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电力系统分析第10章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
8
例题10-1
¾ 一简单电力系统的接线如图所示,设输电线路某一回路的始 端发生两相接地短路,试计算为保持暂态稳定而要求的极限 切除角。
z 解:选择基值,计算参数。
E& ′ = ? j0.295 j0.138
j0.243 j0.122 U = 1.0
−
E′U xⅢ
sinδ )
初始 条件
⎧⎪⎨ωt ==tcωc ⎪⎩δ = δc
求出故障切除后的δ-t曲线,当δ达到最大值δm后开始下降,说明运行点开
始向平衡点k移动,系统能保持暂态稳定;
δ >180°,系统不稳定
11
求解转子运动方程的算法
转子运动方程是非线性的微分方程,一 般不能求得解析解,用数值方法求出近似解 ¾分段计算法:就是把时间分成一个一个小 段,在每个小段时间里,把变加速运动看成 是等加速运动。计算方法简单。 ¾改进欧拉法:一种单步法。
G % E&′ jxd′
T1
jxT1 jxT1
jxT1
L
T2
jxL jxL
jxT2 U&
(Ⅰ)正常运行方式
jxL jxL
U& jxT2
jxΔ (Ⅱ)故障情况
××
jxL
jxTU2&
( Ⅲ ) 故障切除后3
大扰动后发电机转子间相对运动
P
PT = P0 0
运行点
功率特性曲线 PⅠ:正常运行; ΔωP PⅠ PⅡ:故障中; δ
f0
零序等值电路
E′ =
⎛⎜⎝U
+
Q0 xⅠ U
⎞2 ⎟⎠
+
电力系统规划(第二版 中国电力出版社)
一、什么是电力系统,以及电力系统的重要性是什么?1. 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电能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2.电力工业是能源工业、基础工业,在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现代化的战略重点,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电力工业必须超前发展,因此,做好电力规划,加强电网建设,尤为重要。
二、电力负荷预测的基本程序:①调查和选择历史负荷数据资料②历史资料的整理③对负荷数据的预处理④建立负荷预测模型⑤预测模型的应用⑥预测结果的评价⑦预测精度的评价⑧编写预测分析报告三、电力负荷等级的划分:分为三类,即一类负荷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用户,此类负荷必须保证高度的供电可靠性;二类负荷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一般工业用户),需保证中等程度的供电可靠性;三类负荷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低,供电可靠性比较低四、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内容包括最大负荷功率、负荷电量及负荷曲线的预测五、负荷预测中数据预处理的必要性:实际系统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原始数据偏差或数据缺失将可能导致预测模型和预测结果与负荷实际水平间的差距超出系统所能接受的范围,从而使得预测工作失去实际意义,因此,欲提高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对预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就显得非常必要六、电源规划的任务:是确定在何时、何地兴建何种类型和何种规模的发电厂,在满足负荷需求和达到各种技术经济指标的条件下,使规划期内电力系统能够安全运行且投资经济合理七、电网电压等级划分:3、6、10、35、63、110、220、330、500、750、1000KV。
其中110KV及以下为配电电压等级,电压级一般在3倍以上;100KV以上为输电电压等级,电压级一般在2倍左右。
八、市场环境下电源规划与传统规划有何区别: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强制性、统一性的电源规划和投资决策已不可能实现,电源规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市场的电价波动情况、国家政策的变化、能源的价格以及负荷的变化等因素。
《电力系统规划》第2章.ppt
3)采用某些综合技术进行研究和预测,便可以得到 电力系统规划中所需要的相关负荷资料。
电力系统规划 第 2 章
湖南工业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力负荷按照不同的研究目标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
• 按用电部门的属性划分
• 所需要的用电量A=预测期的产品产量b(或产值)× 用电单耗量g,即
A=bg
• 适用于已有生产或建设计划的中近期负荷预测。
电力系统规划 第 2 章
湖南工业大学
2.电力弹性系数法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力弹性系数——某一时期内用电量的年平
均增长率Ix与同时期国民生产总值 (GDP)年平 均增长率Iy的比值。
农 村 照 明 用 电
排 灌 用 电 、 农
副
工工 业业 用用 电电
: 重 工 业 用 电 、 轻
电力系统规划 第 2 章
湖南工业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负荷预测按时间分类
电网调度部门
长期 以年为单位 中期 数周至一月 短期 24~48小时以内 超短期 1小时以内
电力规划部门
10~30年 5~10年 1~5年
湖南工业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用电负荷:系统内各用户在某一时刻所耗用电力
的总和
供电负荷:用电负荷+网损(线路和变压器损耗)
发电负荷:供电负荷+发电厂厂用负荷
国民经济行业用电: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 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水利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一二产业用电中的其他部分
2.1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概述
1. 负荷预测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2. 电力系统负荷的构成和特点 3.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分类及特点 4. 负荷预测的基本程序和影响因素
第10章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过程分析(研究生2020年)
第十章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过程分析第一节概述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过程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和计算故障或操作后可能出现的暂态过电压或过电流,以便对电力设备进行合理设计,确定已有设备能否安全运行,并研究相应的限制和保护措施。
此外,研究新型快速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故障点探测原理以及电磁干扰等问题,也需要进行电磁暂态分析。
由于电磁暂态过程变化很快,一般需要分析和计算持续时间在毫秒级以内的电压、电流瞬时值变化情况。
因此,分析中需要考虑元件的电磁耦合,计及输电线路分布参数所引起的波过程,甚至要考虑线路三相结构的不对称、线路参数的频率特性以及电晕等因素的影响。
电磁暂态过程的分析方法分为两类。
一类是应用暂态网络分析仪TNA (Transient Network Analyzer)的物理模拟方法;另一类是数值计算(或称数字仿真)方法,即列写描述各元件的全系统暂态过程的微分方程,应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
数值计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成熟产品是H.W.Dommel 创建的电磁暂态程序EMTP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Program),它具有很强的计算功能和良好的计算精度,并包括了发电机、轴系和控制系统动态过程模拟,除了用于电磁暂态过程分析外,还可用于分析次同步振荡及轴系扭振等。
该程序已在世界上得到普遍承认和广泛应用,并仍在继续发展。
本章主要介绍EMTP 的基本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重点阐述其基本原理,为读者使用和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一程序和其他有关程序,乃至研究和开发新程序打下基础。
第二节电磁暂态过程数值计算的基本方法对描述电力系统元件和全系统暂态过程的微分方程进行求解,采用的是数值积分方法。
隐式梯形积分法比较简单且具有相当好的精度和良好的数值稳定性,并能较好适应刚性微分方程组,因此EMTP 和其他一些电磁暂态程序大多采用这种积分方法。
对于常微分方程)(d d x f t x =(10-1)隐式梯形积分公式为{})]([)]([2)()(t t x f t x f t t t x t x ∆-+∆+∆-=(10-2)式中:t ∆为积分步长。
电力系统规划整理
电力系统规划整理第一章绪论1、电力工业发展历程、趋势历史:基本概况●2009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8.74亿kW。
●1987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第一个1亿kW。
●2003—2007年发电装机的增速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猛。
●到2010年底,中国发电总装机容量预计为8.18亿千瓦,“十一五”年均增长9.8%;●到2020年,中国大陆发电总装机容量预计达到11.86亿千瓦。
电源、电网发展情况:电源发展:我国发电厂发展水平(2006年):●最大火电厂:浙江北仑港电厂,装机容量300万KW,5台60万KW机组;●最大水电厂: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820万KW,26台70万KW机组(2009年底);计划安装32台70万千瓦机组,装机总容量为2240万千瓦,包括左岸电站14台,右岸电站12台和地下电站6台。
●最大核电厂:岭澳核电厂,装机容量200万KW,2台100万KW机组;●最大抽水蓄能水电厂:广东抽水蓄能水电厂,装机容量240万KW,8台30万KW机组;●最大火电机组:90万KW(外高桥第二发电厂);●最大水电机组:70万KW(三峡工程);●最大核电机组:100万KW(岭澳核电厂);●“大力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火电,适当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发电,开发与节约并重”●2009年,全国发电量36506亿kWh。
电网的发展:●电网系统运行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网络规模也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了东北电网、华北电网、华中电网、华东电网、西北电网和南方电网6个跨省的大型区域电网,并基本形成了完整的长距离输电电网网架;●近年来,我国加快了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力度;●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起点在云南金山江畔的溪洛渡电站,终点在广东增城,全程一千多公里。
●溪洛渡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云南省永善县与四川省雷波县相接壤处,是总装机容量1260 万千瓦的特大型工程,仅次于我国三峡水电站和巴西的伊泰普水电站。
电力规划最终版
电力规划最终版电力系统规划复习提纲考试时间:2013年12月17 日题型:填空20分20题、选择30分15题、简答题20分5题、计算论述题30分3题一、概念题第一章绪论1.电力系统规划包含的主要内容(三项)。
电力负荷预测、电源规划、电网规划2.电网规划的基本要求。
电力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1)输、边、配电比例适当,容量充裕。
2)电压支撑点多。
3)保证用户供电的可靠性。
4)系统运行的灵活性。
5)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6)便于运行,在变动运行方式或检修时操作简便、安全,对通信线路影响小等。
3.按时间划分,电力系统规划的分类。
短期、中长期、中期、长期4.电源规划和电网规划的流程(主观题)。
1)电源规划:划分为短期电源规划和中长期电源规划两类;短期电源规划(考虑未来1~5年的发展情况),具体内容:①制定发电设备的维修计划;②分析推迟或提前新发电机组投产计划的效益;③分析与相邻电力系统互联的效益及互连方案;④确定燃料需求量及购买、运输、储存计划。
中长期电源规划(考虑10~30年的发展情况),应解决:①何时、何地扩建新发电机组;②扩建什么类型及多大容量的发电机组;③现有发电机组的退役及更新计划;④燃料的需求量及解决燃料问题的策略;⑤采用新发电技术的可能性;⑥采用负荷管理对系统电力、电量平衡的影响;⑦与相邻电力系统进行电力交换的可能性。
2)电网规划是根据电力系统负荷及电源发展规划对输电系统的主要网架做出的发展规划。
按时间长短分为:短期规划(1-5年)、中长期规划(5-15年)、远景规划(15-30年)按规划内容划分为输电网规划(主网规划)和配电网规划电网规划着重解决下列问题:①在何处投建新输电线路;②何时投建新输电线路;③投建何种类型的输电线路;5.负荷预测的流程。
1)确定预测内容。
2)收集相关资料。
3)分析基础资料。
4)预测经济发展。
5)选择预测模型。
6)应用预测模型。
7)评价预测模型。
8)评价预测精度。
6.电网规划短期(中长期)的规划时间。
第10章电力系统稳定性
PE q
第10讲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由式 EQ Uq jId Xd ,Eq EQ X d X q Id
可得: Eq Uq Id X d
0 Ud Iq Xq
(10-20)
将式(10-18)代入式(10-13)可得以表
上式说明,如果在发电机组的转子上施加额定转矩后,转子从
静止状态(Ω*=0)启动加速到额定转速(Ω*=1)所需的时间,就 是发电机组的额定惯性时间常数。
第10讲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在电力系统稳定计算中,各发电机的额定时间常数TjNi要归算到系
统统一的基准功率下SB,即:
Tji
T jNi
S Ni SB
(10-10)
而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表达式为:
*
PEq Re U I Re Ud jU q Id jIq
Re Ud Id UqIq j UqId U d Iq UdId UqIq
将式(10-12)代入式(10-13)可得:
(10-13)
PEq
Ud
Eq Uq Xd
Uq
Ud Xd
EqU sin (10-14) Xd
式中 Ud U sin 发电机输出的三相有功功率为
第10讲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由图10-1可见于是 t, t Nt 于是,有
d
dt
d
dt
N
,
d 2
dt 2
d
dt
将式(10-3)关系代入式(10-1)得:
(10-3)
J
d dt
J
d
P
dt
J
电力系统规划
电力系统规划1.问题的提出所谓电力系统规划,实质是指对电力系统未来发展进行重新设计。
这个重新设计,实际就是解决从一种平衡关系如何合理地实现到另一种平衡关系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负荷增长是原因,而改变的结果是电源规模和网架结构,如图1-1虚线部分所示。
由此也引出了在规划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以下几个问题。
1.1.电力负荷预测它是规划设计的基础和前提,具体涉及如何估计系统未来的需用电量、峰值负荷以及负荷分布的形态等。
图 1-1电力系统图1.2.电源容量确定这需要明确系统未来何时何地增加多少容量问题,既包括建设新电厂也包括旧电厂扩建增容,涉及机组类型选择、装机进度安排、整个电源布局等内容。
1.3.电力电量平衡这个供求平衡实际是规划设计的基本约束条件,但是合理实现这种平关系,还需要考虑备用容量设置、运行方式确定、计划检修安排、水文条件影响等。
1.4.输电途径选择即解决系统未来何时何地架设何种线路问题。
包括确定架设新线路的路径、连接方式,并明确这些路径上新建线路的电压等级和导线截面。
1.5.规划设计方案经济比较通常规划设计的方案往往不是唯一的,那么在满足一定技术条件下,那一个更经济以及如何选择,或者说给出方案的经济评价,这涉及工程经济分析的有关内容。
总之,上述问题便构成了电力系统规划的基本内容。
如果用较完整的话来概括,所谓电力系统规划:就是以负荷需求为条件,电力平衡为约束,制定电力系统所处地区未来电源建设和电网结构的规划方案,并使之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2.教学目的学习这门课程,主要要求大家熟悉和掌握电力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了解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流程、计算模型和主要技术原则,为以后从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改造,电力系统运行及调度等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电力系统规划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知识的边缘学科,除了掌握电力系统专业知识外,还涉及到数理统计、可靠性、运筹学(规划理论)工程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
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提倡节约型社会的形势下,对未来的电力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电力系统规划(电源规划)PPT课件
候选方案
• 1.一个40 - 50兆瓦的木屑燃料独立发电 厂, 在SCP变电站接入69千伏系统。
• 2.一个80或150兆瓦的天然气独立发电 厂, 在IPM变电站接入69千伏系统。
• 3.同方案2, 但发电机组通过一条230 千 伏线路, 在CAM变电站接入230千伏系统
• 4.一个50 - 80兆瓦天然气独立发电厂, 在UNY变电站接入69千伏系统。
D t , p :第t年关键时段(可用发电容量与峰荷差值最小的时段)峰荷
a t b t :分别表示最小、最大备用系数
P(k jt, p ) :关键时段的可用发电容量
pivotal
2.可靠性约束
average
LO(kLj,taP )Ct,a LO(kLj,tP P )ct,p LOL(Pkjt,a):表示第 t年各时段综合的电力不足概率 LOL(Pkjt,P):表示第 t年关键时段的电力不足概率
UFl:机组类型l单位固定运行费用(与装机容量有关) MWl:机组类型l的装机容量 UVl:机组类型l单位变动运行费用(与发电量有关)
Glt:机组类型l第t年的发电量期望期
4.停电损失费用
水文条件h时的用户单位停电损失
O jtN h h y 1 d 3 c N E jA t,th 2b 2 N E jA t,th a N jt,ha h (1 i)t' 0 .5
δkt:为水平年末的折余系数
i:贴现率
Unit Investment
假设:各机组在年初投资,当年参与运行,忽略
各机组本身的投资过程及相应的时间价值
2 .燃料费用(针对火电厂)
Hydro
Nhyd
Fjt ah jt,h /(1i)t'0.5
第十章 电力系统绝缘配合
绝缘水平
所谓某一电压等级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 就是指该设备可以承受(不发生闪络、击穿或 其他损坏)的试验电压标准。 工频试验电压(1min)
雷电冲击试验电压
操作冲击试验电压
为了决定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而进行的绝 缘配合的方法: 惯用法 统计法 惯用法是采用得最广泛的绝缘配合方法, 除了在330KV及以上的超高压线路绝缘(均为自 恢复绝缘)的设计中采用统计法以外,在其他 情况下主要采用的仍均为惯用法。
次作用下会出现累积效应而使 绝缘强度下降。故在决定其绝 缘水平时须留有裕度。
避雷器对电气设备的保护可以有两处方式:
1)避雷器只用来保护大气过电压而不用来保护 内部过电压。我国对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系统采 用这种方式。在这些系统中,内过电压对正常绝缘无危 险,避雷器在内过电压下不动作。
2)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大气过电压,但也用作 内过电压的后备保护。我国对超高压系统采用这种 方式。在这些系统中,依靠改进断路器的性能将内过电 压限制到一定水平,在内过电压作用下,避雷器一般不 动作,只在极少数情况下,内过电压值超过既定的水平 时,避雷器才动作。
在66KV及以下的系统中,绝缘费用所占比重 不大,降低绝缘水平在经济上的好处不明显,因 而供电可靠性上升成为首要考虑因素,一般均采 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 接地)。
6~35KV配电网往往发展很快,采用电缆的比 重也不断增加,且运行方式经常变化,给消弧线 圈的调谐带来困难,并易引起多相短路。故近年 来有些以电缆网络为主的6~10KV大城市或大型企 业配电网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律采用非有效接地的 方式,有一部分改用了中性点经低值或中性电阻 接地的方式,它们属于有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 接地故障时立即跳闸。
污秽 等级 爬电比距/cm.kV 线路 220KV及以下 330KV及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6)将h个负荷点按最佳电源点形成的集合重新分 组,若负荷点i的归属没有变化,则按分组结果为 各个电源点设置相应的变电站;
若分组时负荷点i的归属发生了变化,则返回 到步骤(2)重新计算站址,直到负荷点符合最佳 电源点条件即:该负荷点到其所属的变电站负荷 矩最小才能结束选址工作。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5.统筹推进配电网自动化改造
• 进行无功及电压控制规划与继电保护及配电自动 化规划,逐步提高配网自动化建设水平。
6. 进行投资估算及重要指标的对比 • 注重投资效益理念,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 需要运用经济学方法,对规划的投资,社会效益
进行评价分析。 • 选取优化可行方案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4.科学计算分析,验证规划方案 • 在规划布线上,用最小路径,最少线路,给定 负荷率,N-1原则。 •线路配置或许可条件,通过科学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完成规划布线。 •进行线路短路电流,无功容量配置,线路电压等计 算。 •必要时进行稳定校核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供电区域进行单源连续选址,确定出m 个待选变电站的初始站址;
(3)将已有的变电站替换新选的变电站(与之最 接近的);
(4)计算每个负荷点到各个站的负荷矩; (5)选出负荷点i到电源点j的最小负荷矩:
该电源点对应的变电站就是负荷点i在理论
上的最佳电源点。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不同母线电源连接开关站接线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 双电源手拉手环网接线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 双电源手拉手双环网接线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3-1”主备接线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10.4 配电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 所需资料及历史数据的收集 • 功能块的划分 • 负荷预测 • 分割供电区域 • 配置主干线路 • 电缆通道规划 • 费用估算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 规划的电气计算豆可靠性计算 • 无功补偿规划 • 继电保护、通信及自动化规划 • 经济分析 • 配电可靠性估计 • 分年度安排 • 优化方案比较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2.准确进行负荷估算
• 要求必须采用多种科学的计算方法,根据地区历 史负荷,经济发展情况进行预测。
• 还应考虑负荷同时率和变电站同时率。 3.分析电力平衡,制定规划具体方案
• 应结合主网规划按目标年分阶段分区进行电力平 衡,应与地区经济建设发展同步并适当超前。
• 根据预测的负荷水平,分布情况及电力平衡预测 结果,提出变电站站址及线路路径方案。多次选 优逼近,最终确定可行站址及网架结构。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二、优化计算 1.单源连续选址优化计算(无约束优化问题)
确定了基于负荷矩最小原则的单源和多源连 续选址数学模型之后,就可以确定模型的算法并 进行编程,以求得城市配电网中一定负荷水平下 的最佳变电站站址。 设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3)负荷矩最小原则
• 该模型是基于单位电力负荷路径最短设计的,它 接近于初投资最小原则,并考虑到降低线损,该 模型在确定负荷中心上应用较为普遍。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4)网络运行费最小原则
• n为该变电站所供负荷点的个数。 • Pi:各负荷点功率(kw)。 • βi:单位距离、单位负荷的费用系数 。 • 这种模型主要适用于各负荷点年最大计算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欲求最佳变电站站址,即可对u、v求偏导数, 并使之为0,则有: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2.多源连续选址优化计算(有约束优化问题) (1)求变电站个数及供电半径 面积为A的供电区域上的变电站个数
单位面积上变电站个数
设一个变电站的平均供电半径为r时 可求得平均供电半径为
及变化,规程、导则的变化,各种运行参数的调 整等。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2. 配电网规划模型
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考虑: (1)时间角度 静态负荷子系统 静态负荷整体系统 动态负荷子系统 动态负荷整体系统 物理结构角度 变电站子系统 配电线路子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电力系统规划》第10 章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6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10.1 配电网规划的特点与模型
1. 配电网规划特点 (1)接线模式多样,呈辐射状结构运行。 (2)电源供应的不确定性。 (3)环境对配电网络的要求,如外形协调、电磁干扰、
入地化等。 (4)政策法规的变化如用电制度的规定,利率的调整
一.建立目标函数 1.单源连续选址
单源连续选址是在某一变电站供电范围一定 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变电站站址的方法。 • 在建立模型时,基于不同的目标所建立的模型 不同。
• 设待求变电站的站址坐标为(u,v),城网中10kV 各负荷点的坐标为(xi,yi)。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1)等负荷原则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10.5 配电网规划的具体步骤
1.分析配网现状 (1)取得原始数据及规划数据,包括电网结构、 负荷情况、原电网N-1下的供电可靠性,故障下转 供负荷的能力,导线截面积,正常运行时线路电 压水平,绝缘水平等。 (2)划分好功能块、地块并进行编号。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变电站的站址选择基本原则
• 接近负荷中心; • 使地区电源布局合理。 • 高低压各侧进出线方便。 • 站址地形、地貌及土地面积应满足近期建设和发
展要求;
• 确定站址时,应考虑其与邻近设施的相互影响; • 交通运输方便; • 其他:所选站址应具有可靠水源,排水方便,并
• 对于居民生活区内的10kV配电变压器,其容量一般 统一为250、400、500、630、800kV·A。
• 对于35kV电力变压器,容量一般使用16、20、 3l.5MV·A。
• 变压器台数至少选定为两台,以满足“N -1”原 则”。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10.2.2 变电站选址优化
且应满足施工条件方便等。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10.2.1 变电站数量及容量的确定
•n ——变电站数量 •P ——为水平年的负荷需求 •k ——为容载比 •SΣ ——为现有变电站容量总和 •SN ——为标准变电站容量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 对于配电变压器的选择,可用各地块中期负荷预测 的结果,考虑变压器的利用率和功率因数。在考虑 原有配变的基础上,可确定各地块中对应布置的变 压器的容量。
(2)经济性和可靠性角度 确定性模型:只考虑经济指标。 可靠性模型:考虑成本和效益。 (3)目标角度 单目标模型 多目标模型 (4)灵活性角度 确定性 不确定性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3. 配电网规划流程
• 配电网络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负荷预测
外推法和仿真法 (2)确定网络的系统模型
• n为该变电站所供负荷点的个数。 • 这种模型适用于负荷相差不大,年耗电量基本相
同的场合。例如住宅区,对于区域规划中负荷不 确定的场合,采用这种模型较为简单、直观。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2)初投资最小原则
• 该模型是将有色金属消耗最少作为主要因素,忽 略了敷设电线电缆的土建投资等费用,该方法尤 其适用于铜芯电缆消耗量大的场合。
负荷运行小时数相差很大的情况。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2.多源连续选址
• 多源连续选址是在一个规划区中同时确定几个变 电站的站址。
• 它的模型与单源连续选址相对应。
• 设所研究的问题有m个变电站,向h个负荷点供电, 则基于等负荷、初投资最小、负荷矩最小原则以 及网络运行费最小原则的多源连续选址目标函数 分别为:
采用架空线还是电缆、导线截面大小、网 络接线方式等 (3)效益评估
经济效益评估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 配电网规划的流程如下: (1)原始资料的收集准备
用户用电需要、用户电压要求、用户供电可 靠性要求、用电负荷分布、变电站站址要求、地 区环境要求、现有配电网的改造计划、输电网规 划。 (2)确定可能的配电规划方案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10.3 配电网的接线模式 选择网络接线模式时一般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 安全可靠性。 • 经济性。 • 灵活性。 • 延续性。 • 可发展性。 • 运行管理方便及操作简单。 • 其他。
PPT文档演模板
《电力系统规划》第10章
1. 高压配电网接线模式 单侧电源3T接线:主要优点是简单、投资省,有 较高的可靠性。设备利用率比较高,变电站可 用容量为67%。变压器高压侧为线路变压器组 接线,架空线和电缆线均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