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

一、我的家乡在‎哪里1、云南的位置‎【教学内容】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1页内容。

【教学目标】1、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会辨认、查找地图,知道家乡在‎祖国的地理‎位置。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认识云南省‎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在地‎图上查找云‎南省以及家‎乡的大致位‎置。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边欣赏歌曲‎,教师谈话:家乡在你的‎眼里又是怎‎样的呢?3、学生述说,板书课题。

二、看地图,找家乡1、认识祖国的‎地图大屏幕出示‎中国政区图‎,看看中国的‎形状像什么‎?2、看地图,找云南省的‎位置(1)让学生在中‎国政区图上‎将云南省找‎出来,涂上颜色。

(2)讨论:云南省在中‎国的什么位‎置,云南省的形‎状像什么?(3)让学生在云‎南省政区图‎上将省会昆‎明市找出来‎,涂上颜色。

3、找家乡的大‎致位置(1)教师介绍:石屏县在云‎南省的什么‎位置?(2)学生用“我的家乡在‎省县”来说话。

三、课堂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只有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努力建设家‎乡,家乡才能富‎裕,国家才能富‎强,爱祖国要从‎爱家乡、建设家乡做‎起。

2、省会昆明【教学内容】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2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昆明的美,以及它为什‎么叫春城。

2、了解昆明的‎一些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知道‎昆明为什么‎叫春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哪些城市‎的别称吗?春城是指哪‎座城市呢?为什么被称‎为春城?2、揭示课题3、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二、认识昆明1、听老师读课‎文第一段,说一说昆明‎为什么叫春‎城?2、学生听完课‎文第一段回‎答。

因为昆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所以我们称‎它为春城。

3、教师补充介‎绍昆明。

(1)昆明地处低‎纬度高原,天气常如二‎、三月、花开不断四‎时春,人称“春城”,是云南省的‎首府,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中‎部,云南省东部‎,滇池盆地北‎部,三面环山……(2)昆明四季温‎暖如春,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最冷时月平‎均气温7.5℃。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3页精选文档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3页精选文档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我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地图一些基本知识,能正确辨认地图上方向,知道家乡地理位置、所属行政区,培养学生看地图能力。

2.学会看地图,能简单地说一说贵州省地理位置,能在地图上找到贵州省、黔东南、天柱县。

3.通过对地图认识,知道家乡是祖国一部分,增强学生对家乡感性认识,萌发学生对家乡热爱之情。

4.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中相关条例,知道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义务,增强学生对“热爱家乡,保护家乡,从小事做起”认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正确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一部分。

难点:探寻家乡地理位置,培养初看地图能力。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贵州省地图、课件、图片。

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爱听歌曲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听歌曲:《黔东南七月》,请大家认真地听一听,仔细地想一想:歌中所唱是什么地方?2.听歌曲,同学之间交流感受。

3.教师小结:黔东南是生我养我地方,是我们家乡。

今天我们要了解、认识我们自己家乡。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家乡在哪里吗?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我们家乡是贵州黔东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图乐园,到那儿去找找“我家乡在哪里”。

(板书课题)二、认识地图,找到家乡听导言:想知道黔东南在哪儿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地图乐园去看看吧!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同学们观察地图,教师提问:你从地图上看到了什么?教师讲解:祖国版图形状犹如一只傲然挺立雄鸡,雄赳赳气昂昂地屹立在世界东方。

我国有34个行政区,其中有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3个省。

2.寻找家乡。

同学们,我们祖国有23个省,我们家乡在哪个省呢?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吗?它在祖国什么位置?请学生找找贵州省在哪,并请一名学生上来指一指,说一说他是怎么找。

3.找邻居。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教学目标:通过搜集资料,从多角度了解家乡的风景、美食、特产等家乡特色。

从当小导游、介绍照片等各项实践活动中体会家乡的可爱,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尝试从各种途径搜集家乡的资料,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难点:采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课前准备:学生了解家乡的风景、美食、特产,旅游照片;教师制作课件,富丹食品、准备导游旗。

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揭示课题1.舟山地理位置小朋友,我们的家乡是(舟山)?是的,舟山,那可是中国第一大群岛,由1300多个岛屿组成,这些大大小小的岛屿像一颗颗明珠撒落在(出示地图)我国东南沿海,浙江东北部。

舟山分为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嵊泗县,我们住在(普陀区),普陀区的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小朋友,如果让你来夸夸家乡,你会夸家乡的什么呢?(指名回答,主要从风景、美食两方面说)2.揭示课题听了小朋友的夸赞,外地的游客都迫不及待地要来咱们舟山了。

今年暑假,老师的一些朋友要来舟山旅游,听说咱们沈小的小朋友热情大方,我们来做个热情的小主人,来招待他们好吗?(好)那好,让我们一起热情地对游客们说:(出示课题)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

去年,国务院批准咱们舟山成立新区,很多外国人也来舟山旅游呢,作为小主人,学好英语也非常重要,你能说一句英语来欢迎他们吗?不会的话老师来教你们:wellcome to zhoushan!意思就是:欢迎你们来到舟山!二、游在舟山1.看旅游照片来到舟山,游客们首先当然是要欣赏美景了,刚才小朋友夸家乡的时候,提到了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岛。

老师告诉你们,在我们普陀,最有特色的就是这三个地方了,他们被称为“海天佛国”普陀山、“沙雕故乡”朱家尖、金庸笔下桃花岛。

这三个地方在地图上形成一个三角形,被称为“旅游金三角”,这么好的地方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去过,因为你们的相片已经告诉老师啦,不信,你看(幻灯:学生旅游照,看到自己的照片向大家挥挥手)2.准备介绍游客们看了这么多的照片,心里痒痒的,他们问老师:“这是哪儿呀?这么美!我们也想去!”小朋友,咱们把这些美景介绍给他们吧!当然舟山的美景可不止这些,这儿还有呢(图)你可以介绍出现过的图片,也可以介绍这里没有出现的舟山美景。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未来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P3—P6。

【教材分析】《我的家乡在哪里》包括“家乡的名字”、“在地图上找家乡”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小记者夏令营”的情景,来自不同地区的小记者介绍自己的家乡,引出我们的家乡在哪里,以及家乡的来历,激发学生关注家乡、了解家乡的热情。

第二部分“在地图上找家乡”,学生通过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过程,掌握相关的地图知识,认识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于家乡的认识只停留在表层,对家乡的概念不太清楚,因此教师课前要渗透什么是家乡,并让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学生在数学中已经初步接触到了地图上的方向,在语文课上也已学习了我国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歌,对省级行政区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对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要在课上采用一些活泼的游戏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认识地图,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兴趣。

【教学理念】《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学生、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了解家乡,激发他们对家乡学习的兴趣;在交流、参与中感悟家乡,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地图的认识,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增强对家乡的感性认识,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方法与过程:通过观察法,谈话法,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开展教学。

【教学重点】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新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新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新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1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家乡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亲近感和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愿望。

2.能力: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3.知识: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初步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家乡与其他地区在地形上的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点】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其他地区的地形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中国地图、本省或市地图、磁铁、刻度尺、彩笔、毛线。

2.学生准备:彩笔、纸张等相关学具。

【教学过程】【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活动一:看地图找家乡播放动画:看地图找家乡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研讨:我们家乡的名称是什么?家乡在祖国的哪个位置?家乡周围有哪些邻居?在地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能正确运用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获取家乡的有关信息。

(板书:看地图找家乡)交流通过询问父母、上网查询、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等途径了解家乡的面积、人口等情况。

(二)活动二:从我的家乡到你的家乡、他的家乡1.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地区的小朋友,然后让大家在地图上找找这些小朋友家乡的位置,用磁铁或彩色笔标记出来。

2.让学生在中国政区图上把自己的家乡和另一个同学的家乡标示出来,并连接起来,2.让学生试着画一画家乡地图的轮廓,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也可以让学生说说为第1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目标: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的位置,以及相邻省份县市区。

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走进家乡,了解家乡,表达爱乡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

2.学生能够用适当的形容词和句式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

3.学生能够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描述家乡的传统文化和特色。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材料进行简单的对话交流。

教学准备:1.地图、图片、PPT等教具2.学生课前准备的家乡介绍材料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并介绍一幅地图,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地方是哪里。

2.学生进行回答,如果没有人知道,教师给予提示。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家乡名字并进行介绍。

Step 2:听力训练(20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以地理位置为主题的对话,让学生听后回答问题。

2.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并以小组形式完成问题回答。

3.教师进行讲解和操练,帮助学生正确回答问题。

Step 3:口语表达(30分钟)1.学生准备自己的家乡介绍材料,并在小组内进行排练。

2.学生进行自我介绍,介绍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特色。

3.学生听众提问,回答问题。

Step 4:阅读训练(3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篇关于家乡自然风光的文章,并让学生找出关键词。

2.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根据关键词复述文章。

3.学生进行文章的个别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细节。

Step 5:书面表达(30分钟)1.学生根据上一步的阅读文章,准备一段关于家乡自然风光的描写。

2.学生进行半开放式的书面表达,写一段自己的家乡描写。

3.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修改和改进。

Step 6:巩固拓展(20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提供关键词。

2.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根据关键词编写关于家乡传统文化的短文。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提供反馈。

Step 7:总结反思(10分钟)1.教师提问学生在本堂课上学到了什么。

2.学生进行回答,并对本课进行总结。

3.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扩展活动:1.学生互相交换家乡介绍材料,进行对话练习。

2.学生自己查找家乡的历史资料,并进行简单介绍。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活动二看看、数数、说说、分分、辨辨(教师要求学生把课前分发的“湖北省政区图”摆在课桌上)师:大家看一看,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地图。

全图被划分成了很多个小块,请大家仔细数一数有多少块。

师:每一小块代表什么?生5:我不同意。

每一小块中,既有城市,也有乡村。

地图上写出来的是这个地方中心城市的名称,好多的街道、社区、乡镇都不可能写上去。

师:说得真好。

请同学们驰骋自己的想象吧,你们从家乡这一块一块地方中,知道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生6:我知道武汉有一座长江大桥,有黄鹤楼。

生7:师:生9:我从电视上知道随州这个地方出土了编钟,至今还能演奏动人的乐曲。

生10:我的爸爸是司机,我随爸爸到师:是呀,生11:我闭着眼睛就能想到,宜昌这里筑起了世界第一的三峡大坝。

因为我参观过,大坝仿佛就刻在我心里,大坝真是雄伟壮观啊!师:说得好,生12:图上的每一块地方,大小形状都不相同,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

师:咦,真有相同的地方?老师还没看出来呢。

生12:我发现相同处就是每一块都属湖北省,每一块都是我们家乡湖北的一部分。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师:你这个发现真了不起!同学们的掌声表示了对你的赞赏。

师:湖北省共有17个地方。

请同学们读图,同桌之间说说这些地方的名称。

(学生相互指图说地名)师:请大家分一分,湖北省的各个地方有几种类型。

生13:我发现有一个地方很特别,上面画了五角星,这个地方叫武汉市。

师:我佩服你的眼力,很善于抓住关键。

老师想请教同学们,武汉有什么特别呢?生14:武汉是大城市。

生15:武汉地跨长江两岸。

生16:武汉是省会城市,所以才画五角星。

生17:武汉是湖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我家邻居有几个大哥哥大姐姐都在武汉上大学。

师:我赞同大家的看法。

武汉是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生18:我发现了,有的地方是省直辖,如潜江就是。

师:一共有几个?生18:有3个:潜江、天门、仙桃。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生19:她只说对了一部分,我还补充一个,神农架林区。

人教版-政治-四年级下册--1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案

人教版-政治-四年级下册--1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案

1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在地图上查找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3.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小学生来说,大部分孩子对家乡的概念还是很清楚地,但是他们接触地图的机会比较少,对地图知道的不多,对各省的省会和简称更是知之甚少。

教学时,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兴趣,教会学生从地图中发现奥秘。

重点难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游戏导入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有一片土地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是什么地方?生,家乡。

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可以这样说:我的家乡在()省()市做游戏,游戏规则:师说:1234567,你的家乡在哪里?(拍手)被点名的生说:1234567,我的家乡在(),其他学生说:在(),在()【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学生状态不集中,通过有节奏的拍手开火车游戏让学生的思维进入上课状态。

同时,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家乡的认识。

】活动2【讲授】看地图,找家乡1.师:在幅员辽阔的祖国地图上,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2.赶紧在地图上找找自己的家乡吧,如果找到了请你用水彩笔把家乡的轮廓在地图上描出来。

3.为了表达说清楚家乡在祖国的哪个位置,我们需要学习一下,祖国的行政分布。

(课件显示地图)根据祖国东西差异,可以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中部地区主要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4.谁愿意到地图前来摆放出家乡的位置?学生拿着家乡拼图模块到讲台前摆出家乡在祖国地图上的位置。

【设计意图: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动手勾画初步加深印象,然后在通过上台摆放拼图模块再次巩固记忆。

辽海版道德与法治三下1.1.1《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4

辽海版道德与法治三下1.1.1《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4

辽海版道德与法治三下1.1.1《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我的家乡在哪里》是辽海版道德与法治三下1.1.1的课程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地图、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色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对家乡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地理知识。

但部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了解。

此外,学生对于保护家乡的意识较为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地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观察能力。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色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家乡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具:准备教材、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计算机及投影设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方便学生观看。

3.课堂作业: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家乡的图片、歌曲等素材,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河北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设计《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

河北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设计《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

河北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设计《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并能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家乡的了解和表达,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我的家乡在这里》三、教学重点1.学生能准确地描述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2.学生能生动地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难点学生能使用适当的词语和句子来描述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五、教学准备1.课件和教学PPT。

2.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描绘家乡地理位置的图片或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自己家乡的了解。

2. 呈现新知(10分钟)通过课件或PPT向学生呈现新知识:家乡的地理位置。

教师可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在哪个地方,并介绍一些家乡的特点。

3. 激发学生兴趣(15分钟)让学生自由交流,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和经历。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表达,例如:•你家乡有什么特别的风景?•你最喜欢家乡的哪个地方?•你认为家乡最美丽的地方是什么?4. 巩固学习(30分钟)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教师可以使用分组活动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展示并讲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每个小组可以准备一个简短的演讲或展示,包括家乡的地理位置、特点和学生对家乡的感受。

5. 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布置相应的作业。

作业可以是让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自己的家乡特点,或者画一幅描绘家乡的简笔画等。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到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学生积极参与,兴趣高涨。

然而,时间管理仍然是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掌握进度,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教学进度。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目标:1.通过对地图的理解,知道自己家乡是祖国的一局部,增强对家乡的感性理解,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清楚家乡的地理位置,对家乡在祖国的位置有初步的理解;理解省级行政区,从中拓宽对家乡以及其他省级行政区的理解。

3.培养识看地图的水平,准确辨认地图上的方向,理解简单图例。

从学习实践中理解地图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1.培养识看地图的水平,准确辨认地图上的方向,理解简单图例。

2.对家乡在祖国的位置有初步的理解;理解省级行政区,从中拓宽对家乡以及其他省级行政区的理解。

教学难点:1.培养识看地图的水平,准确辨认地图上的方向,理解简单图例。

2.对家乡在祖国的位置有初步的理解;理解省级行政区,从中拓宽对家乡以及其他省级行政区的理解。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校地域的平面示意图3.江苏省行政区划图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地图的理解,知道自己家乡是祖国的一局部,增强对家乡的感性理解,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清楚家乡的地理位置,对家乡在祖国的位置有初步的理解。

3.培养识看地图的水平,准确辨认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重点:培养识看地图的水平,准确辨认地图上的方向,对家乡在祖国的位置有初步的理解。

教学难点:培养识看地图的水平,准确辨认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校地域的平面示意图3.江苏省行政区划图教学过程:(一)、从身边熟知的环境入手,初识地图,引发课题。

1.同学们,我们的学校环境优美整洁,学校附近还有很多高大漂亮的建筑,谁能来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邻居?它们各在学校的什么方位呢?[从身边熟知的环境入手,引发方位的概念]2.有很多的老师、同学都想到我们学校来参观,可他们不理解路,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自己找来吗?总结出通过地图找到目的地的方法。

(出示学校地域的平面图)3.介绍地图上的方向知识。

通常地图上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向。

教给口决,齐说。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教案:我的家乡在这里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自己的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色景点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写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2. 地图、图片或视频资料等有关家乡的素材3. 学生需要准备纸和铅笔三、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用地图展示学生所在的城市,并问学生是否了解自己的家乡。

2.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创设一个“我的家乡”展览,每个小组准备展示自己家乡的图片资料或者小品等。

【呈现】1.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者短视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或者视频中的场景,并引导他们讨论这些地方在哪里,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特色。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如地势、气候、生态环境等。

3. 学生看完展示资料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写一篇小短文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色景点等。

【练习】1. 学生将自己编写的短文交给同伴,同伴在阅读过后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修改,并将优秀的作品组织起来,进行分享。

2. 教师组织一次“我的家乡作文比赛”,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由同学们评选出最佳作品。

【总结】1.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集体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顾学生对家乡的描述,并帮助学生总结外语写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用外语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作文,并鼓励他们在作文中运用学过的修辞手法和形容词。

四、板书设计【我的家乡】-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特色景点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并描述自己的家乡。

学生通过课堂活动的互动,积极参与到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培养了他们观察、描述和写作的能力。

在练习环节,学生互相交流、修改作品,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教师还通过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辽海版道德与法治三下1.1.1《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5

辽海版道德与法治三下1.1.1《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5

辽海版道德与法治三下1.1.1《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我的家乡在哪里》是辽海版道德与法治三下1.1.1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的地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材通过简单的地图、图片、文字等介绍学生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文化等特色,让学生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学会关爱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家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于关爱家乡、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认识还处于初步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激发学生关爱家乡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文化等特色。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家乡的情感。

3.提高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展示成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家乡地理位置、气候、文化等特色的深入理解。

2.培养学生关爱家乡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地图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家乡。

2.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搜集家乡的资料,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家乡的特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家乡特色的手工制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的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

2.准备相关的手工材料。

3.准备课堂用的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家乡的景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呈现(10分钟)展示家乡的地图,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

通过图片、文字等方式,介绍家乡的气候、文化等特色。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搜集家乡的资料,可以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文化等方面。

每组选择其中一部分内容进行整理,制作成PPT或手抄报。

4.巩固(5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对展示的内容进行评价,提出问题。

辽海版道德与法治三下1.1.1《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6

辽海版道德与法治三下1.1.1《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6

辽海版道德与法治三下1.1.1《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我的家乡在哪里》是辽海版道德与法治三下1.1.1教材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爱乡之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认识。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较强,但可能缺乏表达和描述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家乡,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描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基本信息。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描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基本信息。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认识家乡。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和分享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2.案例:收集一些关于家乡的典型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准备一些关于家乡的小组合作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和分享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的家乡在哪里?家乡有哪些美丽的景色?2.呈现(10分钟)呈现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基本信息,让学生对家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根据呈现的信息,讨论并完成关于家乡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下教科书第60—62页内容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对地图的认识,知道自己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对家乡有感性的认识,萌发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2、知识目标:以地图为工具认识家乡的空间位置;对家乡在祖国的位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认识省级行政区。

3、过程、方法与能力:通过对家乡位置的了解,从中拓宽对家乡以及其他省级行政区的认识,能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认识地图,了解自己的家乡所在的省份,了解省级行政区。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今天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茉莉花》视频)2、孩子们,从你们专注的神情中,老师知道你们已经陶醉在了这优美动人的旋律中。

知道吗?这些年来,《茉莉花》已唱遍全国,响彻全球。

这是近年来中国在国际或涉外场合中演出做多、形式最丰富、发行量最大的乐曲。

猜猜看,这么红、这么火的歌曲是哪儿的歌曲吗?(生:江苏。

)《茉莉花》是我们江苏民歌。

作为江苏人,我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二、认识地图:1、那江苏在中国的什么位置呢?(生无人作答)我们必须要认识地图。

(出示地图)小结: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地图能告诉我们不同的知识。

小小地图可是会说话的吆。

2、那如何看地图呢?①首先要了解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是如何规定的。

请全体起立,和我一起做地图方向操:站在地图前,面对地图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出示地图,师指,生说相应方向)②地图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来画的,看,这是地图的比例尺(课件),在这副地图中,比例尺是1:300000,也就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厘米?③要看懂地图,大家还要了解地图上的图例(课件),地图上常用不同的图例来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在这副图中,用五角星表示什么?④刚才,我其实告诉了大家,看地图要关注方向、比例尺、图例。

记住了吗?三、了解家乡:1、现在能在这幅中国地图上找出江苏省吗?2、找出位置(1)这是一幅中国地图A谁能上台指一指江苏在哪里?江苏位于祖国的哪个方位?(板书)B请同学们打开书到P60,在中国行政区地图中找一找江苏。

我的家乡在新疆(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教科版

我的家乡在新疆(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教科版

我的家乡在新疆(教学设计)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适用于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本设计的课程主题为“我的家乡在新疆”,与学生家乡居住地不同的老师将其个人经验转化为一堂令人激动人心的地理、文化学习课程。

这门课程将完成以下目标:•让学生了解新疆的地理位置及其与中国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新疆的气候、人文、历史背景及其多民族文化;•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异同;•培养学生保护祖国多民族文化的意识;•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新疆的地理位置及其与中国的关系;•了解新疆的气候、人文、历史背景及其多民族文化;•了解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与异同;能力目标•通过图表数据了解地理位置和气候;•能够从讲解中理解新疆文化信息;•能够通过活动了解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与异同;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国、爱民族的感情;•培养学生自信、自尊的精神。

教学内容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1学时导入,分析课程目标演讲、引导、讨论2-3学时新疆概况演示、视频、图片4学时新疆各民族介绍讲解5学时民族特色食品制作学生实际操作6学时国家支持新疆政策及民族团结讨论教学方法1. 演示法在第二、三学时,老师要为学生展示新疆的概况,可以使用图片、地图、气象数据和视频等多种资源。

演示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讲解,引导学生感受新疆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 讲解法在第四学时,老师要对新疆各民族进行讲解,例如,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等等。

在讲解下,学生可以了解他们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3. 实践操作在第五学时,老师安排学生学习民族特色食品,如拉面、手抓饭、大盘鸡等,学生可以实际操作,熟悉实用技能的同时,了解新疆的特色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

4. 讨论法在第六学时,老师可以通过讨论来引领学生了解“国家支持新疆政策”以及“民族团结”等政策与理念。

通过自由讨论,学生可以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了解新疆的地理位置及其与中国的关系;•了解新疆的气候、人文、历史背景及其多民族文化;•了解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与异同;•理解国家支持新疆政策及民族团结;•学生制作的特色食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家乡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亲近感和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愿望。

能力: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知识: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初步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家乡与其他地区在地形上的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来看,孩子生活的地方相对偏僻,农村孩子进城、出远门旅游的机会相对较少,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愿意从地图中看家乡。

学生在三年级学习过简单的平面图知识,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地图学习从更多的视角来认识家乡。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四年级学生尽管对自己生活区域的地形特点的认识是感性的,但他们对整个家乡的地形地貌缺乏概念性的了解,也少有机会去认识其他地区不同的地形,缺乏对不同地形特征的了解与比较。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

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其他地区的地形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要突破重难点,教师应从最基本的看图常识入手,建立学生的方向意识,认清基本的图例和不同颜色在地图上所代表的含义,教会学生比例尺和实际距离的换算,切实帮助学生学会识图。

在地图学习中可以先由老师引导看过渡到同学合作看,再过渡到自己独立看图,循序渐进,突破难点。

有的孩子的家乡的地理位置偏僻难寻,可以将寻找范围扩大到家乡所在的县、市、省一级。

对于学生来源广泛的班级,可充分发动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用各种形式介绍自己家乡的地理、历史、人文等,既可以拓宽学生们的视野,也能够让学生们在比较家乡间异同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其他地区的地形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
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中国地图、本省或市地图、磁铁、刻度尺、彩笔、毛线。

学生准备:彩笔、纸张等相关学具。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看地图找家乡”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家乡的自然环境”的教材内容。

第3课时完成话题“我的老家”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看地图找家乡
[播放动画:看地图找家乡]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研讨:我们家乡的名称是什么?家乡在祖国的哪个位置?家乡周围有哪些邻居?在地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能正确运用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获取家乡的有关信息。

(板书:看地图找家乡)交流通过询问父母、上网查询、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等途径了解家乡的面积、人口等情况。

【设计意图: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活动二从我的家乡到你的家乡、他的家乡
1.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地区的小朋友,然后让大家在地图上找找这些小朋友家乡的位置,用磁铁或彩色笔标记出来。

2.让学生在中国政区图上把自己的家乡和另一个同学的家乡标示出来,并连接起来,根据比例尺测量一下它们的实际距离。

也可以多测几处,借此增进不同家乡的孩子之间的了解。

小结:看地图时,可别忘了先看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

确定方向才能确定地图上某一地点的方位;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图上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了解图例才能读懂地图上表示的内容。

【设计意图:进一步增进对家乡的了解。


活动三画家乡
1.出示家乡的地图,让学生认识和熟悉家乡地图的轮廓,知道家乡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

2.让学生试着画一画家乡地图的轮廓,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也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使用这个颜色,从而将家乡和自己的情感、态度结合起来,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感觉。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家乡的地图像什么,从而加深对家乡的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画一画活动,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感觉。


活动四地图知识小游戏
1.猜谜语:课前准备5~10个谜语。

(如:两个胖子,打一省会——合肥;夏天穿棉袄,打一省会——武汉)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2.猜车牌:教师事先准备若干纸质机动车牌(如:晋A30215、川D50314)。

设问:假如你们是一个交警,你所管辖的地段发生了交通事故,首先你应该知道肇事车是什么地方的车?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游戏,使学生轻松掌握家乡的简称。


板书设计
看地图找家乡
地图三要素:方向、图例、比例尺
第2课时
活动一认识家乡的地形
[播放动画:我国主要的地形]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研讨:在中国地形图上找找五种地形,并结合中国政区图了解他们的大概位置。

进一步了解这些地形和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重点说说自己家乡的地形特征。

(板书:家乡的自然环境五种地形: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山地)
【设计意图:初步知道和了解祖国的五种主要地形及其基本特征,并进而考察自己家乡的地形特点及其对当地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初步以地理的角度和观点了解家乡。


活动二尝试做一个家乡地形模型
1.教师预先出示一张家乡地形图。

先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图的颜色,初步使学生明白家乡地形的特点。

2.学生先画一张空白的家乡轮廓图,然后根据教师的讲解,利用橡皮泥的不同颜色及可塑性,在空白的家乡轮廓图上捏出有起伏、有颜色区分的地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地形的多样性,知道每个家乡的地形都有自己的特点。


板书设计
家乡的自然环境
五种地形: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山地
第3课时
活动一找老家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图文,根据课前调查交流研讨:介绍自己户口本上写的祖
籍,通过比较居住地和父辈的出生地是否一致,理解“老家”的含义。

然后,在
中国地图上找一找自己老家的位置,说一说为什么称那里为“老家”。

交流自己
是否回过老家,介绍一下回老家的路线和乘坐的交通工具。

家乡还有哪些亲人,
那里是什么样子的,回去前会做哪些准备,回去后要注意哪些礼仪等。

(板书:
我的老家)
【设计意图:了解自己的祖籍,懂得老家指的是自己祖辈出生和长期生活的地方,了解老家的地理位置和一些基本情况,并在实际生活中理解“老家”这个家乡。


活动二小采访
1.如果班上有来自外地的同学,可以特别请他们为同学们讲讲自己的家乡。

2.老家还有亲人的学生,教师可鼓励他们课前用书信或电话的形式,向老家的亲人进行一次采访,并表达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惦念之情。

家中有爷爷奶奶等老人的,也可以听老人讲讲老家的故事,并了解一下老人远离老家的感受。

3.整理好自己的采访记录,课堂上将自己认为最感人的地方和同学们交流,使同学们在情感上获得共鸣。

4.最后,大家可在班内做一期题为“我的老家”的墙报,每个人都可以运用所学的地图知识,为自己的老家画一张地图,再配一些图片和文字,制成一篇图文并茂的小文章,贴在墙报上。

5.全班有感情地朗读教材中的古诗《回乡偶书》,引导孩子体会那种故土难离的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采访活动进一步加深对老家的认识和感情。


板书设计
我的老家
(学生交流自己老家的风土人情时搜集的有关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