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银行信贷决策中的非财务因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议商业银行信贷决策中的非财务因素分析

摘要:非财务因素分析对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判断借款人的信用和促进银行洞悉市场开展业务具有重要意义。商业银行信贷决策时应重点分析的非财务因素包括国家产业政策、产品市场等八大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对信贷企业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面临成本高、可靠性差等障碍,亟待加快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加强非财务因素指标体系的研究,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银行管理贷款管理非财务因素

一、信贷决策中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的必要性

企业非财务因素是指那些不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不一定与企业财务状况相关,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联系的各种因素。非财务因素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重要作用正越来越受到经营者、债权人和投资人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关注。

在银行信贷决策中,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在分析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时,人们习惯用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但是,财务分析主要是对借款人的历史还款能力进行定量分析,且其基础是建立在持续、稳定经营的会计假设之上的。换句话说,财务分析更注重回答历史状况。事实上,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受其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管理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当前的经营状况是在过去经营状况的基础上,由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未来的经营状况则是由过去、现在和将来种种因素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当前的非财务因素可能就是未来贷款风险的预警信息。一句话,企业的成长性是不可能靠算出来的。判断一个企业好坏的因素很多,企业的领导、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所以,对于非财务信息进行定性分析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有助于增强定量分析预测的可靠性,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做出更加全面、客观的预测和动态评估。

2、判断借款人的信用。一笔贷款能否按期偿还,概括地说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二是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不良贷款的形成并不是因为借款人没有还款能力,而是借款人“有钱不还”,或者是银行缺乏对贷款的严格监督和催收,甚至是银行在法律上已经失去了对贷款的所有权。所以,银行进行信贷决策时,既要关注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也要分析借款人的信用。而借款人的信用如何在财务报表上基本没有体现,必须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

3、洞悉市场,拓展业务。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市场中知情者信息影响不知情者的利益,或者说,不知情者不得不为知情者的行为承担风险。所以,要掌握这些信息,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必须深入市场,熟练掌握和灵活利用各种企业非财务信息的获取渠道,善于在信贷调查中收集和甄别信贷申请人的信息。通过对非财务因素的收集、监测、分析和利用,银行能逐步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进而对建立健康信贷文化和促进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信贷决策中应重点分析的非财务因素

影响企业发展的非财务因素非常广泛,要进行全面地考察分析是非常困难的,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于企业非财务因素分析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公认的完整体系。与投资人、赊销

商等其他分析主体的分析目的相比较,商业银行在信贷决策时对信贷企业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有一般性的一面,也有特殊性的一面。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应重点分析信贷企业的非财务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产业政策

国家产业政策是影响企业的宏观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它属于企业不可控因素,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所在的行业是否能获得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进而影响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属于国家重点支持行业,在政策有效期内发展条件优越,风险相对较小;属于国家允许发展的行业,一般市场竞争比较充分,风险程度适中;属于国家限制发展的行业,往往发展空间较小,风险程度偏高;国家明令禁止发展的行业和产品,如小水泥、小玻璃、小火电等,行业风险极高。如果产业政策中存在较大的保护成分,则应注意保护期限的长短。

2、产品市场

产品是企业利润的来源,企业提供的产品能否适应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对信贷企业产品市场的分析具体要从市场份额、销售能力、销售前景等方面进行。(1)市场份额。包括两个指标:绝对市场占有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绝对市场占有率是一定时期企业某种主导产品的销售额与整个行业该产品的销售额之比,该指标虽然是一个相对数指标,但表示的是一个绝对量,只能反映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不能反映与竞争对手的比较情况。相对市场占有率是一定时期某企业的绝对市场占有率与主要竞争对手的绝对市场占有率之比,该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相对竞争。两个指标相结合,就能清楚掌握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了。(2)渠道建设。包括企业是否建立了健全的分销渠道,销售渠道是否畅通,销售是否集中等。一般地,企业销售范围越广,客户越分散,风险相对就越小,如果企业把所有销售都集中在一、二家客户,那么,其潜在风险就非常大。(3)客户满意程度。即企业产品是否满足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的欲望和要求。只有当客户对购买经历完全满足或特别满足时,企业才能获得更强烈的顾客忠诚。衡量客户满意程度可做定性分析,也可用老客户保持率(一定期间对老客户的销售净额占企业总的销售净额的比重)、新客户获得率(一定时期对新客户的销售额占总的销售净额的比重)等定量指标。(4)市场竞争情况。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一个企业总是受到来自四个方面的压力,即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和替代产品。他提出了一个十分著名的模型用于分析行业内的竞争强度,认为一个行业竞争强度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力,即现有公司间的竞争,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和替代品的威胁。调查人员可根据波特的这一理论对企业产品的竞争状况进行分析,对企业产品的市场前景做出预测。

3、人力资源状况

分析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有三看。一看企业是否拥有最为关键的两种人——技术创新者与职业经理人。因为企业若要在竞争中获胜,必须拥有别人所没有的核心技术,因而技术创新者是人力资本的首要因素。但技术的市场性则要靠职业经理人来完成,因此职业经理人是人力资本的又一重要构成部分。二看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是否健全。如果一个企业只有人力资本而没有激励机制,那么这个企业的生命力是有限的。对人力资本的激励主要是济利益的激励,但对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益激励不能仅停留在完善和改革工资制度上。目前国际上对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益激励的薪酬制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岗位工资、年终奖、期权或期股、职务消费、福利补贴。三看企业对人力资本的约束机制是否完善。在企业的治理结构中对人力资本光有激励机制没有约束机制照样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打击。对人力资本的约束主要有公司章程约束、商业机密约束、核心人员离职约束等。

4、技术与创新能力

技术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知识产权保障不断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