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
对《新世纪小数学教材》的初步认识
对《新世纪小数学教材》的初步认识
《新世纪小数学教材》是一套小学数学教材,在教育出版社出版,适用于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该教材的编写是针对新课程标准进行的,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推崇“知识与方法相结合、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思路。
本文将从教材结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三方面进行初步认识和评价。
一、教材结构
《新世纪小数学教材》共分为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分为上、下册,共12册。
教材按照数学基础知识的递进和课程目标设置进行编写,整个教材的难度和深度都达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同时,教材突出了知识点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内容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且探索性强,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了孩子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一套非常好的小学数学教材。
二、教学理念
《新世纪小数学教材》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坚持由浅入深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渴望,由简入繁地循序渐进地学习数学知识。
同时,教材融入多种教学思想,如合作学习原则、启发式教学原则等,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帮助、协作,从中去感受到自主学习的无限魅力,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和意识形态,更使得学生对数学具有高度的情感和认知,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计算和解决问题能力。
1。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特色解析一、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版)的主要特点1、变革教材呈现方式,通过“情景+问题串”,实现四位一体————内容的展开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目标的达成过程•强调情景贴近儿童经验;•强调情景有趣、有用、有挑战性;•强调引导学生在运用数学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强调“做数学”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4版教材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通过规范教材的编写体例,让教材更加方便教师组织教学——•一方面为普通一线教师,为县城以下的教师、为乡村教师着想;•更重要的是把教师的精力“腾”出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关注学生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带领孩子们研究数学、讨论数学,•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享受师生共同思考数学的乐趣。
第一部分特色解析一、设计“情境+问题串”的呈现方式,为自然而然地展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数学教学过程提供主要脉络。
二、重视学习目标的整体实现,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展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关注教材体例的适度“规范”,便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
四、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境设计注重题材的多样性,密切数学与现实的丰富联系。
五、遵循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发展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第二部分教材介绍与问题思考一、数的认识☐认识更大的数:认识什么?表示数量、表示顺序:产生新的数☐十进位值制:产生新的计数单位;读写、改写;比较大小☐数的大小比较☐对于生活中数量的“感受”二、数的运算理解算理、掌握方法☐鼓励学生探索和交流——算法多样化☐运用生活实例、直观模型帮助理解☐鼓励学生探索和交流——算法多样化☐运用生活实例、直观模型帮助理解☐理解竖式:——借助学生的方法、直观模型☐鼓励学生探索和交流——算法多样化☐运用生活实例、直观模型帮助理解☐理解竖式:——借助学生的方法、直观模型——减少“记忆”——抓住“难点”☐鼓励学生探索和交流——算法多样化☐运用生活实例、直观模型帮助理解☐理解竖式☐必要的练习☐检验、反思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的处理形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讨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讨论了如何进行计算。
西城区新世纪小学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18B. 17C. 20D. 222.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7B. 14C. 15D. 163. 下列哪个数是三位数?A. 123B. 12C. 1234D. 124. 下列哪个图形是正方形?A. 正三角形B. 正方形C. 长方形D. 平行四边形5. 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比小明多3个苹果,小红有多少个苹果?A. 8B. 10C. 5D. 36. 下列哪个单位是长度的单位?A. 克B. 千克C. 米D. 秒7. 下列哪个数是3的倍数?A. 24B. 25C. 26D. 278. 小华的年龄是小丽的2倍,小丽今年8岁,小华今年多少岁?A. 8B. 16C. 4D. 129. 下列哪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A. 正三角形B. 长方形C. 平行四边形D. 梯形10. 小明骑自行车去公园,每小时可以骑行10公里,他骑了1小时,请问他已经骑行了多少公里?A. 5B. 10C. 20D. 15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5 + 7 = _________12. 36 ÷ 6 = _________13. 4 × 5 = _________14. 9 - 3 = _________15. 8 + 8 = _________16. 100 - 50 = _________17. 25 ÷ 5 = _________18. 7 × 6 = _________19. 14 ÷ 2 = _________20. 3 + 4 + 5 = _________三、应用题(每题5分,共20分)21. 小红有18个橘子,小明比小红多3个橘子,小明有多少个橘子?22. 一辆汽车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4小时后到达B地。
请问A地到B地的距离是多少公里?23. 小明有25个硬币,他给了小红5个硬币,小红又给了小明2个硬币,最后小明还剩多少个硬币?24. 一本书共有150页,小华每天看15页,请问小华需要几天才能看完整本书?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25. 请计算以下算式:(1) 32 + 45 - 23(2)56 ÷ 8 × 726. 小华和小明一共有40个气球,小华比小明多6个气球,请问小华和小明各自有多少个气球?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A4. B5. A6. C7. A8. B9. B10. B二、填空题:11. 1212. 613. 2014. 615. 1616. 5017. 518. 4219. 720. 12三、应用题:21. 小明有25个橘子。
新世纪小学数学配套练习题答案
新世纪小学数学配套练习题答案作文《新世纪小学数学配套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B2. C3. A4. A5. B二、填空题答案:1. 582. 6793. 4254. 965. 328三、计算题答案:1. 题目:计算10的阶乘。
答案:10!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3,628,800。
2. 题目:计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求斜边长。
答案:根据勾股定理,斜边c的平方等于直角边a的平方加上直角边b的平方:c² = a² + b²。
代入已知值计算:c² = 3² + 4² = 9 + 16 = 25。
所以,斜边长c等于5。
3. 题目:计算3/8和5/6的和的倒数。
答案:首先计算3/8和5/6的和:3/8 + 5/6 = 9/24 + 20/24 = 29/24。
然后计算29/24的倒数:1 / (29/24) = 24/29。
4. 题目:玛丽一共有50个糖果,她分给朋友2/5,剩下的糖果她自己吃掉一半,剩下的部分又分给了弟弟,弟弟得到了10个糖果。
请问,玛丽原先有多少个糖果?答案:首先,根据弟弟得到的糖果数量可知,剩下的部分是10个糖果,所以玛丽自己吃掉的糖果数量为10个糖果,剩下的部分是10个糖果的两倍,即20个糖果。
而分给朋友的部分是剩下的糖果的3/5,所以剩下的部分是20个糖果的5/3倍,即100/3个糖果。
而最初的糖果数量为整个数量的5/3倍,即100/3 × 5/3 = 500/9 ≈ 55.56。
所以,玛丽原先大约有55个糖果。
四、解答题答案:1. 题目:求出下列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2,4,6,8,10,...答案:观察数列可知,每个数是前一个数加2。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内容介绍
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内容介绍《新世纪小学数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教科书共安排了七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包括:分数混合运算、百分数、比的认识和百分数的应用;图形与几何包括:圆和观察物体;统计与概率包括数据处理。
“数学好玩”安排了3个主题活动:反弹高度、看图找关系和比赛场次。
除此之外,还有“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
一、本套教科书的编写特点㈠精心设计“情景+问题串”的呈现方式,为自然而然地展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数学教学过程提供基础环境和主要脉络。
㈡在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学习目标的整体实现。
1. 注重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第一设计专门积累活动经验的课(数学活动的经验、数学思考的经验)第二在问题串中设计积累活动经验的活动和问题。
对于数学的基本思想,我们力求通过设计活动和问题来体现抽象、推理和模型的思想。
对于抽象来说,体现了从量到数、从物到图、从数到信的抽象。
对于推理,既体现了归纳、类比等合理推理,又鼓励学生进行猜测,鼓励学生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用各种方式说明道理。
模型思想会体现在数学建模的全过程中。
2. 注重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部分内容问题串的设计,体现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3. 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重要数学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运算技能的形成。
为提高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采用了体现知识形成过程、多角度理解、将知识技能加以应用等形式。
比如多角度理解,鼓励学生举例、解释、描述、联系,还提供学具操作、图形直观等形式为学生理解提供适当的“脚手架”。
4.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㈢情景设计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与丰富关注题材的有趣、现实、蕴含数学意义和富有挑战性。
㈣精心设计练习题,提供了数量合适、层次合理、形式多样的习题㈤遵循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发展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机会二、本册教科书的编写思路在充分体现整套教材特点的基础上,这本教材还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新世纪小学数学一年级册动物乐园9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新世纪小学数学一年级册动物乐园9篇新世纪小学数学一年级册动物乐园 1教学目标:1、学会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认识新的部首“鸟字旁”。
2、了解“反犬旁”的字,初步学会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记忆生字。
3、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的意识,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老”字的笔顺。
教学难点:能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大家知道动物乐园是什么地方吗?动物乐园里都有哪些动物,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去看一看吧!二、观察画面。
1、说一说,你在动物乐园里都找到什么动物了?2、18页的动物与19页的动物在同一个乐园吗?为什么三、学习生字生词。
图文对照认字1、自由识字。
2、游戏:给动物发名片。
将动物图片与字词卡片相搭配,并读一读。
脱离图片,读一读卡片上动物的名字。
学习要求会写的字1、比较法学习:“猫”“狗”“狐”、“狸”“猪”“狮”都带有“反犬旁”;猫——苗、狸——里、狮——师读音相似,是形声字。
2、鸡:联想法学习,鸟长着大翅膀就是鸡。
书写:注意左窄右宽,“又”要写得小一些。
3、“蛇”:联想法学习,蛇像一条长长的虫子。
4、“兔”:刀字头、书空笔顺。
书写:不要将小兔的尾巴“点”丢掉。
5、“老”:数笔画的方式来学习。
重点指导“老”字的笔顺。
除了“老虎”,还可以组成什么词?四、游戏。
1、找朋友2、比一比,写一写。
3、谁是动物专家:请一位同学到前面表演一种动物,其他同学猜。
猜对后找到黑板上的生字卡片读一读。
五、课后作业。
1、写本课8个要求会写的字。
2、找有关动物的成语及成语故事。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
1、上节课我们在动物乐园认识了一些动物朋友,大家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2、说一说,你还知道动物乐园里居住着哪些动物?二、处理课后题。
1、读一读对生字的巩固练习。
可运用幻灯课件做帮动物找名片的游戏进行练习。
成语部分: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动物的成语,以及课外找到的成语故事。
新世纪小学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18B. 17C. 20D. 252.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23B. 24C. 25D. 263. 下列哪个图形是正方形?A. 长方形B. 正方形C. 三角形D. 梯形4. 下列哪个分数是假分数?A. 3/2B. 4/3C. 2/1D. 5/45. 下列哪个算式计算结果是6?A. 2 + 3B. 2 × 3C. 2 ÷ 3D. 2 - 36. 下列哪个时间表示上午10点?A. 10:00B. 11:00C. 09:00D. 12:007. 下列哪个数是负数?A. -5B. 0C. 5D. 108. 下列哪个图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梯形9. 下列哪个算式计算结果是0.5?A. 1 ÷ 2B. 2 ÷ 3C. 3 ÷ 4D. 4 ÷ 510. 下列哪个数是立方数?A. 16B. 25C. 36D. 49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4 × 5 = ______12. 6 ÷ 2 = ______13. 7 + 8 = ______14. 9 - 4 = ______15. 0.25 + 0.75 = ______16. 0.5 × 4 = ______17. 12 ÷ 3 = ______18. 8 - 6 = ______19. 5 × 5 = ______20. 7 ÷ 7 = ______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小明有20个苹果,他给了小红5个苹果,请问小明还剩多少个苹果?2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23. 小红有30元钱,她买了一个书包花了15元,请问小红还剩多少钱?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24. 小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30元,书店打8折,请问小华买这本书实际花了多少钱?25. 小明和小红一起买了一些铅笔,小明买了12支,小红买了8支,他们一共买了多少支铅笔?五、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26. 0是质数。
新世纪小学六年级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数中,最小的质数是()A. 18B. 20C. 23D. 27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A. 40厘米B. 48厘米C. 56厘米D. 60厘米3.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长是5厘米,斜边长是13厘米,那么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是()A. 5厘米B. 8厘米C. 12厘米D. 13厘米4. 下列各图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 2cm,3cm,4cmB. 3cm,4cm,7cmC. 4cm,5cm,9cmD. 5cm,6cm,10cm5. 一个数的3倍比它的4倍少8,这个数是()A. 4B. 8C. 12D. 166. 一个圆的半径增加了20%,那么它的面积增加了()A. 20%B. 40%C. 60%D. 80%7. 下列各数中,是分数的是()A. 1.25B. 0.25C. 2.5D. 258. 一本书有100页,小明看了这本书的3/4,那么他看了()A. 25页B. 75页C. 100页D. 125页9.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cm、8cm、6cm,它的体积是()A. 480cm³B. 560cm³C. 640cm³D. 720cm³10. 下列各数中,是偶数的是()A. 3.14B. 5.8C. 6D. 8.2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2/3 × 4 = _______ 12. 0.6 ÷ 0.2 = _______ 13. 7 - 3/4 = _______14. 8 ÷ 2/3 = _______ 15. 5 × 1/5 = _______ 16. 9/10 + 1/5 = _______17. 1/2 - 1/3 = _______ 18. 4/5 ÷ 2/3 = _______ 19. 3/4 × 1/2 =_______20. 0.3 + 0.4 = _______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小华有20个苹果,小红有25个苹果,他们两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2.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行驶了4小时后,它行驶了多少千米?2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8厘米,宽是12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24. 小明买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一共花费了5.2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四版)四年上册
教材答疑
一、如何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排十六号”这是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时是不是应该把横坐
标写在前面,纵坐标写在后面,还是按先说的一定先写等,有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
数学中,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应该把横坐标写在前面,纵坐标写在后面。
对于确定位置来说,要先确定参照系。
在如图的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只能写成(2,3),而不能写成(3,2).生活中,我们在刻画位置时,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也要统一规定了横排和竖列,从哪排数起,从哪列数起。
这实际上就是先确定参考物。
教材中的处理是采取“约定示范”的方法,在问题情境中,呈现一个“半成品”题目,如:
笑笑的座位是第二排第六号,表示为(2,6),小强的座位是第三排十六号,那么小强的座位可以表示为(3,16 )。
先让学生知道这类题的“约定”,然后再去解决问题。
这其实也是先设定了参考系。
由此可知,用生活中的语言表示的位置再转换成有序数对表示位置时,并以先说后说为标准。
而是以表示在坐标系中的是横坐标还是纵坐标来区分。
没有图示的,以教材中给出的示例为准。
有趣的是,我们习惯上说的“排”,往往是横着摆放的,如果画成坐标系,表示第几排的数则是纵坐标,要写在“后面”了。
二、“路程、时间和速度”这一学习内容的教学价值是什么?
1.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数量关系,也是一种
基本的模型。
认识、了解并掌握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
我们的教材在编写时
非常重视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
认为这些数量关系很有价值,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
了直观的素材。
2.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教材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记忆三者的数量关系,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建立三者的联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教材调整了情境图,修改后的情境图突显了对时间、路程与速度三者之间数量关系的探讨,左面是线段图,右面是计算过程,通过对比和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分析、理解题意,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路程、时间与速度还是一个基本的数学模型,教材在第一学段已经有了一定的渗透,后面在学习正反比例时,还要利用这个模型。
4.小学阶段的基本模型,除了路程、时间与速度外,还有总价、单价和数量,因为学生很熟悉,所有没有单列,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归纳。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中都有估算的内容,而书中没有系统地介绍方法,学生在估算时只是盲目尝试,是否应教给学生系统的估算方法?
首先要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
估算教学必须结合具体的情境,在不同的现实背景中,估算的方法和策略也不尽相同,脱离了现实背景,任何一种估算的方法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
1.要把估算意识、估算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2.要选好题目,提好问题,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3.要鼓励学生利用估算来验证计算结果,养成好习惯;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的比较
中选择是需要估算还是精确计算,不断积累经验;
4.要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思路和理由,合理的都应肯定。
在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
算教学时,可以适当帮助学生总结估算的策略:⑴“分部分”估计;⑵首尾法(只加首位——至少;尾都进一——最多);⑶四舍五入法(如教材33页卫星运行时间:114×21,笑笑估比2200多:110×20);⑷中间数法(32+37+30+39可以估成35x4);⑸一个估大,一个估小(114×21,可以估作120×20,约2400);
⑹从前往后:243+479(200+400=600,43+79比100大,结果比700多一点)等。
对于估算方法的确定,要做到既容易估,又尽量与实际结果接近。
5.引导学生在对估算与精确计算结果的比较中,学会反思,加强体验,提高估算能
力,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⑴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43x4(带200块钱够不够?42估成50);⑵如果是纯式子的估算,一般需要“确定一个范围”,即估计一个数值范围的区间。
另外,估计出数量级是重要的,如85x2583结果大约是200000。
四、教材为什么把大数的读写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为什么没有给出明确的方法?
首先,大数的读写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学生学习时可以根据万以内的数的读写进
行迁移,所以把大数的读写编排在一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其次,读数、写数都要与
数位顺序表结合进行,因此,把大数的读写放在一起编排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开始教学时如果个别孩子掌握起来有些困难,教师也不必急于要求所有学生都一步到位,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不断巩固练习。
学生学习大数的读写,要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进行,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同时,要让学生在读写的过程中自己尝试归纳方法,然后与学生进行交流。
与过去的教学相比,教材更加重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大数的读写,而不是死记几条“读法”或“写法”。
因此,大数的读写方法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也不应作为知识点去考核,但可以在学生充分体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相对难一些,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读数写数实践中体会方法,同时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对比练习。
五、如何借助直观模型认识更大的数?
对学生来说,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比较困难。
因此,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有意识地设计了直观模型,在数数中让学生经历“数实物—数模型—拨计数器—抽象出数”,在数的比较中,经历“借助实物比较—模型比较—计数器比较—抽象的数比较”的过程,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行数的比较,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和计数单位意义.
如在一年级下册,“动物餐厅”中,比较21个红果与18个红果谁多的问题,教材设计了摆小方块和用计数器表示数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把数数的前后顺序关系顺利地转化为数的大小顺序关系,并借助数的直观表象,来把握数的大小关系。
在二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大数单元中,学会认、读、写大数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技能,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数的大小的体会,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不断体会“位值制”和“进位制”.教材利用正方体这一直观模型的实际操作,数一数、拨一拨、猜一猜、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等并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让学生实际感受“千”“万”等数的具体含义.
到四年级学习十万、百万、千万、亿等都是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缺乏感性经验的支撑。
因此,在教材再一次借助直观模型(如小方快(也可以用一些卡片来代替),计数器等),增强学生对大数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大的计数单位的直观表象,同时,让学生通过模型来感受各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经历数一数的活动,在进位的“关键处”教师要进行追问,让学生明确什么时候要进位,再让学生连起来数一数。
如教材第5页的第4题,当学生数到“九千万”的时候,教师要追问:再加上一千万是多少?以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之间关系的理解,直观感受计数单位的大小。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还要鼓励学生借助计数器先拨一拨,再数数。
到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时,教材又设计了这样的情境,鼓励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式表示1243这个数,目的是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所学过的表示正整数的各种方式,如:
计数器、计数单位的直观模型(方块模型)等,从多角度再次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和计数单位。
让学生回忆再现直观模型,希望通过直观模型的引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数的构成的直观经验.发展学生的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