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的视觉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的视觉印象
湘版绘画第一单元第二课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活动从较为单一的物象写生到较为复杂的物象写生,基本上遵循了写生训练的学习规律。
第一个活动注重的是学生对物象动态的把握及对绘画造型比例、结构知识的运用,第二个活动更侧重于绘画的构图与主观情感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从欣赏画家眼中那不同寻常的美丽世界导入,然后以讲、练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逐一展开对形体、结构、比例及构图的欣赏分析及尝试练习活动。
从绘画的物象结构与形体轮廓之间的关系探究中,理解物象的外形具有封闭性的特征和正负形;通过对基本形体与形的比例变化的实践,掌握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处理绘画中的形以求产生特殊的画面效果的方法,传递自己的主观意识;在描绘物象形体动态的绘画练习中进一步深入对绘画中“形”的认识;最后通过尝试不同框架进行绘画构图的练习,完成对形的综合处理能力的学习。
采用多种尝试性学习实践活动,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在绘画中对形的观察、塑造及表现的能力,并创作出具有一定视觉效果和创意的绘画作品。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绘画作品中的“形”与生活中的“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究绘画中形的产生及表现规律。
掌握在绘画中表现客观物象形体的基本方式与技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创作出反映一定个性的作品。
学会从不同观察角度来发现“美”,从各种技法运用中表现对“美”的认知与判断,在尝试各种构图的相关练习中获得绘画造型的实践经验,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能够赏析绘画作品中的各种表现风格及手段,养成对客观物象形体特征的分析与探究的学习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及分析:
本课的教学,我想通过两个课时来完成。
在第一课时中,可以引导学生从比较各种风格及运用不同绘画技法所表现的手开始切入本课的学习,通过欣赏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造型观念,即“形”的存在有赖于物象结构、比例的特征及变化。
第二个课时,通过对物象的基本比例关系的掌握,借助几何形对物象
形态特征进行解析,并在了解产生动势原因的基础上,尝试对某一比较简单的物象进行夸张、变形处理,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尽力引导学生关注形的动势及表现以及了解绘画构图中物象的取舍与不同框架的构图对表达绘画主题的作用与意义之间的关系。
组织学生进行尝试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试着对多个物象进行取舍,并参考教材提供的几种不同的构图框架进行创作尝试,然后相互交流、讨论,比较同一组物象在不同的构图中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并分析这种视觉感受产生的原因,更深一层地了解构图和适当取舍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比较各种风格及运用不同绘画技法所表现的手开始切入本课的学习,通过欣赏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造型观念,即“形”
的存在有赖于物象结构、比例的特征及变化。
教学重点:绘画中“形”的封闭性特征和正负形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够理解绘画中的“形”与物象的内在结构和绘画主题之间的关系。
课业类型: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课件快速放映一些街景图片,然后提问让学生总结刚才看见了什么,都是些什么形象?定格其中一幅,让学生在纸张上简单描绘下来。
教师总结:我们在观察事物时,事物会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视觉印象。
这种印象跟我们观察的深入程度有关,如果我们对一个事物凝神贯注,作长时间的协商,就会获得深入细致的视觉印象,呈现细致而完整的形;如果我们瞬间一瞥,我们获得的则是大致的印象,呈现简略的形。
二、导入罗丹名言:“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世界对每个人来讲都
是公平的,为什么艺术家能够从我们平常所忽略的形象中发现美的存在?
教师总结:罗丹的这句名言道出了绘画艺术教学的真谛。
通过学习让自己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并借助绘画的技能来表达自己对美的发现,即创造美。
形来源于生活,艺术家所表达的形又往往高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所在。
(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范例,并结合精心筛选的有关“形”的各种技法表现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站在艺术大师们的观察角度去看世界,去寻找美、感受美,从而产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愿望,由此激发对生活中美的关注及热爱。
)
三、课件呈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人的手,让学生比较这些手的共性
与特性,并作出判断。
可见呈现同一只手的不同动作,让学生模仿其中一个动作,认真观察自己手的轮廓,并细致地勾画出手的轮廓。
教师总结:视觉印象跟我们的审美情趣有关。
从我们通常忽视的情景中,画家却敏锐地感受到了美。
这种美包括自然形本身的造型美、纹理美以及节律美。
当他将感受到的美德视觉印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时,一张绘画作品就产生了。
视觉印象在大脑中存储一段时间后,在我们大脑中会形成记忆,记忆中的形是经过我们提纯和强化的形。
四、观察不同种手的图片,学生在勾画手的轮廓中发现,绘画的表现都是在二维
的空间中展开的,平面的形都是有边缘的,我们把它称为外形或外轮廓。
外形的起伏变化和物象的内在结构具有必然的联系。
从另一方面来说,外形和情绪的表达也有密切的联系。
有时为了强化形象的表达意味,我们会对外形进行必要的处理。
(欣赏教材第8页的图片讲解。
)
五、欣赏教材第9页的《少女肖像》和以拳头围合成的一个惊叹号,结合上一环
节的体验,谈谈物象的外形轮廓在平面上具有封闭性特征。
教师总结:物象外轮廓在平面上具有封闭性特征,我们总下意识地将完整而闭合的图形视作主体,而将周边的形视作背景,即所谓的“图形”与“底”。
图形和底在画面中相互依存,有机结合,互为衬托。
图围成的底有时会转化成具有意义的负形,原有的图则被称为正形,正形和负形有机组合在一起会
传达更多的含义。
(教师在课间中呈现更多有关正负形相互结合的图片,如埃舍尔的数学画等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
六、发散思维,启发学生赏析“思考与交流”中拳头组成“惊叹号”的作品,提
示学生结合对“形”的实践体验解读作品,并谈谈自己的不同见解。
七、课后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以“拳头”围合成一个醒目的“叹号”的范例,
让学生尝试以“花”或者“眼睛”等简单的图形元素去组织表现类似于“句号”、“问号”、“叹号”等图形,来完成一张正负形的练习作业。
养成关注生活中的“形”的绘画意识。
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对物象的基本比例关系的掌握,借助几何形对物象形态特征进行解析,
并在了解产生动势原因的基础上,尝试对某一比较简单的物象进行夸张变
形处理,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尽力引导学生关注形的动势及表现。
了解绘画构图中物象的取舍与不同框架的构图对表达绘画主题的作用与意
义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物像的基本形体和结构及其比例关系。
绘画中的构图。
教学难点:基本比例关系的掌握,物象进行夸张、变形处理。
绘画构图中物象的取舍,
不同框架的构图对表达绘画主题的作用与意义。
课业类型:综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视觉印象我们观察的深入程度有关,也跟我们的审美情
趣有关。
客观物象的轮廓在平面上呈现出外形,物象的外形轮廓在平面上具有封闭性特征。
深入理解绘画中“形”的封闭性特征和正负形的关系。
二、导入教学:现代绘画之父保罗·塞尚曾说:“在自然里的一切形体都可以归
纳成球体、立方体、圆柱体。
在这种单纯的基础上学习绘画,人们才能画出一切想画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说,塞尚无疑是正确的。
面对大自然丰富、复杂的形体现象,如果没有几何构造的基础,我们很难正确理解和再现自然形态。
然而这也不是绝对的,中国古代画圣吴道子在用线条勾画人物形象的时候,没有任何几何形体作为依据,同样也能创造出神形兼备的绘画作品。
事实上,绘画中找“形”的方式可以归纳为空间分析与平面比较两种,即用几何形体对物象进行理解和通过比例来把握物象的形体关系。
三、课件展示一些罐子、瓶子、水果等景物,教师把这些景物在黑板上用简单的
几何形体归纳描绘出来,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课件展示:古希腊黄金分割律——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等于较大与较小部分
之比,比值等于1∶0.618时我们能感受到物象具有视觉上的和谐之美。
展示传统中国画中的“丈山尺树、寸马分人”和“立七坐五蹲三”、“三停五眼”等均是对绘画比例关系的经验总结。
时装图中模特头部与全身高度的比例为1∶8,或是1∶10、1∶12,卡通画中人物形象的比例就更夸张了,任何比例均成为可能。
教师总结:对于绘画中的比例问题,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不同意图的绘画表现需要不同的比例尺度,绘画中的比例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
比例是画家用以观察的方法,而不是约束绘画表现的尺度。
学生通过对作品中物象的基本形和不同比例关系的分析,进一步探究绘画中如何利用比例和基本形来加强对形的塑造和观察。
形体与比例是我们在绘画中用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与归纳物象的“形”的特征的观察方式,而不是尺度。
五、参看教材第12~13页,然后引入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
为什么
不说是分布位置而称为经营位置?说明构图是个要动脑筋,考虑如何安排画面的环节。
在绘画中取得好的题材,还不算万事大吉,紧跟着要研究主体部分放在哪里?次要部分如何搭配得宜?甚至空白处、气势、色彩、题词等等的细节都要反复推敲,宁可没有画到,但不可没有考虑到,这种推敲布置的过程即是一种经营。
要解决的是要“取”什么的问题,这让我们自然而然地回到对物象“形”的观察之中,然后才是如何“取”的问题,即构图的方法。
在绘画中构图的目的是: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繁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衬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
构图是艺术传达的第一步,也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
六、介绍几种常用的构图形式:
1.平衡式构图
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
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2.对角线构图
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
主体发生直接关系。
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3.九宫格构图也叫井字构图
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
“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
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的交叉点。
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这种构图格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
4.垂直式构图
能充分显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
常用于表现万木争荣的森林参天大树、险峻的山石、飞泻的瀑布、摩天大楼,以及竖直线形组成的其他画面。
5.曲线构图
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
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
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6.框架式构图
用景物的框架做前景,能增加画面的纵向对比和装饰效果,使照片产生深度感。
7.斜线式构图
可分为立式斜垂线和平式斜横线两种。
常表现运动、流动、倾斜、动荡、失衡、紧张、危险、一泻千里等场面。
也有的画面利用斜线指出特定的物体,起到一个固定导向的作用。
8.放射式构图
以主体为核心,景物呈向四周扩散放射的构图形式,可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而后又有开阔、舒展、扩散的作用。
常用于需要突出主体而场面又复杂的场合,也用于使人物或景物在较复杂的情况下产生特殊的效果等表现手法。
向心式构图
主体处于中心位置,而四周景物呈朝中心集中的构图形式,能将人的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
具有突出主体的鲜明特点,但有时也可产生压迫中心,局促沉重的感觉。
9.三角形构图
正三角形有安定感,逆三角形則具有不安定動感效果。
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
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
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10.交叉线构图
景物呈斜线交叉布局形式,景物的交叉点可以在画面以内,也可以在外。
前者有类似十字型构图的特点,后者类似斜线构图的特点,能充分利用画面空间,并把视线引向交叉中心,也可引向画面以外。
具有活泼轻松、舒展含蓄的特点。
11.X形构图
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
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七、课堂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尝试性的实践活动,提供几个水果、瓶子之类的简单物体,
让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试着对多个物象进行取舍,参照教材的几种构图框架去摆放,在此基础上大胆尝试不同的构图,把应了解绘画构图中物象的取舍与不同框架的构图进行创作尝试,然后相互交流、讨论,比较同一组物象在不同的构图中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并分析这种视觉感受产生的原因,更深一层地了解构图和适当取舍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八、评价总结学生作品,肯定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效果。
(四)教学反思:
1.对学生的评价:在本课的第一个课时中,学生对“形”的认识与表现必须通过
一系列强化练习方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
而第二课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掌握以上三个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对物象进行恰当取舍,创作出具有独特视觉效果的作品。
学生只有在反复多次的大胆尝试中,才会真正了解取舍的重要性,知道并掌握如何取舍视觉中的形体,这是决定作品是否具有独特视觉效果,是否具有创意的关键。
2.教师自我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在第一个课时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
况设计出简单有效的强化训练内容是突破重点与难点的关键。
至于如何提高学生对“形”的观察的敏锐性,教材中所强调的“图”与“底”的关系应成为教学中关注的焦点,学生只有在练习中才能够感悟到绘画中“形”的封闭性必须建立在对物象外形轮廓的观察与结构、比例的分析之上,从而由外至内地掌握绘画中“形”的表现技能。
当然,教学中能达到此目的的途径是多元化的,但是以往教学中过分强调结构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失去在绘画中表现“形”的最初视觉印象——轮廓,因此建议教师淡化对结构的分析,
而从物象的外形轮廓直接切入教学,让学生在用线来表现物象外形轮廓的练习中认识结构与比例的问题。
而第二课时教学中不仅要依靠学生积极的思考、细致的观察、大胆的想象、多次的实践,教师必须辅之以得法的诱导、频繁的鼓励、恰当的评价来达到教学目的。
由于本课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都给学生留有大量的尝试空间,因此我们尤应关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性知识的评价。
可以通过让学生写研究性学习报告与个人学习心得来帮助学生关注在学习过程中所发现的新问题,并建议学生保存练习中的草稿,启发学生从问题中探究知识,获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