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踩踏事件

合集下载

【案例】12·31上海踩踏事故中我们该吸取的血泪教训!

【案例】12·31上海踩踏事故中我们该吸取的血泪教训!
二、拥挤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 面;譬如听到巨大的爆炸声或枪声,或有引起人们恐慌的传 言出现,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引发踩踏。 三、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在激烈 的拥挤中发生踩踏。 四、人民因为好奇心驱使形成巨大的拥挤人群,最终造成无 序的人员集中而发生踩踏。 总结上述四个原因,发生踩踏事故的根本作用因素其实就两 个:一是拥挤的人群;二是人群无序运动。
对于这起事件,我们的敌人、恐怖分子也会关注。类似昆明火车站3· 8恐怖袭击、 乌鲁木齐5· 22恐怖袭击都造成了大量伤亡,那么在这种节假日巨大人流的情况下, 他们会考虑如何利用制造恐怖事件或恐怖袭击呢?这恐怕是我们各级政府和相关职 能部门应该认真、严肃考虑的严峻问题。
个人应吸取的教训: 这一惨剧,吸取教训的不仅仅是政府部门, 个人更应吸取。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是 最可贵的,不能儿戏。个人应吸取如下教训: 一、少凑热闹。 大多数人都喜欢凑热闹,这是人的天性之一。 但是,正所谓过犹不及,如果为了看热闹而 不顾个人风险,那就成玩火了。作为个人, 一旦发现公众场所人群过于拥挤,一定不要 再为了看热闹而不断拥挤,要尽最大努力主 动回避或摆脱人群,这既给自己降低风险, 也是给他人降低风险。相比个人安危,热闹、 稀罕不看也罢。热闹不看,也不会掉一根毛。
二、避开险地。 在人流聚集的地方,斜坡、高台、河边等这些地方都很危险,当这些地方人流 量过大时,一定要快速回避,不能再去参与拥挤。这些地方最容易发生踩踏或 跌落,一旦出现事故就是大事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要谨记在心。
三、遇事不慌。
一方面,我们应该掌握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自救常识,譬如在人流大时我们应该 保持什么样的状态可以尽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等。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在 遇到突发事件时,要保持镇静,不要慌乱。人一旦慌乱,做出的选择往往是最 错误的,特别是一旦人群出现慌乱,那整个人群的几乎所有选择都是错误的。 慌乱是正确的最大敌人之一,要坚决规避。

案例回顾:上海致36人死亡踩踏事件

案例回顾:上海致36人死亡踩踏事件

上海致36人死亡踩踏事件上海公布致36人死亡踩踏事件为“公共安全责任事件”,称黄浦区政府对事件发生负有主要管理责任,黄浦公安分局对事件发生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件,令人悲恸。

痛定思痛,更需要反思和问责。

昨日,拥挤踩踏事件过程还原以及上海黄浦区书记区长因踩踏事故被撤职等处理,彰显出“亡羊补牢”的诚意和勇气,可做城市安全生产问责标本。

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

在以往的一些城市安全事故中,不少处理有头无尾、遮遮掩掩、追责不严。

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件敲响了城市安全和风险警钟,必要的问责是深刻教育,更是依法治国之需。

首先,能及时还原公布真相而不遮掩,有利于追责,如“人流量超去年国庆”、“官方未作风险评估”、“安保不足600人”、“未及时上报人员流量,未提增援需求”,真相背后缺位的正是相关部门管理漏洞,从而造成了惨痛教训。

其次,问责定性为“安全责任事件”,并明确指出“黄浦公安分局”责任,以及上海黄浦区书记区长撤职,都显示出问责风暴的及时和严厉。

再者,上海书记市长公开表态:“人民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各种安全责任问题都必须认真查处;中央八项规定是铁律,有违必究。

”这样的深刻反思和问责态度,在以往一些城市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后并不常见。

这告诉我们,虽然上海是一座有着2400多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安全风险大、隐患复杂、难以预料的事情多,但并不该减少防范标准,更需时时刻刻高度重视防范风险,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

安全生产是任何城市都必须上好的一堂课,“狠”的问责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态度和准则。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u·贝克首次提出风险社会概念,并明确区分危险和风险。

危险可直接刺激感官,而风险则“一般不能被直接感知”。

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件的危险显而易见,而风险则是整个城市安全的安保危机。

由于外在风险有规律可寻,人为风险则难以预测,因此各城市都需要提高危机预警和监控机制,从而化解“潜在危机”。

而踩踏事件正是因“官方未作风险评估,预防准备不足”及“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才导致严重风险变成悲剧。

上海踩踏事故原因与分析课件(1)

上海踩踏事故原因与分析课件(1)
重不足(500警 力维持30万人)
事发当晚未封路 限行(往年执行
该措施)
安保力量投入同 比减少(不到同 期1200人的一半)
无人流总数控制 措施(去年有四
道防线)应急管理不 到位应急设施足应急预案针对性 不强
无交通限行措施 (去年限行)
应急响应时间长
6
五、踩踏事故统计与分析
9
六、自我防护措施
3、管控不到位 官方没有组织活动 政府层面错估形势 交通未管控 分段疏导人流措施未到位。
30万人流基本处于自由流动状态 4
三、原因分析-简介原因
调整未告知 连续举办三年 的外滩跨年灯 光秀突然改在 外滩源举办、 众多不知情的 游客仍涌向外 滩
5
三、原因分析-管理原因
安保力量不 无交通管制

措施
人流总量估计严
一、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简介
2014年12月31号晚,上海外滩陈毅 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36人死 亡49人受伤的惨剧
14年的最后一天,在迎接新年 的伊始,如此惨剧敲响了安全 警钟;怎样才能避免踩踏,如 果遇到如何安全逃生?
希望永远用不到…… 但你一定要知道!!
1
一、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简介
死亡36人 伤亡情况
受伤49人
最大36岁,最小16岁 平均年龄22岁
男10人 女26人 重伤13人 轻伤36人
2
二、事故影响
事故现场惨烈、领导高度重视、后果影响恶劣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上海市全力以赴救治伤 员,加强安全措施,确保节日期间民众生命财产安 全,做好各项善后工作,抓紧调差事故原因,深刻 汲取教训。
➢李克强总理批示:要千方百计减少人员伤亡。
4.如果自己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紧扣在脖 子后面,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反思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反思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反思--踩踏事件中的自我防护事件背景: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正值跨年夜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进入和退出的人流对冲,致使有人摔倒,发生踩踏事故,受伤者多为女性,学生居多。

截至2015年1月6日上午11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已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已有29人经诊治后出院,20人继续在院治疗,重伤员减少到4人,其中1人生命体征尚不平稳,仍在全力抢救治疗中。

什么是踩踏事件?当人群拥挤时,后面的人不知道前面的情况,如潮水一样往前推,只要有一个人倒下,旁边的人就会接连被推倒,形成踩踏和挤压,从而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预防踩踏的关键尽量不去拥挤的地点或避开拥挤的人群。

容易发生踩踏事件的地点特点:空间有限,人群过度拥挤。

常见发生踩踏事件的地点:1.球场举例:1996年10月16日晚8时,危地马拉城马特奥之花体育场举行的一场世界杯足球赛预选赛。

开赛前,由于超量发售1万张球票引起场内混乱。

观众相互拥挤、踩踏,造成80多人死亡,300余人受伤。

2.商场:举例:2007年11月10日上午,重庆沙坪坝区家乐福商场内,发生一起因争抢特价食用油造成的踩踏伤亡事故。

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

3.狭窄过道或窄桥举例:2004年2月5日,北京密云元宵灯展发生踩踏事故,37人死亡。

4.室内通道或楼梯举例:2009年12月7日,湖南省湘乡市育才学校晚自习下课,学生们在下楼梯的过程中,因一人跌倒,导致拥挤,引发踩踏事件,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

5.酒吧、影院等举例:2013年1月27日凌晨2点30分左右,巴西南部城市圣玛利亚的一家夜总会发生火灾,造成至少252人遇难。

火灾发生当时有超过500人在酒吧内。

大部分死者是大学学生,多由于现场踩踏和窒息而死。

6.集会举例:2014年6月29日,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附近一处海滩举行的一场音乐会上发生踩踏事件,造成至少24人死亡。

外滩踩踏事件后法律规定(3篇)

外滩踩踏事件后法律规定(3篇)

第1篇引言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市外滩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踩踏事件,造成了36人死亡,49人受伤。

这一悲剧震惊了全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痛定思痛之后,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深入反思和修订,以期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本文将对外滩踩踏事件后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的变化及完善进行探讨。

一、事件背景及原因分析1. 事件背景: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举办跨年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前来观看烟花表演。

然而,由于现场人数过多,管理不善,导致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故。

2. 原因分析:- 组织管理不善:活动组织方在场地规划、人员疏导、安全设施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 安全意识不足:部分游客缺乏安全意识,拥挤在狭窄通道,导致人群失控。

- 法律法规不完善:当时的相关法律法规未能对大型活动进行有效监管。

二、外滩踩踏事件后法律规定的变化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等各方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

- 加强安全风险防控:要求企业对安全生产风险进行辨识、评估、控制,并制定应急预案。

- 加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明确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各方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职责。

-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要求各级政府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强化消防安全责任:明确单位、个人在消防安全中的责任。

-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单位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消防设施建设。

-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加大治安管理处罚力度:对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 完善公共秩序维护机制:加强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维护公共秩序。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

宣传力度不足 往年的跨年灯光秀,一直都是备受游客追捧的特大活动。2013年外滩的4D灯光 秀,就吸引了数十万人参与。 2014年的跨年灯光秀,一共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在陈毅广场观景台对面的10 秒倒计时灯光,另一个是在“外滩源”的5D大型灯光表演。两者间距离为0.5公 里。但是,出于缓解以往3年交通的压力,其主要的表演活动设在了“外滩源”。 对于这一活动场地的改变,上海各大媒体事发前几天都有报道。然而,传播的不 足,让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这一变化。并且,外滩源和外滩一字之差,很多学生 和游客并不知道区别是什么。于是,当日晚大多数的游客一样还是来到了外滩的 陈毅广场。 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没有举办大型跨年活动,但在几百米外的外滩源确 实有一处封闭的收取门票式的灯光秀,然而不少民众对于外滩与外滩源不是同一 地点并不知情,前去外滩的民众不断增多,一些管制措施却没有及时调整。 现场缺乏有效控制 警方也承认,由于当天人流密集,23时30分发现客流异常增多时,民警未能及时 进入核心区域。由于是采取强行进入的方式,所用时间比正常时间要多。 上海外滩的观景平台地形狭长,陈毅广场的台阶结构也不利于人群流动。而环境 预防的不足,导致外滩地区人员稠密到无法立足,找不到一个可以疏散的区域, 警力的配置受限于庞大客流,加大了人流疏散的难度。
事故处置
• 事故发生后,现场民警立即采取临时急救等措施,开辟应急通道,组
• • 置,到医院慰问伤员。 • 2015年1月1日凌晨,事发地点的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 事故发生后,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华山医院、中山
织警车、救护车将受伤民众送至瑞金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长 征医院以及黄浦区中心医院接受救治。韩正、杨雄等立即赶赴现场指 挥处
中文名称 12· 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 事故地点 上海外滩陈毅广场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案例分析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案例分析

至少36人死亡
造成109人死亡,受伤者达 100余人 33人死亡
国内踩踏事件
$
时间 2001年4月8日 2004年2月5日 2009年12月7日 2014年9月26日
事件 陕西省华阴市玉泉院赶庙 会 北京市密云县举办迎春灯 展 湖南省湘乡市育才学校晚 自习下课 昆明市盘龙区明通小学发 生踩踏事故
伤亡情况 16人死亡,6人受伤 37人死亡,37人受伤 8人死亡、26人受伤 6名学生遇难,26名学生 受伤
类型的恶性踩踏事
件59起。
人在事故中丧生,
310人受伤。
国际踩踏事件
时间 2001年7月21日 2003年2月17日 2009年3月29日 2010年7月24日 2010年11月22日 事件 日本兵库县明石市举行了夏季烟火 大会 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E2夜总会 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举行的世 界杯和非洲国家杯预选赛 德国西部城市杜伊斯堡在举行“爱的 大游行”电子音乐狂欢节 柬埔寨首都金边钻石岛一座斜拉桥 在送水节欢庆活动
要根据活动现场的大小和集会 人数预留一个或数个疏散区。
任何集会都要设置一条应急通道,确 保该通道时刻畅通。
3. 将警察机动力量隐蔽在胡同里,警力内外配合
• 根据参加集会的人数和集会的性质确定执勤警察的人数,像足球比赛 、民俗集会、宗教活动等就要多部署警力。 • 集会现场和外围一定要部署警察机动力量,这些警察在某一地点戒备 待命,一旦发生拥挤踩踏事件立刻到达现场处置,这样,就不存在警 察无法进入踩踏现场的情况。
换地点后安排警力不足, 并且未进入核心区 官方未启动任何 紧急预案 地形原因
地形分析
$
民众悼念
$
媒体反馈
$
事件问责
事发21天才公布调查结果并问 责,是否太迟?

上海踩踏事故原因与分析

上海踩踏事故原因与分析

VS
安全制度不健全
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导 致在紧急情况下无法迅速、有效地应对。
应急响应不足分析
救援力量不足
事故发生后,现场救援力量未能及时、有效 地展开救援,延误了最佳救援时机。
信息沟通不畅
事故现场信息传递混乱,相关部门之间缺乏 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调,影响了救援效率。
城市安全规划反思
安全设施不足
城市公共场所的安全设施建设不足,如监控设备、应急照明等,无法在紧急情况下提供 必要的支持。
安全宣传教育缺失
城市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市民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增加了事故发生的 风险。
04
CATALOGUE
预防措施与建议
加强安全管理
01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 急预案,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 员工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工 作得到有效执行。
信息沟通不畅
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人群 对现场情况了解不足,未能及时作出 反应。
安全措施不足
警力部署不当
警方对外滩地区的安全保卫工作安排 不足,未能有效控制和疏导人流。
安全设施不完善
现场缺乏足够的警示标志和隔离设施 ,导致人群失控。
现场管理失误
指挥调度失误
相关部门在事故发生时未能及时、有效地协调救援力量,导致救援工作受阻。
上海踩踏事故原因 与分析
目录
• 事故概述 • 事故概述 • 事故原因 • 事故分析 • 预防措施与建议 • 案例总结
01
CATALOGUE
事故概述
人群聚集密度过大
• 事故发生时,陈毅广场聚集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导致人群 密施不足
• 相关部门对元旦跨年活动安全风险评估不足,未 采取足够的安保措施和预警机制。

上海踩踏事件分析

上海踩踏事件分析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案例分析2015年的第一天,当大家还沉浸在新的一年的期望与喜悦中时,一则令人震惊与悲伤的消息让新年新一天布上了黑白色。

于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进入和退出的人流对冲,致使有人摔倒,发生踩踏事故,导致36人死亡,至少47人受伤。

一﹑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发生全过程[2014年12月31日,深夜]上海街头人潮汹涌,热闹非凡。

外滩上,已经聚满了人,人们期待着外滩灯光秀,迎接新的一年。

[2014年12月31日,23时许]2015年上海5D灯光秀在上海外滩源照常举行,与往常不同的是,此次舞台设置改在了外滩源。

[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之后]事发地点陈毅广场通往外滩观景平台的斜坡上,当时由于人流量大,秩序混乱,部分人上想到观景平台,部分人想下观景平台,于是人流产生对冲,此时,楼梯最低处忽然有人被挤到,附近人们虽然一边试图拉起他们一边大声呼喊:“不要再挤了,有人摔倒了!”但这声音已经被人群的嘈杂声所淹没。

于是,下面更多的人被层层涌来的人浪所压倒,情势开始发生失控。

[2015年1月1日,凌晨伊始]惨剧已经发生。

伤者被紧急送往医院救助,此时,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发布消息。

[2015年1月1日,5时许]上海市书记韩正﹑市长杨雄赶往长征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瑞金医院﹑黄浦区中心医院,看望伤员,要求全力以赴救治。

[2015年1月1日,凌晨]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书记韩正说,要立即全面梳理全市各类大型活动,特别是人群高度聚集区大型活动的安排,该停的必须停止。

[2015年1月1日,上午]2﹑10号线南京东路站实施临时性封站措施,不提供上下客及换乘服务;上海当日所有的跨年活动全部取消;上海市要求,浦东区要重点关注节日期间各种活动,全面排查,当晚中金灯光秀叫停。

二﹑发生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原因事故已经发生,我们在向死者缅怀的同时,更应该从事件中反思,查找发生事故的原因,杜绝类似惨事再次发生。

上海踩踏事件给我们的启示初中作文

上海踩踏事件给我们的启示初中作文

【导语】写作能力是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踩踏事件给我们的启示初中作文》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踩踏事件给我们的启示初中作文新年的第一天,看到这报道,心中无比的沉重。

12月31日晚上,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件,造成36死47伤,死伤者多数都是在校大学生。

这不经引起我的深思,在上海这个国际性的大都市,怎么会发生这样事。

上海的安保可是经过2010年世博会的考验的啊。

这几天看了相关的报道,12月31日估计大家都是去外滩迎接新年吧,听说上海外滩有绚丽的烟花表演,在万国建筑还有3D投影、还有即将在元旦启用的上海中心大厦。

许多游客都是慕名而去的。

上海又是一个国家性的大都市,加上上海外滩,非节假日就人满为患,更何况像元旦这个的重大的节假了。

我觉得大家的素质还亟待提高。

看到新闻中,人们都是人挤人涌向陈毅广场,在上台阶的时候,上行的游客与下行的游客发生了冲突。

当时的情形,本来就很拥挤了,上下行的游客还在相互冲击对方的人流,造成有人倒下被踩。

人群中的救喊声被当时人们的喜悦所掩盖,人们都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看到当时的情景,不禁想到我们挤公交车的情景。

人们都是一窝蜂的,向公交车门挤去,这样的事和上海踩踏的事件有什么区别。

同样存在安全隐患,只是我们比较幸运,没人摔倒而已。

其实个人觉得,游客们排成队伍,依次有序的走上陈毅广场,远远比一窝蜂挤要快。

我们还需要一点耐心,前方发生拥堵,如果可以是不是应该停下脚步驻足等待一会儿。

如果每个人都是这么想,应该可以避免这样的事件。

不过通过当时的视频,还是有人在指挥人群后退。

不得不要为这些好人点个赞。

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能让情况不再加剧,也为后期救援提供方便。

我们都缺少忧患意识,虽然元旦期间,上海加强安保力度,几乎做到了武警5米一岗,但是还是发生这样的事。

大家都觉得踩踏离自己很遥远,不会也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是如何出炉的:

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是如何出炉的:

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是如何出炉的?21日,上海公布“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的调查报告,还原了踩踏事件全过程,查明了有关应对情况,分析了事件原因,认定了事件性质,对相关责任人提出了处理建议.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专访了多位调查组成员,详细了解了这一报告的出炉过程.为何是“事件”不是“事故”?上海外滩拥挤踩踏缘何是“事件”不是“事故”?对于这一广受关注的焦点问题,调查组成员给予了回应.“外滩踩踏不是生产经营活动,也不是有组织的大规模群众性活动,因此不能定义为‘事故’.”调查组邀请的专家组成员、国务院原参事、原国家安监局副局长闪淳昌告诉记者,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事故通常是责任事故,是有关人员因为违反有关规章、法规或规程而引发.由于定性为公共安全责任事件,此次依法依规严肃问责所依据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以及《上海市外滩风景区综合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以及市、区相关部门的“三定方案”.最终调查组认为,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这起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建议对包括黄浦区区委书记周伟、黄浦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彭崧及黄浦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正等在内的11名责任人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等处分.“事故和事件的认定,与处理不处理人没有关系.”上海市法制办副主任刘平说,关键还是要看本身的性质,例如政府有没有作为,是直接的责任、过错还是间接的履行职责不够.调查组由哪些人员组成?记者获悉,事件发生后,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上海市相关法规,上海先后组织100多人开展调查,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任调查组组长,副市长周波任副组长.同时,上海市政府相关副秘书长和市监察局、安全监管局、公安局纪委、应急办、政府法制办、卫生计生委、旅游局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都是成员.联合调查组还邀请了国家和上海市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专家为事件调查进行分析论证.记者获悉,这一专家组除了前述的闪淳昌外,还包括了国家行政学院应急培训中心案例研究中心主任钟开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沈国明;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上海市律师协会行政法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法学会行政法研究会理事王昊东;复旦大学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中心主任滕五晓;上海行政学院教授,上海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执行主任董幼鸿等数人.调查组是如何进行调查的?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应急办主任熊新光说,调查组主要进行了四方面工作:一是系统分析有关法律法规,明确事件使用的法律依据,梳理了事件涉及的单位及其职责;二是按照倒排时间法,约谈有关政府官员和现场人员;三是查阅纪要等资料195份;四是听取方方面面意见,也到北京听取了有关部委意见.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副局长花克勤表示,前后超过100多人参与了调查,其中四五十个人夜以继日工作,看资料、分析谈话内容、比对法律法规,基本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早上八九点再碰头,“必须找到确凿证据,必须有强有力的依据支撑的情况下,才能定性”.据介绍,联合调查组通过现场勘查、调查取证、专家论证、综合分析等多种方式,开展外滩拥挤踩踏事件的调查工作.“为了弄清事实,调查组调取查看了外滩区域36个监控探头拍摄的累计70小时的视频录像,系统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对市级10个部门(单位)和黄浦区政府以及区有关部门领导共51人进行了谈话询问,问询了96名当时在现场的人员,包括游客、现场执勤民警、工作人员等,详细调查了相关管理情况,确保在事实基础上客观分析.”熊新光说.调查为何需要20天?根据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这一期限还可适当延长.花克勤告诉记者,调查组不少成员每天只睡2到3个小时,有时中饭也顾不上吃,最终在20天内拿出了报告,“算是比较快的”.经过调查,联合调查组还原了事件全过程,查明了有关应对情况,分析了事件原因,认定了事件性质,对相关责任人提出了处理建议,并就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相关工作提出了整改建议.上海市监察局副局长王玉介绍,监察机关根据相关规定,对参与事件原因性质等方面进行认定,开展对事件涉及监察对象违法违纪行为的调查,依法作出监察决定,或提出监察建议.“整个调查的过程也要进行监察,使得调查符合法律规定.对人员的处理、责任认定,也必须客观真实.在对这些人的责任认定、处分档次上,需要非常严格地按照公务员处分条例等相关条例,所具备的的相关文书必须齐全.所有的认定,必须经过本人审阅、认同、签字,比方说每一个被问责的人员,对此事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接受处分的态度,作出书面表态.”王玉说,责任认定要经过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例如局级干部的党纪处分,要经市委常委会批准.据介绍,有相当一部分干部在处分之前,主动递交了检查,表达了自己的内疚和失职的痛苦,同时请求组织上给予处分.有的领导同志觉得作为政府部门的一员,不管受了什么处分,现在手头的善后工作倍加认真做好.“更多的表示是,这次教训不能白白过去,生命不能白白死去,要认真反思,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工作中的不足.”王玉说,将这次事件的教训作为今后在城市管理和公共安全方面的警示,始终牢牢记住,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记者周琳、叶健、吴振东)。

踩踏事故案例

踩踏事故案例

踩踏事故案例踩踏事故是一种严重的人身伤害事件,通常发生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演唱会、集会、体育比赛等。

这类事故往往由于人群拥挤、失控或者突发状况引发,一旦发生往往造成严重的伤亡。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踩踏事故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类事件的危害性。

2010年上海世博会踩踏事故。

2010年10月13日晚,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发生了一起踩踏事故,造成36人死亡,47人受伤。

当时,大批游客涌入中国馆,由于人流拥挤,导致了踩踏事故的发生。

这起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对于活动安全管理的深入反思。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踩踏事故。

2008年4月7日,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在巴黎进行时,一起踩踏事故发生,造成了数十人受伤。

当时,抗议者试图阻止火炬传递活动,引发了人群的混乱,最终演变成了踩踏事故。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大型活动中,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2015年新年夜印度寺庙踩踏事故。

2015年1月1日,印度中部马哈拉施特拉邦一座寺庙内发生了一起踩踏事故,导致了至少1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据当时的报道,人群在排队进入寺庙时发生了混乱,最终演变成了踩踏事故。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对于人群管理和安全控制的重要性。

总结。

踩踏事故是一种严重的人身伤害事件,往往由于人群拥挤、失控或者突发状况引发。

这类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伤亡,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伤害。

因此,我们在举办大型活动时,必须加强对于人群管理和安全控制的重视,以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于公众的安全意识教育,让每个人都能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宁和稳定。

上海公布“12·31”外滩踩踏事件调查报告

上海公布“12·31”外滩踩踏事件调查报告

上海公布“12·31”外滩踩踏事件调查报告原标题:上海公布“12·31”外滩踩踏事件调查报告1月6日,市民在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向踩踏事件遇难者献花致哀。

当日是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的第7天,遇难者亲属及市民来到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向事故遇难者致哀。

新华社记者丁汀摄新华网上海1月21日电(记者叶健、朱翃、周琳)21日,上海公布“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的调查报告,认定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

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这起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调查报告指出,对事发当晚外滩风景区特别是陈毅广场人员聚集的情况,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思想麻痹,严重缺乏公共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对重点公共场所可能存在的大量人员聚集风险未作评估,预防和应对准备严重缺失,事发当晚预警不力、应对措施不当,是这起事件主要原因。

五大原因导致这一事件的发生:一是对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风险未作评估。

大量市民游客认为外滩风景区仍会举办新年倒计时活动,南京路商业街和黄浦江对岸的上海中心、东方明珠等举办的相关活动吸引了部分市民游客专门至此观看。

对此,黄浦区政府在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时,未对可能的人员聚集安全风险予以高度重视,没有进行评估,缺乏应有认知,导致判断失误。

二是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信息宣传严重不到位。

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后,主办单位应当提前向社会充分告知活动信息。

但是,直至12月30日,黄浦区旅游局才对外正式发布了新年倒计时活动信息,对“外滩”与“外滩源”的区别没有特别提醒和广泛宣传,信息公告不及时、不到位、不充分。

三是预防准备严重缺失。

黄浦公安分局未按照黄浦区政府常务会议要求,在编制的新年倒计时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方案中,仅对外滩源新年倒计时活动进行了安全评估,未对外滩风景区安全风险进行专门评估。

黄浦公安分局仅会同黄浦区市政委等有关部门在外滩风景区及南京路沿线布置了350名民警、108名城市管理和辅助人员、100名武警,安保人员配置严重不足。

踩踏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踩踏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踩踏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近年来,社会上发生了多起踩踏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这些事故的发生背后往往有着各种原因,我们有必要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从中吸取教训,以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一、案例一:天安门广场踩踏惨剧2015年10月1日,百万游客涌向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升旗仪式。

由于游客数量过多,加之安检程序不严,导致人群出现拥堵,最终引发了踩踏事故,造成数十人死伤。

这一惨剧的发生让人们深感震惊。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到,踩踏事故往往源于人群密集、安全措施不足等原因。

对此,政府应该加强对人流量的管控,提前做好安全预案,加强现场指挥,确保游客的安全。

二、案例二:上海外滩踩踏事件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发生了踩踏事件,导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

事故的原因是因为新年夜人流过大,导致拥挤发生,最终引发踩踏悲剧。

从这起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疏导人流、加强安全管理是避免踩踏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加强对重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确保人员安全。

三、案例三:广东中山校园踩踏事件2014年10月10日,广东中山发生一起校园踩踏事故,造成10名学生死亡,20多人受伤。

事故的原因是学校组织的集体操比赛中,学生出现恐慌情绪,引发了踩踏。

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学校活动而言,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同时,学校组织活动时应该做好规划,确保参与活动的学生安全有序。

四、结语踩踏事故的发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认真总结案例,加强对人员流动时安全管理的重视,从预防和规范上做好防范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踩踏事故再次发生,维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愿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创造更加安全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上海踩踏事件报告2篇

上海踩踏事件报告2篇

上海踩踏事件报告2篇上海踩踏事件报告(一)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市黄浦区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前广场举行跨年活动。

由于活动人数过多,导致现场出现人员拥挤,且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导致了一起重大踩踏事件。

事故发生后,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救援工作。

经过全力抢救,最终仅有36人死亡,47人受伤。

此次事件震惊全国,引起了各界关注。

接下来本文将对事件的具体原因、应急预案和救援工作进行分析。

一、事件原因上海踩踏事件的发生,主要原因是现场人数过多,且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据了解,华尔道夫酒店前广场是一个狭窄的车辆出入口,却成为了当晚的进出口,由此引起了人员拥挤。

一些现场参与者为了赶时间,不顾其他人的安危,采取了激烈的推挤和冲撞的行为,使得人流失去了平衡。

此外,现场安保措施不到位,有些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的入口、出口进行出入,造成拥堵,无法疏散。

二、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遇到突发事件时必须要建立的一套制度。

上海市政府在此次事件中,运用了其完整的应急预案系统,做出了及时而有效的应对和处理。

当晚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救援力量,总体协调和安排,保障了救援行动的迅速开展。

三、救援工作在紧急事件发生后,救援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

上海市政府针对此次踩踏事件,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救援措施。

由于事件发生的时间紧,人流量大,当地的医疗和公安力量迅速出动,在最短时间内进行疏散,伤员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总的来说,虽然上海市政府在应急预案和救援工作中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性,但仍需不断深入研究总结和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制度,增强应急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安全。

上海踩踏事件报告(二)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市黄浦区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前广场举行跨年活动时,因现场人数过多,导致现场出现严重的人员拥堵,最终发生了一起重大踩踏事故。

当晚,上海市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了一支由医疗工作人员、警察和志愿者等组成的救援队伍,全力抢救现场伤员,最终仅有36人死亡,47人受伤。

上海之殇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反思

上海之殇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反思

上海之殇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反思导语: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这一刻或许会被永远定格在历史的记忆里,因为毕竟36个鲜活的生命在这一刻逝去。

我们在震惊伤心的同时,也应该有更多的反思,为何前一分钟还在庆祝祈福的人群,转瞬就发生了如此悲剧?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同时也处在一个高速运行的风险环境里。

现代城市人员密集,系统复杂,安全生态其实是很脆弱的。

我们除了需要政府科学管理和规则的庇护外,人人脑子里都需要绷紧安全这根弦,多掌握一些自我保护意识。

上海外滩的这次踩踏事件给我们的教训,是用36个无辜逝去的生命换来的,我们需要反思,需要在反思中进步。

2014年12月31日当晚,来自陕西的余小姐和同事、朋友一起约了去外滩跨年。

“当时到处都挤满了人,想转个身都很困难。

我和朋友被困在当中的阶梯上,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

后来人群开始混乱起来,我们想往下走,但是根本挤不下去,我感觉被挤得都没办法呼吸了。

当时旁边也看不到警察维持秩序,很多摔倒的女孩子尖叫起来。

”余小姐事后回忆说:“当时我身边有个男的,他老婆摔倒在地上后,他直接爬到人群上面,大喊‘警察,救命’。

但周围太嘈杂了,声音都传不出去。

后来警察过来维持秩序,让我们往上面走,但是上面的人不后退,我们根本上不去,拥挤中很多人摔倒了,发生了踩踏。

”事故亲历者余萍曾这样描述,“当时还没有到零点,挤得喘不过气,持续了十分钟的样子,然后就不断有人晕倒,大部分都是女生。

后来人群开始疏散,就开始踩踏了,晕倒的人被直接踩倒,堆了好几层……”上海外滩位于外白渡桥至南浦大桥的黄浦江西岸,全长4公里。

观景平台上,江对岸陆家嘴的夜景灯光一览无余,这里是上海最著名的景点,也是很多游客留影的最佳背景。

外滩中段观景平台下面则是著名的陈毅广场。

观景平台与下部陈毅广场之间落差大约在5米左右,依靠两侧各17级楼梯相连。

事故当天,悲剧就发生在陈毅广场南侧与观景平台相连的楼梯处。

从事后的监控中了解到,2014年12月31日23时30分,警方从监控探头中发现陈毅广场上下江堤的一个通道上,发生人员滞留的情况,立即调集值班警力赶赴现场,民警遭超大规模拥挤人流的阻隔,采取了强行切入的方式,进入所用时间比正常时间多5―8分钟。

全程回顾上海踩踏事件

全程回顾上海踩踏事件

全程回顾上海踩踏事件12月31日23时40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附近,拥挤的人群让很多年轻人很难站立。

郭现中摄2015年1月1日,当新年钟声敲响之后,很多个年轻人的手机里都蹦出了祝福信息,然而很多手机的主人,正经历着一场创痛。

这一夜,上海外滩,本应五光十色、充满欢乐。

最终却是“悲伤一夜”。

在如潮水般失控人流的拥挤下,36个年轻的生命离去。

一个多方印证的事实是,当晚此地的安保力量明显少于往年。

安保力量减少,是因为连续举办三届外滩免费灯光秀的取消。

多道安保力量也随之“卸下”,但谁都没想到,人流依然如故。

周家明的双脚被涌动的人群挤离地面时,他和女友李娜仅一步之遥。

约十分钟后,人群逐渐散去,周找到了趴在地上的李娜。

这位往日爱说爱笑的姑娘已奄奄一息。

李娜死于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周家明还在努力回想,2014年最后一夜的最后一小时,在上海最繁华的外滩,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并不知道,和女友期待的“免费灯光秀”并不像往年在外滩举办,他也不知道少于往年的警力,根本无法控制从四面八方会来的人群。

消失的灯光秀中山东一路上,大批游客会集,人群中,黄先生甚至很难抽出手摆弄相机。

黄浦江面上映衬着外滩建筑群亮起的光芒。

2014年的最后一天,深夜,炫彩的灯光中,周家明和女友李娜站在外滩陈毅广场上准备迎接2015年的到来。

他俩都是江西人,在上海打工多年,由于两人的工厂不在一起,因此两人约定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一起来江边观看4D灯光秀。

李娜是个活泼好动的姑娘,为人大方爽朗,喜欢热闹,她喜欢上海,觉得新年嘛,在这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与男友一起见证,是件浪漫的事。

2014年12月31日过了23点,外滩人潮涌动,怕被冲散,周家明始终拉着李娜的手。

这对小情侣牵手穿行在外滩拥挤的人群和炫目的灯光中时,游客黄先生正站在铜质的陈毅雕像下拍照。

他说,镜头里的人们有说有笑,大家指点着和平饭店一侧林立的高楼。

往年,和平饭店一侧的楼体会成为4D灯光展的幕墙。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调查报告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调查报告

“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人行通道阶梯处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事件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上海市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做好各项善后工作,抓紧调查事件原因,深刻吸取事件教训,及时准确向社会发布信息。

市委书记韩正同志、市长杨雄同志对事件调查工作高度重视,要求彻查原因,严肃问责,举一反三,深刻吸取教训。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上海市迅速成立了市政府联合调查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任组长,副市长周波任副组长,市政府相关副秘书长和市监察局、市安全监管局、市公安局纪委、市应急办、市政府法制办、市卫生计生委、市旅游局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

联合调查组邀请了国家和本市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专家为事件调查进行分析论证。

联合调查组通过现场勘查、调查取证、专家论证、综合分析等,开展事件调查工作。

事件发生后,联合调查组迅速组织力量对事件现场进行勘查,先后对受伤人员、值勤民警、市民游客、地铁工作人员等调查走访,了解事件发生经过,并对事件现场有关情况进行核查。

联合调查组还调取查看外滩区域36个监控探头、累计时长约70小时的视频录像,系统梳理相关法律法规,查阅市级和区级有关部门“三定方案”、规范性文件、会议纪要等资料195份,对市级10个部门(单位)和黄浦区政府以及区有关部门领导共51人进行了谈话询问,详细调查相关管理情况。

经调查,联合调查组还原了事件全过程,查明了有关应对情况,分析了事件原因,认定了事件性质,对相关责任人提出了处理建议,并就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相关工作提出了整改建议。

一、事件发生地基本情况(一)外滩风景区外滩风景区是黄浦区辖区内的公共区域,东起黄浦江防汛墙、西至中山东一路和中山东二路西侧人行道、南起东门路北侧人行道、北至苏州河南岸,面积3.1平方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公共管理之殇——上海外滩踩踏事件舆情专报一、舆情综述2015年元旦凌晨4时,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发布消息称:“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5人死亡,43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上海市连夜成立工作组。

韩正、杨雄要求全力做好伤员抢救和善后处置等工作。

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截至今天上午11时,上海踩踏事件共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新增两名伤者系昨天下午入院就诊确认。

18人已诊治后离院,31人继续在院治疗。

其中,重伤13人,轻伤18人。

1月1日8时42分,央视新闻报道,习近平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作出指示,要求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加强安全措施确保节日期间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李克强就事件处置作出批示,要求千方百计减少人员伤亡。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观察,作为一起突发性公共事件,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刚刚发生就引来各类网民和媒体高度关注,而随着上海市市委和中央领导对此事件做出指示等因素的叠加,此事件相关舆情正在呈现急剧放大态势。

新华社三问“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风险预防策略是否充分?安全管理手段是否到位?应急控制措施是否及时?本该充满着节日喜庆气氛的新年元旦,因为“上海外滩踩踏事件”蒙上一丝灰色。

一些刚刚起床的网友在微博表达获悉这一事件时的痛心和惊讶,一些网友自发为遇难者和受伤者祈福。

更多网友在追问事故真相。

《新京报》将事件追问增加到10条:事发时外滩人流量多大?灯光秀转场是否及时通知?交通为何没有管制限流?踩踏是否由“撒钱”引发?外滩警力配置是否得当?应急控制措施是否及时?为什么遇难者多是女性?伤亡人员如何救治赔偿?此次踩踏事故如何追责?特大城市缘何出现踩踏?针对踩踏事件,舆论普遍认为“管理部门难辞其咎”!《经济观察报》的报道复盘外滩踩踏事件9个致命的细节:1、劝不动的外滩成群“跨年一族”;2、只能承担免费灯光秀的大学生;3、对广场人流毫无概念的家长;4、没有安排单向通行的狭长楼梯;5、不懂得避让晕倒者的推挤人群;6、新旧举办地名称雷同易引混淆;7、跨年灯光秀广告宣传吸引力高;8、汹涌人潮让规划设计者猝不及防;9、人群过于密集时未及时疏散现场。

@人民日报发表微评《公共安全是一根松不得的弦》:“跨年之夜发生的外滩踩踏惨剧,让许多亲历者感叹:生与死竟只是一步之遥。

公共安全事关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它考验一座城市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也是每个人时刻不能放松的弦。

前事足戒,尽快查明事故原因,追究责任,汲取教训。

2015,愿悲剧不再跨年。

”知名网友“@LifeTime”发出了纽约警察如何在新年维护公共秩序的微博,引发众多网友关注。

毫无疑问,对于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的超级大都市上海来说,纽约的经验不无借鉴意义。

针对上海外滩群众拥挤踩踏事故,国家旅游局1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完善安全制度与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景区游客流量控制机制二、相关舆情发展态势分析1.国内各类媒体关注度(数据截止2015年1月2日11时,人民网舆情数据库,下同)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观察,自从2014年12月31日22时起,就有参加“上海外滩灯光秀”的观众抱怨活动组织方组织不力致使现场人群非常拥挤。

而在23时踩踏事件爆发后,刚开始的相关舆情并未完全爆发。

两小时后,即2015年元旦凌晨1时起,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对此事事件的相关舆情开始快速升温。

相关微博超过2000条。

凌晨2时,相关舆情开始加速升温,相关微博超过3000条。

凌晨4时,@上海发布的微博引发相关舆情呈现爆发性增长,相关微博暴增至超过7900条。

1月1日8时,中央领导人对此事件的批示再次引发相关舆情热度加速升温。

相关微博超过5.9万条。

9时相关舆情出现了一个峰值,相关微博超过10万条。

截止到今日11时,相关网络新闻已超过1.78万篇,相关论坛帖文超过2900篇,相关博客博文超过590篇,相关传统媒体报道超过950篇。

相关微博已超过138万条,相关微信文章超过1000篇。

数据显示,此事件目前仍然保持在较高的话题热度。

2.媒体报道量TOP10网易、人民网、百度贴吧等网络媒体对此事件关注程度较高。

三、国内网民观点分析在上海踩踏事故中,绝大部分网友对事故的发生表示痛心,感叹生命之脆弱,纷纷为遇难者祈祷。

希望汲取教训,让悲剧不再重演。

在悲痛之余,一部分网友表示是在活动中向人群抛撒代金券的商家导致了此次悲剧,必须予以严惩。

由此引发了对该商家及其工作人员的大规模人肉搜索。

在此次人肉搜索过程中,一些网络“大V”也参与其中,呼吁相关部门查清结果,给遇难者家属一个交代。

相对于这些激动的网友声音,一些比较理性的“大V”指出,指责抛撒代金券的商家引发踩踏事件有失公正。

知名网络评论人@五岳散人指出,“这么多媒体以及我尊敬的网友都把某俱乐部撒钱当作了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罪魁祸首之一,甚至都不屑于去百度地图上找找两者的位置到底在哪里……信息时代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信息被淹没,而是接收者不适应信息筛选与验证的全新挑战”。

在众多网友哀悼事故中的伤员和逝者之余,包括众多网络“大V”在内的许多网友开始反思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在事件发生之前,就有网友发言抱怨活动中组织不力导致人员拥挤,没有足够的警力维持秩序。

@中国企业家杂志更是追问:为何聚集大量民众?灯光秀换地方了是否有人通知?踩踏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有相当一部分网友认为,造成踩踏事故的原因是由于缺乏应急预案管理措施,管理部门定有失职之嫌。

著名记者、主持人@闾丘露薇就指出,“人多不是问题,如何管理才是问题,而有效的措施可以让民众形成好习惯。

”除了这些声音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网友认为,这次事件正是上海人口负荷过重的体现,呼吁加大对上海的外来人口的控制与管理。

网民观点摘编:新年惨剧令人痛心,为伤逝者祈福!网友“我为/xin情狂”:新年第一天睁开眼就看到这种新闻,让人很心痛。

希望人人平安幸福!网友“吉皓师兄”:愿通往极乐世界的路不再这样拥挤应加强大城市公共事件预防机制建设闾丘露薇(著名记者、主持人):人多不是问题,如何管理才是问题,而有效的措施可以让民众形成好习惯。

93年兰桂坊践踏事件后,独立调查报告建议每次大型活动:警方预估人数;人潮控制措施,比如单向只进不出,改出口等;救护车周边待命,还有加强公众安全意识教育。

事件后逢元旦圣诞,地铁公交延长服务,避免民众心急赶车造成混乱。

@LifeTime:今晚有100多万人会在时代广场迎接新年。

纽约警方如何控制秩序?从非专业角度观察:1)每年最后一天下午开始就实行交通管制。

一般下午5点开始时代广场附近地铁口就封闭了。

2)进入时代广场各个路口都有警察控制进出人流量。

3)时代广场区域人群用护栏分块隔离。

4)下午3点人们就有序进入活动区域。

用新媒体大数据管理人流@易鹏:上海这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借助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很容易实现智慧城市预警管理,当外滩手机数量过了警戒线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提示风险,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发生,现在实现这种方式太容易了。

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上海尽管天天说新经济、新常态,到落地上依旧是一地鸡毛,拥抱智慧城市新时代最需要去做!当地管理部门缺乏应急预案管理网友“胖绮绮”:来看了外滩灯光秀,不过这场活动的组织方也弄得太差了,弄得入口处这么拥挤,没出踩踏事故真是万幸啊!应该维持秩序的JC叔叔就是不肯早点到现场,硬是要等门口挤了一大推人时再在那里挤进挤出的,不出事故不开心啊!网友“he”:新的一年开始,就碰到这样的事情,人民为什么喜欢凑热闹?人多的地方最好不要乱逛,不然象这样的惨剧还会发生的,当地的管理部门在干什么?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网友“那个野和尚”(微博知名作家):撒钱者只是不小心点了导火索而已,这么大的人流,没有限流,没有预案,才是火药桶本身,换句话说,即使人群中有人大喊一声“我有艾滋病”,估计也会出事。

加强日常安全教育,引导群众遵守规定网友“命運忽然艾特七”:政府要加强管理,避免节日和集会时人群过渡聚集,必要时可以封路禁止过多的人进入相关区域。

要加强日常安全教育,提升群众危险意识和自救知识水平,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网友“海韵”: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快些普及吧!国人浑浑噩噩地长大,要学习的东西太多。

希望严查原因,给死难者家属一个交代网友“失败乃成功之母”:上海外滩的踩踏事件让人心痛,我们为此事件受伤者祈祷让他们早日康复。

更要为此事件是何原因导至发生的要彻底查清,让死者得以冥目,给死难家属一个交带,还世间的公道!希望吸取教训,悲剧不再重演长春手机网友:希望从中接受教训,自觉维护好公共秩序,杜绝悲剧重演!海外阿Q(前Gannett 网站开发总管方中):流动的密集人群太可怕,每年春运火车站包括那次冰灾的广州都没事,因为有预案有准备,希望亡羊补牢,不要出现这样的悲剧。

需加大对上海外来人口管理网友“夏不再舞那个浮萍”:应该控制外来人口了!网友“Cannavas”:你们继续对人口涌入不作为不控制吧,以后类似的惨剧绝对还会再次发生。

网友“蓝眼麒宝”:外滩跨年钟声历来已久,从没像现在这么危险,人实在太多了,上海现极需控制人口,再这样无序进入,类似这种踩踏恐怕难以管理。

当地警方已经尽力了@深红断罪者:就想问那些发布某些评论,存心挑起上海和其他地域同胞之间矛盾的人,你们脑子想的是什么?还有那些说应急预案问题和警力不够的,预案一直有,去年还专门就此进行采访,民众的一夜狂欢,警方至少提前一两个月开始部署,你以为是玩的?更不提当晚手拉手站着维护秩序的警察了,麻烦去翻翻照片客观对待问题。

四、突发事件辟谣1.网上又传所有事故死亡人数不会超35?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踩踏事故。

官方通报,截至2015年1月1日凌晨,已致35人死亡。

新浪微博认证为@芙蓉姐姐发布微博称:“35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动车相撞35人死亡,河南平顶山矿难35人死亡,重庆暴雨造成35人死亡,云南遭大雨袭击全省35人死亡……灾难一开始发生,就注定了死亡人数不会超过35。

”一时,引发争论。

《人民日报》2012年就曾辟谣:35不是特定数字。

经过仔细核实,此说法在多年前就曾广泛流传。

早在2012年8月27日,人民日报就刊发题为《30人以上死亡为特别重大安全事故》的报道。

文中指出,死亡人数“35”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数字,也不是事故等级的分界线。

2007年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造成30人以上死亡的事故,均构成特别重大事故。

所以,“死亡人数不会超过35”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2.上海警方:酒吧“撒钱”与踩踏无关针对网传有人在外滩18号抛撒疑似"美金"引发踩踏事件,上海警方在1日晚的官微对所谓“撒钱”事件做了澄清。

其官微称,针对网传“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系有人在外滩18号抛撒疑似“美金”引发一事,经警方调查,该疑似“美金”为外滩18号一酒吧代金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