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复习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狭义: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学说体系。

广义:除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之外,还包括所有后继者在不同时代,针对不同民族国家的现实问题,运用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立场和方法对其进行探讨所形成的全部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鲜明特征: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鲜明的政治立场

3.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4.崇高的社会理想

当代价值:

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三、哲学是什么?世界观是什么?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中总是为社会发展指引方向、开辟道路、制定原则、提供方法,使社会不断的改造和变革。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四、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特征。(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统一性的基础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认为,多样化的世界是有统一的本原的,这就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五、物质存在的形态及其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的存在形态: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定义及其各自的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主张唯有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的世界观,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意识和思维不过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态。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它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三个发展阶段。

唯心主义: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主张唯有精神才是万物本原的世界观,包括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精神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自然界、物、外部世界是第二性的,由意识或精神所派生。在认识论上,唯心主义主张人的知识是先天就有的或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否定知识来源于实践和外部物质世界;在社会历史观上,它把人类历史看作是某种先天原则和原理的体现,视精神、意志、动机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否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宣扬“天才”史观。

七、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联系和发展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否认联系的客观性,会导致唯心主义。

联系具有普遍性:

1.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2.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联系具有多样性: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联系具有条件性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其一,新事物符合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前进性,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其二,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的母腹,它对旧事物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优越性。

其三,社会领域的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八、辩证法三大规律的全部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

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九、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定义。

可知论是指世界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

不可知论与可知论相对,为一种哲学的认识论,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它否认客观规律,排除社会实践的作用,可世界是客观统一的,未经实践即进行先验判断即自我否定。

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以往认识论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它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对立统一。

十一、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复合是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

十二、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1、主客关系

2、实践对认识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