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别传-水浒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别传-水浒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跋

原创黄河漫谈

《水浒别传》的跋

文/卢明

这部书,是按照全国政协委员、宋江武校校长樊庆斌先生的思路编纂的。他的这个想法由来已久,体现了当代郓城人对弘扬水浒文化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部书不是历史,不是文学评论,而是一部文学故事集,是《水浒传》故事的续写,是当代鲁西南人对水浒好汉的深情品味。

“民风崇尚忠和义,包揽群雄在郓城”。民间有“水浒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的说法。这一说法,虽不知起于何时,但体现了水浒故事发祥地人民群众对水浒好汉的深度认同。本书正是根据这一说法,创作正册作品72篇。鉴于《水浒传》摒晁盖于108人之外,而晁盖在水浒好汉中又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此,我们给晁盖另写一故事,附在72篇正册故事之后。

本次创作,强调尊重《水浒传》的经典地位。在新编的水浒故事中,思想倾向、人物性格、情节编排,都要与《水浒传》相一致,而不能与其冲突。尽量靠《水浒传》近点,再近点。力求在《水浒传》这棵老干原枝上发新叶。这既是当代人对

《水浒传》的一种补充和丰富,也体现了数百年隔代作者之间的情怀相通。同时,也使读者在阅读时,保持对水浒好汉认识的一致性,而不致发生混乱。作者在动笔写作之前,认真地、深入地阅读《水浒传》,这本身,也是对《水浒传》的一种再学习、再研究,再认识。

所写七十三位好汉在郓城的故事,强调从《水浒传》、《水浒后传》、《大宋宣和遗事》等经典著作中找依据,而不是自己随意扯来。这就涉及怎样解释“七十二名在郓城”的“在”字问题。我们理解的“在”,是“活动在”,即水浒好汉有很多人活动在北宋末年的郓城地界,一如“北京人在纽约”、“蔡元培在北京”。如此理解,便天高地阔,既体现了鲁西南人的好汉情结,也不与其他地方人士的水浒情结相冲突。

“七十二”在“一百零八”中,显然占多数。据古地理资料可知,《水浒传》写到的梁山泊,北宋时跨越郓城、寿张、中都(后称汶上)等县,而郓城领有其大半。梁山作为县,是1949年8月以后才有。明崇祯版《郓城县志·方域志》载“梁山,在孤独山后一里许,宋元以前,与安民山通属郓,今割属寿张。”而孤独山,无论明清,都是郓城十景之一。以此观之,水浒108个头领,许多人出入于梁山泊内外,驻扎也好,出征也好,经郓城,来郓城,住郓城,都是很自然的事。

《水浒传》的蓝本为成书于南宋年间的《大宋宣和遗事》,

此书虽是讲史话本,却距历史较近。《遗事》所写三十六人,除李进义等十二名运花石纲的军官和鲁智深、呼延灼等人外,其他都是从郓城上山的。

这其中,包括智取生辰纲的8人。《宣和遗事》写官府到花约家调查作案人员时,花约道:“为头的是郓城县石碣村住,姓晁名盖,人号唤他做‘铁大王’,带领得吴加亮、刘唐、秦明、阮进、阮通、阮小七燕青等。”可见,不只三阮,就连燕青、秦明、刘唐也是郓城的,石碣村本是郓城的。

包括宋江在郓城介绍上山的4人,即杜迁、张岑、索超、董平。《宣和遗事》写宋江请假回家看望生病的父亲,“在路上撞着杜千、张岑(绰号火舡工-卢明注)两个,是旧时知识。在河次捕鱼为生,偶留得一大汉姓索名超的在彼饮酒。又有董平为捕捉晁盖不获,受了几顿粗棍限棒,也将身在逃,恰与宋押司途中相会。是时索超道:‘小人做了几项歹事勾当,不得已而落草。’宋江写着书,这四人去梁山泺,寻着晁盖去也。”可见,连董平、索超也是从郓城上梁山泊的。

还有宋江直接带领上山的9人。《宣和遗事》写道:“宋江为此,只得带领得朱仝、雷横,并李逵、戴宗、李海等九人,直奔梁山泊上。”这个“李海”,绰号标为混江龙,可知是《水浒传》上的李俊。言及9人而列明5人,其他4人便可从《宣和遗事》列出的三十六人名单中按排除法确定,他们应是史进、公孙胜、张顺和武松。

这便说明,在南宋人眼里,以宋江为首的起义队伍,多数来自郓城。说来也是,以那时的联系方式之不便,做一件事,很难邀千里万里之外的人参加。这便是”七十二名在郓城“说明的历史对应关系。

至于施耐庵先生在《水浒传》中,将本自郓城走出的武松、石秀、董平、燕青、索超、戴宗、李俊、史进、公孙胜、张横、张顺等人写到别处,故意略去杜千的家乡出处,大概是为了彰显起义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但,无论怎样改,仍然改不了郓城在梁山泊起义中的地位。因为,它的两届首领晁盖、宋江来自郓城,它的重要决策人物吴用来自郓城,它的至关重要的将领朱仝、雷横来自郓城,它的涉及全局的重要发展节点“怒杀闫婆惜”、“智取生辰纲”、“还道村授三卷天书”来自郓城。水浒故事的核心发生地,在郓州和济州,而郓州故事没有济州多。现郓城北部的大片区域,本是古代寿张县地划过来的,这说明,现郓城所辖区域,在古代,既有济州之地,也有郓州之地。故事最多的济州,所辖四县中,未出现巨野字样,不涉及任城(现济宁市区)和金乡,唯独对郓城大加书写,这绝非偶然。

至于《水浒传》中写到的水浒好汉在郓城的故事,那就很充分了。宋江、宋清以外,比如智取生辰纲中的打劫方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被动方杨志。比如宋江回家搬老父上山时被官府追到还道村,

晁盖等救宋江的25位头领。比如先后在西山酒店探听声息、迎接好汉上山的童威、童猛、顾大嫂、孙新、张青、孙二娘等人。比如经郓境上山、在郓城地面驻扎与作战的林冲、单廷珪、魏定国、呼延灼、徐宁等。比如宋江作押司时便到郓城来过的孔明、孔亮。《水浒传》写朱仝在地窖里找到宋江,问他准备投向何处,宋江说考虑有三个安身之处,一处是柴大官人那里,一处是花荣那里,还有一处是孔太公那里。宋江说:“三者是白虎山孔太公庄上。他有两人孩儿,长男叫做毛头星孔明,交仓叫做独火星孔亮,多曾来县里相会。”还有一些,不一而足。

清代陈忱的《水浒后传》,也是文学史上值得一提的水浒传续书。该书也有一些梁山好汉在郓城境内活动的故事。如写关胜、樊瑞、杨林、燕青等好汉再次起义,奋力抗金,曾与第二代好汉徐晟、呼延钰等人到郓城救出宋清。书中写道:“却说关胜领兵到东溪村,只差得二十里便到郓城县。燕青道:‘且屯住在这里。那郓城兵微将寡,必然无备,到夜间,一鼓可下。’就扎住在晁盖的庄基上,埋锅造饭。三更时分,到城下。那时离乱之际,城外居民逃亡走散,并无一家。燕青叫喽啰拆人家的破屋梁柱,扎成四五条梯子,兵丁便鱼贯而上。杨林、樊瑞也爬上去,到城头上,并无人防守。走下来,城门边虽有几个土兵,都在睡梦里。杨林、樊瑞砍了两个,斩开城门。关胜等一涌而入,竟到县衙。杨林、呼延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