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国家社会习俗第四章 社交礼仪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英语国家,拜访结束时, 一般由客人中的女士或年 长者提出告辞之意。如果 拜访时间较短,客人提出 告辞,再稍呆一会便可离 去。如果拜访活动的时间 较长,主人留饭或应邀参 加其他一些活动,而且又 是在夜晚,客人在晚上10 点半到11点之间告辞较为 适宜,而且客人提出告辞 和他真正离去之间应有一 个短暂的时间间隔,约为 15到20分钟。
• 但是,与以上四个英语国家不同的是,加拿大的 介绍礼节,是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将年轻人介绍 给年长者,将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将宾客 介绍给主人,同时习惯用固定的姿势,即胳膊往 外微伸,手掌向上,手指并拢,不用手指来指人。
பைடு நூலகம்
• 陌生人相见或相识最好有他人介绍,但在许多场 合下,没有他人引见。在这种情况下,主动结识 新人,自我介绍就很必要了。
• 新西兰人的见面礼节有握手礼、鞠躬礼、注目礼 等。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新西兰人一般习 惯与人紧紧握手,目光直接接触。如果对方是女 性,应等她主动伸手。新西兰人向酋长行礼时, 一般会鞠躬,不过鞠躬的方式独具一格,要抬头 挺胸地鞠躬。初次见面,不论是行握手礼还是行 鞠躬礼,都要互致问候。
• 身份相同的人互称姓氏,并加上“Mr”、 “Miss”、“Mrs”等称呼。如果是熟人,互 相直呼其名。
拜访礼仪
• 拜访也就是访问,是指人们在日常的生活或工作 中到亲戚、朋友、熟人、同事或者陌生人的住所 或工作单位去看望、叙旧、晤谈,办事等方面的 社交活动。
• 一般来说,拜访又有官方和私人拜访之分。前者 比较正式和隆重,要求礼节周到,严格按照礼仪 规范来进行。后者指平民百姓之间的访问,一般 比较随便,不甚拘泥于形式。
• 感谢信(thank-you
•
letters)是英语国家最主
• •
要的书面感谢形式。写感
谢信要诚挚、及时,语言
要自然、热情,就好像你 •
当面与被感谢者谈话一样。 •
• 右边所列为需要写感谢信 •
的10种情况
•
• •
•
宴请(dinner parties)
过夜拜访(overnight visits)
约会礼仪
• 约会(Dating),是 指预先约定时间地点 会面的活动。约会原 指一般人士的预约会 面,现在通常指恋爱 的行为。
• 在英语国家,约会有时并不具其他含意,也不表 示必将成为特殊性的伴侣。所以,如果他们想和 某人见面谈谈或看个电影或一起吃个饭,以增进 双方的友谊,共度一段愉悦的时光,尽可主动大 方地去邀约。如果你不想赴对方约会或对方有令 你不舒服的举动,可以客气但肯定地说NO,彼此 尊重是基本的交往原则,也是每个人的权利。
• 他人介绍是指第三者 将互不相识的两个或 多人口头介绍给双方, 以达到相识或相见的 目的。
• 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四个主要的 英语国家中,一般是先向年长的人介绍年轻人; 先向年龄大的未婚者年龄小的已婚者。在英国一 些有贵族头衔的人,习俗要求先向有头衔的人介 绍没有头衔的人。一些人虽有贵族头衔,但遇到 女士,也要屈尊,按照“女士优先”的原则行事。 在英国只有王子是例外,需要先向王子介绍女士, 孩子带朋友回家,先向父母介绍自己的朋友。
• 待客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与客人交谈,英语国家的 人们在社交场合与他人交谈时所涉及到的话题种 类繁多,十分庞杂,从政治时事到家长里短几乎 无所不谈。
• 英语国家的大众话题之一是工作,其次是住所、 个人爱好等。英语国家有一个传统话题,这就是 谈天气,英国人尤善此道。比如:“It’s lovely weather today ,isn’t it?”(今天天 气真好!)
• 在英语国家,约会通常只有两人,而不是一大批 人,不过“双约会”(两对)也很普遍。约会有 很多种,一种叫学习的约会或咖啡约会,多半是 学生在一个下午或周日晚上,两人一起到图书馆 去学习,或在一起喝咖啡、谈心。另一种是周末 晚上的约会,两人一起去看电影、听音乐会、看 舞台剧或参加社交聚会。
• 约会最常去的地方就是餐馆,而且是一个浪漫餐 馆。但许多西方人想去他们认为能够找到志同道 合者的地方。例如,他们会去书店。现在西方有 的书店(为顾客)提供咖啡和食物。
• 英语国家在进行自我介绍时也是存在一些共性的, 同龄妇女相互自我介绍时,或者向男士介绍自己 时一般报全名,名前不加“Miss”、“Mrs”之类 的谦称语,比如I’m Mary Reeves.(我叫玛 丽·里夫斯)。但是一个年龄大的妇女向一个年龄 轻的妇女介绍自己时,一般要在她丈夫的姓前加 上太太一次,比如,I’m Mrs Johnson.(我是约 翰逊太太。)
第四章 社交礼仪
• 礼仪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在 英语国家中,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 原意为“法庭上的通行证”,随后它一进入英文 就有了礼仪的含义,意即“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目前,英语中“礼”、“礼仪”、“礼仪规范” 等相关词汇有:courtesy,包含谦恭有礼的言行、 礼貌、风度等意;protocol,有外交、军事等特 定领域里的相处准则等意;rite,有仪式、典礼 之意,泛指习俗中的礼仪行为。由此可见,英语 国家中的“礼仪”这一概念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涵 义。
• 而书信介绍则是指第三者用书信的形式将自己熟 悉的人介绍给另一个人的做法。介绍人把信写好 放入信封,但不封口,然后交给被介绍者处理。 一般来说,被介绍者并不直接持信去见对方,以 避免对方必须当面做出反应。
• 如果被介绍者去见的 人是男士,他可先将 介绍信和个人的名片 递上,由对方的秘书 或助手转呈,然后等 待回音;如果要见的 人是女士,被介绍者 应将信通过邮局寄出, 再等待回答。
• 另一类书面致谢形式是感谢卡, 它们是印制的,封面上带有 “感谢您”的字样,这类卡只 要不是太花哨,同样受欢迎, 但需要在卡上亲自写上一些话, 表达自己对礼物或其他需要感 谢的事情的感受。在美国的一 些地方,尤其是小城镇或乡村, 如果一个人收到许多礼物,或 者受惠于许多人,他不仅可以, 而且必须登报表达谢意,这种 致谢方式称之为“报纸感谢卡” (a newspaper card for thanks)。
• 加拿大地广人稀,紧挨美国,因此加拿大人在人 际交往上和美国有些相似之处。他们热情好客, 待人诚恳,喜欢无拘无束,不爱繁文缛节。加拿 大人在社交场合和人见面时,一般相互握手,互 致问候。
• 加拿大人在一般场合,会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 只有在非常正式的场合,才会称呼对方的姓名并 且礼貌地加上“Mr”、“Miss”、“Mrs”等。而 在官方活动中,加拿大人才会称呼对方的头衔、 职称、学位、职务等。
• 客人坐定后,主人常以各 种饮料待客,他们一般先 征询客人的意见,问他们 想用点什么,诸如茶、咖 啡、啤酒、冷饮等。如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Tea or coffee? Or something cold?”(你想喝点什么吗? 喝茶还是咖啡?或者喝点 冷饮?)
致谢礼仪
• 致谢是人们日常交往中重 要的语言行为,是世界各 国人民共同遵循的礼仪规 范。在英语国家里,致谢 如影随形般地出现在人们 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 对上司、同事或陌生人的 帮助表示感谢,而且对关 系十分密切的亲戚、朋友、 父母、子女等的帮助也毫 无例外地表示感谢。
• 致谢主要有口头感谢和书面感谢两种形式。口头 感谢是感谢人和被感谢人之间面对面或者通过电 话进行的。
• 礼仪可细分为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 商务礼仪、公关礼仪、外事礼仪、谈判礼仪、旅 游礼仪等。其中,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 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
• 社交礼仪涉及到日常生活交往中的方方面面,如 问候礼仪、介绍礼仪、拜访礼仪、约会礼仪、致 谢礼仪、送礼以及女士优先的礼仪。虽然英国、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主要的英语 国家,但是由于语言文化的起源发展、历史信仰、 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差异,他们之间的礼仪风俗亦 不尽相同。
• 在英语国家中,拜访分为以下几个程序:预约→ 到访和迎客→交谈与话题→告辞和送客。
• 在英美等主要英语国家中,在拜访之前一定要事 先约好。
• 访客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被访者的家门时先按门 铃。主人开门迎客,并说些客气话,如“Hello, glad to see you. Do come in.”(您好,很高兴 见到您。请进。)
贺卡或贺礼(for congratulatory cards or gifts)
婚礼礼物(wedding gifts)
女主人收到访客的礼物时(when a hostess receives a gift after visitors have left)
商业客户受到推销员的款待时(when a client is entertained by a sales representative)
• 新西兰的毛利人有一 种传统的礼节,他们 会见客人的最高礼节 是施“碰鼻礼”,即 双方要鼻尖碰鼻尖二 三次,然后再分手离 去。碰鼻子的次数越 多,碰鼻时间越长, 说明礼遇越高,越受 欢迎。
介绍礼仪
• 在英语国家,陌生人 相见一般需要他人介 绍,自我介绍或书信 介绍情况也是有的, 但这需要具体情况而 定。
• 美国人性格开朗、为人诚挚,他们喜欢实事求是、 坦率直言。美国人的问候礼节非常简单,在一般 情况下,他们很少与人握手,与人打招呼时,仅 仅面带微笑地点点头,或者说一声“Hello”(你 好)、“Hi”(嗨),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 美国人都喜欢斯文,一般同女士握手要等女士先 伸出手后,男士再伸手相握;如果是同性,通常 应年长者先伸手给年轻人、地位高的伸手给地位 低的、主人伸手给客人。
• 英语国家的习惯是,客人入室后要脱掉大衣。这 时主人常常会说:“Let me take your coat.” (我把你的外衣收起来。)或者”Shall I take your coat?”(要我把你的外衣收起来吗?)当 然访客身体欠佳的情况除外。同样,入室脱帽也 是英语国家人们必须遵守的礼貌习俗。
接受生日礼物、结婚周年纪念日礼物、 圣诞及其他礼物(For birthday, anniversary,Christmas and other gifts)
送给新娘的礼物(shower gifts)
送给病人的礼物(gifts to a sick person)
吊唁信(for notes of condolence)
• 在表达方式上,英语国家的人们喜欢直截了当, 表示感谢的英语套语通常是“Thank you.”(谢 谢你)还有很多由此套语衍生出来的若干变体, 比如:“Thanks”(谢谢)、“Many thanks.” (多谢)、“Thanks a lot.”(多谢)、 “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 “Thank you very much indeed.”(实在是多谢 了。)、“I don’t know how to thank you enough.”(我对你是感激不尽。)。
• 澳大利亚人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他们与 朋友偶会于途中或相遇在其他场合,只是习惯说 一声“Hi”,有时甚至连“Hi”也不说,只是向 对方挤一下左眼,就算打招呼了。
• 澳大利亚有些土著居民握手时,习惯两人的中指 相互勾住,然后往自己身边轻轻一拉,而不是全 指掌相握。
• 澳大利亚土著人还有一种嚼骨告别的礼俗,即亲 朋好友告别时,要在口中放一块骨头,并用牙齿 使劲地咬嚼,使其发出“咯咯”的声音,人们以 此来表达互相珍重,盼望重逢的情谊。
• 西方付小费的风气很 盛行,但是,在新西 兰不流行给小费,往 往会遭到谢绝。一般 来说,当你得到别人 的服务时就应该给小 费。在餐馆约会时, 对上菜上饭的服务员 应给小费,小费占总 费用的15℅左右,表 示对服务满意。
• 至于约会时谁买单这个问题,西方人的习惯与其 他国家是不谋而合的。一般而言,西方人普遍的 观点是在头几次约会的过程中,谁先发出的邀请, 那么谁就付钱。理论虽如此,但是绝大多数西方 女士们仍认为男士们无论如何都应该主动提出付 钱,即使这个约会的邀请是女士提出的。当两个 人关系走上正轨,开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 候,那么这种付钱的方式就没有硬性规定了。两 个人可以商量着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