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化概念的多维透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文化概念的多维透视
韩美群(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文化”这一概念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具有复杂的内涵,并不像有些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它只是经济基础上所生长出来的社会意识诸形式。考察马克思关于文化概念的多义性及其相互关系,开掘它的时代价值,根据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不仅是发展马克思的文化理论而且也是发展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
一
梳理马克思经典中关于文化的论述,我们发现马克思至少在下列几种意义上使用文化概念。
文化即是文明。文化和文明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文化是人们创造的全部物质成果、政治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文明作为社会进步程度和开化状况的标志,则是指这些成果中积极的和合理的方面。
但人们却常常把二者等同看待,在文明的意义上使用文化一词,这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也不鲜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早期粗陋的共产主义进行了批判,指出其提出的绝对平均主义乃至公妻制的主张是“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向贫穷的、没有需求的人——他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的非自然的单纯倒退”①。这里,马克思就是将文化与文明并列使用的,把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或进步、合理成分的总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时,提出:“在文化初期,已经取得的劳动生产力很低,但是需要也很低。……其次,在这个文化初期,社会上依靠别人劳动来生活的那部分人的数量,同直接生产者的数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②因此,如果没有一定的劳动生产率为基础,就不可能有剩余价值的生产。这里马克思多次提到的“文化初期”,是指劳动生产力水平亦即文明程度较低的时期。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批判了“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较多地使用“文化”一词。他指出,“一个除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其他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和文化的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另一些已经成了劳动的物质条件的所有者的人做奴隶”③。“如果他自己不劳动,他就是靠别人的劳动生活,而且也是靠别人的劳动获得自己的文化。”④这里的“文化”概念,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中的文化概念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从“文明”意义上即一定社会阶段的发展水平和进步程度上来界定文化的内涵。
文化即是知识观念。在日常经验语言中,人们常常在知识水平和知识观念上使用文化一词。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曾指出,“孤立的劳动(假定它的物质条件是具备的)即使能创造使用价值,也既不能创造财富,又不能创造文化”⑤。“随着劳动的社会性的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劳动之成为财富和文
化的源泉,劳动者方面的贫穷和愚昧、非劳动者方面的财富和文化也发展起来。”⑥这里马克思将劳动者的贫穷和愚昧与非劳动者占有的财富和文化发展对应着提出来,暗含着文化的非物质性即知识性。
文化即是人化亦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认为,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
⑦。人通过对象化劳动,把世界分为三部分,一是自然界,一是人,另一个则是人的对象化劳动的创造物,即“人化的自然”。马克思在这里提出的“人化的自然界”,实际上是被人的实践活动打上烙印的那部分自然界,因而文化就表现为人类实践活动本身以及这种活动的方式及其成果的总和。
文化即是人类的精神生产。人的生产活动在马克思看来主要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马克思指出,在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中,……甚至精神生产的领域也是如此,如果想合理地行动,难道有确定精神作品的规模、结构和布局时就不需要考虑生产该作品所必需的时间吗?否则,我至少会冒这样的危险:我思想中存在的事物永远不会变为现实中的事物,因而它也就只能具有想像中的事物的价值,也就是只有想像的价值。也就是说,精神生产领域和物质生产领域一样,在确定作品的规模、结构和布局时,需要考虑生产该作品所必需的时间,否则再好的思想也不会变为现实,当然人自身的生产也是如此。马克思在许多著作都提到“精神生产”这个概念,而“精神生产”的产品毫无疑问就是文化。
文化即是观念意识形态。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里,马克思非常缜密地阐述了唯物史观,明确提出并论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范畴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在整个社会生产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同时,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观念上层建筑也就是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即“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和哲学的”观念系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结构中,一方面经济起基础的决定作用,文化要受其支配,另一方面,文化又不是简单的附属现象,它内在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深层制约和影响经济、政治活动。
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表征。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关于“观念”是每一历史时代本质的思想,把哲学等文化形成看成是时代精神的表征。在黑格尔看来,哲学作为文化的最高形式,它就是这种时代精神的产物,因此,它“并不站在它的时代以外,它就是对它的时代的实质的知识”⑧。马克思虽然不喜欢德国哲学的“幽静孤寂、闭关自守”的自我直观和抽象思辨,但却基本上接受了黑格尔对哲学本质的这种看法。他明确提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活的灵魂”,“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⑨。马克思的这一名言无论在基本思想上还是在表述形式上都吸收了黑格尔的思想,把文化特别是哲学直接看成是含蕴于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时代精神”和“活的灵魂”,它一方面集中体现了现实世界的“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