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学课例评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教学课例评析
朝阳中学谭晓玉
课例描述:《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出示学习内容
大屏幕出示学习内容:1、学习课文语言,积累词汇。

2、赏析课文,学用赏析性语言。

二、读通课文
(大屏幕显示:读通1、读准字音。

2、读顺句子。


师:现在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就两个: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互相交流疑难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师:下面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朗读课文给大家听听?
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参差披拂。

师:读得很好,字音很准确,句子的停顿也很恰当。

生: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生:怡然不动的“怡”读错了。

生:俶尔远逝的“俶”读错了。

师:大家听得很认真,好,再把这两个四字短语读一遍。

生: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生:潭西南而望,……曰奉壹。

师:有的字读得不准,谁听出来了?
生:“悄怆幽邃”的“怆”,“差互”的差。

师:很好,看这个句子的停顿。

听老师读:其岸势/犬牙/差互
师: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好,读到现在,按照目标,我们已读通了课文,下面提高要求,看我们能不能读懂课文。

三、读懂课文。

师:现在大家看大屏幕,看清要求。

(大屏幕显示:读懂1、读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2、对照译文,读出原文。


师:下面我们先进行第一步,请同学们借助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如有疑难,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我们大家共同解决。

生:独自翻译课文,组内交流讨论。

老师巡视,解答个别学生的提问。

师: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学习的结果,哪个小组在翻译中有困难,可以提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小组内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不是我们个人的疑难问题。

生:“伐竹取道”是什么意思?
师:你觉得是哪个词导致了你翻译中的困难?
生:“取”
师:哪个小组愿意帮他?
生:“伐竹取道”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小路”的意思,取,就是开出的意思。

师:说得很好。

生:我们小组还有一句:其岸势犬牙差互。

生:这一句的意思是:溪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互相交错
师:翻译的不错,是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但是你注意到了吗?这一句中有一个词的用法跟平时的用法不太一样,是哪个词?
生:犬牙。

师:对,犬牙,在这儿译为“象狗的牙齿”。

这种用法叫名词作状语,是文言里一种常见的用法。

在这篇文章里这样的词还有好几个,大家找找看看,能找到吗?
生:快速读课文,寻找答案。

生:我找到了,是“斗折蛇行”的“斗”。

生:还有“斗折蛇行”的“蛇”。

师:找的对,把它们解释一下。

生:“斗”是“像北斗星那样”,“蛇”是“像蛇那样”。

师:蛇,可以解释为,也可以解释为“像蛇爬行那样”。

其实这种用法,我们在初一时就学过,如蒲松龄的《狼》里就有这样的句子:其一犬坐于前。

知道这一句里哪个词是名词作状语吗?
生:犬。

师:很好,看来大家是弄明白了名词作状语这种文言现象了。

课文里还有这种用法的词,再找找看。

生:“潭西南而望”的“西”。

师:还有一个与这个一模一样的。

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的“西”。

师:还有吗?再找找看。

生:还有,是“日光下彻”的“下”。

师:非常正确。

大家还有疑问吗?如果没有了,老师就要向你们提问了。

师:下面老师开始提问,提问前先说一下要求:老师先读句子,然生点一名同学来翻译这个句子,大家准备好了。

师:全石以为底。

生:以整块的石头作底。

师: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生: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师:潭中鱼可百许头。

生: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师:记住这一句中的“可”的意思。

注意与其它句中的“可”的意思的比较。

如:“不可知其源”中的“可”。

生;这里的“可”是“大约”的意思,“不可知其源”中的“可”是“能”的意思。

生:还有“不可久居”的“可”,“明灭可见”的“可”。

师;好,学会比较记忆也是掌握文言词汇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下面把这几个“可”的用法记一下。

生:自由记诵这几个“可”的意思。

师:我们继续我们的翻译提问。

下一句是:坐潭上,……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生: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

寂静冷落没有人来往,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忧愁悲伤的情感也更深了。

师:这一句中也有两个词的用法有点特殊,大家注意到了吗?看凄和寒,它们本来是什么意思,在这儿该怎样解释它们呢?
生:“凄”是“凄凉”,“寒”是“寒冷”的意思。

师:确切地说,是该这样解释:使……凄,使……寒。

这叫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师:这一步的学习就进行到这儿,下面给大家几分钟的准备时间,我们进入下面的学习:对照译文,读出原文。

生准备。

大屏幕显示译文。

生:分段读出原文,个别地方实在读不来就看看课本,或者老师给以提示。

师:课文读到这里,看看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到什么程度了。

四、读深课文
师:大家看大屏幕上的要求。

(大屏幕显示:读深1、课文写出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得知的?
2、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呢?如果你来到了小石潭边,也会有作者这样的感受吗?)
师;这几个问题,还需要我们合作解决。

生:思考,小组内交流。

然后发言。

生:水清。

如水尤清洌。

生:还有全石以为底。

师:对呀,全石以为底,潭底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眼前,可见潭水的清澈透明。

看看还有写水清的句子吗?
生:潭中鱼可百许头。

师:这不是写水中鱼吗?
生:正因为水清,才能看清水中的鱼的有多少条。

师:很好,这看似写水中鱼,实际上也是在写水,这叫正面写鱼,侧面写水。

正如画家画画,要画风,只画树叶和小草,我们就会知道有没有风,还有风力的大小。

小石潭还有什么特点?从题目入手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不用“石潭记”,而是写了“小石潭记”,或者是为什么不用“小潭记”,而是写了“小石潭记”呢?
生:我知道了,小石谭的特点是“小”,还有“石头”。

师:对呀,看看哪些句子写了小石潭的“小”和“石”?
生:全石以为底。

生: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师:是呀,石潭以整块石头以底,这石头再大,又能大到哪儿去呢?而且正因为是石潭,才会看到潭底,才会有水的清,还有潭边的石,也是形态各异。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
生:思考,有点迷惑。

师:其实,这很好解释,因为小石潭就是这个样子啊。

这就叫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景。

好了,下面我们思考第二个问题。

生:作者对小石潭的感受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生:作者对小石潭的感受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师:看来这个同学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的确是这样的,那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生:作者被贬官了,处境不好。

师:想得比较深刻。

此时的柳宗元确实处境不怎么样。

下面我们看大屏幕。

(大屏幕显示:课文背景:柳宗元与《小石潭记》)
师:可见,在文学作品里景物描写与人的感情有着密切了联系,同样的景物,心情不同的人看后会有不同的描述,大家还记得我们前面读过的刘禹锡的《秋词》吗?一块背一下。

生:齐背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师:现在,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下面让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这时要求读出感情。

并试着背诵课文。

生: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柳宗元的理解,重新读课文。

师:好,下面我们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能背诵的尽量背诵。

生:背课文。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课例评析:
《小石潭记》写在作者被贬失意之时,着力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但文中对于景物的描写,却又是那样的幽雅与清静,给人一种清新怡人的感觉。

对于现代人来说,能拥有这样的幽静之处,该是如何的惬意与舒适啊!可作者却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要想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确实是难点,但对于一篇游记散文来说,这也是重点。

而且文章又是用文言写成的,领会意思也是一个重点。

因此,教学过程中,尽量遵循文言文的教学原则,先解决语言、文字方面的阅读障碍,指导学生认读文字,掌握并积累词汇。

这篇文章在词汇方面,除了一般的一词多义现象外,主要的就是词类的活用,如名词作状语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另外就是文化层面和审美层面的教学。

因此,让学生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景物之美、品味语言之美、探寻生活之美等,并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去体会文章融情于景的写法也占用了不少时间。

同时,这也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去写,要融进自己的感情去写,才能把景写好。

最后,背诵与积累也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良好习惯,因此,课堂上也有意识地进行了这方面的培养。

对策与建议:
在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自身的文化内涵,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地感知传统文化,吸收有益的营养,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解读词句中隐含的文化信息
文言文是我们民族特有的语言形式,体现了语言的民族风格特点,也体现了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个性。

引导学生从字词句入手,是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新的语文教育理论认为,语文能力的培养,主要靠感性的积累,而不是理性的指导或机械的接受。

在文言字词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字词的使用及变化规律,既能给学生以更感性的信息,帮助他们准确地理解词句,又能让学生在接受语文基础知识教育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如引导学生了解词义变化发展的规律,认识词语发展的特点,灵活理解文言词语。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交流的广泛深入,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也在不断地丰富发展,表现在词汇方面,新词不断产生,一词多义也不断增加。

引导学生了解词语使用的规律,了解古人使用语言的习惯,特别是文言句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二、感悟意象中寄寓的民族文化积淀
“美的内容是通过具体的感性形式表现出来的,离开了具体的感性形式,美的内容也就失去了从感情上打动人、感染人的力量。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选取了借景抒情的景为“清、静”的小石潭,文中的景具有了特定的意义,一是自然之景的清与静,二是内心的清与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又是内心的一种表达。

自然人格化,情感对象化,借景抒情,托物明志。

本文如此,走进中国文学的殿堂,也俯拾皆是。

古人高度重视主观情志和客观事物的结合,重视思想情感要借助具体生动的形象来传达的道理。

今天,但愿我们能引领学生去领略这其中的美妙。

三、通过对作者的了解来认识文人思想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千百年人,一直是有志之士的追求。

《小石潭记》是作者的这一理想不能实现之时的心声,让我们听见了其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引导学生解析字词句,了解古今汉语语言习惯认识语言运用规律,这是求真;借助形象思维,引导学生找寻物象,探索物外之意,真正理解作品,这是审美;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志存高远,将个人理想社会化,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也为社会创财富,这是向善。

追求真善美,是我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在教学中,随文就篇,精选切入点,质疑、讨论与探索,让学生自然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并最终实现语文工相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