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游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察报告之苏州拙政园
考察时间:2013年6月17日—6月24
考察地点:南京、苏州
很早就听说江
南园林甲天下,苏
州园林园林甲江
南,一直希望能有
机会去苏州看一
下苏州的园林。趁
着这次系里考察
的机会,一定得好
好逛一下苏州园林。22日早上九点左右到达拙政园门口,或许是来得有些迟,售票处早已人山人海,待蔡导买完门票,我们一拨人陆续进了拙政园。
在游览拙政园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一些了解。拙政园与留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母。去苏州拙政园是必看的景点。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据导游介绍,文徵明当时画了500多幅草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音:yù,卖)蔬,以供朝夕之膳(馈)……
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5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分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约31亩,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拙政园中园的建筑物名来看,大都与荷花有关。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
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
走进大
门第一个景点
是兰雪堂,是
主人接待客人
的地方。堂名
取自李白“独
立天地间,清
风洒兰雪”的
诗意。游人进入仿古的大门,便是一个较为开阔的朴素庭园,地面为浅色方石铺筑,三面粉墙相围,东边墙根下,一株百年女贞枝叶婆娑,姿态十分入画,正面墙中,以湖石砌成一素雅花坛,上以古松,奇石为造景主题,点明了古园的景色格调。花坛两侧为圆形洞门,是游人出入古园的通道,上有砖刻门额两块,左为“入胜”,右为“通幽”。穿过洞门,又是小天井,迎面便是兰雪堂。堂坐北朝南,内有中堂隔板区分前后。前置艺术漆雕“拙政园全景图”板北侧是巨大的翠竹图。堂内除了花几,琴桌等家具外,还有四块大理石屏,显出江南文人园林主要厅堂的庄重和典雅。
从别有洞天进
去,我们来到了东
园的莲池。看到这
一美景,不禁想起
了杨万里赞美杭州
西湖莲花的那句优
美的诗句“接天莲
叶无穷碧,映日荷
花别样红。”只可惜
来的时间较早,见
不到“荷花别样红”的美景。但是据蔡导介绍,在古代,私家园林内是不允许建塔的,只有寺院和皇家园林才有资格在园内造塔,园林的主人很希望在自己的园林内有塔景,就巧妙的借用了园林西边的报恩寺塔,在自己的园林内可以清晰的宝塔的风采,这在中国的园林建筑中堪称一绝,体现了自身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由于拍摄角度问题,没拍到园林西边的报恩寺塔,略表可惜。
从东园穿过游廊屏风,
便进入了中园。中园是拙政
园的精华所在,精美幽深的
中园是最能体现出拙政园
的价值和地位的。
先来欣赏一下香洲。中
国古代园林中,常有这种半
浸于水中的石舫,上部则有
木结构的舱楼。我觉得,中
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突出
的精髓点——追求精神层
面里高度的浪漫和自由。这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譬如西方的园林,它整齐、严谨、一目了然,建筑则威严庄重。这些风格,在中国园林里恰恰找不到,它追求的是天然的、含蓄的和浪漫的。它幽曲而深邃,淡雅而甜美。就像这石舫,人要枕水而眠,建个水上建筑,竟连外形也造成小舟的样子。处身其中,即便无风无波,不也宛如荡漾水泽吗?香洲为“舫”式结构,有两层舱楼。香洲通体高雅而洒脱,其身姿倒映水中,更显得纤丽而雅洁。香洲寄托了文人的理想与情操。香洲,用的是屈原笔下“芳洲”的典故,《楚辞》中有“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的句子。古时常以香草来比喻清高之士,此处以荷花景观来喻意香草,也很得体。在中国古典园林众多的石舫中,拙政园香洲大概称得上是造型最为美观的一个。船头是台,前舱是亭,中舱为榭,船尾是阁,阁上起楼,线条柔和起伏,比例大小得当,使人想起古时苏州、杭州、扬州一带山温水软、画舫如云的景象。香洲位于水边,正当东、西水流和南北向河道的交汇处,三面环水,一面依岸,由三块石条所组成的跳板登“船”,站在船头,波起涟漪,四周开敞明亮,满园秀色,令人心爽。烈日酷暑,此地却荷风阵阵,举目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