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发展迟滞原因之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发展迟滞原因之探讨

王先霈

在中国古代文学叙事史和西方古代文学叙事史中,各有一个难题,长期困扰着研

究者。在西方,是“荷马问题”;在中国,是汉族古代无史诗的问题。

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很早就以其深厚博大的文化傲视外邦,在春秋战

国时期就出现了文化的高峰,作为古代中国文学主体的汉族文学,怎么就没有史

诗这样重要的标志性的文学品类呢?希腊史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它们的作者是

谁?古已有之的说法,是把两大史诗的著作权归于荷马,荷马如果实有其人,而

且果真是一个盲诗人,在三千年前的条件下,怎么可能独自完成两大史诗的创

作?如果荷马不是一个人,那么,两大史诗是怎样形成,又怎样被记录并流传至

今的?

本文主要是从前面一个问题开端,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叙事发展迟滞的原因,

而后一个问题是我们思考前一个问题不可缺少的参考坐标。没有后一个问题,前

一个问题甚至不会被人们意识到。20世纪前期,新文学运动的前行者鲁迅、胡

适、茅盾等人,在他们各自的学术研究中,曾提出过疑问: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

构成完整系统的神话,没有长篇故事诗,没有史诗?19世纪以前的两千年,我

们的祖先对域外文学了解十分有限,不会觉得自己的文学整体有什么结构性的缺

憾。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接触到希腊的神话和史诗,印度史诗,还有冰

岛的《埃达》,英国的《贝奥武甫》,德意志的《尼伯龙根之歌》,法兰西的《罗

兰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当卷帙浩繁的诸多史诗在国人面前展

开的时候,就不免引起疑问以至惊诧了。鲁迅、胡适和茅盾各自在《中国小说史略》、《白话文学史》和《中国神话研究ABC》中,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做了

些解释。鲁迅和胡适是介绍、转述和发挥日本学者的看法,其理论依据是丹纳的

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中华文化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气候不像希腊的爱琴海边,

不是温暖湿润而是寒冷干燥,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先民胼手胝足劳作尚难得温饱,

所以,没有精力和闲暇从事长篇创作。此说颇为牵强,至少,它就不能解释,冰

岛、俄罗斯的气候对于农耕来说,劣于黄河流域,何以却有史诗出现。茅盾说,

史诗多描写民族大事,而中国古代未有如特洛伊战争那样的大战。这个解释说服

力也不强,上述欧亚民族的史诗中描述的诸类事件,中国就没有发生过么?中国

上古传说里的黄帝蚩尤之战,不也是大战么?但是,茅盾提出的另一观点,即中

国古代统治者,每每将其家族史神话化,把自家祖先神仙化,同时又将传说中的

神仙牵附为自家的祖先;因此,神话被历史化,历史被神话化。①以此作为史诗

缺失的原因,这是一个很大的创见,一个很深刻的见解。可惜,他本人和几十年

来的学者,未能将此一观点充分展开。如果我们能够把他的这个看法梳理清楚,

进而探寻更深刻的原因,对于叙事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为何长期受到歧视而不

能登大雅之堂,为何长期发展迟滞,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特点,就可能

引出若干新鲜的观点,做出较为圆满的说明。

现代叙事学所称的“叙事”,包括了历史叙事、文学叙事和新闻叙事等。这三者在远古原是交融一体,后来才逐渐分离,而在各个民族,三者分离的时间和分离的方式,三者的比重、地位,有着很大的差别。从上古到中古乃至宋代,中国的文学叙事发展迟滞,受到轻视,而历史叙事却极为发达,备受尊崇。元明清以后,叙事文学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仍然不被主流文化所认可,被贬抑为“末流”。早期有一些历史叙事的文本,如《左传》、《史记》、《汉书》、《三国志》,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但它们毕竟首先是历史,所具有的文学性乃是历史叙事的文学性;它们首先不能说是文学,不是历史题材的文学。笔者设想,正是因为历史叙事的发达、历史叙事的繁荣,压抑了文学叙事的生长;而最终,历史叙事的文学性也呈日渐消减的趋势。二十四史中,在文学性上可以和《左传》、和前四史比并的,再也找不出来,历史叙事的文学价值,乃至于它们在历史学上的价值,后不如前,无法仅仅以作者的才气大小来说明,其深层缘由也值得探讨。笔者以为,从根本上说,这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相关。

在中国上古时代,从现在能够找到材料的时期开始,叙事基本上就是历史叙事。历史叙事由权力支配,用制度规约,由统治者用严密的制度紧紧控制着。《白虎通·谏诤》里说:“所以谓之‘史’何?明王者使为之也。”历史叙事不是任何人可以凭自己的意愿去做的,它是由王者,由最高统治集团,指令、组织、监督、审核,由受有职衔的史官担任,按照确定的规范去做。《白虎通》虽是汉代著作,它的这个解释完全符合于上古的实际。从字源学上说,汉字的“史”,本义是事,即结绳记事的事;史就是记事或叙事。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说,“史”字“实为事字之初文,后世复分化孳乳为史、吏、使等字。《说文》‘史,记事者。’‘吏,治人者。’‘使,令也。’谓以事任人也,故事、史、吏、使等字应为同源之字。”②为什么到现代彼此含义关联甚少的这些字,本来却是同源呢?因为在古代的叙事语境下,这几个字词的含义指向是叙事对象、叙事主体和叙事的施令者、审核者,是叙事链上的几个环节。“史”首先指的是事,然后是指记事;记事需要能力,记事需要被赋予权力,有此能力和被授予此权力的记事者是吏;吏是受委派的专职,他们由王者、官府指派履行记事之职。史即是“使”,强调其非个人自由意志,而是执行集团意志。《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礼记·礼运》篇说:“王前巫而后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史官记事,主要是记王者之事,同时也是依王者之需要,按照王者的根本利益去记录其他事件。

唐代刘知几《史通》的《史官建置》和《古今正史》等篇,对中国古代历史叙事的源流沿革,做了系统阐述。他说:“盖史之建官,其来尚矣。”曾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之名,“名目既多,职务咸异。至于诸侯列国,亦各有史官,求其位号,一同王者”。《后汉书·班彪传》载有班彪的《略论》,说到:“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史书,以司典籍。暨于诸侯,国自有史。”历史叙事,是政权所不可缺少的。刘知几认为,修史的动力是帝王将相们追求不朽——“向使世无竹帛,时缺史官,虽尧、舜之与桀、纣,伊、周之与莽、卓,夷、惠之与跖、蹻,商、冒之与曾、闵,但一从物化,坟土未干,则善恶不分,妍媸永灭者矣”。追求不朽,是精神上、心理上的,更重要的是现实的政治需要。所以,刘知几又说:“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有国有家者,其可缺之哉!”这种历史写作观念的主导,决定了中国古代历史叙事的基本性质,乃是用选定的史实,为现世的或理想的帝王论证其统治的合法性,以对选定的人物忠奸善恶的评价,为臣民百姓树立正面的楷模和反面的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