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课程

1、学科课程:通过伦理组织法而获得的一种课程类型。它强调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结构组织课程内容。

2、活动课程:它与分科课程相对,是打破学科之间的逻辑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这种课程也称作“儿童中心课程”、“生活课程”“经验课程”

3、核心课程:一种独特的课程类型,既以儿童的某一种要的生活问题,或者是人类社会的某种基本活动为核心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课程,这种核心课程称作“问题中心课程”

4、幼儿园课程: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和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

5、目标模式:以对社会又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6、幼儿园课程评价: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成分,分析和判断幼儿园课程的价值的过程,即评估由于幼儿园课程的影响所引起的变化的数量和程度。

7、单元教学:从能引起儿童兴趣的专题或概念发展出单元,设计教育活动时将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或者各个学科综合到单元之中。并在一段时间内围绕这个单元组织教育活动的课程形式。

8、幼儿园课程目标: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校效果和身心

发展水平或状态的预期。

9、普遍性目标取向:依据

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

形态和社会政治需要而引

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

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

10、行为目标取向:以具体

的、可被视察与操作的行为

来表述的课程目标。指明确

课程实施后儿童身上所发

生的行为变化。

11、生成性目标取向:也称

形成性目标或展开性目标。

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

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

课程目标。

12、表现性目标取向:由美

国课程论专家艾斯纳提出

的,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

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

表现,它追求的是儿童反应

的多元性,而不是同质性。

13、认知领域:主要包括知

识的掌握、理解、会议、再

认,以及认知能力的形成、

发展等方面。

14、情感领域:主要包括兴

趣、态度、习惯和价值观等

方面的形成、发展的目标。

15、动作技能领域:主要包

括神经肌肉协调的操作技

能、动作技能和行动技能。

16、幼儿园课程总目标:以

内容领域为结构框架的幼

儿园课程总目标往往表现

为幼儿园课程领域目标,它

只是概括的罗列几个具体

的内容领域及提纲挚领的

要求。这类目标一般比较宏

观,表述的也得概括、抽象。

17、年龄阶段(学年)目标:

以内容领域为结构框架的

年龄阶段目标,不仅要考虑

课程的几个内容维度,还要

考虑幼儿年龄发展的维度,

从这两个维度确定年龄阶

段目标。

18、单元目标:是年龄阶段

目标的在分解,在以内容领

域为结构框架的幼儿园课

程目标中,单元目标可以以

时间为单元,也可以以内容

为单元。当以时间为单元

时,这个层次的目标也就相

当于学期计划、月计划、周

计划了。

19、具体教育活动目标:具

体活动目标是微观层面的

目标,它的操作性强,能够

直接指导幼儿园的具体教

育活动,因此在制定具体教

育活动目标时,切记空而

泛。

20、目的性原则:课程内容

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内

容必须紧紧围绕目标来选

择,否则将会偏离方向,造

成课程的无效。

21、适宜性原则:选择课程

内容的时候,必须要考虑我

们在为谁选择课程。幼儿园

课程是在园幼儿的课程,幼

儿的特点、心理发展水平决

定了其课程内容不同于其

他任何教育阶段。

22、生活化原则:幼儿的学

习特点是以无意注意学习

为主,并且通过看似无意的

生活学到了很多东西,可以

说有生活就有幼儿的学习。

23、兴趣性原则:是基于幼

儿学习成效的一种考虑,在

学习过程中会表现的兴致

勃勃、不知疲倦;相反,则

注意力不集中、没精打采。

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课程

内容的学习效果,心理学的

研究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4、基础性原则:幼儿园教

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

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

类幼儿园教育应从实际出

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

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

1 / 3

基础。

25、逻辑性原则:指客观的规律性和内在的联系。幼儿所学习的课程内容也是存在相互的联系和规律的。26、逻辑组织法:根据知识本身的系统及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对幼儿掌握系统的知识有益的。

27、心里组织法:根据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以适应学习者需要的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

28、纵向组织法:按照课程组织的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的方法。该方法重视知识、技能的层次性,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逐渐递进,一次推开。

29、横向组织法:按广义概念组织课程内容,即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已有的经验连为一体。该方法强调各种知识之间、知识与儿童之间、儿童的各种经验之间形成有机的教育活动来进行。

30、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要通过拟定各个层次的教育教学计划,并通过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以及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活动来进行。31、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32、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与班级、小组或学校实践情景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33、课程创生取向:把课程看成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

造的教育实验,课程实施本

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

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而课程计划只是选择的工

具而已。

34、教案:是一个教学活动

的具体计划,它阐明在预订

的教学时间内要做什么、怎

么做、达到什么目标等。

35、集体活动:一般是在教

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

它的特点是全班幼儿在同

一时间内做相同的事情,活

动过程以教师的引导和组

织为主。

36、小组活动:可以是教师

有计划安排的活动,可以是

教师组织引导的活动,也可

以是幼儿自发的活动。

37、个别活动:可以是有教

师面对一两个幼儿进行指

导,也可以是幼儿自发、自

由活动。

38、观察法:可辅导幼儿运

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

触觉等感官去认识所选定

的观察对象,获的直观形

象。观察法是幼儿获得感性

经验的主要途径。

39、实验法:主要是利用一

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材

料,让幼儿通过自己操作,

进行尝试和探索。

40、游戏操作法:是以游戏

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活动,

进行操作学习。

41、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

育目标的要求,组织幼儿到

园外去学习的活动。

42、谈话、讨论法:是教师

和幼儿双方围绕一个问题

或主题,自由的发表自己的

想法、意见,表达自己的感

受、体验,进行相互交流的

过程。

43、讲解法:是运用口头语

言向幼儿说明、解释事物或

事情。

44、讲述法:是运用语言向

幼儿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

所讲的对象。

45、实物:是最能让幼儿有

真是感受的焦距,对幼儿发

展来说,这是最有价值的与

环境互动的媒体。

46、自制教具:教师根据教

育教学的需要,自己设计制

作一些玩具。

47、家园合作:家庭教育与

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学习

和发展共同起着决定性的

作用。如果这两者之间对幼

儿影响不协调一致,就会产

生对抗的作用,从而影响幼

儿的学习与发展。只有两者

互相沟通、加深理解、合作

支持、形成教育的合力,才

能使幼儿得到健康和谐的

发展。

48、形成性评价:也称过程

评价。他是在课程系统运

作、发展过程中收集课程各

个要素的相关材料,加以科

学分析和判断,以此调整和

改进课程的方案,使正在运

作中的课程更为完善的一

种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可

以在课程设计阶段和早期

试验阶段进行。

49、终结性评价:也称总结

评价、结果评价。它是一种

对课程实施以后所获得的

实际效果进行验证的评价

方式。终结性评价一般只涉

及课程实施的结果,不涉及

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事后的

评估,旨在验证课程的成功

程度和推广价值,为各级各

类决策者提供信息。

50、定性评价:是评价者用

语言文字作为收集、分析评

价资料和呈现评价结果的

主要工具的评价方式。

51、定量评价:是评价者收

集被评价对象的数量性实

2 /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