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穆勒价值理论要点概述
关于价值的确定的五种理论
阿毛说:"听您这么一说,我感觉还真是这么回事.卖家先报个高价,我还个低价,然后卖家往下让,我往上让,当双方的价格达成一致了,就可以成交了."
大老板说:"没错,一开始,买卖双方都会刺探对方的心理承受价位.从孙子兵法来说,叫知己知彼.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实实在在地发现,买家的最高心理承受价位,和卖方的最低心理承受价位,中间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这桩交易总的利益.比如,你对这件衣服的最高心理承受价位是100块,卖家的最低心理承受价位是40块.那么这场交易总的利益就是60块.你们将为这个60块进行博弈."
大老板继续说:"到了你们讨价还价的时候,你们会换位思考,你会估计,卖家最低多少钱能卖给你,他的底线是多少,也就是在估计,衣服的成本,这个时候,你充当了生产费用论学者.同时,卖家也在估计,你最多愿意出多少钱,你的底线是多少,也就是在估计,衣服给你带来的效用价值,这个时候,他充当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学者."
四,供求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但是对于商品价值的最终决定因素究竟是什么却没有给出答案.
五,均衡价格论,是1890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综合西方经济学中出现的各种价值理论,提出的.在均衡价格论中,商品价值是由影响商品供求的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均衡价格论改变了价值决定因素一元论的定式,使价值成为效用,成本费用,供求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并以均衡价格的形式出现.此后,均衡价格论一直被西方经济学沿用,成为一种在西方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价值理论.
大老板用手点了几下鼠标,阿毛看到了下面的文字:
人类对价值的认识,是对商品经济本质的一种基本认识.
约翰·穆勒
BACK
(三)精神危机:生命的意义和情感的陶冶
• 穆勒面前呈现的是灿烂的学术前景。有着学术界权威的鼎力支持、有着无与伦比的丰富的人类 知识、有着一个蓬勃向上的充满友爱的学术圈子,这一切将为穆勒铸就成功之路。但是,学术上的 成功甚至功利主义意义上的人生的辉煌又意味着什么?如果说幸福的意义在于人生目标的实现,那 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 1826年秋天,这些问题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穆勒袭来。穆勒陷入精神危 机之中。“自从1821年冬天我第一次读到边沁的著作起,„„我对生活可以说有了真正目标,就是 做一个世界的改造者。我把这个目标看作个人幸福的所在。„„但是到1826年秋天,那样的时刻终 于来到,我犹如从梦中醒来。„„我不禁自问:‘假如生活中的所有目标完全实现,假如你所想望 的全部制度和思想的改变就在这个时候完全实现,你会觉得非常快乐和幸福吗?’一种不可遏制的 自我意识明确地回答‘不’!至此,我的心下沉,我生活所寄托的整个基础崩溃。我全部幸福原是 对这个目标的不断追求,现在这个目标已失去吸引人的力量,追求目标的手段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生活对我似乎是一片空虚。”功利主义强调行为的结果是行为评价的唯一依据,在否定动机的评价 意义的同时也否定了过程即行为本身的意义。于是,生命本身的意义受到怀疑甚至否定。这是穆勒 精神危机产生的关键。其实,作为一个生命体验的过程,生活本身就是意义所在。但是,在穆勒所 接受的教育中,这重意义被父亲粗暴地否定了。 对于一个以学术为志向的人来说,穆勒早年所接受的教育是成功的。但是,即使是一个学者也 不可能成为一台学术机器。尤其是在以人为对象的人文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对人的关怀必然以自身 的人文情怀为前提。因此,自然的情感陶冶是人的成长的一个必要的过程。在老穆勒对小穆勒的早 期教育中,他否认并刻意贬低了情感的价值,代之以生硬的逻辑和分析。“分析的习惯会磨灭人的 情感;„„分析的习惯对深谋远虑和洞察力来说是有利的,但对热情和德行来说却永久是根部的蛀 虫;更重要的是,分析的习惯可怕地破坏由联想引起的所有希望和所有喜悦。„„我所受的教育未 能建立起具有足够力量以抵抗因分析带来的瓦解感情的影响,„„我的人生航程就这样在刚开始时 就搁浅了,因为我驾驶的装备良好的船有舵无帆。”正是情感陶冶的缺失使穆勒陷入精神危机之中, 最终怀疑生命的意义。穆勒精神危机的结果是对边沁功利主义的怀疑。穆勒对边沁不再盲从。他将 从自己的体验出发,给功利主义注入了更有人性化的内容。
自考“经济思想史”笔记串讲52
三、约翰·穆勒的价值理论1.穆勒对价值论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论不是政治经济学的主题,财富生产与价值无关,只有分配才与价值有关。
所以,他在《原理》中先谈分配论,后谈价值论。
这与他以交换价值代替价值,否认价值实体有一定关系。
在他看来,“价值是一个相对的术语。
一件物品的价值,是指它能换取的某一其它物品或一般物品的数量。
”也就是说,一物的价值或交换价值,是指它的一般购买力。
2.对交换价值的划分(1)市场价值:市场价值决定于供求。
(2)自然价值:分三种情况讨论:一是数量有限、供给不能任意增加的商品,如古董等,其价值决定于供求关系。
二是供给数量可以无限增加,而生产费用不会提高的商品,如工业品。
其价值由生产费用决定,其市场价值是供求的结果。
生产费用具体的说是工资加平均利润。
三是供给数量可以增加,而其单位生产费用到一定点之后会随产量增加而递增的商品,如农产品。
它的价值受土地的影响。
他认为,第二、三类商品价值决定于生产费用,区别只在于后者取决于单位商品成本最高的生产费用,而前者取决于一般的单位商品的费用。
(3)生产费用:主要决定因素是劳动和资本。
从生产费用的垫支角度看,工资即劳动,利润即资本。
商品价值决定于生产费用就是决定于工资加利润。
小穆勒价值论的核心是自然价值中的生产费用论。
3.国际价值的决定:在国际贸易中,商品价值只能决定于“供给和需求的法则”。
穆勒称之为“国际需求方程式”。
该方程式的内容是:在自由贸易(不考虑运输费用)的条件下,两种进出口商品的比例(即其国际价值)不取决于生产费用,而取决于供求关系。
这两种商品在两个国家间的交换比例将使两种商品的出口量都正好与两国在该比例下对进口商品量的需求相等。
但这两种商品在两国之间的交换比例不可能大于不存在对外贸易时的国内交换比例。
四、穆勒的生产理论约翰·穆勒从生产的一般情况加以论述。
他认为,任何社会生产都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劳动、资本,以及由自然提供的原料和动力”。
穆勒主要思想笔记总结
穆勒主要思想笔记总结穆勒(John Stuart Mill)是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主要思想贯穿了政治哲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我对穆勒主要思想的一些笔记总结:1. 自由主义:穆勒是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
他主张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的优先地位,并认为政府只有在维护公共利益和保护个人自由的基础上才有权力干预个人行为。
他强调政府宪法的重要性,认为宪法可以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护公民免受政府滥用权力的侵害。
2. 快乐原则:穆勒认为快乐是最高价值,一切道德行为都应该追求最大化的快乐。
他提出了“幸福即快乐,快乐即是愉悦和无痛苦”的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伦理学体系。
3. 具体而微的善:穆勒认为善和幸福是可以具体量化的,可以通过实际效果来评判。
他主张追求社会最大福利,通过实用主义的方法来解决伦理和政治问题。
他强调通过实证研究和经济利益的考虑来解决社会问题,并认为善的标准应该是基于最大化幸福的效果。
4. 女性权利和平等:穆勒是女性权利和平等的积极倡导者。
他主张给予妇女受教育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并支持妇女参与选举权。
他认为性别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一部分,并批评社会中对妇女的不平等对待。
5. 教育的重要性:穆勒认为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他主张给予每个人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强调知识和自由思考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教育可以改造社会,并成为个体实现自由和快乐的关键。
总的来说,穆勒的思想融合了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和幸福追求的理念。
他强调个人自由、政府限权和追求最大幸福作为道德和政治的基本原则。
他对于个人权利、女性权利和教育的重要性的关注,为后来的自由主义和社会进步主义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发,对于塑造现代社会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古典经济学时期(三)【从西尼尔到约-斯-穆勒】
一、穆勒的生平、著作简介
❖ 约翰·穆勒生于伦敦近郊。父亲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17731836)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同李嘉图、 边沁是好友。小穆勒在父亲严格到几近残酷的管教和教育下 开始学习,3岁学希腊文、8岁学拉丁文、12岁学逻辑学和哲 学、14岁学经济学。
❖ 由于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小穆勒20岁时神经失常,企图自 杀。后来此病痊愈,但时有复发。
❖ 1830年是穆勒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偶然遇到挚爱一生的哈 利特·泰勒(Harriet Taylor,1807——1859)。哈利特对穆勒影响 深远,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方面。
❖ 1848年,穆勒发表《政治经济学原理以及对社会哲学的某些 应用》。这是一本统治西方世界半世纪的教科书,前后共修 订出版32次。
❖ 1859年,穆勒夫人去世,这对穆勒打击甚大。 ❖ 在穆勒晚年,仍坚持写作。为降低其作品的销售价格,穆勒
不仅以简装版发行,且常常放弃版税。他曾担当过议会议员, 为妇女的选举权四处奔走,反对美洲的奴隶制。
❖ 1873年,穆勒由于因皮肤炎而引起的高烧去世。
❖ 穆勒的主要著作: 《略论政治经济学中若干未解决的问题》(1844) 《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方面的应用》(1848) 《论自由》(1859) 《功利主义》(1863) 《孔德与实证主义》(1865)
❖ 西尼尔用主观唯心主义说明劳动和资本,证明在资本主义制 度下,雇佣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他们各 自的收入是正当的、合理的。
六、最后一小时论
❖ 西尼尔在《论工厂法对棉纱制造业的影响的书信》一文中提 出,工厂主的利润是11个半小时劳动日的最后一小时创造出 来的。
工人每天劳动(小时) 每个劳动日生产的年产品价值(英镑) 花费的固定资本(英镑) 花费的流动资本(英镑) 得到的总利润(英镑) 每半小时工人生产棉纱(英镑) 工人20个半小时生产棉纱(英镑) 第21个半小时生产棉纱(英镑)
穆勒的主要经济思想总结
穆勒的主要经济思想总结穆勒(David Ricardo)是一位英国经济学家,也是古典经济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的主要经济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土地与人力资源理论:穆勒认为,土地是人的劳动的产物,因此应当视为共有。
他批判了个人对土地的私人占有权,强调土地的公有化和社会化。
同时,穆勒主张以土地税来实现社会和公共事业的发展。
2. 劳动价值理论:穆勒相信劳动是经济价值的唯一来源。
他认为,产品的价值应当基于生产它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来确定。
他批判了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劳动价值理论,主张通过减少劳动时间实现商品价格的下降。
3. 比较优势理论:穆勒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他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通过专业化和分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每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自己相对更具竞争力的商品,然后通过贸易与其他国家交换商品,以实现经济繁荣。
4. 免费贸易理论:穆勒主张免费贸易,反对各种贸易壁垒,如关税和配额限制。
他认为,贸易壁垒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低效,因此应该通过自由贸易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的最大化。
5. 政府干预经济:虽然穆勒倡导自由市场经济,但他也承认政府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需要干预经济。
他主张政府应该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例如基础设施和教育,并通过税收和社会福利来促进社会公正和公平性。
总的来说,穆勒的主要经济思想可以概括为:强调土地的公有化和社会化、坚持劳动价值理论、倡导比较优势和自由贸易、以及认可政府在经济中的干预作用。
这些思想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现代经济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2020年自考《经济思想史》试题及答案(卷三)
2020年自考《经济思想史》试题及答案(卷三)一、选择题1.西斯蒙第从社会消费和需求出发,认为( )就是人们的需求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即整个社会需求和满足这种需求的劳动量以及将来能满足这种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对于西斯蒙第提出的这个理论新贡献给予了肯定。
A.消费B.价值C.税收D.利润2.西斯蒙第在经济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他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 )。
A.必然死亡B.的优越性C.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D.必然发生经济危机3.西斯蒙第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切矛盾,都归结为( )的矛盾,把它当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据。
A.供给和需求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C.消费和生产D.阶级4.西斯蒙第危机论的历史价值在于它确认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经济危机存在的现实性和( )。
A.不可避免性B.避免的可能性C.认识它的可能性D.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5.西斯蒙第对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矛盾进行分析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具有( ),资本主义的竞争环境,推动着资本的迅速集中和积累,各种分工、新机器、新技术的采用,都使生产越来越扩大的同时财富越来越集中。
A.有限扩大的趋势B.无限扩大的趋势C.不断萎缩的趋势D.扩大和萎缩交替波动的趋势6.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
A.消费不足B.有效需求不足C.生产过剩D.储蓄过多7.西斯蒙第后期经济思想的批判对象主要是针对( )。
A.李嘉图的理论体系B.斯密的理论体系C.萨伊的理论体系D.马尔萨斯的理论体系8.第一个提出资本主义必然存在经济危机的经济学家是( )。
A.西斯蒙第B.西尼尔C.麦克库洛赫D.布阿吉尔贝尔二、思考题1.西斯蒙第经济思想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西斯蒙第的劳动价值论主要内容是什么?3.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学说有什么历史价值?4.西斯蒙第如何对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矛盾进行分析?5.如何评价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三、填空题1.对于社会必要劳动和价值量的关系,西斯蒙第从出发,认为价值就是人们的和之间的关系。
价值构成理论
价值构成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在初期野蛮社会,商品是由劳动决定和构成的。
但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权出现之后,资本在个别人手中积累起来,土地被少数人占有,产品不再归劳动者所有,而要在劳动者、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分享,商品价值便不再由耗费的劳动决定,而是由几部分收入合并起来决定。
亚当·斯密从分工引出交换,再从交换引出价值并第一次明确使用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概念。
他的收入价值论也称斯密教条包括:①确认劳动是一切商品价值的源泉,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②商品价值决定于可以买到商品的活劳动量。
③“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构成价值。
”因为感到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规律同资本占有规律之间的矛盾,斯密由劳动决定价值论转向收入决定价值论。
虽然收入价值论由于斯密自身局限性和历史的局限性是不完善的,但他却显示了斯密较强的历史感。
大卫·李嘉图作为古典经济学的“最后的伟大的代表”,在资产阶级所能容纳的范围内,将古典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推向了其可能发展的最高阶段。
李嘉图在斯密既有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劳动价值理论,并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价格理论。
肯定斯密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并认识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批评斯密树立了两个价值标准尺度:价值为所耗费劳动时间;也为该商品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批评斯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
他把商品分为两类:由稀少性决定的和有人类劳动决定的,他的理论出发点:商品的交换价值由劳动量来决定,而劳动量又由劳动时间来决定;只有直接劳动才创造新价值,而间接劳动只是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决定商品价值的是必要劳动,是指最劣等条件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
李嘉图体系存在两大难题:①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②等量资本提供等量利润如何同价值规律相符合。
作为李嘉图的学生,约翰·穆勒继承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但同时把生产费用论加入其中,创造了自己的生产费用价值论。
第二讲-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
经典著作
第一篇
构体 系 结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财富增长状态的一般特征 产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对价值和价格的 影响 产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对地租、利润以 及工资的影响 论利润降至最低限度的趋势 利润降至最低点的趋势带来的种种后 果 论静止状态 论劳动阶级可能的未来
“不增加费用就能无限增加的各种商品,它们的价值法则,生产费用 。”
“在增加生产费用的条件下可以无限增加的商品。这种商品的价值法 则,及其在现有最为不利的条件下的生产费用”
价值理论要点概述
经典著作
货币和信用理论
“货币只是便利交换的工具,对价值法则并无影响 ”
“货币的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取决于其数量……货币的价 值还取决于流通速度。”
“利润既不取决于价格,也不取决于购买和销售” “利润率决定于劳动费用”
经典著作
交换
第三篇
价值 论
国际 价值
论
货币 与信 用理 论
经典著作
价值论
“价值的两个条件:效用和获得的困难”
三类商品的价值决定
“首先考察数量绝对有限的物品,例如古代雕塑和绘画。……价值取 决于上述定义下的有效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比率。”
经典著作
第一篇
构体 系 结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
包括: 1.生产要素论 2.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各种因素 3.生产增长规律
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一、相互需求论的提出在这里,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只是从供给方面论证了互利性贸易的基础以及贸易利益之所在。
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核心是比较优势原则。
这一原则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国家,不论它的经济力量是强还是弱,都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确定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安排生产,进行贸易,使贸易双方都可以用同样的劳动耗费,得到比分工前所能得到的更多的产品.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该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会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有利。
而穆勒的相互需求论在比较成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从需求方面的分析入手,探讨国际交换比例的现实决定问题。
二、相互需求论的主要内容一)比较成本确定互惠贸易的范围相互需求论认为,交易双方在各自国内市场有各自的交换比例,在世界市场上,两国商品的交换形成一个国际交换比例(即贸易条件),这一比例只有介于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例之间,才对贸易双方均有利。
现在以中、美两国按比较优势原则生产和交换大米、小麦为例。
假定中国和美国投入一定量的劳动生产大米和小麦的数量如下表所示:①中国的大米便宜:中国国内15吨小麦换10吨大米,而美国国内要20吨小麦才能换到10吨大米;②美国的小麦便宜:美国国内10吨大米能换到20吨小麦,而中国只能换到15吨小麦;③按比较优势原则:中国出口大米,进口小麦;美国出口小麦,进口大米。
那么,两国应该以怎样的比例进行交换呢?对中国来说,出口10吨大米至少要换回15吨以上的小麦;对美国来说,出口20吨小麦至少应该换回10吨以上的大米。
所以,两国间大米和小麦的交换比例(也就是两国互惠贸易的范围)必须为10吨大米/20小麦之间(1:2)<大米和小麦的交换比例< l0吨大米/15吨小麦(1:1.5)达到或超过任何一国国内交换比例上下限的国际交换比例都意味着一方获得全部贸易利益而另一方损失了利益,因而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交换比例。
约翰穆勒的功利主义基本观点【浅析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及现实意义】
约翰穆勒的功利主义基本观点【浅析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及现实意义】浅析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及现实意义一、功利主义的思想渊源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者利益作为其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
功利主义思想作为目前最具影响力的伦理理论体系之一,其萌芽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学说。
其后,经由十七、十八世纪资产阶级的反封建运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功利主义思想逐步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
这个时期,持有功利观点并且比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如,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洛克、孟德威尔、哈奇森、休谟和亚当·斯密等人,以及法国哲学家卢梭、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提出了功利在伦理道德思考中的重要作用,并对于功利主义内涵的各种理论要素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证,对于功利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基本框架形成于18世纪后半叶,由边沁所创立。
而后,19世纪,由穆勒修正并发展,标志着功利主义理论进入了其发展的鼎盛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季威克和摩尔的批判下,功利主义逐渐沉寂,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规范伦理学的复兴、新自然主义的兴起以及后果论讨论的中心化等理论上的新发展,功利主义伦理学再度进入复兴时期,并逐渐趋于完善。
二、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概述穆勒的功利主义思想,主要是对于边沁功利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边沁将对于快乐与痛苦的体验作为其道德标准,认为苦乐在人的行为中处于支配地位。
他在其《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的开篇中这样说道:“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个至上的主人——‘苦’与‘乐’——的统治之下。
只有它们两个才能够指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决定我们将要怎样做。
在它们的宝座上紧紧系着的,一边是是非的标准,一边是因果的链环。
凡是我们的所行、所言、所思,都要受它们的支配;凡是我们所做一切设法摆脱他们的努力,都是足以证明和证实它们的权威之所在而已。
一个人在口头上尽可以自命弃绝它们的统治,但事实上他却始终屈从于它”。
西方经济思想史(第三版)第15章约翰穆勒的经济思想
第十五章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经济思想
第二节 综合的经济学体系
(二)对社会主义的看法
(1)约翰·穆勒对社会的总体看法是,
(2)约翰·穆勒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看法是:一方面,认为大生产创造了 高度生产力、大量的产品。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也有巨大的缺陷:财产 分配不平等,存在着社会矛盾和冲突。由此,他同意圣西门的看法,认为资 本主义社会应当改革,社会主义也未必不好。 (3)约翰·穆勒对社会主义的看法:很赞成空想社会主义者组织合作公社, 共同占有财产,自己选举、自己管理、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主张。但是, 他反对暴力革命,主张改良和渐进变革。
(3)“生产增加第三依存于土地。”
第十五章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经济思想
第二节 综合的经济学体系
五、分配理论
在工资理论方面,约翰·穆勒的观点基本上属于“供求论”。他认为,“竞 争是工资的主要支配者”。工资是劳动的报酬,是为使用劳动所支付的代价。 约翰·穆勒的利润理论是一种折中与混合的庸俗理论。他基本上接受了西尼 尔的“节欲论”,认为利润是节欲的报酬,但认为还应该加以补充。
第十五章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经济思想
第二节 综合的经济学体系
三、对国际价值的论述 约翰·穆勒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商品价值决定于生产费用的法则不适用了, 其只能决定于“供给和需求的法则”。约翰·穆勒称之为“
不过,约翰·穆勒认为,生产费用决定商品价值的法则仍然制约和规定着国 际上交换比例的上限和下限。
对于资本主义的改良,他认为重点是解决好分配问题。他主张征收土地增值 税,废除长子继承权,限制遗产权,限制使用童工,由政府经办公共事业, 改革教育,节制生育,限制人口等。
1. ·
2. ·
3. ·4. ·来自5.本怎约约约约 章
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
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17世纪下半叶,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最早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他在《赋税论》著作中阐述了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理,其中很著名的一句话就是“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体现了朴素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
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资本也同劳动和土地一样要参与分配,他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换价值的根本源泉。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始终一贯地坚持了“我的价值尺度是劳动量”的朴素劳动价值论,并阐明了“商品的价值量与投入它们的劳动量成正比”的观点。
19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完整地提出了著名的生产三要素理论(即劳动、资本和上地创造物品的效用,效用决定商品的价值),由此得出了以效用(人们从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为基础的价值论。
到19世纪下半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约翰?穆勒把价值论进一步演变为供求价值论和生产费用价值论,他认为价值取决于供求、供求又受生产费用的支配,从此,生产费用价值论取代了劳动价值论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价值论基础。
接下来我将具体介绍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的发展历史。
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对价值来源问题的不同认识。
根据价值来源的不同认识,可以把价值论分为劳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
持劳动价值论的经济学家有威廉?配第、斯图亚特、布阿吉尔贝尔、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西斯?蒙第和约翰?穆勒。
在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中,他把商品的价格分为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其中自然价格就是价值,他把价值的源泉归结为劳动,价值量的大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除此之外,他甚至还认为货币的价值量也是由劳动量来决定。
另外,它还认识到了价值和使用价值,他区分了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认为只有当与生产金银的劳动相交换才能表现为价值。
威廉?配第的价值理论相较于重商主义的价值理论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他还是有很多缺陷,如,他所说的自然价格是指商品的相对价值,而且还是一金属货币表现的相对价值,这混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
9 约翰·穆勒(1806-1873)
约翰·穆勒(1806-1873)
2 、穆勒对于经济未来的四种趋势分析:马尔萨斯的未来、 斯密的未来、技术进步主导的未来和李嘉图的未来。 穆勒认为李嘉图的未来可能性最大。但他与其他一些 古典经济学家不同,并不认为经济增长的这种静止状 态是一种糟糕的状态,而是把它看作是一种财富分配 公平、人口得到限制、劳动不再繁重、闲暇时间大增、 个人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 3 、在穆勒看来,经济增长的一般办法和基本原则,就是 自由放任。
约翰·穆勒(1806-1873)
三、分配法则。 1 、穆勒不像李嘉图那样用维生的生活费用来决定工资, 而是用劳动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说明工资水平的决定。 这种分析框架为以后的马歇尔等所接受,并一直延续 至今。但他的供求均衡工资理论与后来的工资理论并 不完全一致,差别主要在于对决定劳动供求的因素的 分析上,他是用工资基金而不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来 说明劳动的需求,用劳动人口而不是劳动的边际负效 用来说明劳动的供给。所以他的工资理论更经常被称 作工资基金说。
约翰·穆勒(1806-1873)
19 世纪中叶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和社会 改良主义者。
折衷改良是穆勒社会哲学的基本特征。他的经济理论体系,是他
折衷改良社会哲学观的应用与论证。通过折衷,他完成了对于古
典经济学的综合( 1848 年《政治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说史上第 一次大综合,直到 1890 年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其地位才被完
全取代。),而这个综合则标志了古典经济学的终结。
约翰·穆勒(1806-1873)
一、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认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财富的性质及其生产与分配的
法则。
2、约翰 · 穆勒认为生产规律是永恒的自然规律,不依社会
约翰·穆勒
经历
进入东印度公司任职,此
experiences
后便以公务生涯为职,直 到东印度公司在1856年解
散为止,这样的公务生涯
,使得他成年这段时间有
大量的时间从事思想工作
。总结他的学习生涯,没
有玩伴、没有嬉戏,只有
书籍和父亲的话语。
1823年
影响他成熟时期最大的是他与 Harriet Taylor(1852年之后 成为Harriet Taylor Mill)长达 20年的相互爱恋以及6年的婚 姻生活,在密尔人生的几个阶 段里,值得注意的是每个阶段 都有一个对话者(speaking role,J. M. Robson语)
国际价值法则
3.国际价值法则:“一国的生产物总是按照该 国的全部输出品适足抵偿该国的全部输入品所 必需的价值,与其他国家的生产物相交换。这 一国际价值法则只是更为一般的价值法则,即 我们称之为供给和需求方程式的延伸” 穆勒的 国际价值学说是对古典学派国际贸易理论尤其 是李嘉图的相对成本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 在国际贸易学说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个人的自由, 以不侵犯他人的 自由为自由!
——约翰·穆勒
代表作品
The main work
《逻辑学体系》(A System of Logic,1843)、 《对汉密尔敦的审查》(Examinations of Sir William
Hamilton's Philosophy,1865) 《对詹姆士·穆勒心理学的诠释》(1869)
《穆勒名学》《论自由》 《论自由及论代议政府》《代议制政府》
John Stuart Mill源自目录————————生平简介 ————————经典理论 ————————代表作品 ————————创作背景 ————————影响评价
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
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探讨了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来源、决定因素和变化规律。
以下是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一、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古典经济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价值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劳动量决定的。
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他提出了“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的观点。
他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时间越长,价值越高。
劳动价值论的优点在于它揭示了价值的源泉,即劳动。
然而,该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它忽略了生产过程中其他投入要素如土地、资本等对价值的影响。
其次,它无法解释不同劳动生产率下的商品价值之间的关系。
最后,它也忽略了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和价值的影响。
二、效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它能够带来的效用或满足程度。
该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孔德提出,后来被约翰·穆勒等古典经济学家发展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效用价值论的优点在于它强调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人的主观感受,这与现代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然而,该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效用是一个主观的概念,难以进行客观衡量。
其次,效用价值论无法解释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和价值的影响。
最后,效用价值论也没有考虑到不同商品之间的替代性和互补性对价值的影响。
三、生产费用价值论生产费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费用。
该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后来被德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进一步发展。
生产费用价值论的优点在于它考虑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投入要素对价值的影响,并解释了商品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然而,该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它忽略了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和价值的影响。
其次,它无法解释不同生产效率下的商品价值之间的关系。
最后,它也没有考虑到不同商品之间的替代性和互补性对价值的影响。
第二讲-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财富增长状态的一般特征 产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对价值和价格的 影响 产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对地租、利润以 及工资的影响 论利润降至最低限度的趋势 利润降至最低点的趋势带来的种种后 果 论静止状态 论劳动阶级可能的未来
生平
约翰·穆勒 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
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 180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 1819年,开始研究经济学 1820年,法国留学 1823年,任职于东印度公司 1835年,创立《伦敦周刊》 1845年,开始撰写《政治经济学原理》 1848年,《政治经济学原理》出版 1856年,辞去东印度公司职务,移居法国 1865~1868年,任英国下议院议员 1873年,去世,享年67岁
经典著作 学说背景&思想影响
经典著作
绪论 第一编 生产
体
第二编 分配
系
结
第三编 交换
构
第四编 社会进步对生产和分配的影响
第五编 论政府的影响
经典著作
第一篇
构体 系 结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第五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包括: 1.生产要素论 2.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各种因素 3.生产增长规律
经典著作
生产要素理论
1、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 2、生产要素中的劳动
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区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劳动;一种是间接劳动。
根据劳动的结果,把劳动区分:生产性劳动;非生产性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翰.穆勒价值理论要点概述
1.价值是一个相对的术语。
一件物品的价值,是指它能换取的某一其他物品或一般物品的数量。
因而,所有物品的价值不可能同时提高或降低。
价值普遍提高或普遍降低,这样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一件物品价值的任一提高意味着其他物品的价值降低,而一件物品价值的任何降低则意味着其他物品的价值提高。
2.一件物品的暂时价值或市场价值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它由于需求增加而提高,由于供给增加而降低。
……价值总是自行调整到使需求与供给相等的程度。
3.各种物品除它们的暂时价值外,还有永久价值,也可以称为自然价值,市场价值在经历各种变动以后,总是趋于恢复到自然价值;各种摆动相互抵消,其结果,平均地说,各种商品围绕它们的自然价值进行交换。
4.某些物品以稀缺价值作为它们的自然价值:但是,大多数物品是以它们的生产费用的比率或它们的所谓费用价值,自然地相互交换。
5.自然并永久具有稀缺价值的物品,是指其供给根本不能增加,或不能以其费用价值充分满足全部需求的那些物品。
6.垄断价值就是稀缺价值。
除非限制供给,否则垄断是不能赋予任何物品以价值的。
7.凡供给可以依靠劳动和资本无限增加的商品,都是按生产成本最大的那部分必要供给并把它们运至市场所必需的费用,与其他物品交换的。
自然价值就是费用价值,因而,一件物品的费用价值,是指其成本最大的部分的费用价值。
8.生产费用由若干要素构成,其中有一些是经久不变的、普遍的,另外一些是偶然的。
生产费用的普遍要素是劳动的工资和资本的利润。
偶然的要素是赋税和由某些生产要素的稀缺价值引起的额外费用。
9.地租不是产生它的商品的生产费用中的一个要素,除非它来自或代表稀缺价值,而这种情况与其说是实际存在的,不如说是想象出来的。
但是,如果在农业上能够提供地租的土地被用于某一别的目的,则其本来可以提供的地租便是它所产商品的生产费用的一个要素。
10.如果撇开一些偶然的要素,则容许无限增加的各种物品,都按照为生产它们而必须支付的比较工资额和支付那些工资的资本家所应获得的比较利润额,自然地、持久地相互交换。
11.比较工资额不取决于工资本身。
不是工资高价值就高,也不是工资低价值就低。
比较工资额部分地取决于所需要的劳动的比较额,部分地取决于其报酬的比较率。
12.同样,利润的比较率不取决于利润本身;也不是利润高价值就高,或利润低价值就低。
它部分地取决于资本使用时间的比较长度,部分地取决于不同用途中利润的比率。
13.如果两种物品是由等量劳动制造的,而对这样的劳动以同一比率付酬,又如劳动者的工资的垫付期间也相同,用途的性质也无须利润率长期存在差别;则不论工资和利润的高低,也不论耗费的劳动量的多少,平均地说,这两种物品就可以相互交换。
14.如果两种物品之一,平均地说,其所具有的价值大于另一物品,则其原因当为:其生产或者需要较大的劳动量,或者需要长期以较高的比率付酬的某种劳动;或者维持这种劳动的资本或资本的一部分的垫付期间较长;最后,或者其生产伴有必须长期以较高利润率加以偿付的某种情况。
15.在这些要素中,最重要的是生产所必需的劳动量;其他要素的作用较小,虽然它们当中没有一个是无关紧要的。
16.利润愈低,生产费用中一些次要的要素愈不重要,而各种商品与同它们的生产所必需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成比例的价值的背离也愈小。
17.但是,利润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用许多机器或耐用机器制造的各种物品的费用价值,而提高手工制作的各种物品的费用价值;利润的每一提高则都导致相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