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腔内注射技术
骨髓腔内输液在急救中的应用护理课件
成功案例二
在野外生存训练中,一名士兵因严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出现昏迷,同行人员立 即采用骨髓腔内输液,成功补充水分及电解质,挽救了士兵的生命。
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案例一
某医院急诊科在救治一名车祸伤患者时,因操作不当导致骨髓腔内输液感染,给 患者带来额外的身体伤害。
为提高骨髓腔内输液成功率,操作者应熟练掌握操作技巧,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采用 适当的进针角度和深度。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反复多次穿刺
。此外,加强患者体位管理、合理控制输液速度和量也是提高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骨髓腔内输液有哪些可能的并发症?
总结词
并发症与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
骨髓腔内输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感染、骨髓炎、血栓形成等。为预防并发症,应严格执行无菌操 作,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避免多次重复穿刺,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如何提高骨髓腔内输液的成功率?
总结词
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详细描述
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适应症
骨髓腔内输液应仅在紧急情况下 使用,如严重休克、失血过多等
,不应滥用。
规范操作流程
医护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 操作流程,确保操作安全可靠。
严密监测
在使用骨髓腔内输液过程中,应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 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4 案例分享与实战经验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一
骨髓腔内输液在急救 中的应用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骨髓腔内输液概述 • 骨髓腔内输液操作流程 • 骨髓腔内输液的优势与局限性 • 案例分享与实战经验 • 常见问题与解答
骨髓腔输液技术操作方法
骨髓腔输液技术操作方法
骨髓腔输液技术,也称为骨髓腔灌注,是一种治疗骨髓疾病或进行骨髓移植的方法。
以下是骨髓腔输液技术的操作方法:
1.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躺在手术床上,安全带系好,双手双脚不要靠近操作区域。
骨髓腔输液需要局部麻醉,医生会在手术部位注射麻醉药物。
2. 手术部位准备:医生会使用消毒液清洁手术部位,通常是在胸骨下部或耻骨上部。
3. 骨髓钻入:医生会用手术刀开切口,然后用骨髓钻穿切口钻入骨髓腔。
骨髓钻需要小心操作,确保不损伤周围的神经和血管。
4. 骨髓腔灌注:骨髓钻进入骨髓腔后,医生会连接注射器或灌注设备,将药物或治疗液体缓慢注入骨髓腔。
注射速度要适中,避免压力过大。
5. 观察和处理:在注入药物过程中,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反应,如有异常情况会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6. 结束操作:当输液完成后,医生会停止注射,缓慢且轻柔地拔出骨髓钻。
然后,医生会用纱布或敷料包扎手术切口。
7. 监护和观察:患者需要留在休息室进行恢复和观察,医生会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确保患者的稳定和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骨髓腔输液技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操作,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进行。
患者在接受这个操作前需要详细了解相关信息,并且在操作过程中要配合医生的指导和要求。
骨髓腔内输注
药物的输注
可以输那些药?
任何可以安全输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药物均可
输入药物的剂量?
骨髓腔内通路和静脉通路的药物剂量是相同的
骨髓腔内血管通路适应症
意识丧失 烧伤 脱水 麻痹 低血压 癫痫服镇静剂过量 中心静脉插管过度
心律失常 心脏骤停 脑外伤 大量伤员 呼吸衰竭 休克 创伤
骨髓腔内穿刺禁忌症
➢骨折 ➢穿刺点感染 ➢成骨不全、严重的骨质疏松 ➢假肢或人工关节 ➢最近24小时内已经做过骨髓腔内穿刺的部位 ➢缺乏明显的解剖标志(软组织过多)
如何选择深度
成人 调整刺透深度 取决于刺入点 胫骨近端:2.5cm 肱骨近端:2.5cm 胫骨远端:2cm 桡骨远端:1.5cm
儿童 调整穿刺深度 取决于儿童年龄 0-3岁:0.5-1cm 3-6岁:1-1.5cm 6-12岁:1.5cm
血压和流速
*在相同压力下骨髓腔内通路的流速和静脉通路的流速相同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髓腔内输注
(Intraosseous Infusion,IO)
——重燃急救液体通道之烛
突发群体事件
为什么IO对于复苏尤为重要
心肺复苏,时间就是生命! 尽可能在4-8分钟内建立有效生命支持
黄金4分钟: <4分钟CPR,超过30%患者可能被挽救 >4分钟CPR, 超过80%患者会丧生
骨穿包
操作方法
➢摆放体位 ➢确定穿刺部位 ➢消毒 ➢穿刺 ➢回抽,采血化验 ➢利多卡因疼痛管理 ➢快速冲洗后连接输液‘ ➢固定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技能操作 穿刺时要准确快速,确定穿刺针 进入骨髓腔方可接输液管路。 同一部位避免多次穿刺,以防药 液从初次穿刺的骨皮质孔中溢出。 定时观察远端血供及局部软组织 情况,注意局部有无渗出、皮肤变 色等反应。 当有效循环血量恢复,外周血管 充盈后,一般在置入1-2小时后, 改为外周静脉输液,留置不超过 24小时,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骨髓腔输液技术
骨髓腔输液技术定义:骨髓腔输液技术(Intraosseous Infusion, IO):是在紧急情况下以骨髓穿刺技术开放骨髓腔,通过留置的穿刺针给药、输液、采集血标本的方法,能够在急救场景快速开展,具有迅速、安全、有效的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及成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适应症1.心搏骤停。
2.呼吸衰竭:需要快速持续的人工呼吸。
3.休克:大量伤员聚集、创伤复苏。
4.静脉穿刺困难:2次静脉穿刺失败后应立即选择骨髓腔穿刺。
5.作为建立中心静脉通路的过渡方法。
禁忌症一、相对禁忌症1.成骨不全或骨质疏松等严重骨病问题的患者。
2.穿刺部位48h内于目标骨接受或尝试过建立骨内通路。
3.穿刺部位解剖结构不清楚。
4.穿刺部位烧伤。
5.右向左心脏分流的患者(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等)。
二、绝对禁忌症1.穿刺部位骨的完整性受损(骨折、假肢)。
2.穿刺部位存在明确或可疑的感染。
3.穿刺部位骨的血供和回流受到明显影响。
技术要点一、穿刺点的选择和定位1、穿刺点的选择:1)胫骨近端:建议首选胫骨近端作为穿刺点。
2)胫骨远端:极度肥胖;解剖学标志不明显;定位困难。
3)肱骨近端:需要高流速输液;胫骨近端穿刺点不可使用时。
4)其余可穿刺的部位:锁骨、尺桡骨远端、髂骨、跟骨等。
2、穿刺点的定位:1)胫骨近端:髌骨下缘约3cm,胫骨粗隆内侧2cm的胫骨平坦处。
2)胫骨远端:内踝最突出部位近端约3cm的骨平坦处。
3)肱骨近端:穿刺点位于肱骨大结节最突出的部分。
(如下图所示)二、穿刺针的选择1、不同型号的穿刺针:2、穿刺针的选择:在扣动扳机将穿刺针刺入骨髓腔前,5mm 的黑线标记一定要露出在皮肤外面;如5mm的黑线标记未露出皮肤,说明针的长度不够,应更换穿刺针型号或者重新选择穿刺点,以保证穿刺成功。
三、皮肤消毒原则:遵循中心静脉穿刺的消毒原则1.消毒剂: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碘伏或75%酒精。
2.消毒范围:穿刺点为中心,消毒半径≥15cm 。
骨髓腔输液技术团体标准
骨髓腔输液技术团体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骨髓腔输液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用于给予患者特殊情况下的输液治疗。
由于骨髓腔输液技术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为了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建立一份关于骨髓腔输液技术的团体标准,以规范该技术的操作步骤和实施要求,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一、概述骨髓腔输液技术是指通过骨髓腔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技术。
骨髓腔是人体骨髓中的空腔,是一种特殊的输液途径,通过该途径可以直接将药物输送到患者的血液里,达到治疗的效果。
骨髓腔输液技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一些需要药物快速起效的疾病,如急性感染、休克等。
二、团体标准内容1.技术要求骨髓腔输液技术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地操作该技术。
操作人员应了解该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掌握骨髓腔穿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熟练地操作输液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操作中的问题。
骨髓腔输液技术要求使用专门设计的输液设备,包括骨髓穿刺针、输液管路等。
这些设备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能够确保输液的安全和有效性。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
3.操作流程骨髓腔输液技术的操作应遵循一定的流程,包括准备工作、骨髓穿刺、输液操作、观察监测等步骤。
在进行骨髓腔输液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在骨髓穿刺和输液操作中应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4.质控要求骨髓腔输液技术的质量控制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团体标准应规定相关的质控要求,包括质量检测、操作记录、事故报告等内容。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质控要求,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安全措施骨髓腔输液技术是一项有一定风险的操作,需要注意相关的安全措施。
团体标准应明确安全措施的要求,包括操作中的感染预防、药物过敏反应处理、操作人员自身安全等。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措施,预防和及时处理相关的安全问题。
骨髓腔输液技术
危重病人治疗
对于无法通过常规静脉输液途径进 行治疗的危重病人,骨髓腔输液技 术可以提供有效的药物输注方式。
特殊药物输注
某些高渗、刺激性或腐蚀性的药物 可以通过骨髓腔输液技术输注,以 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
02
骨髓腔输液技术的操作流程
操作前的准备
01
02
03
评估患者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 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是否 适合进行骨髓腔输液。
并发症少
适用范围广
与传统的静脉输液相比,骨髓腔输液技术 引起的并发症较少,如静脉炎、渗漏等。
骨髓腔输液技术适用于各种需要快速输液 和药物治疗的场景,尤其适用于急救、手 术和重症监护等临床情况。
05
骨髓腔输液技术的培训与推广
培训的重要性
1 2
提高医疗人员技能水平
通过培训,医疗人员可以掌握骨髓腔输液技术的 操作技巧和理论知识,提高技能水平。
合作与交流
与其他医疗机构和专家进行合作与交 流,共同推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持续改进与完善
根据实践反馈和经验总结,不断改进 和完善骨髓腔输液技术的培训和推广 策略。
THANKS
感谢观看
。
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由于骨髓腔内压力较低,输液 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有助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 稳定。
避免血管损伤
对于血管条件差或难以建立静 脉通路的患者,骨髓腔输液技 术可以避免血管穿刺引起的损 伤。
适用于多种患者群体
骨髓腔输液技术适用于不同年 龄段和各类疾病的患者,尤其 适用于危重患者和急救场景。
了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手术成功。
患者C
03
因长期卧床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通过骨髓腔输液技术进
骨髓腔内注射技术
血液病治疗的创新方法
详细描述
骨髓腔内注射技术也被应用于血液病治疗中,如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通过直接向骨髓腔内注射相关药物或细 胞,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案例三:骨髓腔内注射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
总结词
再生医学领域的新突破
详细描述
骨髓腔内注射技术在再生医学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通过向骨髓腔内注射干细胞或生长因子等物 质,有助于促进骨骼、肌肉等组织的再生,为损伤修复和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历史与发展
历史
骨髓腔内注射技术最早可追溯到20 世纪初,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 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治疗手段。
发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骨髓腔内 注射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为更 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
应用领域
肿瘤治疗
骨髓腔内注射技术可用于实体肿 瘤和血液肿瘤的治疗,如恶性骨
肿瘤、白血病等。
感染性疾病
骨髓腔内注射技术
• 骨髓腔内注射技术概述 • 骨髓腔内注射技术的操作流程 • 骨髓腔内注射技术的注意事项 • 骨髓腔内注射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 骨髓腔内注射技术的案例分享
01
骨髓腔内注射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骨髓腔内注射技术是一种将药物 直接注入骨髓腔的治疗方法。
特点
该技术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全 身不良反应小等优点,适用于多 种疾病的治疗。
注射速度与剂量控制
注射过程中应控制好注射速度和剂量, 避免过快或过量注射导致的不良反应。
注射后的护理与观察
观察反应
注射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不 良反应,如疼痛、发热、出血等。
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 的护理措施,如止痛、降温、止
髓内注射
指征
美国心脏学会规定,静脉穿刺失败3次,或时间 超过90秒,即为建立骨髓通路指征。骨髓腔内注 射的优点是可以迅速安全地建立 输液通道,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骨髓穿刺操作简 单, 可在30秒内完成;解剖标志易于识别,穿刺成功 率高,被誉为“永不萎陷的静脉”。通常在1~2 小时内建立常规血管通路后,就停止骨髓腔输液, 以免增加感染的机会。留臵时间最多不能超过24 小时。
适应症
Fra bibliotek * 意识丧失 * 烧伤 * 脱水 * 麻痹 * 低血压 * 癫痫 * 服镇静剂过量 * 中心静脉插管的过渡
* 心律失常 * 心搏骤停 * 脑外伤 * 大量伤员 * 呼吸衰竭 * 休克 * 创伤
禁忌症
骨质疏松或骨发育不良、骨质硬化、菌血 症的患者,或者穿刺部位有蜂窝组织炎、 皮肤感染者禁使用骨髓内输液。肺血从右 到左分流的小儿可能存在脂肪栓塞风险, 也应谨慎使用此方法。骨折或多次骨髓穿 刺者可能会造成液体渗漏,严重者甚至出 现如筋膜室综合症、脂肪栓塞、感染等并 发症,因此,必须选取健侧穿刺。
骨髓腔内注射解剖基础
由于骨髓腔被骨性结构所包围,不像血管 腔那样会因为血容量不足而塌陷。骨髓血 窦中丰富的静脉血,通过髓静脉系统、营 养静脉与穿支静脉进入全身循环,可见液 体或药物注射入骨髓腔后也会很快被吸收。
骨髓腔内注射系统优势
1、在相同压力下,骨髓腔内通路的流速和静脉 通路的流速相同,几秒钟内药物即可到达中心循 环系统。 2、静脉可以输注的液体、药品和血液制品,均 能用于骨髓腔内输注。 3、有效、安全、多个穿刺点。 4、标准输液接口。 5、拔针方便,无需特殊工具。
骨髓腔内注射系统
定义
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2015-2016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1.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则①﹣⑤的相关内容是()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2.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3.某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季越野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剧烈运动的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致使血浆pH显著下降B.应该及时补偿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C.由于能量大量消耗需要进食较多蛋白质类食品D.当人体内环境pH失衡时,会出现酶促反应加快,细胞代谢紊乱4.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O~A段表示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B.动物细胞中,只有在B~D段含有两组中心体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D.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5.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6.如图是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方格内的物质名称最可能是丙酮酸,E表示的物质是酒精和能量B.其中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是d,产生[H]的阶段有a和cC.a、b过程释放的能量少,因为能量大多以热能散失D.表示有氧呼吸的途径是a、c、d,H2O是第二阶段产生的7.如图所示为某动物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一个周期,对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e的发育方向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图所示,另一种分化形成各种组织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C.细胞周期的长短会受温度的影响D.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细胞周期失控,癌细胞无限增殖8.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B.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细胞板C.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核膜内膜与内质网相连D.植物的体细胞不具备全能性9.人体的肌肉主要是有蛋白质构成的,但是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功能各不相同,这是由于()A.肌细胞形状不同B.在人体的分布部位不同C.控制它们运动的神经不同D.构成肌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10.细胞分化的实质是()A.基因组的改变 B.基因选择性表达C.原癌基因的突变D.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11.下列几类细胞分裂中,观察不到纺缍丝的有()A.细菌细胞和蛙的红细胞 B.骨髓细胞和肾细胞C.根尖生长点细胞D.精原细胞12.叶绿体内的DNA存在于()A.内膜上B.基质内C.外膜和内膜之间D.类囊体的薄膜上1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H]和A TP最多的阶段分别是()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B.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C.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D.第三阶段和第三阶段14.如图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试判定A、B分别为何种色素()A.类胡萝卜素、叶绿素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C.叶黄素、叶绿素D.叶绿素a、叶绿素b15.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A.B.C.D.16.将长势相同的三盆麦苗分别置于钟罩内如图,甲、乙两盆分别罩绿色、红色、透明膜,预计长势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丙>乙>甲D.丙>甲>乙17.绿色植物在暗室中不能()A.生长 B.呼吸 C.合成叶绿素D.吸收水分18.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19.有些植物在春天开花时,叶子尚未生长出来,开花时期植物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A.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B.春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肥料C.花瓣的光合作用D.上一年贮存在植物体中的营养物质20.在两个相同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B.在0~25min期间,CO2含量逐渐降低是有氧呼吸减弱的结果C.在0~25min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D.上表数据说明,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21.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练,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A.O2、CO2、乳酸B.乳酸、CO2、O2C.CO2、O2、乳酸D.CO2、乳酸、O 22.如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呼吸作用能产生CO2B.本实验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C.如果将C瓶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D.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作透光的玻璃罩仍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2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24.森林群落中,下层植物较上层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低,因为下层()A.光照强度较弱 B.CO2浓度较低C.湿度较高 D.温度较高25.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适宜条件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26.下列关于内环境各成分之间转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许多物质能渗出毛细血管壁成为组织液B.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的组成成分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27.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28.下面关于有丝分裂的重要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生新细胞,使生物体生长B.产生新细胞,替换死亡的细胞C.单细胞生物都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繁殖的D.对细胞的遗传有重要意义29.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照相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9℃C.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3mg/h30.如图为某绿色植物在25℃时光照强度与氧气释放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500lux下,此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B.在1000lux下,此植物每小时氧气的释放量为0mlC.在1500lux下,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度为5ml/hD.在4000lux下,此植物氧气的释放量为15ml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5分)3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物质代谢简图表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1)①是在上进行的,发生的能量变化是.(2)③、④、⑤表示过程.(3)上述①~⑤过程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是(写代号).(4)①产生的ATP去向是,其作用是;③、④、⑤中产生的ATP作用是.32.如图A、B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细胞周期及其分裂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A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2)图B中的时期相当于图A中的段,图B细胞中有染色体个、染色单体个和DNA分子个.(3)人的体细胞一般能连续分裂次,但癌细胞可以,所以容易形成肿瘤症状.(4)人的寿命主要是由细胞的(分裂次数,细胞寿命,两者共同)决定.33.如图所示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图甲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核内DNA数量变化曲线图乙,其中A、B、C、D、E为细胞代号.据图回答:(1)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切取根尖的长度为mm左右,以获取根尖的细胞.(2)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包括等四步.(3)根据细胞周期写出图甲中所示细胞在有丝分裂中的顺序:.(4)图甲中,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期,其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的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纺锤体清晰可见.(5)在图乙中,ab时间段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这个变化出现在图甲的细胞中(用代号表示).(6)图乙中bc时间段表示细胞分裂的.(7)请在图乙中相应位置上用实线画出染色体数量的变化曲线..34.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能力.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研究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利用以上装置完成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I.实验步骤:(1)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①甲、乙装置D中放入,乙装置作为②将装置甲、乙的广口瓶处理,放在等相同的环境中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中和(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①甲、乙装置D中放入,乙装置作为②将装置甲、乙放在、等相同的环境中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中和.330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那么(1)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g/h;(2)白天光照15h,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g.(不考虑昼夜温差影响)2015-2016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A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1.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则①﹣⑤的相关内容是()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液可分为两大部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60%.存在于细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中的成分与生活在其中的细胞成分也可以相互转化.【解答】解:因为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也可以相互转换,所以②是血浆、④是组织液、⑤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转化成血浆,所以③是淋巴;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所以①是细胞外液.所以图中①~⑤的名称依次是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液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图,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数字代表的液体的名称,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能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液内的反应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解答】解: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正确;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②错误;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③正确;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发生在组织液内,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④错误;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⑤错误;⑥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液体不是体液,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⑥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③④⑤⑥中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①③⑥.故选:D.【点评】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规律总结: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生化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凡是只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都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生化反应也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3.某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季越野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剧烈运动的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致使血浆pH显著下降B.应该及时补偿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C.由于能量大量消耗需要进食较多蛋白质类食品D.当人体内环境pH失衡时,会出现酶促反应加快,细胞代谢紊乱【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关于稳态的调节,根据选项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综合做出判断.大量出汗会丢失大量水分和无机盐,故应该及时补偿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解答】解:A、参加剧烈运动的人,体内产生的乳酸会和缓冲物质反应,pH值不会明显变化,A错误;B、大量出汗会丢失大量水分和无机盐,故应该及时补偿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B正确;C、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由于能量大量消耗需要进食较多糖类食品,C错误;D、人体内环境pH失衡时,酶的活性受影响,酶促反应降低,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血糖平衡调节,PH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等,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4.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O~A段表示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B.动物细胞中,只有在B~D段含有两组中心体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D.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分析题图:O~A段表示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B段表示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B~C段表示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E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建,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解答】解:A、O~A段表示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所以DNA含量加倍,A正确;B、中心体在间期进行了复制,所以A~D段细胞中都含有两组中心粒,B错误;C、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所以此时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0:1,D错误;D、B~C段表示分裂中,由于核膜、核仁在前期解体消失,中期细胞中没有核膜和核仁,而细菌细胞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核仁,所以细菌与B~C段细胞都没有核膜、核仁,C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过程,要求考生掌握有丝分裂过程特点,把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本题的难点是D选项,不仅要求考生掌握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还需要考生掌握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结合两者才能正确答题.5.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是特指多细胞动物中的两个概念,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在内环境中的物质有水、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血浆蛋白、激素等;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有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等.血红蛋白和呼吸酶位于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而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在细胞外液中,所以也不属于内环境.(3)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运输.(4)图中:①是淋巴、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解答】解: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淋巴)、②(血浆)、③(组织液)组成的,④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②血浆中含激素、乳酸、CO2等物质,血红蛋白属于④,存在于红细胞内,B错误;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组织液,再进入②血浆或者①淋巴,C错误;D、血浆中的氧进入经过红细胞运输,进入组织细胞消耗,途径是②→③→④,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化学成分、氧气的运输途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图象.6.如图是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方格内的物质名称最可能是丙酮酸,E表示的物质是酒精和能量B.其中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是d,产生[H]的阶段有a和cC.a、b过程释放的能量少,因为能量大多以热能散失D.表示有氧呼吸的途径是a、c、d,H2O是第二阶段产生的【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题考查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a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的阶段,c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d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b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a、c、d表示有氧呼吸过程,a、b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E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产物.【解答】解:A、E表示的物质是酒精和二氧化碳,能量不是物质,A错误;B、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氧气与还原氢结合形成水,即图中的d,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的阶段和丙酮酸与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都有还原氢产生,B正确;C、a、b过程是放的能量少,是因为有一部分能量没有被释放出来,存储在有机物中,C错误;D、H2O是第三阶段的产物,D错误.故选:B.【点评】对于细胞呼吸方式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不同细胞呼吸方式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所示为某动物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一个周期,对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e的发育方向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图所示,另一种分化形成各种组织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C.细胞周期的长短会受温度的影响D.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细胞周期失控,癌细胞无限增殖【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图示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中间期的时间最长,所以a是间期,根据→的方向,可知,b是前期,c是中期,d是后期,e是末期.【解答】解:A、细胞e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既可能保持分裂能力,也可能进行细胞分化,A正确;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c.d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B错误;C、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所以温度能影响细胞周期的长短,C正确;D、癌细胞的形成是由基因突变引起,所以若细胞发生突变,可能导致细胞周期失控,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周期,解题关键是能通过图示判断出细胞分裂的各时期.8.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B.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细胞板C.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核膜内膜与内质网相连D.植物的体细胞不具备全能性【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为:二分裂法;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这是由于该细胞具有该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全套遗传信息.【解答】解:A、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为二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A错误;B、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B正确;C、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核膜外膜与内质网相连,C错误;D、植物的体细胞具备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的发生范围,动植物细胞在分裂时的异同点以及细胞的全能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区分理解能力,要求考生明确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识记细胞板的形成时间,并明确内质网与其它生物膜结构上的联系.9.人体的肌肉主要是有蛋白质构成的,但是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功能各不相同,这是由于()A.肌细胞形状不同B.在人体的分布部位不同C.控制它们运动的神经不同D.构成肌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分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多种多样,使蛋白质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种多样.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不同的组织器官的结构不同,功能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形成的蛋白质结构不同的结果.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不大.10.细胞分化的实质是()A.基因组的改变 B.基因选择性表达C.原癌基因的突变D.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考点】细胞的分化.【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意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解答】解:A、细胞分化不会改变基因组,A错误;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C、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D、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亚显微结构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1.下列几类细胞分裂中,观察不到纺缍丝的有()A.细菌细胞和蛙的红细胞 B.骨髓细胞和肾细胞C.根尖生长点细胞D.精原细胞【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1、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无丝分裂过程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有纺锤丝的出现.2、原核细胞通过二分裂方式增殖.【解答】解:A、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因此不能观察到纺锤丝;蛙的红细胞进行的无丝分裂,不能观察到纺锤丝,A正确;B、骨髓细胞和肾细胞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可以观察到纺锤丝,B错误;。
经骨髓腔输液技术规范
经骨髓腔输液技术规范【名词定义】骨髓腔输液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紧急输液方法,是利用长骨骨髓腔中丰富的血管网将药物和液体经骨髓腔输入血液循环,能为心脏骤停、严重创伤、休克等循环衰竭的患者迅速建立用药、输液路径,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骨髓腔被称为“永不塌陷的静脉”,有许多高度分化的血管系统,能够快速吸收大量液体和药物,通过静脉窦,最终进入中央循环。
美国心脏协会(AHA)在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中再次强调:在不能成功建立静脉通路时,应尽早考虑建立骨髓腔输液通路。
【适应证】1.短时间内无法成功建立静脉通路但急需补液或者药物治疗的患者,如心脏骤停、严重创伤、休克、大面积烧伤、重度脱水、持续癫痫、灾难急救等。
2.在急救过程中,建立输液路径时应尽早考虑使用骨髓腔输液通路,成人外周静脉穿刺2次不成功建议立即建立骨髓腔内通路。
【禁忌证】1.穿刺目标骨骨折。
2.目标骨为假肢或安装人工关节。
3.穿刺部位感染。
4.穿刺部位缺少足够解剖标志。
5.目标骨48小时内接受过骨髓腔穿刺。
【目的】快速建立静脉通路,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制度与依据】美国《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提出病情危重需紧急抢救者,反复静脉穿刺3次失败者或90秒内未能穿刺成功者,应立即进行骨髓腔内输液。
此技术在国外应用广泛,已作为急救培训的一项常规内容。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急诊医学》中指出:经骨髓腔给药是复苏药物的给药途径之一。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急救护理学》(护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中指出:所有可通过静脉途径给药的复苏药物均可经骨髓腔途径使用,并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进行复苏、给药和获取实验室检查的血标本。
【准备】1.用物准备:胫骨骨髓腔穿刺输液包、输液液体、碘伏消毒棉签、输液器、洗手液、治疗单、输液卡。
2.环境准备:病室安静整洁,温度适宜,光线充足,适宜操作。
3.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4.患者准备:情况许可时,向患者或者家属告知穿刺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骨髓腔内注射课件
骨髓腔内注射课件一、综述说到骨髓腔内注射,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骨髓腔呢?简单来说骨髓腔就是骨头内部的空腔,当我们需要迅速给病人输送药物或液体时,医生就会选择这种方式。
想象一下这就像是在树干里注入水分,让树木快速吸收。
骨髓腔内注射也是这样,直接把药物注入骨髓腔,让身体快速吸收。
听起来有点神奇吧?但其实这在医学领域已经是一项成熟的技术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骨髓腔内注射的相关知识。
1. 介绍骨髓腔内注射的概念及其在临床中的重要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关于骨髓腔内注射,听起来好像很专业,但其实它的原理和应用并不复杂。
骨髓腔内注射,简单来说就是把药物或者液体直接注射到骨髓腔里。
我们知道骨髓是人体的造血工厂,里面充满了造血细胞和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
有了病痛医生有时候会选择从骨髓腔内注射药物来治疗,因为它能直接作用在病变的源头,药效更直接。
那么它在临床中的重要性是什么呢?首先对于某些紧急情况,比如休克或者严重感染,骨髓腔内注射可以快速地将药物送入血液循环系统,挽救生命。
再者对于一些需要迅速补充体液和营养的情况,比如长时间不能进食的病人或者需要大量补充电解质的患者,骨髓腔内注射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所以可以说,骨髓腔内注射是医生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
它直接、快速、有效,是许多疾病治疗的关键一环。
我们要了解它,掌握它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运用得当。
2. 课件制作的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亲爱的读者们,你们好啊!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关于制作《骨髓腔内注射课件》的目的和意义。
咱们都知道,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而骨髓腔内注射作为医疗技术的一部分,对于急救和某些疾病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技术,让医疗工作者更直观地掌握其操作技巧,我们决定制作这份课件。
二、骨髓腔内注射基础知识大家可能对骨髓腔内注射感到有些陌生,但其实它在医疗领域有着重要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骨髓腔内注射的基础知识。
骨髓腔内注射-SZZX
加长45 mm mark 5毫米标志
穿刺(以电动驱动器为例)
固定手足,垂直骨面进针!!! 如使用电动驱动器,保持平衡反 冲力即可,不需外加过多压 力!!!
穿刺示意图
STOP WHEN YOU FEEL THE POP 当有“砰砰”的感觉时停止穿刺
穿刺时注意观察5mm标记,到达后停止
• 不能长时间使用
• 最近发现少数特定药物,IO的中心静脉浓度与静 脉输液有较大差异,如:腺苷
• 对骨髓输液的误解 • 发展中国家的医护人员缺乏必要培训
骨髓输液的未来
• 很可能获得院前CPR的Ⅰ类推荐
• 经过改良的穿刺针将可安全用于更多部位 • 于军队救治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伤害患者的IO自 动注射装置亦正在研发过程之中 • 对特殊抢救药物经IO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将更多
• 拔除越早,并发症越少
注意事项——疼痛的发生与预防
骨髓腔穿刺输液的疼痛相当于大的外周静脉穿刺, 较常规浅表静脉更为明显,对于敏感人群,有必要 接受局部麻醉,可有效缓解剧痛
利多卡因的使用方法
• • • • • • • • 2 %利多卡因局麻用于较敏感患者 成人剂量20 – 40 mg 小儿剂量0.5 mg/kg 缓慢推注大于30秒,慢!慢!慢! 一分钟后见效 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剂量不得超过3mg/kg 注射完毕生理盐水冲管!!!
确定穿刺部位(肱骨)
喙突 肩峰
这个交替的定位方法保 证我们得到最准确的穿 刺点
在肩峰和喙突连线下两横指就是肱骨大结节,也就是 穿刺点,把它想象成一个“T”字形
确定穿刺部位(肱骨)
A
B
C
手臂位置
首选步骤
交替步骤
穿刺装置(手动)
手动穿刺装置的基本结构就是骨穿针,实际上,国内最早开展骨髓腔 内输液是采用7-9号骨穿针。普通骨穿针不易固定,尾端无通用接口, 暴露在体外部分过长,搬动中容易摆动,甚至导致穿刺针断裂
中国骨髓腔内输液通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骨髓腔内输液技术的优势
与外周静脉通路及中心静脉通路相比,骨髓腔内通路具有操作成功率高、耗时短、 易掌握的优势。Kurowski等[17]在人体模型中研究发现,骨髓腔内通路可迅速获得, 穿刺成功所需时间为2.0~4.2min,穿刺成功率为82%~92%。Lee等[16]在住院 患者中比较骨髓腔内通路与中心静脉通路的实用性,发现骨髓腔内通路首次穿刺的 成功率明显高于中心静脉通路(90.3%vs.37.5%,95%CI80~101vs.24~51, P<0.001),且穿刺所用的时间明显少于中心静脉通路(1.2min vs.10.7min,P <0.001)。一项在中国危重症患者中的随机对照研究[18]亦证实,建立骨髓腔内通 路所需时间明显少于中心静脉通路(74.9s vs.944.0s,P<0.01)。即使是无经 验的医务人员在经过培训及1h的实际训练后,最终操作成功率可达88%,第一次穿 刺平均时间为(78.1±20.6)s[19]。
03
骨髓腔内输液技术的原理
骨髓腔内输液技术的原理
人体骨髓腔由网状的海绵静脉窦状隙组成,在骨髓腔中有很多 高度分化的非塌陷的静脉网,包括垂直的(Haversian管)和 水平的(Volksmann管)血流,与血液循环相通。 当发生休克或因创伤而大量失血的情况下,患者的外周静脉通 常会发生塌陷,此时处于骨骼保护之中的骨髓腔内静脉网因其 特殊的骨质结构仍然能够保持非塌陷状态且同体循环保持连接。 在骨髓腔内的这些非塌陷性的微小静脉网络可以像海绵一样能 够快速吸收灌注到其周围的液体,通过骨内静脉窦将其快速转 运到体循环之中并加以吸收利用。见图1。
02
骨髓腔内输液技术的优势
骨髓腔内输液技术的优势
在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快速建立血管通路至关重要。对于心脏骤停患者, 需要通过血管通路给予肾上腺素、胺碘酮等药物;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需要 通过血管通路给予快速补液及血管活性药物等治疗。 临床可用的给药途径有外周静脉、中心静脉、气管插管内、骨髓腔内等。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是先尝试建立外周静脉通路,穿刺失败后,再选择建立中 心静脉输液通路。心脏骤停或者休克患者由于周围循环衰竭,外周静脉充盈欠 佳,往往会发生塌时,从而影响外周静脉穿刺成功率[9]及穿刺时间[9-13] 建立中心静脉输液技术要求较高,耗时较长[14-16],穿刺失败率一般为10 %~40%,尤其对于心脏骤停不间断心外按压的患者穿刺难度更大。 气管插管内给药只能使用部分药物,液体应用受限。类似的情况会导致最佳用 药时机丧失,甚至使抢救失败。
骨髓腔内注射PPT培训课件
消毒注射部位
对选定部位进行消毒,确保无 菌操作。
骨髓腔穿刺
在选定部位进行骨髓腔穿刺, 确保针头进入骨髓腔内。
拔针与压迫
注射完毕后缓慢拔出针头,并 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
注射后护理
01
02
03
观察患者反应
注射后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定期对穿刺部位进行清洁 消毒,保持干燥,避免感 染。
智能导航系统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 术,开发能够自动定位和 导航的注射系统,减少操 作难度和风险。
新型药物载体
探索新型的药物载体材料, 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 性,降低注射剂量和副作 用。
临床应用前景与挑战
扩大适应症范围
进一步研究和验证骨髓腔内注射 在更多疾病领域的应用效果,拓
展其临床应用范围。
提高安全性
注意事项
进行骨髓腔内注射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确保患者符合适应症;注射过 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注射后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 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02
骨髓腔内注射操作流程
注射前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患者体位和注射部位选择
了解患者病情、病史、过敏史等,评 估是否适合进行骨髓腔内注射。
并发症类型
其他可能的并发症包括注射部位神经损伤、骨坏死、过敏 反应等。
并发症原因
并发症的原因可能与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操作的技巧以 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
处理方法
根据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神经损伤可给予 营养神经药物治疗,骨坏死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过敏反应
需立即停止注射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骨髓炎治疗
骨髓炎概述
骨髓内输注技术
骨髓内输注技术骨髓内输注是目前欧美一些国家小儿急救的一项常规技术。
小儿急救时,常因中央静脉插管困难及静脉切开浪费时间,休克导致外周血管塌陷等原因而无法建立静脉通道,采用骨髓内输注法进行急救,安全、省时、高效。
因长骨有丰富的血管网,髓内静脉系统较为完善,髓腔由海绵状的静脉窦隙网组成,髓窦的血液经中央静脉管回流入全身循环。
若将髓腔视为坚硬的静脉通道,即使在严重休克时或心脏停搏时亦不塌陷。
当然,骨髓内输注技术并不能完全取代血管内输注,只不过为血管内输注技术一项有效的补充替代方法,仅局限于急救治疗中静脉通路建立失败而且适时建立通路可以明显改善预后的患者。
1.适应证和禁忌证心脏停搏、休克、广泛性烧伤、严重创伤以及危及生命的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可选择骨髓内输注技术。
患有骨硬化症、骨发育不良症、同侧肢体骨折的患者,不宜采用此技术,若穿刺部位出现蜂窝织炎,烧伤感染或皮肤严重撕脱则应另选它处。
2.操作方法(1)骨髓穿刺针的选择:骨髓内输注穿刺针采用骨髓穿刺针、15~18号伊利诺斯骨髓穿刺针或Sur-Fast(美国产)骨髓穿刺针。
18~20号骨髓穿刺针适用于18个月以下婴幼儿、稍大一些小儿可采用13~16号针。
(2)穿刺部位的选择:最常用的穿刺部位是股骨远端和胫骨远、近端,多数首选胫骨近端,因其有较宽的平面,软组织少,骨性标志明显,但6岁以上小儿或成人常因该部位厚硬,穿刺难而选择胫骨远端(内踝)。
胫骨近端为胫骨粗隆至胫骨内侧中点下方1~3cm,胫骨远端为胫骨内侧内踝与胫骨干交界处,股骨远端为外髁上方2~3cm。
(3)穿刺部位常规消毒,固定皮肤,将穿刺针旋转钻入骨内,穿过皮质后,有落空感,即进入了髓腔。
确定针入髓腔的方法为,接注射器抽吸有骨髓或缓慢注入2~3mL无菌盐水,若有明显阻力则表示针未穿过皮质或进入对侧皮质。
(4)针入髓腔后,先以肝素盐水冲洗针,以免堵塞,然后接输液装置。
(5)输注速度:液体从髓腔给药的速度应少于静脉给药。
骨髓腔内注射-szzx
CPR首先考虑的仍然是静脉通道,但是——
日本2005-2008年期间,急诊CPR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
CPR中静脉输液的局限性
• 救护车内对成年患者成功留置静脉导管大概需要 10-12分钟的时间,而且还有10-40%失败率
• 在进行儿科静脉留置导管操作时,有三分之一的 操作要超过5分钟,还有四分之一的操作要耗费超 过10分钟的时间,而且大概6%的操作会完全失败
肩峰
这个交替的定位方法保 证我们得到最准确的穿
刺点
在肩峰和喙突连线下两横指就是肱骨大结节,也就是 穿刺点,把它想象成一个“T”字形
确定穿刺部位(肱骨)
A
手臂位置
B
首选步骤
C
交替步骤
穿刺装置(手动)
手动穿刺装置的基本结构就是骨穿针,实际上,国内最早开展骨髓腔 内输液是采用7-9号骨穿针。普通骨穿针不易固定,尾端无通用接口, 暴露在体外部分过长,搬动中容易摆动,甚至导致穿刺针断裂
脉输液有较大差异,如:腺苷 • 对骨髓输液的误解 • 发展中国家的医护人员缺乏必要培训
骨髓输液的未来
• 很可能获得院前CPR的Ⅰ类推荐 • 经过改良的穿刺针将可安全用于更多部位 • 于军队救治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伤害患者的IO自
动注射装置亦正在研发过程之中 • 对特殊抢救药物经IO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将更多
骨髓腔输液的历史
•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IO输 注技术被战地医疗救治机 构广泛使用,并挽救了 4000余名身受重伤的士兵 性命,而在没有使用IO输 注技术之前,许多失血性 休克的士兵因不能建立静 脉输液循环而导致死亡, 因此,美国军方认为IO输 注技术是一种救治严重受 伤士兵的标准措施
骨髓腔输液的历史
确定穿刺部位(肱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raosseous,IO
新医一附院急诊科
--------古伟玲 严文伟
1.什么是骨髓腔内注射技术
• 一种可以快速建立骨髓腔内血管通路的技术。 它是通过电动驱动器或者手动驱动器,将带 有针芯的穿刺针钻入长骨骨髓腔内或胸骨髓 腔内,将针芯取出,接上连通器,再接上输 液装置,将液体源源不断的输入体内。
3.穿刺部位
1.胫骨:胫骨粗隆内侧一横指胫骨的平坦部 位 2.踝骨:内踝尖部上三横指 3.肱骨:肘保持生理性内收,手部掌心向内 放于脐部,由肱骨中段向上触摸,在肩的侧 部能触到一个突出,即肱骨大结界
4.适应症
* 意识丧失 * 心律失常 * 烧伤 * 心搏骤停 * 脱水 * 脑外伤 * 麻痹 * 大量伤员 * 低血压 * 呼吸衰竭 * 癫痫 * 休克 * 服镇静剂过量 * 创伤 * 中心静脉插管的过渡
4)通常在1~2h内建立常规血管通路,就停止骨髓输注,以免增加感染 的机会。留置时间最多不能超过24小时。骨髓腔内输液并发症少见,但 最常见的是液体渗漏皮下或骨膜下。 5)现在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应用于临床,美国为例,他们应用的范 围十分广泛,临床、急救、野外救援、军队、灾害后的救援。尤其适合 在急诊和发生灾害有大量伤员的时候。 6)鉴于做心肺复苏时很难插颈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而股静脉的风险非 常高,形成血 栓的机率是8.34%。因此,推荐的方法是先做IO,待病情 稳定后作锁骨下静脉留置,可减少并发症的可能性。
造血细胞网络和结缔组织构成的骨髓,主要包括红 骨髓和黄骨髓两种。其中,红骨髓主要位于长骨两 端的网 状骨松质中,内含高浓度的血细胞;而黄骨 髓主要位于成年长骨的中央腔隙中。在新生儿和儿 童骨骼中仅仅存在红骨髓,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部 分红骨髓会被脂肪组 织所替代而逐渐成为黄骨髓。 灌注到骨髓腔内的液体或药物,不管是通过红骨髓 还是黄骨髓都能够快速地抵达到体循环当中。
2.原理
在骨髓腔中有很多非萎缩的静脉网,在休克或因创 伤而大量失血的患者体内往往外周的静脉网会发生 塌陷或关闭,而此种情况下,处于骨骼保护之中的 骨髓腔 内静脉网因其特殊的骨质结构仍然能够同体 循环保持直接而又完整的连接。通过骨髓腔内的血 流量是相对恒定的。骨髓腔内的血管的压力约为 35/25mmHg,相当于身体平均动脉压的三分之一。 在骨髓腔内的这些密密麻麻非萎缩性的微小静脉网 络就像海绵一样能够快 速吸收灌注到其周围的液体, 并将其快速转运到体循环之中。
2.优点
1)这是一个专门为急诊医学量身定做的一个装置。主要功能是迅速安 全的建立输液通道,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2)近年骨髓通路给药日渐受到重视。骨髓腔内充满海绵状静脉窦,经 中央管滋养静脉等与血循环相通,因此输入骨髓腔内的药物、液体可迅 速进入全身循环。 3)1992年美国心脏学会规定,复苏时静脉穿刺3次失败或时间超过90 s, 即为建立骨髓通路指征。操作简单,可在30 s内完成;解剖标志易于识 别,穿刺成功率高,被誉为“永不萎陷的静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禁忌症
1.穿刺部位骨折(液体渗入皮下组织) 2.穿刺部位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使穿刺点缺 乏足够的组织学标志 3.穿刺区域有感染 4.穿刺区域在以前曾进行过重大的矫形手术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