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水的净化(1)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ac925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3.png)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水净化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以检验学生对水净化原理、方法和实验操作的理解程度。
-结合课堂所学,简述过滤、吸附、蒸馏在水净化过程中的作用,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原理。
-设计一个简单的家庭净水方案,包括所需材料和步骤,并说明其原理。
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关注水资源问题,培养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水净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水净化过程的理解。
4.强化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水净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设想
1.教学策略: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的净化过程。
-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增强学生对水净化原理和实验操作的理解。
-设计不同难度的实验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分层教学。
2.教学步骤:
-引入:通过短片或图片展示水污染的严重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实践作业:
-在家中尝试进行简单的过滤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
-收集有关水污染和水资源保护的新闻或资料,撰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认识。
3.思考作业:
-思考如何将所学的水净化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以保护水资源和改善生活质量。
-讨论水资源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出自己认为可行的节水措施。
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状况,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导入本课题。
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教案
![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a8d46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e.png)
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净化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与天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把学到的知识用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理沦联系实际,养成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人生态度。
3.树立为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1.纯水与天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方法。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的做好实验。
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教具准备:1.教师用具(1)投影仪、河水、自来水、纯净水、 (2)烧杯、玻璃棒、滤纸、剪刀、铁架台、 2.学生用具(1)烧杯、玻璃棒,滤纸、剪刀、铁架台、 (2)河水、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阶段:现场调查学生:1、你每天喝水吗?喝什么水?2、你知道你喝的水来源于哪里吗?是纯净水吗?3、自然界的水都是纯净水吗?自来水也是纯净物吗?(展示河水、自来水、纯净水各一瓶,让学生比较并说出它们的区别)4、你知道水的净化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呢?[回答]1.河水比较浑浊,而自来水和纯净水比较澄清。
2.自来水和纯净水相比较,纯净水更澄清。
[说明]纯净水虽然比较澄清、透明,但纯净水不等于纯水。
[过渡]用比较浑浊的河水、湖水、海水、井水如何得到比较澄清的自来水呢?这就是我们本课题要研究的“水的净化”问题。
[板书]课题3 水的净化[介绍]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而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因此常呈浑浊。
[提问]如何把河水、井水、湖水等含有杂质的天然水变成澄清的供我们饮用的水呢?教师展示:这是从池塘中取出来的泥水,里面含有什么成分?想一想:如何对这些水进行净化?水净化需要解决的问题:1、除去不溶性杂质(包含泥沙等物质)2、除去可溶性杂质(包含臭味和色素)3、除去有毒物和有害细菌交流与思考:在农村,如何净化水?总结:在某些乡村,可以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第一课时)
![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b04550916fc700abb68fc4f.png)
课题2 水的净化(第一课时)授课人:米立兰,授课时间:2013- - ,授课地点:化学实验室一、学习目标1、了解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过程。
2、了解明矾的作用。
3、熟知过滤过程的注意事项。
4、掌握实验室的过滤操作过程。
5、了解活性炭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难点过滤过程的注意事项及操作过程的实践。
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阅读课文(P74页)按图填空2、3、实验4-1 取2个烧杯,各盛大半烧杯浑浊的天然水(湖水、河水或井水等),向其中1个烧杯中加入3药匙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分置于2个烧杯中,静置,观察现象。
(二)、合作探究1、实验4-2阅读课文(P75页)找出实验操作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A、。
B、。
C、。
D、。
E、。
F、。
2、将上诉注意事项总结归纳()贴,()低,()靠。
(三)、实践操作1、实验试剂:天然水2、实验仪器:滤纸、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铁圈。
3、实验步骤:(1)固定好实验装置。
(2)按正确的折法折叠滤纸并放在相应的位置,润湿。
(3)将试验台上的待滤液过滤,保留一部分,切记注意事项。
(4)将剩下的未过滤的液体与过滤后的液体进行比对。
比较未经过滤的天然水和过滤后的水,它们的清澈程度有什么差别?(5)做完实验后,整理实验仪器,清理试验台,将用过的实验试剂放到指定容器。
(四)、知识拓展活性炭的净水作用对比实验方案一:将无色透明的纯净水中滴入2-3滴红墨水,将该溶液过了观察过滤溶液前后的颜色变化。
方案二:将无色透明的纯净水中滴入2-3滴红墨水,再向该溶液中加入1-2药匙活性炭,一段时间后将该溶液过滤,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结论:。
(五)、课堂反馈1、给你以下的仪器: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及实验用品滤纸,要做过滤操作时,还缺少一种必不可少的仪器是()A、烧杯B、药匙C、长颈漏斗D、蒸发皿2、活性炭有吸附作用,经过活性炭净水器过滤的天然水,不能达到的是()A、除去原有的不溶性物质B、除去原有的臭味C、除去一些溶于水的杂质D、除去所有的杂质得到纯净水3、参观当地的自来水厂或仔细观察教科书中图4~14,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口处的河水呈浑浊状,是因为水中含有许多;(2)加絮凝剂的目的是;(3)通过过滤池,可除去;(4)活性炭吸附池,可除去。
第四单元 课题2水的净化(第一课时)
![第四单元 课题2水的净化(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92b6029bcd126fff7050baa.png)
总第课时课题2 水的净化(第一课时)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纯水和自然水的区别。
2.了解水的净化的常用方法。
3.过滤的操作方法。
重点与难点物质的分离----过滤的操作方法【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阅读课本74--76页,静心思考,用红笔标注出重点及疑点。
2.结合课本独立认真完成自学导航,“合作探究”部分可以提前在组内进行深入讨论或交流,并找出疑问,能在课堂上进行有价值的质疑。
【预习提纲】1.天然水中含有哪些杂质?2.画出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图。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什么?3.什么是过滤?过滤操作用到哪些仪器?【我的疑惑】【合作、探究、展示】1.过滤操作中有几个操作关键点?(一贴、二低、三靠)2.过滤后滤液还浑浊的原因可能有哪些?3.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过滤吗?4.明矾和活性炭分别吸附什么样的杂质?【课堂小结】1.了解水净化的方法。
2.掌握过滤操作的要点。
【学后训练】1.以下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A.雨水B.消毒水C.海水D.蒸馏水2.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在水中加入明矾,其作用是 ( )A.把硬水变成软水B.对水进行消毒C.使悬浮物沉淀D.增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3.有关水净化的探究活动中,小新将浑浊的湖水样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下一步小新应进行的的操作步骤是()A.溶解B.过滤C.蒸发D.吸附4.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为: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自来水,其中常用作除去臭味的试剂是()A.漂白粉B.活性炭C.氯气D.明矾5. 下列物质适合用过滤方法分离的是()A.食盐和蔗糖的混合物B.将粗盐(含泥沙)提纯C.酒精和水的混合物D.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6.指出图中的错误:⑴(2) 。
7.小雨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采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其作用是;漏斗下端靠近烧杯内壁是为了。
(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2 水的净化(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2 水的净化(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3dd52876a20029bc642db3.png)
课题2 水的净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和自然水的区别。
2.了解沉淀、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基本方法,掌握过滤实验的操作步骤,能将净化水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视频实验和演示实验,了解净化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掌握过滤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化学对于生活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提高学习化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水净化的方法,过滤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过滤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策略1.通过播放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净化水的方法。
2.教师边演示边讲解过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然后再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教学准备仪器药品:明矾、滤纸、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投影仪。
学生准备:1、分小组合作预习过滤操作。
2、分小组调查本地饮用水使用的情况。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课件】播放日常生活中水的图片【问题】1.以上图片中的水,哪些是我们可以直接饮用的?2.请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角度来分析以上图片中的水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全班学生一起回答【课件】播放图片:从自然界中获得的一杯浑浊的水【问题】你知道这杯浑浊的水中有哪些杂质吗?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甲:有不溶性物质学生乙:有细菌观看视频,同时思考问题并做记录【归纳】有不溶性的杂质,有细菌和微生物,还有可溶性的杂质。
我们如何将这杯浑浊的水变成我们的生活用水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体验一下这个过程,看看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水的,有哪些具体的过程?【课件】播放自来水厂净水视频【问题】自来水厂净水有哪些过程?学生回答问题: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讲解】自来水厂净化水需要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杀菌消毒四个过程,才能变成我们的生活用水。
在沉淀之前要加明矾,也称为絮凝剂,往水中加入明矾,会生成絮状物,吸附悬浮在水中的杂质使杂质沉降;过滤是将不溶于水的杂质分离出来;吸附杂质需要加入活性炭;最后一步加入漂白粉或者是通入氯气来杀灭细菌。
课题2 水的净化(解析版)
![课题2 水的净化(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17593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e.png)
课题2 水的净化一、选择题1.(2023·青海·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B.农业和园林灌溉将大水漫灌改为滴灌、喷灌,可节约用水C.煮沸后的自来水是纯水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答案】B【解析】A、过滤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但不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故A错误;B、农业和园林灌溉将大水漫灌改为滴灌、喷灌,可节约用水,故B正确;C、煮沸后的自来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而不是纯水,故C错误;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水,故D错误。
故选:B。
2.(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没有用到的操作是()A.沉淀B.过滤C.吸附D.蒸馏【答案】D【解析】在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净水方法有静置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蒸馏是实验室中的净水方法,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没有用到蒸馏,故选D。
3.(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生活中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B.工业上使用明矾对自来水消毒C.农业上提倡大田漫灌浇灌作物D.家庭中大力推广使用含磷洗涤剂【答案】A【解析】A、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煮沸时会转化为沉淀,从而降低了水的硬度,因此生活中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说法正确;B、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对自来水消毒,说法错误;C、漫灌会造成水的浪费。
农业上提倡大田喷灌或滴灌浇灌作物,说法错误;D、使用含磷洗涤剂会造成水体污染,说法错误。
故选:A。
4.(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水在净化过程中。
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A.沉降B.过滤C.用活性炭吸附D.蒸馏【答案】D【解析】A、沉降是将不溶物沉淀,故A错误;B、过滤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除去不溶物,故B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C错误;D、蒸馏得到的是纯净水,净化程度最高,故D正确。
课题2水的净化导学案(1)
![课题2水的净化导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46066cb8bd63186bcebbcb6.png)
课题2 《水的净化》导学案(一)编制人:蹇玉伟审核(签字)_____________执教人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纯水和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2、学习并练习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3、了解净化水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
【学习的重点和难点】1、了解纯水和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2、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过滤操作的原理及实验。
3、理解掌握过滤和蒸馏实验操作技能【学案内容】复习回顾:1、雨水、河水、矿泉水、蒸馏水、太空水、水蒸气、冰水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答:2、说说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节约用水?答:引入:观看多媒体,回答问题:鲁滨逊是怎样从泥水中提取洁净的饮用水?答:他采用了过滤柱、等方法。
一、天然水和纯水的区别:自然界的水(河水、雨水等)属于__________(纯净物或混合物)自然界的水中的杂质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类。
【学生活动】请快速阅读化学书74-75页,思考下列问题。
⑴自来水厂净水中主要经过了那些步骤除去杂质?⑵过滤操作的目的。
⑶过滤有哪些仪器。
⑷过滤中有那些注意事项?讨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主要经过那些步骤除去水中的杂质,将浑水变清水?答:实验4 —1:取两个烧杯,各盛大半杯浑浊的湖水、河水、井水,向其中两个烧杯中各一、过滤:分离和1、仪器:、、、(过滤器的准备注意滤纸的折叠方法)2、注意事项:(1)、一贴:滤纸漏斗内壁,目的是(2)二低:①滤纸低于② ,目的是。
(3)三靠:①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轻靠在层滤纸上,玻璃棒的作用是③,防止3、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
4、过滤速率慢的可能原因:①:;②。
练习:1、过滤得到无色、清澈的水,是不是纯水?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活中那些方面利用了过滤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活中可以用什么物品来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训练】1、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是()A、食盐水B、铁粉和铜粉C、酒精和水D、泥沙和食盐2、下列净化水的操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过程的是()A、沉淀B、消毒C、过滤D、蒸馏3、指出右图中的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B、矿泉水C、蒸馏水D、井水5、医疗救助人员打算给当地居民提供一些关于饮用水的建议,以下建议不合理的是()A、用明矾使悬浮颗粒沉降下来B、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杀菌C、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放心饮用D、饮用前加热煮沸6、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7、下列广告用语正确的是()A、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绝对不含化学物质B、“超纯水”绝对卫生,长期饮用对健康有益C、该饮料经过28次过滤,不含任何杂质D、矿泉水中含钾、钙、镁等多种元素,是一种健康饮品8、长期饮用硬水会在体内产生结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7b7203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d.png)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促进自我提高。这种反思与评价机制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其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控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水的净化》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课题2的内容,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净化有了更高的关注。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原理,掌握简单的净化方法,并培养其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养成爱护水资源的好习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更好地理解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1.培养学生热爱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情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水污染的危害,自觉承担起保护水资源的责任。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其科学素养。
4.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了解水的重要性,为保护水资源、改善水质状况作出贡献。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的净化的重要性,我将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出发,创设情景。例如,展示一些受到污染的水源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水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水的净化。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课题2 水的净化(解析版)
![课题2 水的净化(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be19bb783e0912a3162a73.png)
课题2 水的净化一、【知识梳理】(一)水的净化:杂质包括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
1、沉降:是指重力作用,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可以加入明矾,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2、过滤:原理: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除去水中颗粒较小不溶性杂质;仪器:漏斗、玻璃棒(作用引流)、烧杯、带铁圈铁架台;步骤: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否则过滤很慢;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滤液边缘要低于滤纸边,防止液体从缝隙流下,过滤失败;三靠: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要轻靠3层滤纸;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滤液溅出);分析①过滤仍浑浊原因: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净。
②过滤速度慢原因: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3、吸附:原理: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表面积大;除去水中的颜色或气味的物质(二)蒸馏水(净化程度最高)讨论:经过上述净化后的水是纯水吗?不是,水中还含有很多可溶性杂质。
1、蒸馏装置2、蒸馏原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3、烧瓶中的沸石(或废瓷片),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三)自来水和软水、硬水自来水生产过天然水沉降加明矾用液氯(是化学变化)作用: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四)软水和硬水1、定义: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2、区别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加热煮沸(日常生活)、蒸馏(实验室、工业)等。
二、【典例解析】例题1:【2020新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不能区别硬水和软水B.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C.生活污水可以随意排放D.在河水样品中加入明矾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答案】B【解析】A、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不符合题意;B、蒸馏后得到的水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C、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不符合题意;D、在河水样品中加入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杂质沉降,并不能除去所有杂质,不符合题意。
课题2 水的净化
![课题2 水的净化](https://img.taocdn.com/s3/m/4559a03e4b73f242336c5f3f.png)
课题2 水的净化一、水的净化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2、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原水→静置→絮凝沉淀(明矾)→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化学过程)→生活用水(杀菌:利用氯气、漂白粉等杀菌剂,消灭水中的细菌、病毒。
这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
)3、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在这四种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净化方法原理作用静置沉淀静置,使不溶性杂质沉降并与水分层有时又叫沉降或沉淀,用来除去水中较大颗粒不溶于水的杂质。
吸附沉淀加明矾等凝剂使悬浮物凝聚沉淀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大的杂志过滤把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吸附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把天然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吸附在表面除色素和异味蒸馏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后冷凝成水除去溶于水的杂质的方法,相对净化程度较高4、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的水变得澄清,但仍然不是纯水,还溶有可溶性杂质。
二、过滤1、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右图):(1)原理:可溶性物质能透过滤纸,固体不能透过滤纸而留在滤纸上(2)适用范围: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中不溶性杂质(3)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玻璃棒靠在滤纸的三层折叠处;装混合液的烧怀口紧靠玻璃棒;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盛接滤液的烧怀内壁。
2、备注:(1)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为了加快过滤速度。
(2)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防止滤纸被水润湿后破损(3)液体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间流下,使过滤不充分(4)倾倒液体的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防止液体溅出(5)玻璃棒下端要紧靠三层滤纸处-------防止玻璃棒戳穿滤纸(6)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课题2 水的净化 知识点
![课题2 水的净化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5599cd0c22590102029d66.png)
课题2 水的净化知识点1、水的净化(1)沉降①静置沉降——利用难溶物的重力作用沉淀于水底,这样的净化程度较低。
②吸附沉降——加入絮凝剂(明矾)能与水作用生成胶状物质,能吸附水中小的悬浮颗粒杂质,使其沉降下来(物理变化)(2)过滤--- 目的:分离固液混合物仪器:玻璃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②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③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注意: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引流溶解中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溶解蒸发中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受热而飞溅实验中如果过滤太慢----原因可能是滤纸和漏斗内壁之间有气泡过滤不干净---原因有三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玻璃仪器不干净(3)吸附------加入活性炭。
由于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一些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除去臭味,吸附颜色(物理变化)(4)投药杀毒(Cl2)----投药杀死水中的细菌(5)蒸馏-----净化程度最高的净化方法。
加入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
冷却水:下口进,上口出2、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原水→静置→加入絮凝剂,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活性炭)→投药消毒(加氯气或漂白粉)→生活用水注意:在水厂净水过程中只有投药消毒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3、硬水和软水(1)定义--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2)鉴别: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观察泡沫多,浮渣少的为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
(3)硬水软化方法----- 加热煮沸或蒸馏3、4、简易净水装置(如上图)(1)小卵石、石英砂、膨松棉的作用是过滤水中的固体杂质(2)活性炭的作用:吸附杂质(3)经过简易净水装置处理后的水属于混合物5、常见净水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水的净化教案4篇
![水的净化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b8fdb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0.png)
水的净化教案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水的净化教案4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水的净化教案4篇(水的净化10分钟教案),供大家阅读。
水的净化ppt课件
![水的净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89223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8.png)
A、自然沉降 B、活性炭吸附 C、过滤 D、消毒剂消毒
3. 自来水厂的过滤池的作用是( )
A、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B、除去各种杂质
C、除去矿物质
D、杀菌消毒
4. 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为: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一自来
水,其中常用作除去臭味的试剂是( )
A、漂白粉 B、活性炭 C、氯气 D、明矾
5. 过滤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其中不需要使用的仪
气味 或 颜色 。
想一想:如何对水进行净化?
可溶的杂质 不溶的杂质
微生物
4
二、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吸附水中悬 浮的杂质
除去不溶 性杂质
杀死残存的细菌,常 用通入氯气的方法
沉降杂质
除去不溶性杂质、部分可 溶性杂质、颜色、异味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取水 加絮凝剂 沉淀
过滤(物理变化)活性炭
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3)如何进行过滤,过滤操作需要 注意哪些问题?
12
小组合作
操作要领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原因分析
让滤液能迅速流下
二低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倾倒液体时,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
防止液体从漏斗边流出而洒落
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 间隙流下 玻璃棒作用:引流液体; 防止液体溅到漏斗外
7. 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不会使用的净水的净水方法有(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8. 如图4-2-2, 关于该图所示过滤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漏抖,b是烧杯 B、没有使用玻璃棒搅拌是错误的 C、漏斗下端管口不需要紧贴烧杯内壁 9. 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4-2-4所示。有关说法 错误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努力无限!
其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 可溶性 的
杂质,除去臭味。
天然水里有哪些杂质?
不溶性的杂质
2号
可溶性的杂质
微生物(如:细菌)
探究一:观察瓶底并填空:
静 置
1号
沉 淀
通过静置,沉降的是大颗粒 杂质。
(大颗粒或小颗粒)
活动与探究二
步骤一:将1号瓶中的浑浊水倒一半至2号瓶(至红色标记) 步骤二:在2号瓶中加入桌上的明矾粉末,拧紧瓶盖。
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
第四单元课题2 水的净化
(第1课时) 执教教师:阿瓦提县第二中学 李同福
1.探究净化水的几种常用方法;
2.探究过滤操作的基本技能及 注意事项;
自学 交流 质疑
1.自学:自读教材P74—P75的内容, 勾划知识点,并完成《导学案》上面的 “自主初探案”;
2.交流与质疑:小组内相互讨论, 记录员做好记录,最后由小组代表汇报 本组自学中存在的疑问。
聚焦中考
6. 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
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
净化。活性炭具有良好的 吸附
性,
可以滤去水中一些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
聚焦中考
7. 小明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 (1)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 作用是 过滤 ; 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过滤 。
取一个空塑料瓶,剪去底部,瓶口用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
试剂是( B )
A.漂白粉
B.活性炭
C.氯气
D.明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下列净水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B ) A.沉淀 B.消毒 C.过滤 D.活性炭吸附
5 .如图所示。
(1)该图进行的是 过滤 操作。 (2)在此操作中 ,液面要 低 (填 “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玻 璃棒下端要靠在 三 层滤纸上。 此过程,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合作释疑
?
1.许多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杂质, 不溶性杂质 使 其浑浊。 可溶性 杂质可能使其有气味或颜色。
2.有时可利用 明矾 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 质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3. 沉淀 、 过滤 和 吸附 工业中常用的方法,
也是在化学实验中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4.用具有 吸附 作用的固体过滤液体,不仅可以滤去
吸附、沉淀、过滤是工业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化 学实验中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达标检测
练一练!比一比! 独立完成导学案“达标训练案”
1.要除去水中的泥沙的下列杂质应该采用
什么方法( B )
A.吸附
B.过滤
C.消毒
D.沉淀
2.下列不属于净化水的措施( C ) A.吸附 B.过滤 C.燃烧 D.沉淀
3.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中常用作除去臭味的
活动与探究三:过滤
1、滤纸的折叠(二次对折)
滤纸 铁 架 台
玻璃棒 漏斗 烧杯
活动与探究三:过滤
2、所用仪器:
滤纸
铁 架 台
玻璃棒 漏斗 烧杯
活动与探究三:过滤
2、所用仪器:
滤纸 铁 架 台
玻璃棒 漏斗 烧杯
活动与探究三:过滤
3、装置组装:
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从下到上
【并将目4烧的、杯】操中把的作2液号步体瓶过骤中滤的及到上注另层外清意一液的个倒烧入事杯20项中mL,:在进一行个过烧滤杯。中,
活动探究四:除去滤液中的红墨水
【猜想】滤液中的红墨水能否用其它方法来除掉呢?
【操作方法】往有颜色、异味的滤液中加入活性炭, 再次过滤,观察滤液的现象。
现象
滤液呈无色
结论
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颜色,异味
【总结】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 可以吸附色素、异味等。
知识小结
明矾
沉淀
吸附
消毒
过滤
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观察分析并完成导学案中的“合作释疑案”
一
5、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贴
4、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
二
1、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低
2、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三
6、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靠 从下到上
3、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观察与分析
1、通过过滤,滤液比2号瓶更清澈了吗? 2、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
什么原因造成的? (1)滤纸破损 (2)仪器不干净 (3)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等 浑浊的滤液应该如何处理? 应再过滤 3、观察滤纸上有什么杂质? 过滤可除掉 不溶性 杂质(如:细沙) 过滤不能除去 可溶性 杂质(如:颜色)
步骤三:震荡2号瓶使明矾溶解,静置于桌上,与1号瓶 对比,观察现象(注意:震荡3—4次即可)。
2号 2号 1号
2号
1号
现象 2号瓶中的液体比1号瓶中的要澄清 结论 明矾具有一定的净水能力
2号 2号
2号 1号
吸附沉淀: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 行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过滤:使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分离的一种操作。
观察分析并完成导学案中的“合作释疑案”
一
5、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贴
4、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
二
1、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低
2、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三
6、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靠 从下到上
3、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并将目4烧的、杯】操中把的作2液号步体瓶过骤中滤的及到上注另层外清意一液的个倒烧入事杯20项中mL,:在进一行个过烧滤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