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常用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化学发光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化学发光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附参考数值)IVD第一资讯平台IVD资讯2月13日整理、来源:体外诊断网本文整理化学发光临床常见的检测项目、临床意义及参考范围,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甲状腺功能◆◆1、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 T3)临床意义:Tot T3是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首选指标之一,对甲状腺功能紊乱进行确诊。
增高:Grave 病,大多数是由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特发性T3型甲亢、新生儿一过性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TBG、白蛋白增高时、地方性缺碘甲状腺肿、服用外源性T3等)。
降低: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低(如呆小症、Hashimoto 甲状腺炎、先天性甲状腺形成异常、新生儿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特发性粘液性水肿等);继发性甲状腺机能减低(如垂体功能低下、TSH单独缺乏症等);下丘脑功能障碍、重症消耗性疾病;先天性TBG减少症;65岁以上。
参考范围 1.34~2.73 nmol/L (0.87–1.78 ng/mL)2、总甲状腺素(Tot T4 )临床意义:增高:甲亢;妊娠、新生儿;服用雌激素和避孕药;高TBG血症;急性肝炎;服用碘时;亚急性甲状腺炎;TSH分泌性肿瘤;甲状腺激素过度使用。
降低:甲减;TSH不应症;甲状腺形成异常;母体抗甲状腺制剂的应用;TBG低下症;某些严重肝病、禁食、高热病、肾病综合症。
参考范围78.38~157.4 nmol/L (6.09~12.23 ug/dL)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临床意义:甲亢增高,甲减降低,与病理生理相一致,不受TBG等的影响,故可诊断妊娠性甲亢,并是诊断甲亢的最佳指标。
参考范围 3.8~6.0 pmol/L (2.5~3.9 pg/mL)4、游离甲状腺素(FRT4)临床意义:甲亢、T4中毒症、恶性肿瘤等增高,甲减降低,与病理生理相一致,不受TBG等影响,是诊断甲减的最佳指标。
参考范围7.86~14.41 pmol/L (0.61~1.12 pg/mL)5、促甲状腺素(超敏)(hTSH)临床意义:评估甲状腺的状态,确定亚临床的或潜在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筛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最灵敏的诊断指标,也是产前诊断先天性甲低的最佳指标,并可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衰退的治疗进行疗效考核并指导用药。
化学发光项目检测临床意义
化学发光项目临床意义定量测定对乙肝疫苗免疫力的评价和高危人群预防免疫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少年儿童预防乙肝方面。
2、定量分析HBsAg和抗-HBs的浓度变化,可以预见急性乙肝是否处于恢复期。
3、定量分析HBeAg和抗-HBe的浓度变化,可以反映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4、抗-HBc 浓度的高低可以反映病毒感染的状态。
高浓度的抗-HBc提示乙肝急性或现行感染,常与HBsAg并存,恢复期浓度降低。
慢性乙肝呈抗-HBc持续高浓度。
而低浓度的抗-HBc一般为恢复期或既往感染,常于抗-HBs并存,无肝损害或肝损害早已静息。
5、急性乙肝一般会在六个内病情缓解,甚至自愈。
病情超过六个月仍未缓解者,多转为慢性化,通过五项联合定量分析,可以对病情的发展做出预测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即若表现为HBeAg下降、抗-HBe 出现或渐升,HBsAg和HBV DNA血清水平降低,这是病变恢复的时相,可望在1-2年病毒被清除而疾病痊愈;若HBeAg和HBV DNA 血清水平持续很高的病人,预期可能保留慢性无症状携带(AsC)或慢性乙型肝炎。
产品特点:化学发光定量检测HBsAg灵敏度可达0.05-0.1ng/ml,而酶免(ELISA)检测HBsAg灵敏度是0.5-1.0ng/ml,胶体金(POCT)检测HBsAg灵敏度是1-5ng/ml,也就是说只有血清中的HBsAg达到0.5-5ng/ml酶标或胶体金才会呈阳性反应。
使用化学发光法提高了灵敏度,大大缩短了窗口期。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最早的免疫应答就是针对前S1抗原的。
由于前S1抗原的出现在HBV感染的最早期,因而可以起到早期诊断的作用。
前S1蛋白在病毒感染、装配、复制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等方面起有十分重要作用,前S1抗原(Pre-S1Ag)检测是对乙肝“两对半”尤其是e抗原和HBV-DNA测定的重要补充和加强。
产品特点:支持28天定标功能及急诊功能,可以敏感的反映乙肝病毒复制,可作为早期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较好指标,前S1蛋白与HBV的复制指标HBV-DNA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与HBV-DNA相比,操作简单,价格低廉,试验要求不高。
化学发光试剂临床意义
名 称:人垂体泌乳素(PRL)诊断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临床意义:人垂体泌乳素(PRL)是由垂体前叶产生的,由 198 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分子量 22kD,其结构与生物学方面与生长激素、胎泌乳素属同类激素。PRL 直接作用于体细胞,促进乳 腺生长、发育和乳液形成。此外,尚有促进卵巢分泌甾体激素 、黄体形成与溶解的作用。非妊娠 妇女与男性 PRL 水平相当,妊娠后 PRL 水平逐渐增加,至分娩前达到高峰,哺乳期进一步增加。 PRL 测定对垂体疾病,特别是垂体瘤和各种原因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及月经异常和不孕症的病因 诊断与鉴别有重要意义。
2
北京华科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化学发光各项目的临床意义
名 称:高灵敏人促甲状腺激素(TSH)诊断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临床意义: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受血清中 T3 和 T4 浓度的负反馈调节。TSH 主要作用于甲 状腺,它能增加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 T3 和 T4。测定血清中 TSH 的含量,是诊断甲状腺功 能和研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甲状腺功能评估中,可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 (垂体性或下丘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并可作为对甲低症疗效观察的指标。此外,可观察垂体 TSH 的储存功能,进一步区别下丘脑和垂体的病变;与 T4 联合使用是目前诊断新生儿先天性甲低 的唯一方法。
常用化学发光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常用化学发光项目及其临床意义常用化学发光项目及其临床意义一、垂体-甲状腺轴激素1.血清T3、T4测定:正常参考值:T30.6-1.81ng/ml,T445-109ng/ml。
T4测定是甲状腺功能试验中最基本的筛选试验。
它不受含、i8k,mm',l》碘食物、药物或X线造影剂的影响,对病人无辐射危险,可适用于哺乳期妇女或儿童患者,对甲减的诊断较131I吸碘率灵敏可靠,对甲亢或单纯甲状腺肿引起的131I吸碘率增高,具有鉴别价值。
循环血中的T3除小部分是由甲状腺组织直接分泌外,绝大部分由T4在组织中脱碘转化而来,虽然T3在血中的浓度远低于T4,但在血中却发挥着主要的生物学活性。
对甲亢、甲减的诊断,正确率可达90%以上,甲亢时T3浓度几乎总是增加,有时可高于正常好多倍,按比例而言,T3的增高比T4更为明显,因而T3/T4比值几乎总是升高,这是因为不但甲状腺分泌过多。
而且外围组织T4转化为T3也增多,在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过程中,T4的下降快于T3,往往T4已降至正常或低于正常时,T3还高于正常。
严重甲减时T4、T3同时减少,不严重者T4的减少远比T3的减少为甚,此时甲状腺并没有完全衰竭,只是由于甲状腺受到高水平TSH的刺激使T4的分泌受影响较大的缘故,而T3可正常甚至升高。
在大多数情况下,T3值与T4平行,甲亢时升高,甲减时降低。
但在某些情况下,T3值与T4值可发生分离现象。
如T3型甲亢时仅有T3升高而T4正常;在甲亢早期或甲亢复发初期,T3可在T4尚未升高时先增高;在甲状腺次全切术后及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T4多降低而临床无明显甲减表现,而其T3则正常或有代偿性增高。
甲亢患者在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或治疗后同时测定T3、T4比单独测定T3或T4更能反映其病情变化。
2、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正常参考值:0.35-5.5mlU/L.正常人血清中TSH含量在一生中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异。
儿童及老年人血清中TSH含量均比成人高。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发表时间:2015-10-22T17:11:33.1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5期作者:木巴拉克.都来提开里提1 李洁1 安佩君2 [导读] 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 835000 本研究主要对该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在激素分析、传染性疾病病原诊断和肿瘤标志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与总结,提高临床应用的效果。
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 835000摘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是新一代标记免疫技术,以其简便、标志物制备容易,且稳定性高、自动化操作和对环境影响小的优势,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广受好评,本研究主要对该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在激素分析、传染性疾病病原诊断和肿瘤标志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与总结,提高临床应用的效果。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临床检验;应用价值近年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在临床检验中得到广泛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后,由于操作简单、污染少,以及测试耗时短和获得结果较快等优点,广受临床检验医生好评。
本研究在介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技术上,探讨了该技术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介绍1.1 CLIA原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是利用化学发光剂标记抗原或抗体,以及待测标本中的磁颗粒性抗原或抗体,经磁场将B与F标记物分离,并于B部分中加入发光促进剂,并定量或定性检测B状态下的发光强度。
CLIA技术结合了磁性微粒子分离与化学发光两种技术,临床检验的灵敏度为10~15g/ml,目前均未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并将操作手册存储于硬盘内,分析速率为108个测试/h,可同步完成13个项目检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具有快速、简单和获取结果准确的特点,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较高[1]。
1.2 器检测原理在检测时,一些化学基团被养护后,便转化为激发状态,可发射一定波长的光子,器检测原理即将免疫反应与化学反应相结合,形成一种灵敏度较高的分析方法,微量倍增技术,包括两种类型:小分子抗原物质的测定,可选用竞争法;大分子抗原物质测定,可选用夹心法。
化学发光项目临床意义以及项目组合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
用于细菌和病毒的鉴别,来监控感染的严重程度, 用于评价感染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具有调节免疫应答、急性期反应及造血功能,并在 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结缔组织病 、家族性甲状腺结 合球蛋白增多 症等的鉴别。
增高: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慢 性淋巴细胞性甲状 腺炎、甲减、 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 自身免疫性甲亢的诊断或排除; 功能自主性甲状腺 多发结节的鉴 别诊断;检测Graves病患者治疗 和 复发情况。 主要用于原发和继发性甲低及甲 亢诊断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慢性淋 巴细胞甲状腺炎明 显阳性,甲亢 、甲减亦可呈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TBG明显低于正常,治疗后随病 情缓解可以恢复正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时TBG明显 升高,随着病情缓解可以恢复正常。 升高:正常妊娠、早期绒癌、葡 萄胎、肝癌、肺癌 、乳腺癌、卵 巢癌、睾丸肿瘤;降低:异位妊 娠 、先兆流产、先兆流产。
甲状腺结合球蛋白 (TB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βhCG) 促黄体生成素(LH) 促卵泡生成素(FSH) 雌二醇(E2) 孕酮(PROG) 睾酮(TESTO) 泌乳素(PRL) 雌三醇(E3) 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BG)
抗苗勒氏管激素 (AMH)
17-羟皮质类固醇 (17-0HCS) 游离睾酮 (Free TESTO)
2.其他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细胞性贫血患者EPO水 平不降低,但也可以使用EPO治疗。此时浓度也会有 所升高。
3.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造血功能不全患者EPO水平 升高。
化学发光免疫项目临床意义ppt通用模板
⑵. 胃癌、结肠癌等内胚层衍生的组织发生的癌,AFP会升 高。 ⑶. 部分卵黄囊肿患者血清AFP上升; ⑷. 病毒性肝炎患者AFP轻度增高。 ⑸. 怀孕可致一过性升高。
CEAl965年被发现时,认为是结肠癌的标志物(60%-90%患者 升高),但以后发现胰腺癌(80%)、胃癌(60%)、肺癌(75%)和 乳腺癌(60%)也有较高表达。
CEA检测对肿瘤术后复发敏感性很高,可达80%以上。往往早 于临床、病理检查、X光检查6~8个月。 但CEA并非一种癌的 特异性抗原,而是癌的一种相关抗原,缺少特异性,主要用于 肿瘤患者的监测,疗效的判断。
为乳腺癌标志物,正常<30U/ml,哺乳期妇女或良 性乳腺肿瘤皆低于此值。乳腺癌晚期100%,其他 期75%此值明显升高。 • 同样,该标志物也是广谱的,肝癌、肺癌、卵巢癌 患者。
• 有报道指出,CA15-3水平超过50U/ml时,判断乳 腺癌患者存在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或远处转移,其敏 感性超过90%,特异性100%,正确判断率可以达 到100%。此外,CA15-3水平增高的乳腺癌患者发 生转移的时间较CA15-3正常的患者要早许多。
• 风湿病时CAl9-9浓度可增高. • 某些药物会影响TM的浓度,如前列腺癌抗雄性激
素治疗可抑制PSA产生。 • 另外,已发现屡次进行直肠检查后,PSA和PAP
值可升高,因此采血前不应进行直肠检查。
பைடு நூலகம்
2、体外因素
超全汇总!化学发光项目及临床意义(一)2024
超全汇总!化学发光项目及临床意义(一)引言概述:化学发光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在临床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超全汇总的化学发光项目及其临床意义,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认识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
正文内容:一、荧光探针类化学发光项目1. 荧光标记的抗体:通过将荧光染料与抗体结合,实现对特定生物分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 生物传感器:利用荧光信号的变化来检测和监测生物体内的特定生物化学过程。
3. 荧光探针的靶向治疗应用:通过荧光探针的靶向传递,实现对肿瘤等疾病的精准治疗。
4. 基因检测和表达分析:利用荧光探针对基因序列和表达进行快速、敏感的检测和分析。
二、生物发光类化学发光项目1. 生物体内的荧光探针应用:通过注射荧光探针进入生物体内,实现对生物体内部分子和组织的实时成像和监测。
2. 荧光蛋白标记技术:通过将荧光蛋白与蛋白质结合,实现对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和表达进行研究。
3. 光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发光过程反映生物化学反应的情况,实现对生物体内特定分子和活动的检测和监测。
4. 细胞内荧光成像:通过荧光探针对细胞内特定分子和结构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和分析。
三、化学发光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1. 肿瘤标志物检测:通过荧光探针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实现早期肿瘤的筛查和诊断。
2. 无创检测技术:利用生物发光技术对人体表面的信号进行检测,实现无创体内分子的定量分析。
3. 荧光显微镜检查:通过荧光探针和显微镜技术对组织和细胞的分子信息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和分析。
4. 药物代谢研究:利用荧光探针对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进行实时、定量的监测和分析。
四、化学发光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1. 荧光筛选技术:通过荧光信号的变化来评估化合物的药物活性,加速新药的发现和筛选过程。
2. 荧光探针在靶向药物递送中的应用:通过合成荧光探针,实现对药物在体内靶向递送的监测和评估。
3.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利用荧光探针对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定量分析,帮助研究蛋白质功能和调控机制。
ACCESS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常用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ACCESS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常用检测项目临床意义甲状腺及其有关激素的临床应用甲状腺为球形结构的滤胞所组成,滤泡的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以甲状腺球蛋白(Tg)的形式储存在含胶质的滤泡内。
另一种称C细胞的少数滤泡旁细胞分泌降钙素。
甲状腺主要分泌两种碘化氨酸为3,5,3’,5’-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即甲状腺素(T4);和3,5,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T4均为甲状腺合成,T3大部分由T4在外周组织脱碘转化而来,少量由甲状腺分泌。
甲状腺虽也合成微量的3,3’,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反T3或rT3),大部分自T4脱碘而来。
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的甲状腺有关激素有总T3 、总T4、FT3、FT4及TSH等,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甲状腺激素的生化生理作用和代谢1.甲状腺激素的产生T4是Tg中含量最高的碘化氨基酸,比T3多10-20倍,T4也是血清中最多的碘化氨基酸,占血清蛋白结合碘的90%以上,T3的产量和外池容量明显小于T4。
游离T4和T3分别占T4和T3的0.02%和0.2%,T4的血清浓度比T3高50-80倍。
而T3的活性比T4大3-5倍,rT3无活性。
2.甲状腺激素的输送和代谢T3、T4被酶分解后进入血液,99.98%的 T4和99.8%的T3在血中与结合蛋白相结合进行运输。
T3和T4的代谢有二种途径:(1)是通过以葡萄苷酸和硫酸结合物的形式由胆汁及尿排泄,约占日消耗总量的15% - 20%。
(2)是经脱碘酶降解为其他碘氨基酸,如T2 是T3和rT3的主要代谢产物。
3.甲状腺激素的调控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和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调节,以维持血浆激素水平的动态平衡,这就是下丘脑 - 垂体 - 甲状腺轴系统。
TS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受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刺激而释放,血清T4、T3水平的增高则可抑制TSH的分泌,称为负反馈。
全套化学发光原理、分类及临床意义汇总!(重点推荐)
全套化学发光原理、分类及临床意义汇总!(重点推荐)“”免疫检测发展历程60年代,使⽤的是放射免疫检测,优点:成本低、灵敏度⾼,但缺点很明显,存在放射性污染、有效期短、操作复杂。
70年代,出现胶体⾦技术,虽然操作简单快速,然⽽,灵敏度低这⼀问题,始终⽆法解决,这也是技术本⾝决定的80年代,出现了酶联免疫法和时间分辨法,⽐如以上海科华为代表的。
国产企业研发的,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产品,成本低且性质稳定,这也是为什么到⽬前为⽌,该⽅法学⼀直沿⽤⾄今,⽽其灵敏度和精确度问题,也决定了他从此不能担当⼤任。
⽽时间分辨法虽然⼀定程度上解决了灵敏度问题,⽽更多的缺点也暴露出来了,操作复杂,成本⾼,反应时间长,然⽽在化学发光还没有问世之前,⽐如以上海新波为代表的,时间分辨⽅法学为主的国产企业慢慢发展了起来。
如今上海新波也早就被PE完成了战略收购。
90年代,化学发光开始问世,虽然在国内的推⼴经历了很长的过程,随着21世纪的到来,在国外技术的影响下,化学发光开始不断发展,尤其是2010年以后,化学发光逐步开始了⼤⾯积的,时间分辨⽅法学替换进程,如今在免疫检测市场,⽆疑化学发光是独树⼀帜,引领免疫检测市场,成为免疫诊断主流技术。
化学发光检测原理关于化学发光检测原理,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分析仪器。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包含两个部分,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分析系统。
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利⽤化学发光物质经催化剂的催化和氧化剂的氧化,形成⼀个激发态的中间体,当这种激发态中间体,回到稳定的基态时,同时发射出光⼦,我们可以联想以下萤⽕⾍,⼀闪⼀闪的,就是⽣物化学反应后发出的的光信号,⽽化学发光的原理也是类似的,⽆⾮是原理不同,但道理是⼀样的当光⼦发出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中核⼼探测器件也就是光电倍增管,由单光⼦检测并传输⾄放⼤器,并加⾼压电流放⼤,放⼤器将模拟电流转化为数字电流,数字电流将发光信号由R232数据线传输给电脑并加以计算,得出临床结果。
免疫化学发光检测项目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精)
免疫化学发光检测项目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甲状腺功能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测包括FT3、FT4、TSH、抗-TG、抗TPO项目。
正常参考值:FT3:1.20-4.20 pg/mlFT4:0.72-1.72 ng/dlTSH: 0.35-5.5 uIU/ml抗-TG:< 60 U/ml抗TPO:< 60 U/ml临床意义:重症肌无力及部分正常妇女,不明原因的抗TPO持续升高疑似自身免疫甲状腺炎个体,非淋巴浸润性甲状腺机能亢进,以及TG检测中用TG-自身抗体排除干扰。
尽管同时测定其他甲状腺抗体(抗TPO,TSH-受体抗体)可增加检测敏感性,但正常结果也不能排除自身免疫疾病的存在。
抗体测定浓度与疾病的临床疾病活动状态无关。
③抗TPO抗体升高可见于90%的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以及70%的突眼性甲状腺肿患者。
本试验与其他抗甲状腺抗体测定方法,如抗TG、抗TSH受体抗体同时测定可提高敏感性,但正常结果不能排除自身免疫病的可能性。
糖尿病检测血清胰岛素(Insulin)胰岛素是人体内降低血糖的主要激素,测定血清胰岛素是糖尿病诊断和分型的参考指标,也是胰岛瘤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指标。
正常参考值:空腹3.0-28.0 mU/ml,0.5-1h可达基础值5-10倍,2h<30mU/ml,可降至空腹水平。
临床意义:①生理性增高:进食或静脉输注葡萄糖后、妊娠、单纯性肥胖等。
②病理性增高:(1)胰岛素分泌功能亢进,如胰岛素瘤、某些胰腺增生性疾病等。
(2)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Ⅱ型糖尿病),由于血糖升高,刺激机体Ins代偿性分泌增加。
(3)非特异性增多,如肢端肥大症、肝硬化、甲亢等。
③病理性降低:(1)胰岛素分泌功能不足,如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型糖尿病)。
(2)某些损伤胰岛素分泌功能的胰腺疾病,如弥漫性胰腺炎等。
血清C肽测定(C-peptide)C-肽与胰岛素系从胰岛素原分裂而成的等分子肽类,不被肝脏酶灭能,其半寿期为10~11分钟,故其血中浓度可更好地反映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
电化学发光分析项目及临床意义 ppt课件
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临床意义
HCG+β 妊娠后一周HCG浓度就可以判定妊 娠。现妊娠无关的HCG浓度升高见于其 它疾病患者,如生殖细胞肿瘤、卵巢肿 瘤、膀胱肿瘤、胰腺肿瘤、胃肿瘤、肺 肿瘤和肝肿瘤。
ppt课件
24
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临床意义
• • • • • 促甲状腺素(TSH)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甲状腺素(T4) 游离甲状腺素(FT4)
ppt课件 26
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临床意义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 用的重要激素,主要在甲状腺以外,大 部分在肝脏由T经脱碘生成。因此,T3 浓度反应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甚于 反映甲状腺的分泌状态。T3是查明早 期甲亢、监控复发性甲亢的重要依据。
ppt课件 27
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5
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临床意义
促甲状腺素(TSH): TSH在垂体前叶的特异性嗜碱性细胞内 生成,垂体释放TSH是机体发挥甲状腺素生 理作用的中枢调节机制,可剌激甲状腺素的 生成和分泌,并有增生效应。TSH检测是查 明甲状腺功能的初筛试验,游离甲状腺激素 的微小变化就会带来TSH浓度向反方向的显 著调整。因此,TSH是检测甲状腺功能非常 敏感的特异性指标,特别适合于早期检测或 排除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调节系统功能紊乱。
ppt课件
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 21-1 (Cyfra21-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otal PSA)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ree PSA) S100蛋白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亚单位(HCG+β )
化学发光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化学发光全套检查项目与临床意义(附参考数值)IVD第一资讯平台IVD资讯2月13日整理、来源:体外诊断网本文整理化学发光临床常见的检测项目、临床意义与参考范围,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甲状腺功能◆◆1、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 T3)临床意义:Tot T3是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首选指标之一,对甲状腺功能紊乱进行确诊。
增高:Grave 病,大多数是由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特发性T3型甲亢、新生儿一过性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TBG、白蛋白增高时、地方性缺碘甲状腺肿、服用外源性T3等)。
降低: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低(如呆小症、Hashimoto 甲状腺炎、先天性甲状腺形成异常、新生儿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特发性粘液性水肿等);继发性甲状腺机能减低(如垂体功能低下、TSH单独缺乏症等);下丘脑功能障碍、重症消耗性疾病;先天性TBG减少症;65岁以上。
参考范围 1.34~2.73 nmol/L (0.87–1.78 ng/mL)2、总甲状腺素(Tot T4 )临床意义:增高:甲亢;妊娠、新生儿;服用雌激素和避孕药;高TBG血症;急性肝炎;服用碘时;亚急性甲状腺炎;TSH分泌性肿瘤;甲状腺激素过度使用。
降低:甲减;TSH不应症;甲状腺形成异常;母体抗甲状腺制剂的应用;TBG低下症;某些严重肝病、禁食、高热病、肾病综合症。
参考范围 78.38~157.4 nmol/L (6.09~12.23 ug/dL)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临床意义:甲亢增高,甲减降低,与病理生理相一致,不受TBG等的影响,故可诊断妊娠性甲亢,并是诊断甲亢的最佳指标。
参考范围 3.8~6.0 pmol/L (2.5~3.9 pg/mL)4、游离甲状腺素(FRT4)临床意义:甲亢、T4中毒症、恶性肿瘤等增高,甲减降低,与病理生理相一致,不受TBG等影响,是诊断甲减的最佳指标。
参考范围 7.86~14.41 pmol/L (0.61~1.12 pg/mL)5、促甲状腺素(超敏)(hTSH)临床意义:评估甲状腺的状态,确定亚临床的或潜在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筛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最灵敏的诊断指标,也是产前诊断先天性甲低的最佳指标,并可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衰退的治疗进行疗效考核并指导用药。
化学发光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甲状腺激素检测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通过神经纤维传导信息实现调节功能,内分泌通过血液和组织液运输激素,作用于某些靶细胞而达到调节功能,二者关系密切。
所有的内分泌腺都直接或间接受神经系统的影响,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功能,如甲状激素能明显影响脑的发育和正常功能。
甲状腺是一个内分泌腺体,它分泌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等具有重要作用;甲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或减少均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失调,内分泌代谢紊乱。
因此,正确检测甲状腺相关激素,对于诊断治疗甲状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甲状腺基本知识甲状腺分泌有生理活性的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及无生理活性的反T3等。
血浆中T4来自甲状腺,而80-90%的T3和反T3是T4在外周组织经脱碘作用,脱去一个碘原子而生成的。
血液中的T3和T4,以结合和游离两种形式存在。
绝大部分的甲状腺激素(T4 99.97%,T3 99.7%)可逆性的结合于血浆蛋白上;游离的甲状腺激素在血中含量甚微,与蛋白结合的激素和微量游离激素处于动态平衡中,然而正是这些微量的游离激素才能进入靶组织细胞,与细胞中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它还在垂体部分反馈地调节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
结合型的甲状腺激素是没有生物学作用的,它对稳定血中游离激素含量起着贮存与缓冲作用。
与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的另一激素为垂体所分泌的TSH。
TSH是由垂体前叶嗜碱细胞所分泌,它是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25000-28000,糖类分子占总分子量的15%,包括岩藻糖、甘露糖、半乳糖、氨基葡萄糖和氨基半乳糖等。
TSH的分子是由两条肽链组成,一条是α链,由89个氨基酸组成;另一条是β链,由112个氨基酸组成,两条肽链靠非共价键结合在一起。
激素的生物学活性由肽链决定。
两个亚基必须结合才具生物活性,分开则无活性。
TSH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包括:①下丘脑促甲状腺素释放素(TRH)的促进与靶腺激素(T3、T4)反馈抑制的影响,二者互相拮抗,构成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②神经系统对TSH分泌控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生长介素可降低TSH分泌,多巴胺可抑TSH释放,雌激素可升高TSH基础分泌,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抑制TSH的释放,使垂体分泌TSH减少;③TSH分泌受机体反应调节;④TSH分泌有昼夜节律性变化,高峰于午夜23:00-24:00,上午11:00时最低;⑤冷刺激TSH分泌增加,再促进T3、T4分泌以适应冷环境。
化学发光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化学发光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化学发光是一种常用的生化检测方法,通过测定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发光信号来检测目标物质的含量。
它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化学发光的全套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1.总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是人体内胆红素的总量,可作为肝胆功能的指标之一、其升高可能与溶血性贫血、胆汁淤积等疾病相关。
2.直接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是血液中可溶于水的胆红素,其升高可能是肝细胞损伤或胆汁淤积的表现。
3.总胆固醇(TCH):总胆固醇是先天性脂代谢紊乱、高血压、血管炎症等疾病的关键指标之一4.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是血液中主要的脂类成分之一,其升高可能是脂肪代谢紊乱、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的表现。
5.血清肌酐(SCR):血清肌酐是评价肾脏功能的指标之一,其升高可能是肾脏疾病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肾功能损害的表现。
6.血尿素氮(BUN):血尿素氮是评价肾脏功能的另一个指标,其升高可能是肝肾功能异常、水分摄取不足等引起的。
7.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是一种以能源代谢为基础的细胞酶,其升高可能与心肌梗死、肝脏疾病、溶血等疾病相关。
8.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是心肌、骨骼肌以及脑组织中的一种酶类,其升高可能是横纹肌溶解、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表现。
9.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一种肝脏特异性酶,其升高可能是肝脏疾病或肝细胞损伤的表现。
10.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也是肝脏特异性酶,其升高可能是肝脏疾病或肝脏损伤的指标之一首先,这些项目可以评估肝胆功能的正常与否。
肝脏是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之一,它参与多种代谢过程并产生胆汁,对体内废物的排除和营养物质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检测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可以评估肝胆系统的功能状态,为肝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其次,这些项目可以评估肾脏功能。
免疫发光检查的项目及意义
免疫发光检查的项目及意义
免疫发光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各种生物标志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免疫发光检查项目及其意义:
1. 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如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
(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等。
这些指标用于评估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帮助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疾病。
2. 生殖激素: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等。
这些激素在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评估生育能力、诊断生殖系统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3. 肿瘤标志物:例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等。
这些标志物可以用于肿瘤的筛查、诊断、监测治疗效果和复发等。
4. 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如肌钙蛋白、B 型利钠肽(BNP)等。
这些指标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风险评估。
5. 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指标:如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等。
这些指标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6. 感染性疾病相关指标:例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等。
这些指标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筛查和诊断。
免疫发光检查的意义在于提供快速、准确、敏感的检测结果,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
然而,具体的检测项目和其意义需要根据临床情况和医生的判断来确定。
在进行免疫发光检查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其他相关信息选择合适的项目,并结合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一种基于免疫学原理和发光原理的检测方法。
它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便捷等优点。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领域,如血清生化检测、免疫学检测、药物代谢动力学等领域,并且在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血清生化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快速高效地检测生化指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可以在短时间内同时检测多个生化指标,而且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
它可以检测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多个生化指标,从而提高了临床检验的效率和准确度。
2. 早期发现疾病: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可以检测非常低浓度的生化指标,因此可以在疾病早期发现一些指标的异常变化,如糖尿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从而对病情的及早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可以高效地检测药物代谢产物,在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如药物代谢酶活性的研究,以及不同用药方案的优化等。
化学发光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化学发光全套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附参考数值)IVD第一资讯平台IVD资讯 2月13日整理、来源:体外诊断网本文整理化学发光临床常见的检测项目、临床意义及参考范围,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甲状腺功能◆◆1、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 T3)临床意义:Tot T3是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首选指标之一,对甲状腺功能紊乱进行确诊。
增高:Grave 病,大多数是由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特发性T3型甲亢、新生儿一过性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TBG、白蛋白增高时、地方性缺碘甲状腺肿、服用外源性T3等)。
降低: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低(如呆小症、Hashimoto 甲状腺炎、先天性甲状腺形成异常、新生儿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特发性粘液性水肿等);继发性甲状腺机能减低(如垂体功能低下、TSH单独缺乏症等);下丘脑功能障碍、重症消耗性疾病;先天性TBG减少症;65岁以上。
参考范围~ nmol/L (– ng/mL)2、总甲状腺素(Tot T4 )临床意义:增高:甲亢;妊娠、新生儿;服用雌激素和避孕药;高TBG血症;急性肝炎;服用碘时;亚急性甲状腺炎;TSH分泌性肿瘤;甲状腺激素过度使用。
降低:甲减;TSH不应症;甲状腺形成异常;母体抗甲状腺制剂的应用;TBG低下症;某些严重肝病、禁食、高热病、肾病综合症。
参考范围~ nmol/L (~ug/dL)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临床意义:甲亢增高,甲减降低,与病理生理相一致,不受TBG等的影响,故可诊断妊娠性甲亢,并是诊断甲亢的最佳指标。
参考范围~ pmol/L (~pg/mL)4、游离甲状腺素(FRT4)临床意义:甲亢、T4中毒症、恶性肿瘤等增高,甲减降低,与病理生理相一致,不受TBG等影响,是诊断甲减的最佳指标。
参考范围~ pmol/L (~pg/mL)5、促甲状腺素(超敏)(hTSH)临床意义:评估甲状腺的状态,确定亚临床的或潜在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筛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最灵敏的诊断指标,也是产前诊断先天性甲低的最佳指标,并可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衰退的治疗进行疗效考核并指导用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CESS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常用检测项目临床意义甲状腺及其有关激素的临床应用甲状腺为球形结构的滤胞所组成,滤泡的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以甲状腺球蛋白(Tg)的形式储存在含胶质的滤泡内。
另一种称C细胞的少数滤泡旁细胞分泌降钙素。
甲状腺主要分泌两种碘化氨酸为3,5,3’,5’-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即甲状腺素(T4);和3,5,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T4均为甲状腺合成,T3大部分由T4在外周组织脱碘转化而来,少量由甲状腺分泌。
甲状腺虽也合成微量的3,3’,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反T3或rT3),大部分自T4脱碘而来。
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的甲状腺有关激素有总T3 、总T4、FT3、FT4及TSH等,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甲状腺激素的生化生理作用和代谢1.甲状腺激素的产生T4是Tg中含量最高的碘化氨基酸,比T3多10-20倍,T4也是血清中最多的碘化氨基酸,占血清蛋白结合碘的90%以上,T3的产量和外池容量明显小于T4。
游离T4和T3分别占T4和T3的0.02%和0.2%,T4的血清浓度比T3高50-80倍。
而T3的活性比T4大3-5倍,rT3无活性。
2.甲状腺激素的输送和代谢T3、T4被酶分解后进入血液,99.98%的 T4和99.8%的T3在血中与结合蛋白相结合进行运输。
T3和T4的代谢有二种途径:(1)是通过以葡萄苷酸和硫酸结合物的形式由胆汁及尿排泄,约占日消耗总量的15% - 20%。
(2)是经脱碘酶降解为其他碘氨基酸,如T2 是T3和rT3的主要代谢产物。
3.甲状腺激素的调控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和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调节,以维持血浆激素水平的动态平衡,这就是下丘脑 - 垂体 - 甲状腺轴系统。
TS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受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刺激而释放,血清T4、T3水平的增高则可抑制TSH的分泌,称为负反馈。
甲状腺尚有一种自主调节功能。
碘化物的摄入量对甲状腺的功能起直接调节作用,故甲状腺对缺碘状态有一定程度的自身调节代偿作用。
4.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1)氧化、生热及温控作用甲状腺激素增加细胞的氧化速率,产生热量(2)物质代谢的作用促进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3)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促进:a.细胞增多、体积增大,于是机体生长b.软骨骨化和牙齿发育c.大脑成熟二.甲状腺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1. TSH的临床意义(1)鉴别甲低症由下丘脑功能受损后出现的甲低症状。
这可能由于TRH 使TSH 造成T3、T4 之故,这称为继发于下丘脑性甲低。
在原发性甲低患者T3、T4过低而TSH而分泌是强反应的。
继发性甲低病变部位下丘脑、垂体。
原发性甲低病变部位甲状腺。
(2)甲亢症甲亢患者的T3、T4过高,反馈抑制TSH的分泌使血清TSH水平降至接近于零,现在应用超敏TSH(S-TSH或h-TSH)来诊断甲亢(而常规TSHRIA为过时的试验)。
(3)甲肿甲状腺肥大患者,由于缺碘使T3、T4分泌减少,因此TSH分泌增加,当肿大后或补碘后TSH水平可恢复正常。
(4)TSH反应性低下可见a.甲亢;b. 无甲亢的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疾病;c.垂体或下丘脑损害造成的甲低症; d. PRL瘤; e. 库兴氏综合症; f. 肢端肥大症等。
2.T3、T4的临床意义(1)T3在以下疾病情况下都有增高:a.甲亢;b. T3型甲亢;c. T3毒血症;甲亢复发之前的指症;d.使用甲状腺制剂治疗过量; e. TBG结合力增高症; f. 亚甲炎等;T3在以下疾病情况下都有降低:a. 甲低、粘液性水肿、呆小症;b. TBG 结合力下降;c. 非甲状腺病的低T3综合征及d. 慢性甲状腺炎等。
(2)T4在以下疾病情况下(甲亢、T3毒血症)都有与T3相平行的变化。
3.FT3和FT4的临床意义T4、T3被水解后进入血液,99.98%的T4和99.8%的T3以非共价健与血浆蛋白结合,其余为FT40.02%和FT30.2%。
而FT3、FT4是实际进入靶细胞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的激素物质。
故甲状腺的机能状态与循环中FT3、FT4的水平密切相关。
可以做为区别甲亢、甲低及甲功的亚临床状态。
其正常值不受TBG各种情况下增加和减少的影响,是反应甲状腺功能的灵敏指标,1989年Hamburger推荐以高灵敏度的TSH、FT3和FT4为甲状腺功能测定的首选方法已被临床界广泛采纳。
临床上确诊为甲亢或甲低步骤,有以下两个方案供参考。
[方案一]增高甲亢增高 TT3正常 T4甲亢增高 T3甲亢TT4 正常 TT3正常正常增高原发性甲低减低 TSH减低继发性甲低减低 TT3 增高增高原发性甲低TSH正常减低继发性亚临床甲低[方案二]增高增高甲亢未检出 FT4 正常 FT3正常亚临床甲亢S TSH 正常甲功正常正常亚临床甲低增高 FT4减少甲低诊断甲亢以往认为以TT3符合率最高,TT4次之,TSH最低,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的认识是S TSH、FT3、、FT4的联合检测明显优于TT3、TT4不受血清TBG含量的影响,可使一些TT3、TT4 正常的早期甲亢得到确诊,S TSH又可使甲亢的诊断提高到亚临床水平。
诊断甲亢灵敏度的顺序为S TSH>FT3>TT3>FT4>TT4甲低的诊断灵敏度顺序为S TSH>FT4>TT4>FT3>TT3TSH正常参考范围: 0.34 - 5.06uIU/MLTT3 、TT4正常参考范围: 1.34 - 2.73nmol/l 78.4 - 157.4 nmol/lFT3 、FT4正常参考范围: 3.67 - 10.43pmol/l 11.2 - 20.1 pmol/l性腺激素的临床应用(1)β 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HCG结构中包括α、β两个亚基,α亚基与LH、FSH、TSH近似,尤其是与LH有较大的免疫交叉反应,β链为其独有,β亚基被用来制备特异性抗体测定血中的HCG专名为β HCG。
停经35-45天即可测出。
孕期9-12周血浓度达最高峰,甚至HCG高达150000mIU/ml,此后逐渐下降,18周时降至最低水平约12000-28000mIU/ml,直至分娩后4天消失。
正常值<3.1 mIU/ml阴性>5.0 mIU/ml 阳性诊断(a)早期妊娠>5.0 mIU/ml为阳性诊断(b)绒癌 105-500 mIU/ml(c)恶葡 126-300 mIU/ml(d)葡萄胎115 mIU/ml以上(e)非精原细胞的睾丸肿瘤60~1000 mIU/ml临床意义(a)早妊的诊断(b)先兆流产动态观察,判别预后良好(c)可做为绒癌恶葡术后疗效观察的指标,应连续检测真至转阴为止。
⑵LH、FSH和TRL:都是腺垂体的分泌细胞所分泌,前两者为嗜碱性细胞分泌,后者为嗜酸性细胞分泌。
FSH(促卵泡成熟激素):在男性刺激曲细精管发育,并与睾酮(T)一起促进精子产生和成熟。
在女性刺激卵泡发育,并在LH的协同下使卵泡分泌雌激素。
LH (黄体激素):在男性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在女性与FSH一起促进卵泡分泌雌激素,促使卵泡成熟和排卵并促使黄体生成。
TRL(催乳素):其作用是使发育完全和具备泌乳条件的乳腺分泌乳汁和维持泌乳。
(a)生理变化:青春期前,血中TRL含量无性别差异。
性成熟后,由于雌激素影响,女性的TRL含量略高于男性,一般均<25μg/L,老年期则明显下降。
(b)释放节律:有昼夜节律性变化,采血宜安排在晨7-8时,避开排卵期。
LH、FSH的临床应用:(a)卵巢性闭经和垂体下丘脑性闭经的诊断和鉴别一般认为低LH(<5 IU/L)较可靠地提示促性腺功能不足,而高FSH(>40 IU/L)对女性则提示卵巢功能障碍。
当FSH尚<30 IU/L时提示卵巢内尚有滤泡存在,>40 IU/L时则卵巢滤泡已耗竭,高FSH伴高LH则卵巢功能衰竭已肯定。
因而测定血清FSH 、 LH水平是鉴别卵巢或垂体、下丘脑闭经最有效的方法。
闭经妇女的FSH和LH为异常低值或仅LH为异常低而FSH尚在正常下限,均可诊断为垂体、下丘脑性闭经。
(b)男性性功能低下鉴别:测定FSH 、LH 和T可以判定睾丸功能低下系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当FSH 、LH和T均为低下水平,称为低促性腺激素性功能低下;提示为下丘脑——垂体功能减低所致的断发性睾丸功能低下;而FSH和LH增高,T水平低下、T / LH比值降低,则提示为高促性腺激素型性功能低下,系原发性睾丸功能衰竭。
(c)青春期前儿童性早熟的鉴别FSH和LH同时升高者提示真性性早熟,属中枢性。
若FSH和LH不高,则为假性性早熟,系外周性。
(d)预测排卵:排卵前最早的激素变化是血清E2峰的出现,随之FSH和LH亦达到峰值,LH峰一经出现则预报24-36小时后排卵,因此可在月经周期第8天起连续测定血清 E2、FSH和LH,检测其峰值确定受孕的最佳时间。
TRL的临床意义:TRL出现高值考虑以下疾病:青春期下丘脑综合症、垂体增生、垂体肿瘤和泌乳素分泌瘤;而以下情况:原发不孕、子宫功能性出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均出现TRL值较低。
E2(雌二醇)和 Progesterone(孕酮)在男性E2水平升高可因睾丸或肝脏肿瘤,女性E2促使生殖上皮、乳腺、长骨的生长及第二性征的发育。
促进卵泡发育,增强阴道对细菌的抵抗能力;降低血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影响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组成。
血清E2升高,可见于多胎妊娠、卵巢癌、浆液性囊腺癌等。
血清E2降低,可见于卵巢肿,垂体卵巢性不孕、垂体卵巢性闭经。
正常参考范围:男:20 - 75pg/ml女:A: 绝经期:20 - 88 pg/mlB: 非孕期:卵泡期:24 - 114pg/ml黄体期:80 - 273pg/mlP:临床检测主要用于确定排卵、早孕状态、黄体功能状态判断等。
正常参考范围:男:0.10 - 0.84pg/ml女:A: 非孕妇卵泡期:0.31 - 1.52 pg/ml黄体期:5.16 - 18.56pg/ml绝经期: 0.08 - 0.78 pg/mlB: 孕妇首孕3周期性4.73 - 50.74 pg/ml第2孕3周 19.41 - 45.30 pg/ml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标志肿瘤存在的一些生化物质是指那些在血浆或其它体液中可检测到的有关物质。
肿瘤标志物的分类:⑴肿瘤组织产生的如AFP. CEA. HCG等⑵肿瘤与宿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反应标志物:如SF、肿瘤坏死因子等。
1.AFP(甲胎蛋白)临床意义:⑴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以20ng/ml定为阳性界值。
大多数学者认为血清AFP>400 ng/ml,持续8周以上,并能排除活动性肝炎,妊娠及胚胎性肿瘤时可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AFP值在200 ng/ml以下阳性者需考虑:a. 妊娠:可用妊娠试剂或测HCG来鉴别b. 肝炎:可用肝功能检测来区别c. 肝硬化:以病史和肝功能检测来鉴别在临床上,有的不好区别时,采用连续检测,如发现AFP持续增高者,应高度警惕“原发性肝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