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应激与应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样本量偏小。
实验二:动机冲突也是应激源吗?
——雷赫的“生活事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的 前瞻性研究(1969)
正性事件:对当事人来说是积极的、 愉快
的事件,比如:结婚、乔迁新居
生活事件
升职、 考上大学、获奖
负性事件:对当事人来说是消极的、不愉快
的事件,如丧失亲人、离婚、生病
负债、跟别人吵架、考试失败、交
厌倦
负担
适应能力 重负
剥夺
威胁
要求
图:不同压力水平的心理感受
临界点
表 现
适应能力
甲
乙
要求
图:压力曲线
二、拉扎鲁斯等(Lazarus)的交互 作用/关系模型
• 初级评价是评估某个事件对我们的意义 (无关、消极、积极),
• 次级评价是个体对自身应对资源的评估, 应激的主观体验是由两次评估之间权衡而 产生的。
第二章 应激与应对
第一节 应激与应激源
什么是应激?
• 早期观点
– 物质力量观 – 心理学观 – 生理学观
• 系统观点
– 认知-交互作用模型
物质力量观
• 物质力量的观点认为应激是使人感到紧张 的事件或环境刺激,实际上指的是“应激 源”。
心理学观
• 应激是内部的紧张(strain) • J.W.Mason(1968)& zarus(1966)
• 1.生物性:(物理、化学、内在生物性刺激,首 先引起生理反应,随着人们对生理反应的认识评 价和归因过程才导致压力状态和心理反应)
• 2.心理性:(动机冲突、挫折情境、人际关系失 调、预期的或回忆的紧张状态,对这些情境的想 象、预期、和回忆也会引起与真实事件一样甚至 是更大的应激)
• 3.社会文化性:(社会变革加剧、文化迁移的增 多,最普遍最重要的应激源)
在不充分的合理化条件下因认知失调引起的态度改变
实验要求
所有被试都接受两种感冒病毒(鼻病毒) 的鼻滴液,即把含病毒的溶液滴入鼻腔。
实验程序
实验组
被试选择是否服用一种试验性的抗病毒药 丸(其实是一种安慰剂),并告知被试, 如果服用了这个药丸,那么在实验结束的 时候就要通过一根胃导管获取胃酸样本 , 实验组被试均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趋避冲
◆实验四:应激容易导致胃溃疡的发生
——布瑞迪的“执行猴”实验(1958) 实验介绍 (一)实验目的 研究回避行为与胃溃疡的关系 (二)实验过程 1、被试:8只恒河猴两两配对
回避行为程序:6小时,亮一盏两只猴子都 能看见的红灯; 无电击程序:6小时,红灯熄灭。
进行6-7周实验。实验开始不久,4只实验 组猴子都能把回避电击的按压杠杆行为维 持在15-20次/分钟这个频率上。 采集猴子的24小时或48小时尿样,测定尿 中的17-羟皮质类固醇,作为肾上腺皮质活 动的一项指标。
现代应激理论模型
(心理社会因素)
适应 健康
应激源 中介机制 应激反应
(认知评价
个性
不适应 疾病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等)
心理应激会增加个体对感冒的易 感性吗?
——科恩的“心理应激影响个体对普通感冒 的易感性”实验(1991)
实验介绍
(一)实验目的
探讨心理应激是否会抑制宿主对普通感冒 的抵抗力,心理应激是否会增加个体对普 通感冒的易感性。
应激源的特点
• 负性的; • 不可控的; • 不确定性; • 模糊性; • 挑战极限
第二节 应激反应与健康影响
一、应激反应
• 生理反应 • 心理反应 • 行为反应
二、应激对健康的损害
应激可能通过两种路径导致疾病 • 1.直接路径:即直接造成机体生理上的变
化,应激时人们在心血管、内分泌和免疫 系统中表现出的反应性与疾病之间有明确 关系。 • 2.间接路径:通过影响个体行为来影响健 康,应激之下人们更可能做出不健康或危 险行为,还会影响到个体对医疗服务的接 受和利用。
高负性情绪组和低负性情绪组
高察知应激组和低察知应激组之间 高负性情绪组和低负性情绪组之间
病毒感染的人数 比例存在显著差异
高生活事件组和低生活事件组之间:
病毒感染的人数比例没有显著差异
感冒人数比例存在显著差异
(四)实验结论
心理应激会增加个体对普通感冒的易感性。
当个体接触到呼吸系统病毒时,他所察觉 到的应激越严重、所产生的负性情绪越强 烈,则感染病毒的危险性就越大;而当个 体已经感染了病毒,他所遇到的应激性生 活事件越多,则发展成感冒的危险性越大。
突
对照组
被试不需要做出这样的选择,也不需要服用 抗病毒的药丸。
实验应用及评价
优:陶特曼的实验首创了感冒病毒接种的实
验模型,提供了一种心理应激的实验研
究思路,为心理社会因素与人类疾病之
间架起了一座研究的桥梁。
缺:1、伦理学方面的批评 ; 2、陶特曼对实验组被试产生心理应激的解释
只是一种推断,没有实证,因为实验过程中并没 有对被试的应激反应程度(主观情绪指标,客观 生理指标)以及被试人格特征方面等进行评估, 这对于结果解释缺乏令人信服的说服力,
[ 150, 300) 低生活事件总量组(11人):生活变化值
<150
实验结果
高生活事件总量组20人(49%)报告了共24种疾病; 中等生活事件总量组8人(25%)报告了共8种疾病; 低生活事件总量组1人(9%)报告了共1种疾病。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结果间的差异具有显 著性,即三组的患病情况具有显著差异。
抵御知觉到的紧张性刺激。出
应保护自己,并调整
我们不能正常进行各种活动,症
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心跳
自己来适应压力,身
状也将持续。如果不能停止或变
和呼吸加快、手心出汗、嘴唇
体资源被调动起来克
成动力,身体会出现疾病,身体
干渴、胃堵等不舒服的生理现
服战斗或逃跑的反应。 产生过量的激素试图终止压力,
象。心理体验到警觉水平增加、 尝试增加和加强运用
第三节 应激研究
一、 Selye的“一般适应综合征” (GAS)理论
急性反应
机体动员抵抗应激 源
抵抗期
保持唤起增高, 机体设法抵抗 与适应应激源
衰竭期
资源十分有限, 抵抗能力可能
会衰竭
觉察到
疾
应激源
病
或
死
亡
压
能量
力
正常
反
应
警示阶段
抵抗阶段
衰竭阶段
时间
• 警示:身体自动激活生理资源,• 抵抗:身体作出反 • 衰竭:如果压力持续时间太长,
47.7
43.2
显著性差异
没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当接触呼吸系统病毒时,心理应激会抑制个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增加感染病毒以及患有感冒的危险性。即心理应激增加了个体对 普通感冒的位数为划分 界(1-4分的中位数:2.5分)则实验组分为
高生活事件组和低生活事件组
高察知应激组和低察知应激组
激
应
治疗
认知-交互作用模式
应激源
认知中介 应激反应
健康
生
应
活 事
认知评价
激 反
疾病
件
应
认知-交互作用理论示意图
Transaction
T
Resistance
R
Energy spent
S
STRESS
E
Stressor
S
Solution & Slide
S
Strain
应激的整合观点:认知-交互作用模式
应激源的类型
实验结果 实验组猴子:在正式实验开始后第9、23、 25、48天死亡,肉眼观察和显微镜检查有 严重胃溃疡。 控制组:依然存活,且没有任何胃溃疡的迹 象。
每对猴子尿样中的17-羟皮质类固醇只在最初的回 避行为程序阶段有轻微增高,以后不再有改变, 这提示没有肾上腺皮质活动增加的迹象,因而, 4只实验组猴子严重的胃溃疡可以排除是肾上腺皮 质活动增加造成的。
用于评估被试认为生活中的应激超越了自 己的应对能力的程度,感知到应激不可预 料、不可控制、不可抗拒的严重程度(0-4 分5级计分),察知的心理应激强度强调了 认知评价。
C:“负性情绪”分量表(15个条目)
评估过去一周内的负性情绪的程度,是应 激反应的主观评价指标。
心理应激问卷结果一心理应激指数表示,即把三个分量表 的评估结果都转换为1-4级计分并求和,总分为3-12分, 总分越高,表示心理应激程度越严重。
缺:1)问卷中部分条目概念模糊不清
比如 “个人损伤或疾病” ,“职位改 变”“调换工作岗位” 等
2)SRRS既包括正性事件,也包括负性事件 比如“结婚”“儿女离开家(结婚、上大学)
3)忽略了认知评价的作用 比如离婚对有的夫妇来说是一种解脱,获得 了自由,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可能是自尊 的崩溃 ;失去工作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严重的 应激事件,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可能觉得是一 种挑战 。
3、实验程序 1) 暴露于病毒 • 实验组:给予5种感冒病毒之一的低浓度的 鼻滴液。
• 对照组:接受盐水鼻滴液。 2)隔离并检测感冒 实验采用双盲设计 3)再一次采集所有被试的静脉血血样
(三)实验结果 1)实验组:325人(82%)感染了病毒,
148人(38%)患了感冒 对照组:5人(19%)感染了病毒,
态度
认知失调
行为
报酬较多(20美元) 的被试以外部理由对 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较 为充分的合理化解释
充分的合 理化解释
自己之所以对别人说 绕线有趣是因为有明 显的外部好处,这样
说是值得的。
报酬较少(1美元)的 被试通过改变态度对 自己的行为进行了不 太充分的合理化解释
不充分的合 理化解释
提高对绕线工作的态度 评价:“我比较喜欢绕 线工作”与“我对别人 说绕线工作很有趣”这 种行为相互协调 。
5、实验结论: 由回避行为产生的应激会导致胃溃疡的 发生。
(三)实验应用及评价 布瑞迪认为胃溃疡是由需要始终处于紧张 的禁戒状态、持续做决定并采取行动所 产生的应激而非电击造成的应激所致。
实验介绍
(一)实验目的 研究生活事件量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假设 生活事件量越多,则更容易患病 。
(三)实验方法
实验要求:让被试运用《社会再适应评定量 表》对自己过去一年中的生活事件总量 进行评估。
实验程序 根据被试生活变化值把被试分为三组: 高生活事件总量组(41人):生活变化值
≧300 中等生活事件总量组(32人):生活变化值
心理学的观点将应激定义紧张或唤醒 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偏重于应激事 件之后的主观状态,特别是情绪体验。
事件
认知
应 激
个性
刺
激
心 理 反 应
生理学观
• 应激是躯体的唤醒。生理学的观点将应激定义为 人体对需要或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反应。
• H.Selye • 医学和精神病学界
应 激
应 激
病理 生理
刺
反
症状
无人患感冒。 2)心理应激指数: 从3 13
实验组感染病毒人数:74% 90% 实验组患感冒人数比例:27% 47% ——呈现出一定得正相关。
3)以心理应激指数的中位数为划分界(即3-12 的中位数是7.5),实验组被分为
高心理应激指数组 低心理应激指数组
病毒感染人 数比例
86.3
78.7
患感冒的 人数比例
(二)实验方法
1、被试 420名被试,男性154人,女性266人,随 机分为实验组(394人)和对照组(26人)
2、实验要求 1)医学检查 2)完成心理应激问卷 A:“生活事件”分量表 (67个条目) 用于评估过去12个月中被试认为对自己的心
理状态有消极影响的应激性生活事件量。
B:“察知的应激”分量表(10个条目 )
带来负性情绪 体验,成为应
激性事件
通违章等 。
• 霍尔姆斯和雷赫 《社会在适应评定量表》 (1967)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SRRS) 生活变化值——把个体在过去几年之中所经历的
所有应激事件的数值相加。
霍尔姆斯和雷赫认为这个数值越高,经历的生活 事件越多,也就更容易患有疾病 。
• 再评价是根据新信息对情境进行的重新评 估,它可能降低也可能提升应激程度。
三、应激相关实验介绍
实验结果:
得报酬多(20美元)的被试对绕线工作仍 持有低的态度评价;得报酬少(1美元)的 被试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评价,变得喜欢 这个工作了 。
“我本来并 不喜欢绕线
工作”
矛盾
对别人说 “这个工作 很有趣”
但严重的可能导致器官的衰竭,
着急、焦虑、恐惧、难过、抑
应付机制的程度。常
当身体的防御能力耗尽时,即使
郁。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系统
常表现出产生保护行
对于微小的压力我们也会变得极
做好行动准备,“战斗”或
为的趋势。
为脆弱。心理上可能出现夸大的
“逃跑”?
保护行为取向,思维的混乱以及
人格的变化、抑郁等。
快乐 表 现
实验结论
过去一年的生活事件量可以预测今年个体的 健康与疾病的情况,过去一年中生活总量越 高,则今年个体的得病的危险性越大。
实验应用及评价
优:SRRS开创了生活事件量与疾病及健 康之间关系这一研究领域的先河,研究结 果表明生活事件太多,对人的健康是不利 的,人变得容易患病,这对于我们了解生 活事件量与疾病及健康的关系、维护健康 非常有意义。
实验二:动机冲突也是应激源吗?
——雷赫的“生活事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的 前瞻性研究(1969)
正性事件:对当事人来说是积极的、 愉快
的事件,比如:结婚、乔迁新居
生活事件
升职、 考上大学、获奖
负性事件:对当事人来说是消极的、不愉快
的事件,如丧失亲人、离婚、生病
负债、跟别人吵架、考试失败、交
厌倦
负担
适应能力 重负
剥夺
威胁
要求
图:不同压力水平的心理感受
临界点
表 现
适应能力
甲
乙
要求
图:压力曲线
二、拉扎鲁斯等(Lazarus)的交互 作用/关系模型
• 初级评价是评估某个事件对我们的意义 (无关、消极、积极),
• 次级评价是个体对自身应对资源的评估, 应激的主观体验是由两次评估之间权衡而 产生的。
第二章 应激与应对
第一节 应激与应激源
什么是应激?
• 早期观点
– 物质力量观 – 心理学观 – 生理学观
• 系统观点
– 认知-交互作用模型
物质力量观
• 物质力量的观点认为应激是使人感到紧张 的事件或环境刺激,实际上指的是“应激 源”。
心理学观
• 应激是内部的紧张(strain) • J.W.Mason(1968)& zarus(1966)
• 1.生物性:(物理、化学、内在生物性刺激,首 先引起生理反应,随着人们对生理反应的认识评 价和归因过程才导致压力状态和心理反应)
• 2.心理性:(动机冲突、挫折情境、人际关系失 调、预期的或回忆的紧张状态,对这些情境的想 象、预期、和回忆也会引起与真实事件一样甚至 是更大的应激)
• 3.社会文化性:(社会变革加剧、文化迁移的增 多,最普遍最重要的应激源)
在不充分的合理化条件下因认知失调引起的态度改变
实验要求
所有被试都接受两种感冒病毒(鼻病毒) 的鼻滴液,即把含病毒的溶液滴入鼻腔。
实验程序
实验组
被试选择是否服用一种试验性的抗病毒药 丸(其实是一种安慰剂),并告知被试, 如果服用了这个药丸,那么在实验结束的 时候就要通过一根胃导管获取胃酸样本 , 实验组被试均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趋避冲
◆实验四:应激容易导致胃溃疡的发生
——布瑞迪的“执行猴”实验(1958) 实验介绍 (一)实验目的 研究回避行为与胃溃疡的关系 (二)实验过程 1、被试:8只恒河猴两两配对
回避行为程序:6小时,亮一盏两只猴子都 能看见的红灯; 无电击程序:6小时,红灯熄灭。
进行6-7周实验。实验开始不久,4只实验 组猴子都能把回避电击的按压杠杆行为维 持在15-20次/分钟这个频率上。 采集猴子的24小时或48小时尿样,测定尿 中的17-羟皮质类固醇,作为肾上腺皮质活 动的一项指标。
现代应激理论模型
(心理社会因素)
适应 健康
应激源 中介机制 应激反应
(认知评价
个性
不适应 疾病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等)
心理应激会增加个体对感冒的易 感性吗?
——科恩的“心理应激影响个体对普通感冒 的易感性”实验(1991)
实验介绍
(一)实验目的
探讨心理应激是否会抑制宿主对普通感冒 的抵抗力,心理应激是否会增加个体对普 通感冒的易感性。
应激源的特点
• 负性的; • 不可控的; • 不确定性; • 模糊性; • 挑战极限
第二节 应激反应与健康影响
一、应激反应
• 生理反应 • 心理反应 • 行为反应
二、应激对健康的损害
应激可能通过两种路径导致疾病 • 1.直接路径:即直接造成机体生理上的变
化,应激时人们在心血管、内分泌和免疫 系统中表现出的反应性与疾病之间有明确 关系。 • 2.间接路径:通过影响个体行为来影响健 康,应激之下人们更可能做出不健康或危 险行为,还会影响到个体对医疗服务的接 受和利用。
高负性情绪组和低负性情绪组
高察知应激组和低察知应激组之间 高负性情绪组和低负性情绪组之间
病毒感染的人数 比例存在显著差异
高生活事件组和低生活事件组之间:
病毒感染的人数比例没有显著差异
感冒人数比例存在显著差异
(四)实验结论
心理应激会增加个体对普通感冒的易感性。
当个体接触到呼吸系统病毒时,他所察觉 到的应激越严重、所产生的负性情绪越强 烈,则感染病毒的危险性就越大;而当个 体已经感染了病毒,他所遇到的应激性生 活事件越多,则发展成感冒的危险性越大。
突
对照组
被试不需要做出这样的选择,也不需要服用 抗病毒的药丸。
实验应用及评价
优:陶特曼的实验首创了感冒病毒接种的实
验模型,提供了一种心理应激的实验研
究思路,为心理社会因素与人类疾病之
间架起了一座研究的桥梁。
缺:1、伦理学方面的批评 ; 2、陶特曼对实验组被试产生心理应激的解释
只是一种推断,没有实证,因为实验过程中并没 有对被试的应激反应程度(主观情绪指标,客观 生理指标)以及被试人格特征方面等进行评估, 这对于结果解释缺乏令人信服的说服力,
[ 150, 300) 低生活事件总量组(11人):生活变化值
<150
实验结果
高生活事件总量组20人(49%)报告了共24种疾病; 中等生活事件总量组8人(25%)报告了共8种疾病; 低生活事件总量组1人(9%)报告了共1种疾病。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结果间的差异具有显 著性,即三组的患病情况具有显著差异。
抵御知觉到的紧张性刺激。出
应保护自己,并调整
我们不能正常进行各种活动,症
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心跳
自己来适应压力,身
状也将持续。如果不能停止或变
和呼吸加快、手心出汗、嘴唇
体资源被调动起来克
成动力,身体会出现疾病,身体
干渴、胃堵等不舒服的生理现
服战斗或逃跑的反应。 产生过量的激素试图终止压力,
象。心理体验到警觉水平增加、 尝试增加和加强运用
第三节 应激研究
一、 Selye的“一般适应综合征” (GAS)理论
急性反应
机体动员抵抗应激 源
抵抗期
保持唤起增高, 机体设法抵抗 与适应应激源
衰竭期
资源十分有限, 抵抗能力可能
会衰竭
觉察到
疾
应激源
病
或
死
亡
压
能量
力
正常
反
应
警示阶段
抵抗阶段
衰竭阶段
时间
• 警示:身体自动激活生理资源,• 抵抗:身体作出反 • 衰竭:如果压力持续时间太长,
47.7
43.2
显著性差异
没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当接触呼吸系统病毒时,心理应激会抑制个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增加感染病毒以及患有感冒的危险性。即心理应激增加了个体对 普通感冒的位数为划分 界(1-4分的中位数:2.5分)则实验组分为
高生活事件组和低生活事件组
高察知应激组和低察知应激组
激
应
治疗
认知-交互作用模式
应激源
认知中介 应激反应
健康
生
应
活 事
认知评价
激 反
疾病
件
应
认知-交互作用理论示意图
Transaction
T
Resistance
R
Energy spent
S
STRESS
E
Stressor
S
Solution & Slide
S
Strain
应激的整合观点:认知-交互作用模式
应激源的类型
实验结果 实验组猴子:在正式实验开始后第9、23、 25、48天死亡,肉眼观察和显微镜检查有 严重胃溃疡。 控制组:依然存活,且没有任何胃溃疡的迹 象。
每对猴子尿样中的17-羟皮质类固醇只在最初的回 避行为程序阶段有轻微增高,以后不再有改变, 这提示没有肾上腺皮质活动增加的迹象,因而, 4只实验组猴子严重的胃溃疡可以排除是肾上腺皮 质活动增加造成的。
用于评估被试认为生活中的应激超越了自 己的应对能力的程度,感知到应激不可预 料、不可控制、不可抗拒的严重程度(0-4 分5级计分),察知的心理应激强度强调了 认知评价。
C:“负性情绪”分量表(15个条目)
评估过去一周内的负性情绪的程度,是应 激反应的主观评价指标。
心理应激问卷结果一心理应激指数表示,即把三个分量表 的评估结果都转换为1-4级计分并求和,总分为3-12分, 总分越高,表示心理应激程度越严重。
缺:1)问卷中部分条目概念模糊不清
比如 “个人损伤或疾病” ,“职位改 变”“调换工作岗位” 等
2)SRRS既包括正性事件,也包括负性事件 比如“结婚”“儿女离开家(结婚、上大学)
3)忽略了认知评价的作用 比如离婚对有的夫妇来说是一种解脱,获得 了自由,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可能是自尊 的崩溃 ;失去工作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严重的 应激事件,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可能觉得是一 种挑战 。
3、实验程序 1) 暴露于病毒 • 实验组:给予5种感冒病毒之一的低浓度的 鼻滴液。
• 对照组:接受盐水鼻滴液。 2)隔离并检测感冒 实验采用双盲设计 3)再一次采集所有被试的静脉血血样
(三)实验结果 1)实验组:325人(82%)感染了病毒,
148人(38%)患了感冒 对照组:5人(19%)感染了病毒,
态度
认知失调
行为
报酬较多(20美元) 的被试以外部理由对 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较 为充分的合理化解释
充分的合 理化解释
自己之所以对别人说 绕线有趣是因为有明 显的外部好处,这样
说是值得的。
报酬较少(1美元)的 被试通过改变态度对 自己的行为进行了不 太充分的合理化解释
不充分的合 理化解释
提高对绕线工作的态度 评价:“我比较喜欢绕 线工作”与“我对别人 说绕线工作很有趣”这 种行为相互协调 。
5、实验结论: 由回避行为产生的应激会导致胃溃疡的 发生。
(三)实验应用及评价 布瑞迪认为胃溃疡是由需要始终处于紧张 的禁戒状态、持续做决定并采取行动所 产生的应激而非电击造成的应激所致。
实验介绍
(一)实验目的 研究生活事件量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假设 生活事件量越多,则更容易患病 。
(三)实验方法
实验要求:让被试运用《社会再适应评定量 表》对自己过去一年中的生活事件总量 进行评估。
实验程序 根据被试生活变化值把被试分为三组: 高生活事件总量组(41人):生活变化值
≧300 中等生活事件总量组(32人):生活变化值
心理学的观点将应激定义紧张或唤醒 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偏重于应激事 件之后的主观状态,特别是情绪体验。
事件
认知
应 激
个性
刺
激
心 理 反 应
生理学观
• 应激是躯体的唤醒。生理学的观点将应激定义为 人体对需要或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反应。
• H.Selye • 医学和精神病学界
应 激
应 激
病理 生理
刺
反
症状
无人患感冒。 2)心理应激指数: 从3 13
实验组感染病毒人数:74% 90% 实验组患感冒人数比例:27% 47% ——呈现出一定得正相关。
3)以心理应激指数的中位数为划分界(即3-12 的中位数是7.5),实验组被分为
高心理应激指数组 低心理应激指数组
病毒感染人 数比例
86.3
78.7
患感冒的 人数比例
(二)实验方法
1、被试 420名被试,男性154人,女性266人,随 机分为实验组(394人)和对照组(26人)
2、实验要求 1)医学检查 2)完成心理应激问卷 A:“生活事件”分量表 (67个条目) 用于评估过去12个月中被试认为对自己的心
理状态有消极影响的应激性生活事件量。
B:“察知的应激”分量表(10个条目 )
带来负性情绪 体验,成为应
激性事件
通违章等 。
• 霍尔姆斯和雷赫 《社会在适应评定量表》 (1967)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SRRS) 生活变化值——把个体在过去几年之中所经历的
所有应激事件的数值相加。
霍尔姆斯和雷赫认为这个数值越高,经历的生活 事件越多,也就更容易患有疾病 。
• 再评价是根据新信息对情境进行的重新评 估,它可能降低也可能提升应激程度。
三、应激相关实验介绍
实验结果:
得报酬多(20美元)的被试对绕线工作仍 持有低的态度评价;得报酬少(1美元)的 被试提高了对绕线工作的评价,变得喜欢 这个工作了 。
“我本来并 不喜欢绕线
工作”
矛盾
对别人说 “这个工作 很有趣”
但严重的可能导致器官的衰竭,
着急、焦虑、恐惧、难过、抑
应付机制的程度。常
当身体的防御能力耗尽时,即使
郁。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系统
常表现出产生保护行
对于微小的压力我们也会变得极
做好行动准备,“战斗”或
为的趋势。
为脆弱。心理上可能出现夸大的
“逃跑”?
保护行为取向,思维的混乱以及
人格的变化、抑郁等。
快乐 表 现
实验结论
过去一年的生活事件量可以预测今年个体的 健康与疾病的情况,过去一年中生活总量越 高,则今年个体的得病的危险性越大。
实验应用及评价
优:SRRS开创了生活事件量与疾病及健 康之间关系这一研究领域的先河,研究结 果表明生活事件太多,对人的健康是不利 的,人变得容易患病,这对于我们了解生 活事件量与疾病及健康的关系、维护健康 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