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菊与刀—日本人的克制与疯狂

《菊与刀》中的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刀则是日本武士的图腾。两种极柔与极刚的东西交织在一起,恰好可以鲜明而具体的表现日本人性格中既温和谦让又生性好斗,既穷兵黩武又精神至上,即蛮不讲理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又能伸能屈,既保守又开放的矛盾状态。一本《菊与刀》将日本人剖析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作者本尼狄克特从未亲自去过日本,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访问学者,与在美国生活的日本家庭接触,加上到监狱中对日本战俘进行调查写就本书,作者用女性那细致入微的独特视角,平等冷静毫无先见的人类学家的宽广胸怀完成此书。《菊与刀》就好像是放大镜一般让日本民族的性格毫无保留的暴露在聚光灯下,让很多无法理解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得如此疯狂的人有了了解日本和大和民族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让美国军方和政府找到了在二战结束后应对日本政府和国民的最好方式。

让我触动最大的是美国人在对日本采取“最后的行动”或者说是“决一死战”之前最想要做的是了解“敌性”,因为他们觉得两个民族在思维方式、习惯上的差异巨大,要想最后打赢这场战争了解这个民族是关键和核心。美国人这样做在后来的实践检验中无疑是明确而睿智的,而且还在不经意间成全了世界对这个民族的好奇心。而且本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无论是在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上,婚姻里亦或是上升到国家高度的政治与外交问题,没有什么是比了解对方,了解对手更至关重要的了。

作者在这里用文化差异即比较法的方式将日本的文化、价值观、处世态度等与美国、西欧、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相比,让世界各地的读者都能够更好地接近日本文化和价值观中的核心内核。作为中国人,读罢此书,可以看到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迥然不同却又同宗同源的独特内涵。作者同样给了我们最好的借鉴,以后再研究其他国家文化时以比较的方式入手,待研究稍有成效的时候你对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的了解程度都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这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式。

从书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文化中有很多和中国文化相似的观念。比如报恩的观点,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一种恩情反而在时间的流逝当中涨了利息”,但是日本人对这种所谓“情义”明显是更为看重的,这种情义会始终牵引着两方被某一种共同的“义务”所束缚,无论是施恩者还是报恩人有时都会被这种束缚而弄得不愉快,所以在日本做事要处处谨慎小心,因为如果不是逼不得已,你的帮助很可能成为别人永远的负担。

在抚养子女的问题上我相信中国父母是和日本父母最有共同语言的了。在孩子小的时候,祖父母会给予更多的疼爱,父母常用恐吓(例如编鬼故事)或者说“什么东西很脏不能碰”来使小孩子的好奇心得到约束,从小教育哥哥姐姐要谦让弟弟妹妹,对于父亲的权威是永远不能侵犯的等等很多方面,中国和日本的孩童教育方式都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性。但是对于稍微长大一些的孩子的管教,日本人明显要严格的多,女孩子要学习标准而优雅的睡姿,男孩子要告别淘气而又无法无天的孩提时代转入学习自我控制与接受具有强烈责任和义务色

彩的道德观的灌输的少年时期。日本的孩子从小会被父母嘲弄着教育,上学之后还可能会被高年级的同学嘲弄和欺负,所以嘲笑和轻蔑是他们一生当中最为厌恶的事情,一切的不满都可能由不经意间的嘲笑和轻蔑而一触即发,这个民族的自尊心在一代代对孩子的教育当中薪火相传,从未减弱,反而被不断的被复制和强化。

由一个“仁”字贯穿始终的中国儒家思想并没有被日本人全盘借鉴和吸收,因为日本人讲究复仇和对名誉尊严的维护,任何践踏他们自尊心的事情都需要被复仇,而不能像儒家思想要求的那样以宽广的胸怀善待自己和别人,在日本人看来那是极为不可理喻的假善,那会让别人认为自己懦弱和无能,而别人的观点即社会的眼光是一个人在日本社会生存的根本。日本人把外界的评价视作生命一般珍贵,因为一旦失去别人的认可就好像整个世界都无法容下他了一样,他会失去家族的位置和尊严,这对日本人来说是一种不可想象的灾难。

日本人超强的学习和领悟能力也在书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在介绍明治维新的一章中,这个民族突然从精神至上变得精明、强干和务实,无论是在经济、政治、社会风俗抑或是宗教领域,改革的力度都是空前的。日本人的学习从来都不是盲目的,他们了解自己,所以他们将在欧洲和英国学习到的立法经验、工业发展方式等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后再进行移植。斯宾塞在给伊藤博文的信中写道:“日本社会中存在着任何一个国家都无以伦比的经济腾飞基础,那就是民众对“长辈”的尊重和服从,对天皇权威的绝对忠诚,这是一笔可贵的资源,日本将在明治政府的领导下稳步前进,并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斯宾塞无疑是有先见之明的,正因为等级制度的森严,因为对天皇的绝对服从,让明治政府可以借助天皇和幕府家族的力量大刀阔斧的推进改革进程,而不必过分担心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情况。

明治维新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它将日本在东亚的地位推向了一个高峰,从来都是充满着忧患意识的民族,缺乏资源,领土狭小的民族却获得了处在飞速发展中的经济成就,这让日本人欣喜若狂。当他们回头看一看这时的古老中国,仍然处在落后的腐朽和堕落之中,原来那个需要顶礼膜拜的巨人不见了,他羸弱不堪,无法再担当领导东亚的重任了。所以,按照日本人的逻辑,是时候要帮助这个曾经在历史上把先进的文化输入到日本的民族了,他们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想法应运而生,他们要重新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中国,先要征服她再来改造她,日本人觉得这是对中国最好的“报偿“,这是在尽他们祖祖辈辈都在遵从的”义务“。

日本人的逻辑让人很难接受,因为在之后受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影响,日本人仿佛失去理智一般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日本军队在战场上不会救助伤员,因为当时过长的战线已经让他们在物资供给上很难承受,能够用来救助伤员的物资实在是太少了,另一方面,对于日本士兵来说,在战场上以生命向天皇表达效忠之情,以死明志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那是“尽忠”与“尽孝”的最高境界了。

最终历史选择了正义,最终英勇果敢的中国人民将侵略者赶出了中国。日本人失败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太平洋上,他们都失败了。随着天皇在1945年8月14号颁布诏令宣布投降,日本人在二战中的疯狂走到了尽头。因为天皇在他们心中的神圣地位,所以听从天皇的指令在心理上并不会难以接受,因为大和民族认为即使是失败也是他们意料之中的,他们会继续看一看其他采取武力的国家是不是都以失败告终,如果都是这样那么他们就吸取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