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和《寒夜》看巴金的创作特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金《家》的人物分析

摘要: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是位有影响的大作家,在大约半个世纪以来的创作生活中,他为我们创作了很多的作品,给现代文学宝库增添了财富。在这些作品中,《激流三部曲》是最能代表作者的创作成就的。尤其是其第一部——《家》,更吸引着广大年轻读者的心。巴金在《激流总序》中说:“在这里,我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一幅图画。自然这里只有生活的一小部分,但已经可以看见那一股由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所组织成的生活的激流是如何地在动荡了。我不是一个说教者,所以我不能够明确地指出一条路来,但是读者自己可以在里面去找它。”

关键词:封建礼教斗争

正文:

小说写的是一个封建大家庭,在五四运动的社会潮流冲击下由盛而衰,急剧瓦解和崩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及当时社会上的种种矛盾和斗争。主题说明:在五四所开辟的中华民族争生存,求解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长期统治中国社会的封建制度已成为一具僵尸,它的全部思想体系,伦理首先都已经知名度腐烂,它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与此同时,新生的民主势力和革命思想的萌生和发展,也不可阻拦。在巴金看来,这是一股奔腾前进的生活的激流,时代的激流,是什么力量都阻挡不住的。

作品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闭塞的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用作家自己的话说:他“所要展示给读者的乃是描写过去十多年间的一幅图画”(注:《〈激流〉总序》)。高氏豪门外表上诗礼传家,书香门第,但遮掩在这层帷幕之后的,却是内部的相互倾轧,明争暗斗,腐朽龌龊,荒淫无耻。为了维护这个作为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临崩溃的家庭,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这就又加深了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轻人遭受巨大的痛若。在《家》中,就有梅的悒郁致死,瑞珏的惨痛命运,鸣凤的投湖悲剧,婉儿的被逼出嫁,——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无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礼教、迷信迫害的结果。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深切的同情和悲愤,并向垂死的制度发出了“我控诉”的呼声。

首先,我要谈谈高家的三个孙子——高觉新、高觉民、高觉慧。觉新,是高家的长房长孙,在小说中,作者着重描写刻画了他这个形象。作者把他塑造成一个深受封建礼教毒害的典型人物。觉新虽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但又处在这样一种特殊的位置,深受封建伦理纲常特别是“孝”道的熏染,于是,作者付与他委曲求全的怯懦顺从性格。他在高

家的事务上兢兢业业,办得仅仅有条,但在自己的婚姻、愿望上,总给读者一种无奈的感觉。大胆、幼稚是觉慧性格的主要特征,觉慧是受“五四”思想冲击的新生的、民主力量的代表,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是投进高家这个死气沉沉大家庭的一颗活种,他对封建势力的反抗毫不顾忌、毫不害怕、毫不妥协。他积极参加“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学生运动,并为之忘我地运动,反对封建家长压制青年,公开支持觉民抗婚,主张年青人应该主宰自己的命运;反对大哥的作揖哲学,鄙视克安、克定荒淫无耻的生活,追求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反对把瑞珏搬到城外分娩,同情下层人,主张人格平等,爱仆人鸣凤,他最后离家出走。揭示了他反抗的坚定性,他的幼稚主要表现在对周围的一切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认为旧家庭里的一切就是一个复杂的“结” ,没有办法把它解开。觉新虽然与梅相爱,然而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长主婚,幼辈不得过问”的封建教义左右下,他们的真挚爱情被活活拆散。本来,无论从个人感情上说还是从“门户相对”的封建观念上说,他们都能够得到成功。梅最了解觉新,也最能安慰他,觉新因为有她的了解和安慰,连遭到死去母亲的厄运都没有“在心上留下十分显著的伤痕”。他满以为他将来的配偶就是梅,因为他们都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小姐,而且“姨表兄妹结婚,在这种绅士家庭中本来是很寻常的事”。那么后来为什么没有成功呢,作者利用琴的口说出了他们没有成功的原因。“---妈都告诉我了。连大表哥本人也不晓得”。琴依旧用忧郁的调子说“本来大舅(指觉新的父亲)已经托人去做过媒了。你大姨妈(梅的母亲)先有了允意,所说她后来把大表哥同梅表姐两人的八字拿去找人排了一下,说是两造的命相尅,不能配合,否则女的会早死。因此她拒绝了这门亲事。其实另外有原因,原来有一天她在牌桌上跟现在的大舅母有了意见,自以为受了委屈,才拿拒婚的事来报复。---她们俩个就闹翻了,甚至于断绝来往。”觉新和梅的爱情就是这样被太太们一时的任性给毁灭了。此后,觉新的家长们竟采取了近乎游戏的抓阄的办法,为觉新抓到一个配偶:原来他(觉新)的相貌清秀和聪慧好学曾经使某几个有女儿待嫁的绅士动了心。给他做媒的人常常往来高公馆。后来经他的父亲同继母商量,选择的结果,只有两家姑娘的芳名不曾被淘汰。因为在这两个姑娘之间,父亲不能决定究竟哪一个更适宜做他儿子的配偶,而且两家谁来做媒人的情面又是同样地大。于是父亲只得求助于拈阄的办法,把两个姑娘的姓氏写在两小红纸片上,把它们揉成两团,拿在手里,走到祖宗的神主面前诚心祷告了一番,然后随意拈起一个来。李家的亲事就这亲决定了。

觉新失去了梅,只有绝望地痛哭,但是他服从了。结婚的时候,被人玩弄着象一个傀儡,被人珍爱着象一个宝贝。新婚之夜,两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睡在一个床上,久久不能入睡。这就是封建礼教给青年安排的命中姻缘。他喜欢远房表妹梅,但又无法违抗老太爷

的旨意,来放弃自己的妻子瑞珏,他只有把痛苦留给自己;他既同情支持弟弟们的反封建斗争,但又无法放手掉高家的事业,他只能选择“作揖主义”哲学。全篇小说他给我一种非常痛苦的感觉,简直是一个悲剧形象。在我认为,作者之所以塑造觉新这个悲剧人物,不但是为了唤起读者对这一时期这类人不幸的同情,而且主要是对这种人的严厉批判。由此可见,作者的用意是如何了。但我要补充的是高觉新在这个中国社会新旧交替和转型时期,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高觉民与高觉慧,他们很幸运,没有他们大哥那样活得那么累,还能在高等学府成就大业。那么作者为何要把他们放在人物塑造的首要地位呢?因为,在当时,他们又是典型的一类人,但他们两兄弟又有着不同。首先来看觉民,虽然他在外和弟弟觉慧大搞一些反封建的活动,来开导当时内地有着迂腐思想的人们,但在自己家里却又无法抗拒来自高老太爷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在他对远房亲戚张太太女儿琴的爱情上表现出一种想爱又不敢爱的情绪,只是再默默地煎熬罢了,最后作为家中反封建的一员,却还是没走出这个家,还是深陷在这个泥潭中;觉慧,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可以说他是小说中的一个亮点,也可以说他是觉新的另一个极端。觉慧不止一次自豪感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过那个快要崩溃的空虚的大家庭之上”,超过所有只会在青年人面前摆“长辈的架子”的封建统治者之上。确切地说还不止是“超过”,而是压倒,在两代人的两种道德力量的对比中,新的一代完全压倒了老的一代,因为封建统治者的道德同他们的整个制度一样,已经彻底腐朽,濒临崩溃了。在小说中,高家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大起大落,但他唯一的意愿就是能走出这个家,走出这个满是封建礼教的世界。家中,老太爷是至高无上的,惟有他会在老太爷面前因感到不满而冲撞他,也正是这次他被禁闭了很长一段时间,从而坚定了他走出这个家的信念。他爱丫鬟鸣凤,他恨老太爷,与觉民相比他敢爱敢恨,毫不掩饰。最后,他勇敢地走出了高家。

作者塑造这两兄弟,可以看出也花了很多心思。我以为,觉慧的气质、愿望、行为等,几乎都是作者年轻时的真实写照,从觉慧身上,可以看到作者的影子。我猜测,作者是因为自己在反封建运动当中不希望看到一代青年沉沦下去,便在对封建礼教的憎恨中塑造了这几个人物,表现出作者对年青一代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这两个人物的塑造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

下面让我来说说小说中的几位女性:瑞珏,觉新的妻子,她善良、厚道、柔情,作为高家的长孙媳,又为了照顾自己的儿子和丈夫,只能在这个家中和觉新一起维护着封建礼教的权威,但在某些事情上,还是可以看到她对新生活的向往;梅芬,在父母包办之下,嫁给省城外的一个姓赵的人家,可惜结婚不到一年她的丈夫死了。婆子对她不好,只好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