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NSAIDs 的临床应用评价

合集下载

NSAIDs基础知识

NSAIDs基础知识

胃黏膜损伤
长期使用NSAIDs可能会导致胃黏膜损伤,引发消化性溃疡或 胃出血。
肠道损伤
长期使用NSAIDs还可能会导致肠道损伤,引发肠道出血或穿 孔。
03 NSAIDs的临床应用
关节炎的治疗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会导致关节疼痛、僵硬和肿胀。NSAIDs是关节 炎治疗中的常用药物,能够缓解疼痛、减轻关节肿胀和改善关节功能。
抑制血小板聚集
NSAIDs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从 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延长出血时间
NSAIDs可能会延长出血时间,增 加出血的风险。
对肾脏的影响
保护肾脏
在某些情况下,NSAIDs可能会对肾 脏产生保护作用。
损害肾脏
长期大量使用NSAIDs可能会对肾脏造 成损害,导致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
对胃肠道的影响
与ACE抑制剂合用时, 可能增加肾功能损伤 的风险。
与利尿药合用时,需 注意血钾变化。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NSAIDs会抑制COX-1,导致维持黏 膜正常再生的前列腺素E不足,黏膜修 复障碍,出现糜烂和溃疡。胃溃疡患 者长期服用NSAIDs可能会导致出血 或穿孔。
出血及凝血障碍
总结词
长期或过量使用NSAIDs可能会影响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增加出血风险。
详细描述
NSAIDs通过抑制COX-1和减少血栓素A2的合成,可能会延长出血时间和增加出血量。患有凝血障碍、血小板减 少症或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应慎用NSAIDs。
VS
详细描述
过敏反应的发生可能与个人体质有关,某 些人可能对NSAIDs中的某种成分过敏。 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NSAIDs临床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权衡消化道和心血管风险

NSAIDs临床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权衡消化道和心血管风险

NSAIDs临床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权衡消化道和心血管风险自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应用于临床作为常用止痛药之后,这种药物在临床上出现的频率就非常之高了,仅2013年的数据就已显示美国开具了一亿以上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处方,而很多的非载体类抗炎药又属于非处方药物,相对来说使用较为自由。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止痛机理在于其应用之后,能够实现对于环氧化酶(COX)-1以及COX-2同工酶的抑制作用。

正常机体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COX-1,而COX-2只会在机体出现炎症时存在于身体当中。

最初选择性的应用COX-2抑制剂即昔布类药物,减少患者消化道溃疡以及COX-1抑制剂的相关出血问题,COX-2抑制剂所起的止痛效果与抗炎效果,从临床疗效来看,与非选择性COX抑制剂非常相似。

虽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在临床上已应用了较久的时间,应用范围也较广,并且相关研究也已经证实阿司匹林对于心血管患者的二级预防有一定益处,但其他类的非载体类抗炎药对于心血管病情的安全影响仍然在临床上成为较强的争议点。

本篇文章围绕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于心血管患者的临床使用展开探讨,评估心血管风险。

1分析选择性COX-2抑制剂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21世纪之初,就有相关学者已然提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罗非考昔与伐地考昔类COX-2抑制剂,有可能会对于患者的心血管方面产生一定副作用,进而进行了一项随机试验,这项荟萃分析实验显示COX-2抑制剂与患者心梗与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有明显关联。

这项实验结论被公布之后,在2004年就有相关药企从市场上撤回罗非考昔,在同一年末FDA发表提示声明,应该要在临床上警惕伐地考昔药物的使用,并严厉禁止将这种药物应用于进行过冠状搭桥手术的患者群体。

与此同时,为了能够给临床使用此种抑制剂拥有更好的参照,还发布了一项关于COX-2抑制剂使用的公众健康报告,强烈建议医生在临床使用伐地考昔和塞来昔布时为患者个体权衡其药物应用风险。

这一发布的声明当中,主要考虑的患者群体为消化道出血的高危患者、不耐受非选择性非载体抗炎药物的患者以及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疗效不佳且需要考虑是否需使用COX-2抑制剂接受治疗的患者。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内分泌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与思考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内分泌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与思考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内分泌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与思考概述: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是一类常用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中。

本文将探讨NSAIDs在内分泌科中的应用及相关思考。

NSAIDs的作用机制:NSAIDs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抗炎、退热和镇痛的作用。

内分泌科患者常伴有炎症反应,NSAIDs可以有效缓解其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NSAIDs在内分泌科中的应用:1. 帕金森病治疗:研究发现,NSAIDs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潜力。

通过抑制炎症反应,NSAIDs可以减轻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并改善其运动功能。

2. 甲状腺疾病治疗:NSAIDs可以通过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尤其在甲状腺炎等炎症性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中,NSAIDs被广泛应用。

3. 骨质疏松症预防:NSAIDs可以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

对于内分泌科患者,特别是更年期妇女,适当使用NSAIDs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NSAIDs的注意事项:在使用NSAIDs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剂量和用药时间: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具体情况,合理确定NSAIDs的剂量和用药时间。

- 不良反应:NSAIDs可能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肾功能损害等。

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NSAIDs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

在使用NSAIDs时,需结合患者的病情和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

结论:NSAIDs在内分泌科临床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了解其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合理使用NSAIDs可以有效缓解内分泌科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 Smith A, et al. The role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in Parkinson's disease. Mov Disord. 2018;33(2):192-201.2. Huang YH, et al. The Effect of Anti-inflammatory Treatment on Graves' Ophthalmopathy in Moderately Severe/Large Ethanol Intake Patients. 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 2021;37(3):e111-e116.3. Reid IR, et 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A Review. JAMA. 2021;325(9):899-912.。

非甾体抗炎药物致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非甾体抗炎药物致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非甾体抗炎药物致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非甾体抗炎药物致患者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进行解热镇痛治疗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NSAIDs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的年龄及性别分布、类型分布、药品分布。

结果:50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131例,发生率为26.2%;不良反应发生年龄段以26~60岁人群最高,其次为≥61岁,≤10岁、11~25岁发生率较少;不良反应以消化系统反应(恶心、腹痛、轻微出血)发生率最高,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皮肤变态反应及皮疹、心律失常、肝肾功能损伤等发生率较低;药物分布中,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接着依次为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阿司匹林、布洛芬。

结论:NSAIDs在临床应用广泛,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警惕26~60岁年龄段人群用药,尽量减少乙酰氨基酚的使用,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不良反应;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4-0111-02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类药物,其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局部组织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抗炎、镇痛、退热等效果。

NSAIDs在临床应用广泛,药物品种和制剂类型也较为丰富,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乙酰水杨酸、吲哚美辛、罗非昔布、对乙酰氨基酚等,主要应用于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发热、疼痛等治疗。

但临床实践显示,NSAIDs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对患者的用药安全产生一定威胁[1]。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NSAIDs致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使用NSAIDs进行解热镇痛治疗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我国非甾体抗炎药物应用动态分布及安全性评价

我国非甾体抗炎药物应用动态分布及安全性评价

我国非甾体抗炎药物应用动态分布及安全性评价
李峥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
【年(卷),期】2009(006)026
【摘要】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不含有甾体结构,具有镇痛、抗感染、解热等功能的药物,广泛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种发热和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据统计,全球大约有5亿人在使用NSAIDs;在我国,NSAIDs的临床应用也十分普遍.同时,NSAIDs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高,本文旨在探讨研究非甾体抗炎药物的重要意义.
【总页数】1页(P155)
【作者】李峥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二〇二医院药剂科,辽宁沈阳,11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
【相关文献】
1.180例类风湿关节炎非甾体抗炎药物应用合理性和安全性评价 [J], 张晓荧;方圣博;王心怡;宋燕青
2.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评价 [J], 高玉洁
3.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 [J], 董玉芹
4.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 [J], 董玉芹
5.三种非甾体抗炎药物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J], 李妍;陈佩卿;陈子和;徐佳;陶永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NSAIDS药物合理使用

NSAIDS药物合理使用

,NSAIDs通常更有效。
02
作用机制
NSAIDs和非处方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镇
痛作用。非处方药主要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03
副作用
NSAIDs和非处方药的副作用相似,包括胃肠道不适、出血、过敏反
应等。但是,非处方药通常剂量较低,相对较安全。
05
nsaids类药物的副作用及应 对措施
nsaids的给药方式
口服
最常见,适用于成人和儿童。
鼻内喷雾
适用于缓解轻度鼻窦炎和偏头痛等。
静脉注射
适用于严重疼痛或不能口服的患者,如手 术后疼痛。
肛门给药
适用于无法口服或需要快速起效的情况, 如手术后的疼痛。
皮肤贴片
适用于无法口服或需要持续给药的情况, 如关节炎。
03
nsaid药物的作用机制
nsaids抗炎机制
服用NSAIDs药物期间要注意饮食控制,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07
总结与展望
nsaids类药物临床应用前景
临床应用广泛
NSAIDs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可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 痛,如头痛、牙痛、经痛等。
预防性用药
NSAIDs药物也可用于预防某些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术后痛,以 及癌症患者出现骨转移引起的疼痛。
nsaids镇痛机制
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缓解疼痛。
调节疼痛信号的传导
NSAIDs可以抑制疼痛信号的传导,从而缓解疼痛。
缓解炎症反应
NSAIDs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
nsaids抗氧化的机制
01
抑制自由基的产生
02
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避免与其他药物同用
NSAIDs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使用时应告知医生其他用 药情况。
NSAIDs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1 2
与抗凝药相互作用
NSAIDs可能增强抗凝药的作用,导致出血风险 增加。
与利尿药相互作用
NSAIDs可能减弱利尿药的效果,影响血压控制。
3
与降压药相互作用
NSAIDs可能增强降压药的作用,导致血压过低。
NSAIDs等,适用于多种疼痛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02
1. 非选择性COX抑制剂
这类药物同时抑制COX-1和COX-2,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常
见的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包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03
2. 选择性COX-2抑制剂
这类药物主要抑制COX-2,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和疼痛。选
择性COX-2抑制剂包括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
NSAIDs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炎症介 质的合成,达到镇痛效果。与传统的 麻醉性镇痛药相比,NSAIDs具有更 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抗炎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溃 疡性结肠炎等。
NSAIDs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过程中的酶和细胞因子,减轻炎症症状,改善病情。在抗炎治疗 中,NSAIDs通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 引言 • NSAIDs的药理作用 • NSAIDs的临床应用 • NSAIDs的不良反应和风险 • NSAIDs的选用和注意事项 • NSAIDs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
01
引言
什么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总结词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具有抗炎、镇痛和退热作用的非类固醇药物,常用 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治疗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

NSAIDs(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

NSAIDs(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
吡唑酮类
保泰松
抗炎,抗风湿作用强,解热镇痛作用弱,主要用于其他药物无效的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还可促进尿酸排泄,用来治急性痛风
毒性大,不良反应多且严重,如溃疡,剥削性皮炎,再生障碍贫血。
吲哚乙酸类
吲哚美辛
是最强的PG合成酶抑制药,能显著抗炎解热,对炎性疼痛明显镇痛,用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因不良反应多,仅用于不能耐受其他药的病例。
3.抗炎:可抑制炎症部位COX-2,使PG合成减少炎症减轻,此类药均能解热镇痛,但抗炎作用差别很大,吲哚美辛和吡罗昔康抗炎作用强,多数药物也有较好抗炎作用,而苯胺类几无抗炎作用,常用于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对症治疗。
水杨酸类
阿司匹林
1.解热镇痛抗风湿:有较强解热镇痛作用,常与其他药配成复方,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发热,抗炎抗风湿作用也较强,对类风湿关节炎可迅速镇痛,目前仍为首选,抗风湿用最大耐受剂量。
2.影响血栓生成:能使PG合成酶失活,而减少血小板中TXA2生成而抗血栓形成。建议采用小剂量用于防止血栓生成,临床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包括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及进展性心肌梗死患者,能降低病死率。此外,对某些术后血栓也有效
1.胃肠道反应:最常见,口服引起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胃溃疡禁用2.凝血障碍:抑制血小板凝集,延长出血时间。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缺乏维生素K等应避免服用3.过敏:少数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可诱发阿司匹林哮喘,用肾上腺素治疗无效,故哮喘,鼻息肉,慢性荨麻疹患者禁用
芳基烷酸类
布洛芬
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不优于阿司匹林,同类较耐受,不良反应有轻度消化不良,皮疹,偶见视物模糊,中毒性弱视
昔康类
吡罗昔康:抑制PG同吲哚美辛,对风湿类风湿疗效同阿司匹林,主要特点是半衰期长

【医学课件】NSAIDs课件

【医学课件】NSAIDs课件

肝损害
症状
肝损害是NSAIDs的另一种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肝衰竭等。患 者可能会出现乏力、纳差、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
防治
在使用NSAIDs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肝功能变化,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 停药,积极对症治疗。同时,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谨慎使用NSAIDs, 并注意调整药物剂量。
与利尿药物相互作用
NSAIDs可能减弱利尿药物的作用,合用时应调整剂量。
与激素类药物相互作用
长期使用NSAIDs可能影响激素类药物的作用,应注意调整剂量。
04
NSAIDs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胃肠道反应
症状
胃肠道症状是NSAIDs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上腹不适、反酸、恶心、呕吐、 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长期反复发作还会引起贫血、消瘦、消化不良、食欲减退 等症状。
NSAIDs的作用机制与激素类药物不同,激素类药物是通 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性和化学介质的释放来发挥抗炎作用 。
02
NSAIDs的药理学
NSAIDs的吸收和分布
口服给药
NSAIDs大多口服有效,其吸收不受食物影响,一般口服后1~2小时达到血药浓 度峰值。
分布
NSAIDs迅速分布到各组织和器官,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医学课件】nsaids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NSAIDs简介 • NSAIDs的药理学 • NSAIDs的临床应用 • NSAIDs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 NSAIDs的合理用药建议
01
NSAIDs简介
NSAIDs是什么?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一类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 的药品,可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和发热等症状。

酮咯酸氨丁三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酮咯酸氨丁三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Medical Diagnosis 医学诊断, 2020, 10(3), 183-187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0 in Hans. /journal/mdhttps:///10.12677/md.2020.103030酮咯酸氨丁三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刘闵,李炬颖,赵集,杨敏,郑军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延安收稿日期:2020年9月7日;录用日期:2020年9月21日;发布日期:2020年9月28日摘要酮咯酸氨丁三醇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主要用于需要阿片水平镇痛药物的急性较严重疼痛的短期治疗,通常用于手术后镇痛,可用来替代或辅助阿片类药物。

目前国内外已经对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镇痛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本文对酮咯酸氨丁三醇的药理机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酮咯酸氨丁三醇,药理作用,临床应用Progress i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Clinical Application of KetorolacTromethamineMin Liu, Juying Li, Ji Zhao, Min Yang, Ju Zhen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Received: Sep. 7th, 2020; accepted: Sep. 21st, 2020; published: Sep. 28th, 2020AbstractKetorolac Tromethamine is a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that inhibits the synthesis of prostaglandins. It is mainly used for short-term treatment of acute and severe pain requiring opioid level analgesics. It is usually used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nd can be used as a substi-tute or adjuvant for opioids. Many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ketorolac for analgesia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ketorolac for analgesia.刘闵等KeywordsKetorolac Tromethamine, Pharmacological Ac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酮咯酸氨丁三醇(尼松)是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亦是第一个可注射的非甾体抗炎药,也是目前镇痛效果最好的非甾体抗炎药,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1],无耐受性,无停药反应和呼吸抑制。

临床药师参与关节炎患者应用NSAIDs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临床药师参与关节炎患者应用NSAIDs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临床药师参与关节炎患者应用NSAIDs治疗的回顾性分析丁淑萍;高荣;于晓阳【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关节炎患者应用塞来昔布或洛索洛芬联合雷贝拉唑的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提高临床药师参与患者药物治疗的思维能力.方法 100例最终入组骨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塞来昔布的实验组51例,应用洛索洛芬联合雷贝拉唑的对照组49例,记录血红蛋白(Hb)和其他检测结果进行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Hb降低、肌酐升高、心血管不良反应、其他不良反应比例均低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PE)发生风险比例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运用药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可以保证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药物在治疗关节炎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8(012)008【总页数】4页(P87-90)【关键词】临床药师;非甾体抗炎药;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良反应【作者】丁淑萍;高荣;于晓阳【作者单位】116027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116027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116027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正文语种】中文NSAIDs是指一类通过抑制环氧合酶 (cyclooxygenase, COX),阻断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代谢, 减少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PG)生成来发挥抗炎镇痛作用的非类固醇药物, 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炎性疾病及多种发热和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1]。

长期大剂量使用NSAIDs可导致胃肠道、肝脏、肾脏、血液系统损害、心血管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等副作用, 接受NSAIDs治疗的患者中, 71%的患者有小肠黏膜受损[2]。

本院临床药师参与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时发现, 目前针对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要长期服用NSAIDs的患者, 临床通常采用两种治疗方案,一种是使用洛索洛芬联合雷贝拉唑;另一种是使用塞来昔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NSAIDs的临床应用评价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具有抗炎、镇痛和退热功效的一大类药物,这样命名是为了把它们与具有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和非麻醉性阿片类镇痛剂区别开来。

NSAIDs广泛应用于风湿性疾病如骨性关节炎(OA)、类风湿关节炎(RA)等慢性关节炎、牙痛、妇女痛经及术后镇痛,小剂量阿司匹林还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近年的一些研究发现环氧化酶一2 (COX一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肿瘤还有潜在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1.NSAIDs的分类及代表药物自1899年阿司匹林问世以来,已有100余种NSAIDs用于临床,其中不少已成为非处方药。

根据不同方法,NSAIDs有多种分类:1.1按照化学结构分类(1)水杨酸类(代表药物是阿司匹林);(2)芳基丙酸类(代表药物是布洛芬);(3)芳基乙酸类(代表药物是双氯芬酸);(4)吲哚乙酸类(代表药物是吲哚美辛,依托度酸);(5)吡咯乙酸类(代表药物是托美丁);(6)苯胺类(代表药物是对乙酰氨基酚);(7)昔康或烯醇酸类(代表药物是吡罗昔康,美洛惜康);(8)昔布类(代表药物是塞来昔布);(9)烷酮类(代表药物是萘丁美酮)(10)磺酰苯胺类(代表药物是尼美舒利)(11)吡唑酮类(保泰松)1.2按照其半衰期长短的分类(1)长效药物(代表药物是吡罗昔康、萘丁美酮等)(2)短效药物(代表药物是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

1.3按照对COX选择性分类(1)COX-1选择性抑制剂:代表药物是小剂量阿司匹林;(2)COX非特异性抑制剂:代表药物包括大剂量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以及吡罗昔康(Piroxicam),伊索昔康(Isoxicam},美洛昔康(Meloxicam),替洛昔康(Tenoxicam}、异丁昔康(Ibupoxicam)、安吡昔康(Ampiroxicam),屈昔康(Droxicam),舒多昔康(Sudoxicam),替昔康(Tesicam),氯诺昔康(Lornoxicam),依托度酸(Etodolac)等;(3)COX一2选择性抑制剂:代表药物包括塞来昔布(Celecoxib,Celebrex,西乐葆)、鲁米昔布(Lumiracoxib,Prexige)、伐地昔布(Valdecoxib,Bextra)、帕瑞昔布(Parecoxib,Dynastat)、依托昔布(Etoricoxib,Arcoxia),以及尼美舒利(Nimesulide)。

2.NSAIDs的作用机制2.1前列腺素(PGs)、白三烯(LTs)大多数组织中的磷脂都含有花生四烯酸。

磷脂经磷脂酶A2作用,产生游离花生四烯酸。

花生四烯酸经过脂氧酶(LOX)作用,产生白三烯。

同时花生四烯酸经过环氧化酶(COXs)作用催化形成PG S,其中PGE2进一步在血栓素合成酶作用下生成血栓素TXA2和血栓素TXB2。

前列腺素和白三烯是重要的炎症因子,它们均可促进白细胞趋化,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组织红肿。

此外,前列腺素还可以使痛觉神经末梢增敏,产生疼痛。

2.2环氧化酶(COX)对于环氧化酶(COX)认识的不断更新和深入,对NSAIDs的作用机制与不良反应关系的阐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发现COX是合成PG S的限速酶,也是NSAIDs的靶酶,进一步研究发现COX有两种同工酶;即COX-1为结构酶(生理酶),COX-2为诱导酶(病理酶);既往认为COX-1在体内各种组织中广泛表达(结构酶),主要起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

COX-1诱导产生的前列腺素PGE2和PGI2的平衡起着维持胃肠道粘膜的完整性,调节肾血流量的功能,通过诱导产生TXA2维持血小板凝聚功能,通过诱导PGI2产生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而COX-2在大多数正常组织中无表达,其主要表达在炎症部位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等部位。

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两种COX生理和病理功能上有很大重叠:COX-1不仅是结构酶,也是诱导酶;而COX-2不仅是诱导酶,也是结构酶。

不断有研究表明COX-2选择性抑制剂会造成尿钠和尿量减少、急性尿潴留,可能影响骨骼修复等。

2.3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而起到抗炎、镇痛、退热、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一般认为NSAIDs通过抑制COX-2产生,阻断前列腺素和血栓素TXA2的生成,产生抗炎、镇痛和退热等治疗作用,但对COX-1的抑制可导致胃肠道和肾脏等部位的不良反应;而选择性COX-2抑制剂在保证相应治疗作用下,减少了胃肠道方而的不良反应。

除此之外,NSAIDs的作用机制还包括:解除氧化磷酸化耦联,从血浆蛋自里置换出内源性抗炎多肽,抑制溶酶体酶释放,抑制补体活化,拮抗激酶活性及其产生,抑制氧自由基产生,抑制白细胞聚集和粘附等。

3.NSAIDs的药理作用(略)4.NSAIDs的不良反应使用NSAIDs的患者,约1/3发生持续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10%患者需停药;NSAIDs的使用也增加了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

尤其是传统NSAIDs对胃肠道的损伤最多见,这也是为什么要开发COX-2抑制剂的原因。

4.1NSAIDs消化道损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服用传统NSAIDs的患者中,约2%~4%可有明显的胃肠道并发症,1%~8%在开始用药后1年内,因NSAIDs相关溃疡和穿孔(PU)住院,约20%的长期用药者可出现PU,NSAIDs可使PU并发症发生率增加4~6倍。

在2004年上海的一项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服用传统NSAIDs超过6个月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中,有66%的不良反应集中在胃肠道,仅1.8%为高血压,1.2%~1.7%浮肿。

近年来随着诊断新技术的出现,传统NSAIDs造成的小肠损伤也逐渐被重视。

英国消化病学专家Bjarnason研究发现:使用传统NSAIDs一周时,50%~70%患者会发生相关小肠炎症,小肠每天失血4~9ml很常见,相关肠病导致贫血、低白蛋白血症,甚至会因发生穿孔、肠道狭窄而不得不手术治疗。

发表在2005年5月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项研究使用无线胶囊内镜,评估短期服用传统NSAIDs对下消化道造成的损伤,结果显示服用双氯芬酸2周即可引起小肠损伤。

概括起来,传统NSAIDs造成的胃肠损伤可概括为一早、一高、三危害:一早,即更早期发生,服用双氯芬酸仅2周,即造成68%~75%的健康人小肠损伤;一高,即发生率高,胃肠道不耐受发生率高达50%,镜下溃疡发生率为15%~25%;三危害,危害之一为不了解:服用传统NSAIDs一周以上的患者中,约75%不知道/不关心与传统NSAIDs有关的消化道并发症。

危害之二为症状隐匿:消化道并发症症状隐匿,但后果严重,81%传统NSAIDs引起的严重消化道并发症没有预兆,如抢救不及时,可能导致死亡。

危害之三为后果严重:1997年美国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传统NSAIDs消化道并发症的死亡人数与HIV死亡人数相似。

同时,治疗传统NSAIDs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也给社会造成了比较重的经济负担。

据估计,美国每年花费在NSAIDs上的费用有25亿美元,但另外还有40亿花费在与NSAIDs 相关的胃肠病的治疗和预防上。

自阿司匹林诞生后近100年,陆续研制了很多种NSAIDs,但都没有能显著解决消化道的损伤问题。

这已成为传统NSAIDs的百年难题。

直至1999年第一个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的问世,经大量临床数据证明,胃肠道损伤显著减少。

一项消化道安全性研究表明:塞来昔布的患者镜下溃疡发生率较传统NSAIDs者降低71%。

塞来昔布组严重上消化道事件(治疗24周内穿孔、出血和梗阻)发生率较传统NSAIDs:组降低45%。

塞来昔布对下消化道的安全性得到了胶囊内镜研究的证实。

356名胶囊内镜检查正常的健康者分别服塞来昔布、萘普生联合奥美拉唑和安慰剂共2周,再次胶囊内镜检查显示,三组小肠粘膜损伤分别为0.32%、2.99%和0.11%,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服用塞来昔布的患者消化不良、腹痛和恶心的累积发生率比服用双氯芬酸者低37%。

以上研究结果显示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消化道安全性,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减轻了社会经济的负担。

4.2NSAIDs的心血管风险NSAIDs造成的心血管损伤是最近比较关注的问题。

随着2005年9月默克公司的COX-2抑制剂罗非昔布(万络)因在临床试验中发现心血管风险增加而在全球被召回事件发生后,NSAIDs 对心血管的安全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其它COX-2抑制剂是否均有增加心血管风险以及传统NAIDs是否也有心血管危险的争论。

主要风险是:⑴可以造成血压的轻度升高,Johnson和Pope等的荟萃分析发现,使用NSAIDs的患者平均血压升高5mmHg;萘普生和吲哚美辛升高血压的作用最显著,而阿司匹林、萘丁美酮或塞来昔布则无此作用,部分COX-2选择性制剂亦存在类似副作用。

研究者指出,尽管血压的升高幅度与个体敏感性有关,但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可以认为,高血压患者接受NSAIDs治疗时,选择阿司匹林、萘丁美酮或塞来昔布,可以使血压升高幅度降到最低。

⑵NSAIDs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复发高度相关(危险性增加10倍)。

因此服用NSAIDs的患者必须严密监测血压和心功能情况。

⑶目前很多证据表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在预防和处理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卒中的重要性,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选择性COX-2抑制剂可能和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相关。

对罗非昔布(万络)的胃肠道安全性研究的一项随机双盲对照临床实验发现万络组的心肌梗死发生率为0.4%,而萘普生作为对照组仅为0.1%;历时3年的罗非昔布预防腺癌性息肉研究显示罗非昔布组患者18个月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为安慰剂组的两倍。

但是,并非所有的COX-2选择性抑制剂均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

2003年White等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的荟萃分析,涉及30000患者、治疗时间最长达一年(4到52周)。

结果显示与传统NSAIDs或安慰剂相比,塞来昔布不增加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风险。

2005年2月16~18日,FDA专家委员会经过3天的听证,听取了塞来昔布的一项囊括更多项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

该分析包括了41项塞来昔布的随机对照试验,共44307患者,其中24932人使用塞来昔布(50~800mg/d),4057使用安慰剂,15318使用其它传统NSAIDs(萘普生、布洛芬、双氯芬酸)治疗,研究时间从2周至1年。

再次显示在使用一年内,塞来昔布与传统NSAIDs相比,心血管事件风险相似,不随剂量改变。

专家委员会最终对COX-2抑制剂的利益风险比进行了评估,以31:1投票结果支持继续使用塞来昔布。

目前有学者提出“COX平衡抑制理论”试图解释COX-2抑制剂的心血管风险,而认为传统NSAIDs是安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