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溶解综合症
(医学课件)横纹肌溶解症
物理治疗
如按摩、温热疗法等,可 促进肌肉血液循环和恢复 。
心理支持
对于因肌肉疼痛和担忧病 情的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和疏导。
03
横纹肌溶解症的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适度的运动
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肌肉 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降低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 。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摄 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肌 肉健康。
负担。
补液治疗
由于横纹肌溶解症可能 导致肾功能损伤,因此 需要大量补液以促进肌
红蛋白排出。
饮食调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避免高热量、高蛋白食 物,以减轻肾脏负担。
疼痛控制
对于肌肉疼痛和炎症反 应,可适当使用非处方
止痛药或抗炎药。
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利尿剂
在补液治疗的同时,可适当使 用利尿剂以促进肌红蛋白的排
出。
碱性药物
如碳酸氢钠,可碱化尿液,防 止肌红蛋白在肾脏中沉积。
抗凝药物
对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可适当 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其他药物
如免疫抑制剂、激素等,根据 病情需要可适当选用。
其他治疗手段
01
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血液净化治疗
对于严重肾功能损伤或高 血钾的患者,可考虑使用 血液净化技术清除肌红蛋 白和其他毒素。
诊断技巧
提高对横纹肌溶解症的认识,及时诊断和治疗。
3
治疗策略
针对不同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定期检查与筛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通过常规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横 纹肌溶解症的迹象,及时采取措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24页】
预防
3)避免在阳光直射、炎热潮湿的夏季进行大 运动量活动,避免长时间、大强度进行运动 或训练,注意劳逸结合;
4)训练后如出现晕厥、恶心、呕吐、身体不 适等情况,应注意检查血清CK、血尿肌红蛋白 ,及时诊断,早期补液治疗。
第二十四页
出现肾衰,不留后遗症。
第十二页
是不是?鉴别诊断---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缔组织疾病。任何年龄
组均可发病。女性多于男性。亚急性起病( 数周至数月内逐渐加重) 主要临床表现:对称性乏力(四肢近端颈部肌 肉咽部)伴肌肉压痛,有的病人因为咽部和 呼吸肌受累而出现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 该病首选激素治疗,效果往往在6周左右才见 效,若合并其他疾病或并发肿瘤者预后不良 。
360.5U/L
(0- 40)
2636.8 U/L (0- 40)
7348.6u/l
(0- 40)
86.3umol/L (30-110)
6.39mmol/L (1.8-7.5)
3.73mmol/L
第五页
病例介绍
临床诊断
肝功能损害
第六页
什么是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 RM是指各种
原因导致横纹肌细胞受损使细胞内容物崩解 后释放入血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有学者称为
物理性和非物理性的多种原因都可以导致其 发生,可引起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凝血障 碍、低血容量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诱发 sepsis和MODS,严重者可以致死。
第七页
临床表现
深色尿,双下肢压痛 、水肿明显
症状表现 典型的“三联征”包括:肌痛、乏力和深色尿 短暂意识丧失,大汗,头痛、恶心、呕吐、高热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
第一页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
• 如避免过多运动、控制躁动、停止服用相关药物、治疗感染、
纠正代谢异常、必要时手术等。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治疗
• 3、积极液体复苏 • 保证有效循环血量,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保证肾脏灌注,排
出肾小管中的肌红蛋白,防止肾功能损害。
• 开始输液速度可达到10~20mL(Kg•h),补液速度依赖于
是骨骼肌的肌浆网,通过抑制肌浆网释放钙离子而减弱肌肉收 缩,也可以用来治疗横纹肌溶解症。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治疗
• 10、并发症的治疗 • 低钙血症一般不主张早期补钙,以免加重横纹肌细胞损伤及恢
复期高血钙。
• 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甘露醇可降低肌隔室内压力,但无尿患
者应慎用,经内科治疗无效的,可行肌筋膜切开减压术。
持续性代谢性酸中毒,应尽快介入血液净化治疗。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治疗
• 8、低钙血症的处理 • 低钙血症极少需要补钙,因补钙可增加钙在受损肌肉中沉积,
而致肌肉损伤,并且在恢复阶段增加血钙水平,而高钙血症需 要进行治疗。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治疗
• 9、应用抗氧化剂保护肾小管细胞 • 抗氧化剂如去敏铁、谷胱甘肽、维生素E等。 • 丹曲林钠是一种直接作用于骨骼肌的肌松剂,其主要作用部位
病因
• 非物理性原因: • 细菌、病毒感染 • 病毒感染:如腺病毒、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
、EB病毒、HIV、单纯疱疹病毒等。
• 细菌感染:如弯曲杆菌、梭状芽孢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
、弧菌、沙门菌、志贺菌、大肠杆菌、军团菌等。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PPT
01
诊断
通过血液检查可发现肌酶升高、肌红蛋白尿等特 征性改变,同时结合患者的症状和病史进行诊断
。 02
鉴别诊断
应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以避免误诊。
02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治疗
一般治疗
01 休息
避免剧烈运动,充分休息以减轻肌肉负担。
02 补液
及时补充体液,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预防电 解质紊乱。
THANKS
感谢观看
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关键是尽早识 别并去除病因,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如 补液、碱化尿液等。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 室检查,如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指标 升高。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因多样,包括过 度运动、药物副作用、感染、电解质紊 乱等。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肌肉 疼痛、肿胀、无力、棕色尿等,严重时 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高温会导致肌肉温度升高 ,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
详细描述
一名建筑工人因连续多日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出现了全身性肌肉疼痛、肿胀和无 力等症状。经过检查,医生诊断为高温环境下工作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经 过及时治疗,患者逐渐康复。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肌肉损 伤疾病,可导致肌肉坏死、肾功能衰竭 和死亡等严重后果。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概述 •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治疗 •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预防 •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横纹肌细胞 坏死,使肌细胞内的物质释放进入血液,进而引发的一 系列临床病理生理改变。
《横纹肌溶解症》课件
发病机制
横纹肌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物 质释放到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中,引 起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实验室检查
肌酶升高、肌红蛋白尿、电解 质紊乱、肾功能不全等。
分级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 度、中度和重度横纹肌溶解症 。
临床表现
肌肉疼痛、肌无力、茶色尿、 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腰 痛等。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可以使用利尿剂来促进尿 液排出,减轻肾脏负担。
抗氧化剂
一些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 、维生素C等可以促进肌 肉恢复,减少肌肉损伤。
其他药物
对于特定的病因,如过度 运动、药物副作用等,可 能需要使用其他药物进行 治疗。
03
横纹肌溶解症的预防
避免过度运动和劳累
总结词
过度运动和劳累是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重要因素,应尽量避 免。
避免使用某些药物和毒物
总结词
某些药物和毒物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应尽量避免或谨慎使用。
详细描述
一些药物如他汀类降脂药、某些抗生素和化疗药物等,以及一些毒物如蛇毒、蜂毒等,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 在使用这些药物或接触毒物前,应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同时,对于已经出现横纹 肌溶解症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药物或接触的毒物。
主要特征包括肌肉疼痛、肌无力、茶色尿以及肾功能不全等。
横纹肌溶解症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剧烈运动、肌肉受压、创伤、感染、中毒、药物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病理生理
过度运动、肌肉受压、创伤、感染、 中毒、药物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横纹 肌溶解症。
肌肉损伤后,肌红蛋白、钾离子、钙 离子等物质释放入血,导致肾脏损伤 和急性肾功能不全。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1、病理为急性肾小管坏死;
2、发生机制 :
(1)肾小管堵塞;
(2)小管氧化物损伤;
(3)肾缺血(包括血管收缩及低血容);
3、横纹肌溶解后肾衰发生率15-40%,占所有急性肾衰的5-7%;
4、 SCr升高快,可达225umol/L/日;高SCr/BUN ;
5、预后:
(1)重要影响因素:
与损伤肌肉多少有关:尿Mb>20mg/L易ARF,<18mg/L不易;血 CK>16000U/L,AKI显著增加 ;有AKI死亡者多为CK>75000U/L、高 AST及LDH者
~3h)。 血CK高于正常值5倍(即> CK 10000U/L,但无明显心脑
疾病或同功酶提示为骨骼肌来源。 碳酸酐酶Ⅲ:只存在于骨骼肌,特异性强。但尚未推广
。
RM鉴别诊断
注:HRFS:肾综合征出血热 T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HUS: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RM并发症的机制和治疗
横纹肌溶解所致AKI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rhabdomyolysis,RM)
RM定义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横纹肌细胞急性损伤坏死、 溶解,导致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 合征。肾脏是最常见的受累器官。
RM原因
RM的临白的测定; ➢ 以下高度怀疑: 有典型病史; 尿常规有“血”,但镜检无红细胞或少量红细胞; 血、尿肌红蛋白检测为阳性。 肌红蛋白尿不作为诊断RM必需的指标,因为它的半衰期短(2
(5)不主张用除甘露醇外的利尿剂,包括袢利尿剂(急性期)
蛋白尿消失;但仍需大量静脉补液至少至CK1000U/L; (2)碱化尿液:予NaHCO3,目标:尿PH>6.5-7.0; (3)保护肾小管细胞的药物:抗氧化剂(谷胱甘肽、VitE、VitC)、小
横纹肌溶解症诊断标准
横纹肌溶解症诊断标准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肌肉病变综合征,其特点是肌肉纤维的溶解和释放,导致肌红蛋白等细胞内成分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肌肉疼痛、肌肉无力、尿色深、肾功能损害和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横纹肌溶解症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以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横纹肌溶解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
在临床表现方面,患者常表现为肌肉疼痛、肌肉无力、尿色深、肿胀和压痛等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血清肌红蛋白、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肌肉损伤标志物的水平明显升高,肌酸激酶的升高幅度可达正常值的数十倍。
此外,肌红蛋白尿、肾功能损害和电解质紊乱也是横纹肌溶解症的实验室检查特点。
在影像学检查方面,核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显示肌肉的水肿和炎症,有助于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除了以上的诊断标准外,横纹肌溶解症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引起肌肉损伤和肾功能损害的疾病,如急性肌炎、肌炎性肌病、肌病性溶血性贫血、溶血尿毒症综合征等。
因此,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其他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总之,横纹肌溶解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需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来明确诊断。
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其他引起肌肉损伤和肾功能损害的疾病,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及时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横纹肌溶解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除了创伤因素外,遗传性疾病、过量运动、肌肉挤压、缺血-代谢异常、极端体温、药物毒物和感染等因素也可导致横纹肌溶解。
2临床表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多样,早期症状不典型,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逐渐加重。
常见症状包括肌肉疼痛、无力、肌肉肿胀、皮肤感觉异常等。
严重时可能出现急性肾衰竭、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3诊断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等生化指标的检测以及肌肉组织病理检查。
同时,还需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4治疗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积极干预。
治疗措施包括积极补液、调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平衡、控制感染等。
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同时,还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停止引起横纹肌溶解的药物、控制感染等。
尽管横纹肌溶解最初是在创伤患者中发现的,但目前非创伤因素引起的横纹肌溶解至少是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的5倍以上。
这些非创伤因素包括过度劳累、肌肉缺血、过度的高温和低温冻伤、电解质和渗透压的改变、代谢性疾病、遗传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和酒精以及感染。
其中,药物和酒精据文献报道,引起横纹肌溶解的药物达150余种,部分他汀类降脂药物引起横纹肌溶解已经得到证实。
临床上,横纹肌溶解的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肉肿胀和肢体无力,以及黑“茶色”小便提示肌红蛋白尿。
此外,肌酸激酶及其他肌酶均升高,肌酐、尿素、尿酸升高,血小板减少或DIC,部分患者可发热,白细胞升高,约30%的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创伤性横纹肌溶解常伴有低血容量休克代谢紊乱及心脏受损。
为了诊断横纹肌溶解,临床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肌酸激酶和其他肌酶的测定,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的测定,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测定。
此外,还需要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血液凝固功能。
肌酸磷酸肌酶(CK)和同工酶是主要的肌酶之一。
当肌细胞受损或死亡时,CK会释放到血液中。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
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血肌酸激酶增高
肌酸激酶(CK)是反映肌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不仅用于诊断,还可以反映预后。 CK在发生肌肉损伤后12小时内开始升高,1-3天达到高峰,3-5天后开始下降,如下降速度缓慢则提示可能存在进行性的肌肉损伤。 CK超过正常峰值5倍以上对横纹肌溶解有诊断意义,尤其是CK-MM同功酶增高的患者。
Sever MS. Acta Clin Belg Suppl. 2007,(2):375
任何原因所致的横纹肌溶解
肌细胞内的物质进入细胞外液和血循环
一系列病理 生理学变化
横纹肌溶解并发急性肾衰竭的机制
大量骨骼肌细胞破坏
肌红蛋白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内浓度升高
肌细胞内肌红蛋白入血
分解为亚铁血红素和珠蛋白
肌红蛋白的血浆半衰期短,敏感性不高,因此血肌红蛋白阴性不能排除横纹肌溶解,而阳性对该病有诊断价值。
史艳莉,等.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123
01
03
02
横纹肌溶解症诊断的注意事项
急性肾衰竭的主要诊断依据为持续少尿48小时或无尿24小时以上,经补液及利尿剂激发试验排除肾前性少尿;棕红色或深褐色尿,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
Sever MS, et al. Kidney Int.2001,60:1114
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衰竭的诊断
病因治疗
横纹肌溶解本身的治疗
并发症或合并症的防治
横纹肌溶解症的治疗
1
2
3
针对导致横纹肌溶解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
长时间、大面积、严重挤压后解除压力前,要考虑、评估、预防解压后钾离子等细胞内物质突然、大量入血带来的危险。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高热所致的给予降温
药物所致的停用可疑药物
(注意:长时间、大面积、严重挤压后解除压力前,要考虑 、评估、预防解压后钾离子等细胞内物质突然、大量入血带 来危险)
横纹肌溶解本身的治疗
治疗原则:及时、积极地补液、充分水化,维持生命体征和 内环境的稳定,清除对机体有害的物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 平衡,必要时行血液滤过、血液透析等肾脏替代、器官支持 治疗。 (尽早、尽快补液是横纹肌溶解症最重要的治疗-开始以等 渗盐水为主,容量不足的病人可以1L/h的速度输入,液体复 苏后给予一定量低渗葡萄糖盐水,保持足够的尿量300mL/h 。同时可用适量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促进肌红蛋白和代谢废 物从尿中排出)
除横纹肌溶解,而阳性对该病有诊断价值。
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衰竭的诊断
•
主要诊断依据为持续少尿48小时或无尿24小时以上,经补液及利尿 剂激发试验排除肾前性少尿;棕红色或深褐色尿,尿中可出现蛋白 、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
挤压伤或其他横纹肌溶解症的患者,有下列情况之一,提示有肾脏问题:
(1) 尿量<400 ml/d
•
急性肾衰竭表现(并发症):深色尿(肌红蛋白尿)、 少尿或无尿。
•
横纹肌溶解典型的“三联征”:肌痛、乏力和深色尿
辅助检查-血生化
肌酸激酶(CK)是反映肌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不仅用
于诊断,还可以反映预后。
CK在发生肌肉损伤后12小时内开始升高,1-3天达到高峰
,3-5天后开始下降,如下降速度缓慢则提示可能存在进 行性的肌肉损伤。
(1)有可疑病因 (2)典型的临床表现(“三联征”:肌痛、乏力和深色尿) (3)辅助检查:尿常规有“血”,但镜检无红细胞或少量红细胞;血 清肌酶高于正常值5倍。 (4)并发症诊断(如急性肾衰竭,比例13%-50%)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
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
X线平片
01
X线平片对于评估骨骼肌肉系统的整体情况有一定价值,但对于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直接诊断意义有限。
超声检查
02
超声检查可以实时观察肌肉组织的形态、结构以及血流情况,
对于发现肌肉水肿、血肿等病变有一定帮助。
高热环境
长时间处于高热环境或进行高温作业 ,易导致肌肉损伤和横纹肌溶解。
药物和毒素诱发风险
药物因素
服用某些药物如降脂药、抗病毒药物等,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发生。
毒素暴露
接触某些毒素如蛇毒、蜂毒等,也可引起横纹肌溶解。
运动过度导致横纹肌损伤
01
02
03
剧烈运动
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易 导致肌肉疲劳和损伤,进 而引发横纹肌溶解。
心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作用突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在患者入院时及康复过程中定期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情绪变 化和心理需求。
提供个性化心理支持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如认知行 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组织患者进行团体心理辅导,通过互动交流、经验分享等方式,增强 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THANKS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可 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的疾病。
合理用药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减轻肾 脏负担。
早期干预
一旦出现肾功能损害迹象,应 立即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电解质紊乱纠正方法论述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补液方案 。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PPT课件
02
CATALOGUE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治疗
一般治疗
01
02
03
休息与制动
避免剧烈运动和体力劳动 ,尽量卧床休息,以减轻 肌肉负担。
补液治疗
及时补充体液,以维持正 常的血液循环和肾脏功能 。
饮食调整
保持低盐、低脂、高蛋白 的饮食,增加维生素和矿 物质的摄入。
药物治疗
利尿剂
用于加速肾脏排泄,减轻 肾脏负担,但需注意防止 电解质紊乱。
征。
病因分析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肌肉损 伤,引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治疗建议
该患者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接受 补液、利尿等治疗,同时给予营养 肌肉的药物以促进恢复。
案例三
患者情况
一位年轻女性患有遗传性肌肉疾 病,逐渐出现肌肉无力、疼痛等 症状,最终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
合征。
病因分析
遗传性肌肉疾病如肌营养不良症 等可能导致肌肉损伤,引发横纹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肌肉疼痛、肿胀、无力,尿液呈茶色或红葡萄酒色,可伴有 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肾衰竭、高钾 血症等并发症。
诊断标准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如肌肉疼痛、尿液呈茶色或红葡萄酒色 等,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肌酶谱升高、尿液分析阳性等结果可 作出诊断。同时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类似症状。
和治疗肾功能衰竭。
THANKS
感谢观看
肌溶解综合征。
治疗建议
该患者接受了综合治疗,包括补 液、利尿、营养肌肉、康复训练 等,以缓解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
05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包 括过度运动、肌肉损伤、某些药 物和毒物暴露等。
横纹肌溶解症的护理
横纹肌溶解症的护理
横纹肌溶解症是由各种病因导致横纹肌损伤,使得细胞内成分(如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机体内环境紊乱,甚至急性肾衰竭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诊断指标:特异性的标记物--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达正常的5倍以上即可确诊。
(正常为30-300U/L)
病因:常见有外伤、剧烈运动、药物毒物、感染、电解质紊乱、食用小龙虾、遗传性代谢疾病等。
症状:横纹肌溶解最经典的三联征为:肌肉痛、肌无力、浓茶色尿。
出现症状的肌肉多为靠近躯干部位的肌肉,如大腿、肩关节周围、下腰部。
但临床有超过半数患者肌肉症状并不突出,而尿液的颜色深浅与坏死肌肉范围的大小、肾脏的滤过功能情况有关。
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肾损伤、临床表现为少尿、无尿、水肿, 若不及时诊治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无法恢复。
治疗:去除诱因,是治疗该病的基础,如避免剧烈运动,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同时给予液体疗法和纠正电解质紊乱。
对于有肾损伤的,应考虑血液净化治疗。
护理:
1、患者疼痛与横纹肌溶解有关,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动态及时评估,给予必要的止痛药物;各种操作动作轻柔,帮助变换体位,减少压迫。
2、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尿液的颜色、量,定时监测肾功能,预防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3、患者肌肉疼痛,活动无耐力。
嘱其卧床休息,加强巡视,解决患者的日常需求,遵医嘱给予利尿、碱化尿液、补液等对症治疗。
4、饮食避免食用含钾、乳酸盐成分的液体及食物,不喝酸性饮料。
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食物。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诊治进展课件
保持适度的运动
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肌肉 功能,预防横纹肌溶解综 合征的发生。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摄 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肌 肉健康。
控制体重
肥胖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的一个风险因素,因此控 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有助 于预防该病。
定期检查与筛查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针对肌肉相关指标的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 肌肉问题。
总结词
预后与早期治疗密切相关
VS
详细描述
早期诊断和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对于改 善预后至关重要。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 大多数患者的肾功能可以完全恢复。然而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病情严重,可能导致 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严 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病例二:慢性病程的管理与控制
总结词
长期管理需注意预防复发和并发症
鉴别诊断
与急性肾衰竭、多发性肌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确定治 疗方案。
CHAPTER 02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最新治疗进展
药物治疗进展
药物治疗
近年来,针对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新型药物的开 发和已有药物的优化。例如,一些新型的抗炎药、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等在治 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方面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慢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程较长,患者容易 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医生应关注患 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同时,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对于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也至关重要。
病例三:特殊人群的诊治策略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特殊人群需个体化诊治
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和身体虚弱的患者,其横 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诊治需个体化考虑。儿童患者需注意病 因诊断和长期预后,老年人患者需综合评估病情和治疗风 险,孕妇患者需关注胎儿安全和母亲健康,身体虚弱的患 者需谨慎制定治疗方案。
了解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其他并发症
细菌感染:可 能导致败血症、 脓毒症等严重 并发症
病毒感染:可能 导致病毒性心肌 炎、病毒性肺炎 等并发症
真菌感染:可能 导致真菌性肺炎、 真菌性心内膜炎 等并发症
寄生虫感染:可 能导致寄生虫性 心肌炎、寄生虫 性肺炎等并发症
01
0 2
03
原因: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导致大 量肌红蛋白进入血液,堵塞肾小 管
治疗:及时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 征,防止病情恶化
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过度运动和服用可能引起横纹 肌溶解综合征的药物
电解质紊乱
原因:横纹肌溶解导致钙离 子大量流失
症状:肌肉抽搐、痉挛、疼 痛
治疗:补充钙剂、维生素D, 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
起肝功能异常
治疗:需要及时进行保肝 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 运动,预防横纹肌溶解综
合征的发生
汇报人:
治疗:补充磷 离子,纠正电 解质紊乱
预防:避免剧 烈运动,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 惯
01
0 2
03
04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心律失常的定义:心 脏节律异常,包括心 动过速、心动过缓、
心律不齐等
心律失常的症状:心悸、 气短、胸痛、头晕等
心律失常的原因:横 纹肌溶解综合征可能 导致心肌损伤,从而
引发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治疗:药物 治疗、电复律、植入心
04
原因: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可能导 致血液中的肌红蛋白增加,从而 引起贫血。
症状:头晕、乏力、心悸、呼吸 急促等。
治疗:输血、补充铁剂、维生素 C等。
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过度运动,及时治疗横纹肌溶 解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症演示课件
05 并发症和风险评估
并发症类型和风险
急性肾损伤
电解质紊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横纹肌溶解可能导致大量肌红蛋白释放入 血,堵塞肾小管,引发急性肾损伤。
患者常感到肌肉疼痛,尤其是受影响的肌肉 群。
肌肉力量减弱,可能导致运动障碍。
受影响的肌肉可能出现肿胀。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
尿液可能呈现深红色或棕色,这是由于肌红 蛋白排泄到尿液中所致。
诊断方法和标准
A
血液检查
检测血液中的肌酸激酶(CK)水平,横纹肌溶 解症患者CK水平显著升高。
尿液检查
检测尿液中的肌红蛋白,横纹肌溶解症患 者尿液中肌红蛋白阳性。
谢谢聆听
03
横纹肌溶解症严重时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电解质紊乱 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发病率和死亡率
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 率因地区和人群差异 而异,但总体来说相 对较低。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 以降低横纹肌溶解症 的死亡率。
该疾病的死亡率较高 ,尤其是在出现严重 并发症的情况下。
02 症状和诊断
症状
肌肉疼痛 肌肉无力 肌肉肿胀 发热 尿液变化
横纹肌溶解症
汇报人:XXX 2024-01-23
目录
• 介绍 • 症状和诊断 • 病因和病理生理 • 治疗和预防 • 并发症和风险评估 •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01
介绍
定义和背景
01
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由于横纹肌损伤导致的疾病,主要 表现为肌肉疼痛、乏力、肿胀等症状。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新版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新版
第3页
定义
❖ 由Meyer Betz于1910年首次报道, 之后由英国 Bywaters和Beall也有类似病历汇报。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新版
第4页
病因
1.创伤性原因: 挤压综合征、过分运动、强体力劳动、 肌肉缺血、烧伤等。
2.非创伤性原因:
药品: 降脂药、乙醇、阿片类药品
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新版
第26页
ARF防治
① 病理基础: 急性肾小管坏死 ② 作用机制: ③ 肾血管收缩致肾血流降低,肾脏低灌注; ④ 肌红蛋白尿连续时间长,大量Mb堵塞肾小管引
发小管内阻塞; ⑤ Mb本身肾毒性,其降解产物对肾小管毒性损伤,
尤其在尿液呈酸性时,可引发肾小管坏死,ARF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新版
❖ (2)CPK:半衰期可长达1.5d,能正确反应肌肉受损情况,较Mb敏感性高, 提议CPK\正常峰值5倍(>1000u/L)有诊疗价值。
❖ (3)酰基肉毒碱:连续光谱法分析Guthrie法搜集,筛选脂肪酸氧化疾病 相关RM或无确切病因RM或肌红蛋白尿患者。
❖ (4)尿二羧基酸排泄:确定对应酶缺点代谢肌病或RM ❖ (5)分子点突变分析:诊疗与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MCAD)缺乏相关
❖早期液体复苏: 晶体液输入500ml/h,确保有效循 环血容量、提升肾脏灌注,监测中心静脉压,警 觉液体超负荷
❖ 碱化尿液:主动使用碳酸氢钠,确保尿液PH值在 6.5—7.0之间,纠正代酸、高钾,增加尿液中 Mb溶解度,降低Mb管型形成,预防ARF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新版
第24页
1. 主动液体复苏,甘露醇及利尿剂使用;
有机磷 海洛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表现为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尿酸、钾和磷
增高,影响内环境的稳定,导致急性肾衰竭
严重患者可出现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肝损害、 呼吸窘迫综合征、循环衰竭等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 亡
横纹肌溶解并发急性肾衰竭的机制
大量骨骼肌细胞破坏
肌细胞内肌红蛋白入血
肌红蛋白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内浓度升高
提示有肾脏问题(nephrological problems):
(1) 尿量<400 ml/d
(2) 血尿素氮>14.3 mmol/L
(3) 血清肌酐>176.8μmol/L (4) 血尿酸>475.8μmol/L
(5) 血钾>6 mmol/L
(6) 血磷>2.6 mmol/L
(7) 血钙<2 mmol/L
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表现-1
1
导致横纹肌溶解原发病的表现
如皮肌炎、一氧化碳中毒等2横纹肌溶解本身的表现包括局部表现及全身表现
3
横纹肌溶解并发症的表现
如电解质紊乱、急性肾衰竭、DIC
等
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表现-2
局部表现:受累肌群疼痛、肿胀、压痛、肌无力,如昏睡所 致单侧肢体受压,表现为受压肢体比对侧明显肿胀、疼痛, 甚至出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表现。 全身表现:全身乏力、发热、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等。 急性肾衰竭表现:深色尿(肌红蛋白尿)、尿色素管型、少 尿、无尿及氮质潴留。
流行病学
国内尚缺统计数据 美国国内统计RM年发病率约为2/10000人 在战争或巨大灾难中,挤压综合征致RM发
病率骤增 约85%严重创伤者出现RM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不少见
流行病学
总体死亡率约5% 1. 由血管炎引起的RM死亡率约32% 2. 主要由药物和酒精引起的RM死亡率约 3.4% 3. ICU中RM合并AKI患者死亡率可高达 50%以上
病因
横纹肌溶解病因多种多样 已有超过200多种相关病因 物理性和非物理性
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
物理性原因
挤压 与 创伤 运动及肌肉过度活动
电击 高热
非物理性原因
药物 毒物 感染 电解质紊乱 自身免疫性疾病 内分泌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物理性原因--挤压与创伤
任何原因所致的躯体、尤其是肢体受压,均可导致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典型的“三联征”:肌痛、乏力和深色尿
辅助检查--血肌酸激酶增高
肌酸激酶(CK)是反映肌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不 仅用于诊断,还可以反映预后 CK在发生肌肉损伤后12小时内开始升高,1-3天达到 高峰,3-5天后开始下降,如下降速度缓慢则提示可 能存在进行性的肌肉损伤 CK超过正常峰值5倍以上对横纹肌溶解有诊断意义, 尤其是CK-MM同功酶增高的患者
肌红蛋白的血浆半衰期短,敏感性不高,因此,血肌红蛋白阴 性不能排除横纹肌溶解,而阳性对该病有诊断价值
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衰竭的诊断
急性肾衰竭的主要诊断依据为持续少尿48小时或无尿24小 时以上,经补液及利尿剂激发试验排除肾前性少尿;棕红色 或深褐色尿,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
挤压伤或其他横纹肌溶解症的患者,有下列情况之一,
低血钾、低血钠等 电解质紊乱
影响Na+-K+泵的功能
共同通路
细胞外钙离子进入细胞内,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 细胞内钙超载对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产生病理性影响, 激活细胞内蛋白酶,引起肌肉破坏和肌纤维坏死。
横纹肌溶解症的病理生理
任何原因所致 的横纹肌溶解
肌细胞内的物 质进入细胞外 液和血循环
一系列病理 生理学变化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左侧肱动脉断裂(2015-07-16,0:30)
↓
前臂肌肉缺血、缺氧 ↓
本病例的演变分析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
↓
产生毒性物质( 肌红蛋白↑ ,肌酸激酶↑ ?)
↓
建立学循环-通血→缺血再灌注损伤( 2015-07-16,07:30 7H)
↓
毒性物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1.急性肾功能衰竭 (AKI) (血滤)
非物理性原因--药物
镇静催眠药 巴比妥、苯二氮类
抗组胺剂 苯海拉明
成瘾药
降脂药 他汀类 贝特类
抗精神病药 抗抑郁药
奋乃静、氯丙嗪 其他:如利尿剂、 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
他汀类药物引起横纹肌溶解 的危险因素
大剂量给药 高龄 女性 肾脏或肝脏功能不全、糖尿病 合用贝特类、环孢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华法令、地高辛等药物
诊 断: 1.左侧肱动脉断裂 2.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RM) 3.急性肾功能衰竭 (AKI) 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5.代谢性酸中毒
横纹肌溶解典型的“三联征”: 肌痛、乏力和深色尿
本例病人“三联征”分析 1.肌痛、乏力.病人来时已呼吸心跳停
止,无法述诉 2.深色尿.多为一过性,接收治疗后,血液
横纹肌溶解症的诊断
1 病因诊断 有明确引起横纹肌溶解的病因 2 横纹肌溶解症的诊断 典型表现、辅助检查 3 合并症的诊断 急性肾衰竭等
横纹肌溶解症诊断的注意事项
临床怀疑横纹肌溶解时,应检查血CK和血、尿肌红蛋白 及肾功能,CK超过正常峰值5倍以上有诊断价值。
用药过程中或其他原因行生化检查发现血CK明显增高时, 要考虑横纹肌溶解症的可能,进一步检查血、尿肌红蛋白、 肾功能、电解质等,并追查病因
1944年,Bywate发现引发横纹肌溶解症的原因。 越南战争 反恐战争 汶川地震 小龙虾事件
背景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 1999年土耳其马尔马拉地震 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等,
挤压综合征的发生率超过15%,病死率为13.4%, 有60.8%~77%患者需要立即血液透析,否则可 能有更多的被前线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救下来的 伤员死于挤压综合征、急性肾衰等二次灾难 1989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SN)成立了“肾脏灾难 援救特遣队”(RDRTF),在近年的伊朗地震、 巴基斯坦地震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物理性原因--肌肉过度活动
肌肉过度活动状态所致的横纹肌溶 解,常见于痉挛性癫痫持续状态以及 服用“摇头丸”等毒品后过度兴奋、 持续运动
物理性原因--高热
气温或体温过高或过低均可引起肌肉损伤,诱发 横纹肌溶解 热射病是体温过高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另一原因。
劳力型热射病,高温和运动(体力劳动) 叠加在一起,更容易发生横纹肌溶解
非物理性原因--毒物
有机磷农药、重金属、昆虫的毒液以及蛇 毒等常见 急性有机磷中毒后并发横纹肌溶解主要发 生在重度中毒的患者,其中以1605农药最 多,甲胺磷次之
非物理性原因-感染
病毒和细菌感染均可导致横纹肌溶解。 病毒感染:流感病毒A和B感染 细菌感染:肺炎球菌和军团菌
感染所致的细菌性肺炎
非物理性原因--电解质紊乱
尿液酸性环境下
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
分解为亚铁血红素和珠蛋白
管腔内压力增高
诱发氧自由基形成 清除血管舒张因子NO
肾小球滤过受阻 小管上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 小管缺血性损伤
低血容量或脱水 血液重新分布
肾脏缺血
酸性尿
急性肾衰竭
横纹肌溶解与急性肾损伤
RM是常见的引起急性肾损伤(AKI)因素之一 RM中出现AKI的比例13%-50%之间 5%-25%AKI患者的病因可归结为RM 总体统计,RM合并AKI患者的长期生存率约80% ICU中RM合并AKI患者的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
■ 血小板减少或DIC
◆ PLT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
辅助检查
■ 肌活检
◆ 50%的RM无肌肉损伤症状 ◆ 肌活检并非诊断非创伤性RM的必要手段 ◆ 病理可见,横纹肌组织部分肌纤维消失,间质炎细胞
浸润
■ 影像学检查
◆ MR和CT检查上可表现为受损伤部位均质性改变和信 号加强
◆ 斑点征有助于确定肌肉坏死的范围 ◆ 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辅助检查--血肌酸激酶增高
◆血清肌酶学指标
▼肌酸磷酸激酶(CK)升高是最可靠、最敏感的指标 ★ CK﹥1000U/L, 提示肌肉损伤 ★ CK﹥20000U/L,出现肌红蛋白尿
辅助检查--血、尿肌红蛋白增高
◆肌红蛋白
▼血肌红蛋白阳性率为50%
▼肌红蛋白﹥0.5-1.5mg/dl时,开始从肾脏滤出,出现 肌红蛋白尿
Sever MS, et al. Kidney Int.2001,60:1114
横纹肌溶解症的治疗
1
病因治疗
2 横纹肌溶解本身的治疗
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肝素)
3.代谢性酸中毒
表现: 尿少↓ ,尿素氮↑,肌酸↑,肌酐↑ ,血钙 ↓ ,血钠 ↑ 。肌红蛋白↑ (210507-19)。间接胆红素↑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 , 血红蛋白↓,血小板↓,D-聚体↑ ,纤维蛋白水平↓,PT时间延长 。血PH值↓ 。血 培氧:鲍曼不动氏杆菌(菌血症?),肌酸激酶?
稀释将不典型
间接胆红素(英文缩写IBIL)主 要是由红细胞破坏而来,未在肝 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 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经过肝脏代 谢又可变为直接胆红素,随胆汁 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一 般情况下间接胆红素偏高往往预 示着肝脏的病变
缺血后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骨 骼肌是组成肢体的重要组织之一,同 时它对缺血十分敏感,人类骨骼肌在 室温下完全缺血2.25 h就会出现不可 逆的功能损害
地震、塌方、战争、交通事故等灾害引起 的以横纹肌溶解为主要表现的挤压综合 征,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所致的昏睡、脑 血管意外等所致的肢体长期受压 各种肌肉创伤,包括拷打和外伤
物理性原因--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
剧烈运动或长时间不运动后的突然运动,如马拉松赛跑、 五公里武装越野、滑雪、划艇、登山、举重、冲浪等, 均可导致横纹肌溶解,称为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 高温、高湿环境或高海拔地区进行剧烈运动及滥用利尿 剂,会增加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风险 新兵训练第1周相当一部分人出现血肌红蛋白含量增高