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梧秋影图老子骑牛图赏析汇总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中学25届高三摸底检测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一(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影视作品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
2023年初,电视剧《狂飙》热播,江门作为拍摄地迅速“出圈”。
电视剧《繁花》播出后,上海黄河路成为剧迷们追捧的热门景点。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又将新疆北部城市阿勒泰展现于公众视野。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影视作品对城市形象和文化推广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对影视创作的支持力度。
这种“双向奔赴”的态势,对推动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一座城成就一部剧,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光明日报》2024年6月19日)材料二:“古城,变没变?”面对笔者的问题,常年从事文保工作的方楚兰答得直接:“格局一直没变。
”潮州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古城。
站在城墙上望去,韩江、韩山立于前,“850多岁”的广济桥横卧江面,老城内街巷纵横,一条牌坊街成为古城文旅特色区的“中轴线”……高处有城楼城墙,近处有江水古桥,内里有小巷老厝,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自外而内,古城格局充满了“立体感”,尽显魅力。
漫步广济桥,上面的部分亭台楼阁被开辟为潮州非遗展室,非遗传承人在室外开展常态化演示,增强与市民游客的互动。
62岁的郭金耀生于斯长于斯,见证了古城的点滴变化。
在他看来,牌坊街的每一个牌坊都有故事,讲好文化故事能让游客感受深厚底蕴。
文化根脉的跳动是实现活化利用的驱动力。
一座城、一条街,要促进文旅发展、商业繁荣,就必须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让更多人知道文化的根、感受文化的脉。
“晚上没事了,沿着古城走一走,真是有灵气!”茶入盖碗,沸水冲泡,郭金耀一边展示潮州工夫茶,一边笑谈日常生活。
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让传承千年的文化浸润在城市肌理中,如此,古城定会绽放新光彩,持续“潮”起来。
(摘编自李洪兴《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原汁原味”》《人民日报》2024年6月18日)材料三:灯光渐暗,音乐渐起,江西南昌方言传承基地——贵林社老茶馆里座无虚席。
五代徐黄体异及花鸟画赏析
五代时期徐黄体异及花鸟画赏析五代是中国花鸟画迈向鼎盛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花鸟画总的趋势是从简朴稚拙向着精工写实方向发展,其表现形式日趋完善,而且逐步摆脱了实线勾框、色彩平填工艺图案似的描绘方式,出现了花鸟画发展史上的重要画家——黄筌与徐熙。
他们代表着花鸟画的两大艺术流派,画史上称之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黄筌雪中白鹭立轴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赏析黄筌(约公元903--965年)字要叔,成都(今属四川)人。
大约十三岁就跟随避乱人蜀的著名花鸟画家刁光胤学画翎毛。
十七岁随师进入前蜀禁宫,充当待诏,成为宫廷画家。
黄筌在艺术上能博采众家之长,练成一专多能的本领,不仅善画花竹翎毛,而且兼工佛道人物、山川龙水。
黄筌(款) 得欢图立轴宋代理论家郭若虚评价他的画为“全该六法,远过三师”(三师指画家刁光胤、李升、孙位)。
据载,广政年间,淮南与西蜀交好,赠送白鹤数只。
蜀主命黄筌写生,画于偏殿壁上。
结果黄筌画出一幅《六鹤图》,描绘出警露、啄苔、理毛、整羽、唳天、翘足的动态,非常真实,竟然会引来飞鹤停立在画前。
蜀主及其官员大为赞叹,于是把这个殿命名为六鹤殿(见《益州名画录》卷上)。
可见黄筌是以高超的写实技巧和造型的生动性赢得当时的声誉。
故有“黄筌画鹤、薛稷减价”的谚语流传。
《写生珍禽图》描绘了龟、蝉、麻雀、鸠等20多种动物。
从画面“付子居宝习”来看,显然是一幅课徒的写生稿本。
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绢本,设色,纵41.5厘米,横70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图描绘了鶺鴒、麻雀、鸠、腊嘴、龟、蚱蜢、蝉、蜜蜂、牵牛等二十多种昆虫、动物,但各自独立存在,不是有统一构思的创作,而是一幅写生作品。
五代是传统花鸟走向成熟的时期,但流传下来的真品极少,因此这件写生画就具有珍贵的价值。
强调真实描绘,重视形似、质感,是这一作品的突出特色。
你看那龟壳多么坚硬,似乎可以敲出声来!蝉翼的透明、麻雀展翅欲飞的姿态,都活灵活现,使人觉得它们是有生命的。
早期花鸟重视写生,要求严格的写实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戴嵩《斗牛图》-唐代戴嵩描绘两公牛相斗的水墨画高清大图赏析
戴嵩《斗牛图》-唐代戴嵩描绘两公牛相斗的水墨画高清大图赏析《斗牛图》,唐代,戴嵩,册页,绢本水墨,纵44厘米,横40.8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斗牛图》绘两条硕壮的公牛相斗,一牛低头而以两角尖顶向对方的肚子,肌肉鼓胀,四蹄撒开,急奔而来,可以设想这一顶的力量之猛;而另一牛则掉头离去,目光惊恐,气喘吁吁,落荒而逃。
全图纯用水墨,虽也勾线,但已渐渐淡去。
牛身通体染墨色,而以墨色的深淡变化,体现出牛身的结构以及运动时肌肉的紧张。
用浓墨勾画牛的角、蹄,点出眼睛、鬃毛。
看似色彩单纯,但仍能感觉到墨生“五彩”,极其优雅。
这样的画法,在戴嵩之前似无,但也正是唐代画家王维倡导的“水墨渲淡”的手法。
两头牛的形象、动态,无论是头、身体和四肢,以及彼此间相互协调,都画得非常准确,神态生动,场景激烈。
传说他曾画饮水中的牛,水中倒影,唇鼻相连,可以见得戴嵩在写生上下功夫之精微。
重写生、重情景,这是唐、宋时期的中国画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画的一大宝贵历史传统。
在这张《斗牛图》中,虽然只画了两头牛,没有什么背景,但我们似乎仍能感受到二千年前李冰与江神化作两牛恶斗的激烈场景。
中国画在构景上有其独特的虚、实处理手法。
历史上将戴嵩与韩干并称“韩马戴牛”,这些唐、宋间以写实著称的画家给我们留下了无可估量的精神财富。
同样是用勾线和墨染,他们的作品却呈现不同的风格,或重勾勒,洗练洒脱,或重墨法,凝重典雅。
其要点在于以形传神,气韵生动。
中国画所呈现的美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升华,点点滴滴,溶化于华夏子孙的血液之中。
按明高承《事物纪原》记载,斗牛之俗始于秦。
此幅画牛,身驱颇为健壮,大有蛮劲足以力仆万人之慨。
图中画两牛相斗,一头牛用角觝触,另一牛却旋转著身子,好像虽败而欲再迎战。
从其画风观之,此作或属明中期以前辗转流传的摹本。
在唐代画界中,素有“韩马戴牛”之说。
“韩马”为韩干,以画马闻名遐尔;“戴牛”为戴嵩,以画牛见长,名噪大唐。
戴嵩据史载生卒年不详,曾经当过浙西巡官。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
登高原文翻译赏析杜甫的《登高》赏析: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首联对起。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
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意味。
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登高》原文:【作者】杜甫?【朝代】唐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杜甫所有绝句以及翻译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他的绝句有《绝句二首》、《绝句四首》。
1、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2、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3、绝句四首·其一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译文:厅堂西边的竹笋长得茂盛,都挡住了门头,堑北种的行椒也郁郁葱葱长成一行却隔开了邻村。
看到园中即将熟的梅子,便到待梅熟时邀朱老一同尝新;看到堂前的松树,便希望和阮生在松荫下尽情地谈古论今。
美术耕牛图知识点总结
美术耕牛图知识点总结在中国绘画史上,耕牛图是一种常见的题材,它既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又体现了中国文人画的审美情趣。
耕牛图常常出现在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既有雅致的山水画,也有具象的农村画面。
耕牛图不仅在绘画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表现,而且在文学、诗词中也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从艺术角度来看,耕牛图主要表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对耕牛图的审美鉴赏和解读,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审美理念和艺术特点。
耕牛图在表现形式上多样丰富,既有写实的技法,又有意境深远的抽象手法。
通过对其中的绘画技法、构图结构以及线条表现等方面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在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上的丰富多样性。
同时,耕牛图也是中国文人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它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又反映了中国文人对自然、生活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
从文化角度来看,耕牛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和社会风貌。
在中国古代,农耕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而耕牛则是中国农耕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劳动工具。
耕牛图通过对耕牛和田园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农耕社会的劳作场景和生产生活。
耕牛图中的田园景象既有自然山水的诗意风光,又有农村劳动的朴实情趣,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自然、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
通过对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和劳动生活的再现,耕牛图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
总的来说,耕牛图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和社会风貌,而且体现了中国文人画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魅力。
通过对耕牛图的研究和理解,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历程、审美理念以及社会风貌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耕牛图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在今天,耕牛图仍然具有重要的艺术和文化意义,它为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2024届高三年级语文咏物言志微专题训练
咏物言志微专练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题小松李商隐①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②柱石功③。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注释]①李商隐:唐代诗人,少年早慧,品行高洁,有才华,有抱负。
后不幸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成了政治的牺牲品,他一生坎坷不平,襟怀未展,壮志未酬。
②方资:正可用作。
③柱石功:栋梁之材的功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题咏的是一株枝叶未茂的小松,因此诗人以“细”状其叶,以“轻”状其荫,突出小松的秀美。
B.这首诗善用对比,如以桃李春日之盛来衬托小松的寂寞,突出小松的“孤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C.颈联“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是说小松一年中经历多次枯荣变化难以长成栋梁之材。
D.“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写西园车马客争驰看花,怎奈荣华百态,转首成空,发人深省。
2.《题小松》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借小松的形象来象征某种精神、品格。
下列诗文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A.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B.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李白《古风(其十二)》)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D.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主观题一、诗人通过小松的形象寄托了哪些思想感情?请联系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二、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鹧鸪天·桂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①。
山花子②李清照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③,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①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②作于北宋灭亡,词人南渡之后。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其间。
②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
①首句“江涵秋影雁初飞”形象地描绘了无限的“秋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一个“涵”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江水、的特点。
(2分)②有人评价这首诗“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①(2分)清澈、平静、浩渺(答出其中两个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②(5分)要点:在颔联中诗人感叹活在尘世上,难得开心一笑,因此,重阳登临之际,便应头插菊花,尽享欢乐(1分)。
“尘世难逢开口笑”表达抑郁之思(1分),“菊花须插满头归”表达旷达之情(1分),一个虽遭贬谪但却乐观旷达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1分)。
(意思对即可)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首联写了诗人和朋友在重阳佳节携酒登山,远跳长江,江南的景色已初显秋意。
B.颈联中,诗人想以酩酊大醉来酬答朋友的情谊,不为夕阳西下、人生迟暮而感伤。
C.尾联中,诗人借典故抒怀,既点明了人生的短暂无常,又表达出了悟生死的释然。
D.全诗在记叙中写景,在叙事中抒情,于议论中用典,情景交融,意蕴丰厚,兴寄高远。
【问题】[注]牛山何需独霑衣:《韩诗外传》: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哉,国乎!郁郁蓁蓁,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俯而泣下沾襟”。
牛山,在今山东临淄。
1.写景的句子中“涵”字用得极好,请加以赏析。
(3分)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3分)【参考答案】:1.“涵”是沉浸的意思,诗人登高俯览江水,从碧波如画的清溪中,见到鸿雁南飞和齐山的倒影,把这里的一派秋光通过一个“涵”字曲折地摄入眼底,这优美的景色,读来使人神往。
张大千《梧桐老叟图》
张大千《梧桐老叟图》
《梧桐老叟图》:纸本,纵110厘米,横41厘米,水墨写意。
为张大千先生1941年于成都所作,时年42岁,后赠予叙州区朱大文先
生。
现藏于宜宾市博物院,国家三级文物。
大千
木爰
《梧桐老叟图》:上画一梧桐,干直挺立,枝遒叶茂。
下站立一
老叟,长衫及地,负手而立,呈昂首观梧状。
左角题诗一首,文为:“百尺梧桐半畝陰,枝枝叶叶有秋心,何年脱骨乘鸾凤,月下飞来听素琴。
”款“大文世仁兄,方家正之。
辛巳春大千張爰写於成都贵阁借居。
钤“木爰”和“大千”篆书二印。
轴右下角署“宜賓朱氏珍藏”一印。
该图笔意洗练,传神致韵。
名画欣赏-宋·晁补之《老子骑牛图》
名画欣赏-宋·晁补之《老子骑牛图》宋晁补之《老子骑牛图轴》幅50.6x20.4公分;诗堂29x20.5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水墨画老子骑牛。
款。
晁无咎写。
钤印一。
云屏烟障吾庐。
御题行书(乾隆御题。
诗文不录)。
诗塘王诜题。
瞬瞬西由。
打失心修。
尔我谁道。
骑牛觅牛。
君可养愼。
子也方收。
立脊吐眼。
胆直魂勾。
木鸡牝迸。
洒乐心沤。
我我无我。
历历悠悠。
晋卿。
钤印二。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陇西□。
鉴藏宝玺八玺全。
嘉庆御览之宝。
宣统御览之宝。
宣统鉴赏。
无逸斋精鉴玺。
收传印记有明文靖世家图书。
谨按。
晁补之。
字无咎。
济州钜野人。
官知河中府。
宋史有传。
此描绘老子骑于牛背上,徐徐前行。
他垂眉眯目,蓄着浓密的胡须,身穿粗布衣,侧头回顾,面带微笑,神态安详。
青牛趴蹄回首,睁眼顾盼,形神生动。
背景左上绘枯杈一枝,藤蔓缠绕;右侧有野草两小丛,简繁有致,层次分明。
无咎尤精书画,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老子骑牛图,款题“晁无咎写”,下钤“云屏烟障吾卢”,并有明收藏印,诗塘有王诜题跋。
画为纸本,以粗笔水墨出之。
树干由左侧向右上斜伸。
枝枒用中锋,笔触快速。
树叶用侧笔半扫半拖,具泼墨兼飞白趣味。
树下土坪上作老人骑牛,笔触与树枝画法一致,起笔甚重,简洁雄健,能把握形象架构及量感。
用笔与造形之精,在牛眼、牛背与小草表现最为突出─与主题相应,可谓得一老字。
此画从形象之把握与用笔之明快观之,与梁楷画风有关。
是北宋末院派人物画吸收文人画与禅宗思想总结而成之新风格。
无咎以之表现道家题材,深富时代意义。
在风格上可为南宋马夏派之先声。
晁补之(1053—1110年),字无咎,晚慕陶渊明,忘情仕宦,故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属山东)人。
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等职。
早年即受到苏轼赞赏,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其诗善学韩愈、欧阳修,骨力遒劲,辞格俊逸。
其文成就高于诗,风格温润典缛,流畅俊迈。
如《新城游北山记》、《拱翠堂记》等,或即景抒情,描摹真切;或借事寓理,叙议交织。
文学_高中课外古诗词鉴赏
高中课外古诗词鉴赏高中咏山水诗词鉴赏蟋蟀先秦:佚名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
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
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以大康。
职思其忧。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译文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
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留不住。
行乐不可太过度,本职事情莫耽误。
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多警悟。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
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停不住。
行乐不可太过度,分外之事也不误。
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敏事务。
天寒蟋蟀进堂屋,行役车辆也息休。
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不停留。
行乐不可太过度,还有国事让人忧。
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乐悠悠。
鉴赏就诗论诗,此篇劝人勤勉的意思非常明显。
此篇三章意思相同,头两句感物伤时。
诗人从蟋蟀由野外迁至屋内,天气渐渐寒凉,想到“时节忽复易”,这一年已到了岁暮。
古人常用候虫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表示时序更易,《诗经·豳风·七月》写道:“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九月在户”与此诗“蟋蟀在堂”说的当是同一时间。
《七月》用夏历,此诗则是用周历,夏历的九月为周历十一月。
此篇诗人正有感于十一月蟋蟀入室而叹惋“岁聿其莫”。
首句丰坊《诗说》以为“兴”,朱熹《诗集传》定为“赋”,理解角度不同,实际各有道理。
作为“兴”看,与《诗经》中一些含有“比”的“兴”不同,它与下文没有直接的意义联系,但在深层情感上却是密不可分的,即起情作用。
所以从“直陈其事”说则是“赋”。
从触发情感说则是“兴”。
诗的三、四句是直接导入述怀:诗人由“岁莫”引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宣称要抓紧时机好好行乐,不然便是浪费了光阴。
其实这不过是欲进故退,着一虚笔罢了,后四句即针对三、四句而发。
三章诗五、六句合起来意思是说:不要过分地追求享乐,应当好好想想自己承当的工作,对分外事务也不能漠不关心,尤其是不可只顾眼前,还要想到今后可能出现的忧患。
名画作品《五牛图》鉴赏[试题]
题目:名画作品《五牛图》鉴赏一.《五牛图》作者简介韩滉(公元723—787年),字太冲,长安人。
历经唐玄宗至唐德宗四朝;曾为江淮转运使,官至唐德宗宰相,封晋国公,赠太傅,谥忠肃。
史书评他:“性持节俭,志在奉公,衣裘茵衽,十年一易,居处陋薄,才蔽风雨”(《旧唐书.列传第七十九》)。
韩滉在政事之余,雅爱丹青,词高格逸,时称“在僧繇、子云之上”。
韩滉自幼天资聪明,工隶书、章草,擅画人物、田家风光,牛羊曲尽其妙;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说他:“能画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其画功在唐代与画马名家韩干齐名,后人称为“牛马二韩”;据说韩滉曾画的图有《尧民击壤图》、《越王宫殿图》、《七才子图》、《醉客图》、《集社斗牛图》、《盘车图》、《渔猎图》、《田家风俗图》、《古岸鸣牛图》、《乳牛图》、《归牧图》等。
但传至现在的仅《五牛图》而已,可谓稀世珍宝。
直至本世纪50年代初,才被一位寓居香港的中国著名画家花费巨资购藏。
他写信给周恩来总理,建议国家将这幅国宝赎回。
周总理当即批示,同意用数十万港币购回此图。
目前此《五牛图》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二.《五牛图》作品传奇《五牛图》一经问世便负有盛名,在整个宋代,它一直被珍藏在皇宫内苑;金兵进犯,宋高宗赵构在兵荒马乱中仓皇南渡也没有忘记带走这幅名画。
此图元初为赵伯昂所收藏,旋归于大书画家赵孟夫之手。
八国联军蹂躏北京时,《五牛图》被劫出国外。
1950年初,周恩来总理收到这位爱国人士的来信,信中说,唐代韩的《五牛图》近日在香港露面,画的主人要价10万港币,自己无力购买,希望中央政府出资尽快收回国宝。
周总理立即给文化部下达指示,鉴定真伪,不惜一切代价购回,并指示派可靠人员专门护送,确保文物安全。
文化部接到指示后,立即组织专家赴港,鉴定《五牛图》确系真迹,经过多次交涉,最终以6万港元成交。
《五牛图》回到故宫时,画面洞孔累累,残破不堪。
故官博物院组织专家,用了几年时间,才将它修复完好。
【优质文档】夏山图赏析-word范文模板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夏山图赏析篇一:中国好字画鉴赏董源《夏山图》中国好字画鉴赏董源《夏山图》在东晋顾恺之的时代,画家们笔下的山水画仅仅是依附于人物画的一种配景,不是主导性突出山水,而且缺乏与人物正确的比例关系和远近层次。
至南朝宋时,宗炳的山水画开始具备了独特的审美内容和美感享受,脱离了人物画自成一科,随后五代十国时期逐步形成了水墨山水画的艺术语言的发展个性趋向。
南唐灭亡入宋,水墨画达到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北宋初期,董源与范宽、李成在历史上被称为三大名家。
五代南唐画家董源,在明末董其昌开创的“南北宗画论”中,被尊奉作南宗山水画的祖师。
但他在身后宋代的三百多年中,一直被冷落,以至于史书中连他的生卒年月都没有确切的记载。
其流传至今的画,将近十件,《夏山图》即其一,成为画史中最古老的以“夏”为题的经典作品。
《夏山图》描绘了云雾环绕、峰峦叠翠和树木繁芜的江南夏日景象。
通过对劳作的山民和家畜的表现,作品画面显现出浓厚的自然气息。
此幅《夏山图》有两大构图特点:一是以高远取景,二是采用平等构图。
高远取景使得全图呈现出朴实厚润的山色和虚实掩映、远近相形的空间感。
画面正中是起伏的山峦,由近处向远方逐渐地推开,山峰的走势和脉络起承的处理自然且层次分明,山势在延伸和聚拢中有节奏变化的感觉;画面下方水面空远辽阔,一道又一道的沙碛和坡丘于水面和岸边向远处延伸;在沙碛和河岸之间,有人泛舟于河面,一叶扁舟顺水而下;岸边草木繁盛,远远看到有牛羊悠闲自得地吃草,河岸的树木形态各异,有的似顾盼,有的似静立;为了加深画面的纵深视感,在图中虚处,作者还绘有流动的烟雾和小溪径流。
平等构图体现在画上部的山峦与下部沙碛都与画面正中的山平行。
为了避免太多的平等、会引起画面单调,作者采用了灵活的处理手法:首先以起伏的曲线勾画山峦的蜿蜒形状,于错落参差间,突显出山峰之间的高低远近的变化;画面用墨色皴染的时候,以浓淡的区别把山的疏密点画出来。
绝色!风流才子唐伯虎笔下的班姬——《秋风纨扇图》赏析
绝色!风流才子唐伯虎笔下的班姬——《秋风纨扇图》赏析唐寅《桐阴清梦图轴》图源故宫博物院官网一、作者简介唐寅[1][2](1470—1523年),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等,苏州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与祝允文,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作“明四家”。
画法初学周臣,后又泛学范宽、郭熙、李唐等,从南宋“院体”入手,博众家之长,他的人物画将其绘画精神与人物完美融合,融汇各种技法到达到情景交融,传达出自身情怀;他的山水画意境优美,布局灵动,极富韵味。
二、作品简介唐寅《秋风纨扇图》图源上海博物馆官网《秋风纨扇图》,纸本,水墨,为唐寅仕女画代表作,今藏上海博物馆。
画心纵长77.1cm,横宽39.3cm。
左侧裱有清初名士林佶题跋一则,钦朱印两方;右侧裱有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题跋两则,钦朱印五方。
作品近景画数块湖石,中景塑一手持团扇依风斜立女子,远景双勾丛竹傍依斜坡。
画心左上角有唐寅的题画诗一首,署名“晋昌唐寅”,钦唐寅朱印两方,一为阴文“唐寅私印”,一为阳文“龙虎榜中名第一,烟花队里醉千场。
” 画面另钤历代收藏、鉴赏章多枚。
唐寅《秋风纨扇图》局部图源上海博物馆官网三、作者创作背景3.1 作者书法绘画特点明人尺牍册《唐寅致石泉札》故宫博物院藏唐寅的书法风格一般分为四个时期[1]:第一时期是其30岁以前,与文徵明笔法接近,书法从赵子昂入手,结体端丽,用笔秀润,代表作有唐寅的《高人深隐图》;第二时期是30~36岁,此时他科举折翼,决意仕途,卖画为生,用笔上追唐人,力求规范,尤宗颜体,用笔凝重,圆硕多肉,雄强茂密,横细竖粗,吸纳隶法,极富力度,代表作有唐寅36岁的作品《落花诗册》;第三时期是37~45岁,唐寅筑居桃花坞,创作达巅峰期,此时他的书法以赵子昂为根基,融李北海技法,字形秀丽,结体偏斜,又自成机杼,书法作品运笔流转,布局灵活,秀润遒劲,端美灵动,代表作有37岁时所作的《七言律诗轴》;第四时期是46岁以后,晚年的唐寅书法变得更加率意,吸取了米芾书风,用笔迅捷劲健,沉着痛快,八面出锋,率真自如,融诸家笔法,使结体、用笔均富于变化,并达到了挥洒自如、神机流走的境界,代表作有50岁以后作的《西洲话旧图轴》。
《乾隆御制鉴赏名画题诗录》三集(四)
《乾隆御制鉴赏名画题诗录》三集(四)卷七十三○题张宗苍湖山霁色卷山云归岫石泉浤,得得青骢问景行,路不生尘峰滴翠,吴天正是雨初晴,雩祭礼成述事,曙光初暏露光。
浓肃穆雩坛护古松幸,是三春赉膏泽,敬惟首夏,萃农功九韶,次第鸣仪鳯,大礼钦崇,举见龙奏假无言,还有吁继沾,申佑愿重重。
○题方琮山水八帧——春原驱牧西墅东村农事兴,野桥驱犊向春塍,牧童自有偷闲乐,那管乌犍喘月曾。
——澄潭泛艇层迭流泉泻作溪,溪头略彴隔东西,拏舟不复留名姓,却笑五湖有范蠡。
——水榭纳凉出峡奔泉赴壑忙,上搘水榭宛如航,昼长那更频挥扇,个是人间第一凉。
——竹楼过雨宿雨初收润意蒙,腻云归岫竹吟风,书楼今日披新霁,景与图中正复同。
——曲港秋深緑叶全稀红叶攅,秋深潦水浄沙滩,擘崖飞瀑虽依旧,却听声中带峭寒。
——松涛清听檐角松风峡口泉,倡予和汝谡音传,水轩■嗼高人坐,清听因之意与然。
——涧阁风泉怒泉吼涧已称奇,更落岩风涤荡之,小阁厜<3552>无一客,问娱视听付伊谁。
——溪桥吟雪满目寒光满意凉,千峰晴雪树苍苍,欲询策蹇溪桥客,吟得新诗凡几章。
○题金廷标采药图是谁采药地行仙,一足攀藤一踏肩,擎立者呼谓珍重,恐防失跌落重渊。
手扪肩耸向危峦,似此求仙亦大难,画者解留画外意,秦皇汉武未曾看。
○题邹一桂花卉册——杏同梅五出异梅香,结实甘胜一着尝,小雀不知闲拣择,栖枝聊复爱红妆。
——兰不在■中不畹边,折来带露几枝鲜,无端那虑风吹谢,人是长生杜氏仙。
——长春緑叶红葩点染匀,竹栏石砌镇鲜新,分明注出羲经旨,一气干元四季春。
——荼<4577>色如重醸味加芬,屡舞风前若带曛,可惜蜜蜂忙两翅,不能尝得祗饶闻。
——紫藤风中婀娜月边斜,逸态闲姿总不差,纵使季伦锦为障,紫丝终是属王家。
——梨花月明何独李难分,为(去声)是梢头喷静芬,设使于斯参色相,等闲亦得证声闻。
——虞美人垓下楚歌闻四面,失时可奈美人虞,芳魂千古帐中舞,韩信陈平俨丈夫。
——秋海棠花钿委地尚余姿,小字何妨人尽知,不恨三郎恨元礼,乘危安得托忠辞(《通鉴》纪杨妃马嵬自缢事,以陈元礼计弭兵变,不失为效忠之举。
第9辑:比较阅读题专练-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练
第9辑:比较阅读题专练练习一:意境类比较题专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
泛指粗劣的饭菜。
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 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 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 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2.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渔家傲引洪适子月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
圉圉从它归丙穴,谋自拙,空归不管旁人说。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
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
【注】①子月:农历十一月。
②圉圉:困而未舒的样子。
丙穴:地名,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这里借指巨鱼所生活的深渊。
3.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子月”一句为环境描写,既点明了渔人捕鱼的节令气候,也为下文诸多内容作了张本。
B. “巨鱼”以下三句,写巨鱼漏网,圉圉而去,但是渔人不以为意,因为他本来就志不在鱼,是想表达壮志难酬的无奈。
一个“从”字尽显其洒脱旷达状。
C. 下片“昨夜”二句不仅勾勒了优美的意境,也通过时间和场景的迅速变换,表现了渔人生活的旷放无拘。
D. “不知”一句,藏辞锋于婉转之中,由对渔人一家生活描写,转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示,名为渔人的“不知”,实为作者的“深知”。
4. 渔夫(渔父或渔翁)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
试将本词中的渔夫与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渔翁作个比较,说说二者的不同之处。
东风放牧出长坡 笛声吹老太平歌——中国美术馆藏《百牛图》及“百牛图”题跋考论
2021/02 No.228国家美术典藏1964年,邓拓将个人珍藏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140余件(套)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其中就有一件落款为“王珪”的《百牛图》。
该作除有若干邓拓收藏印,还有清代金石藏家阮元的“随文选楼之印”、清末民初收藏家周湘云的“宝米斋藏书画金石印”和李鸿章庶子李经迈的“小画禅室”等收藏印。
王珪(款)《百牛图》纵30.2厘米,横1320厘米,共分为七段。
前六段是画面主体部分,共绘有36人、98头牛,第七段为明代万历年间诗人穆光胤题跋。
该作落款为“大德丙午夏五中阳老人王珪作”。
从“大德丙午”可推断时也于此年被推荐为官,王珪因此与赵孟相识。
《邓志》言王珪:“善鼓琴,工画,赵孟之。
”1301年王珪38岁,弃官归隐,后隐居常熟虞山。
该作落款年份1306年正值王珪隐居期间。
元初绘画在赵孟倡导下推崇古意,但本画中体现的风格、笔法和技巧,如树石、人物的画法和较为粗犷的笔法处理,显示该画为明清之作。
因此中国美术馆鉴定该作为明代作品。
若明代穆光胤题跋无疑义,此作应为明代后期作品。
历史上流传至今的“百牛图”寥若晨星,因此此作依然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此作以适合长卷的构图方式,对自然景物进行剪裁,将树石、水岸简单勾勒,突出水牛和牧人。
画面中约百头牛聚散各处,布局疏朗有序。
这些水牛情态各异,或在山坡漫步,或奔跑下山丘,或扭牛群回家,一群牛便紧随牧人踏上回家之路,由此《百牛图》全卷收尾。
该作用线勾勒水牛的体形,用皴擦的墨色来表现肌肉、毛色的质感和体积感,坡岸和石头皴法粗硬、简练,显示出作者的笔墨技法和较强的造型能力。
该作设色淡雅,节奏舒缓,轻笔点染,树、山石、青草、水池、悠闲惬意的牛群和牧人,风和日丽的田园风光,织成了一幅清丽的放牧图景,表现出一种悠长的抒情韵味。
画面独具趣味之处有三:一为第四段中,五人手持长竿进行“捶丸”游戏。
比赛正酣,吸引了另一牧人前来观战。
捶丸是中国古代的一项球类运动,类明 王珪(款) 百牛图局部之一纸本设色 30.2cm ×1320cm中国美术馆藏愉尽显无遗。
19清朝-书画-王武
19清朝-书画-王武
王武(1632-1690),字勤中,晚号忘庵,又号雪颠道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精鉴赏,富收藏,工诗文,擅画花鸟,风格工整秀丽。
《梧禽紫薇图》:扇面、纸本、设色,纵17.3厘米,横52.3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描绘初秋时节,在梧桐的叶荫之下,一只鸟儿立于紫薇枝头,正在啄食梧桐的果子。
紫薇用笔写意,点染有致,新花之鲜艳与种子之枯色形成对比。
梧桐叶写中带工,脉络清晰,雀鸟用笔细致工整,刻画入微,姿态传神。
T77《明清扇面画》6-6·清王武《梧禽紫薇图》
清王武《梧禽紫薇图》扇面原画。
字画|米芾欲得有名的字画,曾又骗又耍赖,惜书画如命而不择手段
字画|米芾欲得有名的字画,曾又骗又耍赖,惜书画如命而不择手段北宋时期的书画家米芾,相信很多人都听过。
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天资颇高。
擅长书画,写的狂草书法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势。
寒光帖米芾他的绘画,开创了“米家山水”画派,遗憾的是他存世画迹多是赝品,相传现存的《春山瑞松图》就是他所作。
他可谓能诗文,擅书画,对后世影响非常大。
春山瑞松图米芾今天说说这个很有艺术才华又无赖的家伙。
我们就搬好凳子,吃着瓜果,一边看故事,一边欣赏古人的字画吧。
【本文集合了米芾书画、历代画牛图、王羲之书法】书盛制帖米芾米芾被人称为“米颠”,原因来自一段典故,据说他酷爱奇石,有一次路遇一块巨石,形状非常丑陋,米芾见到后心中大为高兴,大家猜怎么着?这家伙竟然称巨石是他的兄弟,然后弯下头鞠躬叩拜欲跟石头拜把子。
衰老帖米芾米芾不仅是位书画造诣极高的艺术家,也是一位精于鉴别、视奇石为手足、爱字画如命的大收藏家。
为了把有名的字画弄到自己手中,往往有些不择手段。
砂步诗帖米芾有人猜测,他平时露出狂放不羁的样子,可能就是掩饰他为了字画,经常做出的不光彩的举动。
景楼诗(一)米芾景楼诗(二)米芾值雨帖(一)米芾值雨帖(二)米芾有一次,有人拿了一张唐代画牛大家戴嵩的《牧牛图》真迹来找米芾,想把画卖给他。
《斗牛图》戴嵩牧牛图(未证实作者)米芾接过画反反复复看了一下,顿时喜颜笑色,但很快又皱起了眉头,沉思了一会儿,便睁着狡黠的大眼对卖画人说:“嗯......这画,对,看着又不对,这样吧,你把画留下来,让我再花时间仔细掌掌眼,鉴别是不是赝品,两天后你来听回话。
”《牧牛图》扇面戴嵩卖画人是个老实人,想都没有想就把字画留给了米芾。
两天过后,卖画人按时来找米芾,米芾装出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说:“你怎么拿一幅伪造的画来骗人呢?这幅画不是戴嵩的真迹,你拿回去吧!”南宋李迪《风雨牧归图》局部卖画的人听了米芾说他的话是赝品,很生气,指着米芾骂他没有眼力,不识货!接着他把画拿过来摊开检视一番,当他看到牛头的时候,眼睛一瞪,然后眯着眼再看了一次,突然冒起火来,对着米芾开骂道:“这不是我前天给你的那卷画,你弄错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梧秋影图作者简介王翚(1632年4月10日─1717年11月15日),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
江苏常熟人。
清代著名风格特点王翚自幼嗜画,继承家学,又随学黄公望画法的同乡张珂学画,很早便表现出非凡的绘画才能。
王翚师从王时敏、王鉴。
但他所画山水不拘于一家,广采博揽,集唐宋以来诸家之大成,熔南北画派为一炉。
王翚在王时敏、王鉴发展南宗画派的基础上,借鉴北宗的某些技法,比较全面地对山水画传统进行整理,形成具有综合概括性质的法则。
王翚将黄公望、王蒙的书法性用笔与巨然、范宽的构图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华滋浑厚、气势勃发的山水画风格。
因而他所画的江南小景往往生趣盎然,清幽灵动。
王翚作画喜好干笔、湿笔并用,而且多以细笔皴擦,画面效果比较繁密。
曾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
他早期画风清丽工秀,晚期则倾向苍茫浑厚。
章法富于变化,水墨与浅绛渲染得法。
也有评者指出王翚用笔过于圆熟,某些画则显得刻露,墨法少有变化,构图略感壅塞。
时人评价王翚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被并称为“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合称“清初六家”或“四王吴恽”。
其画笔墨功底深厚,长于摹古,几可乱真,但又能不为成法所囿,部分作品富有写生意趣,构图多变,勾勒皴擦渲染得法,格调明快。
在四王中比较突出。
其画在清代极负盛名,康熙三十年(1691年)奉诏绘制《康熙南巡图》,历时三年完成,受到皇太子胤礽召见,并绘扇书以“山水清晖”四字作为褒奖。
被视为画之正宗,追随者甚众,因他为常熟人,常熟有虞山,故后人将其称为虞山派。
个人作品有《康熙南巡图》(与杨晋等人合作)、《秋山萧寺图》、《虞山枫林图》》、《芳洲图》(常熟博物馆藏)等传世。
著有《清晖画跋》。
王翚的画历来价格较高,至今仍大受藏家欢迎。
从最新的成交价可证明这一点。
1989年6月1日佳士得中国重要古画拍卖会上,拿出一件王的摹古山水册,为清内府归藏,石渠宝籍著录,是王摹古山水的代表作之一,做价15-18万美元,最后一举达到396000美元。
以后所拍画作虽然价格降低,但相比其他清代画家作品还是可观的。
同年佳士得另次“精美中国书画”拍卖会上,其价格又有下跌。
王翚的秋林赋诗图轴,构图严谨,远山近陂配轩得宜,水墨设色自然浑成。
图上附有画家双题,自言有曹云西韵味,反映了这位大家摹古的清湛功力。
此图估价为二万五千至三万五千美金,拍至五万二千八百美金。
1990年11月26日,苏富比在纽约拍卖了一幅他的《太白观泉图》手卷,价格达71500美元,两天后佳士得也在纽约拍卖他一幅作品,《仿董源夏山图》浅设色绢本,立轴,以62000美元成交。
晚梧秋影图赏析珠联壁合的王翚、恽寿平合作之画。
据载两人最早结识于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其时就合摹了一张《仿云林渔庄秋色图》(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第二年浴佛节前二日,两人书斋斟茗之间,恽寿平作《仿柯九思树石图》,王翚即为之补竹坡《南田画跋》)。
以后在长达四十余年的交往中,更是屡屡合作。
只是在合璧作品中,更多的是王画恽题,究其原因,一可能是王翚的山水胜于恽寿平,恽氏难与匹敌,故多以题来使之增辉;二是恽寿平的文化素养高于王翚,藉题跋可点明奥妙,一语言中。
故王翚画作多请恽氏题跋,恽寿平也不推却,常一题再题,真可谓“珠联璧合”。
诚如恽寿平自云:先生之珍图,不可无南田生之题跋,敢云合则双美,庶非糠秕谭扬耳。
”(《清晖堂同人尽牍汇存》“恽寿平尽牍”)丙寅即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其时王翚五十五岁,恽寿平五十四岁,两人正聚首往还,同游虞山、无锡锡山、金阊、崑山等地,时有合璧之作。
如暮春王翚作《仿天游生山居图轴》恽寿平题跋;初夏,王翚仿惠崇小景作《荒江垂钓图》,与恽氏《花卉》合装成《恽格花卉王翚山水合璧册》;春,在瓯香馆恽寿平作《双清图轴》,王氏题记;恽氏仿柯九思《树石图轴》,王氏补竹点苔;七月,两人同客崑山,王翚作《晚梧秋影图轴》,恽氏题跋;九月初三,在崑山王翚制《山园畅饮图》,恽氏多次题识;九月十四日,王翚画《玉峰看月图轴》恽氏题七律诗并序;腊月,恽寿平画《新篁图》,王翚补溪亭远山并题识;至十二月二十五日,王翚所作五页画嘱恽寿平题识后,与恽氏所作五页山水合装成《恽寿平王翚山水册》炊炊,而此套册页,正是夏秋之间的一次合作,具体时间应在八月中秋之后。
王翚《晚梧秋影图轴》上的恽寿平的题诗为:“鱼窥人影跃清池,绿挂秋风柳万丝;石岸散衣闲立久,碧梧阴下纳凉时。
题记述:“丙寅秋日,石谷王子同客玉峰园池,每于晚凉翰墨余暇,与石谷立池上商论绘事,极赏心之娱。
时星汉晶然,清霞未下,暗睹梧影輙大叫曰:好墨叶、因知北苑、巨然、房山、海喇,点墨最淋漓处,必浓淡相兼,半明半暗,乃造化先有此境,石匠力为摹仿。
至于得意忘言,始洒脱畦径,有自然之妙,此真我辈无言之师,王郎酒酣与发,戏为造化留此景致,以示赏音,抽豪洒墨若张颠濡发时也。
修翁先生见而爱之, 因以为赠, 他日贻之文孙蔚兄以成世契。
南田寿平。
”。
画轴左上有王翚款识:“晚梧秋影,丙寅七夕后三日,王翚秉烛戏墨。
”推测图册亦当作于七夕前后。
另查末页题跋人张云章,字汉瞻,号朴村,嘉定(今上海市)人,清康熙时诸生,尝客徐乾学所,校勘经解。
《晚梧秋影图轴》从布局看,画轴简化组合,两人并立池畔观赏梧叶的情景,梧桐与秋树呈交叉植立的布势;笔墨上,树干简略勾勒轮廓并稍加渲染,梧叶均施以淡墨点,坡石则用干笔渴墨勾皴,具有“浓淡相兼,半明半暗”的特色。
恽寿平的题字具有疏朗的布局、松秀的笔法和淡雅的墨色。
引首铃一印「奇岳云」( 朱文), 款下铃两印「寿平」( 朱文) 、「恽正叔」( 白文) 。
本幅又铃乾隆八歪及「{ 丁寿宫续入石渠宝发」( 朱文)、「宣统御览之宝」( 朱文) 、「宣统鉴赏」( 朱文) 。
「无逸斋精鉴奎」( 朱文) 诸清内府印。
上诗堂有了首( 一七四七) 乾隆御题五律。
恽寿平个人简介恽南田(1633-1690),名格,字惟大,后改字寿平,以字行。
南田是他的号。
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他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是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
他一生生活在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
少时从伯父学画,青少年时期参加过抗清义军,家破人亡,当过俘虏,又被浙闽总督收为义子,曾在灵隐寺为僧,返里后卖画为生,一直赡养父亲。
与王时敏、王鉴、王翚(hui)、王原祁、吴历合称为“清六家”,他山水画初学元黄公望、王蒙,深得冷澹幽隽之致。
又以没骨法画花卉、禽兽、草虫,自谓承徐崇嗣没骨花法。
创作态度严谨,认为“惟能极似,才能传神。
”“每画一花,必折是花插之瓶中,极力描摹,必得其生香活色而后已”。
他画法不同一般,是“点染粉笔带脂,点后复以染笔足之”,创造了一种笔法透逸,设色明净,格调清雅的“恽体”花卉画风,而成为一代宗匠。
艺术成就恽南田的诗在诗坛上被誉为“毗陵六逸”之首。
大学者顾炎武曾称赞南田的诗说:“恽正叔落笔如子山,萧瑟乡关,……非大地欢乐场中仿效徘倡,郎当舞袖。
”“选意必幽,择辞必鲜,俗尘凡语自然不侵其笔。
” 其诗见于《南田诗钞》、《瓯香馆集》。
田从楷书入手,之后行草学王羲之及王献之父子,后来致力于学褚遂良书法,这在当时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也是他能在当时书坛中独树一帜的原因。
明末清初的书坛,是以董其昌为代表的对宋元书风的承袭,将宋元以来文人书法的把握和个人性情的表现融汇一体,将和谐优雅、轻松自然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入清后,由于康熙皇帝的个人喜好和提倡,使董书弥漫书坛。
但是南田对当时流行的董其昌书法也是颇有微辞的,他认为:“秀绝故弱,秀不掩弱,限于资地,故上石辄不得佳,其不足在是,其高超亦在是”。
这表明南田能发现其长处和短处,而扬长避短,自成一家。
恽南田的伯父恽向是个名画家,南田从小跟伯父学过诗文绘画,可以算是唯一的老师。
南田归家后,开始画山水,在山水画上创出了名声,四王吴恽并称为“清六家”。
然而,南田面对花鸟画的日渐式微,开始专攻花鸟画,他继承北宋徐崇嗣的画法,然后几乎是独创出一种“没骨画”法,直接用颜色或墨色绘成花叶,而没有“笔骨”。
给当时的花鸟画创作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为此后中国画的均衡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对明末清初的花卉画有“起衰之功”,被尊为“写生正派”,影响波及大江南北。
《国朝画征录》上载:“近日无论江南江北,莫不家家南田,户户正叔,遂有…常州派‟之目”。
中国绘画史上所载,常州画派画家即达百人之多。
南田在绘画理论上的成就也很高,画论详见于《南田画跋》。
他的画论主要有:“摄情说”;要“师古人”,更要“师造化”。
还有“似”与“不似”,当时的主流观点是认为要“不似”,似了就成了庸俗。
苏东坡曾经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
”后来的文人就以这句话来攻击画得似的画家。
在南田看来,“似”与“不似”都不是绘画的最高要求,最高境界在于“传神”。
他说:“世人皆以不似为妙,余则不然,惟能极似,乃称与画传神。
”[3]恽南田作品选集山水篇恽南田创作的山水画题材广泛,大幅求“势”,小幅求“趣”,淡墨、浅色、湿笔,追求幽深、寂静、清新、高逸的情趣。
书法篇康熙年间,董书风靡一时,但恽南田不染时风,以其深厚的诗画功底为素养,迥出时流,自成一格。
恽南田的书法,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他广泛吸收古代名家之长,以我为用,即所谓“以王献之为体,以褚遂良为面,以黄庭坚为骨”,融会贯通,形成了秀润劲利的自家风貌,他书写并传世大量的诗画题跋无不独展风姿而光彩照人,构成了恽南田诗书画中的一绝。
花鸟篇恽南田的花鸟画以似求不似,画风清新雅丽,其没骨画法风靡一时,追随者众多。
他自称“徐家传吾法”,他在继承了徐崇嗣的没骨花卉画法的基础上,又揉合了黄筌、徐崇嗣两家的精髓,重视形象写生,“以花传神”。
他的画法是一种“点花粉笔点脂,点后复以染笔足之”的体貌,方薰认为这是“前人未传此法,是其独造”的新风貌,它融工笔与写意之精华为一体,既有工笔画形态逼真,更具写意画的传神。
[3老子骑牛图老子所乘之青牛寓意刘向《列仙传》记老子出关:“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
入大秦,过西关。
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
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
”(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又云:“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列仙传》)老子乘青牛出关说的影响很大。
在后人心目中,老子是一位大耳下垂、须发皆白,但精神爽朗,神态安详,乘青牛而隐逸的老者。
画师们的《老子出关图》上那位老成持重、飘逸达观的得道老者也多是这副形象。
可是老子乘青牛出关的说法却不见于《史记》。
《史记•老子列传》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廼(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