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矛盾突出表现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培训试题与答案
考试名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培训班考试总分:100及格分:70您的得分:94一、判断题(共 10 题,共 20 分),答对 9 题,共18分第 1 题、乡村振兴就是要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保障(分值:2)您的选项 B, 您的得分2 A . 对B . 错第 2 题、 29、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渗透到农产品销售、物流和服务监管的各个环节。
(分值:2)您的选项 A, 您的得分0 A . 对B . 错第 3 题、 44、改革开放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我们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
(分值:2)您的选项 A, 您的得分 2 A . 对B . 错第 4 题、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就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变过去片面地依靠化肥、农药等各种各样化学品投入的农业。
(分值:2)您的选项 A, 您的得分 2 A . 对B . 错第 5 题、赋予农民土地权益,这对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分值:2)您的选项 B, 您的得分 2 A . 对B . 错第 6 题、 45、现在,中国人民已经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分值:2)您的选项 A, 您的得分 2 A . 对B . 错第 7 题、化肥、农药过度使用的直接后果就是粮食减产。
(分值:2)您的选项 B, 您的得分 2 A . 对B . 错第 8 题、推动脱贫攻坚,要把那些最有能力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人,选拔为深度贫困村的发展带头人。
(分值:2)您的选项 A, 您的得分 2 A . 对B . 错第 9 题、 42、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二十年。
(分值:2)您的选项 B, 您的得分 2 A . 对B . 错第 10 题、农村厕所改造问题关乎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关乎农村的村容村貌,更加关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小厕所,大民生,推进农村厕所改建工作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
当前粮食产业链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当前粮食产业链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王琳【摘要】本文从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消费三个环节阐述了我国粮食产业链的发展现状,总结分析了当前粮食产业链主要面临的“三量齐增”、“双重挤压”和国内外粮价倒挂等突出问题,并从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粮食目标价格机制、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健全农业五大支持保护政策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期刊名称】《当代经济》【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3页(P54-56)【关键词】粮食产业链;三产融合;供给侧改革【作者】王琳【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粮食产业链涵盖种植、收购、储备、加工、销售和最终消费等多个环节,通过对粮食产业链的整合,将粮食收购、储备、加工、销售四个环节归属为粮食流通环节,则粮食产业链可以分为粮食生产、粮食流通和粮食消费三个阶段,下面就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探讨我国粮食产业链发展现状。
1、粮食生产2015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粮食总产量实现全面增长,具体数据见表1。
其中,黑龙江和河南两省在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两个方面均位居全国前两位,粮食播种面积分别达到11765.2千公顷和10267.2千公顷,粮食总产量分别达到6324.0万吨和6067.1万吨。
在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方面,吉林、上海、江苏位居全国前三位,分别达到7182.1公斤/公顷、6921.2公斤/公顷和6565.1公斤/公顷①。
2、粮食流通在粮食收购方面,2015年我国各类粮食企业的粮食收购总量达8465亿斤,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409亿斤。
“十二五”期间,托市收购累计8400多亿斤、油菜籽1500多万吨,通过价格托底、优质优价、整晒提等、产后减损等措施,带动农民增收约2500亿元。
以品种来看,粮食收购主要还是受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较大,比如临储政策的调整使得玉米收购量大幅增加,而油菜籽、大豆收购数量均出现明显下降;小麦、粳稻、早籼稻和中晚籼稻收购数量略有下降。
我国粮食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
我国粮食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我国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突出表现在玉米供大于求,大豆需求缺口扩大,进口率高。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国要牢牢把住粮食进口的主动权,确保粮食进口的稳定性。
一方面,要增强对全球粮食供应链的掌控能力。
另一方面,要逐步构建多元化进口格局。
同时,要解决好粮食结构性短缺矛盾。
粮食生产丰收与粮食进口增加并存,成为我国粮食市场一道风景线。
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获得“十七连丰”,同时粮食进口超1.4亿吨,同比增幅28%。
其中,大豆进口突破1亿吨,玉米进口量首次超过当年进口关税配额。
粮食进口增加有效弥补了国内市场供需缺口,确保了粮食市场稳定供应。
不过,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粮食消费大国来说,靠进口粮食解决不了吃饭问题,必须平衡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区域产业发展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区域产业发展研究摘要:创新发展农村区域产业是实现农民富裕的显要举措。
乡村振兴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农村区域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农村区域产业发展应把握住乡村振兴战略机会,并深刻认识发展中的“危”与“机”,进而选择适宜的发展策略。
由此,文章提出打造优质市场环境、建设审计监督机制、健全扶持体系、防控过度资本化措施,以期助力农村区域产业发展关键词: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区域产业引言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要求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等方面逐步落实,深度融合发展城乡及一二三产业[1]。
随后,党中央在“一号文件”中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展开详细部署。
从实际发展来看,农村区域产业良好发展的核心在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避发展中的危机并把握住机会[2]。
这就要求打造优质的市场环境,优化城乡关系并加强合作,促使城乡共同繁荣。
若根据工业发展思维开展农村区域产业发展工作,则容易发生产能过剩问题,甚至引发效益低下、生态破坏等不良后果。
由此农村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具体革新的着力点与禁区有哪些?有待进一步深究。
一、农村区域产业发展的“危”与“机”(一)“危局”: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目前,农村区域产业发展的关键矛盾集中于市场供需方面,尤其是供给侧端的矛盾较为突出。
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农产品质量供给失衡。
由于经济发展日渐加快,人们愈加追求高品质生活与高质量消费。
特别是对于第一大消费项目——食品,新兴中产阶级更加重视食品质量与饮食健康问题[3]。
但是现阶段农村区域产业发展以批量化生产为主,提升农产品质量的速度缓慢,难以快速匹配需求市场的个性化新需求。
二是农产品产量供给失衡。
农村区域产业中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越高,具体的生产成本越比国际市场价格高[4]。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扩大农产品的对外开放程度,农户获取市场化收益的难度越大。
由此极易引发大宗类农产品产量过剩问题严重,而农产品进口数量逐年增长。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之二调好调顺调优农业结构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之二调好调顺调优农业结构作者:罗丹,陈春良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2017年第5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要任务是调好调顺调优农业结构,做好农业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
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中高端供给,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我国人多地少水缺,长期以来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
经过长期持续努力,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科技、投入等方面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果菜茶、肉蛋奶、油棉糖等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吃饭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总体产能不足。
虽然,目前农产品供给总量基本能满足城乡居民需要,但在产能方面仍然处于产不足需的状态。
仅大豆和食用油两项,我国每年的进口量已相当于“进口”8 亿亩以上当量的耕地产能。
其次,产需结构脱节。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快速升级,人们对绿色优质、营养健康农产品的需求显著增加。
由于过去我国农业生产供给主要是追求量的增长,于是现在一方面绿色优质的高端农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许多需求漂洋过海,乳制品、高端水果等农产品食品进口显著增加;另一方面国内大路货的农产品卖不上价、滞销的情况,却时不时见诸报端。
最后,资源利用效率低。
为了追求产量增加,农业生产长期采用扩面积、增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方式,投入利用效率不高,农业生产可持续性令人担忧。
探析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影响及对策
探析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影响及对策作者:崔小娜来源:《山西农经》 2018年第18期摘要: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受到政府和学者们的极大关注。
美国是中国进口粮食的重要来源国,中美贸易摩擦后,中国粮食进口将出现重大变化,这将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造成新的挑战。
基于这一新形势,提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需要注意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粮食安全;区域合作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8-0019-02中国图书分类号:F326.11;F752.7;F757.12文献标志码:A2018年4月份以来,中美贸易问题受到全球关注。
中美就贸易问题进行了多次磋商,但美国多次撕毁协议。
目前,在美国挑起贸易争端率先加征关税的情况下,我国紧跟着对美国部分商品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其中包括部分农产品。
这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造成了一定新的挑战[1]。
1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1.1 粮食进口依存度高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是大豆、棕榈油等农产品的最大买家。
2017年中国农产品进口额近 1 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2.8%。
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偏高,但主要是大豆的原因,中国粮食累计进口13 062万t,其中大豆累计进口9 553万t,占粮食进口总量的89%,对外依存度超过85%。
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额度高达140亿美元,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我国对美国大豆加征高额关税,我国大豆进口遭遇挑战。
1.2 结构性矛盾明显我国粮食存在明显结构性矛盾,如玉米和稻谷阶段性过剩,小麦的优质品种供给不足,以及大豆产量长期不足等。
2018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较2017年有所增长,但受墒情影响,单产会有所下降,总产量预估有小幅上涨。
1.3 粮食质量待提高一方面,受技术条件影响,我国粮食质量有待提升。
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粮食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
这里指的粮食质量,就不仅是粮食生长质量,还包括收割后的处理、分类、包装等更精细的要求[2]。
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八大矛盾
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八大矛盾一、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优质农产品需求与农业粗放式经营之间的矛盾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正从“吃饱”向“吃好、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健康”快速转变,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显著增多,而目前农业生产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1.城乡居民健康意识大幅度提升中国经济连续20年保持高速度发展,使国民的生活质量空前提高,百姓的生活已从温饱型向健康型过渡,健康消费成为社会最大的消费热点。
普通百姓收入的提高,中产阶级队伍的日趋庞大,富豪阶层的形成,无不使珍惜生命、追求健康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显著增多。
由于农产品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营养和主要能量,所以农产品的质量关系国民体质和健康,这就为名优康农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农业农业粗放式经营经常导致农产品供求脱节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年来,继河北奶农倒奶、陕西果农将油桃直接倒进河道等事件之后,近日,又一则类似的事件再次吸引着人们的目光:面对着春季芹菜大量上市,价格直线下降仍无人问津之后,陕西村民含泪让旋耕机开进了自家的5亩芹菜地,一会儿功夫,已过成熟期的芹菜被机器打碎。
类似的情形在青岛也经常发生。
农业的粗放型经营不仅表现在生产环节的生态投入、科技投入不足,更表现在农业生产不关切居民需求变化,以不变应万变,优质农产品供应不足,而大众化产品供过于求,导致农业增产不增收。
二、农业生产的分散性与农产品质量监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小农经济仍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这导致农产品质量监管难度大、成本高,市场竞争中经常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挫伤了优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
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农业生产的分散性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监管效率。
尽管近几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但小农经济仍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面对近百万农户和复杂的农业生产经营过程,我们的监管力量明显不足,目前也只能做到以抽查为主,对普通农户还谈不上质量追溯,相对于工业产品而言,农产品的质量监管还是刚刚起步。
我国粮食供求结构新变化与改革方向_汪希成
〔基金项目〕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粮食安全政策研究中心支持项目 ( SC15E093) ; 西南财经大学 “中 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项目 ( JBK160964)
〔作者简介〕 汪希成,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吴 昊,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74。
〔关键词〕 粮食供求; 粮食安全;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图分类号〕 F307. 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 - 4769 (2016) 04 - 0130 - 06
引言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粮食安 全问题一 直 受 到 国 内 外 高 度 关 注。〔1〕改 革 开 放 以 来,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粮食供求总 量保持了基本平衡。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和食物消费倾向的改变,我国的粮食供求关 系发生了显著变化,总量问题对粮食供求平衡的 影响已经明显减弱,而结构问题对粮食供求平衡 的影响显著增强。〔2〕近年来,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 刺激下,我国的粮食产量连年增加,2015 年达到 62143. 5 万吨的历 史 最 高 水 平。但 与 此 同 时,由 于我国粮食缺乏价格优势,导致粮食进口量、库 存量持续增加, “三量齐增” 暴露出我国粮食供 求的结构性矛盾与政策缺陷。
一、粮食安全概念的理论内涵 1974 年 11 月,联 合 国 粮 农 组 织 ( FAO) 在 第一届世界粮食会议上首次提出 “Food Security” ( 我国学者将其翻译为 “粮食安全”) 的概念,即 “保证任何 人 在 任 何 时 候 都 能 得 到 为 了 生 存 和 健 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这一概念是在 1970 年代 初严重的世界粮食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前提条 件是要有充足的食物供给。当然,这一概念的含 义过于狭窄,既没有涉及食物的营养问题,也没 有涉及获取食物的手段问题。1983 年,FAO 总干 事爱德华 · 萨 乌 马 将 “Food Security” 的 概 念 表 述为 “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又能买 得起他 们 所 需 要 的 基 本 食 物 ”。 这 一 概 念 在 相 当 长时间内被人们普遍使用,但它主要是从消费者 的立场来 解 释 “Food Security” 这 一 概 念 的。这 一概念有两个基本要求: 一是食物的供给充足, 使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当然,食物的 供给既可以通过自己生产,也可以通过进口来获 得; 二是消费者要有支付能力,能够 “买得起” 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其暗含的条件是消费者 要通过 “经济手段” 在市场上购买他们所需要的 基本食物。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两个要 求很难实现。原因是: 若某种物品的供给充足, 又价格低廉,就意味着过剩,生产者是不会生产 这种物品的。而且,对于没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 即使市场上有充足的食物供给,因为他们 “买不 起”,仍然无法实现 “所有人” 的粮食安全目标, 而且,这一 概 念 也 没 有 涉 及 到 食 物 的 营 养 问 题。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亮点及主题内容精神-中央一号文件2017全文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亮点及主题内容精神:中央一号文件2017全文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发布,这是新世纪第14个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那么,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亮点重点内容是什么?下面小编整理的2017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内容精神解读,一起来看看吧。
2017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内容精神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亮点今年一号文件锁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底说了啥,有啥大礼?“人民日报经济社会”微信公号记者特别请到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中央财办副主任唐仁健进行解读。
一问:主题咋定的?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结构性矛盾,不能再让农产品产出来卖不出去“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今年的一号文件这样开篇,并提出,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
啥是“新的历史阶段”?唐仁健认为:“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判断。
”首先,这是对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判断。
去年两会期间,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
唐仁健表示:“的重要论述,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定下了基调,提供了重要遵循。
”其次,基于农业农村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
从外部看,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农民工收入增长慢了,财力紧张,对农村投入增幅明显回落。
从内部看,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极限了,绿色生产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能跟不上。
我们看到,一方面,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进口量、库存量也在增长。
2016年全国粮食总产达12324亿斤,进口粮食却高达2500亿斤。
这是怎么回事?究其原因,一是品种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二是竞争力不够,产出来不见得卖得出去,只好进仓库。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精选3篇)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精选3篇) 20XX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XX年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主持会议。
作为每年经济工作的压轴大戏,这一会议历来是判断经济形势和定调宏观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
分析人士指出,会议提出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这也就意味着,20XX年中国改革将进一步迈向深水区。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精选篇1会议要求,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
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完善法治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开放领域,积极吸引外资。
要继续做好各项民生工作,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20XX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曾提出了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根据会议要求,这意味着20XX 年的经济任务或贯穿“十三五”始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并未画上句号。
1、去产能20XX年以来,钢铁煤炭去产能工作开展如火如荼。
在年中各省钢铁煤炭去产能不达标情况下,国务院组织督查组进行专项检查,去产能速度加快。
11月13日,发改委发言人表示,钢铁已提前完成全年4500万吨去产能任务,煤炭去产能2.5亿吨的全年目标任务也有望提前完成。
有分析人士指出,不仅钢铁、煤炭,在20XX年去产能列表或将扩容,比如中国船舶业30%产能待去,未来多个部委将联合推出促进船舶企业兼并重组的配套政策,有望在财政和金融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
此外,国企改革的背景下,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围绕去僵尸企业、去产能的整体思路将继续进行。
未来,去产能列表或将继续扩容。
2019乡村振兴继续教育答案
2019乡村振兴继续教育答案一、单选题1、深化农村()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我的答案:集体产权"正确答案:集体产权"2、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我的答案:多种"正确答案:多种"3、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
我的答案:农业农村现代化"正确答案:农业农村现代化"4、补齐(),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
我的答案:农业农村短板"正确答案:农业农村短板"5、把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来,落实到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等各个方面。
我的答案:农业"正确答案:农业"6、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
我的答案:供给侧"正确答案:供给侧"7、加大()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我的答案:农村改革"正确答案:农村改革"8、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我的答案:土地制度"正确答案:土地制度"9、目前有()大新经济。
我的答案:十"正确答案:七"10、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年。
我的答案:三十"正确答案:三十"二、多选题11、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和()。
我的答案:优良家风文明乡风新乡贤文化"正确答案:优良家风"文明乡风"新乡贤文化"12、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我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主要矛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我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主要矛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经济发展矛盾和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新的挑战,我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
本文将对我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主要矛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矛盾1.经济增长放缓但结构性矛盾凸显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从高速增长时期转变为中高速增长时期。
与此我国经济结构性问题凸显,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不顺畅、创新能力不足等。
这些问题使得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点。
2.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一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沿海地区相对较发达,而内陆地区则相对落后。
城乡发展不平衡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内部的不协调和不平衡问题。
3.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主要表现在钢铁、煤炭等行业。
与此需求增长放缓,导致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这种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会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以上三个方面的矛盾,都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针对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以供给侧为重点,以改革为主线,通过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来推动经济发展。
其主要内容和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除产能过剩,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淘汰落后产能,降低产能过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供给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这样可以促进现代产业发展,提高产业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2.推进创新驱动,提高技术水平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从依赖资源驱动向依赖创新驱动的转变。
我国粮食贸易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粮食贸易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我国粮食贸易特点及将来发展趋势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与其他国家相比,农业水平较为薄弱,所以中国始终重视农业的发展,在生产和贸易两方面都主动地赋予支持和爱护,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总体来看,中国粮食贸易行业经受了四个阶段:(1)粮食贸易以净出口为主(1949-1978 年);(2)粮食贸易以净进口为主(1979-1991 年);(3)粮食贸易进出口交互阶段(1992-2001 年);(4)进入国际贸易体系阶段(2002-至今)。
近几年,美国利用单边贸易措施,对中国实行"337 调查'"301 调查'和"232 调查' ,特殊是2022 年以来中美贸易磨擦,由此涉及的征税规模及产品范围不断扩大,对中国的粮食贸易市场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世界各国都特殊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由于粮食生产存在波动,粮食消费结构不停改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行能做到完善的供需平衡,必需借助进出口贸易来辅以调整,这促进了粮食贸易地位的显著上升。
随着中国人口数量增加,粮食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贸易总额、进口额呈现出较大的体量,出口额相对较小。
2022 年,中国粮食进口量11555 万吨,其中,进口大豆8803 万吨,占进口量的76%,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少,增产能力面临技术瓶颈,单产能力低于玉米等其他粮食作物,导致了国内大豆的供给能力止步不前,自给率仅为7.87%,消费主要依靠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这为保障粮食安全留下了隐患。
粮食贸易的影响不仅仅表达在进出口数量上,政治、经济、文化与粮食贸易都有不行分割的关系。
粮食是全部产业发展的根基,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操控粮食贸易来扰乱其他国家的粮食供需,从而影响到全部产业,甚至波及到其他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市场秩序。
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亲密相关,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制约。
不同的粮食贸易政策会直接影响粮食安全水平,而粮食安全水平的改变又推动了新贸易政策的革新。
论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论文(10篇)
论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论文(10篇)论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论文(篇1)当前,全国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良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整体水平较过去有所提高。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地区和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生产工作有弱化趋势,安全生产隐患还不能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首先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宗旨是: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政府承担监管责任,企业负责事故责任,部门负责行业指导和监督管理职责的原则,努力构建部门指导有力、企业全面负责、职工积极参与的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格局。
其次指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粮食行业安全生产意识;及时制(修)订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颁布粮食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淘汰影响安全生产的工艺、设备;督促检查粮食行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按规定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并根据需要组织救援;组织或参加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或救援措施。
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管辖区域内认真履行上述职责。
然后说明了当前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立适应粮食行业发展要求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得到加强;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伤亡人数和经济财产损失明显下降;淘汰不利于安全生产的技术工艺和设施设备,规范操作程序和方法。
最后提出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是:全面落实部门监督管理职责,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各级领导和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强化对行业安全生产的管理;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建立安全生产信息报送渠道;推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进程,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切实提高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重点防范化学药剂丢失被盗、设备伤人、粮堆倒塌、粉尘爆炸以及火灾等安全生产事故;积极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安全生产事故救援能。
农业-农村-政策学
农业农村政策学第一章绪论第二节农业农村政策概述一、农业农村政策的概念农业农村政策: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和原则,为了促进农业生产保障供给、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富裕、生态文明建设,由中央以及地方职能部门制定的激励或约束农村各种经济活动的行动准则。
二、农业农村政策的背景(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需要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二)切实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绿色农业是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和循环农业技术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的农业发展形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内涵。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2.对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解(1)动态性。
(2)区域性。
(3)世界性和时代性。
(4)整体性。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需要1.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由来习近平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断是美丽乡村建设思想的最早来源。
2.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内容美丽乡村:指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可持续发展的乡村。
第三节农业农村政策的历史演变一、农村改革的阶段化推进第一阶段,在农村内部进行改革。
第二阶段,主要是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
第三阶段,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二、农村经济政策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人民公社制度、乡村社会制度和街道社区制度。
(一)人民公社制度: 1949-1985年1.农业合作化时期2.改革开放后农业经营方式的变迁(二)乡村社会制度: 1986-2002年(三)街道社区制度: 2003年至今第四节农业农村政策研究内容农业农村政策:是为了推动农村工作而制定的农村各种经济活动的行动准则,农业农村政策主要是指围绕农村公共品供给和农村管理方面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农村经营制度、农村产业政策、农产品与农村市场政策、农村土地政策、农村人力资源政策、农村金融政策、农村资源与环境政策、农村社会发展政策等。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二节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 解释中国耕 地资源的分 布,说明其 开发利用现 状,以及耕 地保护与粮 食安全的关 系。
备考指津
知识体系
素养解读 1.区域认知:认识我国 粮食生产的资源基础, 理解我国粮食生产所面 临的主要安全风险。 2.人地协调观:结合我 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 的关系,掌握我国维护 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 理解耕地保护对维护粮 食安全的重要性。
2.保护耕地的措施
角度
具体措施
数量 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国家实行
保护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质量 国家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如防止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
保护 贫瘠化等;实现耕地环境保护
[能力运用] 考向1 我国耕地现状及保护 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重点,而耕地安全是粮食安 全的基础。与世界相比,中国耕地的问题非常突出。读中国与世界人均 耕地面积数据对比图,完成第1~2题。
层级一 “必备知识”梳理
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1.粮食安全 (1)概念:是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1___生__存__和__健__康___所需要的足够食 物。 (2)危及粮食安全的环节:粮食□2__生__产____、储备、流通、进出口。
2.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国家政策 影响产量
的因素
耕地资源 及粮食生 产的特征
1.对于形成图中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的原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退耕 B.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非农业建设用地面积迅速增加 D.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加剧
2.专家警示,我国是农业大国,必须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为实现这一 目标,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①占用基本农田,推进城市建设 ②大面积围湖造田 ③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④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害毁坏耕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
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我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
今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充裕功不可没,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刚着手解决,总量不足问题又重新凸显。
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还会持续增加,供求紧平衡将越来越紧,再加上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确保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得很紧很紧,宁可多生产、多储备一些,多了的压力和少了的压力不可同日而语。
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面积、产量不能掉下来,供给、市场不能出问题。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早在2013年,我就讲过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
这些年,我先后对清理整治大棚房、违建别墅、乱占耕地建房和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等提出要求,有关部门打了一套组合拳。
但是,耕地乱象仍屡禁不止。
比如,一些地方占用基本农田大搞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一些地方在公路、铁路、河渠两旁占用良田建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宽的绿化带。
我们土地是不少,但同14亿人口的需求一比,又是稀缺资源!建城市、搞工业、保生态都要用地,必须精打细算,排出优先序,绝不能占用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去搞造林绿化。
各省区市现有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必须保住,不能再往下降了!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要坚定不移抓下去,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这个决心一定要下,该拿的钱一定要拿!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
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耕地就那么多,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
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国都在抢占制高点。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绝不能落后。
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与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与对策分析一、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1.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矛盾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主题任务,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多方面的矛盾。
首先是传统产业的利益维护与新兴产业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传统产业在改革过程中无法得到充分的重视,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则需要巨大的资源和资金投入。
其次是企业效益与员工生活之间的矛盾,一些企业实施效益导向的生产模式使得员工工作强度增大、工资水平不变甚至降低。
2.经济结构转型的矛盾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乡之间、经济与生态之间存在着矛盾。
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城市化率已相对较高,且环境压力较大;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落后,基础设施水平较低,并面临着可持续发展压力。
3.财政与货币政策矛盾国家采取货币政策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在实践中常常面临财政政策的制约。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分别掌握在不同部门之中,协调难度较大。
此外,过度的货币放松也容易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而采取过严的货币政策则将压抑经济发展。
4.自主创新与人才矛盾自主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我国自主创新仍然存在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一方面,高端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普通技能型人才过剩。
这意味着我国的自主创新仍然面临着人才供给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5.国内市场需求与外需市场需求矛盾我国的经济发展依旧面临着国内市场需求下降的问题,而外需市场需求则不断扩大。
中国的外贸形势非常严峻,加上自身的市场发展问题,导致了市场需求矛盾。
二、对策分析1.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仍然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要充分保护传统产业不受到过度压缩和挤压,同时加大新兴产业发展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加强新技术研发能力,在快速和稳健的转型过程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2.发展绿色经济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要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调整工业、能源、交通等领域的污染物排放,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推动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
我国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目前,我国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玉米供大于求,大豆需求缺口扩大,进口率高。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根基地,2015年玉米和大豆产量占全国比重分别为42.6%和36.2%,外调粮食量占全国60%以上。
东北地区的种植结构调整对于优化全国粮食生产结构和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粮食供给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户粮食产后服务能力较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二是粮食质检体系不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尚需进一步健全;三是优质绿色粮油产品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2-1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教学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3.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1)人均粮食占有量较少。 (2)粮食增产难度较大。 (3)粮食种植比较收益较低。 (4)粮食总体质量偏低。 (5)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 (6)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 (7)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等。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三、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 1.耕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性: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是 实现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 2.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1)确保耕地数量。 (2)提高耕地质量。 (3)防止耕地污染。 (4)提高耕种积极性。 (5)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探究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材料二 下图为2015年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类型 空间分布图。
探究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1)指出我国东北地区种植结构调整的方向。 (2)说明东北地区大规模调整种植结构可能面临的问题。 (3)分析我国东北地区粮食大量外调的原因。 提示:(1)压缩玉米种植面积,进而扩大大豆种植面积。 (2)东北地区大规模调整种植结构可能面临农业生产资料如农业机 械、种子等供应不足,农民收入下降,进而降低农民种粮积极性,粮 食总产量下降以及传统种植观念难以改变等问题。 (3)东北地区的地形比较平坦,且耕地集中连片,机械化水平较高,粮 食生产规模大;人口密度较低,人均耕地较多,该地区对粮食的需求 量较小,商品率比较高,余粮较多;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比 较大。
粮食安全的措施。(综合思
维)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一、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1.耕地 (1)概念:由自然土壤发育而成的,一般指能够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2)分类:水田和旱地,旱地又分为水浇地和无水浇条件的旱地。 2.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1)耕地资源绝对量大,人均不足。 (2)耕地资源整体质量欠佳。 ①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 ②土壤受污染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耕地质量的总体水平呈下降趋 势。 ③隐藏着优质耕地流失、劣质耕地增加而造成耕地总体质量下降 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粮食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矛
盾突出表现在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0年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超470公斤,连续多年超过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有力地保障了粮食安全。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粮食安全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首先,粮食生产和需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中国粮食产量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
人口多水少的基本国情,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不利因素,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持续增长。
此外,随着人口增长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未来一段时期粮食需求将继续增加。
二是粮食产需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从品种结构看,水稻、小麦等口粮产量绝对有保障,库存充足,但优质强筋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产量不足,供需趋紧。
此外,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和老龄化加速,食品消费需求呈现出健康化、多样化的新趋势。
居民对口粮的需求在下降,肉、蛋、奶、水产品消费的增加将带动饲料粮需求的增加,同时对富硒、富锌、富钙等健康食品新品种的需求将增加。
第三,国际粮食市场形势日趋复杂。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际粮食供应链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中国虽然是粮食进口大国,但在国际粮食贸易中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确保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要抓好食品生产、加工、储存、流通、消费等关键环节,统筹利用国内外市场,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全产业链食品安全管理。
首先,要抓住根本要害,保障粮食生产。
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大关键,全面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
一方面,要为保障粮食生产提供耕地支撑。
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另一方面,要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
打好种业翻身仗,从种质资源保护、育种科研攻关、种业市场管理等全链条各个环节发力,实现粮食增收。
虽然我国粮食种子基本实现了“中国粮用中国种”,但不可否认的是,种业也面临“卡脖子”现象,我国种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诸多短板,在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方面仍有很大空间。
如大豆、玉米的单产水平不到美国的60%,高品质、有特殊功能的品种仍较为缺乏等。
同时,要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建设。
稳定种粮农民补贴,使种粮有合理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其次,要强化全产业链管理,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生产环节,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
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
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
加大“智慧农业”投入和实施力度;在流通加工环节,要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着力健全完善粮食质量监测体系,支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引导绿色优质粮油产品消费,促进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在国际贸易环节,要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支持企业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
最后,要建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长效机制。
开展粮食节约行动,从生产、流通、加工、存储、消费等各个环节入手,减少
粮食损耗浪费。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制度建设、加强立法执法、强化监督管理等多方面,探索建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长效机制。
努力实现生产收储环节颗粒归仓,加工环节物尽其用,消费环节光盘行动,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