P7:舒适度的改变与安置各管道有关 I1:要善固定各管道。 I2:予患者讲解各管道安置的目的及必要性。 I3:心理疏导。 I4:保留尿管于术后第二天开始间歇式关闭引流管,锻炼膀胱功能。 P8:自理缺陷与卧床有关 I1:呼叫器、常用药品放在病人易取到的地方。 I2:提供适合病人就餐的体位。 I3:协助洗漱、更衣、床上擦浴。 I4:及时提供便器、协助做好便后清洁卫生。 P9:焦虑:与卧床、疾病有关 I1:给予讲解本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告知脑膜瘤为良性肿瘤,以降低焦虑。 I2:给予心理疏导。 I3:家属陪伴左右,给予安慰及鼓励,增加疾病恢复的信心。 P10:知识的缺乏:与不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有关 I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 I2:讲解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 I3:讲解配合治疗、用药的注意事项和重要性。

脑疝的护理常规

脑疝的护理常规 【概念】 在脑血管病的急性期,由于颅内压的极度增高,脑组织被挤压到压力较小的硬脑膜间隙或颅骨的生理孔道,引起嵌顿时就叫做脑疝。最常见两种类型,一种叫天幕裂孔疝,又叫颞叶疝、海马沟回疝;另一种叫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 【临床表现】 1.脑疝小脑幕切迹疝 (1)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及频繁呕吐,其程度较在脑疝前更形加剧,并有烦躁不安。 (2)意识改变:表现为嗜睡、浅昏迷以至昏迷,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 (3)瞳孔改变:两侧瞳孔不等大,初起时病侧瞳孔略缩小,光反应稍迟钝,以后病侧瞳孔逐渐散大,略不规则,直接及间接光反应消失,但对侧瞳孔仍可正常,这是由于患侧动眼神经受到压迫牵拉之故。此外,患侧还可有眼睑下垂、眼球外斜等。如脑疝继续发展,则可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这是脑干内动眼神经核受压致功能失常所弓起。 (4)运动障碍:大多发生于瞳孔散大侧的对侧,表现为肢体的自主活动减少或消失。脑疝的继续发展使症状波及双侧,引起四肢肌力减退或间歇性地出现头颈后仰,四肢挺直,躯背过伸,呈角弓反张状,称为去大脑强直,是脑干严重受损的特征性表现。 (5)生命体征的紊乱:表现为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改变。严重时血压忽高忽低,呼吸忽快忽慢,有时面色潮红、大汗淋漓,有时转为苍白、汗闭,体温可高达41℃以上,也可低至35℃以下而不升,最后呼吸停止,终于血压下降、心脏停搏而死亡。 2.脑疝枕骨大孔疝:病人常只有剧烈头痛,反复呕吐,生命体征紊乱和颈项强直、疼痛,意识改变出现较晚,没有瞳孔的改变而呼吸骤停发生较早。 3.脑疝大脑镰下疝:引起病侧大脑半球内侧面受压部的脑组织软化坏死,出现对侧下肢轻瘫,排尿障碍等症状。 【观察要点】 ⒈密切观察脑疝的前驱症状,及时早期发现颅内压增高:脑疝是颅内压增高所引起的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综合征,颅内压超过700cmH2O持续1 h即可引起脑疝。颅内高压的临床表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一旦患者有剧烈头痛且呈进行性加重和频繁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应警惕是脑疝前驱期。 ⒉意识观察:评估GLS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意识变化是脑疝出现之前的重要表现。 ⒊瞳孔的监测:根据脑疝的五期临床表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已属于脑疝中晚期。 ⒋生命体征的观察: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慢且洪大,呼吸深而慢,提示脑疝前驱期。若脑疝发展迅速,呼吸可突然停止,急性后颅内凹血肿时呼吸变慢有提示枕骨大孔疝的意义。 【护理要点】 一、急救护理 ⑴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快速静脉滴注脱水药,并配以激素应用。有时可合用速尿以加强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定义: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颅内容物包括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三者与颅腔相适应,使颅内保持一定的压力。正常值为 70- 200mmH 2O,儿童为50 -100mmH 2 O 。 病因:1,颅内容物体积增加,如脑的创伤、炎症、脑缺血缺氧、中毒所致的脑水肿,脑脊液分泌或吸收换衡所致的脑积水,颅内血肿、肿瘤、脓肿等颅内占位性病变导致颅内压增高。2、颅腔容量缩小如凹陷性骨折、狭颅症、颅底凹陷等使颅腔空间缩小。 病理生理:与颅内压增高相关的因素:1、年龄:婴幼儿及小儿颅缝未完全闭合、老年人及萎缩,均可使颅腔的代偿能力增加,延缓病情的进展。 颅内压增高的后果主要是脑组织缺血缺氧加重脑水肿,使颅内压更趋增高,最终发生脑疝 临床表现: 1、颅内压增高三主症,即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头痛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由颅内压增高使脑膜血管和神经受刺激或牵拉引起。常在晨起或夜间时出现,咳嗽、低头、用力时加重,头痛部位常在前额、两颞,也可位于枕后或眶部。呕吐因迷走神经受激惹所致,常在头痛剧烈时出现,呈喷射性,可伴有恶心,与进食无直接关系。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客观体征,常为双侧性,早期多不影响视力,存在时间较久时有视力减退,严重者失明。 2、生命体征的改变机体代偿性出现血压升高,脉压增大,脉博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这种典型的生命体征改变称为库欣反应。病情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脉博快而弱、呼吸浅促,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3、意识障碍急性颅内压增高时,常有进行性意识障碍。慢性颅内压增高病人,表现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和呆滞,症状时轻时重。 4、其他症状与体征颅内压增高还可以引起展神经麻痹或复视、头晕、猝倒。婴幼儿颅内压增高可见囟门饱满、头颅增大、头皮静脉女怒张等。 治疗原则: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是去除病因,如手术切除颅内肿瘤、清除颅内血肿、处理大片凹陷性骨折、控制颅内感染。对于不有消除病因者,先采取限制液体入量,应用脱水药、糖皮质激素,冬眠低温等治疗,以减轻脑水肿达到降低颅内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