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的鱼牛图

合集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之三-四大学习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之三-四大学习理论

缺 失 需 要

2016/3/6
20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之 三
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须依靠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教师要营造一种自由、民
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和条件,促进个体自由地成长。
学习的条件:罗杰斯指出,学生要实现有意义学习,必
主、和谐融洽的充满着关爱与真诚的学习氛围。教师要为学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之 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特点: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 反应(类似于条件反射),不去关心刺激 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 程无关。强调环境和条件的重要作用,认 为学习等同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学习过程 是一种渐进的“
2016/3/6
学 习 理 论
问题与思考
• 1.鱼听了青蛙对奶牛的详细描述后,对奶牛形
象的构建为什么会如此走样?问题出在哪儿?
• 2.为防止鱼对奶牛形象的理解、构建出现如此
走样,青蛙可采用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即用什么
办法可让鱼对牛形象的构建更接近真实的牛?
• 3.我能从“鱼牛图”寓言故事中归纳出建构主
学 习 理 论

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是:……
学 习 理 论

2016/3/6
1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之 三
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情境 、协作 、交流 (会 话)、意义建构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 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 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 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 的主动建构。 (3)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 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 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Fish is Fish建构主义

Fish is Fish建构主义

Fish is Fish一个池塘里,鱼与一只小蝌蚪交上了朋友。

小蝌蚪长成青蛙后离开了池塘,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讲述他所看到的世界。

青蛙在描述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人。

有趣的是,在鱼的脑海中浮现的鸟、牛、人都带有鱼的形状!......At the edge of the woods there was a pond, and there a minnow and a tadpole swam among the weeds. They were inseparable friends.One morning the tadpole discovered that during the night he had grown two little legs. “Look” he said triumphantly. “Look, I am a frog!”“Nonsense,”said the minnow. “How could you be a frog if only last night you were a little fish, just like m e!”They argued and argued until finally the tadpole said,“Frogs are frogs and fish is fish and that's that!”In the weeks that followed, the tadpole grew tiny front legs and his tail got smaller and smaller.And then one fine day, a real frog now, he climbed out of the water and onto the grassy bank.The minnow too had grown and had become a full-fledged fish. He often wondered where his four-footed friend had gone. But days and weeks went by and the frog did not return.Then one day, with a happy splash that shook the weeds, the frog jumped into the pond. “Where have you been?”asked the fish excitedly.“I have been about the world----hopping here and there,”said the frog,“and I have seen extraordinary things.”“Like what?”asked the fish.“Birds,”said the frog mysteriously. “Birds!” And he told the fish about the birds, who had wings, and two legs, and many, many colors.As the frog talked, his friend saw the birds fly through his mind like large feathered fish. “What else?”asked the fish impatiently.“Cows,”said the frog.“Cows! They have four legs, horns, eat grass, and carry pink bags of milk.”“And people!”said the frog.“Men, women, children!” And he talked and talked until it was dark in the pond.But the picture in the fish's mind was full of lights and colors and marvelous things and he couldn't sleep. Ah, if he could only jump about like his friend and see that wonderful world.And so the days went by. The frog had gone and the fish just lay there dreaming about birds in flight, grazing cows, and those strange animals, all dressed up, that his friend called people.One day he finally decided that come what may, he too must see them. And so with a mighty whack of the tail he jumped clear out of the water onto the bank.He landed in the dry, warm grass and there he lay gasping for air, unable to breathe or to move.“Help,”he groaned feebly.Luckily the frog, who had been hunting butterflies nearby, saw him and with all his strength pushed him back into the pond.Still stunned, the fish floated about for an instant. Then he breathed deeply, letting the clean cool water run through his gills. Now he felt weightless again and with an ever-so-slight motion of the tail he could move to and fro, up and down, as before.The sunrays reached down within the weeds and gently shifted patches of luminous color. This world was surely the most beautiful of all worlds. He smiled at his friend the frog, who sat watching him from a lily leaf. “You were right,” he said. “Fish is fish.”原文标题:Fish is Fish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图解案例- 教育档客原文网址:/article/585366.html。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四个核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四个核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以前的课标相比,有许多新的理念和内容上的变化。

这些内容变化是受课程理念制约的,我们的此次改革可以说是“理念驱动的改革”。

其中有如下几个核心理念需要厘清。

一、核心素养教育(一)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1.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延续2014年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我们要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等问题。

由此,开启了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

2016年9月,国家出台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

这个报告是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教育发展的一个总的纲领,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具体的体现,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实施指南。

核心素养教育并不只是我们国家在搞,全球范围内的一些重要的国家都意识到这个问题。

1997年经合组织做了一项研究,提出了未来社会人才的一些关键的能力和素养,主要有三点:能互动地使用工具,包括语言、数学这都是工具;能在异质社会中互动,就是交往合作能力;能自主地行动实践。

美国提出的21世纪的关键能力指标T skills,其实也是核心素养的一个指标的体系。

还有日本、新加坡等很多国家都有其相应的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

义务教育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就是延续了国家一系列的教育政策和精神,同时也吸纳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一些研究成果,是一个集大成的产物,也是适应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基于中国教育实际做出的必然选择。

我们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现代精神的公民,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劳动者。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上实现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由过去的那种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本位的教育转向一种以能力和素养为本的教育。

这是此次教育政策上的一个重要转变。

2.旧学习理念的更新此次改革背后面临着学习理念的一个改变。

一位德国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池塘边,住着一只青蛙,池塘里有一群鱼。

余牛图的故事与启示

余牛图的故事与启示

余牛图的故事与启示从前,有一条鱼和一只青蛙,一起在一口井里生活了很长时间。

有一天,青蛙跳出了井,来到了岸上,它东看看,西看看,觉得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

这时,它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头牛,就仔细的观察了一番。

回到井里后,它向鱼描述自己在岸上看到的事物,介绍的最具体的就是牛了: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乳房。

鱼边听边把牛的样子画了下来,但它画的仍然和鱼的模样一样,一个大大的鱼身子,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头上长着两个犄角,还有大大的乳房,嘴里吃着青草。

这是“建构主义”中“鱼牛”的故事。

由此,给我的启示想到有关教育方面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学习是怎样实现的?从画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学习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

无论青蛙如何仔细地观察、详细的描述,都不能代替小鱼对“奶牛”形象的建构,小鱼的“奶牛”形象只能通过自己获得。

它对教育实践的启示意义在于:学习必须通过学习者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要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追求,根本出发点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努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

第二个问题:小鱼对“奶牛”的形象是怎样建构的?是根据小鱼自己的经验建构的。

小鱼生活在池塘里,没有其它动物的形象,没有看见奶牛,它的经验就是自己同类的形象,所以,当它听了青蛙对奶牛一些形象的描述“有两只脚,四条腿,吃草,身上有花纹”以后,就在小鱼身体基础上,建构了“鱼牛”的形象。

实际上,每个人的学习都建立在自已经验的基础上,教学就是基于经验、改组经验、提升经验。

没有经验的基础,学生很难完成建构。

借用乔纳森对建构主义理论作如下解释:建构主义认为实在无非是人们的心中之物,是学习者自己构造了实在或至少是按照他的经验解释实在。

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由自自己的思维构造的,不存在谁比谁的世界更真实的问题。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因而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

boppps模型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翻转教学设计

boppps模型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翻转教学设计
·81·
DOI: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9.18.076

BOPPPS模型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翻转教学设计
龙贵江(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学院 云南 678400)
摘要:文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例,将 BOPPPS模型的 6个环节嵌入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 期为教师优化翻转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思考,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优势,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BOPPPS;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9)18-0081-01 Abstract:taking"constructivistlearningtheory"asanexample,thispaperembedded6linksoftheBOPPPSmodelintotheapplica tionofflippedclassroom teachingofmoderneducationtechnology,inordertoprovidenewthinkingforteacherstooptimize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givefullplaytotheadvantagesofflippedclassroom,andimprovetheteachingefficiencyandqualityofclassroom. Keywords:BOPPPS;Constructivistlearningtheory;Flippedclassroom;Theteachingdesign
2.1课前导 学 阶 段。 导 人 (Bridge-in):采 取 讲 故 事 方 式引入,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巧设疑问,分析故 事。教师通过学习平台(超星)向学生呈现德国寓言《鱼牛》 视频绘画故事,即边朗诵寓言故事,同时呈现出与之对应的 画面,最后将鱼通 过 青 蛙 描 述 所 建 构 出 来 的 “鱼 牛 图 ”呈 现 出来,同时抛出问题“在鱼头脑中形成的鱼牛图与现实“牛” 显然不相符,请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符呢?”随后让学 生依据这个故事 回 答 四 个 问 题 “小 鱼 对 牛 的 形 象 是 怎 样 建 构的即知识是怎样建构的?”学习是怎样实现的?如何进行 有效教学?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鱼牛的启示

鱼牛的启示

四种学习理论的相关知识教育技术的学习理论基础: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中,学习理论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教育技术必须根据科学的学习理论进行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斯金纳,他认为行为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方面,并一直以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他继承和发展了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刺激——反映——强化”的学习模式,创立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并把他们应用于人类学习的研究。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主张通过强化和模仿来形成和改变行为。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环境和条件,就如刺激和影响行为的强化,是学习的两个重要的因素,学习等同于行为的结果。

斯金纳提出的学习模式对人的学习活动的启示作用是:学习者要想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及时给予适当的“强化”,为了实现这种强化,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正确的学习行为得到肯定,错误的学习行为得到纠正。

根据这一模式,斯金纳进而提出了程序教学理论,总结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如小步调教学原则、强化学习原则、及时反馈原则等。

图1显示了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

然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研究中只强调行为不考虑人们的意识问题,把人的所有思维都看做是由“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形成的。

由此引起了认知主义理论学派的不满,从而导致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立和组织的过程,重视整体性与发现式学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派认为学习个体本身作用于环境,人的大脑的活动过程可以转化为具体的信息加工过程。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新学习的内容相互作用(同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和奥苏贝尔。

“鱼牛图”的联想——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案例

“鱼牛图”的联想——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案例

“鱼⽜图”的联想——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案例
“鱼⽜图”的联想——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案例
刘晓燕
【期刊名称】《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年(卷),期】2011(000)046
【摘要】建构主义⼼理学家曾⽤⼀幅形象的“鱼⽜图”来说明我们感知世界、理解世界、得出概念结论的过程:鱼和青蛙是⼀对同在池塘⾥长⼤的朋友,青蛙长⼤后离开⼩池塘,去见识外⾯的世界。

⼀⽇,回到故地,向昔⽇的朋友描述它所见的世
界:“外⾯有很⼤的吃草的⽜,有四条腿,⾝上还长着花斑点……”于是,在鱼的脑⼦⾥,依照青蛙的描述,形成了⼀幅⽣动的画⾯——“鱼⾝⽜结构”图。

【总页数】1页(P.29-29)
【关键词】教学案例;鱼;⽜;图形;物体;联想;⼼理学家;建构主义
【作者】刘晓燕
【作者单位】吉安市青原区实验⼩学,江西吉安343009
【正⽂语种】英⽂
【中图分类】G623.2
【相关⽂献】
1.“鱼⽜图”的联想——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案例 [J], 刘晓燕
2."有趣的形体"--认识物体和认识图形的复习课教学案例 [J], 颜嘉逸
3.“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案例及评析 [J], 刘淑⾹; 焦明超
4.约达微臧:图形运动教学的基点——五年级“图形的运动——旋转”教学案例追踪 [J], 鲁丹[1]; 樊曹阳[2]。

鱼牛的故事——精选推荐

鱼牛的故事——精选推荐

这使我想到了建构主义中讲到的一个童话。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在对这个问题进行解释时,用到了一幅鱼牛图,如下:德国的一则关于“鱼牛”的童话。

说的是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

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

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情况。

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乳房”。

鱼惊叫道:“哇,好怪哟!”,同时脑海里即刻勾画出她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草。

鱼脑中的牛形象(我们姑且称之为“鱼牛”)在客观上当然是错误的,但对于鱼来说却是合理的,因为它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的关于牛的部分信息,从本体出发,将新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形象。

这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结论: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即由于人们对于世界的经验各不相同,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必然会各不相同。

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个体的先前经验有关,因而对知识正误的判断只能是相对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因而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

因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建构”。

关于“鱼牛现象”与演示型CAI的联想关于“鱼牛现象”与演示型CAI的联想一、鱼牛现象:基于自身经验的个性化构想。

1.什么是“鱼牛现象”?有一则欧洲童话:一口不深的井中,住着一条鱼和一只青蛙。

那只欧洲的青蛙不是我国成语“井底之蛙”中的青蛙。

它除了坐井观天,还经常跳到井外,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鱼对此十分羡慕,请求青蛙讲一讲井外的新鲜事物。

青蛙讲到牛,说,“牛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头上长着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着四条腿……”鱼边听边按照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想象着牛的样子——鱼一样的头、鱼一样的身子和鱼一样的尾巴,头上却长了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了四条腿……——这就是所谓的“鱼牛”。

第六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六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6-19
行为主义及不同倾向建构主义的分歧示意图
注:①行为主义 ②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 ③社会文化认知的 观点 ④社会性建构主义 ⑤激进建构主义 ⑥社会性建构6-20论 ⑦控制论观点
个体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
学习是每个学习者基于原有知 识经验进行的意义建构过程。
6-14
建构主义理论
➢ 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之中建构起来的。
认识既不起因于主体(成熟论者所强 调的),也不起因于客体(行为主义 者所强调的),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 的相互作用。 人所特有的高级认知机能不是从内 部自发产生的,只能产生于人们的 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儿 童发展的社会源泉是他们参与的各 种共同活动,在做中学习。
第六章 建构主义与人 本主义学习理论
客观主义
客观主义认为世界是实在的、有结构的, 而这种结构是可以被认识的,因此存在着 关于客观世界的可靠知识。 教学的作用便是将这种知识正确无误地转 递给学生,学生最终应从所转递的知识中 获得相同的理解。
6-2
鱼牛图
建构主义心理学家曾用一幅形象的“鱼牛图” 来说明我们感知世界、理解世界、得出概念 结论的过程:鱼和青蛙是一对同在池塘里长 大的朋友,青蛙长大后离开小池塘,去见识 外面的世界。一日,回到故地,向昔日的朋 友描述它所见的世界。
维果茨基创造性地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概 念,为研究教学、学习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 系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强调了个体与社会 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动态评估奠定了理论基 础。
6-1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维果茨基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的 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实际发展水平以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 标志,潜在发展水平以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或 与能力较强的同伴的合作中表现出来的解决 问题的能力为标志。”

“鱼牛图”与课堂教学改革

“鱼牛图”与课堂教学改革

“鱼牛图”与课堂教学改革姚安县大河口中学任亚林“鱼牛图”来源于德国的一个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鱼和青蛙都是在池塘里长大的朋友。

青蛙长大后离开小池塘,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有一天,青蛙回到池塘,鱼儿问青蛙:“青蛙大哥,你在外面看到了什么?”青蛙说:“外面的世界有许多新奇有趣的事物。

比如说牛吧,它是一个庞然大物,爱吃草、头上长着一对犄角、身上长着花斑和四条腿、有奶囊…”于是,鱼依照青蛙的描述立刻在脑海里形成了它所理解牛的样子(如图)。

大家看了可能会觉得又奇怪又好笑,怎么会有这种“似鱼非鱼、似牛非牛”的怪物呢?是不是想象力太丰富了?仔细想想,这么些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就是经常在编写着“鱼牛图”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吗?这里的鱼就好比是我们的学生,青蛙就好比是教师,牛好比是教师所教的知识(教学内容),“鱼牛图”就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知识。

这个“鱼学生”天天在池塘里生活,没有见过世面,当然只会按照自己所见去推之牛的形象。

“青蛙老师”所犯错误就是没有考虑鱼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和接受能力,而从自己的角度去简单描述牛的知识,结果才出现“鱼牛”怪物的错误知识。

看着这幅可爱而又可笑的图画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和反省。

问题一:要不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

它主要是采用灌输式(或讲授式),一节课基本上是教师一人“把着讲”,45分钟从头讲到尾,甚至意犹未尽,还拖堂。

这种课堂的情形往往是: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天花乱坠;学生云里雾里、呆若木鸡、昏昏欲睡。

老师讲的很舒服、很得意,或者说自我感觉良好,学生听得很疲惫、很痛苦,甚至还会有“你不讲我还明白,你越讲我越糊涂”的尴尬。

可能有人会认为我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评判过于偏激,那么试想一下,我国政府已经实行了真正的免费的义务教育,并且还给困难学生提供助学金,给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补助,现在又给学生弄营养餐,为何还有学生在辍学、流失?还有学生逃课、躲学?当然造成学生逃课、流失,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我认为,多数原因和主要原因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

思维导图:48张图了解48种主义

思维导图:48张图了解48种主义

思维导图:48张图了解48种主义思维导图:48张图了解48种主义伦敦设计师Genis Carreras 用最简单的线条、形状和色块对它们进行了诠释。

哲学家建立了事物的基本概念,我们在讨论中遵循它,有时误用它,有时颠覆它。

以下48 个基本概念常常出现在公共讨论里,伦敦设计师Genis Carreras 用最简单的线条、形状和色块对它们进行了诠释。

1. absolutism 绝对主义/ 色盲绝对主义认为在任何一种学说里,某种观点必定是绝对正确或者绝对错误的。

2. absurdism 荒诞主义/ 恶搞“荒诞主义”是对人生的极端反叛,认为人生的意义并不存在,所以可以活得很无厘头都无所谓。

3. aestheticism 唯美主义/ 外貌协会唯美主义者的人生目的就是去创造和享受一切美的东西。

4. altruism 利他主义/ 雷锋精神利他主义者是一种随时都在无私地为他人福利着想的行为,在道德判断上,认为别人的幸福快乐比自己的来得重要。

利他主义在许多思想和文化中是一种美德。

5. anarchism 无政府主义/ 互联网精神“无政府”一词并不代表混乱、虚无或道德沦丧的状态,而是一种由自由的个体自愿结合,以建立互助、自治、反独裁主义的和谐社会。

庄子被认为是最早的无政府主义者。

6. anthropocentrism 人类中心主义/ “以人为本”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地球上最核心或者最重要的物种,评价现实的真实与否依靠人类的视角。

人类中心主义是环境伦理学和环境哲学的主要概念,被认为是人类为何与自然环境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但这种理念已经根植在大多数人类的心中。

7. atheism 无神论/ "上帝已死"无神论并没有统一的哲学思想,一些无神论者可能完全否定任何超自然事物,但另一些无神论者可能相信诸如占星术等伪科学。

无神论经常同不可知论、反神论或反有神论相混淆。

无神论者是认为没有神,不可知论者是认为神的存在是不可知,而反神论者是直接明确反对有神论。

课堂教学中学情分析的理论基础探析

课堂教学中学情分析的理论基础探析

课堂教学中学情分析的理论基础探析作者:刘珍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07期内容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情分析也越来越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但多数学情分析的文章是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动机等方面进行研究,且多数研究停留在经验判断层面,而对学情分析的理论基础研究则关注不足。

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这四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学情分析的理论基础进行探究,为学情分析确立理论依据。

关键词:学情学情分析理论基础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钟启泉曾指出“学的课程”的概念是建筑在社会建构主义的学情理论基础之上的,根据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脱离了情境的学习不能说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与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对所面临的现象做出自己的解读。

首先把学习看作是人同周围世界交互作用的是皮亚杰,在他看来人的认知发展是基于“同化”与“调节”这两个要素的均衡而产生的。

在这里“同化”是指学习者凭借自身的图式理解外界信息;“调节”是指依据外界的信息变更图式。

就是说,所谓“学习”并不是把外界的真理原封不动地储存下来,而是学习者把知识纳入自己的图式之中,而自己的图式本身也处于不断重建的过程。

这种认识就叫做“建构主义”。

[1]关于建构主义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曾有一个十分形象的例子——《鱼牛图》,这也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的大致内容是:鱼和青蛙都是在池塘里长大的好朋友,青蛙长大后离开池塘,想去外面见识世面。

过了不久青蛙回到了池塘,鱼请青蛙向它讲一讲外出时看到的印象最深刻的东西。

青蛙就向鱼讲述了它见到的奶牛,青蛙说奶牛有四条腿,鱼就在脑海里想象着一条长了四条腿的鱼。

青蛙又说奶牛还长着犄角,鱼的脑海里就出现了一个长了四条腿的鱼的身体,并且头上长着两只犄角。

青蛙又说奶牛爱吃青草,而且肚子下坠着一些粉红色的奶袋子,鱼就又再脑海里形成了一幅图画:一个长着犄角和四条腿以及一些粉红色奶袋子的鱼的身体。

河北教招备考:教师招聘复习难点之建构主义

河北教招备考:教师招聘复习难点之建构主义

河北教招备考:教师招聘复习难点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点考察内容,其中以皮亚杰和维果斯基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考生复习过程中的难点,以下将对建构主义做简单的介绍,帮助大家理解学习。

一、走进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的理念可以从一则寓言中得到启示,在一个池塘中生活着两个小动物,一条鱼和一只青蛙,青蛙离开鱼去陆地旅行,回来之后,鱼好奇的问青蛙都看到了什么,青蛙说:“牛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头上长着两只脚,肚子的下面长着四条腿,以吃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块···”,青蛙听后在心里形成了以下图片中关于牛的形象。

青蛙作为老师,很准确的讲解了牛的关键特征,鱼作为学生,很有兴趣很认真的听讲,但在结果上,鱼心中的鸟却是一种鱼化的鸟,因为青蛙是以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的,因此不同的人,因为有着不同的知识经验背景,建构的知识和世界也不尽相同,这就是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

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建构主义对以往的知识的客观性提出了质疑,认为知识并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准确表征,知识只是通过语言这种符号对客观世界的假设,是对现实和经验的解释,并不能概括人类世界的绝对法则,不能普遍适用于万物,因此不能拿来就用,更不能把知识看成是绝对的,唯一的,权威的。

相反,我们要打破知识就是真理的禁锢,不断思考,质疑,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创造适合具体情境的知识,活化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因此特别重视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他们从出生到现在,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自己的五彩世界和自己独特的思维,教师要尊重和利用学生的这些宝贵的经验,要让学生在这些经验方的基础上自己生长知识,而不是另起炉灶灌输知识。

基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生观,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学习的情境性。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不在是从外在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一种高水平的思维活动,需要通过学习者对知识的分析,综合,转换从而形成多元的成果并灵活地运用。

用中国文化透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用中国文化透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用中国文化透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者:王斌国来源:《学周刊》2018年第15期摘要:建构主义理论所说的对知识的理解,强调的是从片面或局部的认识发展到全面系统的认识,这是主动认识行为的学习方式,倡导的是有兴趣的学习。

意义建构包涵知识建构,认知建构和解题思想建構。

关键词:建构主义;意义建构;思想建构;知识的客观性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5-0185-02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8.15.119《现代教育理论研读》一书中明确指出:“建构主义与多元智能理论是支持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两大理论基础”。

形成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科恩伯格、布鲁诺、杜威等。

也许是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我们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诸如“意义建构”等基本概念总是难以理解,而许多介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文章,基本也只是原文引用,对这些概念的解释不是很透彻,几乎是“一千个学习者就有一千个建构主义理论”,这很不利于新课改的深入发展。

因此,用中国文化明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本质涵义,对于改进我们的教学活动,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

一、建构主义的涵义与传统观念的本质区别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对知识的自主“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其中“意义建构”的涵义是:“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就是所谓的知识。

以此进行概念置换就可得:意义建构的涵义是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这与我们传统的教学观念有什么区别?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由学习者和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是密切相关的,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

”由此,许多人就认为知识是主观的,建构主义代表人物冯·格拉赛斯费尔德说:“知识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因为建构主义知识来源于建构者自身,并且仅仅与建构者自身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主义心理学家曾用一幅形象的“鱼牛图”来说明我们感知世界、理解世界、得出概念结论的过程:鱼和青蛙是一对同在池塘里长大的朋友,青蛙长大后离开小池塘,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一日,回到故地,向昔日的朋友描述它所见的世界:“外面有很大的吃草的牛,有四条腿,身上还长着花斑点……”于是,在鱼的脑子里,依照青蛙的描述,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如我们在图中所见。

鱼的错误是利用了自己惯常所见的形象,特别是自己同类的形象概念进行综合、推理、判断。

试验研究发现,大约百分之四十左右十岁儿童会有“非常逼真”的形象记忆体验。

当回忆所学课本的内容时,头脑中就像打开了书本,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向照相机的原本复制一样。

然而,这样直观的视觉思维仅在我们成长的一个特殊阶段存在,过了这个年龄段,这种视觉思维特点也就消失了。

由此我得到启发:学习是建立在自我建构即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要多接触自然、多接触社会,去观察、去体验,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扩展自己的视野……自己内涵丰富了,学的就更多,更好了;另外小鱼把自己脑子里牛的形象画出来,青蛙一看,错了!一定会帮助他形成正确的概念的,所以学习还需要与同学、家长、老师……不断的合作交流,这样才能避免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