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论文:以人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创建于1939年,1957年被确认为首批办好的省属重点中学,1999年成为全省率先创建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近十年来,学校在办学体制、办学规模上有了较大突破,2004年创办了民办初中——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2006年举办了股份制合作民办高中——省前中国际分校,全部在校学生近7000人。近年来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为幸福人生奠基,为和谐社会育才,促进每一位学生成功”的办学宗旨,全面推进了各项工作,较高的教学质量,高素质的学生群体,使学校赢得了较好的声誉。

教师专业发展是近年来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话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专业成长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发展收个人因素与组织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学校层面,我们要努力进行思想引领,打造发展平台,提供制度保障,为教师发展创设良好的组织环境。在操作中,我们积极开展各类校本培训,不断提高全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通过制度保障,引领和激励广大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开展校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的评比工作,为广大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这些做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教师专业发展及其作用

199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概念。在我国,钟启泉教授在2000年指出,教师专业化应该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之一。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一般认为包括三个方面。其一,知识系统。教师要具备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还要具备个人的实践知识,这是教师建构和完善知识体系的基本前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其二,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能力。前者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等;后者体现着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密切结合,是教育教学创新对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衡量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内容。其三,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教师的任务并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给学生知识和能力,更在于引导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为学生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积极情感、道德操守、价值观及人格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发展既包括了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娴熟、能力的提高,也涵盖了态度的转变和情感的发展。从上述教师专业发展内涵来看,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专业人格等构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维度。

我们认识到,传统的学校管理中,主要采用以“管人为本”的方式,教师围着中层转,中层围着校长转,校长是学校管理的主体,教师工作的激情被抑制,教师的需求和成长的愿

望很难得到满足和实现,甚至教师基本的权力都得不到保障,学校也鲜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在管理中时时处处把老师放在第一位,积极为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不断挖掘教师工作的潜能,同时引导教师正确处理个人的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关系。这样做,既有利于激发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自身的和谐发展,长期坚持下去,也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增强学校未来的竞争力,从而真正实现新课改提出的“为了每一位学生成功、每一位教师成功、每一所学校成功”这一目的。

拥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办成一流的学校。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在谈起办学体会时说过:大学之大,非大厦之大,而在大师之大。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在总结哈佛大学办学方针时也这样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优秀教师的质量。大学如此,中学也不例外。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孔建华说:“学校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教师的发展。人力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最大的资源,教师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与目标设定

美国约翰霍普金森大学(John Hopkins University)的费斯勒教授,借用社会系统理论提出了动态的教师生涯循环理论。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对于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也作了系统的论述与详细的说明。他认为,教师的发展是一种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的、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其中,各种情境因素的影响对教师的发展意义重大。因为教师发展过程本身也即教师作为发展中的个体,回应各种影响因素,随之此消彼长、循环互动的历程。由于影响因素的不同,教师的发展状态也将大异其趣。比如,支援性的情境因素,将有力推动教师追求一种有意义的、积极的职业生涯进程;而影响因素的干预及其带来的压力,则可能阻碍、抑制甚至中断教师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各种因素对教师的发展产生的是推力亦或阻力的作用。所以,要协助教师的发展,必须重视并区别不同的情境因素的影响,如此,才能对教师的发展施予有的放矢的协助与支援。

在研究过程中,费斯勒认为,各种影响因素往往是共同作用于同一发展个体的,因此很难将这些变项完全区别开来,但是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费斯勒将所有影响因素梳理为两大方面:个人环境因素与组织环境因素。个人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因素、积极的关键事件、生活的危机、个人的性情与意向、兴趣或嗜好、生命阶段等,而组织环境因素包括学校的规章、管理风格、公共信任、社会期望、专业组织、教师协会等。

从学校层面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做的是为教师提供思想引领、发展平台、制度保障,创设良好的组织环境。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为我校教师完成如下目标而努力:

1.开展以弘扬“爱与责任”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努力打造一支认真负责、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

2.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省前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校本培训工作制度以及各种考核奖励制

度,用科学的规划和有力的制度,规范、引领和激励全校教师,特别是广大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争取在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里,使中、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比例达 70% ,获市级以上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以上称号的比例达 35% ,具有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教师占任课教师比例达 20% 。

3.采用订规划、压担子、搭台子、铺路子等多种办法,为广大中青年教师成“名”、成“家”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在未来几年内使特级教师、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教授级高级教师、常州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的比例超过全校教师的10%。

三、促进教师发展的策略

1.积极开展各类校本研究,不断提高全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校本研究是指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围绕学校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和职业素质教育等教学实践,以教科研项目小组为团队,进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活动。大力开展校本研究对于新知识领域的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学科专业的建设。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是对学校和教师的一次全新的挑战,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校本研究建立在开发教育领域蕴藏的丰富隐性知识的基础上,项目组成员在学习和研究中,经过思考、实施、反思、内化和修正,形成行动研究———实践反思———更新行动的循环过程,持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种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够及时被教师群体所理解、掌握和实施,满足了不同层次专业发展水平的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学校应组织引导教师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并进行校本研究,让教师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校本资源的整合,不断吸纳新课程的理念,丰富课程知识,提高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和驾驭课程的能力。校本研究以其特有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基层学校的关注和重视。我校除采用邀请名师来校讲学,选送教师出国研修、攻读教育硕士、参加各类短期培训等方式外,在实践中,花大力气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切实开展青蓝工程、名师工程

高度重视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每学年初,要求新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或第一年担任本学段教学任务的老师选择一位老师作为自己的指导老师。另外,按照逐步培养、逐层提高的原则,为部分中青年教师安排一位或者几位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特级教师担任师父。无论是青蓝工程还是名师工程,师徒双方都有明确的责任,都要签订责任状,学校在学年结束或者培养期结束时,要组织专门的小组进行考核。我校在实施中很明确地将考核的结果分别纳入“省前中学术性津贴实施方案”和“省前中青年教师考核奖励细则”中。

(2)认真组织每周一次的教学研讨活动

为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备课组中的作用,各教研组、备课组坚持开展每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学期初,教务处在安排课表时,确保每门学科每个星期都有一个半天没有课,专门用于备课组集体备课或者进行相关的教学研讨活动。集体备课时,先由事先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