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形地貌、气候、土地、土壤信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地形地貌、气候、土地、土壤信息

第一章: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重庆市位于东径105º11"—110º11",北纬28º10"—32º13",东西宽470公里,南北长450公里。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南部沿大巴山和武陵山两座大山脉。

重庆市地理位置图

1997年3月建立直辖市后,重庆市所属区、县(市)为40个。即: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万盛区、双桥区、渝北区、巴南区、江津市、合川市、长寿区、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万州区、开县、忠县、梁平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涪陵区、南川市、垫江县、武隆县、丰都县、黔江区、石柱县、酉阳县、秀山县。

重庆市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丘陵山地区,市域内存在各个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渝东南川鄂湘黔隆褶带,渝西川中褶带,渝中川东褶带,经向构造的渝南川黔南北构造带和渝东北大巴山弧形褶皱断裂带等。

重庆市三维地貌图

各构造体系不同的岩层组合,差异性很大的构造特征和发生、发育规律,塑造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形态。其特征:

(1)地势起伏大,层状地貌明显。全市最低点在巫山县碚石村鱼溪口,海拨;最高点为巫溪、巫山和湖北神农三县交界的阴条岭,海拨2797m,相对高差。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势高,多在海拨1500m以上;西部地势低,大多为党委书记拨300—400m的丘陵。

(2)地貌造型各样,以山地、丘陵为主。全市地貌类型分中山、低山、高丘陵、中丘陵、低丘陵、缓丘陵、台地、平坝等8大类,其中山地(中山和低山)面积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丘陵面积近平方公里,占%;平地平方公里,占%;平坝面积平方公里,占%。

(3)地貌形态组合的地区分异明显。华莹山—巴岳山以西为丘陵地貌;华莹山至方斗山之间为平行岭谷区;北部为大巴山中山同地;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属巫山大娄山山区。

(4)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喀斯特地貌大量集中分布,地下水和地表喀斯特形态发育较好。在北斜条形山地中发育了渝东地区特有的喀斯特槽谷奇观。在东部和东南部的喀斯特山区分布着典型的石林、峰林、洼地、浅丘、落水洞、溶洞、暗河、峡谷等喀斯特景观。

重庆市数字高程模型图

从重庆市三维地貌图和数字高程模型可获取重庆市地势变化的定量特征。因此按照高程分级进行定量统计,获得重庆市地势高程分级面积及其比例。

重庆市地势高程分级统计

高程分级面

比例

(m)(km2)%

<200

200~400

400~600

600~800

800~1000

1000~1200

1200~1400

1400~1600

1600~1800

1800~2000

2000~2200

>2200

总计82403100

以海拔高程分布而论,大多海拔在适宜农作物生长的800m以内,其中海拔在400m以下的面积为,占幅圆面积的%;400-800m的面积为 km2,占%;800-1200m的面积为 km2,占%;海拔在1200m以上的面积为 km2,仅占幅圆总面积的%。

重庆市地势高程分级面积占幅圆总面积的比例

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经坡度分析生成坡度信息层,然后按研究需要进行坡度分级,并通过多边形融合功能合并相同坡度的区域,最后

与行政区划图进行叠加分析,得到重庆市土地面积坡度分级图,并统计各级坡度的面积及其比例。

重庆市土地坡度分级图

重庆市土地面积坡度分级统计

坡度面积比例

(度)(km2)%

<5

5~15

15~25

25~35

>35

100

从土地坡度组成(图5-6和表5-2)来看,适宜农业耕作的平地与缓坡地(坡度<150)的面积为 km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可以部分用于农业生产的中坡地(15~250)的面积为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而不适宜农业生产的陡坡地(>250)的面积为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其中有%的土地坡度在350以上,主要分布在长江的南岸以及渝东北的中低山区。

第三章: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

农业生产绝大部分是在露天进行,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其中气候和土壤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而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土壤中水热状况、微生物的活动和繁衍,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农作物的产量是作物、气候、土壤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现代科学技术观点看,大气的存在及其所形成的气候环境条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是一种宝贵的农业自然资源。它主要指广义的农业气候资源(包括农、林、牧、渔业等)和气候能源,以及工业、旅游业等对气候资源的利用。农业气候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能量源泉。光、热、水等资源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组合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效率和潜力。进行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分析各地的农业气候资源特点,作好农业规划与布局,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单位土地上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效益,对发展资源节约型持续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农业气候资源空间分析

日照时数

各月和全年的日照时数是重要的农业气候特征位。日照长度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密切联系,除影响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速度外,还通过植物的光周期效应,控制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重庆市全年日照时数在~小时之间(表1)。从全年日照时数的季节分配来看,夏季的日照时数最多,在~小时之间,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春季次之,变化在~小时之间,占全年的~%;秋季再次之,在~%之间,占全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