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审驴 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包公审驴》教案
《包公审驴》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包公审驴》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包公审驴》教案请关注北师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栏目。
《包公审驴》教案【一】一、导入新课1.擦掉“福尔摩斯(柯南)”、“马”。
今天,我们要讲的小故事,就是和“包公”、和“驴”有关。
2.那“包公”和“驴”又有什么联系呢?(先写“申”,一起案件里都有申诉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原告”,当然也要有“被告”了。
在一间屋子里,也就是过去的衙门里,解决原告和被告的纠纷,也就是“审案”了。
把字补充完整。
)3.读着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感觉?(奇怪、有趣,包公为什么要审驴呢……)那好,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小故事。
二、初读概括1.在预习中有没有遇到影响大家阅读的字?可以互相提醒一下。
2.那我们就一起读读这个故事,看到底讲了个什么事。
(师生读)3.谁来说说讲了个什么事?(学生概括,师指导)4.看来“驴”在这个故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再精练一些,能不能给经过加一个小标题。
(调换驴〈如果说“丢驴”就加以引导〉——告驴——审驴——找到驴)5.质疑: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你觉得奇怪,或者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说一说!(随机板书)三、细读探究(一)引导略读“调换驴“部分1.在学习上即使有一点疑惑,咱们也千万不能放过,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好吗?刚才,为什么说“丢驴”不准确呢?2.既然没丢,好坏还有一头驴,干嘛要去“告驴”呢?(两头驴相差太大、唯一的财产)⑴差别有多大?(学生读书比较)⑵差别再大不就是一头驴嘛,万一告到公堂又找不到那多丢人呀?(理解“唯一“的财产)3.顺势引导、朗读:难怪王五会有那样的反映……谁想读读王五的表现?想想王五当时的心情!什么心情?再读。
小结:原本荒唐的事,细细分析起来,有时倒也顺理成章。
就这样,一桩不大不小的案子摆在了包大人面前。
(二)学习“审驴“部分1. 刚才,大家对“审驴”的部分也颇感兴趣,有的还有疑惑。
咱们像小侦探一样也仔细分析分析好不好?提出要求:包大人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你不懂的问题,发现了先自己想想能不能解决,能解决的话一会儿可以考考组里的同学;不明白也不要紧,小组里其他同学思考完之后大家可以一起讨论,看看集思广义能不能解决。
小学五年级语文《包公审驴》教材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包公审驴》教材教案《包公审驴》讲述了刘五用以养家糊口的、漂亮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审”驴,捉住了小偷。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包公审驴》教材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包公审驴》教材教案一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智谋》中的一篇主题课文。
本文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即刘五用以养家糊口的、漂亮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审”驴,捉住了小偷。
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换驴——审驴——找到驴”三个部分。
而包公审驴部分是本文的重点。
在包公审驴的过程中,包公巧用计谋,对于疑难案件从容应对,凸显了包公的足智多谋。
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安慰,让自己逃脱罪责。
但这样的计谋最终证明是害人害己,是要不行的。
二、学情分析包青天,是我国艺术舞台上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形象,他黑脸如木炭,一身正气,孩子们在影视作品中对他有所知晓。
本课基于孩子们对包公的这一点认识,通过神奇的“审驴”案使孩子们加深对包公的了解,并从中受到教育。
三、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正是依据此理念,通过三次阅读让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
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熟知故事大概意思。
从而体会包公断案出神入化,足智多谋。
四、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惊慌失措”、“懊恼”、“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2.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通过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五、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包公审驴(第一课时)
三、用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由于他的悉心照料,无论谁见到这头驴,都夸奖一番:“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啊!”
无论……都……:
2、这头驴是王五的唯一财产。
唯一:
我总结—我的收获,我的困惑,想给老师说的话:
探究二: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探究三:动笔为课文分段,并用小标题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当堂检测:
一、读读说说
课文中不仅包公使用了计策,而且还有人也使用了计策,请你读读找找,
如果你在场,请你来拆穿这个人的计策,你准备说些什么呢?
二、为下列词语写出近义词
悉心-----照料-----
末了-----遵命-----
( ) ( ) ( ) ( )
jīng huāng shīcuòyǎng jiāhúkǒu
( ) ( )
二、比一比,认一认,组词你最行。
审()案()吭()
衙()役()神()
按()炕()衔()
投()
课内探究:(知识问题化,问题坏境化、趣味化、层次化,层次梯度化,梯度渐进化。)
探究一:包公为什么要审驴?驴子不会说话,他是怎ຫໍສະໝຸດ 审驴的?漳县三岔小学导学案
课题:包公审驴(第一课时)学校:三岔小学主备人:杜红玉审核人:汪祥平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预习检测,识字学习。
2、了解故事内容,理清条理,练习用小标题概括。
教学重难点:
了解故事内容,理清条理,练习用小标题概括。
预习自查:
一、拼一拼,写一写,看谁的词语写得好。
Shěn wèn àn jiàn kēng shēng yá yì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1)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2.精读课文中“审驴”部分,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通过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精读课文中“审驴”部分,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继续探究包公是如何断案的?板书课题:《包公审驴》出示目标(学生齐读目标)自主学习默读课文后,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刘五的()在市镇被人偷换成一头()后,气愤地到官府报了案。
()运用智慧,从()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
2、本文中的毛驴是举足轻重的,那你能围绕着毛驴用小标题的形式给本文列个提纲吗?()驴———()驴———()驴合作交流方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时间:8分钟朗读课文3~9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包公是怎样审驴的呢?用画出描写包公的语言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包公神情的句子。
2、通过包公的三句话,你能说一说包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我们一起来看看审案过程中人们的反映。
迅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人们反映的词句用波浪线勾画下来。
思考这部分属于什么描写,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多媒体出示)①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四面八方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奇案。
②次日,到庭听审的不只是几十号人,而是有好几百人了,他们个个都想来看看热闹。
(侧面描写,衬托包公断案如神)质疑探究想一想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多媒体出示)(包公使用了计谋,巧妙的抓住了小偷。
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偷偷调换,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是害人害己。
)小结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计谋的。
有时候可以用计谋,有时候是不能用计谋的,聪明要用在正地方。
达标测评1、默读课文后,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包公审驴》教学设计-word
5 智谋·包公审驴【备课资料包】【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审”、“懊悔”、“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3.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精读课文中“审驴”部分,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并品味对人物语气、动作、表情描写的妙处,学习侧面描写的作用。
4.通过表演课本剧加深理解与认识,并培养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品读本文语言、动作、表情描写,品味这样描写的好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清作者思路,知道作者怎样有条理地描写包公审案的经过,学习包公足智多谋的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几百年来,在我们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曾塑造过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他的脸像木炭一样黑,在他的额头上印有月亮牙,他一身正气,秉公断案,人称他是……(包公)(学生交流有关“包公”的资料,一学生谈,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二、依题质疑,整体感知1.(板书课题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随机板书几个引领学生学习全文有价值的问题。
为什么审驴?怎样审驴?结果怎么样?)2.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后,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做提纲笔记,理清文章的脉络,引导学生将故事的经过加一个小标题。
板书:换驴-------审驴--------得驴三、自学释疑1.疑问一:为什么审驴?(引导学生略读这一部分。
)(1)找出描写两头驴的词句:(“毛色发亮”;“这头驴是唯一的财产,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
)(“毛色难看”;“惊慌失措”……)(2)对比读,感受两头驴相差太大,理解王五当时的心情。
(3)引导朗读,读出王五对驴的喜爱,驴被换后的惊慌失措及又气又急。
2.疑问二:怎样审驴?(引导学生精读这一部分。
)(1)指名学生读3~9自然段。
(2)做批注。
提出要求:勾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语句,自己感受较深的词句,写下自己的认识,记下自己的疑问。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包公审驴》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包公审驴》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包公审驴》课堂实录1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______,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包公审驴》(板书:包公审驴),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包公审驴》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以“智谋”为主题展开。
《包公审驴》是这则故事是教读课,主要写了王五借以养家糊口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无奈将驴告到官府,包公利用驴能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地“审”驴捉住了小偷,表示了包公断案如神。
这则故事无论包公还是王五甚至小偷都使用了计谋,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谋,把智谋用在正地方。
这则故事趣味性强。
“审驴”看似荒诞,实则包括了小人物的无奈和包大人为民做主,巧用计谋的大智慧。
“层次清晰、描写生动”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审、案、吭、衙、役”“辔头,挣钱,耷拉,圈栏,一声不吭,闻所未闻、惊慌失措”等,了解有关包公简介,搜集包公审案的其它故事。
2.整体理解文意,概括内容,引导学生依照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给故事列出小标题,即:“驴被偷换,状告毛驴,细审毛驴,找到毛驴”『这都是整体感知要达到的』3.品味重要词句所包括的思想感情。
如:“这头驴是王五唯一财富,因此王五像爱珍宝一样保护它,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由于他的悉心照料,无论谁见到这头驴,都要夸奖一番:‘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啊!’”“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通过这两局部对比体会王五丢失驴子后惊慌失措、悲伤的心情。
北师大版《包公审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包公判驴》教课方案一、课时目标:1.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要点理解“慌张失措”、“烦恼”等词语的意思。
2.指引学生阅读课文,归纳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培育学生的归纳能力。
3、随文识字正音;3、解说事件因由。
二、教课重难点:1、自学生字词语;2、对照两端驴,领会主人公心情;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课题怀疑:1、引入:孩子们,看看这是谁?(PPT1 出示柯南图片)对了,这是你们熟习和喜欢的名侦探柯南,刘老师也特别喜欢他,他用他聪慧的脑筋破了许多离奇的案件。
其实我们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有智慧的侦探,看——这就是此中一位。
(P PT1 出示包公图片)他是?对了,他就是我们今日课文的主人公——包公。
你经过课前查阅资料,对他有什么认识呢?向你的伙伴们介绍一下吧!(生报告包公资料和有关案件)看来包公可审过许多稀罕怪异的东西,那么今日他要审的是什么呢?我们一同来读一读今日的课题。
(生齐读课题)2、课题怀疑:读到这样的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解决简单问题,相机板书:为何,怎么样,是什么)(预设问题: 1、为何审驴?2、驴子不会说话,他怎么来审驴呢?3、审驴的结果是什么呢?4、驴是什么样的?)孩子们真会抓住题目中的语来发问。
刘老师听了孩子们方才那么多的问题,真是特别期望今日的故事,看得出来孩子们更为好奇,此刻我们就连忙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日的探案旅程,去文章中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吧!请孩子们打开语文书的 40 页,高声自读课文,读完此后静下心来思虑刚才提出的问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随文识字:1、理清课文线索,随文识字:孩子们读课文的时候特别仔细,关于方才的问题你们必定都有自己见解的了。
(1)谁来说一说包公为何审驴?你是在第几自然段找到答案的?那请你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其余的孩子仔细听,听听字音能否读准了,看看包公判驴的原由是不是在第二自然段?(抽生读,正音,带读,全班读)我们再来一同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中的这三个比较难读的词语。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第五单元5.2《包公审驴》北师大版
包公审驴一众人说“驴”1.同学们,还记得老师昨天布置的学习任务吗?(板书:驴)谁来说说2.老师也找了一些关于驴的词,发现找了很多,夸赞驴的还真不好找。
(幻灯;驴叫)瞧,这驴听了深感郁闷啊。
过渡:宋朝的时候,一个叫王五的穷人,他养了一头驴又是怎样的呢?二引出“宝驴”1.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听后想想,王五的这头驴给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谁来说说,“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驴?)(1)从哪里感受到的?2能带着感情读一读吗?过渡:在王五的悉心照料下,这头驴成了一头人见人爱的四条腿的“宝驴”!就在这头宝驴身上发生了一件怪事?(幻灯:第二段话)三、小偷换“驴”1.听:老师想和同学们合作读这一段话,让我们看看在这头驴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有关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师:是不是很有意思?1这段话想我们以前接触过的那种民间曲艺?2和课文的第二段一样吗?3不同在哪?后面括号里是对前面内容的补充,或是听者的感受或是心里想的。
像这样:读书时一边读一边想会把书读得更有趣。
2.想:在相声中,黑色的句子称逗哏,红色的称捧哏。
(逗哏说的都是课文内容,捧哏的是对课文内容加以补充说明)3.说:你最喜欢捧哏的哪句话?为什么?4.练:仿照文中句式:“驴还是拴在树上,驴背上的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练习说话:“还是,还是,也是,可是。
”(1)先按提示练说:①可是小屋的主人已经变了。
②可是执教的却是一位帅气的李老师了。
(2)再自由地交流。
拴驴的位置没有变化,鞍子呢?辔头呢?变了是什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句话中有一组关联词(幻灯)谁能用它说话?过渡:话说,这头宝驴可是王五的唯一财产,全家的宝贝,看着这头瘦驴,王五是又气又恼,于是将被告瘦驴告上衙门,听过吗?见过吗?真是一宗奇案,让我们看看包公是怎样审理这宗奇案的。
(幻灯,板书课题)四、包公审“驴”1.默读:自读课文3~10自然段。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5.2包公审驴_北师大版-精选文档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5.2包公审驴北师大版(2019)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来学习《包公审驴》。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包公为什么要审驴?生:小偷换驴,刘五告驴(板书:小偷换驴,刘五告驴)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看包公是如何来审这头不会说话的驴被告。
(板书:包公审驴)二、学文1 师:齐读3——10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案子?生齐读课文,举手汇报:这真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奇案。
2 师:什么是“闻所未闻”?这个案子又奇在哪儿?生思考作答3 师:面对一桩闻所未闻的奇案,包公不审可以吗?生思考作答注:引导出包公审案的必要性。
4 师:面对一桩闻所未闻的奇案,包公必须得审,那他又是如何的呢?请同学们默读3——10自然段,看看包公审驴时一共下了几道命令,用“①②……”标出生汇报四道命令(PPT.出示)5 师: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道命令,(PPT.出示第一道命令)包公相对驴干什么?请你用简洁的字词概括。
生:关驴饿驴(师板书)师:衙役们听到这道命令后,有什么样的反应?生:衙役们差点没小出声来师:他们为什么想笑?生:他们觉得不可思议引读第四段第②句,“不敢笑“说明当时的那些人是想笑,还是不想笑?生:想笑师:看来,大家都觉得包公的做法太不可思议了。
师:虽然衙役们都觉得这个命令不可思议,但是,当他们听到这个命令后,又是怎样做的呢?生根据课文内容汇报师:他们愿意这样做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生汇报指导感情朗读6 师:三天后,又升堂了,被饿了三天,关了三天的驴,此时是什么样子?生汇报指导感情朗读7 师:这时,包公一拍惊堂木,大声叫道(生接读)师:这时,包公又要?生:打驴(师板书)师:你从哪儿,可以感受到衙役是用尽地打?(PPT.出示:十下、二十下、三十下、足足打了四十下)指导感情朗读师:打得驴子又蹦又跳,放声大叫,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对包公说些什么?生想象作答8 师:末了,包公下令道(生接读)此时,包公要对驴怎么样?生:放驴9 师:难道包公的一世英名就这样被毁了吗?让我们一起看看包公的第四道命令(PPT.出示:第四道命令)师:包公要对驴怎么样?生:跟踪驴10 师:他们跟踪前去,看到了什么究竟?生根据课文内容作答(板书:刘五得驴)11 师:怪哉,当包公下令关驴、饿驴、打驴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课没想到就是这不可思议的命令,居然让小偷绳之以法,将驴物归原主。
包公审驴1
《包公审驴》教案许珂一、导入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出示课件),你们认识图片上的这个人吗?生:包公2师:几百年来,在我们中国的戏曲舞台上,经常塑造包公这个人物形象,他的脸像黑木炭,在他的额头上印有月亮牙,他一身正气,秉公断案,人们称他是包青天。
师:这个图片就是影视中包青天的形象。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包公审驴》的故事,去了解他是如何断案的。
同时板书课题:包公审驴3、在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把上节课的字词复习一下。
(出示课件)请大家齐读,每个词语读两遍。
4、指出易读错字音“悉心照料”的悉,和“遵命”的遵,注意“酋”字里面有一横。
(同时板书)二、生质疑,整体感知1、师:让我们再回到课题上,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看了这个题目后,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咱们试着用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生:(预计)为什么审驴?怎样审驴?审驴的结果怎么样?三、学习课文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出示课件)哪位同学把自读提示给同学们读一下?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边度边思考:包公为什么审驴?怎样审驴?结果怎样?(生读书,师巡视。
)师:同学们读的真认真,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
(一)疑问一:换驴1、师:首先,包公为什么审驴?生答:因为刘五的驴被换了,他一气之下把驴告上了公堂。
板书:换驴2、师:刘五原来的驴什么样?被换的驴又是什么样?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的一、二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刘五的驴的句子,用“~~”画出描写被换之后的驴的句子。
生答:好驴:这头驴是刘五唯一的财产,因此,刘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
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
由于他的悉心照料,不管谁见到这头驴,都要夸奖一番:“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啊!” (出示课件)3、师:请同学们齐读读这段话,读完我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答:体会到了刘五的驴的好,刘五对这头驴的喜爱、珍惜师:你是从哪几个词语看出这些的呢?生答:唯一、珍宝、悉心照料、宝贝等。
四年级下册语文《包公审驴》北师版原文及教案
《包公审驴》北师版四年级下册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包公断案的公正无私。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包公的公正无私。
2.教学难点:分析包公审驴的过程,理解包公处理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2.生字词卡片3.多媒体教学设备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包公吗?他是一位怎样的官员呢?(二)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找出生字词。
2.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
2.学生分享生字词的识记方法,教师给予评价。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包公审驴的故事,请同学们说一说,包公为什么要审驴?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包公审驴》,谁能复述一下课文的故事情节?(二)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包公审驴的过程,理解包公处理问题的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给予评价。
(三)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如果你是包公,你会如何处理这个案件?五、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2.课下阅读有关包公的其他故事,了解他的事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包公审驴》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了包公的公正无私,同时也教育了学生做事要公正、公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包公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素养。
通过课堂活动和作业布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深入分析课文教师提问:“包公是如何判断驴的主人的?”学生回答:“他让驴跑,看驴认主。
”教师追问:“为什么包公选择这种方法?这样做到底公正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包公利用了驴对主人的亲近感,这是一种非常智慧且公正的方法,因为他相信真正的驴主人会得到驴的回应。
包公审驴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丰富我校教师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决定开展以“包公审驴”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模拟古代著名法官包拯审理案件的情景,让教师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
二、活动时间2022年9月15日三、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活动参与者我校全体教师五、活动流程1. 活动开场(1)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及目的(2)全体教师起立,奏唱国歌2. 案件导入(1)主持人播放“包公审驴”视频,介绍案件背景(2)教师们分组讨论,分析案件特点及法律问题3. 模拟审判(1)各小组推荐代表,担任法官、原告、被告等角色(2)各小组进行模拟审判,阐述观点,依法判决4. 案件总结(1)法官总结案件审理过程,点评各小组表现(2)教师们分享心得体会,总结法律知识(1)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2)全体教师合影留念六、活动内容1. 案件导入(1)视频播放:通过播放“包公审驴”视频,让教师们了解案件背景,为后续讨论和模拟审判奠定基础。
(2)分组讨论:教师们分为若干小组,针对案件特点及法律问题进行讨论,为模拟审判做准备。
2. 模拟审判(1)角色扮演:各小组推荐代表,分别担任法官、原告、被告等角色,模拟真实审判过程。
(2)依法判决: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依法判决案件,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3. 案件总结(1)法官总结:法官对案件审理过程进行总结,点评各小组表现,指出优点和不足。
(2)心得体会:教师们分享参与活动的感受和心得体会,总结法律知识,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
七、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们的法律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
2. 增强了教师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教师们在面对问题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活动激发了教师们的学习热情,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 活动促进了学校文化建设,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
1. 活动过程中,部分教师对法律知识掌握不足,导致模拟审判过程中出现偏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公审驴》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做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认字13个,写字7个。
2、理解“悉心照料、惊慌失措、懊恼、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继续练习旁注简明的资料,自读时练习提问,点画重点词句,品词,标要点。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感受包公的足智多谋、断案入神。
正确理解“智谋”。
课前活动:猜猜我是谁
每个小组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人来说,一人来猜!说的同学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但不要说出所猜的人的名字里所含的字。
(出示:“福尔摩斯(柯南)”、“马”、“包公”、“驴”)猜完学生板书。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一、认识包公,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戏曲舞台上塑造的经典人物——包公(课件出示包公图像)他的脸像木炭一样黑,额头上印有月亮牙,他一身正气,秉公断案。
他本来的名字叫包拯,因为我们对他尊敬,因此我们叫他包公。
“公”是古时对人的尊称。
他还有个名字,叫什么?生:包青天。
师:为什么呀?生:他是一位清官。
2、一位清官,为民做主的好官,因此我们称他包青天。
他还有一个外号,知道吧?生:包黑炭。
师:为什么呀?看看他的脸就知道答案了。
3、你想再进一步了解他吗?(课件出示)
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包公的故事,你都知道哪些故事?
《包公审石头》《包公判伞》《包公审牛》……
4、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包公审驴》的故事,去了解他是如何断案的。
请看老师写课题。
5、注意“审”字的写法。
(先写“申”,一起案件里都有申诉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原告”,当然也要有“被告”了。
在一间屋子里,也就是过去的衙门里,解决原告和被告的纠纷,也就是“审案”了。
把字补充完整。
)这个审字怎么写才好看呢?上面是(宝盖)写的稍微大一点能够盖得住下面的申(生齐读)组个词。
(审理、审判、审问、审查、审视、审案)
6、审案,我们一起来看看案的写法。
这个案上边也是有一个宝盖,但是它写的时候要稍微小一点。
而下边的女的横,要写的稍微长一些。
好的,我们接着往下写。
7、同学们见过驴吗?一起来了解一下。
(播放录音)(同学们听得真仔细!)
8、我们一起读课题——包公审驴。
二、依题质疑,初步感知
1、读了题目之后,你有什么疑问?
反馈:这头驴是谁的?包公是个怎么样的人?包公为什么要审驴?驴不会说话,包公该怎么审它?审的结果如何?
2、这几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在阅读的过程中都能够解决。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故事,看看包公审驴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咱们就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开始吧!
3、读完的同学请找一找有没有难读的地方,难读的字,找出来多读几遍。
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难点,也是学习的方法。
你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生质疑,并引导学生释疑。
4、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完成生字词。
(课件出示)
难解的字词:辔头、鞍子、衙役、嘴套。
生:什么叫辔头?
师:很好,你会对不理解的词语进行发问,而且这个词你读得很准。
我们一起来读这个词。
那什么是辔头呢?驴的头上拴着有缰绳,还有饺子什么的,那些就叫做辔头。
我们一起再读这个词。
(生读)
师:还有没有?
生:鞍子。
师:应该读什么?(生齐读)应该读:鞍子。
再读。
(生齐读)
师:很好。
什么意思?生:鞍子就是马上面坐着的马背上的那个东西。
生:衙役。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词?注意看这个词的写法。
我把它写在这儿。
这个衙,看看它有什么特点?(教师用手挡住中间的吾)我把中间挡起来你看。
生:行。
师:对啊,一个行中间里有一个吾。
合起来读——衙。
师: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双立人,这边这一笔有没有钩?
生:没有。
师:一起读。
生:衙役。
师:衙役是干什么的?生:帮着干事儿的。
师:帮着谁干事儿的?生:帮着包公。
师:古代在衙门里边,帮着干活的那些人,那些当差的,还有那些差役们,这些都是衙役。
有很多的衙役,他们在当官的身边跟随了多年,像包公身边的王朝、马汉。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看一看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不是在一个地方发生的?生:不是。
师:一开始发生在——生:市镇门口。
师板书:接着又转到了——生:公堂。
(师板书)
师:最后呢?生:到了一个田庄。
师:田庄的一户人家,这是谁的家?生:小偷。
那么这三个地点分别都出现了哪些角色?
生:包公、刘五、好驴、瘦驴。
师:他提到了三个,你说。
生:还有王朝、马汉。
生:还有小偷。
师:这个别忘了,这也是个关键人物。
还有吗?
生:看热闹的人。
生:还有一些衙役们。
随机理解“衙役”及其写法。
2、那么谁能够用几句简短的话把这个故事说一说?
生:刘五他养了一头驴,他对它非常的好,有一天他到小市镇上卖木炭,卖完木炭回来发现自己的好驴被调换成了一头瘦驴。
于是,刘五就牵着那头驴到公堂去告,然后包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头驴关起来再三天不给它吃,不给它喝。
三天过后再打四十大板,最后驴跑到了小偷的家里,抓住了小偷。
师:在包公审驴的过程中,他用了很多的办法,这些办法你觉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很聪明。
3、那你可以用这个词把他们代替了,直接说,包公运用了一个聪明的的办法,终于抓到了小偷。
请坐,他说得非常好,思路非常清晰。
谁再来说一说?
生:刘五有毛色发亮,用来养家糊口的好驴。
有一天市集,有一个小偷把它那头好驴换成一头瘦驴,然后刘五去报官,包公用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终于抓到了小偷。
4、那我们就可以按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课文分成三段。
这“驴”在故事中举足轻重啊,请围绕驴,给故事的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调换驴、告驴、审驴、找到好驴。
)相机板书。
5、同桌合作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
四、学习“调换驴”部分,对比突出两头驴的差别
1、调换驴,这光天化日之下,还有这等荒唐事?刘五的那头驴是什么样子呢?请你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线把它的模样勾画出来。
(出示勾画要求)
师:请你来读一读你勾画的句子。
生:你真能干,和老师找的句子一样。
(PPT8出示句子)
师:那这是一头什么样的驴?
生:毛色发亮
2、一看就知道是一头好驴,刘五喜爱它吗?你从这个自然段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课件出示:这头驴是刘五唯一的财产,因此,刘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
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毛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
由于他的悉心照料,无论谁见到这头驴,都要夸奖一番:“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啊!”
引导生答:珍宝—刘五觉得它很珍贵;唯一—刘五很穷,失去它就等于失去了生活来源;漂亮辔头—打扮漂亮;悉心照料—把驴当朋友)
3、街坊邻居们也特别羡慕刘五喂得毛色发亮的驴,都要夸奖一番: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啊!
4、你就是刘五的街坊邻居,你来夸夸它,你还会怎么夸它?
写法:作者在这里不仅从正面描写了刘五的驴,还通过写旁人对毛驴的夸奖来衬托出驴的好,这也是侧面描写,值得我们借鉴。
5、这样漂亮的一头驴,它是刘五唯一的财产,刘五能不爱它吗?谁能抓住重点词语,读出刘五对驴的喜爱吗?(重点词语变色,抽读,评价,齐读)
6、过渡:可是,当刘五卖完碳回来,却发现——(引读)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
7、刘五如此喜爱的一头漂亮的驴竟然变成了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
(出示第二段话,要让学生齐读)
8、为了突出两头驴差别很大,作者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
作文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手法,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9、男女生对比读,对比感受两头驴优劣差别太大。
10、两头驴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刘五完全不能接受。
他有什么反应,请你去课文中找一找,用直线勾画描写刘五反应的句子。
(出示勾画要求)谁来读一读你勾画的句子?(抽生读)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刘五心情怎样?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惊慌失措东奔西走到处寻找又气又恨懊恼极了)师适时引导理解“惊慌失措”?
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2—3名学生谈体会,再读出体会)
11、他读得真好,请你们像他一样,突出语段中的这些关键词语来读一读这段话,体会刘五此时着急、懊恼极了的心情。
(变色所有关键词语,抽读,齐读)五、课堂小结。
两头驴反差太大了,刘五带着满腔愤怒和万般无奈将瘦驴告到了衙门,让包大人为他主持公道,帮他找找他心爱的驴。
就这样,一桩不大不小的案子摆在了包大人面前。
面对着这样一位特殊的被告,包大人将如何审理这桩奇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学习。
六、作业套餐: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摘录笔记。
2、推荐阅读:《包青天》。
附板书:包公审驴
起因:调换驴、告驴
经过:审驴
结果:找到好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