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与斯大林模式关系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解体与斯大林模式关系之分析

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在二十世纪,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解体了,这是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事件,它给各国共产党人和世界人民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苏联失败的原因,及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教训。

斯大林时期苏联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体制,尽管这种体制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发挥过其积极意义,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越来越显现它自身存在的矛盾和弊端。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分别成为苏联领导人之后,对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经济、政治的方针、政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时的状况,使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好转,人民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旧体制的弊端,再加上决策上的一些失误,使苏联国民经济在70年代中期后的增长速度明显出现下降趋势,国民经济再次面临严重困境。1985年,在召开的苏共中央非常全会上,选举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书记。苏联的剧变主要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后期,从1988年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开始。剧变同戈尔巴乔夫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有密切关系,它们基本上是同一个过程。这大体上又可分为三个阶段。先是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后是两种政治力量激烈斗争,最后是苏联共产党垮台和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是多种原因作用的结果,下面从解体的内因与外因,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对苏联解体进行分析:

(1)内因与外因。在苏联剧变和解体的原因上,苏联社会本身的问题是内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是外因,其中内因具有决定性和根本性的意义。本人认为苏联解体的首要原因是以斯大林体制或模式为特征的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它的演变过程中已经失去了活力和凝聚力,进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它已陷入全面危机,从而使整个社会进入了停顿和停滞时期。苏联传统模式迟迟得不到更新,导致社会内部危机日渐加重。其次,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提出和政策的转变,其社会背景是苏联同美国军备竞赛和经济竞赛双失败,是苏联传统政治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政治蕴育着深刻的危机。再次,苏联解体是由于三大矛盾的综合作用。三大矛盾具体表现为:“左”倾路线和过度集权的领导体制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发展民主自由的矛盾,党政官僚特权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以及俄罗斯主义势力与各民族人民的矛盾。正是这三大矛盾的不断积累,导致了经济、政治、民族三大危机的深化,最终酿成了1991年苏联的亡党、亡国、亡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剧变和解体起了重要作用,这是苏联解体的重要的外部原因。美国总统布什提出“超越遏制”战略,是在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并提出新思维之后。戈尔巴乔夫进行的以民主化、公开性和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

制改革,为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和条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由来已久,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由于提出“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放弃国家利益,否定国际上的阶级斗争,认同西方价值观,在国内反共反社会主义和民族分离主义势力猖狂进攻、美国等西方国家强力施压下不断溃败,才导致了苏联解体和剧变。

(2)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我们认为,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和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是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而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方针和政策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和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首先我们讨论下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说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方针和政策是解体的直接原因,原因有三点:首先,苏联解体发生在戈尔巴乔夫任内,是作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直接结果和最终结局而出现的。其次,戈尔巴乔夫执行的是一条错误的改革路线、方针和政策,全面否定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向西方政治经济制度认同;全盘否定党的历史,削弱党和否定党,实行多党制,放弃党的领导地位,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和民族分离主义分子提供了极好时机,最终促使苏联的各类矛盾统统爆发。再次,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出现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俄罗斯的态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戈尔巴乔夫思想的右倾、政治的软弱和个人的利益使他没有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有效措

施维护国家统一,而是让叶利钦牵着鼻子走,一味妥协和让步,乞求保留一个总统职位。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和传统体制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社会背景是苏联传统体制特别是传统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社会政治经济蕴育着深刻的危机。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使联邦制国家体制有名无实;决定权集中于中央,苏联在政治体制中地位下降和变形,使共和国的参政议政形式化;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与分权性质的联邦制国家结构的矛盾,加之宪法关于加盟共和国享有主权和退盟权的规定,为各加盟共和国争取国家主权、脱离联盟中央积累了动因,提供了法律依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规定国家的一切经济活动均由中央计划决定,造成共和国失去经济决策权;资源归属、企业隶属、产品物资和财政收支高度集中于中央,共和国既无权也无力综合发展地区经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经济建设只有中央有积极性,束缚了地方和民族地区的积极性。这一切形成了共和国经济主权要求和民族分离的历史根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发展的一切动因不是产生于体制内,而是来自体制外。生产的目的是完成国家计划,体制内没有形成满足人民需要的运行机制;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竞争,阉割了体制的效率机制,形成数量型经济和耗费型经济。由此产生这种体制的致命性弊端就是阻碍科技进步,尤其不适应现代高科技发展的要求,导致经济发展粗放经营,经济结构比例失衡,产

业级次严重落后。这一切造成苏联经济长期存在短缺性经济危机,经过长期的效率下降,最后爆发衰退性经济危机。苏联模式带给人们的不是富裕的社会主义,而是危机的社会主义,并与西方发达国家形成巨大反差,这就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苏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有事苏联社会主义的领导者,它既有伟大的功绩,也有令人痛心的错误。对于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来说,这是自然的。

戈尔巴乔夫提出“公开性”、“民主化”口号之后,苏联人民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不久,批评演化成对苏共的口诛笔伐。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没有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反而逐步退让、逐步拿起刀子,对党开刀。先是设立总统制,实行多党制,继而在二十八大上改变党的性质,实行民主社会主义。8.19事件后,苏共不仅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体系,而且在政治上失去了生存权,组织彻底瓦解。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中央总书记职务,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各共和国和地区的党组织自行决定自己的命运。与此同时,各共和国的共产党组织或宣布脱离苏共,或更改党的名称,或宣布停止活动,或被禁止活动。执政70多年的苏联共产党土崩瓦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