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第一章 税收的本质与职能 《税法》课程PPT

第一章 税收的本质与职能  《税法》课程PPT
•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
26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 率为20%。对劳务 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 高的,实行加成征收。 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 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 取得劳务报酬的应纳 税所得额超过20 000元。对应纳税所 得额为超过20 000~50 000元的, 加五成;超过50 000元的,加十成。
复合税
• 同时以征税对象的自然实物量和价 值量为标准征收的一种税
• 白酒的消费税
14
二、税收分类——按税收管理与使用权限分类
中央税
• 指管理权限归中央,税收收入归中央支配和使用的一种税, • 如关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
地方税
• 指管理权限归地方,税收收入归地方支配和使用的一种税 • 如车船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
•所得税类、财产税类
•指纳税人能将税负全 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 的一种税
•流转税类
13
二、税收分类——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从量税 从价税
• 是以征税对象的自然实物量 (重量、容积等)为标准,采 用固定单位税额征收的一种税
• 啤酒的消费税
• 以征税对象的价值量为标准,按 规定税率征收的一种税
• 化妆品的消费税
• 增值税
16
第三节 税制构成要素
什么是税制构成要素?
税制构成要素是 指构成一个完整 税种的法定要素
税收加 征
税收减 免
纳税人
税制构 成要素
征税对 象
税率
纳税期 限
纳税地 点
18
一、纳税义务人
纳税人
• 即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所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 回答:向谁征税?谁要纳税?由法律明确规定 • 法人与自然人
强制性
三、税收的职能

税制基本要素

税制基本要素

税制基本要素
《税制基本要素》
一、税务基础理论
1、税源:
税源是指法定的税收对象,也就是应纳税款者所具有的具体行为或动作,根据这些行为或动作,政府可以收取税款或收入的各种权利和义务。

2、税率:
税率是指对所纳税款者所承担的税款或收入的比例,税率的设定会影响纳税人的行为和经济活动,从而影响社会财政收入情况。

3、税收准则:
税收准则是指在政府收取税款或收入时,应当遵守的法定原则和原则。

例如,在收税方面应当遵守“公平原则”等。

4、税收法规:
税收法规是指政府制定、推行的有关税收的法律法规。

它对于税收的征收、使用和管理等,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是税收制度的根本。

二、税收制度设计
1、税收基础:
税收基础是指政府所采用的基本税收制度,包括税收类型、税收税率、收入成本和税收基础等。

2、征税范围:
征税范围是指政府可以征收税款或收入的范围,根据税制及收入
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财产税、收入税、消费税和其他税种等。

3、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是指政府政策下的税收优惠,例如减税政策、免税政策、减免税政策等。

4、税收行政管理:
税收行政管理是指政府部门对税收的行政实施,具体行政实施可以包括税收数据报送、税收征缴管理、税收稽查、税收监督管理等。

税收基础理论ppt课件

税收基础理论ppt课件
我国现行税制的纳税期限有三种形式。 (1)按期纳税。(2)按次纳税。(3)按年计征, 分期预缴或缴纳。
六、纳税地点
纳税地点是指根据各个税种纳税对象的纳税环 节和有利于对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包 括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的具体纳税地点。
我国税法规定的纳税地点主要是机构所在地、 经济业务发生地、财产所在地、报关地等。
税目分为列举税目和概括税目两类。
三、税率
(一)税率的含义
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代表课税的深度,也是 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税率是税 收制度的中心要素(核心要素)。
(二)税率的形式
税率的形式有基本形式、其他形式、特殊形式。
税率的基本形式: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 税率(也称固定税额)。
3、中央地方共享税: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 府的共同收入,目前的增值税就属于中央地方共 享税,由国家税务机关征收管理。
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
1、价内税:就是商品税金包含在商品价格 中,商品价格由“成本+利润+税金”构成。
2、价外税:是指商品价格中不含商品税金, 商品价格仅由“成本”和“利润”构成,商品税 金只作为商品价格之外的一个附加额。
(3)税额式减免。 就是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来实现 税收减免。具体包括全部免征、减半征收、核 定减免率以及另定减征额等。
(二)减免税的分类
1、法定减免,凡是由各种税的基本法规定的减 税、免税都称为法定减免。
2、临时减免,又称“困难减免”,是指除法定 减免和特定减免以外的其他临时性减税、免税。
税率的其他形式: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边际 税率与平均税率。
税率的特殊形式:附加与加成、综合负担率。

税法 知识体系

税法 知识体系

税法知识体系
税法是涉及国家税收制度和税收征收的法律体系。

税法的知识体系包括各个方面,涵盖了税收的基本理论、税收制度、税收管理和征收程序等。

以下是税法知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1.税收基本理论:
•税收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对税收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以及税收在财政和经济中的角色。

•税收的目的和功能:探讨税收的目标,如收入再分配、调节经济、实现社会公平等。

2.税收制度:
•所得税制度: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消费税制度: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财产税制度:包括不动产税、财产转让税等。

•关税制度:涉及对进口和出口商品的税收。

3.税收管理和征收程序:
•税收管理机构:如税务局的组织结构和职责。

•税收征收程序:包括纳税申报、税务审查、税收处罚等环节。

4.税收法律体系:
•法规和法律:包括宪法、税收法、税收法规等。

•司法解释和案例:解释税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的裁决和相关案例。

5.国际税收:
•双重征税协定:国际间签署的双重征税协定,解决跨境征税问题。

•国际税收规则:涉及国际税收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6.税收政策:
•宏观税收政策:国家对税收的总体调控政策。

•微观税收政策:针对具体税种或行业的税收政策。

7.税收合规与规遵:
•纳税申报和合规:纳税人应履行的义务,包括申报纳税和遵守税收法规。

这些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税法的知识体系。

税法的学科性质涵盖了法学、经济学、财政学等多个学科,因此深入研究税法需要对这些领域有一定的了解。

财政学第九章 税收基本理论

财政学第九章  税收基本理论
2. 税收为什么具有强制性 3. 税收的强制性是相对的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二)无偿性 1、无偿性的概念: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收 就归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给原纳税人,也不 直接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和代价。 2、税收为什么要具有无偿性 3、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固定性 1、固定性的概念:国家征税必须通过法律 形式,事先规定对什么征税及征税的额度, 这些事先规定的事项对征纳双方都有约束力 而不能随意变动。 2、税收的固定性也是相对的
以纳税人的特殊行为 (需要特别抑制的行为) 作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资源税、土地使用税 等
印花税、屠宰税、筵席 税等
(二)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可分为直 接税和间接税。
本分类法旨在分析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按税收的计量标准分类,可将其分 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1、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 依据的税类。
❖ 1.税收行政效率原则
❖ 行政效率原则是指筹集和管理税收的有 效性,这种有效性是以税收征收成本最 少为标准判断的,要求以尽可能少的征 收成本取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
❖ 税收的行政效率是检验税收本身的效率, 可以通过一定时期直接的征税成本与入 库的税收收入之间的对比进行衡量。
(二)税收效率原则的内容
四、税收中性问题
(一)税收中性的概念
❖ 1.概念
❖ 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应干扰或扭曲 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 人经济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2.含义
❖ 税收中性包括两层含义:
❖ 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 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 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
❖ 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 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 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税收的基本理论

税收的基本理论

第四讲税收的基本理论第四讲税收的基本理论第一节课税原则课税原则是规范分析,征什么税、征多少、怎样征税的设计原则。

一、课税原则历史回顾(一)威廉•配第的课税原则公平:纳税人能力不同,税收负担适当不同;便利:征收的手续、程序、方法药简便符合纳税人的习惯和客观条件;节省:尽量节约征收成本。

(二)尤斯蒂的课税原则最高原则是国库原则。

其余六项P67页(三)亚当•斯密的课税原则第一次系统化研究了课税的原则。

斯密认为大规模的税收和财政支出对经济具有负面作用,应当限制各个部门的规模,尽可能低、定量化地制定预算规模。

1、平等原则其核心是税收对于人人平等,按照负担能力比例征收,不能改变财富分配比例。

2、确实原则对于纳税时间、地点、手续、数额都要明确规定,并且不能随意更改。

也就是说需要制度化和法制化。

3、便利原则税收制度尽量使得国民感到方便。

P69页。

4、最少征收费用原则收入额与纳税人所缴纳的数额之间的差额越小越好。

(四)瓦格纳的课税原则1、财政政策原则充足灵活地保证国家经济开支需要:①收入充分原则税负须满足国家开支,不够则增税;②收入弹性原则随着经济增长税收收入自动增加。

2、国民经济原则不能危及税源,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①本所得或财产所得为税源;②税种选择原则一选择难以转嫁或转嫁方向明确的税种。

3、社会公正原则对于税收负担在各个阶级和阶层的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应该遵循普遍原则(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纳税)和和平等原则(按照能力纳税,累进税率)。

4、税务行政原则税法的制定与实施应当便于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①确实原则(同斯密)②便利原则(同斯密)③最少征收费用原则(税务征集和纳税人的成本都最小)。

二、现代课税原则现代课税原则效率标准经济效率税收中性。

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制度效率征纳双方成本最小:质量指标、成本指标公平标准横向公平如果征税前两人具有相同的福利水平,纵向公平如何“公平”对待福利水平不税源选择原则以国民所得为税源,不能以资相同的人运行;不影征税以后呢?涉及响私人部福利水平到价值判门原有资也是相同断;更为复源配制状的。

税收基本理论知识

税收基本理论知识

税务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 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征税,不 得擅自减免或增加纳税人的税
负。
税收中立原则
01
税收制度不应干预市场的经济活动,避免对市场经济产生不必 要的扭曲效应。
02
税收制度应保持中性,避免对纳税人的经济行为产生过度激励
或抑制作用。
税收制度应避免对不同纳税人产生歧视性待遇,确保市场的公03Fra bibliotek平竞争。
03
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的概念与构成
01
税收制度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 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法 规,以及税务机关在执行征税 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法定准则。
02
税收制度由纳税人、课税对象 、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 、减免税、税务争议等要素构 成。
03
税收制度是税收的核心内容, 是税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中国,税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现代中国税收制度是在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完善。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税收制度,税收已经成为各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 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税收的种类与结构
税收种类是指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进 行的分类,按照征税对象的不同,可 以将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 税、行为税和资源税等五大类。
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税制改革经验,如 简化税制、降低税率、扩大税基等,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改革探索。
03
当前税制改革面临的 挑战与对策
针对当前税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 税收征管、税收负担、税收公平等, 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对策建议。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税收制度的要素
纳税人
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 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本科)税法NO1ppt课件

(本科)税法NO1ppt课件
(一)正式渊源
宪法 税法解释 税收法规
税收法律
税收规章
税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国际税收条约或协定
国际惯例
一、税法的渊源
(二)非正式渊源
判例、习惯、税收通告与一般法律原则或法理
二、税法的效力 空间效力
税法效力 时间效力
对人效力
域 内 效 力
域生 外效 效时 力间
失 效 时 间
溯 及 力
属 人 原 则
二、税法构成要素的内容
(三)税率——核心要素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或计税依据之间的 比例,是计算纳税额的尺度,反映征税的深度。
二、税法构成要素的内容
1、单一比 例税率 2、 差别比例 税 3、幅度比 例税率
1、全额累 进税率 2、超额累 进税率 3、超率累 进税率
1、地区差别定 额税率2、等级 差别定额税率; 3、产品差别定 额税率;4、幅 度定额税率5、 混合定额税率
属 地 原 则
属人 与 属地 相结合 原则
一、税法构成要素的含义 二、税法构成要素的内容
(一)税法主体
税法主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 当事人。
二、税法构成要素的内容
征税主体
税 法 主 体
纳税主体
各级税收机关 财政机关 海关 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
二、税法构成要素的内容
(二)征税客体
三、税法的性质 1、税法是公法。
2、税法 “私法化”
课税依据 税收法律关系 税法概念范畴 税法制度
四、税法的作用 1.税法能够保障税收职能得以实现 2.税法能够调整税收关系,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
3.税法是维护国家税收主权的法律依据
五、税法的地位 税法与宪法 税法与经济法 税法与民商法 税法与行政法

第3章 税收理论

第3章 税收理论

第三章税收理论高频考点:税收的职能税收的职能是由税收的本质决定的,是税收本质的体现。

包括三项基本职能:税收的职能含义财政职能(收入职能)(税收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政府参与再分配经济职能(调节职能)对经济进行调节,主要是通过财富的所有权转移来进行调节监督职能监督经济运行以及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

(涉及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高频考点:现代税收原则原则具体分类内容财政原则充裕原则通过征税获得的收入要充分,能满足一定时期财政支出的需要弹性原则税收收入应能随着财政支出的需要进行调整。

包括税收收入弹性和税率弹性两方面便利原则要使纳税人付出的“奉行费用”较少,必须确立尽可能方便纳税人纳税的税收制度节约原则税收要以尽可能少的税务行政费用,获得应得的税收收入经济原则配置原则税收活动应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效率原则(1)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税收应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有效运行。

检验税收经济效率原则的标准是税收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收益最大化(2)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应节约税收行政费用。

公平原则普遍原则税收应由本国全体公民共同负担,不允许有免税特权平等原则(1)横向公平(水平公平):对相同境遇的人课征相同的税收(2)纵向公平(垂直公平):对不同境遇的人课征不同的税收【注意】(1)财政原则是税收的共同原则(2)在当代西方税收学界看来,税收公平原则是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最重要的原则。

(3)收入是判断境遇的最好尺度。

高频考点: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1.纳税人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纳税主体,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它规定了税款的直接承担者。

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

2.征税对象征税对象亦称征税客体,是对什么征税。

它规定了每一种税的征税界限,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1)征税范围(2)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体现了征税的广度。

(3)计税依据:从价税——计税金额,从量税——征税对象的重量、容积、体积、数量。

财政学-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ppt

财政学-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ppt
6
第四,以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他人为标准来 划分,税收可以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种。 直接税是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如财产税 和所得税;间接税是纳税人可以把税收加 在价格之上转嫁他人的税,如销售税,营 业税等。这种划分方法常见于西方财政学 中,其目的是为了研究税收的最终影响,
7
第五,按照税收有无特定具体用途来划分, 税收又分为目的税和一般税。
➢ 各个课税要素。
25
二、税制结构的种类
1、根据税种数量及其组合状况可分为单一 税制,结构和复合税制结构,简称单一税 制和复合税制。单一税制和复合税制:
单一税:实践中没有实行过。对单一税制 理解应为:税种很少、组合简单,税收分 配活动所涉及经济领域单一,如奴隶社会。
复合税制(当今世界各国均为):多层次、 多次征、多种税、多领域;客观存在:主 体税分配套税。
(三)经济运行机制制约着税制结构 计划经济机制下: 企业是国家附属物,不需用所得税规范国
家与企业利益关系。 产品经济为主要,排斥商品,市场,就不
需要税制来体现公平与效率原则。 行政性管理,不需税收调节经济,逐渐形
成单一,简化,税制结构。
36
(四)税收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制约着税制 结构
自然经济所承担的选择财政型税制结构。 市场经济所承担的更多选择,对经济活动
2、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税制中规定的征税的对象或依 据,课税对象要解决是对什么收税的问题。 它确定课征的目的物。
所得税的课征对象是所得,个人所得,公司 所得。营业税的课征对象是税法中所列举 的营业收入。课税对象的规定在税制中占 有重要地位。
西方财政学称之为税基。
17
➢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政府征 税的对象,即税基,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 可以任意选择征税对象。在现实生活中对 某事物征税实际上是无效的。

税收学知识点总结高中

税收学知识点总结高中

税收学知识点总结高中税收是政府向个人、家庭和企业收取的一种强制性费用,用于满足政府的开支需求。

税收本质上是一种政府强制性从财产所有者那里征收以满足政府公共支出需要的支付。

税收学是研究税收的一门学科,包括税收理论、税收政策、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等方面。

税收学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各种各样的征税方式都已经存在,并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当代,税收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主要经济手段之一,是政府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税收学的基本理论1.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是政府依法征收,用于公共支出的一种经济征税制度。

税收的基本概念包括强制性、普遍性、特定用途、公平公正和合法合理等。

强制性是指政府通过法律规定,强制纳税人缴纳税款。

普遍性是指税收适用于所有的纳税人。

特定用途是指税收征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政府的支出需求。

公平公正是指税法要求征收税收必须公平公正,不得偏袒特定阶层或个人。

合法合理是指税法规定的税收应当合法合理。

2.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普遍性、权力性、强制性、确定性、终止性、非必要成本性、收益性和公平性等基本特征。

强制性是指政府强制纳税人缴纳税款。

普遍性是指税收征收的对象是全体纳税人。

权利性是指政府是唯一的税收征收主体。

确定性是指税收的征收标准和征收对象是由法律规定。

终止性是指税务机关检查纳税人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去向,确定其纳税义务。

非必要成本性是指纳税人没有取得直接的利益,只是通过纳税来给政府垫付开支。

收益性是指税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公平性是指税收应该公平公正,不偏袒特定的阶层或个人。

3.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税收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税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

税收的增加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政府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公共支出和投资。

(2)税收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可以引导资源向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和领域配置,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早在1983年,世界银行原工业部顾问基思·马斯 顿就曾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选择21个国家,通过 比较分析提示了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基本关系, 他得出的结论是:低税国家的人均GDP增长率、 公共消费与私人消费的增长幅度、投资增长率、 出口增长率、社会就业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 均大于高税国家。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变量关 系是:税收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 增长率就下降0.36个百分点。
• 目前我国宏观税负不重但不少企业感到微 观税负沉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宏观税负率反映的是平均税负率,与具体、个 别企业或个人之间微观税负存在差别。
– 微观税负水平受流转税转嫁影响,不同于宏观 税负水平。
– 再生产补偿不足,造成实际税负重;
–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加重企业税收负担。
• 二、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
• MPS采用限制性生产观,它把经济生产的定义只限于物质 产品生产和生产性劳务,只承认物质生产才是生产,相应 地,社会产品只是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果。SNA则采用 综合性生产观。按照这种生产观,凡是创造效用并取得收 人的活动,不管是生产物质产品还是提供各类服务,一律 看作是生产活动,即SNA将服务部门与物质生产部门等同 看待,归人生产部门。目前绝大多数国家使用SNA体系。
• 此外,世界银行1987年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一国宏观 税负水平与该国人均GDP呈正相关,人均GDP在260美元 以下的低收入国家,最佳宏观税负为13%左右;人增GDP 在750美元左右的国家,最佳宏观税负为20%左右;人均 GDP在2000美元以上的中等收入国家,最佳宏观税负为 23%;人均GDP在10000美元以上的高收入国家,最佳宏 观税负为30%。
• (一)宏观税收负担的概念
• 宏观税收负担指国家征集的税额与社会产出总量或总 经济规模的对比关系。衡量的指标主要有国民生产总 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和国民收入税收负 担率。即以税收总额为分子,除以国民生产总值(或 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
• 我国进行了多次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各时期税收总额 的内涵及统计口径是不一致的,需要进行调整使之合 理可比。目前比较重要的是分清“名税实费”、“名 税实租”和“名费实税”的项目,准确计算税收总额。
– 一般公共需要必要量 – 剩余产品价值率
• 判断宏观税收负担的其他因素
– 税款的使用是否合理 – 征税是否公平 – 企业和个人扩大再生产是否顺利进行,经济发
展是否顺利。
(四)我国宏观税负分析
1、基本状况 ■ 小口径税负:税收占GDP的比重 ■ 中口径税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 大口径税负: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 • 大口径的宏观税负可全面反映政府从微观经济主体获取
• 斯卡利(Scully,1996)运用计量的方法对103个国家 20年的总税收和各种税收占GDP比重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 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税收占GDP比重不超过19.3% 的国家,经济增长率达到了最大化;经济增长的零界点 的宏观税负水平为45%,一旦超过45%,则该国经济将出 现负增长。
• (三)判断宏观税收负担要考虑的因素 • 判断宏观税收负担的基本因素
• (2)各类收入水平国家平均税负水平基本上是 随着收入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的。目前西方发达国 家宏观税负平均水平为30%左右,发展中国家税 负平均水平略高于20%。
•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税负差异明显, 发达国家的税负高于发展中国家。
• (4)各国都在税收之外征收一定的非税收入。根 据有关资料显示,高收入的发达国家非税收入占 财政收入比重为5%~15%,中等收入国家为15%~ 25%,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为20%~30%。模大小、税收负担轻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巨大,国家征集税收在数量上要讲求适度性,也 就是税收负担要合理,这既是税收的本质要求, 也是制定、执行税收制度和政策的基本原则。税 收负担问题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一定的税 收规模要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税制结构均衡地分 布于每个社会成员;另一方面,要研究税制结构 运行的结果,即用一定的指标体系和理论方法测 定整个社会或微观经济主体的税收承受状况即税 负轻重。
• 在SNA体系下,国民收入指的就是直接参加生产产品和提 供劳务的生产要素,通过价值分配所取得的报酬总和。其 具体计算一是减法,二是加法。
(二)国外宏观税负的基本状况及其界定的国 际经验
• 1、国外宏观税负的基本状况
• (1)宏观税负水平总体稳定。无论是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税负水平的 变化较小。2007年,美、日、德、法宏观税负 分别为27.9%、28.3%、36.0%、43.5%。
第一节 税收的负担
• 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宏观税收负担、微观税 收负担
• (一)微观税收负担的衡量 • 微观税收负担指单个纳税人向国家交纳的税收与其产
出(毛收入或纯收入)的对比关系。衡量企业和个人 微观税收负担首先可以用直接税(主要是所得税和财 产税)负担率,即用纯收入直接税负担率和企业净产 值直接税负担率两个指标来衡量。 • 除上述直接税负率指标外,学术研究中往往还用总产 值(或毛收入)全部税负率、增加值全部税负率、净 产值全部税负率作为参考性指标。
收入的状况,说明国民经挤的负担水平及企业的负担水 平,但相当部分的没有纳入预算内管理的各种收入的取 得,实际上处于财政的控制之外,并没有形成政府的可 支配财力,而小口径的宏观税负可真正说明政府财政能 力的强弱。因此,在分析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时,应将 大、小口径的宏观税负加以综合考察,才能真实反映我 国宏观税负水平的状况。
• (5)20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各国采取持续减税 的政策,但宏观税负还是略有上升。但本世纪初 的税制改革,各国的宏观税负有所下降,如2003 年,荷兰的宏观税率从41.2%下降到38.8%,英 国从37.4%下降到35.3%,瑞典从53.8%下降到 50.8%。
• 2、宏观税负水平界定的国际经验
• 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是以市场价格表示的一国各国民经济 部门一定时期(通常为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 值总和。计算主要有生产法(或部门法)、分配法(或收 入法)、使用法(或支出法)。
• 国民收入是整个社会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总和,反应 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但国民收入在MPS和SNA体系下 的内涵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