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第2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1. 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 发祥地:黄河、长江流域
❖ 重心南移: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江南
2.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 长期对垒:中原农耕人被动防御,游牧人常取攻势
❖ 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等形式为中介, 实行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游牧人,从农耕人那里 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使其 自身社会形态的变化
3. 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 纵: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 远古的村社经济残余,到宋元明清时期演变 为乡族经济;三代以来的奴隶制经济残余, 也长期存在;贵族分封制度,历代不绝(明 代藩王勋戚经济)
需要
❖ 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是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 策,加强其依附性
4. 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1. 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2.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3. 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 ❖ 经济剥削 ❖ 意识形态的保守性
❖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也十分不利于商品经济及新 因素的成长
四、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 发展的影响
1.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2.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3.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 横:不仅仅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 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
4. 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 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 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 进取精神
中国文化概论完整笔记张岱年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张岱年绪论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文:五色交错的纹理。
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
化:改变、化育。
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
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
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
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文化的概念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
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
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z 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3、文化的结构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第一,人对物的问题。
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第二,人对人的问题。
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第三,人对己的问题。
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5、文化的几个特点(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
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
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
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所以不同质文化整体之间无法进行优劣高下的比较,不能用一种文化观念作为评判另一种文化的标准。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大纲要点(上篇重点)一、“文化”的涵义二、(一) “文化”界说文化概念的界定,是个复杂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要说明“什么是文化”,并不是一个经院式的学究问题,而是一个牵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具体问题。
“文化”一词早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
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
同时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化”在中国古代本指“以文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应,即所谓“文治武功”。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文化的原始提法。
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有一种精神和人文的指向。
而西方语言中的文化一词与汉语的文化有相近的一面,又有相异之处。
英语中的Culture和德语中的Kultur均由拉丁语的Cultura转化而来。
拉丁语系的Cultura则是从对物质文化的解说开始的。
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是由近代欧洲人开创的。
(二) 文化的定义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文化犹如一具血肉丰满的肌体,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且其内涵外延差异较大。
为了深入了解文化的概念,将其分成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一) 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
也称“大文化”。
(二) 广义文化的结构层1、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
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务,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2、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
它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3、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
它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
中国文化概论完整笔记张岱年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张岱年绪论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文:五色交错的纹理。
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
化:改变、化育。
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
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
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
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文化的概念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
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
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z 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3、文化的结构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z 第一,人对物的问题。
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z 第二,人对人的问题。
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z 第三,人对己的问题。
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5、文化的几个特点(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z 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z 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
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
z 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z 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
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z 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z 所以不同质文化整体之间无法进行优劣高下的比较,不能用一种文化观念作为评判另一种文化的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完整笔记张岱年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张岱年绪论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文:五色交错的纹理。
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
化:改变、化育。
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
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
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
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文化的概念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
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
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z 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3、文化的结构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z 第一,人对物的问题。
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z 第二,人对人的问题。
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z 第三,人对己的问题。
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5、文化的几个特点(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z 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z 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
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
z 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z 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
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z 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z 所以不同质文化整体之间无法进行优劣高下的比较,不能用一种文化观念作为评判另一种文化的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重点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远古时代,土地氏族村社共有,夏商西周,土地国有,不得买卖,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协田制,西周后期的井田制。
与生产力相适应。
“众人”“协田”是殷商时期盛行集体耕作制的反映。
到西周后期,集体耕作的土地有了公田,私田之分。
孟子曾把这种集体耕作的田称为“井田制”。
殷周时期土地国有和集体耕作制,是与那一时代生产工具同时并用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也是在氏族公社解体,进入初级阶级社会,血缘贵族保留土地公有制外壳,并继续实行集体生产的一种经济制度。
到了西周后期,土地国有制出现某些瓦解的迹象,奴隶制度逐渐出现了瓦解的征兆。
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土地私有,争夺,买卖,家庭个体生产。
土地买卖出现。
春秋晋国时已有易田换田的现象,是土地买卖的先声。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型的家庭小农业,逐渐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则是国家直接向个体生产者征收赋税徭役。
个体家庭经济分化为地主和农民两个不同的形态,形成了对立的两个阶级。
在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下地主经济与农民经济的互为盈缩,构成农耕私有经济运作的基本特色。
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商品经济发达较早,缺乏独立的性格,有依附性,地主,商人和官僚三位一体。
当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化刚刚起步的时候,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商品交换也悄然出现。
虽然这种商品交换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存在的,但是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具有发达较早的特点。
(西欧古代自然经济单位是领主庄园,自给自足,没有商业往来)中国从秦汉以来就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政府对于土地所有者的赋役经济关系以及对于城市经济活动的统治政策,也都在客观上打破了区域间货物流通的障碍,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较早发展。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不足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这种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是中国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绪论1、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什么?2、简述广义文化结构四层次说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中国文化生成的历史地理环境1、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什么?3、中国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
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及气候等因素,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和人口等因素。
5、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明形态,中华文化是全世界唯一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过(3000年)的文化体系。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主要阶段和形态?2、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3、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形态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你怎样认识古代统治者的“重农轻商”政策或观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5、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农耕自然经济。
6、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
7、中国文化的早熟使中国人容易产生“瞻后”式思维方式和守旧的民族心态。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1、什么是宗法制度?周朝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2、试分析论述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
3、简述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性。
4、试分析论述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5、中国文化产生的独特条件是什么?请从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模式、社会政治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6、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
这种社会政治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宗法制度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
这两个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
7、中国上古时代,王位继承方式实行禅让制,即优者继承制。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讲课稿).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主体1、时间早。
早在四五千年前,兴起于黄河中游地域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先从渔猎而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
神农氏,禹、公刘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古代诗歌的记载,反映了这一时期先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所谓“同我妇子,磕彼南亩,田俊至喜”(《诗·豳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王世纪·击壤之歌》,即是其生动写照。
2、地域广。
黄河流域(粟作区)、长江流域(稻作区)3、生态适宜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
《论语·宪问》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史记》称赞周人的先祖公刘“务耕种,行地宜,……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
扁道之兴,自此始”。
农耕与部族的兴衰紧密相连。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当黄河流域以南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的西北部地区,正繁衍生存着剽悍善战的游牧民族,他们世代“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史记·匈奴传》,依靠畜牧、狩猎为生。
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促使他们经常南下劫掠,“利则进,不利则退”(《史记,匈奴传》,给中原的农耕民族造成很大的威胁。
而当某一游牧部落出现了具有政治远见和号召力的领袖,游牧人短暂的经济劫掠便可能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征战,甚至入主中原,建立起混一游牧区和农耕区的王朝。
1、中原地区――农耕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但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
2、西北地区――游牧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在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上处于较低层次,但他们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PPT 38页)
行业
青 铜 冶 炼
朝代 夏 商
西 周
成就
世界地位
青铜冶炼开始
青铜铸造技艺臻于 技艺规模居于上
成熟
古世界前列
湖北大冶铜绿上古
铜矿
古代冶炼技术已
数量多,种类齐备, 达到较高水平
技艺精湛
行业
冶 铁 业
朝代 春秋 战国 汉代
南北 朝
北宋
成就
世界地位
冶炼生铁和块炼钢 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
(木炭)
炒钢和铸铁脱碳钢 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 (用煤做燃料) 用煤的国家
清
粉彩和珐琅彩
❖ 秦始皇陵铜车马
西 汉 宫 灯
核舟
台 北 故 宫 所 藏 玉 雕
翡 翠 玉 白 菜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 生的原因
❖ 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土地与农民的相对自 相对早熟导致的思想保守
❖ 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 失调
王朝的初期繁荣与后期腐败 人口增长率与物质资料增长率的矛盾
❖ 棉花、桑蚕等经济作物
❖ 内敛型的海洋贸易(不是主要成分)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 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 一、土地所有制是农耕社会经济发 展阶段的最显著标志。
1、远古时代:氏族共有; 2、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
❖《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井田制 、集体耕作、铜石并用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 经济基础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 经济的主体
❖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中国古 代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 取得的。
夫民之大事在农, 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 民之蕃庶 于是乎生, 事之供给于是乎在, 和协辑睦于是乎兴, 财用蕃殖于是乎始, 敦庞纯固于是乎成。”(国 语·周语)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
②商周时期,我国的城市商贸易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已开 始使用货币。
中国是世。 《左传》、《国语》:当时有“羊肆”、“米市”。 ④战国:商业都市崛起
战国齐国
汉代城市布局
中国历史上几个商品经济发达 的时期,展示出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的高峰。
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在明清时期(十六、十七世纪以来),西方文明以突飞猛进之势发展, 出现了“近代化”运动,而中国却在农耕经济上原地踏步,明中叶始出 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却倍受挫折,步履蹒跚,出现了迟滞状态。
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 和东南沿海城市,大批破产农民流 入城镇,投入手工业作坊或矿井作 工成为领工资的工人。
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 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 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农不出则乏其食, 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 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 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太史公的《史记•货殖列 传》
• 食租地主对工商业生产有浓厚的兴趣 “乡落大姓,居货而贾者,数不可纪” 中国农耕经济扩充了内部活动空间
男耕女织,以织助耕,以工助耕,以商助耕的自给自足家庭 小农业在经济中占主导
与此经济适应的政治体制:
→国家开始向个人生产者征税或劳役 (国家和个人)
土地私有化和个体家庭经济的成长,土地成为社会各阶层 猎取的目标。 →个体家庭经济逐渐分化为地主和农民 (地主阶层和农民阶层)
地主、自耕农、皇帝 这三种力量的平衡与失衡是造成周期性治乱的原因所在。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和融合
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 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1、游牧民族的特点
• 繁衍生存在中国西北部地区,剽悍善战,世代逐水草迁徙, 依赖畜牧、狩猎为生。常南下劫掠,给中原农耕民族造成 很大威胁,甚至可乘势入主中原,建立混一游牧区和农耕 区的王朝。 • “逐水草而居,毋城郭常处耕田之外。” (《史记· 匈奴 传》) • “利则进,不利则退。” (《史记· 匈奴传》)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 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2)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3)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3)第五章 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5)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 (5)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6)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7)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7)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8)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8)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8)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10)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11)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11)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2)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13)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15)第十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15)绪论一 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 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 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_第二讲_经济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_第二讲_经济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性介绍和研究,其中经济基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基础不仅是文化繁荣的支撑,还影响着社会结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方方面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农耕经济、礼仪制度以及商业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济基础。
首先,农耕经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经济基础之一。
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耕经济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封建社会中,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农民以种地为生,为贵族阶层提供经济支持。
农耕经济不仅决定了社会的经济结构,也影响着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
例如,《尚书》中有云:“凡民有耕耨之事,而后可食。
”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民作为经济基础的支柱,承载着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其次,礼仪制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经济基础。
礼仪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套行为规范,也是经济活动的重要指引。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涵盖了各个方面,从官员的任命、宴会、婚庆等社会活动到商业交易中的规矩,无不体现了一种经济行为的准则。
例如,古代的商业交易需要遵守不同的规矩,如讲究诚信、公平与尊重等。
这些规范的执行,有助于维护商业交易的稳定与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经济繁荣。
最后,商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文化是商业活动中所形成的一套价值观念、商业技巧和商业道德。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商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有商业活动的需求,又受到社会道德的制约。
商业文化在维护商业活动稳定、合理运作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商人的形象。
传统商业文化中强调诚信、恪守契约、讲究商道等重要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对于商业活动的发展和商人形象的塑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济基础是文化繁荣的重要支撑。
农耕经济决定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道德观念,礼仪制度规范了经济活动的准则,商业文化塑造了商人的形象和商业活动的发展。
中国文化概论完整笔记张岱年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张岱年绪论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文:五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
化:改变、化育。
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
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
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
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2、文化的概念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
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z 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3、文化的结构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第一, 人对物的问题。
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第二, 人对人的问题。
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第三, 人对己的问题。
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5、文化的几个特点(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
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所以不同质文化整体之间无法进行优劣高下的比较,不能用一种文化观念作为评判另一种文化的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文化的经济基础
了解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特点和 发展形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探 寻中国商业经济发展迟缓的原因。
编辑ppt
1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农耕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是指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的一种经济模式,是与以交换为目的、以 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对的一种经济结 构,农业与家族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然经济 的特点和基础。
中国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同时农耕经济包容着工商 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包括手工业、水利、采矿、冶铁、纺 织、造船、建筑、贸易等,扩充了内部的活动空间,使自 己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再生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编辑ppt
→
22
编辑ppt
23
编辑ppt
24
编辑ppt
25
编辑ppt
26
编辑ppt
27
元 人 绘 耕 织 图
编辑ppt
19
民谚: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 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 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 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 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
• 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中华书 局2005年
•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 学出版社1998年
编辑ppt
41
编辑ppt
6
河姆渡遗址 骨耜
编辑ppt
7
河姆渡文化 陶纺轮
编辑ppt
8
河姆渡文化象牙盅(6900年前)
编辑ppt
9
河姆渡遗址陶器
编辑ppt
10
中国文化概论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大纲中国文化概论大纲第一部分: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存在的实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
作为世界上自成系统、独具特色的文化,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厚文化遗产的简明文本,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特征有所把握,并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其人文素质,引发思考,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在人文素质和文化素养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中国文化概论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较之类似中国文化史有所不同,作为概论,主要是按内涵分类作专题论述,虽然有些专题也要讲述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变化发展的历程,讲述其发展顺序,但重点是阐明各个专题的特殊内容,它更具有专题性和特殊性。
在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它是相对独立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三、教材与教辅资料本课程教材采用XXX出版的《中国文化概论》(XXX、XXX主编)。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讲授要简明而有系统,既要对中国文化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又要避免被无法穷尽枝节材料所淹没。
要将历史的梳理与逻辑的分析相结合,提高对中国文化的理论思维能力。
数千年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同时也带来因袭的重负。
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熟悉传统文化、分析传统文化、变革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态度与务实精神,提高其人文素质。
五、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1.教学应以辅助学员联系现实开展自学为主。
2.可运用多种媒体教材的一体化设计方案,结合本地区学员的研究条件,提供多种方式的研究支持服务。
3.面授辅导应侧重于理论教学,强化基础知识的研究,讲清思路与方法。
研究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可试用课题研究的方法,注意培养学员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安排好实践教学环节。
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学员开展实地考察和撰写中国文化分析报告。
鼓励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去对比分析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1-11)章
绪论◆本章序号及其名称绪论◆本章学习目标了解:“文化”的含义,文化学兴起的原因,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
◆本章重点、难点“文化”的含义,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绪论一、“文化”界说1、“文”的含义2、“化”的含义3、“文化”的本义:文治教化,以文教化。
4、文化学兴起的原因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广义文化⑴含义⑵结构物态文化层(衣食住行)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民风、民俗)心态文化层2、狭义文化3、二者关系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1、中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2、中华民族是这个文化的创造主体3、中国文化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现实意义2、方法◆思考题及答案1、“文”和“化”的意思是什么?(参考课本P1)2、西方各民族语文中文化的本义是什么?(答案:拉丁文CULTURA,原形为动词,有耕种、居住之义。
由栽培、种植之义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
)3、文化学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参考课本P3)4、什么叫广义文化?(参考课本P4、P5)5、什么叫狭义文化?(参考课本P7)6、学习中国文化有什么现实意义?(参考课本P10、P11)上编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本章序号及其名称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本章学习目标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本章重点、难点中国历代的政区名称沿革,民族,人口。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1、地理环境的含义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2、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决定作用3、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1、中国地理环境的优越之处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生产---产生农业文明2、从中国在亚洲和世界的地理位置看,中国地理环境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延续。
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 方克立 一至四章 笔记
绪论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文:五色交错的纹理。
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
化:改变、化育。
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
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
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
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文化的概念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
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
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3、文化的结构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第一,人对物的问题。
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第二,人对人的问题。
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第三,人对己的问题。
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5、文化的几个特点(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
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
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
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所以不同质文化整体之间无法进行优劣高下的比较,不能用一种文化观念作为评判另一种文化的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题答案书本绪论习题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答: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答: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答: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答: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答: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完整word版)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版)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一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廨物馆里的陈列品, 传纽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貝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1黄河中卜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垠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纽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丁•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农耕自然经济的文化财富
1、农耕灌溉与农政主张 农耕与水利并重;农耕与节气文化 农政思想的核心:政绩观和勤农观 2、农事信仰与农书文献 与农业相关的神话传说;农业文化现象 农耕经验与农书文献 中国人把安居乐业视为太平盛世,把丰衣足 食看作最高的社会理想,把文化昌盛当做民族的 骄傲。
→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
元 人 绘 耕 织 图
←
广东阳江海域 "南海一号"宋代商船打捞出珍宝8万余件
←
六、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
商品经济发达较早 缺乏独立性,有强烈的依附性和发展惰性 发展高峰:西汉的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开元 之治;清康乾盛世
七 、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农业、手工业、货币贸易:世界领先地位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农耕自然经济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
五千年前
北:黄河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南:长江屈家岭、河姆渡文化 人:神农氏、稷、公刘
→
仰韶文化蚕茧(4000多年前)
龙山黑陶(4000多年 日照)
←
天 门 市 石屈 家家 河岭 邓文 家化 湾 出 土
河姆渡遗址 骨耜
中国展形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探 寻中国商业经济发展迟缓的原因。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农耕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是指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 的的一种经济模式,是与以交换为目的、 以营利为宗旨的商品经济相对的一种经济 结构,农业与家族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然经 济的特点和基础。
书目
• 王亚楠《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科版 81年 • 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中华书 局2005年 •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 学出版社1998年
←
木牛流马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迟缓
从现代观念看,把资本主义理解为一种社会 制度要比仅仅理解为一种经济现象更准确。 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方式:雇佣劳动、资本 运作、赚取商业利润。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迟缓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的周期性失调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和束缚:意识 形态的保守
←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 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思想上的百家争鸣; 区域文化的融合; 少数民族 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吸纳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成分。 2、结合史例,说明古代商品经济波浪前进的过程。 3、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何特点?对中国文化 有何影响? 4、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何难以产生与延续? 5、中国农耕经济对国民性格有何影响?
←
农书文献: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陆 龟蒙《耒耜经》、宋陈敷《农书》、元王桢《农 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 开物》、清张履祥《补农书》等 。 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 1、统筹水土利用规划。 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 3、“荒政”思想。 4、人力胜天说。
←
五、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待农而食之,虞而 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徵期会哉!人 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农不出则乏其食,工 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 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中国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同时农耕经济包容着工商 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包括手工业、水利、采矿、冶铁、纺 织、造船、建筑、贸易等,扩充了内部的活动空间,使自 己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再生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三、农耕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原因
1、历代王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 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 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 非,以非为是。
2、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和统治者残酷的经济 剥削 3、孔孟儒学强化了社会重农轻商的思想意识
→
•
这种自给自足的公社,不断以同一形式再生 产出来,如果偶然遭到破坏,它也会在同一地点, 以同一名称,再建立起来。这种简单的生产组织, 为这个秘密的解决提供了一把钥匙:亚洲各个国 家不断瓦解,不断重建,王朝也不断变更,但与 此显著相反,亚洲的社会却是看不出什么变化。 社会基本经济要素的结构,在政治风云的浪潮中, 总是原样不动。 -《资本论》卷一,63年版
河姆渡文化 陶纺轮
河姆渡文化象牙盅(6900年前)
河姆渡遗址陶器
河姆渡遗址陶器
←
先农坛
一亩三分地
←
距今5-4千年
距今7-5千年
距今5-4600年
距今7000年
二、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形态
夏商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以集体劳动为主;井田制;土地国有、不得买卖; 地官司徒管理土地;西周后期私田出现 东周以后: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 春秋战国:进行重农改革;齐、魏、秦 秦以后:以“重农固本”为国策 东周以后直至清代,封建的土地私有化和家庭个 体生产经营体制,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
民谚: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
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 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 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 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 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 办,大寒要过年。
•
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 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 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州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 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唐·杜佑《通典》卷七 • 真宗时宰相王旦说:“国家承平岁久,兼并之家,徭 役不及,坐取厚利。京师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 比皆是。”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 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 不绝。”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