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论文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回望中国历史,悠悠五千年,积淀了璀璨的华夏文化。中国文化映射着历史的光辉,展现着民族的风华。中国新文化的发展处于探索状态,经历了众多起起落落,现代文化主要表现为一种快餐式文化。为适应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精力投入到能够直接带来利益的专业学习,对传统文化的关注逐渐淡漠。但快餐文化不能作为人们永远的精神食粮,只能带给人们较多的空虚。中国千年的传统文化,以伟大的思想为主体,带给人们思想的滋润,这也是中国文化经久不衰并且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是人们永远的思想启迪和精神寄托。

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数不胜数,比较有代表性的并为人所熟知传颂的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即《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它们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也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承载着无数文化精华,在浩瀚如烟的古典小说领域中如一座屹立不倒的高山,任沧海桑田如何变幻,其伟岸身姿始终不被湮灭。不论是在艺术手法还是在思维深度上,它都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一,是悠悠中国文学史上灿烂辉煌的一笔。《三国演义》为我们提供了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机会,在怡情悦性的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基于以上原因,本文的研究就显得非常有

必要,我在文化大背景下汲取冰山一角。

《三国演义》故事开始黄巾兵起义,结束于司马氏灭吴开晋,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汉、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展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并成功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残暴不仁的董卓、乱世奸雄的曹操、三顾茅庐的刘备、运筹帷幄的诸葛亮、羽扇纶巾的周瑜等,都给后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影响。

本文从“一、出场定型法的运用,二、反复渲染法的加强,三、长于对比烘托等手法”几方面详细探讨作者的写作技巧,试图找出作者塑造人物如此成功的原因。下面简单介绍本文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成果。

一、从两个角度分析出场定型法的运用。(一)外形塑造突显人物的性格特征。中国古语说“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人的相貌和他的性格是有关联的,特别是人的性格定型之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人的相貌。作者就利用这一特点,在作品中以外貌折射了人物一定的性格特征。举例包括忠勇有模的关羽和张飞,奸诈有样的曹操。(二)语言运用折射人物的性格特征。思维和语言是人类反映现实的意识形式中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它们的统一构成人类所特有的语言思维形式。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外部现实的反映;语言则是实现思维、巩固和传达思维成果即思想的工具。马克思认为,语言是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作者在《三国演义》中巧用语言,先声夺人,为英

雄的形象做了诠释和定型。举例包括小处藏奸的曹操,处处机智的诸葛亮。

二、反复渲染法的使用。(一)一波三折写“奸绝”。以曹操为例,在其与董卓争斗、与陈宫逃往吕伯奢家、疑杀吕伯奢家人并最终杀死吕伯奢,以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作结。(二)层层渲染表勇士。以赵云为例,先写其忠心耿耿,神勇无敌:长坂坡中七次进出救出简雍、糜竺、甘夫人、刘禅,杀夏侯恩夺得名剑青釭,斩杀曹洪部将晏明,夏侯敦部将钟缙、钟绅等;接应诸葛亮又写其是非分明,不贪色利:任桂阳太守时,不贪赵范之寡嫂之色;蜀军街亭失利后,赵云亲自断后,所属兵将及军资什物都无损失,却不受赏。赵云品性忠良,爱惜人才:巴蜀初定时,劝阻刘备分田宅赐将,认为应将田地、房宅归还百姓;为蜀营彻底收服姜维这一重要人物立下了汗马功劳。层层渲染之下,不难发现:赵云确实为良将的代表。

三、长于对比、烘托等手法。(一)对比之下显真性。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人物性格,能让人更清楚地记住人物性格,最能表现这一点的就是小说中对刘、关、张三兄弟的描写。(二)烘托之中愈明了。作者一次又一次地烘托表现诸葛亮的聪明绝顶,他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他舌战群儒,而且他的居住环境清幽,他的亲戚朋友丰姿绰约与言谈举止优雅,这些都从侧面烘托出了诸葛亮本人的不凡姿态。

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主要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的《三国演义》为主要参考书籍,其他的主要的参考文献包括:1、《马克

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版。2、郭瑞林:《三国演义的文化解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4、左丘明撰,赵捷,赵英明注译:《左传》,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5、罗贯中著,毛宗岗批评:《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岳麓书社,2006年。6、刘海燕:《元明三国故事中“五虎上将”形象的流变与传播——兼论<三国志评话>与早期<三国志演义>文本的关系》,《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4期。7、于亚中:《试谈<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对比和衬托手法》,《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8、谭丽娜:《三国良将莫如子龙——评<三国演义>中赵云的人物形象》,《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9、王欢阳:《略谈<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刻画》,《文学教育》2013年第7期。10、王莹雪:《典型环境显本色只言片语见真情——论<三国演义>人物描写艺术》,《怀化学院学报》第32卷第3期。

通过对《三国演义》的研读以及完成《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描写》这一论文,笔者感触颇多。

感谢罗贯中用语言绘画,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鲜活灵动的三国人物;感谢《三国演义》启迪我们的想法,让我们有了写作学习的模板。《三国演义》通过出场定型法的使用、反复渲染的加强,辅以烘托和对比,对人物进行了细腻的描绘,给人以深刻印象。

笔者为了完成这一论文,再次深读《三国演义》一书,同时阅读相关的书籍、杂志、报刊、新闻,并与老师、同学、朋友进行学习讨

论,最后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到通过多次修改才最终写成了这篇论文。诚然,论文的论述还不够深入,有些观点还有待提升,但笔者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学习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内涵,以及深入学习、动脑思考的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必将影响笔者的知识体系和以后的学习生活,也希望这篇论文研究能够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征途添砖加瓦,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总之,笔者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深入研究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学习了作者精妙的写作方法,体味了做研究的艰辛与喜悦,更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为今后的人生之路奠基。笔者的论文能够完成既定的人物,达成既定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