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水诗鉴赏技巧
山水田园诗鉴赏要点及示例
山水田园诗鉴赏要点及示例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
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是诗的核心,意境的把握是诗的形象的深层理解和感悟。
中国古典诗词最常用的艺术手法就是通过形象或描写的景物来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人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感情服务,从而使诗歌产生意境。
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或恬淡宁谧,或清新淡雅,或明丽绚烂,或雄浑壮丽,从而把握诗歌的感情,或是热爱自然钟情于山水,或是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的情怀,或是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是复返自然后的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等。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A、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B、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
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等。
古代诗词中的山水描写技巧
古代诗词中的山水描写技巧在古代诗词中,山水描写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通过形象描绘自然景观,使诗词作品更加生动、抒情。
古人在山水描写中运用了许多独特的技巧,使得诗情画意更加深入人心。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古代诗词中的山水描写技巧。
首先,古代诗词中的山水描写常常侧重于“写景”。
通过对山、水等自然元素进行细致描绘,传达出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例如,“石径上踏春草,满眼鲜花争锦簇”,此句中的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春的花海中,感受着和大自然的亲近。
其次,古代诗词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借景即是将诗人的情感、思想与自然景色相结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比如,“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此句通过明月与天山、云海的联想和对比,表达出诗人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除了写景和借景,古代诗词中还常常运用到寓情于景的手法。
这种手法在描写山水时,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来抒发作者的情感,使作品更富有情感色彩。
比如,“岳阳楼高且长望,楼上流觞曲水傍”,通过对岳阳楼和流觞曲水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此外,在古代诗词中,还可以看到山水与人文交融的描写。
通过山水与人文景点的结合,诗人既展示了自然之美,又融入了人文情怀。
例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诗通过描绘鸟、树、池、门等自然景物与僧人的活动,展示了一幅静谧、宁静的山水画面。
古代诗词中的山水描写技巧追求意境的传神和情感的凸显,也注重用词的精炼与形象的生动。
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通过对空间的交叠,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通过对音韵的独特运用,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些技巧使得山水描写更加绚丽多彩。
总之,古代诗词中的山水描写技巧丰富多样,它们以不同的手法展示了自然美的丰富和深远内涵。
通过写景、借景、寓情于景以及山水与人文交融等手法,诗人们将自然之美与情感表达相结合,使诗词作品更加生动、富有灵气。
浅议唐代山水诗鉴赏
唐代山水诗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鉴赏:
意境:唐代山水诗注重意境的展现,在诗歌中给人以感性的震撼,描绘出美好的自然风光。
形象:唐代山水诗中对于自然风景的描写注重形象的准确性,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描绘,展现出自然的真实面貌。
结构:唐代山水诗的结构较为复杂,通常使用二联体、三联体等形式,突出了诗歌的韵律感。
选材:唐代山水诗注重选材的独特性,通常描写独特的自然风景,如山水、江河、岛屿、山峰、谷壑等。
艺术表现:唐代山水诗通常使用巧妙的比喻、拟人等手法,突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
从五个方面入手,更好地鉴赏古代诗歌
从五个方面入手,更好地鉴赏古代诗歌下面从以下五个角度简析鉴赏古代诗歌的一般方法。
一、正面描写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解说】正面描写晚秋落叶纷飞,江水滔滔东流的雄阔壮美之景。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解说】正面描写了山村幽雅宁静的田园生活氛围。
二、侧面描写(衬托)(间接)1.衬托分映衬和反衬。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
2、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
中国古典诗歌追求含蓄,所以往往是间接抒情。
如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答案是D项: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作者是通过问答、责问慨叹绿肥红瘦,将怜花伤春之情,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是间接抒情,而不是直抒胸臆。
三、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1.《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正面描写是:天姥连天向天横【解说】直接说天目山很高,直插云霄,侧面描写是: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解说】天姥山的高度超过了五岳和赤城。
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也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五岳、赤城、天台都从侧面衬托天目山的高大。
2、动静结合《归园田居》诗中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运用了“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手法,用狗的吠叫声衬托巷子里的宁静,用鸡的鸣叫声衬托环境的幽静,表现出田园生活的安逸、宁静,不似官场生活的喧嚣、嘈杂,表达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诗中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抓住田园生活的特点,自然环境的特点,按照从近到远、从低到高的顺序,对诗人生活的环境进行描写。
(最新整理)山水田园诗写景技巧探讨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评析】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 秋暮色,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 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 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 日、墟里孤烟,神态安逸,闲适潇洒;尾联化用典故,以 接舆比友人,以五柳自况,表达了对友人不与官场同流合 污的高洁品质的赞扬,也抒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 友人的真切情谊。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本诗写景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6、虚实结合(相生)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 境。 “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 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 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 有虚的境界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侧面为实,正面为虚
总结: 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侧面为实,正面为虚
7、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对象周围 的事物,使对象更为鲜明突出。如: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简析】全诗着重由诗人在室内 卧榻上对雪的感受出发,从侧面烘托。 诗人从触觉、视觉、听觉几个角度, 生动传神地写了一场夜雪,全诗注重 细节,全从侧面烘托,写雪却不见一 个雪字。 同时,以动衬静,表现出诗 人雪夜独处时的寂寞难眠。
2021/7/26
30
练习: 塞鸿秋·浔阳即景 〔正宫〕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诗词鉴赏一)五步鉴赏山水田园诗 含解析
山水田园诗是高考常见的题材之一,近年来颇受命题者青睐。
那么山水田园类诗歌有哪些特点?常见题型有哪些呢?品析炼字和分析意境是考查山水诗的两类主要题型,借景抒情手法是考查山水诗的命题核心点,我们应在备考中给予足够重视。
下面就教你快速赏析山水田园诗,实现山水田园诗轻松提分的梦想。
一、概念解读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二、山水田园诗特点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三、常见意象与意境: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1.①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②意境特点:恬淡宁谧、清新优美、宁静和谐、明丽绚烂、富有生活气息.③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2。
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淡雅清幽、豁达、淡泊闲适、清冷荒僻。
③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3。
注意积累常见意象与寓意。
例如:(1)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2)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
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古代山水诗的审美特征及其演化
古代山水诗的审美特征及其演化
古代山水诗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其审美特征及其演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一、审美特征
1. 纵观山水:古代山水诗的审美特征之一是纵观山水,即通过描写山、水、云、雾、风等自然元素,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2. 感受自然:古代山水诗的审美特征之二是感受自然,即通过感受自然景观所带来的情绪和心境,从而营造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3. 感受心灵:古代山水诗的审美特征之三是感受心灵,即通过观赏自然景观所发现的人类内心感受,从而达到抒发心情,寄托情感的目的。
二、演化过程
1. 唐代山水诗:唐代山水诗是中国山水诗的高峰之一。
唐代山水诗家在描写山水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注重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形成了独特的诗歌语言和意境。
2. 宋代山水诗:宋代山水诗在唐代山水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宋代山水诗家强调仁爱自然、和谐自然的思想,通过描写山水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情怀。
3. 元代山水诗:元代山水诗在宋代山水诗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元代山水诗家注重表现自己的个性,通过对山水景象的描绘,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和思考。
以上是古代山水诗的审美特征及其演化的简要概述,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定的帮助。
高考语文-古代山水田园诗赏析-最全
高考语文-古代山水田园诗赏析山水诗山水诗就是描写山水和田园诗歌。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
在山水诗歌发展史上,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1山水诗的共同的特点1.浓郁的乡野气息山水田园诗就是诗人以浓墨重彩描写大自然的山水、草木以及田园风光、农家生活的诗歌。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作首联交待了事情的缘由后,颔联即写诗人进村时所见的自然风景。
诗人好似信手拈来农村常见的风景,但平淡之中可见深厚的功力和精心的锤炼。
这两句不仅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而且一个“合”字,一个“斜”字,更将绿树环抱山村,青山横斜村外的神态点化出来,仿佛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谐,依依相合,洋溢着浓厚的情韵,极富亲切感和感染力。
颈联写进屋后主客畅谈的情景。
如果说,颔联是描绘整个村庄大环境的话,颈联即是勾画故友农家的小环境:室外是打谷的晒场和菜园,室内是农家的酒菜和农事的谈吐,一股浓洌的田家风味和盘托出。
尾联则描述了他日之约,可以说,真是情韵深长,情融于景之中。
2.境与景的结合这里说的“境”首先是心境。
也就是诗人的情感与外在景物的结合体,是诗人心中已经具有的一种意境。
境与景的结合就是说诗人的心境与面对的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等结合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是境与景再度结合而形成的充满生命意识的高远的境界。
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从景物的描写来看,第三句和第四句写动态的飞燕与静态的鸳鸯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如何鉴赏古代写景的诗歌
如何鉴赏古代写景的诗歌要想读懂一首古诗,关键是读懂其写景特色,把握住写景特点,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鉴赏写景诗歌的方法,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鉴赏写景诗歌的方法(一)古诗讲究起承转合,词一般上片写景叙事,下片抒情议论,如果一首诗词没有按一般规律写作,那在结构上就会有自己的特色,鉴赏时需要对这方面的特点加以分析。
或一句一景,或句句写景,或景语作结,或前后照应好,结构严谨。
这些都是诗歌结构方面的特色,是赏析时容易忽略的,我们一定要有结构观念,从结构角度鉴赏诗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前面提到的王维的《田园乐》,依次写了红桃、绿柳、落花、啼莺,一句一景,并且“落花”照应“桃红”“莺啼”照应“柳绿”,使诗歌结构严谨,这一点同样可以成为这首诗写景的一大亮点,而不应只看到它色彩方面的特色。
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
我们在阅读时,读出这些角度的话,就能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
(1)空间角度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
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
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
(2)色彩角度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
王维《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
“红”“绿”两种色彩在鉴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
(3)感觉器官角度赏析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
古诗词欣赏技巧及桂林阳朔山水诗词赏识
古诗词欣赏技巧及桂林阳朔山水诗词赏识第一篇:古诗词欣赏技巧及桂林阳朔山水诗词赏识古诗词欣赏技巧及桂林阳朔山水诗词赏识——李灵资老师一.学习方法①初读诗词,疏通文字②细读诗词,理解词句③朗读诗词,体会情感二.分析《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只有敬亭山。
[注释]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②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③厌:满足。
[理解词语及句义]解题:解词:句义: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
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理解诗意及诗情]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背景知识]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他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望洞庭》[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理解词义]查找有关资料,理解字、词意思。
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光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④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洞庭湖中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部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辽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山水田园诗鉴赏要点
山水田园诗鉴赏要点第一篇:山水田园诗鉴赏要点山水田园诗鉴赏要点一、概念: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到了盛唐时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有三:一是将山水与田园二者结合得更紧密了。
二是形神兼备,物我契合。
三是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寄托了高尚情操和身世之感。
盛唐诗人继承了前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成就而又有新的发展,其笔下景物不仅具化工肖物之妙,又能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田园之趣味、山水之精神,在山川风物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即景会心,浑然天成。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二、表达的情感内容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①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①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①《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技巧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了解背景: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时期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 分析结构:分析诗歌的结构,包括句式、韵律、对仗等,有助于把握诗歌的形式美。
3. 抓住关键词: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理解其含义和象征意义,有助于揭示诗歌的主题和深层意义。
4. 理解修辞手法:理解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有助于领会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5. 感受情感:通过阅读诗歌,感受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6. 对比其他作品:将诗歌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了解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古代诗词中的山水意境与情感表达
古代诗词中的山水意境与情感表达概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山水诗词被视为一种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的艺术形式。
这些作品通过精妙的描绘山、水、云、雾等自然元素,传递出丰富的情感与思想。
本文将探讨古代诗词中山水意境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并着重介绍其中几个典型例子。
造境技巧古代诗词作家运用了各种技巧来创造具有独特韵味和意义的山水景色。
其中最常见的技巧包括:1.对比手法:通过描述不同景物之间的对比,强化了景物之间的美感和情感冲突。
例如李白《登高》中写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对比白日与黄河,在视觉上营造出壮丽而矛盾的境界。
2.借景抒怀:作者借助周围自然环境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心境。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以登高楼为背景,表达对国家兴衰的忧愁之情。
3.暗示手法:通过隐晦的描写和象征性的意象,传递深远的哲理和感悟。
如苏轼《赤壁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暗示了战争中英勇坚韧的品质。
情感表达山水意境在古代诗词中被用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
以下是其中几个常见的情感主题:1.忧愁与离别:山水景色常被用来寄托离愁别绪和思乡之情。
例如杜牧《秋夕》中笔墨幽深地描绘了秋天在山水上落寞而寂寥的景色,表达了离别时节引发的忧伤。
2.快乐与欢愉:一些作品通过描绘壮丽而宜人的山水风景来唤起人们心中的欢愉和宠艳之情。
如《江南春》以春天江南做背景,展现出花草鸟鸣、温柔宜人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3.让人思考与感悟:山水意境常被用来唤起读者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等问题的思考。
例如李清照《如梦令》以若即若离的山水画面,表达出时光荏苒和人事无常的哲理。
结论古代诗词中的山水意境与情感表达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形式。
通过各种造境技巧和情感主题,这些作品将自然景色与人们内心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唤起读者深刻的共鸣。
它们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传递了他们丰富多样的情感和思想。
正因如此,这些山水诗词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文化独特而珍贵的遗产。
古代山水诗中的 “五美”鉴赏
古代山水诗中的“五美”鉴赏作者:陆李婧来源:《课外语文》2022年第11期★一山一水皆是景,一山一水皆有情。
从古至今,山水一直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
那一座座山,那一片片水,往往能够激发诗人的灵感,触动诗人的情弦,使他们一气呵成地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从某种程度而言,古代山水诗不仅是对自然山水的生动描写,还蕴含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对人生的思考与探寻。
如此一来,它们不仅具有了语言美、意境美、画面美,还具有了情感美、理趣美。
如今,当吟诵流传至今的山水诗时,人们依旧能够强烈地感受到清新秀美的山水景、真挚动人的山水情。
一、什么是古代山水诗古代山水诗,顾名思义,是指产生于古代,在写作题材上以描山绘水为主的一类诗歌。
就古代山水诗而言,从写作对象来看,并非山与水都同时出现,可能有的仅仅写山,也可能有的仅仅写水。
从写作方式来看,有的山水诗仅仅是对山水本身的观照。
写山就是山,写水就是水,保持了耳目所及之本来面目,没有任何主观情感的融入。
然而,有的山水诗做到了情景交融。
古代山水诗发轫于魏晋南北朝。
其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
他把自然界中的山山水水以写实的方式引入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新题材,创造了一代新的诗歌风貌。
山水诗的出现,证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也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风尚的诞生。
二、语文教材中的古代山水诗一般而言,山水诗分为古代山水诗、现代山水诗、当代山水诗等。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以古代山水诗为多。
可以说,一首首古代山水诗犹如明珠一般,点缀着语文教材。
(一)古代山水诗中的语言美【古诗示例】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鉴赏之语言美】不难发现,《望洞庭》这首山水诗把古诗的语言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望洞庭”题目仅仅三个字就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整首诗,并明确地告诉读者:这首诗写的是美丽的洞庭湖。
这首古诗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充分提升了语言的优美度与生动性,比起不用比喻手法的诗句更具有感染力与吸引力。
诗经中的古代山水诗鉴赏
诗经中的古代山水诗鉴赏诗经,古代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不乏描绘山水的诗篇。
这些古代山水诗,既是对自然山川的赞美,也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诗经中的古代山水诗,透露出那个时代人们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更是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
诗经中的山水诗并非是直接描写风景,而是用山水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情感。
比如《关雎》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借用了自然山水的景象来表达对爱情的失望和无奈。
这种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结合的手法,更加丰富了诗经中的古代山水诗的内涵。
另一方面,诗经中的山水诗还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在《葛覃》中,诗人描绘了一片青山绿水的景象:“龟虽寿,亦有年;鹿虽久,亦有死。
死之日,不可识。
”这里,山和水不仅是一幅美景,更代表了生命的无常。
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除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思考,诗经中的山水诗在古代社会中还承担着其他的功能。
比如在《卫风·干尤》中,诗人通过描述一场雨后山间的景色,表达了对问题的侧面的思考和抒发:“秋独既兮又奉阳,婴儿何知道白日之光。
”这里,山水景色不仅是描绘自然美景的手法,更进一步反映了社会问题和对人性的思考。
在诗经中,山水诗可以说是丰富的,包括山中的松柏,水中的河流和湖泊等等。
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古代中国诗人不仅让人们领略到了自然的美妙,也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这些古代山水诗篇,留下了古代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诗经中的古代山水诗,深入人心。
它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这些古代山水诗,既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观念,也是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
阅读诗经中的山水诗,不仅可以让人领略到古代中国的山水之美,更能让我们思考和感悟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诗经中的古代山水诗,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它们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赢得了人们的赞叹和喜爱。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山水田园诗的作者通常都会在山水田园美景中融注自己的志趣、节操和思想情感,其目的是通过静谧的山林、悠闲的水流,创造出一种山幽水静的情境,1、表现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感。
2、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3、抒写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境。
欣赏这类作品应该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经历,全面了解他所处的环境和时代,因为这些都密切关联着诗歌的情感主旨。
做诗歌鉴赏题:1、抓注释2、明晰背景;3、抓关键词(诗眼)4、揣摩作者的情感5、读题干,揣摩隐含信息。
6、细观诗歌的标题7、关注流派二、捕捉物象:体会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山水田园诗必然要通过描写山水田园景物来抒发感情。
这些山水田园风光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
准确把握了山水田园形象的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的寓意,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三、体味诗歌的意境,主要从三个方面去把握:1、写了哪些景物;2、通过这些景物表现了怎样的画面,即画面所表现的意境:,恬淡宁静,清新活泼,明丽绚烂,雄浑壮阔;3、抒发的作者情感,1、热爱自然、钟情于山水,2、淡泊宁静、悠然自得,3、厌恶官场、向往隐逸等等。
边塞诗和边塞诗派鉴赏二、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内容包括:A、边塞风光;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D、抒写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怀C 、对战争的厌恶。
意境: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体现一种阳刚之美。
多用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表现战争的残酷,环境的恶劣。
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
边塞诗主要抒发了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
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咏史诗的鉴赏:咏史诗的主要内容:1、表达对人或历史的缅怀之情和物是人非的情感。
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鉴赏要诀
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鉴赏要诀山水田园诗鉴赏要诀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
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仔细品味,这些诗或多或少有着共同的特点。
首先,都对山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给予了其他诗人作家无法企及的关注,且不惜以浓墨重彩描写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作首联交待了事情的缘由后,颔联即写诗人进村时所见的自然风景。
诗人好似信手拈来农村常见的风景,但平淡之中可见深厚的功力和精心的锤炼。
这两句不仅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而且一个“合”字,一个“斜”字,更将绿树环抱山村,青山横斜村外的神态点化出来,仿佛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谐,依依相合,洋溢着浓厚的情韵,极富亲切感和感染力。
颈联写进屋后主客畅谈的情景。
如果说,颔联是描绘整个村庄大环境的话,颈联即是勾画故友农家的小环境:室外是打谷的晒场和菜园,室内是农家的酒菜和农事的谈吐,一股浓洌的田家风味和盘托出。
诗人面对窗外典型的农家风光,屋内丰盛的农家饭菜,内心怡然欢快;加上主客知交,情味相投,频频举杯对饮,声声畅谈桑麻,心境是何等畅快温暖。
尾联则述他日之约,情韵深长。
诗作的人情物景都融入了一片天籁之中。
其次,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鸟语花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充满生命意识的画面。
且看杜甫以诗为画之作—《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句一开始,就从大处着笔,描绘出在初春灿烂的阳光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
高考山水田园诗鉴赏及答题技巧(简洁实用)
题型二: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 提问方式: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简要分析这 首诗表达的情感。
❖ 情与景关系
乐景写乐情
哀景写哀情 乐景衬哀情 哀景衬乐情
情景交融 反衬
❖ 答题思路:
1.点手法
2.析意境(通过……景,营 造……氛围)
3.说感情
南湖早春 (白居易)
考纲内容 (人物形象、景物形象)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写景诗、咏物诗、送别诗、 行旅诗、边塞诗、咏史怀古诗)
考查题型: 1.侧重形象、思想 2.技巧、语言
写景诗鉴赏
(山水田园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
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
可留。
常见主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 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1、对官场仕途的厌倦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
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2、表达对归隐生活、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 恬静优美的田园生活的
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 喜爱、向往
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恬静优美、 清新明丽、 繁华热闹、生机勃勃
孤寂冷清、 萧瑟凄凉、
衬托、对比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化虚为实 动静结合 想象、联想 白描 渲染
雄浑壮阔
情感
多表闲适恬 淡、喜悦、 热爱之情
多表孤独、凄 凉、伤感之情 多表开阔胸襟 和内心豪情
写景诗常见题型
读懂
题型一: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写了哪些自然景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看注解,抓暗示信息
4、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词(句)”
表明情感态度的诗句: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5、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或意境特点)
雄浑壮阔
楚塞、三湘、荆门、九派、
江、天、地、山、
烟波浩渺
郡邑、浦、波澜、空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 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 孔丘。
•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 鹤楼。
•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 山游。
•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 • 影落明湖青黛光。 • 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二、理解深层含义
• 1、看标题,抓题眼 • 2、看作者,知人论世 • 3、看注解,抓暗示信息 • 4、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词” • 5、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 6、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1、看标题,抓题眼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2、看作者,知人论世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 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 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 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 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 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 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 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 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 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 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 浩然集》三卷传世。
•创作背景
诗人应举不第,离开长安后,为了排 解苦闷,曾一度漫游江淮。《宿桐庐江寄 广陵旧游》是诗人夜宿桐庐江上时,怀念 扬州旧友而作。
3、看注解,抓暗示信息
4、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词”
•愁、孤、忆、泪
5、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山(暝)、江(青蓝色、急)、 风、叶(鸣)、月、(孤)舟、 •(我)(宿)建德、(忆)维扬 (旧游) •泪
沧江急夜流。 青绿色的江水在夜色中湍急东流。
风鸣两岸叶,
风吹动两岸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月照一孤舟。
月色映照着江畔一叶孤舟。
读懂《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表层意思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建德非吾土, 桐庐不是我的故乡 维扬忆旧游。
(我)想念着扬州的老朋友 还将两行泪, 将我这思念的泪水 遥寄海西头。
远寄到扬州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颈联中的“浮”和“动’,用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意赏析。
①“浮”字准确地写出了江水的壮阔,给人一种将“郡邑” 漂浮起来的错觉。(2分) ②“动”字生动地写出了江水的气 势,波涛激荡翻腾,震动远空。(2分) ③诗人生动地写出了 江汉壮丽浩渺的自然景观。(2分)
2.王维这首五言律诗生动地描绘出江汉的自然景色, 诗人在写景方面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回答出两种 并结合诗的内容具体说明。(6分) ①白描。诗人不着色彩,只用粗线条勾勒,构成了一幅 简约闳深的水墨画。②夸张。“江流天地外”、“波澜 动远空”夸张地写出了江汉的流长以及壮阔气势。③虚 实结合。“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流注长江的汉 水,是实写;江汉之水在天地之外奔流,是虚写;两岸 青山伴着江汉的波涛,看上去若有若无,是虚实结合, 写出了浩浩江流奔腾不羁的气势。④化静为动。“郡邑 浮前浦”,利用动静的错觉,将静止的“郡邑”动态化。 (以上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 王维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 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 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 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 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 “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 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 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 “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 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 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 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 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 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6、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非吾土” “海西头”
该诗写宿桐庐江的夜间景色的旅途的孤寂情 怀,将忆旧与乡思寄给朋友,运用情景交融 的手法,更加突出作者对旧友的思念和失意 后的愤激孤苦。
诗歌风格:不事雕琢,清淡简朴(清旷冲 淡) ,感受自然亲切,生活气息浓厚,如 《过故人庄》《春晓》等。偶有壮逸之句, 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 湖赠张丞相》)。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①【注释】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 作。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诗中的 建德也指桐庐江。广陵即扬州,诗中的维扬、海西头 均指扬州。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 去永不回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 如雪山奔淌。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 风光而滋长。
•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 藏。 •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 成。 •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 京。 •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 清。
(1)首联中的“急”字因“引人遐思、情意深切”历来被人 赞赏,请简要分析。(6分)
“急”既写出江水不舍昼夜,急速东流的情状,(2 分)又使人感觉江水似乎无法控制,在急于寻找自己 的归宿,(2分)而自己空度岁月,无所归依,心情也 急切不安(2分)。
(2)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6分)
①视觉和听觉相融合:残月孤舟,这是诗人眼中所见; 风打树叶声,这是诗人耳中所闻。②借景抒情:借秋日 夜晚桐庐江上萧索、零落的景象,表达诗人失落飘零、 迷惘悲苦、孤寂无依心绪。
(3)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歌表达的情 感内涵。(6分)
① 独客异乡的悲苦、孤寂; ② 对扬州老朋友的深切怀念; ③ 仕途失意、前路迷茫的抑郁苦闷。
汉江临眺
王维
1、看标题,抓题眼 《汉江临眺》
标题透露出哪些信息?
1、地点:汉江 2、视角:登高望远
2、看作者,知人论世
•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 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 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驱山走海置眼前
——山水胜色
诗歌鉴赏技巧
读懂古代诗歌
一、读懂表层意思
•增补内容:主语、宾语、状语、过渡 语等 •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 语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后连缀,翻译为意思相 对完整的句子
读懂《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表层意思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 山色昏暗,(我)听到猿声悲凄,内心不禁产生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