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名家智慧谋略_九、珍惜和谐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英雄夏完淳
夏完淳原名叫夏复,松江府华亭县人。

父亲夏允彝是江南名士,老师陈子龙也是一位学识渊博、作风豪迈的文人。

他的母亲和妹妹都会做诗,姐姐淑吉还是位出色的诗人。

夏完淳是明朝末年的一位神童,英才早熟,胆气过人,5岁就能与人谈论学问,7岁能诗作文,9岁时已写出了一本《代乳集》的诗集了。

明朝末年,时局动荡,朝政腐败,在士大夫中流行着一股很坏的风气。

一些人作官前死啃经书,中举做官后,则一门心思买田造房,拉拢关系作巧宦,而对现实问题,世务所急,却不闻不问,毫不关心。

当时东南地区倒有些讲究“经世致用”之学的知识分子,他们纷纷结社聚友,议论朝政,抨击时弊。

最早有无锡的东林党,后来在苏州有“复社”,在松江有“几社”。

夏允彝和陈子龙是“几社”的重要创始人。

他俩相知最深,同怀匡救时弊的宏愿,常在一起留心时势,切磋学问。

当父辈们在高谈阔论时,小夏完淳就用心地在一边听。

6岁时,陈子龙在夏家见夏复聪明伶俐,少年老成,常常故意与他辩论,逗着玩。

有时一谈下去,小夏复说得有板有眼,头头是道,使陈子龙很不好对付。

夏复12岁时,在故乡与志同道合的少年朋友,模仿父辈组织了一个“西南得朋会”,常聚在一起研讨诗文,纵论国家大事。

在父辈们的长期熏陶下,夏复在童年时就关心时事,养成了敏锐的政治目光,立下了为国献身的抱复。

1644年,夏复刚14岁,全国时局突变。

清朝军队人关攻占了北京,国家存亡和人民安危到了最紧迫的关头。

广大人民群众和一些有民族气节的官僚、士大夫奋起抗清斗争。

这时,夏复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夏完淳,跟着父亲也投入了这场斗争。

第二年的5月,清军攻下南京,即派降清的原明朝大臣洪承畴驻扎,并分兵江苏、浙江各地。

夏允彝父子,陈子龙和同县沈犹龙等人,决定起兵反抗。

他们联络明朝的吴淞总兵吴志葵,派兵进攻苏州。

15岁的夏完淳投笔从戎,意气激昂,在吴志葵军中积极协助商订作战计划。

义军一度攻进苏州的胥门,但由于缺乏后援,攻城将士300余人在清军骑兵的围攻下,全部阵亡。

8月,清军围攻松江,义军奋战几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兵败城破。

夏氏父子和陈子龙冲出重围,潜伏乡间。

在此同时,“几社”会友侯峒曾、黄淳耀领导嘉定人民抗清,也失败身亡。

消息传来,夏允彝无比悲痛,自投松塘而死。

夏允彝的殉国,更激起了夏完淳坚持抗清的决心。

1646年春天,他与老师陈子龙及岳父钱栴(zhan)秘密回到松江,在一起歃血盟誓,决心抗清到底。

他们与吴江吴日生领导的太湖长白荡水义军取得联系。

夏完淳遵照父亲的遗嘱,变卖了家产,捐献给义军作军饷,他并在义军中担任参谋。

义军在湖中神出鬼没,数百里内纵横无敌,攻破吴江,收复海盐,屡次大败清兵。

后来,由于奸细的破坏,吴日生被害。

至此,苏南、浙西地区的抗清武装都失败了。

夏完淳被迫离开家乡,长途跋涉,跑到长江中游的湖南,去寻找有组织的抗清力量,甚至还有西入四川的念头。

颠沛流离了一阵,却毫无结果。

但是,他并没有灰心丧气,仍继续寻找着斗争的机会。


1647年春,夏完淳又潜回家乡。

他与正在重整旗鼓的明军旧部黄斌卿取得联系,密报军情。

又和江南顾咸正、刘曙等数十人联名具表,图谋大举。

大家推夏完淳执笔起草,交谢尧文送往浙东。

不料谢尧文途中被擒,搜出表文,押到清朝的松江提督吴胜兆那里,幸好未予
追究。

原来吴胜兆在陈子龙、夏完淳等人的策动下,正准备起兵反清,所以一场祸事暂时避过去了。

可是,吴胜兆在举行兵变时,不幸暴露而失败,被清朝统治者杀害了。

陈子龙被俘,绑在船上,押往南京。

途经跨塘桥时,陈子龙趁人不备,猛地挣脱,投河而死。

江苏巡抚士国宝从吴胜兆处搜得夏完淳起草的表文,立即照着名单在苏州、松江等地四处搜捕。

当衙役闯到夏完淳住处,他镇定自若,慷慨地说:“天下岂有畏人避祸的夏存古”。

说着,头也不回地走出家门。

一路上,家乡可爱的山河城池,勾起夏完淳的无限感慨。

船过青浦细林山,夏完淳想起老师陈子龙壮烈的死,触景生情,提笔写了一首《细林夜哭》,诗中写道:“我欲归来振羽翼,谁知一举人罗戈!”“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

表明此时他已决心追随师辈以身殉国。

到了南京,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洪承畴亲自来提审。

洪承畴知道夏完淳是闻名江南的“神童”,便心怀叵测,诱他归降,借此收买人心。

夏完淳见堂上坐的是洪承畴,不由得怒火中烧,昂然挺立,不肯跪下。

洪承畴装腔作势,假仁假义地说:“你这个毛头小孩,懂得什么造反事理?还不是误受叛乱之徒的蒙骗,被拉过去的,你要是依了我,归顺大清,管保你前程无量。

”夏完淳装着不认识洪承畴,故意高声回道:“你才是个叛乱之徒!我是大明忠臣,怎能说我反叛?我常听人说起我朝忠臣洪亨九(洪承畴字)先生在关外和清军血战而亡,名传天下。

我年纪虽小,说到杀身报国,还不甘落在他的后面呢!”洪承畴听后瞠目结舌,不知所措。

左右赶忙出来解围,告诉夏完淳:“本堂正是洪大人。

”怎料到,夏完淳反而手指洪承畴的鼻子,骂得更凶:“胡说!亨九先生早已为国捐躯,天下人谁不知晓!当时天子亲自哭祭他,满朝群臣都痛哭流涕。

你这个无耻叛徒算什么人,敢冒他的大名来污辱他的‘忠魂’!”夏完淳这一席堂骂,痛快淋漓,巧妙异常。

弄得洪承畴在这位少年面前,脸红一阵,青一阵,坐立不安,虽似有千刀剜肉,百箭刺心,却也不敢还上一句。

和夏完淳一同受审的钱栴,开始时,在庭上有些软弱,夏完淳严辞正色对岳父说:“你、我和陈子龙三歃血为盟,誓死报国。

今天我们追随陈子龙同死国难,不正是大丈夫的本色吗?”由于他的激励,他的岳父钱栴最后也振作起来了。

在狱中,夏完淳关了80多天。

他和同狱的顾咸正、刘曙戴着镣铐,一起饮酒做诗,说忠说义,豪放如常,根本不把生死放在心上。

1647年9月19日,夏完淳、钱梅、顾咸正和刘曙等人被绑赴南京西市刑场。

夏完淳和刘曙手携手地走在前头,神态从容,毫无惧色。

临刑时,他们俩始终没有跪下,昂首挺立,英勇就义。

此时,夏完淳只有17岁。

他像烈士壮游那样,走向死亡,以其生命的热血谱写了最后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诗篇。

夏完淳死后,他的童年好友杜登春、沈羽霄收殓了他的遗体,把灵柩运回故乡,安葬在松江曹溪附近荡湾村他父亲夏允彝的墓侧。

后来人们为了保护夏氏父子的墓,在墓前竖立一块石
碑,碑两旁写着:“永远禁止樵牧侵占”。

孤胆英雄张煌言
明朝末年,清军入关,仅1年多时间,就占领北京,攻陷南京,兵临浙江。

此后,明朝宗室的几个藩王先后成立了3个南明政权,但真正抗清的力量,却在民众之中。

1645年初夏,当清军占领杭州时,浙江地区的老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反抗清军。

一个26岁的平民读书人张煌言,也从此开始了长达19年之久的抗清事业。

张煌言是浙江鄞县人。

他少年时曾随父亲张圭章到过北方,亲身体会到敌骑蹂躏的痛苦,认识到国亡家破的可怕,因而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浙东抗清义军初起时,张煌言以舟山为根据地,联络四明山区的义军,屡次进攻清军占领的县城,吓得浙东各城的清兵大白天都不敢开城门。

不久,舟山遭到清军重兵围攻,终于失陷。

他又到台州组织新的义军队伍,乘海船北上,攻克崇明,溯长江直抵镇江金山和南京燕子矶,并于归途夺回了舟山。

1659年5月,张煌言率领所部义军,与郑成功的军队会合,从海路突入长江。

清军在江上设置3道防线:一是钉了许多大木排,上铺泥土,架设大炮,称为木浮营;二是在金山与焦山之间,用粗大的铁锁链横拦江面,称为滚江龙;三是在江岸建筑炮台,安置了西洋大炮几百门。

张煌言毅然率军主攻。

他先是派浙东渔民出身的士兵,潜水凿断了滚江龙;接着驾乘战船,冒着炮火与箭雨冲锋,夺取了3座木浮营。

江岸炮台的清军闻风而溃,郑张联军一举攻克大运河和长江交流处的瓜洲城。

为了扩大战果,联络长江中上游的抗清力量,郑成功和张煌言兵分两路:郑成功率领部下人马拿下镇江后,兵围南京城下;张煌言则另率一队水军,上溯到芜湖,并以芜湖为据点,分兵4路而出。

旬日之间,张煌言兵不血刃,光复4府、3州、24县,计城池近30座;湘、赣、鲁、豫等省的有志之士,也多亲来军前,愿受指挥。

一时人心振奋,江淮半壁为之震动。

正当张煌言在长江中游地区节节胜利之时,围攻南京的郑成功,由于轻敌疏忽,吃了败仗,匆匆退出长江,回师福建去了。

郑军一退,清军马上集中兵力对付张煌言:一边封锁长江,堵住他的退路;一边调兵遣将,向张煌言这支孤军进攻。

张煌言集中部下将士,率船队溯江再上,计划入鄱阳湖,开辟江西抗清根据地;结果,由于船队在黑夜中惊散,只得改变计划,凿沉仅留的船舶,进入大别山区,作持久抗清的打算。

清军大队人马尾追而至,义军将士们被包围在山岭上。

张煌言挺枪大呼,奋勇闯入敌群,连刺带挑,杀伤精兵数十人,终于冲开一条血路,突出了重围。

这时,他身边只有一个携印的少年战士了。

张煌言请当地老乡作向导,绕道皖南、浙西,向浙东根据地走去。

崎岖的山路磨得他脚趾出血,脚后跟开裂;途中他又患了疟疾,骨瘦如柴,抱病赶路,汗如雨下。

经过2000余里的艰难跋涉,张煌言终于回到浙东。

“江东父老见,一一问重围。

”人们虽说惋惜张煌言功败垂成,但也庆幸他能活着回来。

为了重整旗鼓,张煌言顾不得身体的疲劳和衰弱,立即着手组织新的义军队伍。

然而,这时的抗清局势,已经有很大的变化:郑成功渡海收复台湾去了;南明永历政权在吴三桂率领的
清军追击下,遭到了覆灭;农民起义军出身的抗清英雄李定国,壮志未酬,抱恨终天。

张煌言成了最后一面抗清旗帜。

处于势孤力单境地的张煌言,并没有丧失斗争的信心。

他曾策动清朝的台州守将反正,只因行动前走漏了风声,未能成功。

当清朝的浙江提督赵廷臣写信劝他投降时,他坚决地回答:“你是清朝的大官,我是明代的孤臣,地位不同,志向各异。

我早把功名富贵看得像浮云,胜负成败尽努力而已。

”信末还附了两首诗:“赢得孤臣同硕果,也留正气在乾坤。


这样,清朝统治者就把张煌言看作了眼中钉。

1664年3月,调集重兵,围袭张煌言,双方在东海中展开激战。

由于兵力悬殊,张煌言部下死伤很多,他只得将残部撤出,退驻舟山一个小岛上。

不久,他为了避免无谓牺牲,保存力量,把残部将士化整为零,到民间掩护起来,自己只带少数人,隐居在浙东南田岛西面的一个名叫悬岙的小海岛上,等待机会东山再起。

张煌言不死,清朝统治者心不安。

清朝政府悬赏通缉张煌言,并收买了张煌言的一个旧部下,趁黑夜从悬岙岛的背后偷袭。

张煌言发觉有异,起身拨剑,不料宝剑被帐子裹住,清军蜂拥而上,把他擒住了。

清军把张煌言押到宁波。

宁波人民得到这一消息,纷纷聚集在城外大道的两旁,都想能最后一次看看这位英雄。

只见他,神色镇静,态度从容,头戴明朝文人常戴的方巾,身穿深色葛布长衫。

将近20年,人们在衣冠装束上,最感到痛心刺目的,是脑壳后面拖一条辫子,今天忽然见到一位明朝衣冠装束,百折不回的抗战英雄,无不潸然泪下。

到了提督府门前,押解的差官按照犯人不走正门的惯例,要张煌言从边门进去。

张煌言屹立不动。

清朝的浙江提督妄图劝解,忙将他从正门请进,并叫人摆开了酒席。

张煌言昂首拒绝说:“父死不能葬,国亡不能救,死有余辜。

今日之事,速死而已!”说罢转过身子,不说话,也不吃一点东西。

这天夜里,他被关押在一所民房中,难以入眠,回忆起19年来转战于江海之间,出生入死,披肝沥胆,虽说屡挫屡起,历尽艰辛,总还维持着东南一隅的抗清局面。

谁知终于国亡家破,自己也成了囚人。

想到这里,他想起了持节匈奴19年的苏武,就决心准备为国牺牲,死得其所了!
过了10多天,张煌言被押解到杭州去。

宁波父老闻讯,不管警戒的清军如何虎视鹰瞵,还是有好几千人赶往码头送行。

张煌言出城门后,朝北四拜,表示向故国辞别,说:“臣的志向完毕了!”又朝城门四拜,表示向故乡辞别,说:“怪我无能,叫故乡父老白白苦了20年,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然后,他向送行的父老乡亲拱拱手,感谢他们的盛情,便上了船。

此情此景,使在场的几千百姓,都失声痛哭起来。

张煌言被押送到了杭州。

那个先前劝降张煌言碰过壁的浙江提督赵廷臣,再一次诱他投降,还保证清廷能起用为兵部尚书,结果又被张煌言严辞拒绝了。

清朝统治者不敢把他解送北京,恐途中不测,也不敢把他再关押下去,决定将他在杭州处死。

临刑时,刽子手按处决的惯例,要他跪下。

张煌言坚决不肯下跪,昂首挺立,壮烈就义。

张煌言死后,尸体被弃于荒郊。

那时,他的妻子早已被清军囚死在狱中,儿子比他早3天遭到杀害。

可是,敬仰他的人实在太多了,有的收拾了他的遗体,有的捐出银两,叫张煌言的外甥到提督衙门买出他的首级,合成全尸;并按他生前的愿望,把他安葬在杭州南屏山的荔子峰下的岳飞和于谦两座墓的旁边,多年以后,人们又在他的坟旁立了一块碑。

张煌言这种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事迹,受到了人民群众深深的敬仰和爱戴!
梦思经事边孝先自我解嘲
边孝先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名气的一位幽默文人,他名叫边韶,孝先是他的字。

边孝先因为学识出众,文章有名,口才又好,当时很多年轻人都很敬佩他,愿意拜他为师,他也就以教书为业,收了几百个徒弟在家里设馆教学。

边韶虽然为人幽默,但在学业上从来不马虎,对学生十分严厉,甚至到了苛责的程度。

学生在学习中出了哪怕是一点差错,他就会毫不客气的大加斥责,因此大家都很怕他。

而且他自己也总是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他都率先做到,为人师表、品行高洁,当地人知道他教学有方,纷纷把子弟送到他那儿去读书。

他的学生越来越多,以至于他自己都有点儿忙不过来了。

有一次,因为头天晚上批阅学生作业太多,所以到第二天上课时边韶十分困乏,精神老是不能集中。

他怕在课堂上打盹影响不好,就安排学生们自习,自己到房里睡觉去了。

学生们等了老半天也不见先生来教课,就偷偷跑到先生房里去看,结果发现边韶在睡觉。

古时候大白天睡觉是一种偷懒的行为。

学生们见一向严谨的老师也有懈怠的时候,心里十分高兴,决定借机取笑于他。

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学生信口编了两句顺口溜,即兴唱道:
“边孝先,腹便便。

懒读书,但欲眠。

”意思是:边老师,肚子大。

懒得读书,只想睡觉。

谁知边孝先只是一时犯困,打个盹也就过去了。

他一觉醒来听到学生在嘲笑自己,不觉十分恼怒,当即躺在床上随口吟道:
“边为姓,孝为字。

腹便便,五经笥。

但欲眠,思经事。

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通意。

师而可嘲,出何典记?”
这几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
边是我的姓,孝是我的字,我那肥大的肚子是装满了五经的箱子。

我白天睡觉,是在考虑同五经有关的事。

我在睡梦中和周公交谈,在静思中同孔子取得一致。

连老师都可以嘲笑,哪本书上记载过这样的事?
那个编顺口溜的学生听了,羞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其实老师只是一种引导学生学习的职业,他的责任就是传授知识,解答疑难。

所以对老师不能求全责备,过分苛责。

边韶因为教务繁忙,晚上睡眠不足,白天小憩一下,也没有违反什么律条,而且即使是小有过错也轮不到学生来指责。

边韶对待学生的指责是宽宏的,并没有暴跳如雷挥尺猛打,而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巧妙地解答了学生的诘难。

经常受学生刁难的老师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迪吧!
桃花美酒汪伦用计逛李白
唐朝的汪伦,是安徽泾川(今安徽省泾县)的一位豪士。

他家境宽裕;饱读诗书,十分乐意结交名人。

一日,他听说当朝大诗人李白将要路过安徽,心里十分想和李白交个朋友,学得一些写诗填词的真本领,但他知道李白素来轻狂,没有特殊情况是邀请不来的。

汪伦想了半天,忽然灵机一动。

他曾听人说李白平生有四个爱好,一爱桃花二爱酒,三爱作诗四爱走,自己何不投其所好,杜撰一些情景引他到泾川来呢?
于是汪伦精心构思了一封信,托人送给了李白。

信是这样写的:
“您不是喜欢游玩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

您不是喜欢饮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

请您不辞辛劳到泾川来看一看吧,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李白接信一看可乐坏了,真是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啊!有十多里桃花可供观赏,又有一万家酒店可供豪饮,这是多么诱人的所在啊!
李白当即改变了原定的行程计划,取道捷径来到了泾川。

一见面,汪伦就对李白说:
“我信中所说的桃花,是潭水名,并不是真的有桃花;我信中所说的万家,是一家酒店的主人姓万,也并不是真的有一万家酒店。

我之所以邀请您前来,是因为早就听说您是位豪侠之士,为了同您交个朋友,不得已才编出这段话来引诱您的。


李白听了哈哈大笑,他见汪伦诚心诚意和自己交朋友,不惜背着不诚实的黑锅写信相邀,又
听了他这一番入情入理的解释,内心的不快早就雪融冰释了。

又见汪伦和自己一样风流儒雅,就和他谈诗论剑,饮酒对歌,在泾川过了半个月的舒心日子。

临走时,汪伦送给了李白八匹好马,十匹锦缎,并亲自到岸边唱着歌儿为李白举行。

李白很感谢他的热情款待,便写了一首《赠汪伦》来答谢他: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俗话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汪伦久慕李白之名,一心一意想和他交个朋友。

于是他抓住李白的四个爱好,用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来迎合他。

为了达到交友的目的而不惜制造一点善意的欺骗,可属智慧之列。

如同汪伦所期望的那样,李白知道事情原委后不仅没有责备他,而且还对他十分赞赏,那首流传千古的《赠汪伦》就是明证。

不了了之顾恺之假痴嘲桓玄
生于东晋时代的顾恺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画家。

传说他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顾恺之年轻时,就博学而多才。

他的口才极好,诗、文、书、画,样样都很精通。

尤其以善画名于世。

他画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作品一直流传至今。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多才多艺的画家却被人视为痴呆,大司马桓温当时就评价说:
“在顾恺之身上,痴呆和狡黠各占一半,合而论之,正好持平。


有一次,顾恺之和当时的诗人谢瞻同宿,顾恺之吟诗让谢瞻评价。

起初恺之每吟一诗,谢瞻便附和着高声赞扬两句,顾恺之听到别人叫“好诗”,一时灵感迸发,一连吟了100多首诗,每吟完一首就征求谢瞻的意见。

谢瞻开始还对付得过去,到最后实在困得不行,就暗中让奴仆代替自己,隔一会儿就称赞几句,就这样,顾恺之在那里苦苦吟诗,丝毫没觉察到谢瞻已呼呼大睡。

消息传出去,人们在大笑的同时都说顾恺之“痴”。

又有一次,顾恺之将一箱子名画寄放在桓温的儿子桓玄那里。

因为怕人取走名画,顾恺之在
箱子上贴上了封条。

谁知桓玄出身官宦之家,沾染了尔虞我诈的官场习气,是个不讲信义之徒。

他等顾恺之走后,立刻将封条撕开把名画据为已有,最后又作贼心虚的将箱子封好。

过了一段时间,顾恺之来取画,一打开箱子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换了一般人肯定会大吵大闹,至少也要问个究竟吧。

但是顾恺之却并不气恼,只是感慨地说:
“好画真是通灵气啊!所以才能化飞而去,这就好比人成了仙上天一样啊!”
艺坛上有许多“痴人”,如诗痴、书痴、画痴……但他们并不是真痴,而是大智若愚,痴之艺精,痴之才绝。

顾恺之所谓的“痴”,其实正是他的明白之处。

因为他知道,桓玄是个有权有势的大官僚,跟这种人讲理只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弄不好还会惹祸上身。

因此不如空发两句议论给桓玄一个台阶下,做个顺水人情把画送给他算了。

所以顾恺之以他绝妙的“痴”了结了此事,同时又巧妙地把桓玄置于了难堪之地。

损益无形陶渊明阐述求学真理
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后,过着无忧无虑、舒适自在的田园生活。

一天,邻村的一群少年听说大名鼎鼎的陶渊明就住在附近,都相约跑来就做学问的问题向他请教。

他们毕恭毕敬地行过师徒之礼,并虔诚的发问道:
“陶老先生,我们非常钦佩您渊博的学识,但不知您在学习中有什么捷径?”
陶渊明听这群少年们讲捷径,不禁仰面捋须哈哈大笑地说:
“做学问哪有什么捷径妙法?只有勤学苦练一种笨办法而已。

古人不是说过,勤学则进,辍学则退嘛!”
然而这群少年见没有达到目的,仍然十分不满意。

他们认为陶渊明这样的一代名士,在学习上一定有什么秘笈妙法。

陶渊明见他们半信半疑,就拉着他们的手来到一处稻田边,指着田里的秧苗说:
“你们仔细看看,这田里的秧苗是在往上长吗?”
少年们左看右看,都摇摇头说不见秧苗长高,陶渊明又回身指着溪旁的一块大磨刀石发问道:
“你们看这块磨刀石,中间已被磨成了像马鞍一样的凹面,那它到底是哪一天磨成这个样子的呢?”
少年们都摇摇头说不知道。

陶渊明语重心长地告诫少年们:
“这就对了。

田里的秧苗一天天长大,但我们用肉眼无法看到它长高;磨刀的石头一天天耗损,但我们也无法觉察出它们的减少。

做学问就和这个道理一样,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之功啊!学问的长进在于日积月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奏效的。

同样,如果稍有懈怠,知识就会像磨刀石一样悄悄亏损了。


小伙伴们听得恍然大悟,他们一齐诚恳地请求道:
“陶老先生,那就请您把这个道理归纳成一句话送给我们好吗?”
陶渊明点点头,用饱蘸浓墨的笔写下了一段寓意深长的文字: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一群懵懂中的少年就做学问的问题前来向一代文豪陶渊明请教,而他们提出的问题却又是十分抽象的。

陶渊明巧妙的借秧苗和磨刀石做比,来说明事物量变和质变之间的辩证关系。

把学问的增长和倒退用秧苗的生长和磨刀石的亏损来表述,晦涩高深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起来,使这群少年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人面桃花崔博陵以诗传情
唐代著名诗人崔护年轻时相貌英俊,才华横溢。

这一年春天,他来到京都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却非常不幸没有考中。

崔护觉得愧对家人,不好意思马上回家,就在长安多逗留了几天。

他独自一人,专拣偏僻无人处去,不知不觉来到城南郊外的一个地方。

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只是房屋稀少,人迹罕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