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
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
·现代管理2012/8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科学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推进主流意识形态与时俱进,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大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种自觉地反映一定社会集团(在有阶级的社会就是阶级经济政治利益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一定社会集团、阶级的政治理想、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基础,反映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自觉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体系。
但是,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都不可能只有一种纯粹的形式。
这是因为,一定的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性质也不同。
然而,任何国家或社会,其内部总是或有不同的阶级、阶层,或有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或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其外部总是要不同程度地受到其他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的影响。
因而,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领域,不可能只有一种意识形态。
一个国家的一定时期,尽管可能存在多种意识形态,但各意识形态的地位并不是平起平坐的,而总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
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即主流意识形态。
这是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精神支柱和文化条件,它引导和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有多少种所有制、有多少个阶级,就有多少种反映其利益的意识形态。
因此,意识形态不可能只有一种,而是多种多样的.在当代中国,事实上存在着处于非主导地位的多种社会意识形态。
非主流十大特征
非主流十大特征非主流的文化,是一种追求独特、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在当今社会,非主流文化逐渐成为年轻人们追逐的潮流,其独特性和创新性备受瞩目。
那么,什么是非主流?非主流究竟有哪些特征?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非主流文化的十大特征。
第一,个性鲜明。
非主流强调个性和独特性,追求自我独立,不盲从于主流流行文化。
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受外界眼光影响,敢于做自己。
第二,独特审美。
非主流在审美观念上与主流文化有所不同,他们追求独特的审美体验,经常从艺术、音乐、时尚等方面寻找灵感,打造个性化的审美风格。
第三,反传统。
非主流思维开放、前卫,他们不拘泥于传统文化观念,敢于挑战权威与常规,追求创新和变革。
第四,自由潇洒。
非主流生活态度放荡不羁,他们崇尚自由、追求自我实现,拒绝被束缚和规范,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第五,追求真实。
非主流崇尚真实和纯粹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不受物质和功利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
第六,热爱艺术。
非主流热爱艺术,无论是绘画、音乐还是文学,他们在艺术领域追求独特性和创新,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
第七,社交广泛。
非主流群体社交广泛,在网络上频繁互动,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建立起一个开放包容的文化圈子。
第八,创作能力强。
非主流具有很强的创作能力,他们擅长运用多种媒介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第九,注重环保。
非主流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他们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积极推动绿色生活方式。
第十,不盲从。
非主流坚持独立思考,不墨守成规,不盲从权威,秉持对事物的独特见解,敢于质疑和挑战。
总的来说,非主流文化是一种追求独特与创新的生活方式,它代表了一种崭新的审美趋势和生活态度。
非主流群体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为社会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也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多样性。
希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非主流文化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与尊重,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亚文化与主流文化
亚文化与主流文化
亚文化指的是在主流文化之外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或者社会群体。
亚文化通常由一群人共同的兴趣、价值观、行为方式等特征所定义,并且与主流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主流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中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文化形式。
主流文化通常是由社会的主要群体所共同创造和维护的,它代表着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亚文化可以通过与主流文化的对话和交流来影响主流文化的发展,同时主流文化也可以对亚文化进行吸纳和融合。
亚文化的存在可以丰富和多元化社会的文化景观,为不同的人群提供归属感和认同感。
然而,亚文化也可能面临被边缘化和歧视的风险,因为它们与主流文化存在差异,并且可能被认为是非主流或者另类的。
总体而言,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是社会中不同群体和个体所形成的文化表达方式和社会身份的不同层面。
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为了一个多元而丰富的文化社会。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概念: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
每个时期都有当时的主流文化,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直到清末,历代帝王都是崇尚儒学。
在西方,中世纪以来一直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
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国家提倡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无疑是主流文化。
但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概念太大,马克思主义文化才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
方向:主流文化由于具有历史性民众认同,经常凭借认同优势,采取固守阵地手法,思想观念僵化、内容虚化、表现形式居高临下,传播手段粗暴单一,发展方式上呈现出权利化、内卷化的自残走势。
面对文化传播渠道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消费趋势,主流意识形态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应付,大有阵地丧失之感。
大众文化强大的、快捷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正是在广大消费者感到热闹、好看、刺激、过瘾的文化享受过程中实现了。
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机制是没有意识形态性的,而它所承载的文化传播功能却担负着凝聚人心、感召民众和传承文明的重载。
我们不能因为其传播与主流文化相左的思想观念而阻断其传播通道,更不能因对主流文化形成冲击遏制其发展,主流文化只有深深地扎根于大众文化鲜活的土壤之中,汲取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营养,才能成为文化融合、文明传承的中坚力量。
非主流文化定义:所谓的非主流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
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范围内,在社会基础和非主流文化上层建筑领域中形成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如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是主流文化,都具有“官方”颜色,都以独立的学科存在。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文化,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具有“民间”色彩,通常不以书面形式展现,诸如婚姻、家庭、风俗、习惯等,就是非主流文化非主流思想:非主流是主流的思想.应该保持它的活力。
这个活力不是指其存在与否或正在运行与否,而是指其创造的能力。
非主流文化——精选推荐
非主流文化影响非主流,目前在互联网和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它的传播速度快的惊人,非主流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在现今社会中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懂得时尚,张扬个性,自我展示。
慢慢的脱离了主流社会的大众文化,进而演变为一种文化,那就是现今流行的非主流。
目前在网络上对文化生活具有两大派主流和非主流。
也有中间文化我称它为尚流。
主流的文化归结于大众文化。
也就是说正常社会文化。
非主流的文化归结于逆主流文化,也就是和主流相反的文化但也有接近。
尚流的文化就是中间的。
它即使主流也是非主流。
网络中对抗的就是主流和非主流这两种文化。
大多网站中有很多对主流生活的恶骂也有对非主流的恶骂。
其原因主要是主流对非主流文化的反对。
为什么要反对呢!只要你是主流,你拥有中国人保守文化的思想你就会反对。
在说为什么主流反对非主流的真正原因时,我们先了解一下非主流文化.非主流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朋克(Punk)文化,其中以哥特摇滚风(Gothic rock)和视觉摇滚风(Visual rock)为代表。
朋克文化属于后现代虚无主义,以带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奇异装扮表现愤怒,破坏,死亡等情绪,风靡于摇滚音乐人和爱好者之间。
90年代末,由Punk文化衍生出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融合了Pop流行元素,在视觉的表现手法上更加多元化,并且开始表达一些忧郁,悲伤的主题,于是便产生了Emo文化,Emo即是Emotional的缩写。
Emo文化同样发源于音乐领域,但很快变成了一种时尚风格,风靡于全球的青少年中间。
中国当下兴起的非主流也就是Emo文化,非主流文化的真正意义是就是个性、张扬、另类的服装,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和对事物的思想。
并在个性讲究中不断泛滥,衍生出的社会现象.也就是说.非主流是托起主流大众文化演变出的自我文化.现在中国的青少年大多都加入非主流文化,其原因也许是一种逃避主流大众社会的事与物,也须是盲目跟随.但最大的问题是现今的非主流文化已经在中国演变到超出非主流文化界限的地步.为什么这么说呢?看一下现今的非主流是什么样的.现今的非主流是大众文化都厌恶的.一.穿着打扮非主流现今的穿着打扮可谓是五花八门.怎样个性怎样打扮.只要能张扬个性怎样搭配都可以.比如PUNK风鸡冠头(男),爆炸头,烟熏装嘻哈风辫子头(男),染后卷发带街舞帽子带大耳环.嘻哈专用服装宽大些女的短一些,滑板裤,板鞋.很多很多.先说男性的穿着打扮,男性发行也是五花八门,爆炸头鸡冠头发行染色.有的男性发行流的很长,有的男性发行颜色是七彩飞扬.男性打耳钉现在已经不稀奇了.但是一个耳朵上8个耳孔对于主流社会的人那是闻所未闻.鼻钉唇钉也有很多花样.女性化妆并不稀奇但男性化妆就稀奇了.黑黑的嘴唇烟熏眼也是男性的喜好.再说女性,超短裙露背装低胸装并不稀奇,嘻哈装卡哇伊也是紧跟不放.化妆也是浓妆艳抹.二.生活非主流的生活我们不能不说厉害.青少年中不管是上学的不上学的到了晚上就是他们的天下.晚上他们最钟爱的地方有固定几处.网吧迪厅.KTV.溜冰场.夜市.有的晚上就会去网吧.一坐就是一晚上.半夜饿了开水泡面加可乐.还有厉害的渴了就拿个空瓶厕所里灌水喝(可能是没钱吧不知道原因) 有的晚上8点过后就是迪吧.在里面超大音量的音乐加上热闹的气氛狂蹦开来.男女喝酒当然是不在话下,*********也可以当作糖来吃.男的见漂亮妹妹就过去搭话女的见帅哥那也是巾帼不让须眉.俩人聊投机的话就出去吃夜市一碗麻辣烫一杯可乐后两人就进入某某旅社. 有的晚上就10人8人凑到一起去KTV.不管是唱的好不好就拉开嗓子唱起来.烟酒男女共分享.小菜外加K粉.那可为是男女你喽我抱进天堂啊!溜冰场里男女看谁技术好.男的不会女的教不的女的不会男的扶.短短几分钟时间就可能进入恋爱期.这就是非主流的生活(简便概述)三.金钱非主流的群体一般都是很有'钱'.所谓的钱大多都是父母给的.我们先看看非主流的消费项目.一.网络消费:QQ上的消费是最基本的.QQ会员加QQ7个钻那是基本消费.如果都开通每月也就是80元.1年960元.劲舞团,QQ炫舞也是不在话下.买个虚拟服装有可能就比现实中的服装贵.那可都是用RMB购买.喇叭10元20元的买了就吆喝.其他的网络消费也有二.穿戴消费:盗版的潮牌服饰加塑料或金属制称的饰品只要个性都买.而且价格也不低.一个塑钢戒指就二三十元呢!做头发纹身种睫毛美甲样样全。
非主流转换
非主流转换在如今的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对个性和独特性的追求越来越高。
非主流文化应运而生,成为了一种表达个人独特性的方式。
而非主流转换,则是指从传统主流文化转向非主流文化的过程。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非主流转换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方法。
一、非主流转换的原因1.1 对传统主流文化的反叛传统主流文化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规范化的标准,追求一致性和普遍性。
然而,一些人可能认为这种标准限制了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
因此,他们选择转向非主流文化,以寻求一种更加个性化和自由的生活方式。
1.2 渴望个性与独特性非主流文化强调个性化和独特性,鼓励人们展示自身的特点和独特之处。
相比之下,主流文化可能会使人感到局限和缺乏个性,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出主流,追求个人独特性。
1.3 社交媒体的影响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表达自己的个性和理念。
社交媒体上的流行趋势和潮流文化也成为了年轻人追求非主流文化的动力。
年轻人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到更多的非主流文化,从而激发他们对非主流文化的兴趣。
二、非主流转换的影响2.1 自我认同的提升转向非主流文化可以帮助个人建立独特的个性和自我认同。
通过对非主流文化的了解和参与,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找到与他人建立联系的共同点。
这能够帮助人们建立自信,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2 社交圈的扩大非主流文化拥有自己的社群和社交圈,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共同的兴趣爱好。
通过加入这个社交圈,人们可以结识更多类似的朋友,并与他们分享、交流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经验。
同时,社交圈的扩大也助于人们找到更多机会,发展自身的兴趣和专长。
2.3 对主流文化的影响非主流文化不仅是对传统主流文化的挑战,还扮演着引领潮流和创新的角色。
非主流文化中的一些理念和思维方式也会渗透到主流文化中,从而对主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应对非主流转换的方法3.1 保持开放心态要进行非主流转换,首先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和理解非主流文化。
网络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最新教育文档
⽹络⾮主流⽂化对⼤学⽣的影响-最新教育⽂档⽹络⾮主流⽂化对⼤学⽣的影响⼀、⽹络⾮主流⽂化的概念和发展现状⽹络⾮主流⽂化是与⽹络主流⽂化相对⽽⾔,在⽹络虚拟空间中存在的边缘⽂化,是⽹民在⽹络中逐渐形成、信奉和推⾏的⼀种特有的⽂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活⽅式。
⽹络⾮主流⽂化是⼀种有别于⽹络主流⽂化,体现着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络流⾏⽂化,具有极强的渗透⼒和影响⼒。
它对未成年⼈的思想意识、⾏为⽅式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1]在互联⽹中,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们通过⽹络运⽤将⾃⼰的个性展现出来,把⾃⼰的喜怒哀乐释放出来,于是这些表现形式逐步演变成⼀种特殊⽂化――⽹络⾮主流⽂化。
⽬前,⽹络流⾏语、⽹络游戏、QQ或MSN聊天、⽹络恶搞和⽹络⽂学等,都可以算作是⽹络⾮主流⽂化的表现形式,其中⽹络流⾏语和⽹络恶搞是它的两⼤主要内容。
⼆、⽹络⾮主流⽂化对⼤学⽣的影响互联⽹中的⾮主流⽂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和冲击令⼈担忧,多少青少年在游戏、⽹恋和聊天中着迷、沉沦。
有教育者把它称之为“社会毒⽂化”,有家长把它称之为“电⼦海洛因”。
根据第29次《中国互联⽹络发展状态统计报告》公布,⽬前中国⽹民数量已突破5亿,达到5.13亿。
互联⽹普及率已达到38.3%。
⽹民平均每周上⽹时长超过18.7个⼩时。
10-29岁群体互联⽹使⽤率占72.9%。
14~24岁是⽹瘾最⾼发的时期。
[2] 上⽹成瘾使青少年的世界观、⼈⽣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认知⽅式、⾏为⽅式等都发⽣了剧烈变化。
“⽹络游戏”、“虚拟交友”、“⽹络爱情”和“⽹络迷信”等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
当今校园,各种⽂化相互碰撞,主流⽂化虽然仍是学⽣的“正餐”,但⾮主流⽂化这个“点⼼”对⼤学⽣也有很⼤的诱惑⼒,并越来越严重地销蚀着主流⽂化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着青年们的成长成才。
作为过去被视为净⼟的社会单元――⼤学校园,深受如下⼏种⽹络⾮主流⽂化的影响和冲击:(⼀)⾮主流⾳乐⽂化。
⾳乐本是最具教育作⽤的艺术门类之⼀,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幼⼉园的⼉歌,⼩学、中学、⼤学的校园歌曲,都曾起到过很好的引导⼉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因为⾳乐天⽣有着感染性、渗透性的教育作⽤。
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
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在中国文化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将首先定义这三种文化概念,然后分析它们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演变。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文化的动态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如何保持其独特性并不断发展。
我们将首先概述主文化的定义和特征,它是社会的主导文化,通常反映了国家的官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在中国,主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道家、佛家等多元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体系。
随着社会的变迁,主文化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发展。
接着,我们将探讨亚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亚文化是在主文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群体性和时代性。
在中国,各种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和行业文化等都是亚文化的典型代表。
亚文化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也为社会提供了多元化的价值选择。
我们将分析反文化在中国文化变迁中的作用。
反文化是对主文化的批判和反思,它往往代表了社会的非主流声音和反叛精神。
在中国历史上,反文化曾多次出现,如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五四运动等,都为中国的文化变革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动力。
通过深入研究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在中国文化变迁中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文化创新和传承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主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主文化,作为社会的主导文化,它代表着主流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对于社会文化的变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主文化的变迁尤为显著。
随着时代的演进,中国的主文化经历了多次重大转变。
从古代的儒家文化,到近现代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再到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一次文化的变迁都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
这些变迁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在当代,中国的主文化正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
非主流文化的起源是什么
非主流文化的起源是什么主流的事物,应该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内部或许运动剧烈,但依然遵循既有的规律和法则,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那么,非主流文化的起源是什么?关于起源的几种看法:1、非主流”的起源,相信有很多人听说过TOKYO HOT,即翻译过来是东京热。
东京热是日本最大的一家AV电影电视台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上60%的AV电影来自这个电视台,它位于东京的涉谷地区也就是非主流的发源地,被自称为非主流一族最向往的地方。
这种起源说法,可谓“非主流”一词来自强大的东瀛日本文化词汇的典型。
2、非”,原为单纯的否定前缀。
“非主流”一词在中国,最早为“主流”(详见“主流”词条)一词的否定式。
后因外来文化的流入,逐渐有比主流更深的内在含义。
也随着各种文化在中国的不断融合,逐渐从最单纯的泛指外来文化、价值观,演变为了对“异类的、常人所不能接受的”文化的总称,简称2B。
与此相似的外来文化作用下产生该词的说法还有很多。
3、“非主流”一词,是在主流有了“河流主干”等原始含义外的含义之后随即诞生的。
也就是说“非主流”从一诞生就只有相对于“主流文化”的“非主流文化”的含义。
如此说来,“非主流”一词诞生应该时间不可能超过半个世纪——或者说,非主流一词甚至是海子卧轨后才产生的。
无论是如何产生该词,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非主流”一词不是因为“非主流现象”才产生的。
在几个领域中非主流文化的起源:音乐:据研究,非主流的老祖宗正是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朋克(Punk)文化,其中以哥特摇滚风(Gothic rock)和视觉摇滚风(Visual rock)为代表。
朋克文化属于后现代虚无主义,以带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奇异装扮表现愤怒,破坏,死亡等情绪,风靡于摇滚音乐人和爱好者之间。
在西方, PUNK在字典里的解释是(俚语)小流氓、废物、妓女、娈童、低劣的等意思 (虽然现在它的意思有了一定的改变)。
服饰:非主流服饰主要是由日本、韩国、及欧美风格的服饰演变而来,有些还添加了吸血鬼诡异气质等元素,因为这样看起来很另类,很个性!之后就分成两派,一种是消极的不被社会认同,看上去十分夸张,追求这种的一般被认为是“垮掉一代”第二种是积极的,它发展得普遍被人们接受,这种服饰看上去比较好看,很多男士追求,被社会认可(如充满激情,崇高极致生活,追求时尚、智慧、感性、健康年轻的后雅痞男人量身打造“非主流”的产品涉及男士服装、鞋、包、帽、皮夹、皮带、领带、手表、香水、袜子、内衣及配饰等全系列。
非主流什么意思
非主流什么意思非主流什么意思:非主流指不属于主流的事物,如文化上的次文化,宗教上的异端,人群中的异类等。
非主流是相对于主流而存在概念。
“大多时候,非主流的主体都难以被大众、社会所接纳。
历史其实也正是如此。
“非主流”当然是针对“主流”而言的,“主流总想要确认什么,树立什么,划定什么,保持什么。
”主流是大多数人的思想,占有统治地位,不会被推翻,因为“非主流”毕竟是少数人。
通过“主流”与“非主流”这个问题从而扩大到历史或者是这个世界,就像所说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也是这个意思,有些事情能被少数人推翻;但毕竟还有很多事情是不可以的、无奈的。
非主流本意指不往一个方向努力,和他人做的不同,后来被变化为在衣着等方面与他人有差异,自认为献出了个性。
再说另一个问题,“非主流”人群如果能将自己的个性展示到位,那会是让人欣赏并接受的;如果太过独特、另类的过了火就是不好的了,不仅破坏了自己的形象,也会引领一些跟风的人从而破坏了社会的形象或者上升到一个国家的形象,非主流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衣着、言行。
非主流指年轻人打扮穿着方面到了难以被大众接受地步,故用非主流称呼。
也就是说人们随着生活发展,追求的物质也因此改变了观念。
人们对吃喝穿着等一系列问题解决后,从此便对自己进行了物质上的战争,身体上的物质需求不断的在增加。
从实际方面讲这个变化我们叫做发展,因为这种不断在变化,所以我们就必须要用一个名词代替,因此才说成非主流。
当一个自诩为非主流卫道者去模仿其它非主流的时候,他就不再非主流了,他不再个性了,他只是众多非主流的复制版本,非主流也是青年用来表达内心的孤独的一种手段。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与调控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V0 . 8 No 3 12 .
J un lo inI si t fA c ietr o ra fJl n tueo rhtcue& CvlE gn e n i t ii n ie r g i
J n 2 1 u.01
流文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表现形式, 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 的性质和方向. 所谓非主流文
收稿 日期 : 1 — 2 1 . 2 0 1—2 0
作者简介 : 胡小岩(93~ , , 16 )女 吉林省前郭县人 , 教授 , 硕士.
14 0
化建设 , 卫国家文化安全. 保 关键 词 :主流文化; 非主流文化 ; 冲突 ; 协调 中图分 类号 : 1 O 6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9- 15 2 1 )3- 13—0 10 0 8 (0 10 0 0 3
Th n ita d Re u a i n o h an te m l r e Co f c n g l t ft e M i sr a Cu t e l o u
活动实际来看 , 总体可以分为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 就是表达国家正统意识形态的文化. 同国家体制、 同历史时期 , 不 不 都有表现 国家意识 的正
统文化. 不仅如此 , 主流文化都以国家政权为支撑. 比如中国封建社会 的儒家思想 , 始终以封建制度为根基.
在当代中国, 主流文化指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和谐 文化. 主
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 在全球化 的挑战等诸多因素 的影响下 , 国意识形态领域中, 我 尤其是文化领域呈现出复杂的构成现象. 文化形态之 间、 主流与非主流文化 的冲突迭起. 面对 这种态势 , 我 们既应该有清醒 的认识 , 分析把握矛盾的症结 , 又要有积极的应对策略和解决方式.
论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论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的飞速普及,非主流文化已然成为了一种新的现象,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向往、接受这种文化。
然而,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着一些隐患和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非主流文化的定义非主流文化又称“次文化”,是指与当下主流文化相异的各种文化形态,例如个性化、另类、反传统、独立思考等等。
与传统文化不同的是,非主流文化强调个性、独立、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1. 培养创造力非主流文化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所体现的个性和创造力。
对青少年来说,接触非主流文化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其独特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不拘一格、全神贯注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使得青少年能够不容易囿于传统文化的束缚,更加勇敢的表达自我,具备了更高的美学诉求及一定的审美能力。
2. 使青少年更加开放接触非主流文化可以使青少年更加开放和接受不同的观念和价值观。
非主流文化不拘泥于传统社会的规范,它涵盖了各种各样与传统主流文化相比显得特别的思想和行为,这为青少年提供了广泛的文化选择,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多种文化和价值观念。
这种开放的思维方式,不仅能够沉淀青少年心态中的气度与包容,还可以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韬光养晦,以独树一帜的思维方式占据未来的主导思潮。
3. 增强自信心非主流文化鼓励人们勇于表达自我,倡导个性与独立。
对年轻人们来说,这种理念是非常促进其成长的,使他们在不断探索自我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心。
青少年在接触非主流文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探索自我的好奇心,开始找到属于自己独有的归属。
这种过程不仅让青少年获得自信,还可以让他们对未来怀有积极的看法。
三、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1. 容易成为“逆反族群”非主流文化往往标榜反传统、反主流、独立思考等口号,对年轻人们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但是有些孩子为了追求与众不同,往往会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原则,不加思考的盲目从众,成为了一个“逆反族群”。
非主流性文化的含义周德陆
非主流性文化的含义迎河中学李明霞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人们使用与接触互联网的机会越来越多,很多青少年开始青睐“鬼脸装”、选秀、中性装扮、饶舌歌曲、颓废文学等文化表现形式,并把这些当成“非主流文化”。
可随着“非主流文化”追随者不断增多,倡导者水平参差不齐,“非主流文化”正被误读曲解,导致部分青少年出现病态审美的趋势,长久下去会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据了解,非主流文化是一种青年体验型文化,强调原创、反传统、个性独立,诞生于上世纪的西方国家,目前世界上不少成熟的艺术家、文学家、导演和演员,青年时期都曾是非主流文化的忠实拥护者。
但时下青少年关注的所谓“非主流文化”是近年来随“哈韩”、“哈日”风流入的,其中的独创成分和深入研究所占比例很少,更多的是从报刊杂志的海报中模仿明星的装扮,以此来标榜自己。
一、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也称主流意识形态,或称“文化—意识形态”结构。
主流意识形态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大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的文化形式。
非主流文化,是指文化中社会要求和期待之外的文化或者可以理解为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一种易于流行的次文化或亚文化,主要包括两种成分:一种是,虽然没有社会期待的根据,但也并不与社会期待发生冲突的文化,即狭义的“非主流文化”;另一种则是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违背的文化,即“反主流文化”。
本文所述非主流文化,包括这两种成份。
二、非主流文化存在的原因文化不可能只是社会期待的翻版,总要或多或少地混杂一些不符合或违背社会期待的成分。
因此,非主流文化的存在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
原因有:其一,社会的期待本身与成员的期待总会存在一些差异或矛盾。
其二,社会成员不能完全准确把握社会的要求与期待的标准和内容。
其三,成员的个性因素,出于好奇,更容易接受新生或相异的信息。
其四,非本土文化的渗入和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这是任何一个想发展、想进步的国家都不能避免的因素。
三、非主流文化的特性、变迁及影响。
辩证看非主流文化
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非主流文化”一、摘要:非主流是一种当今社会流行的形式怪异的文化现象。
它是一种新生事物,但是许多人都无法理解它,非主流难道真的一无是处?绝对不是的,非主流亦有它的可取之处,那么我们要怎么样看待它?该不该接纳它?答案是有选择吸收,非主流文化好的方面也能融为主流。
二、关键词: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个性共性对立统一吸收接纳辩证三、正文:当下对于非主流这个词汇,我们已经不再陌生。
但是许多人都无法认同这种怪异的潮流,认为追随这种潮流的人都是一些社会的“异端”,总喜欢过分张扬自己,在那些异类的装束的掩盖下身心是得不到健康的发展的。
诚然,非主流流于表面的东西的确是让常人难以看懂的。
五花八门的服装饰品,网络上让人诧异的各类照片,还有那一串串难以破译的火星文,这些对于大多数主流人士而言,都是好无价值的废品,都是应该严加批判的,这种潮流没有实实在在的意义,反而严重扭曲了当今青少年的纯洁的心灵,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思想正受到低俗文化泡沫的腐蚀!的确,非主流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新兴的次文化,但是它究竟是不是所谓的低俗文化泡沫,这是无法断定的。
因为站在不同立场的人的评判都是相对立的,主流人士认为非主流爱恶搞、充满低俗、毫无趣味。
但是崇尚非主流的人就认为它宣扬了个性,张显了活力,展示了阳光。
所以对于这点,还得辩证看待。
非主流已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想要瞬间消除它的痕迹是不实际的。
非主流的确有些不良影响,但那些不良影响的来源都是极端行为引发的,更多喜欢非主流的人只是停留在单纯的喜好,并没有沉溺以至于不可自拔,任何事只要不触极端,都不能妄自加以好坏评论,在无限的未来里,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我们只能说主流的未必一定是精华,非主流的也未必都是糟粕。
所以现在就定论非主流文化的属性,不妥不说还一定是个难题。
当今社会里崇尚非主流的人毕竟只占少数,并且大多都是年轻的八零九零后,更多的人都是追随大众性的主流文化。
但是那少部分喜欢非主流的难道就不沾染主流文化?答案是否定的。
非主流18禁
非主流18禁非主流,指的是指追求与主流文化不同、独立、个性化的一种文化现象。
18禁则是指其中涉及到一些成人内容,适合年满18岁以上的人士阅读。
本文将用中文写,不包含任何网址、超链接、电话或广告,并且按照要求达到3000字。
非主流文化一词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源于西方先锋艺术和反主流文化的影响,初期在音乐、时尚等领域迅速走红,随后逐渐发展壮大。
非主流文化追求个性、独立、反传统,强调自我主张和表达。
非主流青年以其舞台上的精彩表演和独特的穿着风格引起许多人的关注,逐渐成为年轻一代的主流文化。
非主流文化中,音乐是最重要的一环。
非主流音乐通常具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歌词充满了年轻人的情感,多以非主流人士的社会观点作为主题。
非主流音乐多以摇滚、激流金属为主,融入了一些电子和说唱元素,给人一种独特的听觉享受。
非主流音乐从校园开始传播,逐渐在社交媒体和音乐平台上走红,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加入。
非主流时尚也是非主流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主流人士会通过自己的穿着来表达自己的个性与态度,他们喜欢穿着鲜艳、另类的服装,搭配独特的配饰,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
非主流时尚不拘泥于传统的审美观念,它追求舒适、张扬、个性化,通过服饰来彰显自我,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不仅限于音乐和时尚领域,在绘画、摄影、舞蹈等艺术形式中也引起了许多非主流青年的热情投入。
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非主流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繁荣,一些独立音乐厂牌、非主流艺术平台纷纷涌现,为非主流青年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然而,非主流文化也面临着一些争议与困扰。
一些人认为非主流文化过于极端和偏激,缺乏包容与理性,容易引发负面影响。
另一些人则认为非主流文化是对传统的创新和突破,是年轻人发声的方式,应该保护和尊重。
总的来说,非主流文化作为一种追求个性和独立的文化现象,正在迅速发展壮大,并且在年轻人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浅谈非主流文化
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冲击大学是知识的殿堂,大学校园文化素以人才与知识密集而有别于一般的世俗文化,具有思想活跃、文化品位高等诸多特点,呈现出积极、健康、清新、高雅的总体风貌。
但是在肯定校园文化的主流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非主流的一面。
所谓的“非主流文化”只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
随着体制的转换与重构、利益的分化与重组以及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与渗透,校园文化呈现出斑斓繁杂的局面:一方面是主流文化的高涨,另一方面则是非主流文化的不断滋长。
而这些非主流文化的表达方式可谓五花八门,让人不禁感叹,也因此而担心,担心知识的殿堂会被摧毁。
就现在的大学校园来看,有以下几种“非主流文化”:一、有一种“艺术家”气息的课桌文化当前,在大学生中有一种不良现象,就是在课桌上舞文弄墨,乱写滥画,直接的后果便是导致课桌上字迹斑斑,画痕累累,几乎很难找到一处“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据年研一份调查表明,大学教室中只有12%的桌面是清洁的,其余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到了大学生们的摧残。
此外,刻画现象也很严重,有27%的书桌上有刻痕。
从反映的内容来看,格调高雅的“精品”不多,而平庸之作过滥。
或以桌面为考试作弊之依托,或宣泄个人情感之体验,或即兴而作以感慨一时之感受、随意涂改。
同时一些格调低下,明显带有“痞”和“俗”的文化形态也能在课桌上找到。
二、格调不高的宿舍文化宿舍是大学生的“家”,是集学习、休息、娱乐与交际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场所。
学子们在这个自由天地里用自己的言行创造了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宿舍文化。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折光、家庭文化的变异、社会文化的缩影。
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对于培养合格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宿舍文化中出现了许多黑色的潜流,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宿舍的精神环境,也影响了大学生良好风貌的形成。
宿舍装饰渐趋世俗化,各类明星风采、美人玉照把宿舍装扮得“满是脂粉味”,宿舍语言渐趋庸俗化,一些粗野的词汇在宿舍中使用频率极高,甚至有人还为此创造一些污言秽语。
非主流
一、非主流的定义:
• 非主流指不属于主流的事物,如文化上的 次文化,宗教上的异端,人群中的异类等。 非主流是相对于主流而存在概念。 • 非主流大都是90后 00后喜欢….
二、非主流与主流、潮流的区别:
(一) 非主流与主流的区别:
• 主流:被大众所接受的,认为是正常的。 时尚的思想、事物、行为、人群,被称为 主流,指的是已经被大多人接受而不排斥 的东西。 • 非主流:被大众所不能接受的,认为异常 的,不符合常规的。
• • • •
5.容易伤感,情感丰富 6.喜欢自拍时嘟嘴鼓腮加红脸蛋 7.绝对热爱网络 8.九十年代后的青少年希望用非主流对“成 人权威”挑战,他们希望有自己的空间, 不 希望被打扰
四、非主流的类型:
• • • • • 1.非主流音乐 2. 非主流图像 3. 非主流发型 4. 非主流服饰 5.非主流语言
• (二)非主流的弊:
1.有人认为非主流就是青少年们缺少关爱的 一种表现手段 2.有的有点颓废的感觉,没有青年应有的朝 气,青春不是用来颓废的 3.非主流有的是些自残的 (夸张的纹身) 4.有人认为是糟蹋浪费金钱时间 5.无病呻吟,糟蹋中国文化
喜欢非主流是很正常的现象,有 时候按照非主流的服饰来打扮自己也 是可以的。但是要有一个限度,在社 会道德规范的约束下,在不影响自己 和他人正常的生活的条件下,适度的 追求非主流是可以的。
喜欢非主流的原因:
• 喜欢颓废类的非主流,因为能表现现实世 界的黑暗,和内心世界纠结,非主流大多 是讲叛逆的、青春的。 • 有自己的个性..大胆..夸张.. • 有些挺可爱滴,挺浪漫 • 叛逆的心里可以释放
不喜欢非主流的原因:
• 有点偾世嫉俗,好象世界上只有爱情,根 本不现实 • 感觉就是不伦不类的,没什么品位,穿衣 服都怪里怪气 • 看不懂、不喜欢 • 讨厌的是那种盲目追求表面的非主流 • 非主流纯属一种腐败,一种无所事事,在某种 程度上有点糟蹋中国文化
主流价值文化与非主流价值文化论
言的 , 那么 , 主 流价 值 文 化 与非 主流 价值 文 化 之
间的关 系怎样?为什么 当代更倾 向于选择 主流
价值 文 化 与 非 主 流价 值 文 化共 存 共 荣 的价 值 文
化起引导和规范作用 的同时 , 与其他价值 文化
共 存 共 荣 。 因此 , 主 流 价 值 文 化 是 相 对 于 非 主 流价值文化而言 的 , 它 与 非 主 流 价 值 文 化 的 共
心价值观不断深入研究的过程 中, 价值文化 、 主
流价 值 文 化 及非 主流 价 值文 化 引起 了学界 的重 视 。主 流 价 值文 化 是 相 对 于非 主流 价值 文 化 而
的法律 制度 , 其基本 价值原则 可以转化 为公众
个 人 的 行 为 准 则 。但 是 , 主 流 价 值 文化 与其 他 主 导 价值 文化 之 间存 在 的 不 同 主 要 在 于 , 它 允 许 并 尊 重 其他 价 值 文 化 存 在 , 在 对其 他 价 值 文
共荣 的。主 流价值 文化 的形 成必 须能够 得到 社会 公众 的广泛 认 同, 其 主 导地 位 必须 能够 得到 其他价值
文化 的承认 , 这 种 文化 必须是 顺应 人类 历史发 展 总趋势 的先进 价值 文化 。主流价 值文 化 与非主流价值
文化格 局 的形 成 , 必 须 尊 重 价 值 文 化 多元 并 存 这 一 前 提 。 价 值 文 化 是 一 种 自觉 的 文 化 , 它 需 要 提 出 理
干 预 主 义 。 由于 多 方 面 的 原 因 ( 如 文化 的 相对
第一 , 无 论 主 流 价 值 文 化 还 是 非 主流 价 值
中 图分 类 号 : G 0 2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5 6 6 9 ( 2 0 1 4 ) 0 5 — 0 0 4 5 — 0 8
青年群体中的非主流文化
青年群体中的非主流文化随着我国与国际交流的频繁,各种非主流文化现象已成为都市的一道显在文化景观。
情人节、圣诞节等这些外来的节日文化,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中国节日蕴涵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外来文化的侵蚀下,也逐渐被浓厚的商业气息所掩盖,个别形式的亚文化滋生在非主流文化中,被视为离经叛道的思想,而正是这种思想却在青年群体中大受追捧。
一、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含义主流文化,对外通常显稳定结构,是一种已经被绝大多数人接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社会意识形态上占主导地位,是一种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
比如,我们所说的传统道德观,民族意识等。
非主流文化与此相反,不属于主流的事物,它属于非大众的文化,换句时尚前卫的话说就是要张扬个性,并适合现在年轻人口味的另类文化[1] 。
非主流文化应该保持它的活力和创造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非主流也是社会的一种发展趋向,也算是人类前进的活力源。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这种非主流文化逐渐的渗透入中国的各个阶层,但是由于民族文化、价值观及社会环境、经济背景的不同,使得这种非主流文化在传入的同时,发生了一些变化。
国内的非主流最初表现为主流一词的否定式,后因外来文化的传入,逐渐有了深刻的含义。
二、非主流文化形成的社会心理层面研究要探讨一种事物的心理层面的形成原因,必然先要找到形成其的外部层面的条件,比如社会、地域、教育及一系列的影响因素。
非主流文化也一样,要探讨其心理层面因素,必先从外部原因入手。
非主流文化样式的形成和传播与现时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有着必然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更与当时各个层面社会成员的社会心理状态有着必然的联系。
(1)外部条件变化所带来的心理的变化目前,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的变迁带来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评估、调整和个性独立意识的增强,使人们在社会变革中享受,张扬着前所未有的活力的同时,也充分感受着它的压力、无奈、冷峻甚至残酷。
青少年非主流文化
非主流影响青少年
积极:
• • • • 预示了主流文化发展的某种倾向。 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促进了青少年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提升其创造性。 某种程度上有利于释放心理压力,从而促进青少 年个体的健康成长。
消极:
•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干扰,导致他们是非不分、 爱憎不明,道德观念模糊。 •对校园主流文化的直接冲击,纪律松懈、学习行为 不端,急功近利。
• 朋克、哥特、摇滚、嘻哈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它们表达的 各国文化中或新潮,或复古,或狂野,或悲伤,或激情, 或颓废的被放大了的精神文化,满足了青年极度的精神匮 乏,叛逆心理激化等需求。 • 传媒的失职。媒体的发达使青少年变成“容器人”,其中 不乏腐败、色情、暴力等负面信息的广泛传播。 •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偏差缺失。家长对青少年缺少关心, 培育方式过于功利化;学校教育理念滞后使青少年觉得学 习无用,管理或过于严厉或过于宽松。
非主流图片
非主流发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非主流打扮
非主流头像
非主流空间
非主流音乐
形成原因
• 从生理及其心理特征来看,这批青年正处于最活跃的青春 期,个性独立鲜明、好胜且充满想象力。一方面高他们反 对墨守成规且并不在乎世俗的言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他们对各方面的自我心 理需求更加强烈,对新生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 • 缺少人生观的引导。无花八门的大千世界里,这批青年缺 乏引导和一定社会文化生活经验的情况下,对社会上形形 色色的文化现象还不能完全独立地分析思考,对真善美与 假丑恶区分还仅仅是感性认知,这对于阅历尚浅,缺乏判 断能力及自控能力的青少年来说,很难全面认知和适应现 实社会。
青少年非主流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流文化
概念: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
每个时期都有当时的主流文化,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直到清末,历代帝王都是崇尚儒学。
在西方,中世纪以来一直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
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国家提倡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无疑是主流文化。
但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概念太大,马克思主义文化才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
方向:主流文化由于具有历史性民众认同,经常凭借认同优势,采取固守阵地手法,思想观念僵化、内容虚化、表现形式居高临下,传播手段粗暴单一,发展方式上呈现出权利化、内卷化的自残走势。
面对文化传播渠道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消费趋势,主流意识形态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应付,大有阵地丧失之感。
大众文化强大的、快捷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正是在广大消费者感到热闹、好看、刺激、过瘾的文化享受过程中实现了。
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机制是没有意识形态性的,而它所承载的文化传播功能却担负着凝聚人心、感召民众和传承文明的重载。
我们不能因为其传播与主流文化相左的思想观念而阻断其传播通道,更不能因对主流文化形成冲击遏制其发展,主流文化只有深深地扎根于大众文化鲜活的土壤之中,汲取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营养,才能成为文化融合、文明传承的中坚力量。
非主流文化
定义:所谓的非主流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
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范围内,在社会基础和非主流文化上层建筑领域中形成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如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是主流文化,都具有“官方”颜色,都以独立的学科存在。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文化,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具有“民间”色彩,通常不以书面形式展现,诸如婚姻、家庭、风俗、习惯等,就是非主流文化
非主流思想:非主流是主流的思想.应该保持它的活力。
这个活力不是指其存在与否或正在运行与否,而是指其创造的能力。
很多非主流的事物,一旦失去其创造力,尽管其形式仍然是非主流的,那么只有两种结局:一、消灭;二、被同化。
比如嬉皮士风潮,一旦失去了其特定的历史创造力,不能与时俱进的发展自己的理念,也就逐渐沦落到一种时尚了
如何定论:而无法确切定义或没有定论,则是非主流事物拥有创造力的反映。
比如R&B风格,在诞生之初,并非现在的唧唧歪歪尽说些没用的风花雪月。
也因为它的尖锐与野蛮血统,充满了张力,难以为大众社会所容纳。
因此,现在R&B风格的风靡全球,是经过改造加工后的东西,保留了其形式美,但斩断了其发展的根。
没有了现实的营养,它也就成了主流当中的一个零部件,成了一个流行语,被商品化,然后在世界各地的橱窗里展览、出售。
非主流代表的正是社会的发展趋向:这些都是已经主流化了的非主流事物。
更多的非主流事物,正在产生,但是在地下或者角落里,不为人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非主流代表的正是社会的发展趋向,人类前进的活力源,社会肌体里的变异基因片断,创造力的所在。
所以,
请你不要将非主流看成消遣与奇闻异趣似的八卦新闻。
如果觉得非主流很浅薄,那很遗憾,只能证明你真的很平庸而已。
因为已经丧失了自信和大气,没有勇力继续创造、接纳未有过的事物,如同行尸走肉般的存在于世,这样的下场不就是所谓的地狱么。
非主流的一些表现:
图片:喜爱另类奇怪的图片,比如摆POSE时会装出痴呆,颓废的表情,喜欢斜45度对着镜头嘟嘴巴。
喜欢PS图片。
打扮:与大众不同,比如女穿男装,穿着嘻哈,全身穿得破破烂烂等等。
发型:染发采用蓝色白色等颜色,或者做夸张的造型等。
音乐:劲爆,先锋,拉风等等这样的音乐受到欢迎。
生活:不人云亦云,不追求大众化,思想也叛逆激进,有创造力。
个性:无限展示自己的自信,阳光,活力
娱乐:喜欢HC,虐恋,写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