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去倾听》

合集下载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优秀7篇)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优秀7篇)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优秀7篇)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篇一课题12、用心灵去倾听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3、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前后照应,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教学难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二次备课预习题纲1、练习朗读课文,读通句子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一、导入新课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用心灵去倾听》(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指名说3、再读课文,了解苏珊给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4、集体交流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的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这些语句划出来(提示: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1)我的手指受伤后向苏珊求助(36自然段)我为什么会对着话机放声大哭?苏珊是怎样帮助我的?(2)我经常向苏珊求助(7自然段)从小精灵问题耐心地回答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看出什么?(3)当可爱的小鸟死后,苏珊安慰我苏珊为什么对我说:这只可爱的小鸟,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从我的话里你听出什么时候?从苏珊的话中你可以看出什么?听了苏珊的话后,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2、我为什么称苏珊是未曾谋面却如同我的第二个母亲的人?苏珊对我的印象又如何呢?(指名读相关内容)他们最后见面了吗?苏珊给我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是什么意思?从这儿你可以看出苏珊怎样的特点?你感受到我此时此刻的心情了吗?说一说带着自己的感悟读读这一部分3、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用心灵倾听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四、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本文前后照应的句子有多处,找一找,划一划,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板书设计12、用心灵去倾听苏珊我倾听帮助感激怀念教学反思《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篇二《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用心灵去倾听》这篇课文是西班牙一个真实的故事。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用心灵去倾听》课文原文及赏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用心灵去倾听》课文原文及赏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用心灵去倾听》课文原文及赏析《用心灵去倾听》课文原文小时候,家里最让我着迷的是那台老旧的电话机。

每当它响起铃声,我总是急切地跑向它,因为那意味着有人可以和我聊天,分享故事。

而我最期待的是和“问讯处”的小精灵聊天,她的声音温柔而耐心,无论我有多少问题,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

一天,我心血来潮,想知道她的名字。

然而,当我问她时,她却说:“我的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帮助你解决问题。

”这让我很感动,我意识到她真的是一个用心去倾听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电话接线员。

后来,有一次我遇到了麻烦,我拨通了问讯处的电话。

虽然当时我很着急,但听到她的声音,我立刻感到安慰。

我告诉她我的问题,她耐心地听我说完,然后给了我很好的建议。

我立刻感到不那么焦虑了。

从那以后,我更加珍视和她的每一次通话。

虽然我从未见过她,但我知道她是一个用心去倾听的人,这让我感到很温暖。

赏析《用心灵去倾听》是一篇温馨感人的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孩与一个电话接线员之间的故事。

课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真诚关爱的美好情感。

首先,课文的背景和人物刻画非常生动。

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通过电话这一特殊的沟通方式,展现了一个耐心、关爱他人的电话接线员形象。

其次,课文的主题明确,思想内涵深刻。

通过描述小孩与电话接线员之间的交流,强调了用心倾听的重要性。

这种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去听,更是用心去理解和感受对方的情感和需求。

这种真诚的关爱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最后,课文的语言简洁流畅,表达清晰。

作者通过对话和叙述相结合的方式,将故事情节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作者也巧妙地运用了伏笔和照应等手法,使得课文更加完整和连贯。

综上所述,《用心灵去倾听》是一篇充满温情和哲理的课文,通过讲述一个简单而感人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用心去倾听他人的重要性。

六年级上册《用心灵去倾听》教案设计最新3篇

六年级上册《用心灵去倾听》教案设计最新3篇

六年级上册《用心灵去倾听》教案设计最新3篇《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篇一《用心灵去倾听》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感受真情的美好。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板书:倾听。

板书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1、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自己特别有体会句子可以划下来。

2、指名读课文。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4、你划出了哪些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自己的体会三、研读感悟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齐读)2、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3、学生交流感受。

4、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指名说)齐读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5、那么苏珊是怎样看待她和我之间的交往的?(指名说)6、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四、总结同学们,让我们再次齐读课题,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他人带来什么?(将爱心传递给他人,减缓“我”对死亡的恐惧,给别人以温馨的安慰与帮助。

)用心灵去倾听篇二《用心灵去倾听》说课稿南江小学章莉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用心灵去倾听》。

首先,我对教材及课题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该教材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用教科书,该课为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第十二课。

教学课程为《用心灵去倾听》。

课文采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选取一些平凡的琐事来表现人物品质,语言朴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读来真实可信,生动感人。

用心灵去倾听作文5篇

用心灵去倾听作文5篇

用心灵去倾听作文5篇写作文前,仔细审题是成功的保障,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偏题的情况发生,想要将一篇作文写好就要多读多看多写,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用心灵去倾听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用心灵去倾听作文篇1广播里传来一阵优美的音乐声和着甜美的话语:上课时间快到了,请们作好上课准备。

可随即又传来卫生委员的声音:徐日曦,快去倒垃圾,这个星期已经是第三次不记得倒了呀!你再不倒,就得扣两分。

他怒气冲冲地指着我。

我赶紧拖着垃圾篓上的绳子走了,我一心想走快些,因为上课铃已经打了。

离校门不远处有一个较大的坡,我就干脆拖着垃圾篓冲下去,谁知垃圾篓在稍微有点陡的坡上颠簸着,有些垃圾抖出来了,垃圾在我走过的路上撒了一地。

门卫室里的一个老大爷看见了,操着一口万载话说:哎,哎,哎,不要把垃圾撒在地上。

我看见他指着我,于是我迅速停住了,往后看了看,心想:天哪!这都是我丢的?我只好拖着垃圾篓按原路返回,捡回垃圾。

二上一次,我去我家玩。

他们家养了一群鸡。

颜色有三种:全黑的、全白的、黑白相间的。

忽然,有一只黑色的进入了我的视线。

它全身覆盖着黑得发亮的羽毛,它的尾巴在黑色与深绿色之间,眼神更有一种盛气凌人、居高临下的感觉。

我的心里不禁有些害怕。

我看见他们家的苹果又大又红,就拿了一个吃,吃了剩下的核,我手一滑,正好掉了,掉在了我的脚边,我想:掉了就掉了吧!可谁知,那只公鸡突然咯咯咯地向我冲过来。

我吓得赶紧跑,围着他们家的院子跑了一会儿。

跑不动了,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心想:应该没追了吧!我停下来看了一会儿,哦!原来它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我刚才掉的苹果核呢!三我喜爱风,特别是秋风。

的到来,也正是我最期待的时刻!当我还被抱在怀里时,就学会了对风表达喜爱之情——把两只眼睛眯成一条缝,嘴角微微翘起,做出一副享受的样子。

当我学会走路了,我就开始追逐风,哪里有风就往哪跑。

每当我感受风吹在脸上,一切烦恼也被吹之散去。

那风感觉像一只温柔的手在轻轻抚摸我的脸颊。

用心灵去倾听(通用15篇)

用心灵去倾听(通用15篇)

用心灵去倾听(通用15篇)用心灵去倾听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感受真情的美好。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板书:倾听。

质疑、释义。

板书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1、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

2、指名读课文。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4、你划出了哪些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研读感悟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齐读)2、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3、学生交流感受。

4、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指名说)齐读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5、那么苏珊是怎样看待她和我之间的交往的?(指名说)6、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四、总结同学们,让我们再次齐读课题,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他人带来什么?(将爱心传递给他人,减缓“我”对死亡的恐惧,给别人以温馨的安慰与帮助。

)用心灵去倾听篇2教材简析: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全文围绕“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这条主线展开,脉络清楚。

课文先写“我”开始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就能得到她的帮助。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故事(精选12篇)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故事(精选12篇)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故事(精选12篇)《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故事篇1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篇课文《用心灵去倾听》:在西班牙,问讯处的接听员苏珊用自己极好的耐性、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倾听以及她那富有诗意的语言使一个孤寂、无助、对死亡充满恐惧的男孩变得快乐、自信,她影响了男孩的一生,成就了男孩的一生。

带着近乎虔诚的心教完这篇课文后,我坐在办公室久久没动,陷入了沉思之中……苏珊在面对一个陌生男孩的倾诉时保持的是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正是这份亲切、平和、耐心,使小男孩拥有了最善良、最纯真、最澄澈的心灵。

是啊,倾听就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学会倾听更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职业的自觉。

可就在这份责任、这种追求之中,我又做了些什么呢?当学生触犯纪律时,是我痛心疾首无休止的所谓教导;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是我恨铁不成钢的所谓的谆谆教诲;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是我不分青红皂白的各打五十大板;当学生羞涩地走近我欲言又止时,是我自作聪明的循循善诱……哪一次不是我一个人在那里喋喋不休?哪一次不是我一个人说得义愤填膺?而我却还是那般的自以为是;还是那般的自鸣得意;还是那般的冠冕堂皇;还是那般的咄咄逼人,一副救世主的姿态……我又何曾考虑到了学生们当时的感受?我又何曾注视到了他们当时的眼神?他们的眼睛里分明写满了茫然!失措!厌烦!无畏!心不在焉!我的心在颤抖,我的手也随之颤动,紧握鼠标,在电脑上点下了“倾听教育”几个字,屏幕上显示出这样的一段话: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待,是分担痛苦,是共享快乐。

它的意义远不是仅仅给了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它或许带来的是早已失落的人格自尊,点燃的或许是行将熄灭的思维火把,铸就的或许是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

倾听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词,倾听已是教育的另一种言说。

于是,我试着在教育中对倾听加以追问。

夜深了,我收拾好办公桌上的课本,走出了办公室,踏着一路的月色,照例来到了男生寝室。

读用心灵去倾听读后感

读用心灵去倾听读后感

读用心灵去倾听读后感《用心灵去倾听》是一本由美国作家米歇尔·罗尔斯所著的心灵成长类图书。

这本书以鲜明的文字、真实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引导读者去用心灵去倾听,去与他人建立真实的联系和理解。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与他人的交流也越来越肤浅。

我们往往只顾自己说话,而忽略了倾听。

倾听,在我们看似最简单的日常交流中,却是一个重要的心理技巧。

倾听,不仅是听到对方表达的声音,更是用心去感受对方的心情和思维。

倾听带来的是理解、关爱和连接。

书中通过丰富的真实案例,让我深刻地领悟到倾听的重要性。

例如,在书中提到了一个与自闭症患者交流的案例。

患者通过反复说一句话,表达了内心的焦虑和困惑。

而一个用心去倾听的人,不仅仅是听到了那句话,更体察到了患者内心的苦闷和希望得到帮助的需求。

这个案例给予了我启示,即只有我们真正用心去聆听,才能够找到别人内心的真正需求,并给予恰当的关爱和支持。

倾听需要我们关注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同时也需要我们自我反省和成长。

在书中介绍的一个案例中,一个女孩的朋友给她讲述了一段感情故事。

女孩本能地去评论男友的行为,并觉得男友不可原谅。

然而,她的朋友并不需要她的评价和判断,而是需要有人去倾听她的感受和情绪。

通过这个案例,我明白到,在倾听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和接纳。

我们要学会放下自己的判断和偏见,去理解和包容对方的情感和经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为对方提供帮助和支持。

除了案例的阐述,书中还提供了一系列的心灵成长的实践方法和技巧。

例如,通过观察他人的非语言表达来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以及通过反复验证来确保自己正确地理解对方的意思。

这些实践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倾听技巧,在与他人交流中建立更亲密的联系。

读完《用心灵去倾听》,我深刻地认识到倾听是一种修行,一种与他人建立深层次关系的方式。

倾听,不仅仅是听到对方的声音,更是用心灵去感悟对方的内心,去真正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愿。

通过倾听,我们能够与他人建立起真实、温暖的连接,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关爱,从而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和丰富。

《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精选12篇)

《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精选12篇)

《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精选12篇)《用心灵去倾听》篇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

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呢?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流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可以多读几遍。

读完以后,想想:课文围绕“我”和苏珊的交往,写了几个意思。

2、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课文先写“我”开始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就能得到她的帮助。

然后写“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情急之中拨通了电话,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对她产生了好感。

接着写“我”与苏珊聊天,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地给“我”帮助与安慰,她成了“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

最后写长大后,“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

就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夕,苏珊不幸病逝了。

“我”深切地怀念她。

)三、细读感悟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齐读)(2)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认真读课文,那些地方让你深受感动,用笔画下来,然后和同桌交流。

(3)学生交流谈感受。

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非常希望得到帮助,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

用心灵去倾听读后感

用心灵去倾听读后感

用心灵去倾听读后感《用心灵去倾听》是一本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著的心灵成长类图书。

这本书讲述了如何用心灵去倾听他人,以及如何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

通过深入的阅读,我对于倾听这个简单而又复杂的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书中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

作者指出,倾听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听取对方的言语,而是要用心去理解对方的内心感受和情感。

只有真正倾听对方,才能建立起真诚的沟通和关系。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经历,有时候和朋友聊天时,我会因为自己的想法而中断对方的发言,这让我意识到我并没有真正倾听对方,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教会了我如何去用心灵去倾听他人。

其次,书中还提到了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只有真正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才能找到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在这个喧嚣的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很难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通过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做出一些重大决定时,常常会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通过这本书的启发,我开始尝试用心去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找到了一些内心深处的感受和需求。

最后,书中还提到了倾听的技巧和方法。

作者认为,倾听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提高。

书中介绍了一些倾听的技巧,比如积极倾听、倾听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等。

这些技巧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有启发性的,让我意识到倾听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和提高。

通过阅读《用心灵去倾听》,我对于倾听这个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我学会了如何用心去倾听他人,以及如何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

这本书不仅让我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更加真诚和深入,也让我更加了解自己,找到了一些内心深处的感受和需求。

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不断地运用这些技巧,用心去倾听他人,用心去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

《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教案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教案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的成长过程。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本故事讲述了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听力,经历了种种挫折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逐渐学会用心灵去倾听,懂得了关爱他人。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体会失去听力给他带来的困扰,以及他在逆境中逐渐学会用心灵去倾听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主人公在故事中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用心灵去倾听》故事文本。

2.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3. 辅助材料:相关听力障碍的资料、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故事主人公,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述故事:引导学生跟随故事情节,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心中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

4. 案例分析:分析主人公在故事中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学会用心灵去倾听。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学会倾听。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交流环节的活跃程度,以及他们的表达和倾听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故事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理解程度。

3.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变化,是否能够体现出对主人公的同情和理解,以及对听力障碍人士的关心。

七、教学拓展:1.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选择一个听力障碍的真实案例,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向全班分享。

2. 社区服务: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如访问听力障碍的老人或儿童,通过实际行动传递关爱。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故事(优秀6篇)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故事(优秀6篇)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故事(优秀6篇)用心灵去倾听篇一师: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唱歌。

”师:谁能告诉大家: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的?生:因为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很伤心。

师:你怎么知道“我”很伤心?生:作者说“我非常难过,心比被锤子砸了的手指还疼”,锤子砸了手指,作者说心比手指还要疼。

看来作者确实伤心了。

师:作者告诉苏珊自己很伤心了吗?生:没有。

师:一起读“我”说的话。

(生读)那苏珊是怎么知道的呢?生:苏珊是从“我”的话里听出来的。

师:老师再读“我”的话,你们用心听,看听出了什么?(师读“能告诉……一动不动了呢?”)生:我听出来了,作者非常不愿意金丝雀死去,他希望金丝雀只是不动了,过一会儿还能活过来。

生:我听出来了,作者对死充满了害怕。

生:我听出了作者伤心到了极点。

师: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这些苏珊听出来了吗?生:听出来了。

师:是的。

她是一直用心在倾听“我”说的话,当然听出来了。

那么,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生:她很有爱心。

她不想让“我”太伤心。

生:她很乐观,把死看成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师:是的。

让我们学着苏珊的语气来读这句话。

(生读)师:听了苏珊的话,“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生:作者不伤心了。

我是从课文第11段中知道的。

师:请你读读这一段。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用心灵去倾听篇二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

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

《用心灵去倾听》优秀教案

《用心灵去倾听》优秀教案

《用心灵去倾听》优秀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的。

2.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倾听他人的习惯。

教学内容:1. 介绍课程主题:用心灵去倾听。

2. 强调倾听他人观点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沟通中的倾听习惯。

教学活动:1. 开场白:向学生介绍课程主题,引起他们的兴趣。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沟通中的倾听习惯,并讨论倾听的重要性。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情况。

第二章:理解倾听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倾听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能力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教学内容:1. 介绍倾听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教授倾听的技巧,如保持专注、避免打断、理解他人的观点。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倾听的理解,并讨论倾听的重要性。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倾听他人的场景,练习倾听技巧。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情况。

第三章:倾听他人的观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倾听他人观点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他人观点的习惯。

教学内容:1. 介绍倾听他人观点的重要性。

2. 教授尊重和理解他人观点的技巧,如避免争论、保持开放心态、倾听并理解他人的观点。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倾听他人观点的理解,并讨论其重要性。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倾听他人观点的场景,练习倾听技巧。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情况。

第四章:倾听与沟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倾听与沟通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倾听与沟通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倾听与沟通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沟通中的经验,并讨论倾听与沟通的关系。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倾听与沟通的场景,练习倾听与沟通技巧。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情况。

第五章:倾听与同理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倾听与同理心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倾听与同理心的能力。

《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精选12篇)

《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精选12篇)

《用心灵去倾听》教案(精选12篇)《用心灵去倾听》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

体会我对苏珊的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读题。

说说什么是倾听?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我想知道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速地读课文,读准字音。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认读词语:苏珊、水槽。

交流。

三、精读课文,交流感悟。

(一)苏珊,一个普通的接线员,我还没见过她的时候,我已经把她当作(学生接读——我的第二个母亲)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亲近、最爱我们、可以依赖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主要的(描写言行的)句子,写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交流谈感受。

1、我的手指被锤子敲了肿了,苏珊告诉我用冰块压在手指上止痛,我照着做果然不痛了。

可以看出她的什么?(细心)出示句子: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我为什么放声大哭?除了手指的痛,还有什么原因?这是一个怎样的接线员?(温柔)齐读。

在我的哭声中,细心的她听出了恐惧、孤单、无助,用悦耳的声音指导我自救,获得了我的信任。

2、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什么问题?你看来这是一些怎样的问题?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耐心)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我和苏珊的感情与日俱增。

个别读,齐读。

3、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

谁能告诉大家: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的?你怎么知道“我”很伤心?作者告诉苏珊自己很伤心了吗?一起读“我”说的话。

六年级上册语文《用心灵去倾听》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用心灵去倾听》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用心灵去倾听》课文原文及练习题课文原文小时候,家里最让我着迷的是那台老旧的电话机。

我发现在这奇妙的电话机里,住着一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

爸爸可以从她那里知道现在几点了,明天天气怎样,火车出发的时间以及爸爸朋友的电话号码。

有一天,我听到妈妈叫她的名字:“问讯处。

”我记住了妈妈拨的号码:105。

我终于和“问讯处”说话了。

那天,我一个人在家。

我乘机偷偷从爸爸的工具箱里找出一把锤子,兴高采烈地拿着它到处乱敲,一不小心敲到了自己的手指上,受伤的手指很快肿了起来。

家里没有人,哭也不会有谁听见。

我飞快地跑上楼,拿起电话筒,拨了“105”,对里面说:“问讯处?”小精灵果然在里面,她是个有温柔嗓音的女子。

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你够得着冰箱里的冰块吗?”小精灵用悦耳的声音问我。

然后她让我把冰块倒进厨房的水槽里,再拿起一块放到受伤的手指上。

我照着做,手指立刻不疼了。

我想,这一定是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在用她的魔法帮助我。

从那以后,我经常偷偷地和这个小精灵聊天。

我总是问她很多事情,比如“怎么计算一个长方形物体的面积”“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

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我告诉她我叫汤米,我也知道了她的真名:苏珊。

“问讯处”是召唤她的密语。

一天,我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

我非常难过,心比被锤子砸了的手指还疼。

我拿起电话找到了苏珊。

“能告诉我为什么吗?苏珊?”我问,“为什么这只整天唱歌的小鸟,突然一动也不动了呢?”苏珊想了想,对我说:“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我相信苏珊的话,我想可爱的小鸟的确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比我们这个世界更为美丽的地方,幸福地歌唱。

长大以后,我离开了家乡,也知道了电话是怎么回事。

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终于有一天,我出差经过故乡小镇。

《用心灵去倾听》教案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案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用心灵去倾听》这篇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用心灵去倾听他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同理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启示,学会关爱他人,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文章的阅读,理解主题思想,学会用心灵去倾听他人。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启示,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领悟到用心灵去倾听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用心灵去倾听》这篇文章,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主题。

2. 学生准备:预习文章,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3. 情境体验: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模拟文章中的角色,体验用心灵去倾听的过程。

4.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情境体验中的心得体会。

5. 案例分析:分析文章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领悟到用心灵去倾听的重要性。

6. 总结提升: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吸收,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

2. 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主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表现出用心灵去倾听他人的能力。

3. 学生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在与他人交流时更加关注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用心灵去倾听》教案

《用心灵去倾听》教案

《用心灵去倾听》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学生能够掌握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合作和创新能力。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家庭、亲人的关爱和尊重。

学生能够培养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心态。

二、教学内容2.1 故事梗概本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亲情和沟通的故事。

主人公小明在家庭中经常被忽视,他感到孤独和无助。

在一次意外的事件中,他学会了用心灵去倾听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从而建立了更深厚的亲情和友谊。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运用故事中的情感和沟通技巧。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故事梗概和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和主题。

3.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3.3 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故事中的情感和沟通技巧。

四、教学准备4.1 教学材料故事文本《用心灵去倾听》词汇卡片和相关图片角色扮演道具和背景布置4.2 教学设备投影仪和屏幕音响设备白板和markers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5.2 故事讲解教师生动讲解故事梗概,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沟通技巧。

5.3 词汇学习教师展示词汇卡片和相关图片,学生跟读并模仿发音,理解词汇的含义。

5.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故事中的情感和沟通技巧,进行表演和展示。

5.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情感变化,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5.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和情感沟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心灵去倾听他人。

《用心灵去倾听》最新教案

《用心灵去倾听》最新教案

《用心灵去倾听》最新教案第一章:倾听的意义1.1 教学目标了解倾听的重要性学会用心灵去倾听1.2 教学内容倾听的定义与意义倾听与沟通的关系用心灵倾听的技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1.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倾听的重要性2. 讲解倾听与沟通的关系3. 介绍用心灵倾听的技巧4. 案例分析与讨论5. 总结与反思第二章:倾听技巧的培养2.1 教学目标掌握基本的倾听技巧学会如何运用倾听技巧提高倾听效果2.2 教学内容倾听技巧的分类与介绍倾听技巧的应用与练习提高倾听效果的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演练法小组讨论法2.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倾听技巧的分类与介绍2. 实践演练与指导3. 小组讨论与分享4. 提高倾听效果的方法讲解5. 总结与反思第三章:用心灵倾听他人3.1 教学目标学会用心灵倾听他人培养同理心与理解力3.2 教学内容用心灵倾听他人的意义同理心的培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3.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用心灵倾听他人的意义2. 角色扮演与指导3. 小组讨论与分享4. 同理心的培养讲解5. 总结与反思第四章:倾听与沟通的应用4.1 教学目标学会倾听与沟通的应用提高沟通效果4.2 教学内容倾听与沟通的应用场景提高沟通效果的技巧良好沟通习惯的培养4.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4.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倾听与沟通的应用场景2. 案例分析与讨论3. 提高沟通效果的技巧讲解4. 小组讨论与分享5. 总结与反思第五章:倾听与心理健康的关联5.1 教学目标了解倾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学会通过倾听来调节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5.2 教学内容倾听与心理健康的关联通过倾听调节情绪的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技巧5.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演练法小组讨论法5.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倾听与心理健康的关联2. 实践演练与指导3. 小组讨论与分享4. 通过倾听调节情绪的方法讲解5. 总结与反思第六章:倾听在不同人际关系中的应用6.1 教学目标理解倾听在不同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学会在不同关系中运用倾听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6.2 教学内容家庭关系中的倾听职场关系中的倾听社交场合中的倾听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6.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家庭关系中的倾听重要性2. 角色扮演与指导3. 小组讨论与分享4. 职场关系中的倾听技巧讲解5. 社交场合中的倾听技巧讲解6. 总结与反思第七章:跨文化交流中的倾听7.1 教学目标理解跨文化交流中倾听的挑战学会适应不同文化的倾听技巧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7.2 教学内容跨文化交流中的倾听挑战适应不同文化的倾听技巧跨文化沟通案例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7.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跨文化交流中的倾听挑战2. 案例分析与讨论3. 适应不同文化的倾听技巧讲解4. 小组讨论与分享5. 跨文化沟通案例分析6. 总结与反思第八章:倾听与领导力的关系8.1 教学目标理解倾听与领导力的关联学会作为领导者如何倾听提高领导力水平8.2 教学内容倾听与领导力的关联领导者倾听技巧领导力案例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8.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倾听与领导力的关联2. 案例分析与讨论3. 领导者倾听技巧讲解4. 小组讨论与分享5. 领导力案例分析6. 总结与反思第九章:倾听在教育中的应用9.1 教学目标理解倾听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倾听技巧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9.2 教学内容倾听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教师倾听技巧教学案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9.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倾听在教育中的重要性2. 案例分析与讨论3. 教师倾听技巧讲解4. 小组讨论与分享5. 教学案例分析6. 总结与反思第十章:倾听与自我成长10.1 教学目标理解倾听与自我成长的关系学会通过倾听进行自我反思提高自我成长能力10.2 教学内容倾听与自我成长的关系通过倾听进行自我反思提高自我成长的方法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演练法小组讨论法10.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倾听与自我成长的关系2. 实践演练与指导3. 小组讨论与分享4. 通过倾听进行自我反思的方法讲解5. 提高自我成长的方法讲解6. 总结与反思第十一章:倾听与冲突解决11.1 教学目标理解倾听在冲突解决中的作用学会运用倾听技巧化解冲突提高冲突解决能力11.2 教学内容倾听与冲突解决的关系运用倾听技巧化解冲突的方法冲突解决案例分析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11.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倾听与冲突解决的关系2. 角色扮演与指导3. 小组讨论与分享4. 运用倾听技巧化解冲突的方法讲解5. 冲突解决案例分析6. 总结与反思第十二章:倾听与团队协作12.1 教学目标理解倾听在团队协作中的重要性学会在团队中运用倾听技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12.2 教学内容倾听在团队协作中的重要性团队中倾听技巧的应用团队协作案例分析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12.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倾听在团队协作中的重要性2. 案例分析与讨论3. 团队中倾听技巧的应用讲解4. 小组讨论与分享5. 团队协作案例分析6. 总结与反思第十三章:倾听与个人品牌的建立13.1 教学目标理解倾听在个人品牌建立中的作用学会运用倾听技巧塑造个人品牌提高个人品牌影响力13.2 教学内容倾听与个人品牌建立的关系运用倾听技巧塑造个人品牌的方法个人品牌建立案例分析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13.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倾听与个人品牌建立的关系2. 案例分析与讨论3. 运用倾听技巧塑造个人品牌的方法讲解4. 小组讨论与分享5. 个人品牌建立案例分析6. 总结与反思第十四章:倾听与创新思维14.1 教学目标理解倾听对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倾听技巧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14.2 教学内容倾听与创新思维的关系运用倾听技巧激发创新思维的方法创新思维案例分析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演练法小组讨论法14.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倾听与创新思维的关系2. 实践演练与指导3. 小组讨论与分享4. 运用倾听技巧激发创新思维的方法讲解5. 创新思维案例分析6. 总结与反思第十五章:倾听与终身学习15.1 教学目标理解倾听在终身学习中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倾听技巧促进终身学习提高终身学习能力15.2 教学内容倾听与终身学习的关系运用倾听技巧促进终身学习的方法终身学习案例分析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15.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倾听与终身学习的关系2. 案例分析与讨论3. 运用倾听技巧促进终身学习的方法讲解4. 小组讨论与分享5. 终身学习案例分析6. 总结与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

《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教案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教案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即用心灵去倾听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2. 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倾听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主题,认识到用心灵去倾听的重要性。

2. 学会运用倾听技巧,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章中的倾听技巧。

2. 将倾听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章《用心灵去倾听》及相关背景资料。

2. 准备教学课件或黑板。

3. 准备小组讨论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或讲述一个有关倾听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用心灵去倾听》,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文章内容,讲解倾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心灵去倾听他人。

讲解过程中,注意举例说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倾听技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倾听技巧的经历,以及如何解决因不会倾听导致的矛盾和问题。

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深化对倾听技巧的理解。

5. 实践演练:教师设计一个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运用所学倾听技巧进行表演。

通过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倾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用心灵去倾听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实践,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7. 课后作业: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实践演练等环节,评价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和日常观察,评价学生对倾听技巧的掌握及运用情况。

3. 通过学生间的互动和反馈,评价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沟通能力。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便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深入了解倾听技巧和人际沟通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 你心中的苏珊吧!
《用心灵去倾听》
感受苏珊的美好的心灵。
苏珊作为问讯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 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对于文中的孩子, 苏珊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 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 心灵守护神。
《用心灵去倾听》
总结:
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 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 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 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 “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 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 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 我们一起大笑起来。
因为苏珊已经感受到了我带给她的童真, 让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
“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告别 这是苏珊对汤米的____________, 也是_____安__慰_____。
《用心灵去倾听》
问讯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 我国,许多公众服务场所也都设有问讯处,比如, 医院、车站、码头、机场。这些问讯处,为人们就 医、乘车(船)带来很大的方便。在外国,还设有 电话问讯处,这种就相当于中国的“114”、 “12580”,可以随时随地询问各种各样的信息, 例如询问电话等等。
问讯处——生活中《的用心好灵去倾帮听》手
• 当“我”问她很多事情,她总是耐心地 回答 ,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用心灵去倾听》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人感动,把感动你的语句划 出来,做批注,准备与大家交流。
(特别注意那些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
《用心灵去倾听》
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 ,不由得放声大哭。
“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可是 “家里没有人,哭也不会有谁听见”。 “我”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 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温柔的嗓 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 慰,我终于放声大哭。
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 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苏珊不是“我” 的母亲,我们也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 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母亲那 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予 “我”帮助,痛苦时给予“我”安慰。
《用心灵去倾听》
• 接下去找一找,从哪些地方 可以看出“我”的电话让苏 珊“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 福”?
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课文记录了“我”与问讯处 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
《用心灵去倾听》
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 两句话,说说“我”与苏珊 为什么要用心灵去倾听彼此 的话语?
《用心灵去倾听》
(1)我对她讲了这些年来我的情况,并 告诉她,她为儿时的我所做的一切有 多么重要。
(2)苏珊告诉我,她也要感谢我。她 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 做母亲的幸福
《用心灵去倾听》
③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
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1、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的?
鸟死了,不想让"我"太伤心,安慰"我"
2、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金丝
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
怕让我幼小的心灵再次受到伤害 下
善良、乐观

《用心灵去倾听》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 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 如何化解“我”心中的伤痛,不让 死亡留给“我”太多的恐惧呢?苏 珊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 ,小鸟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 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 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 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 苏珊的善良、乐观由此可见一斑。
《用心灵去倾听》
➢“你够得着冰箱里的冰块吗?”小 精灵用悦耳的声音问我。然后她让 我把冰块倒进厨房的水槽里,再拿 起一块放到受伤的手指上。
苏珊亲切的教我怎样拿冰块,怎样敷 伤口,体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关爱
《用心灵去倾听》
➢ 电话里传来了我熟悉的声音, 我说:“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 这个词怎么拼写吗?”
《用心灵去倾听》
为什么说苏珊为我做的事非常 重要?
• 因为他帮助我,使我不再疼痛;传授 我知识;使我不再伤心
《用心灵去倾听》
说一说: 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
• 当“我”的手指被砸伤时,她用悦耳的声音 帮助“我”消除恐惧,指导“我”实施自救。
• 当“我”因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去而伤 心时,苏珊宽慰“我”,消除了“我” 对死亡的恐惧。
《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
zháo
着. 迷 乘机
zhào
密语 召. 唤
拿着 谋面
砸伤 立即
cáo
水槽
shān
苏珊
无所不知 兴高采烈 问讯处
《用心灵去倾听》
词语积累
着迷: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 的爱好。 谋面:彼此见面,相识。 无所不知:什么都知道。 兴高采烈:非常高兴。
《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
课文以“用心灵去倾听”为题有什么 用意?
课题“用心灵去倾听”,是对苏珊 工作的高度概括与肯定,同时也点明了 文章的中心:赞美了
知识延伸——前后照应的手法
课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使文章 层次分明。你可以找出来吗?
有耐心、有爱心
《用心灵去倾听》
➢在“我”的记忆中,苏珊是个无所 不知的小精灵。苏珊面对“我”一 个个简单而幼稚的问题,就像一位 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 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 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 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 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 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用心灵去倾听》
④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
小个练从笔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因为
慈_母_般_的_她_曾_给_“__我__”__帮__助__安__慰_。
(要求: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想象, 下
话尽量用文中的语言进行补白。)

《用心灵去倾听》

④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 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用心灵去倾听》
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 由得放声大哭。
这哭既是 伤痛带来的痛苦 的哭,
更是在孤独中找到希望的幸福的哭。


《用心灵去倾听》

②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 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
1、怎样回答才叫“耐心”地回答?
声音悦耳,不生气不着急,不厌其烦解释。 2、你觉得苏珊是个怎样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