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归园田居》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园田居》教案
丰顺中学:刘中群
一、课堂导入
对联猜诗人
醉乱世,念故园,桃李是否罗堂前
赏柳菊,乐世源,南山依旧悠然见。
横批:陶渊明(学生回答判断依据)
回顾学过的有关陶渊明的诗文,包括《饮酒》《桃花源记》,当场背诵《饮酒》。
由对联“桃李是否罗堂前”导入今天所学的课文《归园田居》
二、作者和背景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字元亮,晚年又名潜,号“五柳先生”,死谥“靖节”(死后由朋友刘宋著名诗人颜延之所谥),故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
补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
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陶渊明为何好好的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七品芝麻官)不当,如此干脆的辞去县令一职?他是不是疯了?这只是他一时冲动吗?肯定不是,他已经忍无可忍了,早就有此打算。如果我们把当时时代背景联系起来,他的这个决定就不足为奇了。
时代背景:
东晋朝廷:政治腐败、争权夺利、门阀森严、结党营私
官场现实: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钻营取巧、阿谀逢迎
陶渊明:早年:“大济苍生”
中年:“误入歧途”
晚年:“归隐田园”
三、朗读课文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意“拙”“荫”“暧”“樊”的读音,“暧”和“暖”的区别,“荫”作为动词“遮盖”
应读yìn。
(一)一学生个人朗读,请其他同学点评。
(二)听录音,注意节奏和字音。
(三)学生齐读,检查预习,把不理解的字词标记出来,当场质疑,共同解决。四、诗歌鉴赏
教师提问:“归园田居”这一标题题眼是什么?
学生回答:归。
自主探究1:诗人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要求用原文回答,教师板书)
(一)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
教师追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对官场的厌恶之情。
教师再问:诗中还有哪些词语能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学生回答:误、久
(二)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三)归向何处?
从“尘网”“樊笼”归向“园田”“自然”。
(四)归去如何?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悠闲、安闲、清闲)
教师提问:找出本诗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学生回答: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自主探究2:诗人描写到了哪些田园景色?是如何描绘的?这些田园景色有何特点?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教师板书: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事物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教师提问: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情的是哪一句?
学生回答: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教师提问: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脱离官场后的欣喜和愉悦。
教师提问: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学生总结: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愉悦,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五、课外拓展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色?是如何描绘的?表达了什么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诗人把苍山暮色,茅屋贫寒,柴门犬吠,风雪夜归的情景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来,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通过描写风雪之夜,天气的严寒,表现出旅人的孤独,以及茅屋的清贫。
六、课堂小结
他是这样一位向往祥和安宁、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的诗人;
他是这样一位淡泊名利,陶然于耕种的隐士;他是这样一位一生爱菊、种菊,活得像菊花一样高洁飘逸的耕者。
千年已过,我们还在回味那菊花的清香,品读那高洁的灵魂。他留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索和诗意的人生,也为我们树起了一块人格的丰碑,让我们后人永世传诵。
七、课外作业
(一)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的这种弃官归隐的人生选择的?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值得赞赏?明天请同学发言。
(二)读《归园田居》组诗中其他四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