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模式中农业政策失败的沉痛教训_姜长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是, 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不是向 1905 年写作 《两种策略》的简单回归, 而是经过实践检验后得出 的更为可靠的结论。1921 年春, 列宁在准备《论粮食 税》的提纲中写道: “工农联盟=苏维埃政权的 α和 ω。”( α和 ω是希腊字母表的第一个和最末一个字 母, 用在这里的意思是“全部”、“一切”) 列宁还写道: “农民的‘个人主义’对社会主义是否可怕? 他们的 ‘自 由 贸 易 ’是 否 可 怕 ? 不 可 怕 。”“勤 劳 的 农 民 是 我 国 经济振兴的‘中心人物’。”[6]
列宁保持着对苏俄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早在
[收稿日期] 2007- 07- 08 [作者简介] 姜长斌(1935- ), 男, 山东蓬莱人,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
97
1918年 5 月列宁就认为, 构成苏俄经济的基本成分 是: “( 1) 宗法式的, 即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自然经济的 农民经济; ( 2) 小商品生产( 这里包括大多数出卖粮 食的农民) ; ( 3) 私人资本主义; ( 4) 国家资本主义; ( 5) 社会主义( 按, 当时是指由苏俄国家没收所得的 经济成分— ——作者) 。”[5]
第 11 卷第 5 期 2007 年 10 月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J our nal of the Par ty School of the Centr al Committee of the C.P.C.
Vol.11, No.5 Oct., 2007
苏联模式中农业政策失败的沉痛教训
姜长斌
( 中共中央党校 国际战略研究所, 北京 海淀 100091 )
打破了,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俄国社会向资本主 义演进。俄国资产阶级, 既有新生的资本家, 也有大 量由地主转变而来的地主—资本家, 因此, 这个新阶 级不可能不带有致命的弱点: 严重依附皇权, 成为君 主专制的帮凶和工具。
1905年爆发俄国第一次革命时, 列宁针对各种 空想社会主义派别不切实际的幻想, 指出: “马克思主 义者绝对相信俄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2] 1917 年发生二月革命后, 列宁再次指出: “俄国是一 个农民国家, 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3]
三、“非常措施”— ——大肆破坏苏维 埃法制
面对困境, 苏共领导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1928 年 1 月, 斯大林亲自到西伯利亚各地督促采购, 断然 宣 布 对 不 肯 出 售 余 粮 的 农 民 采 取 “非 常 措 施 ”, 即 : “( 甲) 要富农立刻按照国家价格交出全部余粮; ( 乙) 如果富农不服从, 就依照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 义共和国刑法第 107 条把他们送交法庭判罪, 余粮 由国家 没 收 , 从 没 收 的 粮 食 中 抽 出 25%, 按 低 廉 的 国家价格或者用长期信贷的方式分配给贫农和力量 单 薄 的 中 农 ”( 按 , 实 际 指 向 政 府 举 报 存 有 余 粮 者— ——作者) , 对于执行态度不积极的检察机关或审 判机关干部“一律撤职”。也就是在这次执行过程中 斯大林宣布: “第一, 必须坚定不移地把……个体农 民……联合为集体农庄。第二, 必须使我国各地区
1861年“农民改革”后, 俄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曾 设想利用“村社”组织, 绕开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卡
夫丁峡谷”,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1881 年 2 月, 俄 国著名女革命家查苏利奇曾经写信向马克思请教, 询 问 能 否 利 用 俄 国 “村 社 ”使 俄 国 农 民 不 必 “经 过 资 本主义生产各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马克思收到 信后, 于同年 3 月写了《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7-1]。 病痛中的马克思在这封曾经四易其稿的信中, 最终 写了极其严谨的三个重要观点: 第一, 《资本论》中论 证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 第二, 因 此, “‘资本论’中所做的分析, 既不包括赞成俄国农 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 也不包括反对农村公社有 生命力的论据”; 第三, 马克思深信, “这种农村公社 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 可是要使它能发挥这种作 用, 首先必须肃清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 然 后 保 证 它 具 备 自 由 发 展 所 必 需 的 正 常 条 件 ”[7-2]。 马克思在第二稿中还写道: “长久以来靠农村公社生 存的俄国社会, 也有义务为公社垫付实现这一改变 所必需的最初的经费。不言而喻, 这里所说的只是逐 渐的改变, 而这一改变必须从使公社在目前的基础 上 走 上 正 常 状 态 开 始 。 ”[7- 3]
十月革命后, 在农民问题上, 苏俄有过一段曲折 历程。当时理论上认为“小生产经常地、每日每时地、 自 发 地 和 大 批 地 产 生 着 资 本 主 义 和 资 产 阶 级 ”[4-1], 实践上则以过“左”的“贫农委员会”取代具有较广泛 代表意义的农村苏维埃, 从而引起工农联盟关系的 极度紧张和社会危机。
可是, 列宁逝世后苏联发生的是什么情况呢? 新 经 济 政 策 尽 管 是 发 展 苏 联 经 济 的 “康 庄 大 道”, 但在实行过程中, 也遇到了各种矛盾。首先, 由 于十月革命后立即消灭了地主阶级和在随后的国内 战争中基本上消灭了富农阶级( 主要出现于 1861 年 “农民改革”之后, 特别是 1910 年“斯托雷平土地改 革”之后) , 苏俄农村出现了“中农化”社会特点。国内 战争 以 后 , 贫 农 和 中 农 占 总 农 户 的 96%, 占 用 土 地 94.5%, 而占总农 户 4%的 富 裕 农 民 ( 列 宁 称 他 们 为 “小富农”) 则仅占用 5.5%的土地[8]。独立农户( 雇农、 贫农和下中农) 分得了土地和生产工具, 能够自主地 谋划生产, 发家致富。这本是社会进步现象。但是, “中农化”同时也带来了农产品商品率下降的问题。 例如, 1927 年与 1913 年相比, 商品率下降了 44%, 其中, 粮食商品率下降最为严重。[9-1]革命前, 广大农
[摘要] 上个世纪 20 年代下半期,苏联为了取得超高速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所需的资金, 发 动了暴风骤雨般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建立起一整套由国家严格控制的集体农庄 制度。农民重又失去自由选择权, 沦为向国家缴纳“超额贡赋”的“农奴”。从此, 苏联农业陷入一蹶不 振的困境, 并且造成苏联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
新经济政策的精神是,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 发掘工农联盟的潜力,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 调动农 民自由发展的积极性, 使苏俄社会生机勃勃地、和谐 平衡地向前推进。从 1921 年到 1927 年, 实行新经 济政策后, 苏联的工农业很快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即 将进入国家工业化的新阶段。
二、马克思论俄国村社及苏联工农 产品价格剪刀差
今天重读马克思的科学论断, 我们不得不佩服 马克思的谦逊和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探索精神!
苏俄新经济政策并不排斥国家工业化, 相反, 它 从农业开始, 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带动国民经济各部 门的协调发展。布哈林一派正是这样继承新经济政 策路线的。更为重要的是, 只有新经济政策能够提供 实现工农联盟的政治基础。
在俄国, 国家、教会机构和地主对农奴的统治, 是通过“村社”( 一译“公社”) 这一组织形式进行的。 “村 社 ”有 着 悠 久 的 历 史 。 农 奴 们 被 组 织 在 村 社 里 , 他 们 按 自 家 人 口 , 分 得 村 社 拥 有 的 土 地 、森 林 和 牧 场 中 的 “份 地 ”, 并 向 主 人— ——地 主 定 期 缴 纳 贡 赋 。 村社每隔一定周期, 根据各家人口变化, 调整分配 “份地”。
[关键词] 列宁主义; 工业化; 资金来源; 农业集体化; 苏联模式 [中图分类号] D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5801( 2007) 05- 0097- 05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农民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时, 俄国是一个地地道道 的农民国家。按照正式统计资料, 当时俄国农村人 口占总人口的 82%, 城市人口仅占 18%。[1]在有文字 记 载 的 编 年 史 上 , 俄 国 农 民 多 数 时 间 被 称 作 “农 奴”。农奴制随着君主极权制的极端化而同步强化。 从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 在西欧文明的影响下 , 俄国觉醒了的贵族、知识分子成为反农奴制的先 锋, 与此同时, 农奴起义与暴动频频发生。正是在 这种背景下, 1861 年沙皇出台了《关于农民 脱 离 农 奴 依 附 地 位 的 总 法 令 》( 简 称 “农 民 改 革 ”) 以 及 相 关法令。法令规定, 农民要想获得人身自由和土 地, 必须向地主支付赎金或者缴纳代役租、服劳役。 显然, 这些法令对多数农民来说, 没有带来多少实 际利益。但在客观上, 地主对农奴人身的垄断权被
98
户不得不忍受地主和富农的盘剥, 缴纳巨额实物贡 税, 过着半饥半饱的贫困生活。他们缴纳的农产品 大部分被地主、富农转为商品, 进入市场。而小农经 济的特点本来就是自给自足, 商品率低, 实行新经 济政策之后, 农民生活虽然改善了, 但要想逐步提 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只有按照列宁在《论合作社》一 文中所设想的, 大力扶持农业生产, 扩大经营, 取得 不断增加的剩余产品。当然, 国家通过市场以公平 的价格收购农产品, 也是非常重要的。而问题恰恰 出在这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早在 1923 年就 已经引发过一次危机。国有企业生产的工业品乱涨 价, 使市场出现许多畸形现象。农民买一双皮靴竟 要卖出 4 000 多公斤粮食! 一战前的 1913 年, 农民 用 650 公斤燕麦可以“买”到 2 100 公斤盐, 而 1923 年却只能“买”到 410 公斤。这种价格剪刀差使农产 品贬值了 50%! 当时国家采取措施, 提高了农产品 收购价, 从而使 1924—1926 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又有提高, 3 年中, 农民的人均农产品商品率依次为 21.7%、24.6%、28.6%。但是另一方面, 工业品, 特别 是农资产品的价格重又不断攀升。布哈林总结说: “粮 食 在 农 民 可 能 出 卖 的 一 切 物 品 中 成 为 最 无 利 可 图的东西了。”[10]本来 1925、1926 两年农业均为丰收 年, 但是“谷贱伤农”, 农民交纳农业税后, 不肯再出 售余粮。
毫无例外地都布满集体农庄( 和国营农场) , 它们在 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 替个体农民。”[11-1]这样, 苏联某些领导人大肆破坏法 制的情况便发生了。
四 、“农 业 全 盘 集 体 化 运 动 ”的 “理 论”基础
从 1930 年到 1932 年, 在苏共党内打垮右倾集 团的同时, 一场历史上空前的 “农业全盘集体化运 动”轰然展开了。
在此问题上, 斯大林有三条“理论基础”。 第一, 农业“贡税”理论。1928 年 7 月, 斯大林在 联共( 布) 中央全会上说: “( 苏联) 只有一个办法: 靠 内部积累来发展工业, 使国家工业化……在这方面, 我国农民的情况是这样: 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 的税, 即直接税和间接税, 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 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 这是第一, 而在出 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得一些钱, 这是第二。这是为了 发展为全国( 包括农民在内) 服务的工业而向农民征 收的一种额外税。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 是一 种 类 似 超 额 税 的 东 西 。 ”[11- 2] 第二, 斯大林曲解了列宁 1919 年在《无产阶级 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一文中关于“农民经济仍然 是Baidu Nhomakorabea小 商 品 生 产 ”[4-3]的 观 点 , 反 复 强 调 “农 民 是 ‘最 后 一个资本主义阶级’”,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的 任务, 就是要消灭这“最后一个资本主义阶级”, 斯大 林认为, 这是“工农联盟的任务”! [11-3] 第三, “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1928 年 7 月, 斯 大林在中央全会上说: “我们所有的进展, 我们在社 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每一个稍微重大的成就, 都是我 们国内阶级斗争的表现和结果, 这难道还不明显吗? 由此得出结论说, 随着我们的进展, 资本主义分子的 反抗将加强起来, 阶级斗争将更加尖锐。”[11-4] 斯大林的这些理论思想, 在实践中对苏联农村、 农业和农民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在苏俄政治经济陷入重大危机的险恶环境中, 列宁正是基于上述认识, 于 1921 年 4 月果断地提出 了“新经济政策”。1921 年 10 月 4 日, 即在实行新经 济政策半年之后, 列宁再次提出上述国情分析后指 出: “我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内容, 指的是消 灭俄国社会关系( 秩序、制度) 中的中世纪制度, 农奴 制度, 封建制度。”[4-2]
列宁保持着对苏俄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早在
[收稿日期] 2007- 07- 08 [作者简介] 姜长斌(1935- ), 男, 山东蓬莱人,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
97
1918年 5 月列宁就认为, 构成苏俄经济的基本成分 是: “( 1) 宗法式的, 即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自然经济的 农民经济; ( 2) 小商品生产( 这里包括大多数出卖粮 食的农民) ; ( 3) 私人资本主义; ( 4) 国家资本主义; ( 5) 社会主义( 按, 当时是指由苏俄国家没收所得的 经济成分— ——作者) 。”[5]
第 11 卷第 5 期 2007 年 10 月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J our nal of the Par ty School of the Centr al Committee of the C.P.C.
Vol.11, No.5 Oct., 2007
苏联模式中农业政策失败的沉痛教训
姜长斌
( 中共中央党校 国际战略研究所, 北京 海淀 100091 )
打破了,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俄国社会向资本主 义演进。俄国资产阶级, 既有新生的资本家, 也有大 量由地主转变而来的地主—资本家, 因此, 这个新阶 级不可能不带有致命的弱点: 严重依附皇权, 成为君 主专制的帮凶和工具。
1905年爆发俄国第一次革命时, 列宁针对各种 空想社会主义派别不切实际的幻想, 指出: “马克思主 义者绝对相信俄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2] 1917 年发生二月革命后, 列宁再次指出: “俄国是一 个农民国家, 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3]
三、“非常措施”— ——大肆破坏苏维 埃法制
面对困境, 苏共领导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1928 年 1 月, 斯大林亲自到西伯利亚各地督促采购, 断然 宣 布 对 不 肯 出 售 余 粮 的 农 民 采 取 “非 常 措 施 ”, 即 : “( 甲) 要富农立刻按照国家价格交出全部余粮; ( 乙) 如果富农不服从, 就依照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 义共和国刑法第 107 条把他们送交法庭判罪, 余粮 由国家 没 收 , 从 没 收 的 粮 食 中 抽 出 25%, 按 低 廉 的 国家价格或者用长期信贷的方式分配给贫农和力量 单 薄 的 中 农 ”( 按 , 实 际 指 向 政 府 举 报 存 有 余 粮 者— ——作者) , 对于执行态度不积极的检察机关或审 判机关干部“一律撤职”。也就是在这次执行过程中 斯大林宣布: “第一, 必须坚定不移地把……个体农 民……联合为集体农庄。第二, 必须使我国各地区
1861年“农民改革”后, 俄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曾 设想利用“村社”组织, 绕开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卡
夫丁峡谷”,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1881 年 2 月, 俄 国著名女革命家查苏利奇曾经写信向马克思请教, 询 问 能 否 利 用 俄 国 “村 社 ”使 俄 国 农 民 不 必 “经 过 资 本主义生产各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马克思收到 信后, 于同年 3 月写了《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7-1]。 病痛中的马克思在这封曾经四易其稿的信中, 最终 写了极其严谨的三个重要观点: 第一, 《资本论》中论 证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 第二, 因 此, “‘资本论’中所做的分析, 既不包括赞成俄国农 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 也不包括反对农村公社有 生命力的论据”; 第三, 马克思深信, “这种农村公社 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 可是要使它能发挥这种作 用, 首先必须肃清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 然 后 保 证 它 具 备 自 由 发 展 所 必 需 的 正 常 条 件 ”[7-2]。 马克思在第二稿中还写道: “长久以来靠农村公社生 存的俄国社会, 也有义务为公社垫付实现这一改变 所必需的最初的经费。不言而喻, 这里所说的只是逐 渐的改变, 而这一改变必须从使公社在目前的基础 上 走 上 正 常 状 态 开 始 。 ”[7- 3]
十月革命后, 在农民问题上, 苏俄有过一段曲折 历程。当时理论上认为“小生产经常地、每日每时地、 自 发 地 和 大 批 地 产 生 着 资 本 主 义 和 资 产 阶 级 ”[4-1], 实践上则以过“左”的“贫农委员会”取代具有较广泛 代表意义的农村苏维埃, 从而引起工农联盟关系的 极度紧张和社会危机。
可是, 列宁逝世后苏联发生的是什么情况呢? 新 经 济 政 策 尽 管 是 发 展 苏 联 经 济 的 “康 庄 大 道”, 但在实行过程中, 也遇到了各种矛盾。首先, 由 于十月革命后立即消灭了地主阶级和在随后的国内 战争中基本上消灭了富农阶级( 主要出现于 1861 年 “农民改革”之后, 特别是 1910 年“斯托雷平土地改 革”之后) , 苏俄农村出现了“中农化”社会特点。国内 战争 以 后 , 贫 农 和 中 农 占 总 农 户 的 96%, 占 用 土 地 94.5%, 而占总农 户 4%的 富 裕 农 民 ( 列 宁 称 他 们 为 “小富农”) 则仅占用 5.5%的土地[8]。独立农户( 雇农、 贫农和下中农) 分得了土地和生产工具, 能够自主地 谋划生产, 发家致富。这本是社会进步现象。但是, “中农化”同时也带来了农产品商品率下降的问题。 例如, 1927 年与 1913 年相比, 商品率下降了 44%, 其中, 粮食商品率下降最为严重。[9-1]革命前, 广大农
[摘要] 上个世纪 20 年代下半期,苏联为了取得超高速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所需的资金, 发 动了暴风骤雨般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建立起一整套由国家严格控制的集体农庄 制度。农民重又失去自由选择权, 沦为向国家缴纳“超额贡赋”的“农奴”。从此, 苏联农业陷入一蹶不 振的困境, 并且造成苏联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
新经济政策的精神是,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 发掘工农联盟的潜力,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 调动农 民自由发展的积极性, 使苏俄社会生机勃勃地、和谐 平衡地向前推进。从 1921 年到 1927 年, 实行新经 济政策后, 苏联的工农业很快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即 将进入国家工业化的新阶段。
二、马克思论俄国村社及苏联工农 产品价格剪刀差
今天重读马克思的科学论断, 我们不得不佩服 马克思的谦逊和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探索精神!
苏俄新经济政策并不排斥国家工业化, 相反, 它 从农业开始, 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带动国民经济各部 门的协调发展。布哈林一派正是这样继承新经济政 策路线的。更为重要的是, 只有新经济政策能够提供 实现工农联盟的政治基础。
在俄国, 国家、教会机构和地主对农奴的统治, 是通过“村社”( 一译“公社”) 这一组织形式进行的。 “村 社 ”有 着 悠 久 的 历 史 。 农 奴 们 被 组 织 在 村 社 里 , 他 们 按 自 家 人 口 , 分 得 村 社 拥 有 的 土 地 、森 林 和 牧 场 中 的 “份 地 ”, 并 向 主 人— ——地 主 定 期 缴 纳 贡 赋 。 村社每隔一定周期, 根据各家人口变化, 调整分配 “份地”。
[关键词] 列宁主义; 工业化; 资金来源; 农业集体化; 苏联模式 [中图分类号] D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5801( 2007) 05- 0097- 05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农民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时, 俄国是一个地地道道 的农民国家。按照正式统计资料, 当时俄国农村人 口占总人口的 82%, 城市人口仅占 18%。[1]在有文字 记 载 的 编 年 史 上 , 俄 国 农 民 多 数 时 间 被 称 作 “农 奴”。农奴制随着君主极权制的极端化而同步强化。 从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 在西欧文明的影响下 , 俄国觉醒了的贵族、知识分子成为反农奴制的先 锋, 与此同时, 农奴起义与暴动频频发生。正是在 这种背景下, 1861 年沙皇出台了《关于农民 脱 离 农 奴 依 附 地 位 的 总 法 令 》( 简 称 “农 民 改 革 ”) 以 及 相 关法令。法令规定, 农民要想获得人身自由和土 地, 必须向地主支付赎金或者缴纳代役租、服劳役。 显然, 这些法令对多数农民来说, 没有带来多少实 际利益。但在客观上, 地主对农奴人身的垄断权被
98
户不得不忍受地主和富农的盘剥, 缴纳巨额实物贡 税, 过着半饥半饱的贫困生活。他们缴纳的农产品 大部分被地主、富农转为商品, 进入市场。而小农经 济的特点本来就是自给自足, 商品率低, 实行新经 济政策之后, 农民生活虽然改善了, 但要想逐步提 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只有按照列宁在《论合作社》一 文中所设想的, 大力扶持农业生产, 扩大经营, 取得 不断增加的剩余产品。当然, 国家通过市场以公平 的价格收购农产品, 也是非常重要的。而问题恰恰 出在这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早在 1923 年就 已经引发过一次危机。国有企业生产的工业品乱涨 价, 使市场出现许多畸形现象。农民买一双皮靴竟 要卖出 4 000 多公斤粮食! 一战前的 1913 年, 农民 用 650 公斤燕麦可以“买”到 2 100 公斤盐, 而 1923 年却只能“买”到 410 公斤。这种价格剪刀差使农产 品贬值了 50%! 当时国家采取措施, 提高了农产品 收购价, 从而使 1924—1926 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又有提高, 3 年中, 农民的人均农产品商品率依次为 21.7%、24.6%、28.6%。但是另一方面, 工业品, 特别 是农资产品的价格重又不断攀升。布哈林总结说: “粮 食 在 农 民 可 能 出 卖 的 一 切 物 品 中 成 为 最 无 利 可 图的东西了。”[10]本来 1925、1926 两年农业均为丰收 年, 但是“谷贱伤农”, 农民交纳农业税后, 不肯再出 售余粮。
毫无例外地都布满集体农庄( 和国营农场) , 它们在 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 替个体农民。”[11-1]这样, 苏联某些领导人大肆破坏法 制的情况便发生了。
四 、“农 业 全 盘 集 体 化 运 动 ”的 “理 论”基础
从 1930 年到 1932 年, 在苏共党内打垮右倾集 团的同时, 一场历史上空前的 “农业全盘集体化运 动”轰然展开了。
在此问题上, 斯大林有三条“理论基础”。 第一, 农业“贡税”理论。1928 年 7 月, 斯大林在 联共( 布) 中央全会上说: “( 苏联) 只有一个办法: 靠 内部积累来发展工业, 使国家工业化……在这方面, 我国农民的情况是这样: 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 的税, 即直接税和间接税, 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 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 这是第一, 而在出 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得一些钱, 这是第二。这是为了 发展为全国( 包括农民在内) 服务的工业而向农民征 收的一种额外税。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 是一 种 类 似 超 额 税 的 东 西 。 ”[11- 2] 第二, 斯大林曲解了列宁 1919 年在《无产阶级 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一文中关于“农民经济仍然 是Baidu Nhomakorabea小 商 品 生 产 ”[4-3]的 观 点 , 反 复 强 调 “农 民 是 ‘最 后 一个资本主义阶级’”,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的 任务, 就是要消灭这“最后一个资本主义阶级”, 斯大 林认为, 这是“工农联盟的任务”! [11-3] 第三, “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1928 年 7 月, 斯 大林在中央全会上说: “我们所有的进展, 我们在社 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每一个稍微重大的成就, 都是我 们国内阶级斗争的表现和结果, 这难道还不明显吗? 由此得出结论说, 随着我们的进展, 资本主义分子的 反抗将加强起来, 阶级斗争将更加尖锐。”[11-4] 斯大林的这些理论思想, 在实践中对苏联农村、 农业和农民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在苏俄政治经济陷入重大危机的险恶环境中, 列宁正是基于上述认识, 于 1921 年 4 月果断地提出 了“新经济政策”。1921 年 10 月 4 日, 即在实行新经 济政策半年之后, 列宁再次提出上述国情分析后指 出: “我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内容, 指的是消 灭俄国社会关系( 秩序、制度) 中的中世纪制度, 农奴 制度, 封建制度。”[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