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人力资源配置及效率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人力资源效能分析

人力资源效能分析
人力资源效能分析价值
人均工资
人力成本含量
人力成本结构
人力成本率
人力成本效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
HR财务分析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营业利润
营业净利润
净利润率
各个模块的指标计算和数据化管理
1、人力资源效能分析模型
6
人均利润
人均收入
人均销售台数
平均销售单价
人均成本
人均产品成本
人均其他成本
人均营业费用
人均人件费
人均销管研费 用
销售售前人 员
383000
499000
590334
632037
714165
人力成本总额(万)
22600
20328
23526
36692
46366
51320
人力成本效率
7.88
12.59
16.28
13.60
12.73
12.32
12.88
平均效率
12.88
人力成本效能分析-人力成本推算
18
3、成本结构的量化分析
企业
总人力成本含量
技术服务人 员
营销运营人员
后勤支援人员
2、人力资源效能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
7
3、数据驱动业务
8
4、数据驱动业务
9
明年人力成本要不要涨?要涨几个点?
数据分析思维
10
人力资源效能分析的关键不是系统是HR的数据分析思维和技能
效能仪表盘战略地图(系统性思考列举)
11
建构一个人力资源效能仪表盘
12
分析公司的法律实体、组织、业务流程、订单类型、产品和客户,以便明确分析的核心维度关系。 分析公司以利润为核心逐步往下展开的指标分析体系。 编制公司的事业部,产品别,产品别等的损益表,并进行到个人贡献的分析。 建立以员工为核心的360度画像,完善花名册(原则每个月更新,或者有移动也更新。务必对每个员 工打标签:姓名、部门、职位、职级、年驾、性别、学历、工龄、司龄、所属公司、区域…)。 建立员工能力分析系统(设计岗位能力要求以及定期评核体系) 提出需要的报表和仪表盘,以及进行可视化分析的培训和人员储备。 需要分析历史,评估对手和其他类似组织的KPI,以决定我们自己的KPI目标,作为比较的基础。

2007年与2010年江西省县级综合医院卫生人力资源比较研究

2007年与2010年江西省县级综合医院卫生人力资源比较研究
反 映一 个 国家 、 区卫 生服务 水 平 的重要 标志 , 地 是卫
生 资 源 中的基 本要 素r 。本研 究 通过 江西 省县 级综 2 ] 合 医 院实施 “ 生服 务 能力建 设 工程 ” 卫 前后 卫 生人力 资 源 的 比较 分 析 , 合 地 描 述 了江 西 省 2 0 综 0 7年 与 21 0 0年 县级综 合 医 院卫生 人 力 资源 现 状 , 县 级综 对
生 人 力 资 源水 平 有 所 提 高 , 技 人 员 数 量 有 所 增 加 , 技 人 员 结 构 配 置 更 趋 合 理 , 存 在 高 学 历 人 员 缺 乏 、 员 结 卫 卫 但 人 构 方 面重 医疗 轻 护 理 等 问 题 。结 论 通 过 实施 “ 生 服 务 能力 建设 工 程 ” 江 西 省 县 级 综 合 医 院卫 生 人 力 资 源 水 平 卫 ,
有所提高 , 生人力资源基本 符合要求 。 卫
关 键 词 : 生服务能力 ; 卫 县级 综合医院 ; 西省 江
中图分 类 号 :R 9 12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00 29(010 -03-0 10- 242 1)7 05 3 20 0 8年 ( 基线 ) 2 1 和 0 0年 ( 期 ) 终 2个 时点调 查 。
容 包 括 : 市分 组 统计 平 均 每 个 县 级 综 合 医 院 的卫 按 技 人 员数 、 学历 构成 、 称构 成情 况等 。 职
江西 省 l 个设 区市所 辖 的县级 综合 医 院 。 1
1 2 调查 方 法 .
2 结 果
2 1 各市 县级 综合 医 院的调 查数 分布 . 本研 究 2 0 0 8年基 线 调查共 调查 1 1个设 市 区的

组织变革前后管理水平的比较研究

组织变革前后管理水平的比较研究

组织变革前后管理水平的比较研究一、组织变革的概念和类型组织变革是指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管理方式、业务运作和目标定位的过程。

组织变革可以是自我驱动的,也可以是外在因素引起的。

自我驱动的变革意味着组织内部发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改变。

而外在因素引起的变革,则通常是因为组织所处市场和环境改变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组织变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结构性变革:主要指对组织内部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包括裁员、合并、分置、调整职能等。

2. 文化性变革:主要指对组织文化的调整和变化,包括价值观、行为规范、员工意识等。

3. 技术性变革:主要指对组织的技术设施、工具和工艺的调整和变化。

4. 策略性变革:主要指对组织战略计划和市场定位的调整和变化。

二、组织变革前后的管理水平比较组织变革后的管理水平往往能够得到提高,但这也需要考虑变革的具体类型及其实施过程。

下面我们将对组织变革前后的管理水平进行具体分析。

1. 结构性变革对管理水平的影响结构性变革的主要目标是优化组织内部的结构和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此过程中,组织需要重新规划职责、划分层级、调整岗位等,形成一套新的组织体系。

这种变革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和大量资源,但如果实施得当,组织的管理水平有可能得到较大改善。

变革前,由于组织结构不完善、层级繁杂、部门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管理失去整体性和协调性,难以实现战略目标。

而结构性变革后,组织结构更为简单明了,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信息沟通更加顺畅,以及更为高效的资源配置,都有利于提高组织的整体管理水平。

2. 文化性变革对管理水平的影响文化性变革通常是改变组织价值观、固有习惯等不可见因素,以达到提高员工意识和竞争力的目标。

这种变革需要通过逐渐塑造和形成新的企业文化来实现,重要的是培养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变革前,企业文化可能出现问题,员工行为不规范、价值观不统一等困难,影响了整个组织的管理水平。

文化性变革后,组织文化得到重塑和优化,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得以改善,从而对管理水平的提高产生正面的影响。

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组织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对企业的发展和绩效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变化,国内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断演进和创新,适应不同组织的需求和挑战。

本文将比较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优势和劣势。

一、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1. 西方模式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倡导员工参与和尊重。

他们注重员工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发展,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选择。

此外,西方企业更加重视培训和发展,提供广泛的培训资源和机会,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进步。

这种模式下,员工感到被重视和认可,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职业潜力。

2. 日本模式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强调集体主义和组织文化。

他们倡导员工对企业忠诚和奉献,注重长期就业和稳定性。

日本企业将员工视为组织的一部分,鼓励团队合作和相互依赖。

他们提供仔细设计的培训计划和职业发展路径,以保证员工在组织中有良好的晋升机会。

此外,日本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福利,提供丰厚的福利待遇,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二、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模式1. 集权模式过去的中国企业普遍采用集权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层对员工的权力控制较高,决策权集中在高层管理人员手中。

这种模式下,员工的工资、晋升和福利等都由管理层决定,员工的主要职责是服从和执行。

然而,在这种模式下,员工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受到限制,对企业发展的贡献也相对较低。

2. 高效灵活模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员工的发展和工作满意度。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创新。

企业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供晋升和晋升机会,使员工在职业生涯中得到成长和满足。

此外,企业也注重员工的福利待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以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

三、模式比较与优劣势分析1. 个人权利与组织利益的平衡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倡导员工的参与和尊重。

美国和日本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研究

美国和日本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研究

一、前言在企业的三种资源人财物之中,对财和物的管理直接引进和运用国外的管理理论和技术,是切实可行的,但是如果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全盘套用国外的理论和方法,其效果则是令人怀疑的。

相对于人来说,财和物是死的,其文化上的差异很小,而且是可以加以改变的,而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上的差异不是在较短时间之内可以改变和消除的。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务必须有一个中西方相互融合推陈出新的过程,也就是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有必要确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

在我们国家的经济由计画体制向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管理是要学习西方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计画体制下的人员管理只是行政管理,它的首要条件是服从,绩效考察标准是否忠实不变地执行和贯彻了上级的政策,干部的培养是以政策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为主,人的思维习惯是以官为本位的,是直线的,保守的,经济效益是处于很次要的地位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就要以经济效益为标准,一切的活动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人员必须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企业的管理不再是行政管理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企业运作,人的思维应该是多元化的、创造性的和敢于冒险的。

既然现代企业制度本身是西方的产物,那么人力资源管理,也相应学习和运用美国欧洲和其它各国的先进经验。

二、美国模式的特点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有东方和西方两种主要的模式。

而西方以美国为主,东方以日本为主。

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众多,流派纷呈,但是其基础和根源是美国文化,这就决定了这些理论和流派是有许多共同点。

首先,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在萌芽和发展的过程中,还是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候,贯穿人力资源的中心是利润,也就是钱。

其实,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生存的最主要的动力。

有一个美国经济学家用很形象的话进行了概括,美国最大的学问就是如何把人家口袋的钱装到自己的口袋去。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与对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与对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与对策作者:李今鑫曹宇飞来源:《商场现代化》2024年第14期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企业管理提升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内容繁杂,工作难度大,是企业管理中的难点。

目前,我国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深入研究企业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人力资源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企业的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整体的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可使人力资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推动企业的发展。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管理要求也有所改变,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改进,使人力资源的管理效果得到提升,保证企业更好发展。

基于此,笔者对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提升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人员以及人力资源从业者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借鉴与参考。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1.提升企业的人力竞争力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可帮助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打造优秀的员工队伍。

员工的素质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应提高员工的素质水平。

在日常工作中,经过对员工能力的训练,可培养出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员工,使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更多的价值。

人事管理部门通过对员工素质情况的了解,结合组织的发展需求来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使员工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经验与技能,并且增强其学习意识,使其认识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可使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为组织的人才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可使内部的发展获得有效的支持,使企业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实现全面发展。

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差异比较研究

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差异比较研究

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差异比较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组织的员工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资福利等方面。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比较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之处,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

首先,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员工培训和发展。

他们普遍认为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发展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创造力。

西方国家提倡的“终身学习”理念,使得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成为他们人生中的一部分。

而在国内,员工培训和发展相对薄弱,很多企业更注重外部招聘和人员流动,忽视了内部员工的发展。

其次,在薪资福利方面,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员工的绩效和市场价值。

他们普遍采用薪酬绩效挂钩的制度,通过绩效指标和岗位要求对员工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员工的薪资水平。

而在国内,一些企业仍然使用统一的薪资制度,忽视了员工的个体差异和绩效贡献。

此外,国外的企业也更注重员工的福利待遇,例如弹性工时制度、员工健康保障等。

相比之下,国内的企业在福利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第三,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重视员工参与和沟通。

他们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注重员工的意见和反馈。

通过员工参与,可以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

在沟通方面,国外的企业更加注重透明化的沟通渠道,例如员工调查、意见箱等。

而在国内,企业普遍存在一些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沟通障碍和信息不对称。

最后,国内外的人力资源管理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包括文化差异、法律法规的不同以及企业发展的阶段等。

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人们对于员工与企业关系的理解和看法。

例如,西方国家的个人主义文化注重个体的权利和自由,而亚洲国家的集体主义文化更注重群体的利益和整体的稳定。

此外,不同的法律法规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要求也不同。

企业发展的阶段和行业特点也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愈发凸显。

而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并加以改进。

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

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

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有着不同的目的和职责,本文将对此进行比较研究。

一、定义及职责1. 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高其技术水平、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进而帮助企业实现长期发展的一项工作。

主要职责是制定培训计划、选择培训方式和方式等,以满足员工的成长需求。

2.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组织、激励、监控、评估和开发等工作。

主要职责是招聘、入职、员工关系维系、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等。

二、目标差异1. 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是通过培训和发展,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进而提高员工的绩效和发展潜力,达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2.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协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策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以实现企业长远的目标。

三、重点差异1. 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在于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包括技能培训、职业规划、综合素质提升等。

其目的是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在于人力资源的规划、组织、激励、监控和评估等环节,以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和利益最大化。

四、重要性比较虽然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不同的职责和目标,但是两者的重要性是相等的。

1. 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只有通过培训和发展,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才能不断创新,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2.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整体运转的重要环节,只有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才能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营,实现企业的目标和利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虽然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不同职责和目标,但它们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

中外人力资源管理差异对比

中外人力资源管理差异对比

中外人力资源管理差异对比本文将就中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探索,比较研究,深入分析各国人力资源管理差异的根源,以及优劣势,从而提炼出如何提升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几点建议。

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中外人力资源管理差异对比”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原标题:中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研究摘要: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席卷全球,竞争与合作日趋激烈,各国间的文化交融与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跨国企业,中外合资,企业跨国兼并等经济现象在国家经济领域层出不穷,时常发生。

虽然国家和企业拓宽了发展范围,逐渐面向世界市场,呈现诸多优势与益处,但同时,不同国家与民族间的文化差异,经济建设的冲突凸显出来,日益尖锐,其中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中外各国企业间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各有不同,矛盾最为突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广度与深度的不断拓宽与加深,科技在国家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人才是影响并推动科技进步的最主要的因素,也是企业发展壮大最核心,最关键的动力。

因此,为了推动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大发展,大飞跃,应当抓住中心和主要矛盾,改革升级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极大程度地发挥人才对经济的贡献度。

下面本文将就中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探索,比较研究,深入分析各国人力资源管理差异的根源,以及优劣势,从而提炼出如何提升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点;差异比较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学家与研究者,企业管理人员的研究与探讨,愈加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下面便是一些简单的论述,希望能为改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现况提供借鉴。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含义人力资源是一个综合性,广泛性的整体概念或者含义。

狭义的来说,人力资源一般是指有能力并愿意为社会工作的经济活动人口。

而广义上,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较为复杂,包括几个大部分: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关系。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

人力资源Һ㊀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张津硕摘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ꎬ我国坚持以人为本ꎬ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ꎬ各行各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ꎮ在当今多元市场的大环境下ꎬ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㊁社会形势㊁人文环境ꎬ对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分析ꎬ做出比较研究ꎬ以求更好地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ꎮ关键词:传统人事管理ꎻ现代人力资源管理ꎻ比较一㊁引言改革开放41年以来ꎬ我国的经济㊁医疗㊁教育㊁军事等方面都得到了飞速发展ꎮ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中ꎬ各企业在我国经济体制中占据着主要位置ꎬ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ꎮ随着全球化经济脚步的加快ꎬ企业内传统的人事管理逐渐不能够支撑现代企业的运行以及管理ꎬ在这种情况下各企业逐渐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引入企业内部ꎬ为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员工工作提供制度保障ꎮ二㊁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的意义在改革开放后ꎬ我国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指引下ꎬ改变了国有企业为主的市场状况ꎬ人们开始自主创业创收ꎬ形成了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ꎮ但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在人事管理方面都是企业内必然设置的部门ꎬ有着它独特的意义ꎮ在企业中ꎬ人事管理又叫人力资源管理ꎬ是企业对于所有在职员工的选拔㊁使用㊁培养㊁奖励㊁惩罚等方面进行的管理行为的统称ꎮ传统人事管理是企业对于员工与企业本身劳动关系的一种监管ꎬ属于员工档案管理以及人才招聘中招聘信息整理以及人才建立管理的部门ꎮ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较为全面的一种针对企业内部结构及人员的管理ꎬ其具有的地位及管理的重要性较为突出ꎬ是对于企业的总体机制规划部门ꎮ将两者进行比较研究ꎬ可以使两种机制的优劣凸显出来ꎬ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人事管理进行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改进ꎬ能够较为明确的体现需要改进的部分ꎬ使企业人事管理的改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ꎬ不浪费时间和精力ꎮ三㊁传统人事管理的分析(一)人事部门情况在每个企业种都设置了人事部门ꎬ企业的人事部门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存在ꎬ它是一个连接枢纽ꎬ起到将企业整体连接好协调好的作用ꎮ无论是过去还是现代ꎬ企业内都设立了人事管理部门ꎬ也就是人事部门ꎬ但在企业的运行以及实际的协调配合还有人员调动以及管理中ꎬ执行传统人事管理的人事部门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ꎮ一些企业内的员工职位调动都是由各部门的领导或项目负责人直接参与进行的调配ꎬ并没有事先经过人事部门人员的具体分析和调配审批ꎬ往往都是已经自行调配完成再向人事部门报告ꎬ直接进行档案的调动ꎮ而且在传统人事管理中ꎬ企业人事部门职权较小ꎬ监管以及执行等方面不具有一定的权限及管理资质ꎬ限制了人事部门在企业内发挥管理作用ꎬ使人事部门形同虚设ꎬ成为企业内的闲置部门ꎬ地位偏低ꎮ(二)管理制度受传统人事管理制度影响ꎬ一些陈旧的固有的理念始终存在ꎬ企业往往过于注重自身的市场份额和盈利情况ꎬ忽视了人事管理制度在企业运行中的重要性ꎬ在企业内传统人事管理制度无法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ꎬ只是将一些规章制度以及员工守则下发给各部门ꎬ由部门管理者进行宣传ꎮ此外ꎬ因为企业在传统人事管理制度中ꎬ没有针对现在的市场和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制订一个合理的用人规划ꎬ给企业的人才招揽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ꎬ年复一年的相同的招聘规则会使企业错失许多高素质高能力的优秀人才ꎮ四㊁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分析(一)人事部门情况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当今社会ꎬ为了企业更好地适应现今市场发展的需求ꎬ产生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处于决策层ꎬ一般由企业内的重要领导挂职人事部领导ꎬ直接参与单位的各项计划与重要的决策ꎬ为单位的最重要的高层决策部门之一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员工的管理与使用上比较注重整体开发ꎬ不仅是安排员工的工作ꎬ还要依据工作内容和员工的个人情况ꎬ针对每个人制订一个个性化的职业规划ꎬ加强企业员工培训ꎬ不断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岗位或职位调整ꎬ促使企业内人才全面发挥才能ꎬ依据员工的个人特点及表现为其安排最适合他的工作ꎬ促进各部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ꎮ(二)管理制度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ꎬ人事部门要将企业与员工的共同进步紧密结合ꎬ为企业内员工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ꎬ定期为员工进行业务培训ꎬ不断提高员工自身的能力及素养ꎬ在管理过程中要时刻体现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ꎮ在管理机制上科学运用激励机制ꎬ对各部门员工实行公平公正的激励措施ꎬ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进行绩效考评管理ꎬ对企业各部门设定一个工作考核制度ꎬ针对各部门不同的工种制订不同的评判标准ꎬ使员工对于自身工作情况有一个客观的认知ꎬ促进其针对现状进行改善ꎬ并根据工作考核给予表现优秀的员工一定的物质激励ꎬ以奖金或提成的方式发放ꎮ这不仅对优秀员工是一个奖励ꎬ对其他员工也是一个促进ꎬ可以很好地调动起在职员工的工作热情ꎬ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ꎮ五㊁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一)人事部门职权比较针对传统人事管理的部门职权和现代人事管理的部门职权进行比较ꎬ不难发现在两种制度下ꎬ同样是对员工进行㊀㊀㊀(下转第96页)58对于立柱中心线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心ꎮ故钢筋笼绑扎时需控制其底部定位板的相对位置ꎬ以免对后期施工造成影响ꎮ(二)盖梁底部进出浆管通畅现场灌浆过程中进出浆管易出现堵孔现象ꎮ故在预制及灌浆过程中需注意管道的通畅性ꎮ进浆管分布方式ꎬ易采用除湿接缝侧进浆管通向湿接缝外ꎬ其他方向均通向盖梁底部(图6)的方式以减少压浆管接头ꎬ减少灌浆过程中的阻力ꎮ图6 进出浆管分布图(三)预埋吊点质量控制盖梁吊装吊点为四点预制吊点ꎬ吊点材料为5根ψ15.2mm钢绞线ꎬ吊点布置根据桥梁宽度情况设置ꎮ吊点布置于牛腿两侧ꎬ埋入盖梁深度1.0mꎮ1.P锚加工质量控制(1)挤压后ꎬ钢丝衬套在套筒两端应该仍可见到ꎬ且其外露长度不小于2mmꎬ挤压后钢绞线端头应露出套筒2~5mmꎮ(2)挤压头外径尺寸检测ꎮ用专用卡规或卡尺量测ꎬ当挤压头可通过卡规时ꎬ产品合格ꎬ否则为不合格品ꎬ需更换挤压模ꎬ重新制作ꎮ当用卡尺量测时ꎬ挤压头外径尺寸ꎬ对15系列的ꎬ直径在30.60~30.65mm之间ꎬ否则为不合格品ꎮ(3)定期对挤压锚头做拉力试验ꎬ验证加工质量ꎮ(4)同一个吊点的5根钢绞线弯制后弧度应一致ꎬ确保后期受力均匀ꎮ2.P锚预埋质量控制盖梁吊装通过吊带ꎬ采用门吊吊装ꎬ安装时ꎬ四个吊点的高程需在同一平面上ꎬ两吊点的高差不得大于2mmꎮ外露部分钢绞线需高出混凝土面20cmꎮ吊点底部绑扎两层间距10cmꎬ50cm∗50cm的网片加强筋ꎮ3.吊点防锈为保证钢绞线不被锈蚀ꎬ在盖梁吊点钢绞线下料完成后应先在其中间段插入0.5m的DN16白皮管ꎬ并用胶布将白皮管包裹ꎮ五㊁结语本工程自2018年12月开工ꎬ2019年10月竣工ꎬ整个施工周期11个月ꎮ该项目施工工期短ꎬ施工难度高ꎬ采用此装配式盖梁预制施工工法ꎬ大大提升了施工工期ꎬ确保了施工进度ꎬ圆满完成了任务ꎬ且预制施工确保了施工质量ꎬ保证了施工安全及环保ꎮ参考文献:[1]郭学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设计㊁制作与施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ꎬ2017.1(2018.5重印):7-8ꎬ116.作者简介:杨旭超ꎬ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桥梁建设有限公司ꎮ(上接第85页)管理ꎬ传统的人事管理较为静态化和书面化ꎬ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的管理更加具有实效性ꎬ呈现动态化立体化的趋势ꎮ两种管理部门的目的ꎬ都是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人才应用和创造更好地发展趋势以及企业效益ꎬ然而由于传统人事管理部门在企业内部地位较低ꎬ无法达成有效行为ꎬ只能起到辅助作用ꎮ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效果较为显著ꎬ其部门地位较高ꎬ决策力度较大ꎬ在企业实行管理制度方面较为出色ꎬ执行状况较好ꎬ并且较为适应当今的市场经济状况ꎬ实现共同发展ꎬ能够达成其目的ꎮ(二)管理制度比较传统人事管理了理念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具有加大的差异ꎬ传统管理理念将员工作为企业获得利益的第一劳动力ꎬ以降低人力成本的方式使企业获得较大收益ꎮ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理念之中ꎬ坚持以人为本ꎬ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ꎬ重视人才的合理运用ꎬ使员工和企业达成共赢ꎮ传统人事管理对企业指定的规章制度较为书面化ꎬ往往起不到实际效果ꎬ员工多是对制度大概了解ꎬ没有实际按照制度进行工作ꎬ而且传统人事管理制度中惩罚多于奖励ꎬ无法激起员工对工作的热爱ꎮ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ꎬ应用了激励机制ꎬ应用物质激励或荣誉激励等方法ꎬ使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荣誉感被调动起来ꎮ而对于物质奖励和荣誉奖励的渴望ꎬ促使员工对部门及工作的承诺最大化ꎬ能够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ꎬ有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应用的可持续发展ꎮ六㊁结语综上所述ꎬ在不同的时期ꎬ企业应顺应时代的形势与潮流ꎬ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做出相应的改革ꎮ对于传统人事管理以及当今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有效分析ꎬ并做出对比ꎬ在比较的过程中取其所长ꎬ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情况下ꎬ能够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ꎮ参考文献:[1]韩立洁.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ꎬ2019(3):96.[2]邵山.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分析比较[J].饮食科学ꎬ2018(10):243.[3]杨柳依.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研究[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ꎬ2017(9):218.[4]钟全英.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分析[J].时代金融ꎬ2016(26):271ꎬ276.[5]陈文伟.浅析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J].现代经济信息ꎬ2016(11):126ꎬ128.作者简介:张津硕ꎬ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ꎮ69。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作者:张冬薇田雅琴来源:《科技与企业》2013年第20期【摘要】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如何正确认识并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课题。

本文对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对两者之间的相同以及不同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现代社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措施建议。

【关键词】传统人事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内涵比较一、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内涵概述传统人事管理主要针对人事管理的管理工作,是企事业单位中人事部门的主要职能工作,其管理内容主要是以特定管理思想和原则为指导,对所辖单位或部门内的人及其事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的组织协调以及控制手段进行的管理工作,以达到调整人与人、人与事以及人与单位之间关系最终实现对员工体力、智力的适当利用的目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科学手段结合现代管理理论对企业或组织内的人力资源进行组织、培训以及调配,充分发挥人员主观能动性,以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是单纯的人事管理,其实施需要系统的组织开发以及计划,更着重对员工潜能的开发,通过各种组织管理制度吸引和保留更多有利人力资源,提升员工工作效率。

二、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分析1、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同点第一,两者均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均是针对“人”的管理活动。

管理方式上的进步是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的,即管理方式的更新发展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

只有这样,管理方式的变更才能真正实现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二,两者的处理对象均是企业或组织范围内的“人与事”,都是将企业的人与事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以达到运行的最优化状态;第三,两者的管理目标很大程度上一致。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都是为企业或组织单位服务的,其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人力的利用最大化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第四,传统人事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初级阶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传统人事管理为基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结合我国国情和现代管理理论通过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中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中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不断相 互影响 , 各 国企业在 竞争 中不 断彼 此 学习 。本文采 用比较 分析和 归纳概括 等方法 , 对 中文企业人 力资源管理 模 式进行 比较和探 讨 , 以期 找到 一些 改善 我 国企业人 力资 源管理的方 法。 关键 词 : 中外 ; 人 力资 源管理 ; 比较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 跨国公司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 ( 三) 培训与开发方面。在我国, 有些大公司已经越来越重视员工 载体。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者已不仅是本 ̄I b l, 还有更多世界型大 的培训与开发, 并且愿意花费一定的资金去培训员工, 比如 , 有些大公 企业。在此『 青况下, 企业若要取得竞争中的优势, 提高 自身的发展 , 必 司采用委培的方式, 让员工进入高校学习。但是, 很多中小企业, 一方 须不仅能吸引大量人才 , 而且能留住人才, 这就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 面由于本身资金不是很宽裕, 另一方面, 对他们员工进行培训的观念 不强 , 而且由于中小企业人员更替比较频繁 , 员工忠诚度低, 这些企业 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 , 究竟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 管理人也害J 怕白做功夫。 国外企业相 比有什么不同, 如何才能改进和提高呢, 我们将在下文进 相比起来 , 国外企业更能认识到人力资源 、智力资本的重要 l 生, 以及它能带来的巨大利润, 更加重视对员工 的培训与开发。一般而 行分沂和研究。 言, 国外的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开发的投入比较大 , 比如 E l 本的 “ 蓝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介绍 领工人白领化”培训体系, 德国对员工进行双轨制的职业教育 , 而且,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 , 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 通过招聘、 法律规定所有企业必须承担培训徒工的义务等等。 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 ( 四) 绩效管理方面。绩效考核是对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 用, 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 保证组织 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 内的投入产出情况的考核。在我国, 由于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 的/  ̄ ? k 4 - t 。 水平不高, 所以, 虽然很多企业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 , 但是总体上还是 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分为以人为中心和 以 物为中 心两种 , 现代社 缺乏 比较完善的考核体系 , 比如一些国有企业 , 考核主要是思想和态 会更加强调以人为本 。随着经济的发展 , 竞争的加剧 , 人力资源管理 度考察 , 员工进行 自我评价和同事进行相互评价 , 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已取代了人事管理 , 并目 . 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而一些小企业, 唯一的考核就是指标完成隋况, 人人有指标 , 时时有指 标, 这都不符合现代管理意义上的绩效管理要求。 二 中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比较 在 国外,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发展比较成熟 , 很多公司尤其是进入 ( 一)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方面。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对其人 我国的大型跨国公司, 拥有非常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t 匕 虫 口 在美 力资源管理 目标和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规划 , 是企业人力资源管 国, 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已成为管理层 中非常重要的群体 , 这 理的中心指导思想 , 它决定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 些人员能够通过 自身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为企业提供建没I 生 的战 在我国, 一. 方面, 很多著名的企业 , 比如海尔, 联想等 , 能够意识到 略服务。所以, 美国企业的管理 , 分工明确 , 责任清楚 , 对很多问题的 *J O资源管理的重要 性, 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胜管理 , 把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都有 比较详细的明文规定, 这就方便了对员工的绩效管理。 放在企业 发展 的重要位置 ; 另—方面, 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 一直持有 ( 五) 薪酬福利管理方面。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 , 经济的发展 , 管理以物为中心的观念, 根本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 更别提企业的人 我国企业的薪酚 鬲 利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 由于很多企 业对于 力资源管理规划。在这方面讲, 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呈现出两极分化 薪酬福利所能带来的激励效果, 认识不是很充分, 所以, 没能充分发挥 的状态。 薪酬福利体系的激励作用。E 匕 女 口 , 很多公司只缴纳国家规定的各项保 在国外,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 比较成熟,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色的发 险, 而不缴纳员工需要的住房公积金 , 或者很多企业 , 制定的工资水平 展模式, 比如 日本本土的企业通常采用终身雇佣制 , 这就要求企业不 没有考虑员工的突出贡献 , 采取一律均等的形式, 严重的打消了员工 得不制定完善的人力 资源规划。很多能够进 入 我国的外国企业 , 同样 的工作积极 陛。 具有很好的人力资源规划。单从这一方面讲 , 就是吸引人才的一个有 而国外发达 国家的薪酬福利方面相对也是 比较完善的。比如美 利条件 , 因为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显示出企业对人才的重视 , 使员工 国员工工资水平由市场决定 , 日 本采用年功序列工资制, 韩国则在利 感受到在此可以实现 自身的价值。 用薪酬福利激励的过程中, 比较重视员工的精神激励。 ( 二) 招聘与员工职务配置方面。在我国, 很多大型企业采用先笔 ( 六) 劳动关系管理方面。在我国由于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 以及 试再面试 的方式进行招聘 , 这与很多外国企业形式上是一致的。然 儒家思想的渗透 , 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 , 存在 比较严重的等 而, 我国由于人 口众多 , 人才竞争激烈, 再加上 国人比较 “ 好面子” , 级观念, 这一方面会使管理者产生骄救隋绪, 不利于人力资源的管理 , 就使得我国很多企业, 在招聘和职务配置 , 乃至晋升方面, 存在很严重 另一方面, 会导致任人唯亲现象的发生 , 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同 的裙带关系 , 出现很多的不公平, 这在很大程 度 E 导致了人才的流失 , 时, 会导致企业人才创新积极胜下降, 威胁企业的存亡。 阻碍 了企业的 陕速发展, 甚至促使形成了所谓的 “ 拼爹时代”。 在国外, 也有些国家} 匕 女 昨j 本和韩国,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具有比 而在 国外 , 尤其是美国和德国, 企业中—般没有如此明显的裙带 较严格的等级制度, 强调下级必须服从上级; 而西方国家, 则比较强调 关系, 反而存在 比较强烈的个人主义 , 以及一切看结果看效益的观念 , 个人主义, 人人平等 , 比如美国, 非常重视个人观 , 这在很大程度上 在员工招聘与职务配置 已相对 比较公平, 基本可P J , Y  ̄到能者居之。 解释了, 为什么美国人的创新能力比较强。 这种观念会促使员工为达到 自己的目标而竭尽全力 , 可P J , Y , E L  ̄ 的

各国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

各国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

各国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与雇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流的管理过程。

不同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国家的文化背景、经济环境、法律制度等因素的不同所导致的。

首先,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举个例子,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强调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注重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互助关系,企业倾向于提供员工较长的工作期限和稳定的职业生涯。

而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个人主义和市场导向,强调个人的自主和自由选择,企业更加倾向于雇佣灵活的劳动力,并强调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契约关系。

其次,不同国家的经济环境也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和方式。

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员工发展和培训,致力于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能力。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基本劳动力的培训和技能转移,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此外,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也有所不同,这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法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员工的劳动权益,包括最低工资、工时限制、雇佣保护等。

而在美国,法律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较少,劳动合同的制定更加自由。

最后,不同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受到政府的影响,政府在劳动力市场的调控和控制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的干预程度不同,会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一些国家的政府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

总的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这是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经济环境、法律制度和政府干预程度的不同所导致的。

了解各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制定适合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调查报告

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调查报告

某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检查报告为全面、深入、正确认识我院人力资源发显现状,为我院将来五年(十三五)人力资源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讲和可行性举措。

笔者经过调取我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获取全体员工有关信息后,经过分类、挑选、汇总,对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剖析,得出以下结果:我院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为 1 :1.3 ,病床与卫技人员之比为 1: 0.98 ,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79.7 %,管理人员占员工总数为6.2 %,工勤人员占员工总数的 14.1 %。

在联合业务发展实质的基础上对比公立三级甲等痊愈专科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有关标准,不难看出我院的人员配置整体上不尽合理。

此中,医疗、护理人员配置比率过高,痊愈类人材配置显着偏少,康复、医疗类专业人材面对青黄不接,特别是中青年高层次领军人材贫乏,专业人材梯队建设远景堪忧;药剂、查验、放射、特教等专业的人员配置有待调整和优化;管理人员装备趋近上限,整体工作效能欠佳,且稀缺娴熟型的专业对口人材,亟待经过外面引进、内部培养、外派进修或联合培养等形式得以填充;工勤人员配置比率偏高,人力成本耗资和工作产出倒挂,建议将部分工勤事务进行社会化外包来提高整体运转效能。

1检查状况1.1 对象以我院全部在岗工作人员 (含非在编人员 )为检核对象,按专业技术人员 (含非卫生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工勤人员进行分类,全部人员均按所聘(担)任的职称(务 )进行有效统计。

1.2 方法以201* 年10 月31 日从我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导出的数据信息为检查基点,经过计算各种人员比率、职称 (务)与学历散布、职称 (务)与年纪散布等统计指标,参照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规定和成熟做法,对我院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类描绘和对比剖析。

2结果与剖析2.1 人力资源组成概略我院有员工 596 人,实质开放床位 458 张,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 1 :1.3 ,专业技术人员共475 人 ( 此中卫技人员有 448 人 ) ,分别占员工总数的79.7 %(75.2 % );管理人员 37 人,占员工总数的 6.2 %;工勤人员 84 人,占员工总数的14.1 %。

建国初期的人力资源和就业结构

建国初期的人力资源和就业结构

1978年前后人力资源配置及效率比较研究【提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人力资源配置政策及制度变化前因后果的分析,说明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有效开发利用,是决定中国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历史证明,劳动者本身择业的自由程度和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力度,是与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成正比关系的。

中国还有很大比重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如果这方面做的好,至少还会支撑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年。

因此,扩大劳动者自主权、保障其应有权益、充分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应该成为党和政府制订政策和选择制度的基本出发点。

【主题词】人力资源就业结构发展战略人力作为三大生产要素之一,其能否合理配置和不断优化,是决定经济发展快慢的重要因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新民主主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计划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到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变化。

从时间上看,大致可以划分为:1949-1957年,为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过渡阶段;1958-1978为典型的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78年“三中全会”至今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并基本完成阶段。

与此同时,还伴随着中国的工业化由初期到中期的推进过程。

在上述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两个变化过程中,若从劳动力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角度看,应该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使劳动力资源尽快从传统的、低效的农业转移到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以迅速实现工业化;二是如何充分发挥各个产业中的劳动者(包括经营管理者)个人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应该说,世界上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的过程,是伴随着市场化的,即工业化是与市场经济发育和成熟过程相一致的。

因此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择业自由度和权益的提高),也是一个平缓的市场调节、工会斗争和政府干预的渐进过程。

公立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公立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表 2 A 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情况与标准比较结果
实际 标准
卫技人员/开放床数 1.9:1 1.15:1 医师/卫技人员总数 38% 25% 护理/卫技人员总数 47% 50% 药学/卫技人员总数 5% 8% 医技/卫技人员总数 10% 17%
1(2 4) ( 1) 17(0 46) 3(6 10) (8 20) (1 2) 3(4 42) (9 11) (4 8) (0 0) (1 4) (3 11) 1(7 19) 6(1 70)
表 3 A 医院职工职称构成 [ 人数(%)]
正高 副高
中级 初级及以下
医疗 护理 药学 医技 旁系列 管理
2(3 8) (1 0) (0 0) (0 0) (0 0) (0 0)
5(5 19) (4 1) (1 2) (2 3) (2 4) (1 4)
(四)年龄分布 A医院从总体来说,35岁以下人员占总人数的56%, 36至50岁占31%,51岁及以上占13%,老、中、青人员比例为 1:2:4,基本呈“金字塔”结构,以使各年龄段人员发挥各自的 优势(详见表4)。 具体来看:医疗岗位老、中、青比例1:3:4,青年不足;护 理岗位、医技岗位、旁系列、管理岗位均为青年比例大,中年 出现断层;药学岗位年龄分布合理;工勤岗位比例1:1:1,主 要是近几年限制公开招聘工勤岗人员,使得工勤人员逐渐 减少,以逐渐实现后勤的社会化。
A案 例 分享 N LI FEN XIANG
公立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 —以 A 公立医院为例
杨 君 (北京市普仁医院,北京 100062)
摘 要:随着卫生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公立医院面临着政策环境和竞争形势的巨大挑战,其能否继续保持主体地
位,关键在于是否配备高素质核心人才。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A公立医院人力资源配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公立

人力资源调研分析报告(优秀5篇)

人力资源调研分析报告(优秀5篇)

人力资源调研分析报告(优秀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人力资源调研分析报告(优秀5篇)人力资源市场是指人力资源的供给方(劳动者)与需求方(企业等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易,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总称。

美国、日本、德国、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启示

美国、日本、德国、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启示

美国、日本、德国、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启示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即有效地管理工作中的人,利用人力资源实现组织的目标。

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视为企业管理的一项核心职能,并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与企业的战略相结合,通过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来保障企业战略的实施。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学习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引入西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具有中国企业自身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发展,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

本文从文化背景影响的角度,对美国、日本、德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对比,结合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现状,顺应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潮流,对国有石油化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启示。

关键词:文化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配置员工培训一、文化对美国、日本、德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一)文化对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自1776年建国以来,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美国形成以基督教为主体的多元文化,“文化大熔炉”是对美国多元文化的形象描述。

受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美国形成了以制度化、规范化和实用性为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契约制为前提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权利距离小、等级差异小,员工之间依附关系弱化,鼓励员工拥有同等权利;员工崇尚自我意识和个人价值观,自由、自主和理性思维是团队中的主基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美国企业突出以利润为中心,侧重短期收益,导致员工关注职位和薪酬迅速提升的短期效益,员工对企业认同感低,稳定性差,人员流动或更迭速度快。

(二)文化对日本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二战前日本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有计划地以集体努力的方式追赶西方发达经济体,政府通过对资源的配置干预行业的结构发展,形成有组织的企业竞争,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技术,利润不是日本企业的重要目的,提高生产率是日本企业的首要目的。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置比例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置比例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置比例摘要:一、引言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置比例的重要性1.企业发展的基石2.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3.人员配置与业务发展的匹配三、如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比例1.分析企业现状2.确定人员需求3.制定招聘计划4.培训与发展四、案例分析1.企业A的人力资源配置比例2.企业B的人力资源配置比例3.企业C的人力资源配置比例五、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置比例的优化策略1.结合企业发展战略2.注重人员素质与能力3.保持灵活调整的空间4.加强内部沟通与协作六、总结正文:一、引言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置比例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既能为企业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又能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与高效。

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置比例的重要性、如何合理配置以及优化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置比例的重要性1.企业发展的基石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他们负责招聘、培训、薪酬、员工关系等各项工作,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为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整体竞争力。

2.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比例,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

各部门人员配置得当,能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协作效率,进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3.人员配置与业务发展的匹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置比例需要与企业业务发展相匹配。

企业发展阶段不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也不同。

企业应根据业务发展战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以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有序推进。

三、如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比例1.分析企业现状企业应首先分析自身现状,包括业务领域、组织架构、人员规模等,以便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

2.确定人员需求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合理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

3.制定招聘计划根据人员需求,制定招聘计划,确保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年前后人力资源配置及效率比较研究【提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人力资源配置政策及制度变化前因后果的分析,说明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有效开发利用,是决定中国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历史证明,劳动者本身择业的自由程度和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力度,是与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成正比关系的。

中国还有很大比重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如果这方面做的好,至少还会支撑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年。

因此,扩大劳动者自主权、保障其应有权益、充分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应该成为党和政府制订政策和选择制度的基本出发点。

【主题词】人力资源就业结构发展战略人力作为三大生产要素之一,其能否合理配置和不断优化,是决定经济发展快慢的重要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新民主主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计划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到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变化。

从时间上看,大致可以划分为:1949-1957年,为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过渡阶段;1958-1978为典型的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78年“三中全会”至今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并基本完成阶段。

与此同时,还伴随着中国的工业化由初期到中期的推进过程。

在上述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两个变化过程中,若从劳动力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角度看,应该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使劳动力资源尽快从传统的、低效的农业转移到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以迅速实现工业化;二是如何充分发挥各个产业中的劳动者(包括经营管理者)个人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应该说,世界上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的过程,是伴随着市场化的,即工业化是与市场经济发育和成熟过程相一致的。

因此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择业自由度和权益的提高),也是一个平缓的市场调节、工会斗争和政府干预的渐进过程。

对于这些,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了。

这里仅对中国这50多年来独特的历程作一些探讨,以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

一、建国初期的人力资源和就业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中国的人力资源是相当丰富的,但又是畸形的,即一方面低素质的劳动力供给总量大大超过需求,存在着严重的过剩;另一方面高素质的、有专业技术的劳动力又非常短缺,甚至不得不引进苏联专家。

另外,劳动资源的配置也是相当落后的,绝大部分集中在落后的农村。

据统计,1949年底,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共有人口5416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10·64%,乡村人口占89·36%;从业人员18082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占8·5%,乡村从业人员占91·5%。

在上述人口中,平均每万人中有大学生2·2人,中学生23人,小学生450人。

到1952年,在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为3·3人,中学生55人,小学生889人。

[1] 即使这样低的比例,1952年大学虽然计划招收7·5万名学生,还是面临着招生不满的忧虑(因许多学生参加工作,应届高中毕业生太少),政务院不得不下达指示,禁止各单位自行到中学招工,扩大助学金发放,要求努力争取高中生全部升入大学,至少保证95%以上。

即使达到上述要求,还需要从党政军整编中抽调2万名青年知识分子补足应届高中生升学差额。

[2]由于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

,据估计,在全国就业人口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不会超过5%。

据1952年的统计,在全国就业人口中,每万人中有科技人员7·4人,每万名职工中(尚不包括占就业人口90%以上的农民和个体经济劳动者)有科技人员269人。

另据1952年全国干部统计资料显示[3] ,在2470700名干部中,专业技术人员为34·4万人,占13·9%,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为133684人,仅占5·4%。

在这247万名干部中,按文化程度划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6·58%,高中文化程度者占15·54%,初中文化程度者占36·98%,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80%,文盲占3·10%。

[4] 再从建筑行业看,在1952年的就业人员中,有技术的职工仅占职工总数的10—20%,其余80—90%的职工没有专门技术,只是一般劳动力,因此建筑公司之间相互挖人的现象很普遍。

周恩来总理在1952年7月就说:“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也少得很,今年七凑八凑,才凑到两三万人,而我们每年平均却需要十万人。

”[5] 1955年,在城镇职工中,文盲的比例在50%以上,有的产业,如煤矿、建筑业,在60%-70%以上。

[6] 在全国国营工业企业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共有14863人,其中受过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人员只占8·4%。

[7]再从建筑行业看,在1952年的就业人员中,有技术的职工仅占职工总数的10—20%,其余80—90%的职工没有专门技术,只是一般劳动力,因此建筑公司之间相互挖人的现象很普遍。

再从人力资源配置来看,1949年,占全国劳动力91·5%的人数属于农业个体劳动者,1952年则降至88%;在城镇就业人员中,个体劳动者也占有很大的比重,1949年为724万人,占城镇从业人数的47·2%;1952年为883万人,占城镇从业人数的35·5%。

在上述就业人员中,实际上还有许多属于“隐形”的富裕的劳动力,即过剩的人力资源。

据1952年8月召开的全劳动国就业会议的统计,由于人多地少,尽管农业落后,以人力、畜力为主,农村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土地改革以后,农村中的失业无业人数大幅度降低,1952年约为135万人(主要是手工业者和商贩),但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却人数众多、有增无减。

1952年全国共有农业剩余劳动力4039万人,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16·8%。

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仅数量大,而且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即使地多人少的东北、西北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也不少,东北地区富裕123万人,占本区农业劳动力总数的11·1%;西北地区富裕90万人,占本区农业劳动力总数的7·2%。

但会议估计实际的剩余还远大于这个数字(据西南区的估计,农村全劳力在土改后超过需要量的40—50%,照这个比例,仅四川一省就富裕出1000万人,而上述统计西南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仅1115万人,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24%)。

农村劳动力不仅过剩,而且素质也不高,在50年代中期,在农村青壮年中,约有80%的人是文盲。

[8]在城市,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大量失业人口成为政府很大的压力。

1950年,仅登记的失业工人即达166·4万人,占当时城市职工总数的21%,此外还有不少失业的知识分子。

对于处于贫困线上并且没有社会保障的广大城市居民来说,失业就意味着挨饿,1950年春,在一些大城市里,因就业无望、生活无着而自杀的事时有所闻。

到1952年,在全国城市登记要求就业的人数仍然有162·2万人。

国家统计局推算的1952年城市待业率为13·2%,而根据日本学者南进亮的推算,1952年的城市失业率则高达17·32%。

[9] 实际上,在城市的就业人员中,相当一部分以小商、小贩的形式聚集在第三产业中,处于利润微薄、过度竞争状态。

即使如此,由于城乡之间劳动者收入的差距和城市现代生活的吸引力,仍然有大量农民被吸引到城市寻找职业,进一步加大了城市就业压力(据当时一些典型调查,建国初期城市工人平均收入是农民平均收入的3倍左右,《中国统计年鉴(1983)》则说1952年非农业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为农民的2·4倍)。

据1951年春统计,仅东北的沈阳、鞍山两市,即有进城找工作的农民两万余人。

由于这些农民一般年轻,能吃苦、福利和工资待遇要求不高,需要简单体力劳动的单位一般比较愿意雇佣农民工。

二、人力资源配置政策和制度的形成正是由于上述的低素质劳动力严重过剩而高素质劳动力又严重短缺,因此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的调节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灵”,再加上当时实施的优先发展重工业赶超战略和向社会主义过渡,于是就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人力资源配置政策和制度。

这个政策和制度的出发点,既是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服的,是为建立和巩固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服务的,也是立足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这个基本国情,从保障全体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权基本原则出发,以平等占有有限的生产资料、发展生产来解决“吃饭”(就业)为理念的。

1949年9月16日,毛泽东在著名的评论《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批评了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对中国发生革命的解释[10] ,提出中国完全可以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其办法就是改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经济,正如解放区已经做的那样。

在社论中,毛泽东还首次公开宣布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将在城市中对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工职人员实行“包下来”政策,采取“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匀着吃”的低工资、多就业政策;与此同时,还严格限制私营企业解雇工人(以不能维持为限)。

至于在农村,更是实行了彻底的“耕者有其田”政策,实现了最充分的就业。

在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以前,甚至鼓励城市中失业的人口返回农村参加土改,重新成为农民。

1952年8月,国务院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专门召开了全国就业会议,试图彻底解决城市的失业问题。

会议同时也讨论了农村中存在的大量富裕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认为这需要靠就地发展非农产业来解决。

195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宣布向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过渡,最深层的理念之一,就是坚信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相对于个体、私营经济和市场经济来说,能够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最佳配置,并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生产者的积极性,以而加快经济发展。

从1951全国试行农业合作化决议草案年到1955年合作化高潮前,尤其是1953年以前,调查显示:农业合作社与单干农民相比,不仅可以通过增加劳动时间(精耕细作)来实现农业增产;而且可以更有效地安排农业富裕劳动力从事副业生产(当然这些合作社一般都得到政府的扶持)。

这个结论是后来大力发展合作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城市,由于国家对私营经济从信贷、税收、供销、劳动政策等方面加以限制(不能与国营、公私合营企业和合作社平等竞争),加上企业主和工人对未来的预期(即社会主义前景),私营经济不仅比国营企业效益低,大部分企业处于经营困难的境地;另一方面,私营企业的存在,还限制了国家对最稀缺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管理人员的调配,认为国家不能最有效地利用这部分人力资源。

在1950年到1957年期间,还逐渐形成了政府控制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