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歌阅读”仿真综合练(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歌阅读”仿真综合练

仿真综合练(二) 宋代诗歌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定风波重阳

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①,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②,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③。

[注] ①翠微:山上的小亭。②云峤:耸入云霄的高山。③牛山沾衣: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而泪流满面:“我怎么舍得这么美好的国都而死呢?”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作题为“重阳”,说明作者是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个天与友人一道登高赏菊,饮酒赋诗。

B.词作开头两句,前一句交代行踪,后一句描绘了“江涵”、“秋影”和“雁飞”三幅画面。

C.“难逢”道出了作者对人生多忧的感慨,与下文的“年少”“须插”形成因果照应。

D.作者用“携壶”“菊花”“佳节”“登临”等反复点题,进一步表现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解析:选B B项,“后一句描绘了‘江涵’、‘秋影’和‘雁飞’三幅画面”错。“江涵”“秋影”是一幅画面,是说秋景倒映在江水里。

(2)词作结尾四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借用齐景公的典故有何作用?(6分)

答:

解析:“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表明人生无常,古往今来都是如此,所以不必感伤,表达作者旷达乐观的感情。文末用齐景公的典故说明人生无常,古往今来都是如此,所以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这是以齐景公的反例作结,来表达作者的生死观。

参考答案:第一问:作者直言“不用怨斜晖”,衰亡老去是自然规律,不必为此而感伤,表达了面对生死旷达超脱、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第二问:作者借用齐景公的典故,但反其意而用之,使生死观的表达更显得超凡脱俗,

人生的境界更加高远。

[白话诗歌]

同客人带酒登山,长江水倒映着秋天景物的影子,大雁刚刚从这里飞过。人活在世上难遇一次开心欢笑的时候,趁年轻,头上要插满菊花玩个痛快回来。

以大醉来酬谢重阳节日之景,朝着高耸入云的山登高,用不着去怨太阳快落山了。古往今来有谁不老死,数不清啊,没有必要像齐景公登牛山触景生情而哭泣。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卜算子漫兴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①。李蔡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芸③草去陈根,笕竹④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⑤,舍我其谁也?

[注] ①据《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与匈奴战,敌众我寡,受伤被俘,佯死,突然跃起夺得胡儿骏马,南驰以整残部。②李蔡:李广之堂弟。③芸:通“耘”。④笕竹:剖开竹子。⑤力田:乡官名,掌管农事。

(1)下列对这首词下阕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下阕一、二句与全词其他句有所不同,一改散句之状,讲究对仗,工整清新,重在写实。

B.“芸草去陈根”表面上是说自己根除园中杂草,实则表达对金军要斩草除根的态度。

C.“笕竹添新瓦”写对乡间屋舍的修缮,给人以词人将在此营生、长期居住之感。

D.“朝家”指朝廷,结尾两句意指朝廷有朝一日选拔任用“力田”,一定会非自己莫属!

解析:选B B项,“芸草去陈根”仅仅描绘了词人罢官赋闲时在园中根除杂草的田园生活景象,并没有表达对金军要斩草除根之意。

(2)请从表现手法、思想感情两个方面对这首词的上阕加以赏析。(6分)

答:

解析:这首词的上阕是用李广屡立战功,但未被封侯,而他的堂弟李蔡才能平庸,属于下等里的中等,却能被封爵列侯的典故,两相对比,以古喻今,尖锐地揭露了南宋朝廷的腐朽,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参考答案:①使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典故,并将骁勇善战不过未被封侯的李广

和才能平庸却被封侯的堂弟李蔡实行对比,突出朝廷的不公。②词人其实是用“李广难封”自况,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不能重用人才的强烈不满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抑郁之情。

[白话诗歌]

千古扬名的李将军,能够在败军之际,受伤之时夺得匈奴的战马。李蔡的人品才干都极平常,却被封侯拜相!

我在田里锄草,把老根挖扒,剖开竹筒,刮制成新的竹瓦。如朝廷诏令举荐“力田”,则非我莫属。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苏子瞻哀辞

张舜民①

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

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②。

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注] ①张舜民:和苏轼感情深厚。苏轼知定州期间得墨石,作大盆盛之,激水其上,名其室为雪浪斋。后来苏轼被贬岭南,到宋徽宗时,作者知定州,重新修葺雪浪斋,而此时得知苏轼病逝的噩耗,于是写了这首哀辞。②丈八盆:指苏轼用来盛放墨石的盆。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轼被贬,墨石也所以而被冷落,“石与人俱贬”中的“俱”字,道尽了当时的世态炎凉。

B.第二句的意思是说,朋友苏轼已去世,但“石尚存”,能够让作者感到欣慰。

C.“重添丈八盆”体现了作者对苏轼遗物的珍重,表达了作者对苏轼的深厚感情。

D.苏轼病逝,作者只能在万里之外的定州为其招魂,尾联直抒胸臆,情真意切。

解析:选B B项,“能够让作者感到欣慰”错,人亡石存,充满了物是人非之悲。

(2)请结合苏轼的生平,谈谈你对“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的理解。(6分)

答:

参考答案:苏轼屡遭贬谪,历经磨难,但乐观豁达,坚守忠贞的品质而不改变。墨石有坚重之质,不轻易改变本性,这也正是苏轼坚贞品格的象征。作者以石喻人,表达了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