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式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形成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形成

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略框架 答案:B
例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 同与______三个阶段。
例3: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答案: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 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水平。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例2:态度的核心成分是______ _。 答案:态度的情感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 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 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不是先天禀赋)
帮助中小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的有 效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与奖惩等。
一、有效的说服
对于低年级,理解能力有限,只提供正面论据;
对于高年级学生,没有相反观点时,只呈现正面观 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
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 2、发挥情感的作用,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 3、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 4、逐步提高要求
例2: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中学生处在 道德发展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普遍伦理水平 答案:B
二、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初中动荡,到高中趋向成熟。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在态度学习的研究方面,美国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 论非常闻名。班杜拉认为,个人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 而获得一定的态度的。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觃则丌是绝对的,一成丌变的,可以不他人合作, 共同决定戒修改觃则,觃则只是维护自己不他人的关系。 (2)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够站在他人
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3)儿童对行为的判断已廸立在行为的意图及行为的结 果上。 (4)提出的惩罚不所犯的错误较为贴切,把惩罚看成是 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讪。
例:3、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 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具有稳定性和 深刻性。这种道德情感属亍(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表象的道德情感 答案: C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三、态度不品德的关系 联系:二者实质是相同; 二者的结构是相同的。 区别:二者的范围丌同; 二者的价值内化程度丌同:五个等级,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中学生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逐渐完善,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不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 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劢态结构,使他们 丌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劢,而且也逐
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品德发展由劢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劢荡性 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 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亍对某种具体的道 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
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
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 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 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爱国主义情 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亍伦理的道德情感。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 初中生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生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第三节 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一、态度、品德形成的阶段(凯尔曼) • 依从阶段:个人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按照社
会的要求、群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 的行为。
• 认同阶段:自觉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
为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或某个团体的态度 与行为相接近的过程。
心打碎了一盘玻璃杯。
• B、妈妈不在家,另一个孩子为了偷柜上的糖果吃,
结果打碎了一只玻璃杯。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
• 发展规律:从他律到自律 –他律:10岁之前的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
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价值标准。
–自律:10岁以后的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
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价值标准。 • 认知矛盾是导致从他律到自律的关键因素,其顺 序是固定不变的。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 观点:道德认知集中在道德判断(道德评价)上。道
德判断的成熟先与道德行为的成熟。
• 特点:具有结构的差异性、不变顺序性、结构的整体
性和层次的整合性。
• 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
• 道德判断的发展的水平 –前习俗水平(0—9)
• 惩罚和服从的定向;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 常用的技巧: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发挥情感作用,
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考虑学生原有态度特点;逐步提
高要求。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 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 果影响行为的改变。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三、利用群体约定
四、价值辨析: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价值选择,认清自

第十章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第十章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第十章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一、态度的实质及结构(一)态度的含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二)对态度含义的理解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第二,态度不同于能力。

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

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第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三)态度的结构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对于某一对象而言,不同个体的态度中所含的认知成分是不同的。

2.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一般情况下。

态度的上述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一)品德的含义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二)对品德定义的理解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最后。

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

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三)品德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1.联系:首先,品德的内容来自道德,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t的具体表现,两者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其次,品德的形成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在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道德感染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最后,社会道德本身是由许许多多的品德集合构成的。

2.区别:首先,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但不以某一个体的存亡为转移。

品德则依赖于某一个体存在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

其次,道德的内容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品德的内容往往只是道德规范的部分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精选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精选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精选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名词解释1.品德2.道德3.前习俗水平4.道德情感5.意义障碍4.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

A.认同B.模仿C.从众D.内化5.(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A.意向B.品德C.态度D.观念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所表现或当个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是( )。

A.依从B.认同C.内化D.参与7.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化分为( )。

A.顺从、认同和内化B.顺从和认同C.逆反、认同和内化D.认同和内化8.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 )。

A.道德意志B.道德行为C.道德信念D.道德情感9.人们在具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

A.道德信念B.道德动机C.道德意志D.道德知识1O.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行为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认识11.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 )。

A.一年级B.三年级.C.五年级D.六年级12.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

A.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B.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好孩子”取向阶段A.组织B.反应C.接受D.性格化16.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 )。

A.自律道德B.无道德规则C.他律道德D.依存性道德17.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处于( )。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无规则水平18.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1 、态度定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 、态度实质: 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态度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它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3 、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核心)、行为成分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一)品德的实质1 、品德的定义: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2 、品德的实质:①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②具有相对稳定性;③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二)道德的心理结构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1.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2.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3.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经历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技能、习惯) 。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1 、相同点(实质、结构:认知、情感和行为)2 、区别: 范围不同:态度大;品德小.;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态度有五种水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 品德是价值观念性格化时的稳定态度.3.总之,态度和品德有一定的区别,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所以不对二者作严格却分。

第二节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形成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加完善)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初中阶段动荡、高中阶段趋向成熟)(一)理论:①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律道德 &自律道德)他律道德:<10岁,该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甚至在5~6岁以前,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属于无道德规则的阶段。

第十章_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第十章_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理特征。 态度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 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 选择的内部状态。 从结构上看它们是同构的:它们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
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从功能上看也有相同之处:都是要产生相应的行为,这
些行为都具有倾向性
但态度与品德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 首先,态度具有普遍性,人对自己所接触到事物只要有 一定的认识就都会有一定的态度,而品德仅指与道德有关的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 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 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一、态度概述 态度(attitude)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是人们经常提起的名词。
态度的对象包括对人的态度、对物的态度、
对事的态度、对社会和集体的态度、对生活和工
作的态度、对金钱和物质的态度等等
但心理学家对其尚无一致的看法。
么是错,人应该怎样对待朋友、对待父母、对待工作等
道德认识的范畴非常广泛,既有层次之分,如有很笼统 的道德认识问题,也有很具体的道德认识问题。又有侧面之 分,如工作中的道德、家庭中的道德、公共场合中的道德等 等。凡是与道德有关的问题都有道德认识的问题
道德认识一般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但也表现出有很矛盾、有
态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1)态度是一种“内部状态”,是一种行为的倾向
性或反应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它可以直接影
响某些行为的出现,但态度与实际行为不一定一致。
(2)态度与能力不同,能力决定人们能否顺利完成某些 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人们是否愿意完成任务,即决定行为 的选择。 (3)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态度不是天生的,是
情境。当一个人置身于某个环境或场合,这种环境或场合发生了

10-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10-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一、态度的含义与结构1、态度的含义(1)阿尔波特(G.W. Auport)(2)通过经验组织的、个体对有关态度对象与情景施加方向性或动力性影响的心理的和神经的准备状态(3)三层含义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状态”,指它是一种反应的倾向性或反应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第二:态度与能力的区别:态度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即决定人们愿不愿意第三:态度是通过经验组织或学习而形成2、态度的结构(1)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一一的观念和信念(2)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3)行为成分:指行为的准备或行为的预备倾向二、品德的含义与结构1、品德的含义(1)道德的含义:道德(moral)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准则的总和(2)品德的含义:品德(moral trait)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3)道德与品德的含义品德是社会道德的个体体现品德是在社会道德影响下形成的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反作用2、品德的心理结构(1)知:道德认知,是指人们对社会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评价能力,它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2)情:道德情感,是指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与规范去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3)行: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他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

标志和体现。

意:道德意志。

是人们按照道德原则进行道德抉择、克服困难、支配道德行为的心理过程。

具有调节作用。

第二节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对偶故事举例(2)问题:这些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问题更严重些,为什么?(3)阶段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小于5岁的儿童所作的判断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的,以行为的结果为标准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惩罚或者得到奖励。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1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1
1、二者实质相同:都是影响行为选 择的内部状态 2、二者结构一致:都由道德认识、 情感和行为组成。
(二)区别
1、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的范围大
于品德
2、价值内化程度不同:
(1)接受(注意)
态度
(2)反应 (3)评价
(4)组织
品德
(5)价值性格化
第二节、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内容: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态度的实质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 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经常表现为 趋避、喜恶等 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行为反应 本身 第二、态度不同于能力,它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 某些任务。而能力同样为倾向性,是决定个体能 否完成某任务的倾向性 第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1、道德认识指对道德规范及执行意义的认识。 (1)道德知识 (2)道德信念 (3)道德价值观念
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有赖于道德认识, 道德信念对行为具有稳定的调节和支配作用。
2、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面而产生的情感 体验。
(1)内容: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 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羞耻感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㈠、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研究方法:说故事法研究4-12岁儿童 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 的对偶故事,要求儿童判断是 非对错,从儿童对行为的判断 中探明他们所依据的道德规则。
打破杯子故事:
A、有一个小男孩叫约翰,听到有人喊他吃饭,就去开 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放着一 只盘子,盘内有15只杯子,结果撞翻了盘子,打碎了 15只杯子。 B、一个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不在家,想吃柜子里 的果酱,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由于果酱放得太高, 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一只杯子,杯子掉在地上打碎 了。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一)态度的实质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行为反应本身。

2.态度不同于能力。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二)态度的结构1.认知成分;2.情感成分;3.行为成分。

二、品德的买质第一,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个体以外的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内在需要的过程。

第二,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个体偶然的表现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是品德形成的标志。

第三,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即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三种:(1)直觉的道德情感;(2)想象的道德情感;(3)伦理的道德情感。

3.道德行为北京教师招聘网/html/jiaoshi/yueduziliao/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批判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他律阶段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自律阶段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而且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对应。

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三、尤尼斯的道德实践活动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万尼斯在继承和批判柯尔柏格道德认知理论、艾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发展的实践活动理论。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高等教师岗前培训材料)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高等教师岗前培训材料)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评价目标】1.识记道德发展阶段论、价值观辨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主要观点,态度和品德的形成、改变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

2.理解态度、品德、强化理论等术语,态度与品德的区别与联系。

3.举例说明做好态度与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变工作应采取的有效方法。

4.运用道德发展阶段论,探究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5.运用道德价值辨析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一)态度的实质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态度有三个基本特征:①态度是一种“内部状态”,是一种行为的倾向性或反应准备状态,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态度作为一种内部状态,可直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但态度与行为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②态度与能力不同,能力决定人们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态度则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即决定人们愿不愿意完成某些任务。

③态度是通过经验组织或学习而形成的。

态度不是天生的,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也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改变的。

(二)态度的结构1.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有些态度可能基于正确的观念和信念,往往是积极的;有些态度则可能基于错误的观念和信念,因而也常常是消极的。

对于某些对象,不同个体的态度中所含认知成分是不同的,某些人的态度主要基于理智方面的慎重考虑,而某些人的态度可能主要由于情感冲动。

2.态度的情感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产生的情绪或情感,被认为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在人的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不同态度的情感成分不尽相同,有的态度理智成分较多,有的态度却是非理智的、情绪化的。

3.态度的行为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指行为的准备或行动的预备倾向。

一般来说,态度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是一致的,但是态度的行为成分与认知成分也存在分离的情况,表现在人们口头所表示的态度常常不能付诸行动,即知行脱节。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单选题] 1、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

A 伦理的道德情感B 想象的道德情感C 直觉的道德情感D 道德行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单选题] 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

[单选题] 3、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

A 道德认识B 道德信念C 道德情感D 道德意志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道德信念。

[单选题] 4、()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 能力B 性格C 态度D 气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态度是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单选题] 5、“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的内容之一。

它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人们坚持某种道德义务并决心践行它的时候,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坚强的信念和意志力,从而使人们严格要求自己,果断地做出行为抉择,并努力保持自己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

[单选题] 6、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 知识经验B 观念和信念C 道德认识D 道德观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单选题] 7、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容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

A 品德B 态度C 意向D 技能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容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态度。

[单选题] 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教育心理学第10篇 态度及品德形成

教育心理学第10篇 态度及品德形成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知) 道德情感(情) 道德行为(行) ——样例17
JPKC
直觉的道德情感—由于对某种具体的 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 感体验。 想象的道德情感—通过对某种道德形 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 伦理的道德情感—以清楚地意识到的 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而发生 的情感体验。
考试题型
样例18:
JPKC
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 特点?( A.学前阶段 )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样例46
D.高中阶段
——试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品德(态度)形成的过程及条件
一、品德(态度)形成的一般过程
JPKC
心理学家凯尔曼(1961)
(二)态度的心理结构
JPKC
人们对各种事物都有自己的态度,如“吸烟有害身体”、 “浪费粮食可耻”、“读书使人增知益智”等。无论哪种态 度,都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3种心理成分构成。 认知成分:态度主体对态度对象的理解、看法、评价 情感成分:态度主体对态度对象的好恶 行为意向成分:态度主体表达态度行为的意向或意图 ——样例29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形成
JPKC
主要内容
JPKC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评价目标】
识记: ①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②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理解: ①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②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③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④态度和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二)认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式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行为反应本身。

2.态度不同于能力。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二)态度的结构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行为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
第一,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个体以外的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内在需要的过程。

第二,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个体偶然的表现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是品德形成的标志。

第三,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即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三种:(1)直觉的道德情感;(2)想象的道德情感;(3)伦理的道德情感。

3.道德行为
第二节关于品德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批判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他律阶段
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自律阶段
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
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而且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对应。

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三、尤尼斯的道德实践活动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万尼斯在继承和批判柯尔柏格道德认知理论、艾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发展的实践活动理论。

强调青少年期的社会参与经验对其道德发展的持久影响,认为社会参与活动是构成青少年公民同一性、政治和道德同一性发展的基础,而对个性和社会的尊重是道德行为的根本机制,道德教育的使命就是让个体通过社会参与活动培养起尊重品质。

(一)社会参与经验
(1)青少年参与社会活动,可以促使青少年联系他人反思自身,从而改善道德观念和行为。

(2)参与社会服务的经验可若干年后自愿参与社会的行为。

(3)另一些社会参与经验,包括参加学校管理和社会政治运动,还可能提高成年期(10—30年后)参与政治活动和各种社会团体的可能性。

(二)道德同一性
道德同一性包含两层含义:l.自我认同。

2.寻求超越性意义。

(三)对人性的尊重
道德同一性具有两个基本的要素,一是对他人的尊重,二是对社会的尊重。

第三节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根据有关研究与理论,可以将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第四节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两种形式:
1.亲历学习;
2.观察学习。

二、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一)依从
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二)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三)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三、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一)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知。

第五节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一、有效的说服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班杜拉认为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人不是消极地接受外在刺激,而是经过一系列的主动加工过程,对外在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

三、价值澄清
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三个阶段7个子过程。

1.选择阶段
(1)自由选择。

(2)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

(3)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行选择。

2.赞赏阶段
(1)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

(2)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

3.行动
(1)按自己的选择行事。

(2)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四、群体约定
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具体可按如下程序操作:
第一,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

第二,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

第三,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

第四,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

第五,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

第六,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

第七,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如果态度改变未获成功,则应鼓励学生从第四阶段开始,重新制定方法,直至态度改变。

五、赏罚控制
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