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方法论 - 第三章
《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重点解析
《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陈振明公共政策学:一个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其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政策、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2、政策系统★★★★(1)政策系统: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①政策主体:指直接或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一般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
②政策客体:指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政策所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
③政策环境: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涵盖了社会经济状况、体制或制度条件、政治文化和国际环境。
(2)政策系统的划分:①信息子系统:由掌握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所组成,从事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和传递等活动,为公共决策提供信息资料。
②咨询子系统:由思想库以及各种专家、学者所组成,为公共决策提供方案或其他咨询服务。
③决断子系统:由拥有决策权力的高层领导者所组成,领导公共决策活动的全过程。
④执行子系统:由政策执行组织及其人员特别是政府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所构成,将政策方案转换成政策效果。
⑤监控子系统: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所组成的一个子系统,相对独立于其他子系统之外。
(3)我国公共政策系统运行的优化①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决策科学化是现代公共决策的主导,指决策者及其参与者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及方法,特别是公共决策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决策,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基础程序进行决策。
三章公共政策研究方法
(二)提出新的政策目标 (三)提出政策路径 (四)提出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1.公共政策分析有两个目的:一是论证公共政策的必要性、针对性; 二是分析公共政策目标与实际差异,提出纠偏意见。不同的目的产生 了不同的分析方法。 2.规范分析法是从某一原理出发,借助于模型等数理统计方法,论证 某一政策产生,修正的必要性的方法。它存在着逻辑分析法与逻辑演 绎法等两种具体方法。随着数学模型、数理统计方法的崛起和完善, 该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3.问题导向方法也称为实证分析法,它属于传统的政策分析方法。它 是从对“问题”的研究开始的。它分为问题的提出,对问题的原因分 析和深层原因分析,提出和论证解决方案的等环节。本章还以反腐败 为例,提出了异于传统的解决方案。这些结论,相信对我国的廉洁政 府建设是有价值的。 4.要使以上两种分析方法获得成功,关键是要学会事实/价值两分法, 并自觉地应用于公共政策分析上。
第一节 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 一、规范分析方法的内容
规范分析法也称为理论/模型研究方法,指从 某一原理或模型出发,来分析和论证某一政 策可行性的方法,或从某些数据出发,借助 于模型,推导出某一现象或结果必然产生的 研究方法。 三段式分析法、模型分析法
第一节 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
二、规范分析法的优点与缺点 (一)规范分析法的优点 1.方法规范。 2.直观形象。 3.逻辑较严密。 (二)规范分析法的缺陷 1.结论上的假设性缺陷。 2.结论的近似性缺陷。 3.在应用范围上的有限性缺陷。
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公共政策研究的方法概述
第二节 规范分析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问题导向方法 第四节 问题导向方法的内容
政策分析概论
政策分析概论第一章公共政策概述第一节公共政策一、公共政策概念1、【美】伍德罗·威尔逊(行政学鼻祖)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美】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创立政策科学)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3、美籍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分配。
4、【美】托马斯·戴伊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决定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5、小结: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1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
○2行动方案是指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行动准则是指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二、公共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西方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公共政策1、国会:国会立法是公共政策最基本的形式。
2、总统:总统是最强有力的直接决策者。
(立法倡议、立法否决、委托立法、外交决策、防务政策)3、政府机构:国会授予政府机构以正是权利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抉择。
4、最高法院:最高法院也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
(司法决策的主要形式:司法审查、推翻先前的判决、司法命令)(二)中国议行合一体制下的公共政策政策过程两大特征:1、(从宪法规范的权力关系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的立法权,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居首要的、全权的地位。
2、(从政府系统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上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左右着政府过程的运行,主导着公共政策的制定。
在西方国家,公共政策多以法的形式出现。
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从其实质特征看,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从其形式特征看,则由三部分构成,即党的政策、人大立法和行政决策。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邓恩
• • • •
方法 经验的方法 实证的方法 规范的方法
主要问题 它现在和将来会存在吗(事实) 它有何价值(价值) 应该干什么(行动)
政策分析方式
• 前瞻性分析
• 主要涉及政策行动开始和执行之前信息的提供和转换
• 回溯性分析
• 主要涉及政策行动开始之后信息的提供和转换
• 综合性分析
• 是一种全面的分析形式,它综合了致力于政策行动采取之 前和之后的信息的提供与转换,它具有前瞻性和回溯性分 析的所有优点,但没有他们的任何缺点
判断预测
• 判断预测试图用各种判断进行推导和 合成 • 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依据系统
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 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 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复的 填写问卷,以及结合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 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 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三、政策问题构建步骤
元问题
问题界定 问题搜索
问题情势
实质问题
问题感知
问题明确化
正规问题
四、问题构建的方法 1、综摄法: 新问题其实只是伪装的旧问题,而旧问题 的解决经验中 可能包含着新问题潜在的解决方案。 (1)个人类比 (2)直接类比 (3)想象类比
2、头脑风暴法 (1)挑选专家 (2)意见和评论分开 (3)保持开放和宽松的气氛 (4)对意见分清主次,形成建议
本书的特点
• 1、专栏的设计:书中有意增设了一些专门的栏目, 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 2、图表的使用:书中采用了大量的图示与表格, 用以更为直观地说明政策分析的程序、方法和结 构 • 3、案例的引用:书中的举例大多是最新出现的问 题,反映了当前的一些实际情况 • 4、各章小结:在每一章的结尾部分,都对本章的 关键术语、主要原则和理论进行了总结,有助于 读者把握书中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 5、学习提示:每章后面都有学习提示,目的是帮 助读者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第3章公共政策研究的基本途径与方法1法律资料人文
张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系统要素关系图
农业用水总量
用水需求系数 农业用地面积
用地需求系数
投入产出模型 工业总产值
总产出 服务业总产值
中间消耗 最终产品 农业总产值
社会总消费 固定资产积累
进出口净额
人均消费水平 投资分配系数
虚拟水
资本存量 水投资
一般工业产值 火电工业产值 用水需求系数
(一)概念
1、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有组织的或被组织化了的总体
• 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 • 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 由要素构成的整体具有特定的功能。
2、 系统分析的概念
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构成事物 的系统的各个要素及气象和关系进行分析、 比较、评价和优化可行方案,从而为决策者 提供可靠的依据
率提高到 10%~15%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3‰~10‰之间,预测到 2020 年城市化水平达到 40% 正义峡年径流量控制在莺落峡多年平均来水量 15.8 亿 m3 的情况下不少 于 9.5 亿 m3,使狼心山分水口处的收入水量不低于 4 亿 m3 假定各部门进出口结构为 0,相应的虚拟水贸易量变为零,将节约下来 的虚拟水分别按原用水结构投入生产部门,或全部投入工业部门
种群(人口)承载 力
资源承载力
生态环境承载力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发展 承载力概念的起源
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研究 种群(人口)承载力概念形成
土地承载力 水资源承载力 矿产资源承载力……
应用研究领域的扩展 承载力概念的发展
环境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 区域承载力 全球承载力
承载力概念的综合
资源、经济、人口、环境系统协调关系
3、系统分析的特征
〈公共政策〉第三章政策模型
第三章政策模型第一节模型概述一、什么是模型?模型这个概念对大家来讲并不陌生,如建筑模型、汽车模型、飞机模型等,在现代生活中并不鲜见。
模型是现实世界部分化、序列化、简单化和抽象化的代表。
通过模型进行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个典型特征。
模型突出了原型的本质特点,忽略了次要因素,使错综复杂、变化无常的现实世界便于人们把握。
模型作为研究原型的中介,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有助于人们分析和理解研究的对象,有助于人们解释和阐述研究的问题。
一般来讲,模型可划分为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两类。
具体模型主要指与原型在形态上几何相似的模型,如示意沙盘、模型飞机、交通地图等。
这些模型对原型是一种形象的说明,使人一眼望去就会联想到现实生活里的真实事物,突出表现了模型的相似性特征。
而抽象模型主要是指用语言、符号、图表、数字等抽象形式反映原型内在联系和特征的模型。
模型不仅仅是现实世界的简单替代物,而且是现实世界抽象化的代表。
在政策科学中,概念模型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这些概念模型是政策科学工作者在公共政策研究中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公共政策产生的原因,认识和分析其社会的效果,思考和预测未来的发展,不断总结出来的。
这些模型体现了对公共政策思考的不同角度,为理解公共政策和进行政策分析提供了多种途径。
第三章政策模型第一节模型概述二、模型评述在分析公共政策的时候,我们需要组织我们的思想和概念。
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场所,为了理解这种复杂,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简化,因而我们构建了模型。
进行政策分析,如果不使用模型的方法,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当运用这些方法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正在把主观强加于客观,人为地创造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从看似并不存在程序的现实中提炼出一种程序。
模型事实上的确来源于人类的经验,但它们绝不是经验的再现和翻版,而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一种认识方式,是人们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和个人信仰的综合体现。
因而,在政策研究领域,我们不得不非常谨慎地对待模型所代表的"真实"。
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第一章:概述公共政策是指由政府制定、实施的对社会进行干预和调节的计划和行动。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公共政策的性质、影响、以及有效性等进行系统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的重要性在于能够评估政策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政策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政策效果。
本文将探讨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策制定者具有一定的利益倾向,其制定的政策可能存在问题;制度理论认为一定的制度环境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政策实施理论认为实施过程中的官僚主义与公众参与度等因素也对政策实施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三章: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公共政策分析是一种复杂的研究过程,其中包含了多种方法。
其中,政策评估以及政策影响分析是两种较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政策评估是评估政策实施效果的过程,其包含了随机对照实验、中介变量分析等多种方法。
政策影响分析则是通过采用建模的方式来分析政策对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此外,公共政策分析还包括利益相关者分析、政策设计等多种方法。
第四章:公共政策分析的数据分析方法公共政策分析需要对政策制定、实施、影响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
其中包含了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多元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
多元回归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来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因子分析是一种将多个指标整合成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方法;聚类分析则是将样本按照其相似性进行分类的方法。
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可以互相协同,从不同角度对公共政策进行研究。
第五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局限性与挑战公共政策分析虽然可以起到评估政策效果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包括政策信息的不完整性、数据分析的局限性、以及研究方法和理论的不完善等问题。
此外,政策制定与实施本身的特殊性也为公共政策分析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包括政策制定者交换信息的困难、官僚主义等问题。
第六章:结论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干预性计划和措施的综合评估和研究,其理论和方法对于政策制定者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三章 政策分析主要模型
五、小组意识模型
• • • • • • • • 小组意识表现出以下特征: 1、一致性思维。 2、有倾向地选择信息。思考角度单一,看问题片面。 3、极端化的盲目情绪,要么对成功做出过高估计,要么对困难悲 观失望。 4、对群体过分自信。盲目相信群体力量,加强了群体封闭性,忽 视外界影响。 5、很强的凝聚力。内部人际关系良好,有强大的向心力。 6、群体成员的共同性。他们掌握的信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利益范围一致。甚至成长经历、所学专业、家庭背景等也一致。 小组的这些特征对决策构成极大的障碍,造成“群体狂想症”。
二、渐进决策模型
• 推行渐进决策的原因: • 1、渐进决策与渐进政治相适应,民主政治特 点决策。 • 2、渐进决策也是决策技术上的困难造成的。 • 3、渐进决策也是现行政策沉淀资本造成的。 • 4、渐进决策可避免严重的持久的错误。 • 有人批评渐进决策保守,压制创新,符合既得 利益者的追求。
三、综合扫描决策模型
五、小组意识模型
• 美国学者詹尼斯在《小组意识》一书中提出了关于群体不良决策 的理论模型。他经过分析美国政治和军事决策,发现参与决策的 群体成员总是把保持群体一致和创造和谐气氛作为目的,注意力 完全放在达到一致上面,而非方案自身的优劣,不能理智地分析 方案,造成决策失误。 • 根据社会心理学研究,寻求一致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极为普遍的 行为心态,在凝聚力强的群体里表现更为突出,批评性意见难有 生存土壤,群体中一个成员如有异议,有人会自觉站出来,充当 心理卫士,如规劝无效,就加以排斥、嘲笑,甚至敌视。 • 现代决策依赖于小组决定,发挥集体智慧,但小组决定比个人决 定差劲很多。尼采说:疯狂对个人而言只是一种例外,但对有些 小组来说,却成为一种规律。
一、描述与评价
• 描述性政策分析:对以往政策的历史分析,对 执行中的政策分析。
第三章 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公共政策学》PPT课件)
(二) 网上调查的概率分类
基于非概率的网上调查方法包括不严格 的自选调查和志愿者组织的实验调查等, 基于概率的网上调查方法包括网上拦截调 查、清单抽样、事先征集网民志愿者的实 验调查、事先征集普通总体志愿者的实验 调查等。
2、实验研究:政策过程中存在许多变量,变 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从而影响着 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从自然科学借用过来 的实验研究,对公共政策来说,是一种高 度控制某些条件,通过操纵某些元素来研 究政策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公 共政策的实验研究中,主要涉及三对主要 因素:实验组与对照组、自变量与因变量 、前测与后测
• 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非介入性研究更多地 表现出定量研究的特征;而实地研究则更多 地表现出定性研究的特征。
1、调查研究:采用自填问卷或结构式访谈的 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 本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 分析来认识公共政策现象及其规律。抽样、 问卷和统计分析是构成调查研究方式的三个 基本要素。
案例研究的目的是进行诊断、探明 原因和提出应对或矫正方案。
四、流程图方法
流程图的方法是指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 都具有直线性、阶段性特征的政策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指的是以历史和现时的发 展过程为脉络,对定性政策资料进行分阶段 描述;通过一个个的阶段性结论和描述,最 后形成一个完整而统一的、具有逻辑联系的 过程性政策结论和政策描述。
二、非概率抽样调查
1. 偶遇抽样 2. 判断抽样 3. 定额抽样 4. 雪球抽样 5. PPS 抽样
三、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调查资料的收集方 法
政策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主要分为自填 问卷法和结构访问法。
【精品】 2018公共政策学 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理论模型
模型及其认识论意义 :
(
(
模型 , 是主体为了某种特定的认识目的,依据相似性原 则而创造或选择一种系统,用于代表被研究的对象。公 共政策分析经常运用的是理论模型。模型建构的要求是, 模 模型要大致反映原型的本质,同时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 型 抓住主要矛盾,使对对象的研究简化。坚持真实性与简 化性的对立统一,是衡量建立模型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 标志。
(
(
模型”, 说来都不陌生, 如电影电视中的军事作战沙盘. 城市建设中 的建筑沙盘. 飞行器模型等, 在现代生活中多见不解. 模型是现实的 部分化. 序列化. 简单化. 抽象化和代表. 通过模型进行思维是人类 思维的一个典型特征. 在政策科学分析中, 模型 主指概念模型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些概 念模型是政策科学工作者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公共政策产生 模 的原因, 认识和分析其社会结果 , 思考和预测未来的发展, 在公共政 型 策分析中不断总结出来 . 这些模型体现了对公共政策思考的不同角 度, 为理解公共政策和进行政策分析提供了多种途径.
• 第一节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 第二节 “上下来去”——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 程理论模型
第一节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程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学是首先在西方历史传统和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这一点就决定了它的概念、理论、方法和学科 体系都是西方文明之树上结出的果实。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理论模型中,有一部分主要是在管理学的二级学科决 策科学中建构起来的,注重于反映和解释政策过程的认识论本质;另一部分则 和政治科学有着极密切的联系,注重于反映和解释政策过程的社会本质。
一、传统(绝对)理性决策模型
• 一)涵义、产生与理论基础 • 二)德洛尔的纯理论决策模型 • 三)对绝对理性决策模型的批评
(完整版)公共政策分析陈庆云(整理)
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第一节公共政策的本质一、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1、伍德罗。
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有政治家,既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这个定义对政策内容规定得太窄,并受到政治与行政二元论的影响。
)2、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
(这个定义侧重于公共政策的价值分配功能,但对价值可以有广义的理解)3、拉斯韦尔与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这个定义强调了政策作为一种以特定目标为取向的行动计划,以及与一般计划的区别,但内涵过于笼统。
)4、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这个定义强调了政策的表现形式,特别提出了"不做"的形式,但它没有严格地指出政府要做的事情与决定做的事情之间存在的偏差。
)5、詹姆斯。
安德森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的一个由目的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有一个或一批行为者为处理某一问题或事务采取的。
(这一定义强调公共政策是政府官员的活动过程,是政府实际做的事情而不是政府打算或将要做的事情,指出了公共政策的动态性和实证性。
但这种理解忽视了价值判断与政策方法的重要性,尤其忽略了政策执行的重要性。
)6、国内学者张金马认为,公共政策是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动的准则或指南。
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以及行动计划与策略等等。
(这个定义比较全面地指出了公共政策的表现方式,而且突出了它是一种行为规范。
但定义没有把公共政策的本质反映出来。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特征与功能,,一、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政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完整性;政策的过程具有完整性等.2、超前性政策是对未来的一种安排与指南,所以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3、层次性不同的主体制定的不同政策是有主次之分的.4、多样性由于政府职能管理内容的扩大,而引发的政策问题页涉及到诸多领域,从而变得多元化和复杂化.5、合法性政策体现着政府的行为,在法治国家,政府的行为必须依法而行.二、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1、导向功能政策的导向功能是指政策引导人们的行为或事物的发展朝着政策制定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政策分析方法论-第四章
案例
例如,某城市实施的交通拥堵治理政策,通过分析政策实施前后交通拥堵状况的变化,评估政策的实 际效果。同时,需要考虑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利益冲突、资源限制和组织协调问题等因素对政策效果的 影响。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未来政策分析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政策分析方法论的创新
跨学科融合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政策分析方 法论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挑战 和需求。
政策分析方法论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吸收不同领域的理论和方法,以提供更 加全面和深入的政策分析。
智能化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全球视野和国际合作
智能化和大数据技术将为政策分析提供新 的工具和方法,提高政策分析的准确性和 效率。
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流程
01
02
03
政策分析的步骤
包括问题识别、方案制定、 方案评估、决策制定和实 施监测等。
政策分析的流程
包括确定分析目标、收集 和分析数据、评估备选方 案、预测和优化政策效果 等。
问题识别
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目 标,明确政策分析的范围 和重点。
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流程
方案制定
根据问题识别结果,制 定备选方案,并对方案 进行初步筛选和分类。
政策问题分析的框架与工具
总结词
政策问题分析的框架与工具是进行政策问题分析的关 键环节,可以为分析者提供指导和支持,提高分析的 准确性和科学性。
详细描述
政策问题分析的框架与工具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 同的需要进行选择。常见的政策问题分析框架包括利益 分析、制度分析、结构分析等;常见的政策问题分析工 具有SWOT分析、PEST分析、问题树、风险矩阵等。 这些框架和工具可以帮助分析者全面、系统地了解问题 的各个方面,为后续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选择框架和工具时,应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特点进行 选择,并注意其适用性和局限性。
第三章 社会政策研究方法
第一节 社会政策研究概述
一、社会政策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政策学科的产生 1950年,英国著名学者蒂特马斯被聘为伦敦 经济学院第一位社会行政学教授,标志着社 会政策学科“到达法定年龄”,进而迅速在 许多其他英国大学中被承认是一门大学学科。 社会政策学科之所以首先在伦敦经济学院得 到认可,有这样两个方面的原因:
重视宏观政策分析是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政 治、经济环境变化有关的。
5、政策绩效评估成为研究热点
二、社会政策的学科性质
(一)社会政策学科的综合性 (二)社会政策学科的应用性 (三)社会政策学科的价值关联性
三、社会政策研究的重点议题 (一)社会议题 (二)社会问题议题 (三)社会群体议题 (四)社会服务议题 (五)人们生活中的社会政策议题
是由政府决策并实施的对市民社会福利有直接效 果的政策,包括社会保险、救济、住房、教育等。
(2)20世纪80年代则社会政策主要被理解为 “决定不同社会群体的资源、地位及权利的分 配”。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政策则从关注经 济性资源分配到关注社会关系(地位、权利)的 分配。
4、高度重视宏观政策分析,促进政府政策制定 系统的改进
布莱克莫尔:关于社会政策的许多争论已经过时 了。“新右派”把市场机制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的主张经过20年左右的尝试,已证明是不可取的。
激进左翼的思想因迷恋于阶级冲突、异化和 资本主义终结等过于抽象的理论,也已经过时了。 实践证明,他们都不是非常擅长预测社会政策的 实际发展。
2、研究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拓宽 3、研究范式发生了转移 (1)20世纪60年代的主流观点认为,社会政策
三、社会政策研究的几种基本方法
(一)系统分析法 1、系统与系统分析 2、系统分析的视角 (1)整体分析 (2)结构分析 (3)要素分析 (4)层次分析 (5)相关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第3章)(1)
第三章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1、兰德公司的4W决策思考模式。
即: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采取哪条行动路线?前景如何?是一种适合于人所有个体和群体的思考模式。
决策的五个基本要素:决策者、决策对象、决策信息、决策方法、决策结果。
2、艾斯顿(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拉斯韦尔、卡普兰(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伊斯顿、戴伊(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某事的行为)对公共政策所下的定义。
3、公共政策的含义。
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4、公共政策定义所揭示的内涵特征。
第一、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政策的一般特征。
第二、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第三、公共政策是有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得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
第四、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第五、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第六、公共政策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政策与决策的不同:政策是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政策具有总括性和指导性,决策具有微观性和操作性。
政策为决策和决定提供一定原则。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构成和结构1、国家、政府、公共政策的关系:国家在本质上是讲公众的权力变成了支配公众的权利;政府是国家主权的管理者和行使者;政府是国家的中枢系统;政府存在的基础是政策。
2、政府利益(政府自利性)的含义:即:指政府系统自身需求的满足。
3、政府过程的含义:即是指某一特定的时间横断面上政府活动的逻辑顺序。
也就是说是政府动作的程序,其中心流程是政策过程。
4、G.A.阿尔蒙德的政府过程逻辑顺序: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反馈。
公共政策是政府系统输出的主要产品。
5、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6、美国公共政策形式构成中的横向结构的特点: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三权分立而又相互制衡。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邓恩
29
预测的方法
• 1、首先要明确预测的对象 • 现行政策结果、新政策结果、新政策内容、政策
利益相关者的行为 • 2、选择方法和技术 • 外推预测、理论预测、判断预测
30
外推预测
• 外推预测的方法和技术使分析人员能根据目前的 和历史的数据推断未来的社会状况。
快速的发展。
1
• 政策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是政策分析却 是一个全新的领域。20世纪40年代末50年 代初,一些政治学家把微观经济学多年来 对效率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运用于社 会政治领域,建立了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政策科学。
2
•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具有这样一个假设 前提:即固定的资源或投入,经由增加效 益的有效途径,能够获得最大的产出;政 治学家以此为据,先设定明确的目标或者 产出,然后寻求如何可以增加效率,即以 最低的投入或最少的资源达到事先确立的 目标。
实的,对属于根据中所描述的种类的成员的个人 或群体也同样真实
• 直觉模式:基于对政策相关信息提供者的心理因素的假定
洞察力
20
• 分析中心模式:分析人员运用的方法或规则是合理性的
政策分析者运用来自数学、系统分析和经 济学的“普遍选择原则”
• 解释模式:政策主张是以来自于原因的论证为基础的,这
个原因可以是普遍定理和规律。
标的前提是否站得住交
38
政策建议的方法
解决,而非他们对真正的问题找到了错误的解决 方案。” • 构建问题至关重要
23
一、政策问题特征
• 1、政策问题的相互依存性
某一领域的问题会影响到其他领域的问题
3、弹性与政策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
一、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弹性 2.需求价格弹性 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4.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5.供给的价格弹性 6.需求的交叉弹性 7.需求的收入弹性
二、价格政策(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 三、蛛网理论*
一、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Elasticity
富有弹性与P轴相交Es>1
缺乏弹性与Q轴相交 ES<1
P
•A
QS
同时与P、Q相交: 价格下跌,反而要增 加生产,才可以维持 盈利。 ES<0 如粮食、铜的供给 电脑制品。
(5)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时间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价格变化时,厂商对产量的 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时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供给 弹性较小。长期内,生产规模的扩大与缩小,甚至转以实现的, 供给的价格弹性较大。
(2)需求富有弹性 E > 1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例:电视机Ed=2,P1=500元/台,Q1=100台 , 如价格下调10%?试分析以下收益状况。
如价格下调10%,则数量增加20%, P2=500 –500*10%=450元/台, Q2=100+100*20%=120台
TR2=P2×Q2=450×120=54000元 TR1=50000 TR2 –TR1=54000 –50000=4000元 TR2 >TR1,表明价格下跌,总收益增加。
(1)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注意:
需求价格弹性值可以是正, 也可以是负。两个变量的变动 方向,若反方向变动,加负号。
价格弹性系数(Ed)如果是负的,一般取正值,以便于 比较
(2)需求价格弧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 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都是人们理 解和把握世界的认知活动。 政策分析的认知路径就是政策分析者认识政 策问题、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方式。
实证主义(Positivism)
后实证主义(Post-Positivism)
实证主义
“会怎样”
积极的财政政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拉动了总需求? 如果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话,我国的GDP会发生怎 样的变化? 如果征收房产税,房地产价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变化幅度如何? 对大学的财政拨款会让社会的哪个群体得益最多?
“为什么”
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会倾向于把资金用在“形象 工程”上? 为什么政府要规定一些公共服务,如民航、电信、 铁路的价格? 为什么财政收入和支出规模会不断扩大?
2.价值判断是规范分析的前提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和基础,来 分析研究经济社会活动“应该怎样”“应 该是什么”,回答诸如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 题“应该怎样来处理或解决”、什么方案是 “好的”、什么方案是“不好的”、“为什 么要作出这样的选择。
后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的弊病: 实证往往难以实证 实证分析不关心未来 实证主义走向“技术官僚”
例:所得税率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年度
1965 1970 1975 1980
联邦边际税率(%)
17.00 19.48 22.00 30.13
平均周工时
38.8 37.1 36.1 35.3
假定罗先生的工资率为10元/小时,工资是闲暇 时间的成本,闲暇1小时,就要放弃10元的工资。现 在政府对工资所得课税20%,于是罗先生的净工资为 8元/小时。一个理性的人会作出怎样的反应——工 作得更多、更少,无动于衷? 替代效应:税收这么高,像以前一样多地工作 实在不值得。 收入效应:税收这么高,只有更多地工作,才 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
“为什么要这样”
为什么规模小的政府比规模大的好? 为什么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公共服务? 为什么新公共管理改革要砍去大批国有企业和实 行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 为什么在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比消极财政政 策更可取?
“好的或坏的”
撤销这个政府部门对吗? 政府向富人征重税可取吗? 政府将公共服务外包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紧缩银根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吗?
协商性政策分析
Frank Fishcher.Reframing Public Policy:Discursive Politics and Deliberative Practic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话语性政策分析
麦克斯怀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 查尔斯· J. 福克斯,休· 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
一种哲学层面的思考方式
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所能感知 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
建立通识的客观知识
你相信中医吗?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 1.确认事实,弄清因果关系 “是什么” “会怎样” “为什么”
“是什么”
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支出和赤字有多少? 政府征收哪些税,各种不同的税在税收总收入中 所占的比重如何? 政府花在行政管理、教育、农业、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上的钱分别是多少?
票决与协商
政策分享(policy sharing) 1.普通民众的“政治无能力 (political incompetence)
2.多元价值冲突 (conflicts of interests)
政策专家的社会责任 "对话和授权的推动者"
参与性政策分析
Udaya Wagle.The policy science of democracy: The issues of methodology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Policy Sciences,2000,33,pp. 207-223. Peter Deleon. The democratization of the policy scienc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2, 52,pp.125-129.
政治分析
博拉·斯通:《政策悖论》
规范性政策分析(normative policy analysis) 后实证主义政策分析重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 结合,只不过更强调规范分析的复兴。
建立价值偏好的输入机制
参与式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 “要有助于普通公民而不是官员独自的需求” ——林德布洛姆
2.实证分析的基本步骤 (1)提出理论假说(假设条件和中心内容) (2)建立假说模型(主要结论) (3)理论假说模型的经验检验(验证结论) (4)验证理论假说(解释结果)
1班的学生身高普遍比2班的高?
3.实证分析的类型 理论实证分析
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概括出研究内容的基本关 系和基本假设条件,以此为基础或出发点进行理论 逻辑辑的演绎。 经验实证分析 对理论提出的假说和推演的结论进行统计检验的 过程,即对理论的再证明。
经验实证分析的基本方法:
面谈 实验(社会实验、实验室实验) 计量研究
规范分析
1.提出标准,分清是非 “应该怎样” “为什么要这样” “好的或坏的”
“应该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样”
政府的规模是太大了还是太小了? 政府应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哪些用途才符合公众的 利益? 文化事业单位靠政府拨款来维持还是让它们象企 业那样自己养活自己? 是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让它逐步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